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4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NF-YA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克隆
1
作者 关秀生 刘铁山 +7 位作者 王娟 张茂林 刘春晓 董瑞 关海英 刘强 徐扬 何春梅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5-1614,共10页
核因子Y(nuclear factor Y,NF-Y)由NF-YA、NF-YB和NF-YC亚基组成,能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启动子的CCAAT-box,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为探索玉米(Zea mays)NF-YA家族成员的功能,利用玉米基因数据库对玉米NF-YA家族16个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 核因子Y(nuclear factor Y,NF-Y)由NF-YA、NF-YB和NF-YC亚基组成,能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启动子的CCAAT-box,是重要的转录因子。为探索玉米(Zea mays)NF-YA家族成员的功能,利用玉米基因数据库对玉米NF-YA家族16个成员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克隆了13个成员,并测定了各成员的组织表达模式与盐胁迫下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除ZmNF-YA16外,玉米其他NF-YA家族成员均含有高度保守的CBFB_NF-YA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玉米NF-YA家族成员可分为3类。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除ZmNF-YA14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外,其他成员均定位于细胞核。启动子顺式作用原件分析表明,玉米NF-YA家族成员基因含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组织表达分析表明,5个玉米NF-YA家族成员表现出组织特异性,ZmNF-YA2、ZmNF-YA4在检测的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盐胁迫条件下,ZmNF-YA5和ZmNF-YA10表现出正响应模式,而ZmNF-YA13则负调控玉米对盐胁迫的响应。本研究初步分析了玉米NF-YA家族成员的基因结构和盐胁迫响应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该家族成员的功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核因子Y(NF-Y) nf-ya亚基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aNF-YA2增强甘蓝型油菜渗透胁迫抗性的功能鉴定
2
作者 王高升 王佩瑶 +2 位作者 孙念礼 王幼平 方玉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1-434,共14页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之一。核因子Y(NF-Y)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转录因子,其关键组分NF-YA通常与NF-YB/NF-YC二聚体形成三聚体发挥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BnaNF-YA家族成员在甘蓝型油... 甘蓝型油菜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来源之一。核因子Y(NF-Y)是植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转录因子,其关键组分NF-YA通常与NF-YB/NF-YC二聚体形成三聚体发挥功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BnaNF-YA家族成员在甘蓝型油菜响应逆境胁迫中的功能进行分析,可以为培育具有优良抗逆性的油菜新材料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BnaNF-YA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模式分析,创建过表达BnaNF-YA2的甘蓝型油菜,并对过表达植株进行逆境表型鉴定等方法分析BnaNF-YA2在参与油菜非生物胁迫应答中的功能。顺式元件分析结果表明,BnaNF-YA2启动子包含多个胁迫响应元件;表达分析结果显示,BnaNF-YA2受PEG、高温、低温处理诱导表达;过表达BnaNF-YA2改善了甘蓝型油菜在PEG和甘露醇处理条件下的生长状况。BnaNF-YA2正调控甘蓝型油菜对渗透胁迫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转录因子 nf-ya 渗透胁迫 表型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3
作者 张一文 沈伟 徐开秀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效应。[方法]比较阿魏酸(FA)与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互作行为,明确FA添加量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结... [目的]研究阿魏酸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行为的影响及对馒头品质的影响效应。[方法]比较阿魏酸(FA)与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LMW-GS)的互作行为,明确FA添加量对麦谷蛋白亚基聚集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FA能够有效促进HMW-GS及LMW-GS的聚集,诱导游离巯基氧化形成更多的二硫键,增大蛋白聚集体的平均粒径,同时增加稳定的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减少无序的无规卷曲含量,促进HMW-GS及LMW-GS聚集体的形成,进一步导致疏水基团掩埋,降低其表面疏水性,并形成更为稳定的三级结构。相较于LMW-GS,添加0.5%的FA可诱导HMW-GS更多地聚集。HMW-GS+0.5%FA能够有效改善馒头品质,相较于原生面粉,比容增加了29.62%,硬度降低了18.59%。[结论]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0.5%阿魏酸能有效改善馒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高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低相对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 聚集 馒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重组法衣原体RNA聚合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4
