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基联苯胺检测植物叶片中H_2O_2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艳辉 刘全军 +2 位作者 刘瑞侠 陈绍宁 胡秀丽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3-1068,共6页
对原二甲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为染色剂检测植物叶片H2O2的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方法相比,改良后的方法主要是在染色后不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脱色,而用2%戊二醛+4%多聚甲醛溶液对1cm2左右叶片片段进... 对原二甲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为染色剂检测植物叶片H2O2的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与原方法相比,改良后的方法主要是在染色后不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脱色,而用2%戊二醛+4%多聚甲醛溶液对1cm2左右叶片片段进行固定,固定24h后用冰冻切片机切成12μm薄片,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用改良DAB方法对玉米叶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在水分胁迫4h时,玉米叶片的主脉及叶肉细胞叶绿体上均可观察到H2O2的积累,而原DAB方法观察不到叶肉细胞叶绿体上的H2O2积累。进一步用CeCl3染色的细胞化学方法验证,其结果与改良后的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改良后的组织化学方法优于原方法,而且对植物组织中H2O2的化学定位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联苯胺 检测H2O2 组织化学 方法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组化法对消化道肿瘤雌、孕激素受体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戴洁 薄爱华 +4 位作者 夏芩 李德春 刘洪连 祁晓莉 李海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49-351,T000,共4页
本文采用E_2—HRP、Pg—HRP亲和组化法检测100例消化道肿瘤的ER、PgR.结果表明:ER阳性者37例(37%),PgR阳性者22例(22%).肿瘤的分化程度与ER、PgR水平呈正相关.管状腺癌阳性率最高,胃肿瘤ER阳性率明显低于结、直肠癌.性别、年龄、临床... 本文采用E_2—HRP、Pg—HRP亲和组化法检测100例消化道肿瘤的ER、PgR.结果表明:ER阳性者37例(37%),PgR阳性者22例(22%).肿瘤的分化程度与ER、PgR水平呈正相关.管状腺癌阳性率最高,胃肿瘤ER阳性率明显低于结、直肠癌.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与ER、PgR阳性率中关系不显著.免疫电镜显示:ER、PgR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与常染色质及核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孕激素 受体 消化系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叶香蒲对铅锌的吸收、积累和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桂珠 郑瑛 蓝崇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7-93,共7页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体内的铅锌污染物,发现铅在香蒲体内的积累量是根>地下茎>叶.铅在根的积聚量是表皮>皮层>维管组织;木薄壁组织>导管;嫩根>老根.铅在茎的沉积量是皮层>维管组织&... 通过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 L.)体内的铅锌污染物,发现铅在香蒲体内的积累量是根>地下茎>叶.铅在根的积聚量是表皮>皮层>维管组织;木薄壁组织>导管;嫩根>老根.铅在茎的沉积量是皮层>维管组织>表皮;老茎>嫩茎:叶的铅积累量是表皮>维管组织>叶肉;老叶>成熟叶>嫩叶.污染点香蒲积累铅量>对照点.铅以颗粒状、核状、结晶状沉积在地下茎皮层薄细胞内,甚至充填整个细胞以致细胞破裂.锌的分布积累规律与铅相似.铅、锌由香蒲根表皮吸收,一部分积累在根;一部分通过根的通道细胞和共质体迁移至地下茎,主要积存在茎皮层薄壁细胞内,小部分通过维管组织输送至叶.铅、锌在通气腔和根内皮层凯氏带周围受阻是香蒲对铅锌有较强耐性的原因以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蒲 吸收 积累 迁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脑NOS阳性神经元的总体分布和形态、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邱建华 尹逊河 王树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59-1162,共4页
为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各年龄段家兔脑内的分布规律及其衰老性变化,用NADPH-d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家兔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家兔的小脑、大脑皮质、丘脑下部、中脑、脑桥等处有较多的... 为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各年龄段家兔脑内的分布规律及其衰老性变化,用NADPH-d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家兔脑内的分布和形态。结果显示:在家兔的小脑、大脑皮质、丘脑下部、中脑、脑桥等处有较多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分布,延髓分布极少。NADPH-d阳性神经元呈蓝色,细胞核不着色,突起染色都很清晰。表明一氧化氮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诸多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脑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元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例乳腺疾病针吸细胞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颂国 李小妹 +4 位作者 许良中 陈忠伟 徐维萍 沈兆忠 罗建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疾病针吸细胞学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200例乳腺病的ER和PR表达情况。结果在良、恶性乳腺疾病中,ER的表达无显著差异(63.5%和60.... 目的研究乳腺疾病针吸细胞学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200例乳腺病的ER和PR表达情况。结果在良、恶性乳腺疾病中,ER的表达无显著差异(63.5%和60.2%,P>0.05),PR的表达则有显著差异(57.9%和47.3%,PM<0.05)。乳腺病患者绝经前后ER、PR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ER和PR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结论针吸细胞学标本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检测ER和PR表达,可以帮助判断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指导内分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活组织检查.