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血清总胆固醇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代天顾 何清 +5 位作者 高雪菲 张高钰 樊佳溶 王子涵 肖响 李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2期4061-4066,共6页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20%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血管事件风险倍增。传统预测模型多依赖单一指标,存在局限性。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总胆固醇(T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 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约20%患者合并冠心病,心血管事件风险倍增。传统预测模型多依赖单一指标,存在局限性。目的探讨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血清总胆固醇(TC)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0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将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n=116)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n=19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测定患者入院baPWV、血清TC及NT-proBNP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单项及联合检测的预测效能。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baPWV、TC、NT-proBNP水平均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PWV(OR=1.016,95%CI=1.001~1.031)、TC(OR=2.723,95%CI=1.648~4.498)、NT-proBNP(OR=1.006,95%CI=1.001~1.010)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baPWV、TC、NT-proBNP水平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7、0.760、0.693(P<0.05),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25(P<0.05)。结论baPWV(血管弹性)、TC(脂代谢)及NT-proBNP(心肌损伤)构成的多维度联合预测模型,较单一指标显著提升高血压患者冠心病风险识别能力(AUC>0.8)。该无创联合检测策略可作为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补充性风险分层工具,为冠心病早期干预窗口期评估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冠心病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总胆固醇 N末端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及超声心动图参数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塑的关系
2
作者 伍鑫 丁戈琦 +2 位作者 李禄丰 胡铁 曾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34-3040,共7页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oluble growth st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参数与心肌重塑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AMI后HF患者,根据随访6个月期间超声心动图结果分为心肌重塑组和非心肌重塑组。比较两组血清sST2、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分析其对心肌重塑的预测价值。结果根据Killip心力衰竭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3组sST2、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比较,KillipⅡ级组<KillipⅢ级组<Killip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KillipⅡ级组>KillipⅢ级组>KillipⅣ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T2高、NT-proBNP高、LAD高是AMI后HF患者发生心肌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95%CI:0.71~0.92)。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认为拟合的概率值和实际的概率值基本一致(χ^(2)=3.67,P=0.801),进一步通过Bootstrap重复抽样1000次后绘制校准曲线,发现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良好,且均接近理想曲线。决策曲线显示患者净获益均比另外两条极端曲线高,且阈值概率在0.16~0.94时,模型能产生更好的临床效益。结论基于血清sST2、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参数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AMI后HF患者发生心肌重塑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氨基末端b 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心肌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钠尿肽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3
作者 殷梦 李子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0-1025,共6页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外周血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变化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 COPD)合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H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210例,根据是否合并HF分为COPD合并HF组61例与COPD组149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合并HF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外周血BNP、NT-proBNP对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的诊断价值。结果 COPD合并HF组BNP、NT-proBNP、LVESD、LVEDD显著高于COPD组,LVEF显著低于COPD组(P<0.01)。BNP、NT-proBNP、LVEF、LVEDD是COPD患者合并H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P<0.01)。外周血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2.0%,特异性为94.6%,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802(95%CI:0.712~0.892);外周血NT-proBNP预测COPD患者合并HF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2.6%,AUC为0.823(95%CI:0.767~0.879)。COPD合并HF患者外周血BNP、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13,P=0.013;r=-0.521,P=0.000),与LVESD(r=0.356,P=0.010;r=0.565,P=0.000)、LVEDD(r=0.335,P=0.014;r=0.501,P=0.000)及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87,P=0.000;r=0.752,P=0.000)。结论 外周血BNP、NT-proBNP高水平与老年COPD患者合并HF相关,与心功能分级存在关系,对于COPD患者的HF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心力衰竭 诊断 N末端b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独立相关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龙珠 张民杰 +5 位作者 黄世芳 叶禄伟 郑兴龙 黄海燕 崔丽燕 张百合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成年患者181例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治疗28 d后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127...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肌钙蛋白-Ⅰ(cTn-Ⅰ)在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成年患者181例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治疗28 d后病情转归分为生存组127例和死亡组54例.Spearman分析与NT-proBNP、cTn-Ⅰ相关的因素;受试工作者(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NT-proBNP、cTn-Ⅰ预测死亡的诊断效能;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NT-proBNP和cTn-Ⅰ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cTn-Ⅰ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受损脏器个数正相关;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NT-proBNP、cTn-Ⅰ预测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752、0.6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脓毒性休克、NT-proBNP>3.674μg/L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T-proBNP对死亡风险评估有较好临床价值,APACHⅡ评分预测价值最好,cTn-Ⅰ诊断价值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 肌钙蛋白-Ⅰ 严重脓毒症 脓毒性休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齐洪娜 张建军 +2 位作者 何佳起 王维展 李雅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57-2860,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68例和死亡组50例;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入院1 h(发病3 h内)、6 h时,对照组...