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M(1,1)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西安市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及趋势预测研究
1
作者 李培月 梁豪 +2 位作者 杨俊岩 田艳 寇晓梅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6-245,共10页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 地下水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极其珍贵的自然资源,地下水动态的精准预测与评估关乎着地下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本研究根据西安市2010~202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动态变化特征,探究了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对影响地下水位动态的降水量和开采量两个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基于GM(1,1)灰度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地下水位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2010~2016年,地下水位整体上呈下降趋势,2016~2020年间,得益于地下水压采和供水设施的不断优化完善,地下水位呈回升趋势。(2)降水和人为开采均对西安市地下水位变动具有显著影响;地下水位埋深是决定受降水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其中河漫滩地区最为敏感,阶地次之,黄土塬区较弱。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埋深具有更强的相关性。这凸显了其在调控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中的主导地位。(3)地下水位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地下水开采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研究区地下水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本研究对西安市地下水动态的影响因素及预测趋势进行了研究,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动态 主导因素 回归分析 灰色模型 BP神经网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模拟的人工神经网络动态溯源模型
2
作者 史天乐 李飞 +2 位作者 陈昇 卢春喜 王维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72-4784,共13页
危险气体泄漏事故早期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二次燃爆等次生灾害,因此开发一种快速泄漏源定位的气体溯源方法至关重要。气体溯源是气体扩散的逆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仍具有挑战性,人工神经网络与溯源定位方案的结合为解决这一反问... 危险气体泄漏事故早期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二次燃爆等次生灾害,因此开发一种快速泄漏源定位的气体溯源方法至关重要。气体溯源是气体扩散的逆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仍具有挑战性,人工神经网络与溯源定位方案的结合为解决这一反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途径,有望实现快速准确的溯源定位。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结果建立动态气体溯源数据集,搭建了基于传感器数据序列实时预测泄漏源位置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动态溯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动态溯源模型成功实现了对泄漏源的准确预测,预测点与真实泄漏源位置的距离在20m以内,模型的准确率达97.49%。在输入一组序列浓度数据后,可以在0.04737s内预测泄漏源的初步位置,显著快于传统的溯源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模拟 神经网络 动态溯源定位模型 反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故障诊断动态模糊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3
作者 朱佳浩 戴滔 +1 位作者 隋阳 李枭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567-4573,共7页
针对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难以在不确定环境下准确诊断核电厂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eactor coolant system, RCS)故障这一问题,按照以下路线建立了一种核电厂RCS故障诊断动态模糊径向基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 针对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难以在不确定环境下准确诊断核电厂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reactor coolant system, RCS)故障这一问题,按照以下路线建立了一种核电厂RCS故障诊断动态模糊径向基神经网络(dynamic fuzzy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DFRBFNN)模型。首先,根据RCS的故障类型和样本数据,确定DFRBFNN模型的初始结构;然后,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RCS故障诊断DFRBFNN初始模型,应用随机初始化方法,对DFRBFNN初始模型的去模糊层到输出层的连接权重进行初始化处理;最后,应用误差下降率法,修正DFRBFNN初始模型的结构和参数,构建了RCS故障诊断DFRBFNN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冷却剂丧失、失流和蒸汽发生器管道破裂事故进行诊断,并与传统的故障诊断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核电厂RCS故障诊断DFRBFNN模型能够在不确定环境下准确地诊断RCS的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核反应堆冷却剂系统 故障诊断 动态模糊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神经网络NARX时间序列的双排桩基坑变形预测 被引量:4
4
作者 侯福昌 曾家俊 +2 位作者 江杰 李结全 范懿文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9,共11页
针对目前基于含基本假设或经验公式的传统土力学计算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具有多因素交叉性以及时空性的基坑变形规律,而监测数据时间序列能够真实地表现基坑土体变形的演变,以南宁市亭洪路72号河南水厂住宅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双排桩基... 针对目前基于含基本假设或经验公式的传统土力学计算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具有多因素交叉性以及时空性的基坑变形规律,而监测数据时间序列能够真实地表现基坑土体变形的演变,以南宁市亭洪路72号河南水厂住宅小区危旧房改造项目双排桩基坑工程为依托,考虑开挖深度和土体暴露时间这2个因素对监测时间序列的影响,提出一种带有外部输入的非线性自回归(NARX)动态神经网络时间序列模型,多方位预测关键断面重要测点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际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竖向位移预测值与实际监测值的预测残差小于1.0 mm,水平位移预测残差小于0.3 mm。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同时验证了此模型应用于双排桩基坑变形动态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神经网络 时间序列 预测模型 双排桩 基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动态预测 被引量:3
5
作者 齐戈尧 徐进 金志超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1249,共9页