针 酶联亲和组织化学法 受体.雌激素 受体.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海马血管代谢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姬西团 周敬德 +2 位作者 赵根然 马兆龙 刘勇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选择能反映血管壁糖代谢3个途径及平滑肌能量利用的5个关键酶,在同一显微镜下对正常SD系不同月龄组大鼠海马血管的酶代谢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为乳酸脱氢酶活性随着大鼠月龄及血管口径的增加而增强,琥珀酸脱氢酶... 本文用组织化学方法,选择能反映血管壁糖代谢3个途径及平滑肌能量利用的5个关键酶,在同一显微镜下对正常SD系不同月龄组大鼠海马血管的酶代谢进行了半定量研究。结果为乳酸脱氢酶活性随着大鼠月龄及血管口径的增加而增强,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示轻度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呈轻度至中度活性,钙激活三磷酸腺苷酶在动脉及微动脉示极强阳性,静脉示强阳性,毛细血管呈中度至强阳性。讨论了海马血管壁代谢酶的变化与海马血管病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血管代谢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壳核微血管壁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增贤 周敬德 +1 位作者 赵根然 姬西团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308-311,共4页
本文在15只SD大鼠尾壳核上用半定量方法对微血管壁上5种酶,在亮视野显微镜下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皮质和尾壳核的血管壁上,乳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强阳性反应,且随血管直径增大活性增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中度;葡萄糖-6-磷... 本文在15只SD大鼠尾壳核上用半定量方法对微血管壁上5种酶,在亮视野显微镜下进行了组织化学观察。结果:皮质和尾壳核的血管壁上,乳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强阳性反应,且随血管直径增大活性增强;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呈微量至中度;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呈阴性至微量,说明核酸及蛋白质合成能力低下;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呈强至极强反应,提示血管壁平滑肌利用三磷酸腺苷能力强。上述各酶在尾壳核各部之间活性无差别。提示:皮质和尾壳核微血管壁代谢活跃,有氧代谢微弱,以无氧代谢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鼠 尾壳核 微血管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溃变及再生的组织化学法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孔吉明 钟世镇 +1 位作者 孙博 何蕴韶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20-22,61-62,共5页
本文观察了鼠坐骨神经切断后溃变及再生过程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特征。结果表明:鼠坐骨神经切断后15天,远端酶组织化学染色阴性,而近端酶反应正常。再生神经纤维一开始便具有AChE酶活性反应。这种酶活性反应在溃变与再... 本文观察了鼠坐骨神经切断后溃变及再生过程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特征。结果表明:鼠坐骨神经切断后15天,远端酶组织化学染色阴性,而近端酶反应正常。再生神经纤维一开始便具有AChE酶活性反应。这种酶活性反应在溃变与再生神经纤维中的显著差别,为用该酶组织化学法评价神经再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溃变 神经再生 乙酰胆碱酯酶 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显示仔猪小肠肌间神经元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晗 张原 +2 位作者 赵琪 王瑞玲 滕可导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3年第8期33-35,共3页
本研究采用小肠铺片NADPH-d组化法、NADH-d组化法和抗NF免疫组化法分别对0日龄、5日龄、28日龄仔猪的肌间神经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DPH-d组化法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合成NO的神经元亚群,大部分阳性肌间神经元符合DogielI型神经元... 本研究采用小肠铺片NADPH-d组化法、NADH-d组化法和抗NF免疫组化法分别对0日龄、5日龄、28日龄仔猪的肌间神经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NADPH-d组化法可以选择性的标记合成NO的神经元亚群,大部分阳性肌间神经元符合DogielI型神经元的形态特征;NADH-d组化法可以非选择性的标记大部分神经元,且采用该法观察到的肌间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NADPH-d组化法,但该法不能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丛的细微结构,不适合用于神经元类型的观察;抗NF免疫组化法可以清晰的显示肌间神经元的突起,28日龄仔猪体积较大的阳性神经元主要为DogielI型和DogielII型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小肠 肌间神经元 NADPH-d组化法 NADH—d组化法 抗N F免疫组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绍鸭腺胃蛙皮素细胞生长发育的免疫组织化学观测
10
作者 吴旧生 朱有法 +1 位作者 沈元新 刘月环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方法 ,显示绍兴麻鸭胚后期腺胃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 ( P细胞 )的形态及其分布 ,分别计数每个周龄阶段的腺胃腺叶和表面上皮中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的数量 ,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细胞形态多样 ,以卵圆形、...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ABC方法 ,显示绍兴麻鸭胚后期腺胃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 ( P细胞 )的形态及其分布 ,分别计数每个周龄阶段的腺胃腺叶和表面上皮中蛙皮素免疫反应细胞的数量 ,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P细胞形态多样 ,以卵圆形、多面体形为主 ,并且有胞质突起。P细胞多分散分布于腺叶的中间与内侧区 ,个别分布在表面上皮中。腺叶 P细胞的生长峰期为 0~ 6周龄 ,以后下降 ,表面上皮P细胞生长峰期为 0~ 10周龄 ,以后迅速下降。各周龄腺叶 P细胞数明显多于表面上皮 P细胞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绍鸭 腺胃P细胞 生长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法 蛙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