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盐度胁迫对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肌肉、肠Na^+-K^+-ATP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庆元 蒋玫 +2 位作者 李磊 牛俊翔 沈新强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1-487,共7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体长(3.37±0.19)cm,体质量(0.36±0.02)g〕分别放在盐度为20(CK)、15、10、5和0的水体中饲养20 d,检测不同盐度和不同时间(试验0、5、10、15和20 d)鲻鱼幼鱼鳃丝、肌肉和... 在实验室条件下,将驯化后的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体长(3.37±0.19)cm,体质量(0.36±0.02)g〕分别放在盐度为20(CK)、15、10、5和0的水体中饲养20 d,检测不同盐度和不同时间(试验0、5、10、15和20 d)鲻鱼幼鱼鳃丝、肌肉和肠3种组织中Na+-K+-ATP(NKA)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正常生长环境盐度(CK)下鲻鱼幼鱼鳃丝、肠NKA酶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肌肉。在受到低盐度胁迫时不同组织的响应程度不同,鳃丝和肠NKA酶活性变化幅度高于肌肉,而MDA含量的变化则恰好相反。0~10 d时,处理组鲻鱼幼鱼鳃丝、肠道和肌肉NKA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一定范围的低盐度(0~15)环境能激活和提高鲻鱼幼鱼NKA酶活性,增强其对低盐度环境的适应能力。0~5 d时,处理组3种组织内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DA含量总体随盐度降低而升高。随试验时间延长,试验组NKA酶活性以及MDA含量均降低并趋于稳定,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减小,表现出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但NKA酶活性和MDA含量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所需时间与组织有关,具有组织器官的特异性和时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幼鱼 低盐度胁迫 NA^+-K^+-atp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春生 张光辉 +1 位作者 杨国宇 王艳玲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9-184,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采用ρ(Cu2+)为0.01,0.05,0.10,0.30,0.50,0.70和1.00 mg/L的试验液分别刺激黄河鲤1,3,5和7 d后,测定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Cu2+对黄河鲤的9...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水体铜对黄河鲤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采用ρ(Cu2+)为0.01,0.05,0.10,0.30,0.50,0.70和1.00 mg/L的试验液分别刺激黄河鲤1,3,5和7 d后,测定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结果表明:Cu2+对黄河鲤的96 hLC50为1.67 mg/L;低浓度Cu2+(ρ(Cu2+)为0.01和0.05 mg/L)对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且随着ρ(Cu2+)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促进作用也越明显(P<0.05);黄河鲤暴露于0.10 mg/L的Cu2+溶液时,鳃组织Na+-K+-ATP酶活性5 d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高浓度Cu2+(ρ(Cu2+)为0.30,0.50,0.70和1.00 mg/L)对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着ρ(Cu2+)的增加和暴露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也越明显(P<0.05或P<0.01).提示黄河鲤鳃组织、肝胰脏和肾组织Na+-K+-ATP酶活性对铜的污染均具有指示作用(其中最为灵敏的是鳃组织Na+-K+-ATP酶活性),且存在计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可以用来指示低剂量重金属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鲤 鳃组织 肝胰脏 肾组织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对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少武 纪明山 +2 位作者 谷祖敏 魏松红 王英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40-242,共3页
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了辣椒碱对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辣椒碱处理12h后,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100.56~141.53μmol.L-1.mg-1Pro.min-1之间;而Na+-K+... 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了辣椒碱对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辣椒碱处理12h后,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力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在100.56~141.53μmol.L-1.mg-1Pro.min-1之间;而Na+-K+-ATP酶活力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在12.43~20.36μmol.mg-1Pro.min-1之间。说明辣椒碱能抑制小菜蛾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而对Na+-K+-ATP酶活性则表现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小菜蛾 谷胱甘肽S-转移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指标、血浆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娜 王仁杰 +4 位作者 赵玉超 沈敏 苏文辉 赵超 李玉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196-201,共6页