作者 石禹 包小峰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 目的利用同源重组法构建衣原体RNA聚合酶(cRNAP)各亚基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蛋白并探讨其在衣原体转录调控中的应用。方法根据Gen Bank中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cRNAP各亚基的目的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纯化,质粒载体进行质粒抽提、质粒酶切、胶回收等处理。采用同源重组法将基因片段插入到目的载体进行片段融合构建cRNAP各亚基表达质粒,融合产物转化后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验证和测序。构建好的融合产物转化入大肠埃希菌化学感受态细胞表达蛋白。结果成功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cRNAP各亚基蛋白,研究了衣原体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的直接相互作用是GrgA与cRNAP的α、β′亚基有结合,与β亚基无结合。两者可以作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的药物作用新靶点。结论同源重组法可用于构建cRNAP各亚基质粒并成功表达相应蛋白,并用于研究转录调节因子GrgA与cRNAP各亚基蛋白的结合位点,为衣原体感染治疗和预防药物作用新靶点的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法 衣原体 cRNAP 亚基 质粒载体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份小麦地方品种HMW-GS组成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俊鹏 彭敏 +3 位作者 王晓方 汤清益 张道荣 任喜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3,共9页
为挖掘具有应用价值的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组合,筛选出优质小麦地方品种资源,以我国121份小麦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DS-PAGE技术对供试材料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 为挖掘具有应用价值的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组合,筛选出优质小麦地方品种资源,以我国121份小麦地方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DS-PAGE技术对供试材料的HMW-GS组成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分别检测出3、9和6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其中Null、5+10和2+12分别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为78.51%、76.86%和76.03%;同时,不同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共形成30种不同的亚基组合,其中以[Null/(7+8)/(2+12)]亚基组合类型占比最高,为55.37%,但该亚基组合类型品质得分较低,仅有6分;而亚基组合[1/(7+8)/(5+10)]、[1/(7+9)/(5+12)]、[1/(7+9)/(5+10)]、[2*/(7+8)/(5+10)]和(2*/(7+9)/(5+12)]得分最高,成为优质亚基组合。结果表明,具有这些优质亚基组合的小麦地方品种(酱麦、钱交麦和扁光头壳麦等)可作为现代小麦品质改良的优异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地方品种 HMW-GS 品质改良 亚基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病毒性腹泻亚单位疫苗制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乐 于航 +1 位作者 刘磊 肖定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0-126,共7页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影响全球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生长缓慢、繁殖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给全球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治疗尚无特效药,疫苗是主要的预防办法。因灭活苗和活疫苗存在各自的缺点,并且无法...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作为影响全球养牛业的重要病原体,其引起的产奶量下降、生长缓慢、繁殖障碍、体重减轻等症状,给全球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治疗尚无特效药,疫苗是主要的预防办法。因灭活苗和活疫苗存在各自的缺点,并且无法区分野毒感染还是免疫接种引起的感染,故而开始探究新型亚单位疫苗来预防BVD。亚单位疫苗能够区分野毒感染还是免疫接种引起的感染,并能诱导机体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且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目前尚未有BVD的商品化亚单位疫苗。论文对BVDV结构和分型、国内外流行情况、BVD亚单位疫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制新型疫苗预防BV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亚单位疫苗 蛋白表达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miR169/NF-YA调控模块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徐妙云 朱佳旭 +1 位作者 张敏 王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0-706,共7页
MicroRNAs(miRNAs)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小分子RNA。miR169家族是植物中保守且规模较大的一类miRNA基因家族,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植物中一类保守的转录因子NF-YA(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Y subunit A)。... MicroRNAs(miRNAs)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小分子RNA。miR169家族是植物中保守且规模较大的一类miRNA基因家族,其在转录后水平调控植物中一类保守的转录因子NF-YA(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 Y subunit A)。已有研究表明,miR169/NF-YA调控模块对植物的发育和逆境响应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植物miR169基因家族的起源、进化、分子多样性及miR169/NF-YA模块在植物中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特别介绍了miR169/NF-YA参与调控"逆境诱导早花"的分子机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69家族 靶基因 nf-ya 调控模块 发育 逆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棉NF-YA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珍珍 季为 +3 位作者 陈祥龙 徐鹏 郭琪 沈新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5-1274,共10页
