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基分子筛催化剂应用于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和N_(2)O直接催化分解反应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明淑君 李新楠 +4 位作者 庞磊 苏长罗 程春晖 杨小东 李涛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12,共16页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 柴油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_(x))和氧化亚氮(N_(2)O)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显著危害。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控制柴油车尾气中NO_(x)排放的有效方法之一,而N_(2)O的直接催化分解(简称“N_(2)O分解”)则被认为是减少N_(2)O排放的最具潜力的技术。这两种技术的核心均依赖于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催化性能,为实现NO_(x)和N_(2)O的同步高效去除提供了一条有前途的路径。综述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在NH_(3)-SCR和N_(2)O分解反应中的催化机理,探讨了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拓扑结构、助剂金属掺杂,以及反应环境中共存气体对其理化性质、NH_(3)-SCR活性和N_(2)O分解性能的影响。具体而言,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Fe物种形成与分布受到制备方法和分子筛拓扑结构的显著影响。助剂金属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大催化剂的酸性位点含量,还能改善Fe物种的分散性,从而优化其催化性能。此外,共存气体(如NO、O_(2)和H2O)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N_(2)O分解活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对Fe基分子筛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对催化剂设计优化与性能提升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基分子筛催化剂 nh_(3)-SCR N_(2)O直接催化分解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离子改性的Cu-SSZ-13催化剂在NH_(3)-SCR脱硝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巍 梁垚城 +8 位作者 伍乔 付业昊 尹艳山 成珊 阮敏 刘涛 周昭仪 张凯凯 李丹聪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79-3891,共13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的脱硝技术,其关键在于研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CuSSZ-13分子筛脱硝催化剂因其优异的N2选择性和良好的催化活性备受研究人员关注。然而,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存在的抗硫性和水热稳定性不... 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是当前广泛应用的脱硝技术,其关键在于研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CuSSZ-13分子筛脱硝催化剂因其优异的N2选择性和良好的催化活性备受研究人员关注。然而,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存在的抗硫性和水热稳定性不足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应用。为了克服硫氧化物和水热老化对Cu-SSZ-13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可通过向催化剂中引入不同的自由态金属离子来进行改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碱(土)金属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金属离子改性Cu-SSZ-13催化剂在NH_(3)-SCR反应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抗硫机制和水热稳定性强化方法。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综合利用不同金属离子的特点并结合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具有优良抗硫性和水热稳定性的新型Cu-SSZ-13催化剂,明确金属离子在SSZ-13分子筛中的存在形式和相互作用机制,以及通过实验和计算相结合制备高效的金属离子改性Cu-SSZ-13催化剂以满足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催化剂 分子筛 金属离子改性 抗硫性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
3
作者 宋崇林 郑庆贺 +3 位作者 吕誉 崔立峰 李云强 吕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3-1061,共9页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术,此时LNT的作用是将排气中部分NO_(x)转化为NH_(3),为下游的SCR提供还原剂.基于此,制备了LNT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_(1-x)Ce_(x)MnO_(3)系列钙钛矿氧化物,并通过分步浸渍法得到了La_(1-x)Ce_(x)MnO_(3)-Ba/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利用XRD、H_(2)-TPR、NO-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钙钛矿氧化物的晶相结构,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的还原特性、NO_(x)吸附-脱附性能等物化性质,并且通过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实验探究了催化剂掺杂Ce对NO转化成NH_(3)的影响.结果表明,Ce掺杂催化剂具有良好的NH_(3)产物选择性,并且显著提高了NO转化率.温度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而H_(2)和NO体积比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关键性因素.其中,La_(0.95)Ce_(0.05)MnO_(3)-Ba/Al_(2)O_(3)在低温下催化活性表现最佳,在350℃、H_(2)和NO体积比为5.0时NH_(3)产物选择性为65%,NO转化率为100%.此外,所制备的La_(1-x)Ce_(x)MnO_(3)都形成了钙钛矿型结构,而且Ce掺杂催化剂的大部分Ce离子可以进入到LaMnO_(3)结构中.在催化剂适量掺杂Ce后,H_(2)消耗总面积增大、还原峰的峰值温度降低,表明掺杂Ce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同时NO吸附和脱附面积增大,表明Ce掺杂改变了催化剂的NO_(x)吸附-脱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 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 nh_(3)产物选择性 NO转化率 晶相结构 还原特性 NO_(x)吸附-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还原Cr(Ⅵ)试验研究