为探讨高盐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指标、血浆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设置30、40、50、60共4个盐度梯度,检测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饵料转化率、血浆渗透压、Na^+-K^+-ATP酶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增... 为探讨高盐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指标、血浆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的影响,设置30、40、50、60共4个盐度梯度,检测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饵料转化率、血浆渗透压、Na^+-K^+-ATP酶活力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度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等指标逐渐降低,摄食率、血浆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逐渐升高。说明高盐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渗透压及Na^+-K^+-ATP酶活力,且高盐不利于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饵料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盐 生长指标 血浆渗透压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及其β亚基mRNA表达与显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磊 蒋玫 +3 位作者 王云龙 吴庆元 牛俊翔 沈新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30,共8页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 探讨在低盐度胁迫下鲻(Mugil cephalus)幼鱼鳃丝Na+-K+-ATP酶活性、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量变化以及对鳃丝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度分别为20(对照组),15,10,5和0实验条件下,20d后各低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0和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实验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上升的趋势,前期升高幅度大,后期升高幅度减小;10和15盐度组鳃丝Na+-K+-ATP酶活性在15d后达到峰值,至20d呈现小幅下降趋势.鳃丝Na+-K+-ATP酶β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趋势与Na+-K+-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同步,显示出了其对Na+-K+-ATP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对鳃丝显微结构观察的结果显示,随着盐度的降低,鲻幼鱼鳃小片逐渐变宽,伴随间距缩小,同时泌氯细胞数量逐渐减少,体积缩小,扁平细胞体积增大,黏液细胞数量增多.这表明在低盐度胁迫下鲻幼鱼鳃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具有随外界水体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幼鱼 盐度 鳃丝 NA^+-K^+-atp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颗粒对家兔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周亚滨 赵艳茹 +2 位作者 徐倩 孙静 张占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89-99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养心颗粒对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喂养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养心颗粒治疗组、养心颗粒防治组、胺碘酮治疗组,并另取7只作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并比较各组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家兔心肌Na+-K+-ATP酶活性。结果:养心颗粒可以有效延长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改善心肌Na+-K+-ATP酶活性。结论:用高脂饮食喂养家兔并结合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以复制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动物模型,与人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相近似;以益气养心安神为立法组成的养心颗粒具有提高心律失常家兔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防治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快速性心律失常 益气养心安神法 养心颗粒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中国鲎幼鲎生长、蜕壳、Na^(+)-K^(+)-ATP酶活性、免疫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董兰芳 许明珠 +3 位作者 刘海娟 曾梦清 陈瑞芳 李世才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6-163,共8页
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鲎资源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而了解和掌握环境因子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生长状况的影响规律,进而选择适宜放流的时间和海区,是保证人工放流得以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度(5‰... 人工增殖放流是恢复鲎资源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而了解和掌握环境因子对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幼鲎生长状况的影响规律,进而选择适宜放流的时间和海区,是保证人工放流得以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度(5‰、10‰、15‰、20‰、25‰、30‰、35‰、40‰)对中国鲎幼鲎成活率、蜕壳率、蜕壳增重率、Na^(+)-K^(+)-ATP酶活性、免疫酶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探讨了不同盐度水平下中国鲎幼鲎生长、蜕壳、渗透调节能力、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变化。