目的 探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算法构建的动态预测模型用于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动态预测的价值,并研究动态策略和实时预测模型可行的搭建方案及路径。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2.0。以创伤重症患... 目的 探讨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算法构建的动态预测模型用于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动态预测的价值,并研究动态策略和实时预测模型可行的搭建方案及路径。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Ⅳ2.0。以创伤重症患者院内结局为预测目标,使用长短时记忆(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GRU)2种RNN算法分别在4、6和8 h时间窗下训练动态预测模型。使用灵敏度、特异度、F1值和AUC值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并分析不同RNN算法和时间窗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在8 h时间窗下分别训练隐马尔科夫模型(HMM)、随机森林(RF)模型和logistic模型作为对照,横向比较2种RNN算法模型与对照模型的性能指标,并分析各模型的时间趋势变化。结果 在不同时间窗时,RNN动态模型在灵敏度、特异度、F1值和AUC值等4个性能指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8 h时间窗时模型的各性能指标均高于6 h和4 h时;不同RNN算法(LSTM和GRU)间仅特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横向比较结果显示,2种RNN算法模型和其他模型间各性能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种RNN算法模型各指标均高于HMM、RF和logistic模型;各算法模型灵敏度、特异度和F1值的ICC均小于0.400(95% CI未包含0),而AUC值的ICC在统计学上证据不足(95% CI包含0)。结论 基于RNN算法的动态模型对创伤重症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效果较其他常见模型具有一定优势,且时间窗对模型性能可能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创伤 动态模型 临床结局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优化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地铁客流量短时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飞虎 金依辰 孙翠羽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6-943,共8页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实现地铁客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优化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 regressive,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地铁客流量短时预测模型.分析地铁客流量数据后发现日客流量... 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实现地铁客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优化非线性自回归(nonlinear auto regressive,NAR)动态神经网络的地铁客流量短时预测模型.分析地铁客流量数据后发现日客流量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为此使用了基于时间序列的NAR动态神经网络,该网络具有优秀的非线性动态拟合能力和反馈记忆的功能.结合EMD经验模态分解算法优化NAR动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此来减少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结果显示,EMD-NAR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适用于地铁客流的短时预测,预测精度可达93%,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客流量 短时预测 非线性自回归动态神经网络 经验模态分解 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HDRM:长短兴趣多神经网络混合动态推荐模型 被引量:20
7
作者 冯永 张备 +2 位作者 强保华 张逸扬 尚家兴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8,共13页
动态推荐系统通过学习动态变化的兴趣特征来考虑推荐系统中的动态因素,实现推荐任务随着时间变化而实时更新.该文提出一种携带历史元素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简称RNN)推荐模型负责用户短期动态兴趣建模,而利用基于... 动态推荐系统通过学习动态变化的兴趣特征来考虑推荐系统中的动态因素,实现推荐任务随着时间变化而实时更新.该文提出一种携带历史元素的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简称RNN)推荐模型负责用户短期动态兴趣建模,而利用基于前馈神经网络(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简称FNN)的推荐模型对用户长期兴趣建模.通过两种神经网络的融合,该文构建了一个兼顾用户短期动态兴趣和稳定长期兴趣的多神经网络混合动态推荐模型(Hybrid Dynamic Recommenda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ple Neural Networks,简称MN-HDRM).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比较流行的多种动态推荐算法:TimeSVD++、基于HMM(Hidden Markov Model)的推荐模型、基于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的推荐模型、基于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的推荐模型和STG(Session-based Temporal Graph)推荐模型,MN-HDRM在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倒数排名等多项评价指标上展现出更加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神经网络 前馈神经网络 动态推荐模型 长短期兴趣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动态调整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逻 郭立红 +2 位作者 肖辉 王建军 王改革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6-190,共5页
利用遗传算法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自身参数进行动态调整(GA-DFNN),并将其应用于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RGM)的研究。在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用遗传算法求得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自身参数的优化解,根据得到的参数建立基于动态... 利用遗传算法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自身参数进行动态调整(GA-DFNN),并将其应用于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SRGM)的研究。在对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用遗传算法求得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自身参数的优化解,根据得到的参数建立基于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软件失效数据预测模型。利用3组软件缺陷数据,对用GA-DFNN建立的SRGM和模糊神经网络(FNN)以及BP神经网络(BPN)建立的SRGM的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证实,根据GA-DFNN建立的SRGM的短期预测能力稳定,短期预测误差小,且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动态模糊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系统前馈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吴建锋 何小荣 陈丙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78-382,共5页