4
作者 秦玉馨 查雨心 +6 位作者 何新雨 史小舟 陈琳 陈国壮 马越 马丙瑞 李金成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研究了采用水热法制备g-C_(3)N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探究了其在可见光下催化还原Cr(Ⅵ)的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g-C_(3)N_(4)/Bi_(2)WO_(6)为纳米片堆积成的花瓣状结构,比表面积比g-C_(3)N_(4)和Bi_(2)WO_(6)更大,可为光催... 研究了采用水热法制备g-C_(3)N_(4)/Bi_(2)WO_(6)复合光催化剂,并探究了其在可见光下催化还原Cr(Ⅵ)的性能及机制。结果表明:g-C_(3)N_(4)/Bi_(2)WO_(6)为纳米片堆积成的花瓣状结构,比表面积比g-C_(3)N_(4)和Bi_(2)WO_(6)更大,可为光催化反应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在40 min黑暗条件下,g-C_(3)N_(4)/Bi_(2)WO_(6)对Cr(Ⅵ)的吸附率为43.2%,其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见光照射100 min后,g-C_(3)N_(4)/Bi_(2)WO_(6)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率为81.3%,其光催化还原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g-C_(3)N_(4)与Bi_(2)WO_(6)复合后形成了Z型异质结,拓宽了其光吸收范围,促进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从而显示出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光催化剂 还原 g-C_(3)N_(4)/Bi_(2)WO_(6) 制备 Cr(Ⅵ) Z型异质结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Ag双金属催化剂选择性还原CO_(2)为CH_(3)OH的研究
5
作者 杨浩瑜 谢娟 王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08-214,共7页
CO_(2)选择性电催化还原生成甲醇、乙醇等液相产物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该技术存在产物选择性差、法拉第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以Ag修饰的泡沫铜为催化剂,在0.1 mol/L Na_(2)SO_(4)的电解质溶液中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液相产... CO_(2)选择性电催化还原生成甲醇、乙醇等液相产物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但该技术存在产物选择性差、法拉第效率低等问题。因此,以Ag修饰的泡沫铜为催化剂,在0.1 mol/L Na_(2)SO_(4)的电解质溶液中将CO_(2)电化学还原为液相产物。结果表明,CuAg双金属催化剂能抑制析氢反应的产生,并显著提升甲醇产物的选择性,甲醇的法拉第效率高达85.48%;电解超过100 h,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CO_(2)还原 CuAg双金属催化剂 CH_(3)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烟气NH_(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
6
作者 吴荫南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9-35,共7页
从NH_(3)-SCR催化剂设计和性能调控角度出发,讨论了不同种类的NH_(3)-SCR催化剂的研究成果,阐述了NH_(3)-SCR催化剂的中毒失活机制,介绍了高性能NH_(3)-SCR催化剂的改性和回收方法,并对未来NH_(3)-SCR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 燃煤烟气 nh_(3)-SCR 催化剂 稳定性 改性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盐对V_2O_5/TiO_2催化剂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9
7
作者 姜烨 高翔 +3 位作者 杜学森 毛剑宏 骆仲泱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21-26,共6页
钾在中国燃煤和生物质烟气中以钾盐——硫酸钾和氯化钾的形式存在。文中采用静态N2物理吸附、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emperature-programmed surface reaction,TPSR)、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和催化活性评价... 钾在中国燃煤和生物质烟气中以钾盐——硫酸钾和氯化钾的形式存在。文中采用静态N2物理吸附、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emperature-programmed surface reaction,TPSR)、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和催化活性评价的方法,研究了钾盐对V2O5/TiO2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盐使V2O5/TiO2催化剂活性降低。随着钾盐在催化剂上负载量的增加,稳定的NO脱除温度窗口逐渐变窄,当K与V物质的量之比达到3.0时,该窗口消失。钾盐的掺入使催化剂表面活性位数量明显减少,但是并没有显著改变催化剂的反应性。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K优先配位在催化剂表面的Br¢nsted酸性位上,中和了Br¢nsted酸性位酸性,使Br¢nsted酸性位上吸附的氨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钾盐 V2O5/TIO2催化剂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对MnO_x-CeO_2/ZrO_2-TiO_2整体式催化剂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海迪 邱春天 +3 位作者 张秋林 林涛 龚茂初 陈耀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49-2454,共6页