养殖试验持续56d,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中国鲎幼鲎的成活率、蜕壳率、二龄幼鲎均重及蜕壳增重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且均随盐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蜕壳率和蜕壳增重率与盐度的回归分析均表明,中国鲎幼鲎蜕壳与生长的最适盐度分别为24.10‰和24.94‰;一龄和二龄幼鲎的Na^(+)-K^(+)-ATP酶活性均随盐度的升高呈先显著升高后显著降低趋势(P<0.05);35‰和40‰盐度试验组一龄幼鲎的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 ACP)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而5‰盐度试验组一龄幼鲎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显著低于25‰试验组(P<0.05);盐度对二龄幼鲎的ACP、AKP和溶菌酶(lysozyme,LZM)活性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35‰和40‰试验组一龄幼鲎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显著高于盐度较低试验组(P<0.05);二龄幼鲎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活性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升高,盐度10‰试验组显著低于30‰和40‰试验组(P<0.05)。研究结果显示盐度对中国鲎幼鲎生长、蜕壳、Na^(+)-K^(+)-ATP酶活性、免疫指标和抗氧化能力均有显著影响,蜕壳最适宜的盐度在24‰~25‰左右,盐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引起幼鲎生长率和成活率降低,渗透调节能力、免疫力和抗氧化力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中国鲎幼鲎 蜕壳 Na^(+)-K^(+)-atp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协同转运蛋白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 -K^+ -ATP酶活性变化研究湿阻中焦证的水液代谢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旭 王琦越 +3 位作者 黄秀深 张凯文 陈芳 岳仁宋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27-630,I0005,共5页
目的:以前期研究的水通道蛋白为平台,通过观察并分析水协同转运蛋白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变化,揭示湿阻中焦致水液代谢紊乱及平胃散对其修复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为中医临床治疗本证型疾病提供实验参考;... 目的:以前期研究的水通道蛋白为平台,通过观察并分析水协同转运蛋白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变化,揭示湿阻中焦致水液代谢紊乱及平胃散对其修复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为中医临床治疗本证型疾病提供实验参考;同时搭建中药复方水通道调节剂的研究平台。方法:模拟"外湿过盛,困阻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用蛋白定量法测定Na~+-K~+-ATP酶活性,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肾脏组织KCC1,KCC3,KCC4,NKCC1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KCC1、KCC4含量升高,KCC3、NKCC1、Na~+-K~+-ATP酶活力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自然恢复组肾脏KCC1、KCC3、NKCC1含量降低,Na~+-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1),KCC4含量有上升趋势,经药物干预后,各给药组KCC1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平胃散中剂量组KCC3、KCC4含量明显升高(P〈0.01),平胃散低剂量组NKCC1含量明显降低(P〈0.01);平胃散低剂量组肾脏Na~+-K~+-ATP酶活力明显升高(P〈0.01);呋塞米组和平胃散加泽泻组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平胃散中剂量组肾脏KCC1、KCC3、KCC4含量及Na~+-K~+-ATP酶活力有上升趋势,平胃散低剂量组NKCC1含量下降明显(P〈0.01),呋塞米组和平胃散加泽泻组KCC1、KCC3、KCC4、NKCC1含量及Na~+-K~+-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湿阻中焦证模型不仅能够影响体内能量代谢,还能够影响KCC1、KCC3、KCC4、NKCC1含量表达,这可能是湿阻中焦导致水代谢输布障碍的机制之一;(2)平胃散能够调整Na~+-K~+-ATP酶活性和KCC1、KCC3、KCC4、NKCC1含量分布参与能量代谢和水液代谢调控,这可能是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治疗湿阻中焦证的分子机理之一;(3)水协同转运蛋白之间可能存在互补代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阻中焦 水协同转运蛋白 KCC1、KCC3、KCC4、NKCC1 平胃散 NA^+ -K^+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杀虫活性成分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触杀作用及对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兆农 程丹 +1 位作者 戴亚丽 师宝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杀虫植物昆明山海棠根皮中分离出的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机理,采用微量点滴法处理3龄粘虫前胸背板,观察发现试虫均在2h左右表现出中毒麻醉,8h后完全恢复,24h后重新表现为中毒麻醉,48h后部分死亡。进一步的触杀... 为进一步探讨杀虫植物昆明山海棠根皮中分离出的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机理,采用微量点滴法处理3龄粘虫前胸背板,观察发现试虫均在2h左右表现出中毒麻醉,8h后完全恢复,24h后重新表现为中毒麻醉,48h后部分死亡。进一步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对3龄粘虫幼虫的24h麻醉中量分别为8.82μg/头和4.58μg/头,对3龄小菜蛾幼虫的麻醉中量分别为4.71μg/头和3.46μg/头。