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18例脓毒症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68例和死亡组50例;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入院1 h(发病3 h内)、6 h时,对照组体检时检测心肌酶、H-FABP及NT-pro 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及28 d病死率。结果:入院1 h,脓毒症患者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6 h时c Tn I、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1 h(P<0.05);死亡组在1 h和6 h时H-FABP、NT-pro BNP和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P<0.05);6 h时死亡组c Tn I高于存活组(P<0.05)。患者6 h时H-FABP和NT-pro BNP与c Tn I呈正相关(均P<0.05)。6 h时H-FABP对28 d病死率的预测能力优于NT-pro BNP及APACHEⅡ评分(P<0.05)。结论:H-FABP和NT-pro BNP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脂肪酸结合蛋白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脓毒症心肌损伤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齐洪娜 张建军 +2 位作者 何佳起 王维展 李雅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早期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医学科收住院的诊断为...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脓毒症心肌损伤早期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医学科收住院的诊断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严重脓毒症组50例、脓毒性休克组48例。根据入院时超声心动图(UC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心肌损伤组(LVEF≤50%)62例和非心肌损伤组(LVEF>50%)36例,同期选取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于入院1、6、24 h,对照组于体检时,取肘静脉血3 ml,检测H-FABP、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酸激酶(CK)水平,同时记录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结果入院1 h,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入院6 h,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cTn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入院24 h,脓毒性休克组NT-proBNP、cTnI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严重脓毒症组与脓毒性休克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组内入院6 h与入院1 h比较,入院24 h与入院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 h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6 h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 h心肌损伤组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与非心肌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H-FABP、NT-proBNP、cTnI、CK-MB、CK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入院6 h与入院1 h比较,入院24 h与入院6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心肌损伤组APACHEⅡ评分入院6 h低于入院1 h,入院24 h低于入院6 h(P<0.05)。脓毒症患者H-FABP、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H-FABP:r_(1h)=0.353,P_(1h)<0.001;r_(6h)=0.256,P_(6h)=0.011;NT-proBNP:r_(1h)=0.254,P_(1h)=0.011;r_(6h)=0.263,P_(6h)=0.009)。结论 H-FABP和NT-proBNP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脓毒性 心肌损伤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及肾小球滤过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汪晓莹 黄永杰 +1 位作者 贾凯英 张鸿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597-159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分为对照组(15例)、单支组(38例...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分为对照组(15例)、单支组(38例)、双支组(25例)、三支组(25例)。测定各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并计算出eGFR。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对照组、单支组、双支组、三支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越高,eGFR越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NT-proBNP和eGFR水平可指导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氨基末端b 肾小球滤过率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心室构型与氮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鹏 朱启伟 +1 位作者 杜瑞雪 骆雷鸣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心脏构型之间的氮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差异。方法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326例,正常人265名NT-proBNP水平,通过超声测量,按Ganau分类法,将高血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的患者分为向心性肥厚型、离心...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心脏构型之间的氮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差异。方法检查老年高血压患者326例,正常人265名NT-proBNP水平,通过超声测量,按Ganau分类法,将高血压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升高的患者分为向心性肥厚型、离心性肥厚型两种构型。结果高血压病组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按心脏重构分组后,向心性肥厚组NT-proBNP水平升高最多,离心性肥厚组次之,而正常构型组和向心性重构组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未出现心功能失代偿时NT-proBNP已出现明显升高,且不同构型之间NT-proBNP水平不同,提示NT-proBNP可能参与左心室的重构甚至是心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老年 左心室质量指数 末端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13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13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四川省人民医院体检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不同四分位区间患者Mmray急性肺损伤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Murray急性肺损伤评分、APACHEⅡ评分、病情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32、0.526、0.713、0.48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q2(OR=2.14,95%CI(1.52,3.01)q3[OR=3.23,95%CI(2.18,4.79)]、q4[OR=5.94,95%CI(3.26,10.82)]是ARDS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RDS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较高,其可作为判定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肺损伤 氨基末端b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与未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孟爱华 林蕊艳 +3 位作者 张虹霞 张淑明 胥振阳 张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与未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的CAP患者148例,依据是否合并SIRS分为CAP非SIRS组78例和CAP合并SIRS组7...