提出反映炼油厂分馏装置动态特性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根据工厂的生产实际及数据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适合油品质量指标监测的动态系统前馈神经网络 (DBPNN)结构 .通过用实验室模拟的动态过程数据和炼油厂分馏装置的生产数据... 提出反映炼油厂分馏装置动态特性的前馈神经网络模型 ,根据工厂的生产实际及数据特点建立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适合油品质量指标监测的动态系统前馈神经网络 (DBPNN)结构 .通过用实验室模拟的动态过程数据和炼油厂分馏装置的生产数据分别建模并与传统静态前馈神经网络模型比较 ,结果表明 ,DBPNN模型能够反映动态过程的特性 ,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适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前馈 动态系统 分馏装置 模型 炼油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机床大件结构动态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毛海军 孙庆鸿 +2 位作者 陈南 何杰 伍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94-597,共4页
将BP神经网络理论与有限元建模方法相结合 ,提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机床整机主要部件的动力学模型 ,并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APDL进行BP神经网络样本的快速采样的方法 .根据所提出的方法 ,建立了机床双W筋板床身的筋板位置、... 将BP神经网络理论与有限元建模方法相结合 ,提出了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机床整机主要部件的动力学模型 ,并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APDL进行BP神经网络样本的快速采样的方法 .根据所提出的方法 ,建立了机床双W筋板床身的筋板位置、厚度与床身前 5阶频率之间的BP神经网络模型 ,并以床身第 1阶固有频率最高为目标进行了设计变量的自动搜索寻优计算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优化 BP神经网络 机床 筋板位置 大件结构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发动机动态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阴晓峰 葛安林 +1 位作者 雷雨龙 牛铭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5-147,151,共4页
本文从制定自动换挡规律的应用角度出发,分析了发动机动态特性的决定因素,完成了桑塔纳2000电喷发动机动态试验,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反复学习,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发动机动态模型,为实现发动机与传动系共同工作的最佳匹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发动机 动态模型 汽车 试验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分布式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东风 于希宁 宋之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7-101,共5页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从理论上揭示了球磨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特征。针对制粉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包括正常模式和堵磨等故障模式 ) ,根据逆系统控制原理和球磨机... 通过机理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球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给出了其解析表达式 ,从理论上揭示了球磨机系统的非线性、强耦合特征。针对制粉系统运行的不同模式 (包括正常模式和堵磨等故障模式 ) ,根据逆系统控制原理和球磨机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对球磨机系统控制的逆系统控制方案和基于分布式人工神经网络的逆系统控制 ,给出了适于分布式控制的模糊工况划分方法 ,并对逆系统控制进行鲁棒PID综合。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所建模型和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新的方法可在大范围内克服系统的非线性和强耦合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制粉系统 球磨机 动态数学模型 分布式神经网络 逆系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动态方程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水质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周彦辰 胡铁松 +2 位作者 陈进 许继军 周研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共5页
水质变化趋势的有效预测对于水资源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数据驱动模型不能有效反映研究对象物理机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动态方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动态方程的耦合方法。分别从数值算例和实际案例2个方面对传统网络... 水质变化趋势的有效预测对于水资源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数据驱动模型不能有效反映研究对象物理机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动态方程的神经网络模型,并给出了动态方程的耦合方法。分别从数值算例和实际案例2个方面对传统网络模型和机理先验前馈网络模型进行了对比计算分析,拟合程度指标和计算误差指标都表明机理性先验知识的加入可以提高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非线性拟合能力。同时,该模型在水质预测中具有适用性和合理性。在样本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机理性先验知识的耦合是进一步提高网络计算精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神经网络模型 耦合动态方程 机理性先验知识 Mackey-Glass混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神经网络模型及在电力负荷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章健 贺仁睦 韩民晓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6,共6页
分析了静态神经网络在动态电力负荷建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动态负荷建模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并且给出了具体的训练算法。通过对一个实际工业负荷建模,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动态负荷模型 电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输出敏感度分析的动态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被引量:11
15
作者 韩红桂 李淼 乔俊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1-736,共6页