NF-YA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棉花二倍体野生种异常棉基因组中NF-YA家族基因的数目、染色体分布、系统进化、保守基序、结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及编码蛋白质的亚细胞定... NF-YA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棉花二倍体野生种异常棉基因组中NF-YA家族基因的数目、染色体分布、系统进化、保守基序、结构、顺式作用元件、表达模式及编码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理化性质等。结果表明,异常棉NF-YA基因家族(GoanoNF-YA)包含17个成员,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编码的蛋白质长度为190~60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7.87~10.07,16个成员包含3~5个外显子且编码的蛋白质定位于细胞核。拟南芥和异常棉NF-YA基因在系统进化树上分为6类,每类基因在系统进化树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类型和排列顺序的基序。5个NF-YA基因在异常棉根、茎、叶和花中广泛表达,15个NF-YA基因对干旱持续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响应,11个NF-YA基因含有干旱响应顺式作用元件MBS。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异常棉NF-YA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棉 nf-ya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 干旱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表达大豆转录因子GmNF-YA19提高转基因烟草抗旱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翟莹 李铭杨 +6 位作者 张军 赵旭 于海伟 李珊珊 赵艳 张梅娟 孙天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4-232,共9页
核因子(NF-Y)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类能够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探究大豆GmNF-YA19的抗旱性及作用机制,为GmNF-YA19在抗旱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GmNF-YA19在非... 核因子(NF-Y)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类能够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探究大豆GmNF-YA19的抗旱性及作用机制,为GmNF-YA19在抗旱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GmNF-YA19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量进行检测,克隆GmNF-YA19,构建GmNF-YA19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烟草,对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进行鉴定。RT-qPCR结果显示GmNF-YA19在大豆中能够响应干旱、高盐、低温及外源ABA,且干旱胁迫下GmNF-YA19的表达量升高最显著。以大豆叶片cDNA为模板,通过PCR克隆GmNF-YA19。序列分析结果显示,GmNF-YA19编码一个含有21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分子量22.99 kD,预测等电点9.40。GmNF-YA19蛋白序列包含一个保守的CBF结构域。蛋白系统进化分析表明,GmNF-YA19蛋白与OsNF-YA7蛋白、AtNF-YA4蛋白和AtNF-YA7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共获得4棵转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下,GmNF-YA19的异源表达增强了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与野生型烟草相比,GmNF-YA19转基因烟草中3个抗逆相关基因(NtABA2、NtNCED3-2和NtP5CS)的表达量显著升高。GmNF-YA19的异源表达增强了转基因烟草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核因子 nf-ya 非生物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ZHX2、NF-YA及AFP表达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少为 杨海峰 +2 位作者 王智园 袁丽娜 文剑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ZHX2、NF-YA及AFP 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组织中ZHX2、NF-YA及AF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ZHX2 mRNA在AFP mRNA阴性的25例HCC...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ZHX2、NF-YA及AFP mRNA和蛋白表达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CC组织中ZHX2、NF-YA及AFP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ZHX2 mRNA在AFP mRNA阴性的25例HCC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0%,明显高于AFP mRNA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26.3%,P=0.038),ZHX2 mRNA与AFP mRNA表达呈负相关(OR=0.33);NF-YA mRNA与ZHX2 mRNA表达呈正相关(OR=31.429),而与AFPmRNA表达呈负相关关系(OR=0.308)。AFP蛋白阴性的142例HCC组织中,ZHX2蛋白的表达率为23.9%,明显高于在AFP蛋白阳性组织中的表达率(12.8%,P=0.034);HCC组织中ZHX2蛋白与AFP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8,r=-0.153)。NF-YA蛋白在HCC组织中与ZH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00,r=0.371),与AFP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00,r=-0.497)。结论联合检测AFP和ZHX2蛋白将提高HCC的诊断率;ZHX2可能是通过NF-YA来调控AF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ZHX2 nf-ya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分析
11
作者 娄利娇 陈佳琴 +5 位作者 杨春杰 谭春燕 徐熙 龚锡震 何兵 朱星陶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2,共11页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 为明确贵州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贮藏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情况,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07份大豆种质资源的7S和11S球蛋白及其亚基组分、11S/7S比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地方大豆种质资源间蛋白组分及其亚基组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7S和11S球蛋白的平均值分别为17.35%和44.27%,变异系数分别为28.13%和15.14%,11S/7S比值范围为1.47~6.48,平均值为2.74,变异系数为29.48%;7S与11S球蛋白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7S和11S球蛋白与蛋白质、油脂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筛选出了11S/7S比值大于3的材料27份,11S/7S比值大于3且亚基组成完整的材料4份;蛋白亚基组分优异的材料6份,其中α亚基缺失材料3份,α′、α亚基缺失材料1份,α′、α、A_(3)和A_(4)亚基缺失材料1份,A_(3)亚基缺失材料1份,这些优异资源材料可为加工专用或特殊用途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提供遗传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大豆 贮藏蛋白 亚基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蛋白酶体α亚基6(Proteasome subunit alpha 6)在酿酒酵母表面展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唐语谦 叶茂 +4 位作者 林影 韩双艳 郑泓 王小宁 梁世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4-990,共7页