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对5龄粘虫幼虫头部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粘虫幼虫神经系统Na+-K+-ATP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推测Na+-K+-ATP酶可能是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一个重要作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定碱 雷公藤次碱 触杀作用 NA^+-K^+-atp 粘虫 小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通络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a^+K^+Ca^(2+)Mg^(2+)及Na^+-K^+-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金杰 张振强 陈海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参芪通络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a+、K+、Ca2+、Mg2+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4血管法造成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参芪通络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对脑组织Na+、K+、Ca2+、Mg2+及... 目的:探讨中药参芪通络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Na+、K+、Ca2+、Mg2+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4血管法造成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参芪通络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对脑组织Na+、K+、Ca2+、Mg2+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高剂量参芪通络注射液可显著调节脑细胞内外离子分布,提高Na+-K+-ATP酶活性,部分指标与对照药物复方丹参注射液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参芪通络注射液具有显著调节脑细胞离子分布,提高Na+-K+-ATP酶活性作用,此可能系其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通络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NA^+ K^+ CA^2+ MG^2+ NA^+-K^+-atp WISTAR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Na^+-K^+-ATP酶异常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德国 储岳峰 +1 位作者 柯永胜 杨玉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Na+-K+-ATP酶在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前降支结扎30 min后复灌6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连续3次缺血5 min再灌注10 min制备缺血预处理模型。以毛花甙丙抑制Na+-K+-ATP酶功能,观察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Na+-K+-ATP酶在心肌缺血预处理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前降支结扎30 min后复灌6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连续3次缺血5 min再灌注10 min制备缺血预处理模型。以毛花甙丙抑制Na+-K+-ATP酶功能,观察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心肌Na+-K+-ATP酶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Na+-K+-ATP酶α1、2α、α3及1β亚基的蛋白表达。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显著抑制心脏舒缩功能、Na+-K+-ATP酶活性以及1α、2α、3α及β1亚基的蛋白原位表达;缺血预处理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Na+-K+-ATP酶异常,保护心脏功能;毛花甙丙可维持心脏舒缩功能,但显著抑制Na+-K+-ATP酶和蛋白表达。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的Na+-K+-ATP酶异常,抑制Na+-K+-ATP酶功能导致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丧失,维持Na+-K+-ATP酶功能是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心肌 NA^+ -K^+ -atp基因表达 毛花甙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Na^+-K^+-ATP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尹静 张祥建 +1 位作者 杨燚 李俐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042-1043,1046,共3页
目的研究比较大鼠脑梗死(MCAO)、出血性脑梗死(HI)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MCAO组和HI组。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活性。结果HI组脑组织含水... 目的研究比较大鼠脑梗死(MCAO)、出血性脑梗死(HI)模型脑组织含水量及Na+-K+-ATP酶活性的变化。方法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MCAO组和HI组。采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无机磷法测定Na+-K+-ATP酶活性。结果HI组脑组织含水量在缺血6h、MCAO组缺血12h后较假手术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6h和12h时MCAO组较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AO组和HI组Na+-K+-ATP酶活性较假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3~24h时MCAO组较H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K+-ATP酶活性降低及其引发的脑水肿可加重原有的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水肿 Na^+-K^+交换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竭性运动对大鼠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水平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衣雪洁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9年第1期15-17,共3页