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合并与未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住院的CAP患者148例,依据是否合并SIRS分为CAP非SIRS组78例和CAP合并SIRS组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并行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结果 CAP合并SIRS组NT-proBNP水平较CAP非SIRS组升高〔188.0(471.8)和62.5(135.3),P=0.009〕。CAP患者NT-proBNP水平与PSI评分呈正相关(r=0.292,P=0.001)。结论 CAP合并SIRS患者NT-proBNP水平升高,依据NT-proBNP水平可区分CAP是否合并SIRS,并可作为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感染 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力农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卫娇娜 杨睿海 +2 位作者 王永进 罗毅 杜亚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13-1615,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米力...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清NT-proBNP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超声及血清心功能指标、血清NT-pro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功能参数LVEDD的水平低于对照组,CI、SV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心功能指标Cys-C、GDF-15、sST2、H-FAB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NTproBN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米力农治疗,可有效优化心脏功能并降低血清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米力农 心脏功能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明鹏 张勇 +5 位作者 王明莉 唐小琰 黄丽筠 胡艳华 陈德政 周岩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酶...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所有入组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4月。探讨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平均随访(41.5±7.8)个月,随访期间12例(20%)死亡。观察组患者血清BNP、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血清BNP、NT-pro BNP低水平患者相比,血清BNP、NT-pro BNP高水平患者的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收缩压高,且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P<0.05)。NT-pro BNP水平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5,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BNP与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群,高水平NT-pro BNP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 腹膜透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脑钠肽N末端前体水平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媛媛 王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T2DM-MI)与血清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60例T2DM、70例T2DM-MI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CK和CK-MB水平,记录峰值浓度,并分析T2D...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T2DM-MI)与血清脑钠肽N末端前体(NT-proBNP)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60例T2DM、70例T2DM-MI患者及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NT-proBNP水平,同时测定CK和CK-MB水平,记录峰值浓度,并分析T2DM-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CK、CK-MB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2DM-MI组和T2DM组血清NT-proBNP、CK及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2DM-MI组高于T2DM组(P<0.05)。T2DM-MI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CK、CK-MB峰值浓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820,0.811,P均<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有望成为T2DM并发MI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心肌梗死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在不同程度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红栋 吴莎莎 +3 位作者 张研 李政 朱文燕 石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40-2541,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不同程度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差异。方法:入选的ACS患者入院时立即检测血浆hs-CRP和NT-proBNP,起病后24 h检查肌钙蛋白I(cTnI)和组织多普勒技术Tei指数。结果:ACS各...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不同程度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差异。方法:入选的ACS患者入院时立即检测血浆hs-CRP和NT-proBNP,起病后24 h检查肌钙蛋白I(cTnI)和组织多普勒技术Tei指数。结果:ACS各组间血浆hs-CRP和NT-proBNP存在显著差异(P<0.01),ACS患者血浆hs-CRP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63,P<0.01);血浆hs-CRP与cTnI呈正相关(r=0.41,P<0.01),NT-proBNP与cTnI呈正相关(r=0.72,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hs-CRP和NT-proBNP水平在急性期已显著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超敏C反应蛋白 n-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马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742-174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ACCESS2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5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的NT—proBN...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端片段水平检测对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的ACCESS2免疫分析系统(化学发光法)检测50例脑梗塞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5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脑梗塞患者的血浆的NT—proBNP水平要比对照组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高水平与脑梗塞患者有很大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脑梗塞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bN端片段 Pro—bNP 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在心衰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余怡嫔 谭朵廷 +5 位作者 杨柳 钟俐芹 盛丹 黄汝佳 胡志希 梁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的发现已有30年历史,其中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临床应用对心血管疾病诊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的发现已有30年历史,其中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临床应用对心血管疾病诊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对心衰的综合价值最高。BNP具备强大的心血管保护效应,但心衰后BNP水平大幅升高,却没展现出相应的活性,被称为“利钠肽悖论”。近几年,随着质谱、核磁共振技术的运用,逐渐从代谢途径和检测技术上解开了“利钠肽悖论”这一谜题:外周循环中存在多种不同生物活性的BNP亚型且心衰后的BNP代谢与生理状态下不同。所以,纵然检测到心衰后BNP大幅升高,但本质上是由于传统检测技术的瓶颈,使各类BNP亚型与检测试剂交叉反应,活性成分被高估而造成假阳性。