为构建人源蛋白酶体α亚基6(α6)的酵母展示体系,研制其单克隆抗体用于抗体表位分析和研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建立绕过重组抗原表达及纯化制备、将展示重组抗原直接应用于抗体检测的方法.在酵母展示表达载体pICAS中引入His.tag标签,将... 为构建人源蛋白酶体α亚基6(α6)的酵母展示体系,研制其单克隆抗体用于抗体表位分析和研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建立绕过重组抗原表达及纯化制备、将展示重组抗原直接应用于抗体检测的方法.在酵母展示表达载体pICAS中引入His.tag标签,将编码α6的基因PSA6_HUMAN克隆到酵母表面展示载体pICAS-H上,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抗原表位活性,以表面展示α6的重组酵母细胞,结合酶联吸附免疫检测技术,建立酵母(yeast)-ELISA检测技术,应用于检测小鼠单克隆抗体及单抗效价.酵母细胞培养48h后获得抗原α6的高效表面展示,展示的α6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和特异性,将α6的展示酵母用于yeast-ELISA的初步实验结果显示可有效检测和筛选到抗α6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人源蛋白酶体α亚基6 酵母表面展示体系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脂肪酸合酶β亚基的基因克隆和异源表达及与蓝光受体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许佳妮 刘建雨 +5 位作者 于海龙 王瑞娟 陆欢 徐珍 尚晓冬 张中林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脂肪酸合酶β亚基基因(Fff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结构、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和...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脂肪酸合酶β亚基基因(Fffas),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结构、蛋白质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结构、跨膜结构域、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和启动子序列,采用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FfFAS,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沉降实验分析纯化的FfFAS与金针菇蓝光受体FfCry-DASH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ffas基因全长为1210 bp,含1个内含子,编码385个氨基酸;FfFA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018,结构式为C_(1852)H_(2889)N_(515)O_(569)S_(17),等电点为6.89,脂肪系数为70.44,平均亲水系数为—0.454,不稳定系数为51.61;FfFAS的二级结构含有31.95%α-螺旋、5.97%延伸链和62.08%无规则卷曲;FfFAS存在超家族保守结构域,为非跨膜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无信号肽;启动子序列含有光响应元件G-框、Sp1、TCT-基序、TCCC-基序和GATA-基序;FfFAS可与FfCry-DASH互作。本结果可为Fffas基因功能及其蛋白质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脂肪酸合酶β亚基 异源表达 蓝光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V-ATP酶A亚基表达丰度差异
14
作者 卢莉娜 朱庆 +3 位作者 高美静 谢雅晶 刘贤金 张志勇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9-846,共8页
V型ATP酶(V-ATPase)在昆虫体内和Cry毒素作用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子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探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体内V-ATP酶A亚基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取食Cry1Ac毒素后的表达量丰度... V型ATP酶(V-ATPase)在昆虫体内和Cry毒素作用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子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探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体内V-ATP酶A亚基基因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取食Cry1Ac毒素后的表达量丰度差异和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小菜蛾V-ATP酶A亚基基因CDS区为1848 bp,编码615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ON108624),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同源性约为94%。V-ATP酶A亚基基因在小菜蛾卵、幼虫、蛹和成虫期均有表达,在卵和蛹期表达量较低,在幼虫2龄期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值,为卵期的4.16倍,3~4龄期表达量下降。小菜蛾幼虫取食含有Cry1Ac毒素的饲料后,体内V-ATP酶A亚基基因表达量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取食48 h后表达量恢复至正常水平。在小菜蛾幼虫体内,V-ATP酶A亚基基因的表达量与生长发育和代谢变化密切相关,并且与Cry1Ac毒素的作用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V-ATP酶A亚基 Cry毒素 表达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保护性抗原片段的筛选及免疫效果的评估
15
作者 庞碧寒 姚文敬 +4 位作者 王怡涤 关丽君 薛云 张俊峰 赵战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5,共8页