运动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机械脆性和渗透防性增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以大鼠力竭性运动的模型,研究长时间运动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血液ATP含量对Na^+-K^+-ATP酶的活力的影响及与红细胞变形的关系... 运动性贫血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红细胞的变形性下降、机械脆性和渗透防性增加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们以大鼠力竭性运动的模型,研究长时间运动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和血液ATP含量对Na^+-K^+-ATP酶的活力的影响及与红细胞变形的关系。结果显示:长时间运动后血液ATP含量下降:Na^+-K^+-ATP酶活力下降,与红细胞的变形性呈正相关:红细胞膜上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与红细胞变形性呈负相关。提示: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升高和膜Na^+-K^+-ATP酶活性下降是造成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变形性 脂质过氧化 NA^+-K^+-atp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Na^+-K^+-ATP酶、肌浆网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红亮 戴体俊 +1 位作者 王钧 曾因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Na+ _K+ _ATP酶、肌浆网Ca2 +_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 ,随机均分为6组。假手术组 ;生理盐水组 ;利多卡因5mg·kg-1 组 ;利多卡因10mg·kg-1 组 ;异丙酚300μg·kg...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异丙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膜Na+ _K+ _ATP酶、肌浆网Ca2 +_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 ,随机均分为6组。假手术组 ;生理盐水组 ;利多卡因5mg·kg-1 组 ;利多卡因10mg·kg-1 组 ;异丙酚300μg·kg-1·min-1 组 ;异丙酚1000μg·kg-1·min-1 组。于缺血前5min ,生理盐水及利多卡因经股静脉注射给药(30s内注射完) ;异丙酚持续输注至缺血开始时为止。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造成左室前壁相应心肌组织缺血15min ,然后松开结扎线再灌注10min ,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细胞膜Na+_K+ _ATP酶、肌浆网Ca2 + _ATP酶活性。结果利多卡因可明显地促进肌浆网Ca2 + _ATP酶活性的恢复(P<0.05) ,大剂量时还促进心肌细胞膜Na+ _K+ _ATP酶活性的恢复(P<0.05)。异丙酚可显著地促进心肌细胞膜Na+ _K+ _ATP酶活性的恢复(P<0.05 ,P<0.001),大剂量时促进肌浆网Ca2 + _ATP酶活性的恢复(P<0.05)。结论利多卡因、异丙酚可促进再灌注期间心肌细胞膜Na+ _K+ _ATP和肌浆网Ca2 + _ATP酶活性的恢复 ,从而抑制钙超载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肌细胞膜 利多卡因 异丙酚 NA^+-K^+-atp 肌浆网Ca^2+-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二甲苯胺噻嗪对大鼠不同脑区Na^+-K^+-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光 尹柏双 +2 位作者 张博 贾冰 高利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3,共2页
2,6-二甲苯胺噻嗪(rompun,xylazine),广泛用于马、牛、羊、犬、猫、兔等多种动物的麻醉。例如2,6-二甲苯胺噻嗪复合麻醉剂对犬呼吸系统影响的评价。但是其作用机制却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研究2,6-二甲苯胺噻嗪对大鼠不同脑区Na+-K+-... 2,6-二甲苯胺噻嗪(rompun,xylazine),广泛用于马、牛、羊、犬、猫、兔等多种动物的麻醉。例如2,6-二甲苯胺噻嗪复合麻醉剂对犬呼吸系统影响的评价。但是其作用机制却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研究2,6-二甲苯胺噻嗪对大鼠不同脑区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揭示2,6-二甲苯胺噻嗪复合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钠、钾泵的作用机制,以阐明其麻醉作用对跨膜信号转导机制的影响,为今后α2-受体激动剂合理应用于临床建立理论依据与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胺噻嗪 NA^+-K^+-atp 脑区 大鼠 信号转导机制 复合麻醉剂 ATP活性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对山羊红细胞膜Na^+-K^+-ATP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家华 吴玄光 +1 位作者 邹万盛 吴凤鸣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0期97-100,共4页
为了观察在发生内毒素血症时,山羊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以及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离子浓度的变化,将体重10 kg±1 kg的12只山羊,随机分为内毒素处理组(LPS,1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在处理后第0,0.5,1,2,3,4,5小时和... 为了观察在发生内毒素血症时,山羊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以及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离子浓度的变化,将体重10 kg±1 kg的12只山羊,随机分为内毒素处理组(LPS,1 mg/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分别在处理后第0,0.5,1,2,3,4,5小时和第6小时从颈静脉采取血液样品。采血之后,制备红细胞、红细胞膜和血清。检测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力,红细胞内和血清中K+浓度。结果表明,发生内毒素血症时,红细胞膜上Na+-K+-ATP酶活力和红细胞内K+离子浓度都先升高后降低,血清中K+离子浓度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NA^+-K^+-atp K^+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燕麦产品对正常小鼠消化酶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申瑞玲 王英 董吉林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1-5,共5页