因此,要加强对BNP在病理生理等不同情况下的认识,还要借助生物化学手段建立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识别BNP_(1-32)、BNP_(1-30)、BNP_(3-32)及B型利钠肽原(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等特殊形式。从而有助于探索心衰更深层次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可协助临床对心衰的诊断及预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 氨基末端 b 心力衰竭 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付龙 郭亮 张月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984-1988,共5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31例,随机交替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31例,随机交替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静脉注射rh-BNP治疗24 h,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静脉注射硝酸甘油(NTG)治疗24 h。治疗组6例,对照组5例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测定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0.25、0.5、1、2、3、6、9、12、24 h的肺毛细血管压(PCWP)、肺动脉压(PAP);测定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的心率(HR)、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用药前后的24 h尿量;记录用药前与用药后各时间点呼吸困难情况;测定用药前与用药后24 h血清钾离子(K+)、血肌酐(Scr)、血浆BNP水平;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CWP和PAP在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用药前的PCWP和P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0.25、0.5、1、2、3 h的PCWP和PA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显示,治疗组用药后各时间点的PCWP、PAP均低于用药前(P<0.05);对照组用药后2、3、6、9、12、24 h的PCWP低于用药前(P<0.05);对照组用药后6、9、12、24 h的PAP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后治疗组24 h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0.25 h和用药后0.5 h治疗组的呼吸困难评分差值为(1.42±0.47)分和(2.08±0.52)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0.29±0.47)分和(1.43±0.85)分(t=4.915、2.409,P<0.05)。用药前和用药后24 h两组血清K+、Scr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24 h血浆BNP水平均低于用药前(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症状性低血压、过敏及肾功能恶化等与rh-BNP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住院治疗1周内未发生MACE。结论 rh-BNP较NTG治疗AHF能快速、有效地降低PCWP、PAP,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末端 急性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NT-proBNP、肌钙蛋白I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8
作者 王慧 熊鑫 +5 位作者 杨梦其 王巍 郭玉双 段绍风 王琳 李雪松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8-211,I0057,共5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对脓毒症心肌病患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Ⅰ)水平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研究中共纳入85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3年10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2例,左西孟旦治疗)和B组(43例,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个疗程的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cTnⅠ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功能指标水平及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cTnⅠ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评分比A组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B组患者心率(HR)均相较于A组下降,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HR呈下降趋势,而平均动脉压(MAP)呈上升趋势;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F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上升,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相较于治疗前上升,B组患者治疗72 h LVEDD指标水平相较于A组下降(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R-133a、miR-499a-5p、miR-21-3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治疗前下降,且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A组下降(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左西孟旦应用于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受损程度,降低miRNAs相关指标的表达水平,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左西孟旦 脓毒症心肌病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康抗心衰药效的临床研究及其降低血浆脑钠肽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祥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284-1287,共4页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评价该药抗心衰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血脂康,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脑钠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评价该药抗心衰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加服血脂康,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以ELISA法与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明显升高、LVDd明显下降,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观察组血浆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2,P<0.05),与LVDd呈正相关(r=0.75,P<0.05);血浆HS-CRP水平与LVDd呈正相关(r=0.31,P<0.05),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r=-0.387,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血浆NT-proBNP、HS-CRP水平,抑制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在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神经体液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n-末端 高敏C反应蛋白 血脂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衰证候分型与NT-proBNP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范倩 杨承芝 鲁卫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证侯分型与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亏(25例)、气虚血瘀(60例)、阳虚水泛(15例)3组。另取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比较慢性心衰各组及健康者NT-proBNP有无...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证侯分型与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亏(25例)、气虚血瘀(60例)、阳虚水泛(15例)3组。另取老年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比较慢性心衰各组及健康者NT-proBNP有无差异。结果:NT-proBNP数值在慢性心衰各组中按照阳虚水泛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亏证递减,慢性心衰各组间NT-proBNP较健康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T-proBNP与慢性心衰各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结合临床参考辨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慢性心衰 中医证侯分 n-末端(NT-prob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