以ZrO2-TiO2为载体,MnOx-CeO2为活性组分,WO3为助剂制备了MnOx-CeO2/WO3/ZrO2-TiO2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WO3对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 以ZrO2-TiO2为载体,MnOx-CeO2为活性组分,WO3为助剂制备了MnOx-CeO2/WO3/ZrO2-TiO2整体式催化剂,考察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WO3对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低温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WO3的催化剂相比,含有10.0%(w)WO3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织构性能,且具有较多的中强酸位,较好的氧化性能,表现出良好的NH3-SCR活性和较宽的活性温度窗口(空速为10000h-1时,在144-374℃之间,NOx转化率为90%以上),该催化剂在低温净化氮氧化物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三氧化钨 氮氧化物 整体式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海涛 金保昇 +2 位作者 张亚平 孙克勤 汪小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3-467,共5页
为了研究MnOx/TiO2催化剂的低温催化还原NO性能,采用微乳液法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晶相的纳米TiO2,并以此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TiO2催化剂.然后,利用BET,XRD,HRTEM,H2-TPR等方法研究了载体和催化剂的微观结构、... 为了研究MnOx/TiO2催化剂的低温催化还原NO性能,采用微乳液法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晶相的纳米TiO2,并以此为载体,利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MnOx/TiO2催化剂.然后,利用BET,XRD,HRTEM,H2-TPR等方法研究了载体和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分散状态和氧化还原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纳米TiO2从锐钛型逐渐向金红石型转变,700℃煅烧得到的纳米TiO2呈混晶相,800℃煅烧得到的纳米TiO2则为纯金红石型;锐钛型及混晶相TiO2载体与活性氧化物MnOx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强烈,当纳米TiO2中金红石型与锐钛型并存时,MnOx优先与锐钛型纳米TiO2作用;纯金红石型纳米TiO2与MnOx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模拟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活性测试结果表明,500℃煅烧得到的MnOx/TiO2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低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晶相 MnOx/TiO2 催化剂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Mn_1Fe_xCe_(1-x)/TiO_2抗硫再生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海凤 俞河 +2 位作者 张峰 周小燕 卢晗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9-34,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n1Fe1-xCex/TiO2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抗硫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n1Fe0.9Ce0.1/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活性和优良的抗硫性能,在140℃时NO转化率可达到100%。在烟气中通入的SO2浓度小...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Mn1Fe1-xCex/TiO2催化剂,以NH3为还原剂,考察了催化剂的脱硝性能及抗硫再生性能。结果表明,Mn1Fe0.9Ce0.1/TiO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脱硝活性和优良的抗硫性能,在140℃时NO转化率可达到100%。在烟气中通入的SO2浓度小于等于80mg/m3时,催化剂只发生可逆性中毒,当SO2浓度大于80mg/m3时,在催化剂表面会生成硝酸盐及硫酸盐等物质导致不可逆失活,但中毒失活催化剂在经水洗后可实现再生,NO的转化率可基本恢复至新鲜催化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 Mn1FexCe1-x/TiO2催化剂 抗硫性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泥衍生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 被引量:5
11
作者 翟云波 刘涛 +4 位作者 魏先勋 李彩亭 路培 张巍 刘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以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以氯化锌和硝酸铁为活化药剂,制备了新型碳质催化剂,主要制备步骤包括化学活化、浸渍、热解和洗涤.通过扫描电镜、BET表面积和热重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催化剂表面具有丰富的孔结构,BET... 以污水厂剩余污泥为原料,以氯化锌和硝酸铁为活化药剂,制备了新型碳质催化剂,主要制备步骤包括化学活化、浸渍、热解和洗涤.通过扫描电镜、BET表面积和热重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催化剂表面具有丰富的孔结构,BET比表面积可达307m^2/g或更大.考察了它们在NH3选择催化还原NOx中的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n(Zn^2+)/规(Fe^3+)、热解温度、氧气体积分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控制n/(Zn^2+)/n(Fe^3+)为1:0.5,750℃热解制得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在反应温度400℃时最高NOx转化率可达98.3%;催化反应在氧气体积分数为15%,温度350~450℃条件下进行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热解 化学浸渍 催化剂活性 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铁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 被引量:5
12
作者 武超 熊志波 +3 位作者 周飞 白鹏 金晶 丁旭春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7-432,共6页