探讨了不同的燕麦产品对正常小鼠胃肠道消化酶和小肠黏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和分别饲喂燕麦面粉、燕麦麸皮、燕麦片、燕麦β-葡聚糖计5组,饲喂3周,测定血清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以及小肠黏膜Na+-K+-... 探讨了不同的燕麦产品对正常小鼠胃肠道消化酶和小肠黏膜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和分别饲喂燕麦面粉、燕麦麸皮、燕麦片、燕麦β-葡聚糖计5组,饲喂3周,测定血清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以及小肠黏膜Na+-K+-ATP酶活性,并测体重、进食量等指标.结果显示:饲喂3周后,面粉组小鼠体重和进食量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其他实验组小鼠体重下降,进食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燕麦产品对小鼠消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也很明显,除面粉组外,各实验组血清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各实验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Na+-K+-ATP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实验表明:燕麦产品可抑制小鼠消化酶和小肠黏膜Na+-K+-ATP酶的活性,降低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体重,减少进食量.其变化过程与不同燕麦产品中β-葡聚糖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产品 消化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Na^+-K^+-ATP酶的超微结构定位
18
作者 祝素文 石玉秀 +2 位作者 刘冬娟 徐彦平 王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虹膜色素上皮细胞 NA^+-K^+-atp 超微结构 定位 钠钾泵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体Na^+-K^+-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变化与外伤性低眼压的关系
19
作者 肖建和 张卯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研究外伤性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aPVR)睫状体Na+ K+ 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变化 ,进一步深入探讨外伤性aPVR导致慢性低眼压的机制。方法 制作外伤性aPVR导致慢性低眼压兔眼模型 ,分别于伤后 2、4、8、16周测量眼压后取眼... 目的 研究外伤性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aPVR)睫状体Na+ K+ 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变化 ,进一步深入探讨外伤性aPVR导致慢性低眼压的机制。方法 制作外伤性aPVR导致慢性低眼压兔眼模型 ,分别于伤后 2、4、8、16周测量眼压后取眼球 ,部分睫状体做普通病理切片 ,HE染色观察 ,部分睫状体做Na+ K+ ATP酶活性测定和碳酸酐酶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伤后实验组Na+ K+ ATP酶活性下降 ,而对照组变化不很明显 ,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眼睫状体上皮碳酸酐酶部分区域活性接近正常水平 ,而上皮破坏区域 ,酶活性较低。结论 外伤性aPVR睫状体Na+ K+ ATP酶和碳酸酐酶活性降低是导致房水分泌减少及慢性低眼压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aPVR 低眼压 NA^+-K^+-atp 碳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及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英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5-6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免疫功能及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68±0.23)g的凡纳滨对虾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设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 试验旨在研究亚硝酸盐急性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免疫功能及鳃Na^(+)/K^(+)-ATP酶活性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为(1.68±0.23)g的凡纳滨对虾6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虾。设置亚硝酸盐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4、0.8、1.6、3.2 mg/L,急性胁迫96 h。分别在胁迫0、12、24、48、72、96 h取样,测定其肝胰腺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和鳃Na^(+)/K^(+)-ATP酶活性。结果显示:各胁迫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均受胁迫时间延长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3.2 mg/L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SOD、CAT、GSH-Px、ACP活性在胁迫96 h时均降至对照组水平;LDH活性在胁迫24 h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后持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除0.4 mg/L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在胁迫96 h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外,其余各组的MDA含量在胁迫96 h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胁迫96 h内,0.4 mg/L组凡纳滨对虾鳃Na^(+)/K^(+)-ATP酶活性持续上升;0.8~3.2 mg/L组凡纳滨对虾鳃Na^(+)/K^(+)-ATP酶活性均随胁迫时间延长呈先激活后抑制趋势,且3.2 mg/L组在胁迫96 h时降至对照组水平。研究表明,在0.4~3.2 mg/L亚硝酸盐急性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和鳃Na^(+)/K^(+)-ATP活性受到影响,当盐度为(24.0±1.0)‰时,需要控制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在0.4 mg/L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亚硝酸盐 急性胁迫 免疫功能 Na^(+)/K^(+)-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