为筛选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分为N端3个片段(rPMT-N1和rPMT-N2a、rPMT-N2b)和C端5个片段(rPMT-C3、rPMTC4、rPMT-C5、rPMT-C6及rPMT-C7),利用原核... 为筛选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T+Pm)亚单位疫苗的优势保护性抗原,本研究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PMT)的结构和功能区将其分为N端3个片段(rPMT-N1和rPMT-N2a、rPMT-N2b)和C端5个片段(rPMT-C3、rPMTC4、rPMT-C5、rPMT-C6及rPMT-C7),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这8个片段,采用His6标签蛋白纯化试剂盒纯化各重组蛋白,经SDS-PAGE检测各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效果后,通过Image J软件计算各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SDS-PAGE结果显示,分别获得了34 ku、62 ku、67 ku、70 ku、64 ku、102 ku、36 ku、60 ku的重组蛋白,其中rPMT-N2a、rPMT-N2b、rPMT-C5和rPMT-C7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另外4个重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后在上述各位置处分别出现较单一的目的条带,且各蛋白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8.44%~35.77%。Western blot结果显示,8个重组蛋白均可与猪源T+Pm TPM-6株的猪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均具有一定的反应原性,其中rPMT-N1、rPMT-N2a、rPMT-N2b、rPMT-C5的反应原性较强。基于此,采用ISA201佐剂制备这4种重组蛋白的亚单位疫苗,间隔20 d对小鼠经皮下注射免疫(50μg/只)两次,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数,评估该疫苗对小鼠的安全性。首免后35 d(二免后14 d)对各组小鼠分别以10 LD_(100)和30 LD_(100)的天然粗提PMT(cPMT)对小鼠攻毒,评估4种亚单位疫苗(rPMT-N1、rPMT-N2a、rPMT-N2b及rPMT-C5)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力。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后21 d rPMT-N2a组小鼠的死亡率为2/24,rPMT-N2b组小鼠的死亡率为6/24,其余各组小鼠均无异常。ELISA结果显示,二免后各疫苗组小鼠的几何平均抗体效价分别升至1:1552、1:18820、1:1351和1:6208,表明各重组蛋白均能诱导免疫小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反应。攻毒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在两种剂量的cPMT攻毒后均出现相应症状并均在24h内全部死亡,部分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小鼠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病及死亡,但发病及死亡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以10LD_(100)的cPMT攻毒后,上述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5%、100%、37.5%和100%;以30 LD_(100)的cPMT攻毒后,各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50%、85.7%、0和75%。本研究表明,rPMT-N2a、rPMT-C5具有作为T+Pm亚单位疫苗优势保护性抗原的潜力,该结果为后期T+Pm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 toxA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 重组蛋白 亚单位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GmNF-YC4基因的克隆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16
作者 刘雷蕾 赵国勤 +2 位作者 聂俊芳 于月华 倪志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65-1370,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GmNF-YC4的亚细胞定位,为揭示大豆抗逆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基因GmNF-YC4,利用生物信息学对GmNF-YC4的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采用瞬时转化烟草方法分析GmNF-YC4在烟草细胞中的亚细胞... 【目的】为了研究GmNF-YC4的亚细胞定位,为揭示大豆抗逆分子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大豆中克隆基因GmNF-YC4,利用生物信息学对GmNF-YC4的序列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发生树,采用瞬时转化烟草方法分析GmNF-YC4在烟草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GmNF-YC4(GenBank登录号:NM_001362631.1)的开放阅读框大小为690 bp,编码22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4.78 kDa,等电点为5.19。GmNF-YC4蛋白含有一个HAP5保守结构域。GmNF-YC4和拟南芥的AtNF-YC1,AtNF-YC4聚在一个分枝中。GmNF-YC4的基因组包含1个外显子。GmNF-YC4蛋白定位于烟草的细胞核中。【结论】GmNF-YC4是一个细胞核定位的转录因子,获得了GmNF-YC4基因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核因子亚基C 基因克隆 亚细胞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S蛋白酶体亚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17
作者 牟宸锐 邹绍同 +2 位作者 任超 易子寒 石剑林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63-370,共8页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由于在肺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肺腺癌的总体治疗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寻找肺腺癌治疗的新思路及方法。26S蛋白酶体...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一大原因。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由于在肺腺癌的增殖和转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肺腺癌的总体治疗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寻找肺腺癌治疗的新思路及方法。26S蛋白酶体是一种负责降解错误折叠蛋白并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的多蛋白复合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展过程中,26S蛋白酶体的调节颗粒亚基通过调节肿瘤相关蛋白、免疫细胞以及相关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蛋白酶体核心颗粒是降解蛋白质的关键亚基,其抑制剂在与常规化疗药物联合使用时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然而,受限于毒副作用和肿瘤异质性,目前针对26S蛋白酶体的靶向抑制剂在NSCLC治疗中的应用仍不广泛。本文综述了26S蛋白酶体调节颗粒亚基和核心颗粒亚基在NSCLC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治疗研究,探讨了这些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26S蛋白酶体 19S调节颗粒 20S核心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rora-A过表达通过激活NF-κBp65/ARPC4信号轴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18