利用微波热解辅助共沉淀方法制备磁性铁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探讨了钛掺杂对铁氧化物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规律,并借助XRD(X射线衍射)、N2吸附研究钛掺杂前后铁氧化物晶相和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波热解... 利用微波热解辅助共沉淀方法制备磁性铁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探讨了钛掺杂对铁氧化物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活性的影响规律,并借助XRD(X射线衍射)、N2吸附研究钛掺杂前后铁氧化物晶相和微观孔隙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波热解辅助共沉淀方法制备的单一铁氧化物表现出强烈的α-Fe2O3晶相,掺杂钛会提高铁氧化物的稳定性;当钛掺杂物质的量比为0.25时,铁钛复合氧化物存在γ-Fe2O3和α-Fe2O3两种晶相;钛掺杂可细化铁氧化物孔径,增大其比表面积和比孔容,从而提高其中低温NH3-SCR脱硝性能,合适的钛掺杂物质的量比为0.25;在空速比为60 000/h条件下,275-00℃区间Fe0.75Ti0.25Oz取得了高于90%的NOx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Γ-FE2O3 催化剂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_2O_5/TiO_2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烨 高翔 +1 位作者 吴卫红 张涌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2047-2049,共3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V2O5/TiO2催化剂,研究了V2O5/TiO2催化剂上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动力学,运用Eley-Rideal机理模型确定了相关的动力学参数,推导出本征动力学方程,得到反应的活化能为41.9 kJ/mol。
关键词 烟气脱硝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 V2O5/TIO2催化剂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2-CeO_2/Ti_(0.25)Zr_(0.25)Al_(0.5)O_(1.75)整体式催化剂的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秋林 林涛 +3 位作者 李伟 徐海迪 龚茂初 陈耀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5-490,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T)、Ti0.5Zr0.5O2(TZ)和Ti0.25Zr0.25Al0.5O1.75(TZA)载体材料,并以MnO2和CeO2为活性组分,以T、TZ和TZA为载体,制备了3种整体式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低温N2吸附脱附、储氧量(OSC)、NH3-TPD和XPS的表征,并研究...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T)、Ti0.5Zr0.5O2(TZ)和Ti0.25Zr0.25Al0.5O1.75(TZA)载体材料,并以MnO2和CeO2为活性组分,以T、TZ和TZA为载体,制备了3种整体式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了低温N2吸附脱附、储氧量(OSC)、NH3-TPD和XPS的表征,并研究了3种催化剂在过量O2存在下的低温NH3-选择催化还原(NH3-SCR)活性及其抗H2O和SO2性能。结果指出,MnO2-CeO2/Ti0.25Zr0.25Al0.5O1.75(TZAC)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储氧能力、最强的表面酸性和最大的表面酸量,而这对选择催化还原(SCR)反应至关重要。活性测试结果指出,TZAC有最好的低温SCR活性和最宽的活性温度窗口。NO在102℃起燃(转化率为50%),在175~325℃之间NO转化率接近100%,而且TZAC表现出了较强的抗H2O和SO2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氮氧化物 催化 整体式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温NH_3选择性还原NO_x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碧君 朱林 曹林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9-54,共6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其由二氧化钛负载锰氧化物(MnOx/TiO2)组成。对不同负载量与不同焙烧温度的MnOx/TiO2进行了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Ox的转化率随负载量增加而提高,而N2选择性则相反,焙烧温度同时影响催化... 制备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其由二氧化钛负载锰氧化物(MnOx/TiO2)组成。对不同负载量与不同焙烧温度的MnOx/TiO2进行了低温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NOx的转化率随负载量增加而提高,而N2选择性则相反,焙烧温度同时影响催化活性和N2选择性。借助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孔容、孔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还原(TPR)及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测试手段,寻求最佳的MnOx/TiO2制备条件。结果显示,在相同负载量(以Mn计)下,MnO2的活性及选择性高于MnO2与Mn2O3的混合物;在空速(GHSV)12 600 h-1、80℃时NOx转化率达97%,120℃时NOx转化率和N2选择性近似100%。试验结果表明,作为低温NH3选择性还原NOx的基础,MnOx/TiO2催化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x nh3 低温 催化剂 MnOx/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选择性还原NO_x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学海 李勇 刘忠生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9-552,共4页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TiO2浆液涂覆载体,再负载活性组分V和W,制备了NH3选择性还原NOx催化剂,研究了TiO2涂层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备TiO2涂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TiO2浆液中铝溶胶...