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能在NH_3/H_e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应用的热力计算与分析
1
作者 赵青玲 陈夫进 +1 位作者 郭宇杰 赵廷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717-8719,共3页
[目的]找出生物质成型燃料在NH3/He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NH3/He吸收式制冷系统,分别对分段式燃烧技术的半气化炉和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热力分析。[结果]半气化炉真正地实现了生物质的清洁、高效燃烧,降低了煤等化... [目的]找出生物质成型燃料在NH3/He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应用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NH3/He吸收式制冷系统,分别对分段式燃烧技术的半气化炉和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热力分析。[结果]半气化炉真正地实现了生物质的清洁、高效燃烧,降低了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吸收式制冷系统所需热源的加热功率不能过大,可以利用生物质能等低品位能源作为热源,为生物质能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结论]该研究实现了生物质能在制冷系统中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nh3/he吸收式制冷系统 热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E/E181,TFE/NMP及NH_3/H_2O吸收式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勇 龙臻 +2 位作者 李华山 卜宪标 马伟斌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9,共5页
对以TFE(三氟乙醇)/E181(四甘醇二甲醚),TFE/NMP(氮甲基吡咯烷酮)和NH3/H2O为工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了评价,并基于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和循环倍率f分析了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项... 对以TFE(三氟乙醇)/E181(四甘醇二甲醚),TFE/NMP(氮甲基吡咯烷酮)和NH3/H2O为工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了评价,并基于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和循环倍率f分析了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吸收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项影响因素所造成的COP和f的变化趋势基本上一致。总体来说,在相同工况下,TFE/NMP系统的COP最大,TFE/E181次之,NH3/H2O最小,而循环倍率f正好相反,NH3/H2O系统最大,TFE/E181次之,TFE/NMP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TFE E181 TFE NMP nh3 H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CO_2低温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红娟 傅秦生 顾兆林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78,共4页
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一种NH_3/CO_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NH_3/CO_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的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中间温度下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情况及整个系统的(火用)效率随中间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情况。... 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一种NH_3/CO_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NH_3/CO_2复叠式低温制冷系统的性能进行的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中间温度下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情况及整个系统的(火用)效率随中间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中间温度下系统各部件(火用)损失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同一冷凝温度下,复叠式两级低温制冷系统存在一个最佳中间温度使系统的(火用)效率最高;高温级冷凝温度变化时,系统总的倪效率也要随之变化,随冷凝温度的增加,系统所能达到的最大(火用)效率并不是一直增高,在一定范围内先增高后降低。研究结果为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节能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3/CO2低温制冷系统 热力学分析 YONG分析 冷凝器 汽轮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H_3复叠与NH_3制冷系统的流程参数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曹文胜 鲁雪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78-182,共5页
设计了典型的CO2-NH3复叠式制冷流程和NH3两级压缩制冷流程,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比较了两者的关键参数,并分析了换热器的热流分布及氨系统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蒸发温度-45℃的条件下,复叠式系统的压缩机总功耗、制冷剂NH3流量小... 设计了典型的CO2-NH3复叠式制冷流程和NH3两级压缩制冷流程,对流程进行了模拟计算,比较了两者的关键参数,并分析了换热器的热流分布及氨系统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在蒸发温度-45℃的条件下,复叠式系统的压缩机总功耗、制冷剂NH3流量小于氨系统,但氨系统具有较大规模的中温制冷量,其总制冷系数COP大于复叠式系统。复叠式系统冷凝蒸发器的两相流间换热温差较小,而氨系统中间冷却器的换热温差较大。随着低压级排气压力的上升,以及中间温度的降低,氨两级压缩机的总功耗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nh3 复叠 nh3 制冷系统 流程参数比较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扩散吸收式制冷中溶液再循环倍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戴雨辰 陈飞 +1 位作者 李宏顺 王寒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67-2473,共7页