作者 岳雅清 牟召霞 +1 位作者 王希波 刘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7-843,共7页
目的探索敲低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4(ARPC4)对Aurora-A过表达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Aurora-A表达调控ARPC4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CDH-NC、pCDH-Aurora-A、pCDH-Aurora-A+shRNA-ARPC4、pCDH-A... 目的探索敲低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4(ARPC4)对Aurora-A过表达诱导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以及Aurora-A表达调控ARPC4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CDH-NC、pCDH-Aurora-A、pCDH-Aurora-A+shRNA-ARPC4、pCDH-Aurora-A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中,并在第4组细胞中加入NF-κBp65抑制剂,RT-PCR检测转染效率。根据Aurora-A、ARPC4的表达情况及NF-κBp65通路的抑制状态将其分为4组:Vector组、Aurora-A过表达质粒组、Aurora-A过表达+ARPC4敲降组、Aurora-A过表达+NF-κBp65抑制剂组。EDU免疫荧光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结晶紫染色检测Hela细胞细胞集落形成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Hela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基质胶检测Hela细胞侵袭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Hela细胞上皮间充质化(EMT)情况、NF-κBp65及ARPC4的表达。结果Aurora-A敲低的细胞中ARPC4表达下降,Aurora-A过表达的细胞中ARPC4表达上升(P<0.05)。过表达Aurora-A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而敲低ARPC4拮抗其作用(P<0.05)。Aurora-A过表达组NF-κBp65磷酸化水平增加,ARPC4表达水平增加(P<0.05)。Aurora-A可直接与NF-κBp65相互作用。与Aurora-A过表达组相比,Aurora-A过表达+NF-κBp65抑制剂组ARPC4表达下降(P<0.05)。结论Aurora-A通过激活NF-κBp65信号通路上调ARPC4表达,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AURORA-A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亚基4 增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子内佐剂的ASFV重组蛋白制备和免疫效果评价
19
作者 李玉林 周方方 +4 位作者 闫生辉 于巧玲 王继创 石盼盼 王云龙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28,共7页
为了探究两种分子内佐剂促吞噬肽Tuftsin和破伤风毒素肽TT联合作用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重组蛋白P753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了ASFV结构蛋白P72、P54和P30的优势表位并构建重组载体pET-28a(+)-p753和pET-28a... 为了探究两种分子内佐剂促吞噬肽Tuftsin和破伤风毒素肽TT联合作用对非洲猪瘟病毒(ASFV)重组蛋白P753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确定了ASFV结构蛋白P72、P54和P30的优势表位并构建重组载体pET-28a(+)-p753和pET-28a(+)-p753-Tuftsin-TT,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经纯化和透析复性后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ot-ELISA)鉴定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将2种重组蛋白与兽用商品化疫苗佐剂ISA 61 VG混匀后免疫小鼠,通过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分泌水平来评价2种重组蛋白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效果。结果显示,2种重组蛋白在37℃、0.5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4 h时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且表达量最高,经纯化复性后均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免疫小鼠后,P753组和P753-Tuftsin-TT组抗体水平均在首免42 d进入平台期,抗体水平均高于PBS组,其中,P753-Tuftsin-TT组抗体水平最高,抗原刺激指数和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含量极显著高于P753组(P <0.000 1)。结果表明,分子内佐剂Tuftsin和TT联合使用可显著提升P753重组抗原引起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能力,为ASFV亚单位疫苗佐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分子内佐剂 亚单位疫苗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罗心如 曹玉蝶 +4 位作者 李丹 汤新明 梁瑞英 李子彬 左宗辉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9-77,共9页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全球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禽健康。弓形虫疫苗是防控弓形虫病的关键手段,目前重组亚单位疫苗以其安全、有效、易于生产和标准化的特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弓形虫关键抗... 刚地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全球广泛分布,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禽健康。弓形虫疫苗是防控弓形虫病的关键手段,目前重组亚单位疫苗以其安全、有效、易于生产和标准化的特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弓形虫关键抗原靶点、免疫佐剂、动物模型、免疫途径和免疫剂量等方面,对当前弓形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等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可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设计多表位抗原、实施多抗原联合免疫策略及利用病毒载体递送系统实现重组蛋白的高效靶向递送,这些将是突破现存问题的关键途径,可为弓形虫重组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重组亚单位疫苗 抗原 佐剂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