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采用TiO2浆液涂覆载体,再负载活性组分V和W,制备了NH3选择性还原NOx催化剂,研究了TiO2涂层的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制备TiO2涂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TiO2浆液中铝溶胶质量分数12%,浆液pH 1.91,浆液固含量(TiO2与铝溶胶中Al2O3占浆液的质量分数)20%,浆液涂覆2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反应温度为360℃时,NOx去除率最高,达98.4%;100 h的催化剂稳定性试验运行期间,NOx去除率稳定在96.8%~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还原 催化剂 二氧化钛 铝溶胶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钼氧化物催化剂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亚平 赵晓媛 +3 位作者 孙克勤 沈凯 徐海涛 周长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30-1035,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o/TiO2,Mn-Mo/TiO2和Mo-Mn/TiO2三种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拉曼光谱(LRS)、原位红外(in situ FT-IR)、扫描电镜(SEM)等技术进行相关的微观表征分析.在模拟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条件下(... 通过浸渍法制备了Mo/TiO2,Mn-Mo/TiO2和Mo-Mn/TiO2三种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拉曼光谱(LRS)、原位红外(in situ FT-IR)、扫描电镜(SEM)等技术进行相关的微观表征分析.在模拟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条件下(NH3-SCR)对催化剂的脱硝反应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浸渍顺序添加锰氧化物后得到的催化剂能够提高NO的脱除效率,但是活性差别很大,其中催化剂Mn-Mo/TiO2的低温活性比较高,活性温度窗口窄,催化剂Mo-Mn/TiO2的高温活性比较高,活性温度窗口宽.模拟烟气中含有0.02%SO2(体积分数)时,催化剂Mn-Mo/TiO2和Mo/TiO2的NO转化率都有所下降,但是添加Mn可提高催化剂Mo/TiO2抗SO2毒性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氧化物 锰氧化物 催化剂 浸渍顺序 氨气选择性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W/Ti基催化剂的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陶建忠 李国祥 佟德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5,共4页
针对一使用SCR技术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排气特征,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NH3作还原剂对一纳米级V-W/Ti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温度、空速、NH3/NO摩尔比的情况下对DeNOx性能的影响。... 针对一使用SCR技术满足欧-Ⅳ排放标准的柴油机排气特征,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利用NH3作还原剂对一纳米级V-W/Ti基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温度、空速、NH3/NO摩尔比的情况下对DeNOx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最大,在低温下,由于催化剂活性不高,NOx的脱除效率很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活性升高,NOx脱除率随之急剧升高,在300℃~450℃范围内达到较高的NOx脱除效率;随着NH3/NO摩尔比的增加,还原效率并未明显增加,但NH3的氧化和泄漏越来越严重;另外,空速对低温下还原效率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V2O5-WO3/TIO2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 nh3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窝状筛网催化剂上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工艺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润铎 全燮 +3 位作者 杨凤林 陈硕 薛大明 郑钟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2-426,共5页
采用蜂窝状筛网催化剂进行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 ,考察了温度、空速、进料比及进料气、氧、水含量等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进料气含量和进料比的增加均可提高NO的转化率 ;体积分数 2 %的氧便可封闭催化循环 ,显著提... 采用蜂窝状筛网催化剂进行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 ,考察了温度、空速、进料比及进料气、氧、水含量等因素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进料气含量和进料比的增加均可提高NO的转化率 ;体积分数 2 %的氧便可封闭催化循环 ,显著提高NO转化率 ;当水体积分数在 2 %以内时 ,水的添加将导致NO转化率的降低。蜂窝状筛网催化剂与蜂窝状堇青石催化剂相比 ,具有优异的非稳态响应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状筛网催化剂 nh3 选择性催化 还原 NO 工艺特性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蜂窝状筛网催化剂进行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润铎 全燮 +1 位作者 杨凤林 郑钟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37,共5页
采用蜂窝状筛网催化剂用于以NH3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NO的反应。考察了TiO2 负载量、催化剂组分、模件的齿高、催化剂长度以及筛网目数等因素对其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8gTiO2 可将62 0cm2 的筛网模件表面完全覆盖 ,此时... 采用蜂窝状筛网催化剂用于以NH3为还原剂选择性催化还原 (SCR)NO的反应。考察了TiO2 负载量、催化剂组分、模件的齿高、催化剂长度以及筛网目数等因素对其催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8gTiO2 可将62 0cm2 的筛网模件表面完全覆盖 ,此时催化活性最佳。V( 1) W ( 3 ) /TiO2 的蜂窝状筛网催化剂表面存在聚合的钒基物种。催化剂长度大于 5cm时 ,不存在进口效应。筛网目数小于 2 4目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状筛网催化剂 nh3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氮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