对新型太阳能驱动、带循环泵的NH_3/LiNO_3/He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溶液再循环倍率k值与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发生温度T_g、冷凝温度T_c、最大蒸发温度T_e及喷淋温度T_(24)下,系统COP随溶液再循... 对新型太阳能驱动、带循环泵的NH_3/LiNO_3/He扩散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溶液再循环倍率k值与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变化规律进行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发生温度T_g、冷凝温度T_c、最大蒸发温度T_e及喷淋温度T_(24)下,系统COP随溶液再循环倍率k值的增大,普遍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因此每一工况下均存在相应的COP和k值;但由于上述各工况和k值对喷淋溶液浓度x_(24)和吸收温度Ta的影响各具特点,导致各工况下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在最大蒸发温度为0℃、冷凝温度和喷淋温度为30℃的典型工况下,当发生温度为80~100℃时,k值的最优值在2.5~3.0之间,对应的COP在0.401~0.458之间。机组实际运行时,可根据运行工况条件适当调节相应的k值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吸收式制冷 nh3/LiNO3 溶液再循环倍率 COP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叠制冷系统热力分析与冷凝蒸发器冷凝温度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余晓明 冯熙 +1 位作者 李金峰 申文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8,68,共7页
对CO2/NH3复叠制冷系统进行合理的假设,并将与压比有关的压缩机等熵效率拟合公式引用到计算中,其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的比较好。通过热力分析,可知系统各主要部件由不可逆而多消耗的附加功在不同的Tcas_c下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 对CO2/NH3复叠制冷系统进行合理的假设,并将与压比有关的压缩机等熵效率拟合公式引用到计算中,其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的比较好。通过热力分析,可知系统各主要部件由不可逆而多消耗的附加功在不同的Tcas_c下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拟合出以Te、Tc和ΔT为自变量的最优Tcas_c及相应COPmax数学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nh3 复叠制冷系统 热力分析 优化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锂对NH_3-H_2O-LiBr三元溶液特性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树青 吴铁晖 +2 位作者 吴裕远 王晶 吴红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48-851,共4页
针对目前吸收式制冷领域中研究的NH3-H2O-LiBr三元溶液混合工质,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和电解质NRTL方程,研究了溴化锂(LiBr)对溶液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Br初始摩尔分数的升高,水的溶剂化系数m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氨的溶济化系数n始... 针对目前吸收式制冷领域中研究的NH3-H2O-LiBr三元溶液混合工质,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和电解质NRTL方程,研究了溴化锂(LiBr)对溶液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LiBr初始摩尔分数的升高,水的溶剂化系数m先升高,后略有降低,氨的溶济化系数n始终呈下降趋势,并且在350 K、LiBr的初始摩尔分数大于0.03时m>n,离子溶剂化作用形成的离子簇包含的水分子多于氨分子;溶剂化作用后水的含量高于作用前的,但前后差值随LiBr初始摩尔分数升高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升高,m降低,n升高,离子吸引水分子的能力减弱而吸引氨分子的能力升高;完全电离的溶剂化模型只在LiBr的初始摩尔分数小于0.1时得到较好的结果,在LiBr的初始摩尔分数大于0.1时与部分电离模型产生较大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溶剂化作用 nh3-H2O-LiBr 离子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_3-H_2O-LiBr三元溶液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树青 吴铁晖 +2 位作者 吴裕远 王晶 尹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09-1611,共3页
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理论计算分析了LiBr对NH3-H2O-LiBr三元溶液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LiBr电离后的离子,经溶剂化作用,吸引NH3和H2O形成离子簇,使得溶液中自由NH3和H2O减少,使同温度下的平衡蒸气压力降低;在溶液中... 采用溶剂化作用模型,理论计算分析了LiBr对NH3-H2O-LiBr三元溶液组成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LiBr电离后的离子,经溶剂化作用,吸引NH3和H2O形成离子簇,使得溶液中自由NH3和H2O减少,使同温度下的平衡蒸气压力降低;在溶液中LiBr初始质量分数低于0.23时,离子簇吸引NH3多于H2O,但高于此浓度时则吸引H2O多于NH3.实验结果表明,蒸气压力并不随wLiBr升高而一直降低,高wLiBr(0.42)的蒸气压力反而比低wLiBr(0.21)的值要高,与溶液理论计算分析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系统 溶剂化作用 nh3-H2O-LiBr溶液 离子簇 理论计算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