神经网络的性能由其训练算法和拓扑结构共同确定.为了解决设计网络结构的动态调整问题,论文给出了一种神经网络结构动态设计方法.以隐含层神经元输出的贡献对模型输出敏感度进行分析,从而调整神经网络结构,对贡献太小的神经元予以删除,... 神经网络的性能由其训练算法和拓扑结构共同确定.为了解决设计网络结构的动态调整问题,论文给出了一种神经网络结构动态设计方法.以隐含层神经元输出的贡献对模型输出敏感度进行分析,从而调整神经网络结构,对贡献太小的神经元予以删除,对贡献值太大的神经元利用最邻近法在其附近插入新的神经元.通过对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和对非线性系统关键参数进行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动态结构设计 模型输出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生态足迹动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淡永利 王宏志 +2 位作者 周洪 周勇 黄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73-878,共6页
生态足迹(EF)作为一种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具有直观综合、操作简单、指标明确、可比性强等优点,但EF本身是一个静态指标,没有揭示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将灰色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 生态足迹(EF)作为一种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具有直观综合、操作简单、指标明确、可比性强等优点,但EF本身是一个静态指标,没有揭示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灰色神经网络模型(GNNM)将灰色GM(1,1)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组合能更好的拟合EF的动态发展.以湖北省(1991年~2011年)为对象,对GNNM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NNM模型比单一灰色理论有着更高的精度和可靠度,预测精度提高了0.75%;21年间湖北省人均生态足迹增长了1.473 hm2/人,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缓慢,总的生态赤字逐年加大,21年增加了1.389 hm2/人,未来湖北省生态足迹将继续加大,预计2020年将增加到3.659 hm2/人,是2011年的1.43倍,湖北省资源消耗已远超过资源承载力范围,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产消费模式急待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生态足迹 湖北省 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木材干燥模型辨识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冬妍 胡昆仑 赵真非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0-12,共3页
木材干燥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由于木材结构复杂且具有多样性和变异性 ,因此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符合木材干燥过程的模型是很困难。本文利用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木材干燥模型辨识方法 ,给出了动态递... 木材干燥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由于木材结构复杂且具有多样性和变异性 ,因此要建立一个理想的符合木材干燥过程的模型是很困难。本文利用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的木材干燥模型辨识方法 ,给出了动态递归状态 -输出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算法。并通过对辨识得到的模型的仿真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递归神经网络 木材干燥 辨识 仿真 状态-输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ENER模型的压电陶瓷神经网络动态迟滞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党选举 谭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701-2703,2716,共4页
从频域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迟滞特性的形成是由于对输入信号进行了相位滞后而造成,从而形成了输入和输出的多值对应关系,但直接从相位滞后角度所建立的迟滞模型主要是对迟滞环中的主环进行逼近。该文给出了多值对应的迟滞特性的新解释,... 从频域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迟滞特性的形成是由于对输入信号进行了相位滞后而造成,从而形成了输入和输出的多值对应关系,但直接从相位滞后角度所建立的迟滞模型主要是对迟滞环中的主环进行逼近。该文给出了多值对应的迟滞特性的新解释,提出迟滞特性是由形成多值对应的相位滞后部分和动态非线性部分串联组成。采用改进的Wiener模型建立压电陶瓷的迟滞回环特性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描述压电陶瓷的多值对应、动态特性及非线性特性方面,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动态迟滞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相位滞后 动态迟滞特性 WIENER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动态数据序列预测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弦 李世平 +1 位作者 孙浚清 唐超 《电子测量技术》 2007年第9期60-63,共4页
为了提高动态数据序列的预测精度,分析了现有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组合模型兼有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的优点,弥补了单个模型的不足,既克服了数据波动性大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为了提高动态数据序列的预测精度,分析了现有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组合模型兼有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的优点,弥补了单个模型的不足,既克服了数据波动性大对预测精度的影响,也增强了预测的自适应性。本方法利用灰色预测中的累加生成运算对原始数据进行变换,从而得到规律性较强的累加数据,便于神经网络进行建模和训练,并利用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特性,实现对原始数据的预测。仿真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单独的GM(1,1)模型,适用于具有复杂成分的动态数据序列的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数据序列 灰色预测 BP神经网络 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RBF神经网络在浮选过程模型失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丽 黄蕾 +1 位作者 杨鹏 阳春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7-902,共6页
铝土矿泡沫浮选过程中,因矿浆的快速沉淀等原因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困难,且入矿性质变化频繁,造成浮选过程参数随入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而通常建立的静态软测量模型利用固定样本集训练得到,当矿源变化时容易发生模型失配现象,使模型不能... 铝土矿泡沫浮选过程中,因矿浆的快速沉淀等原因工艺参数在线检测困难,且入矿性质变化频繁,造成浮选过程参数随入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而通常建立的静态软测量模型利用固定样本集训练得到,当矿源变化时容易发生模型失配现象,使模型不能跟踪当前对象。针对变矿源下的模型失配问题,本文提出基于隐层节点动态分配和模型参数动态修正策略的RBF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用于铝土矿浮选过程酸碱度的在线检测建模。实际生产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模型失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浮选过程 动态RBF神经网络 模型失配 工况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