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锯缘青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在甲醛溶液中的失活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谢进金 张继平 +3 位作者 王勤 杨学敏 林建成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8-101,共4页
研究甲醛对锯缘青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EC 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甲醛浓度(失活半衰期,IC50)为0.60 mol/L.酶在低浓度甲醛溶液中的失活过程显示为可逆失活.... 研究甲醛对锯缘青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 EC 3.2.1.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酶活力呈指数下降,导致酶活力下降50%的甲醛浓度(失活半衰期,IC50)为0.60 mol/L.酶在低浓度甲醛溶液中的失活过程显示为可逆失活.用底物反应动力学方法考察酶在甲醛溶液中的失活动力学,测定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在甲醛溶液中失活的微观速度常数,并比较游离酶(E)和酶-底物络合物(ES)的正向反应的微观失活速度常数k+0>k′+0,表明底物对酶被甲醛的失活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正向的失活速度常数k+0和k′+0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逆向的速度常数k-0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大,酶变性越来越快,而活力恢复越来越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甲醛 失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凡纳滨对虾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晓兰 高平章 +2 位作者 董昀佳 马欣悦 李美灵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128,共4页
为有效防控对虾的疾病,选择更合适有效的药物并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采用荧光光谱法考察了黄芩苷对凡纳滨对虾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构象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芩苷与NAGase作用的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在17... 为有效防控对虾的疾病,选择更合适有效的药物并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采用荧光光谱法考察了黄芩苷对凡纳滨对虾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构象的影响及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黄芩苷与NAGase作用的荧光猝灭类型是静态猝灭,在17℃和37℃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KA分别是9.909×103L/mol和6.882×103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是1.485和1.547,即黄芩苷与NAGase结合位点数约等于1.5;通过热力学定律判定,黄芩苷对NAGase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测定表明,NAGase的酪氨酸残基最大发射峰位没有明显变化,而色氨酸残基发生了明显的红移,说明黄芩苷的作用使NAGase中色氨酸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即NAGase的构象发生了变化。表明,黄芩苷可通过与NAGase相互作用达到调节凡纳滨对虾的周期性蜕壳及疾病防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凡纳滨对虾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荧光法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提取物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调控 被引量:3
3
作者 谢晓兰 吕凤娇 庄晓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7-279,共3页
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绿茶中的有效物质,紫外光谱特征显示,提取物主成分为二氢黄酮类物质;绿茶提取物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绿茶提取物对NAGase的作用属可逆的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0.16 mg/mL。
关键词 绿茶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活力调控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总黄酮对凡纳滨对虾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效应
4
作者 谢晓兰 潘小芳 +1 位作者 吕凤娇 李小琴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3,共3页
为菊花在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疾病预防和饲料添加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乙醇回流法提取菊花总黄酮,以提取物为效应物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花总黄酮提取物对NAGase活力具有明... 为菊花在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疾病预防和饲料添加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通过乙醇回流法提取菊花总黄酮,以提取物为效应物研究其对凡纳滨对虾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菊花总黄酮提取物对NAGase活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属可逆的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0.3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总黄酮提取物 凡纳滨对虾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stridium paraputrificum M-21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表达、纯化与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华钟 王树英 +1 位作者 森本兼司 大宫邦雄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45,52,共6页
以ClostridiumparaputrificumM21染色体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编码β N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基因nag3A,与质粒pQE30T所构建的表达质粒pNAG3A在EscherichiacoliM15中表达良好.从重组E.coliM15中纯化得到的Nag3A以4 MU GlcNAc为底物时... 以ClostridiumparaputrificumM21染色体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编码β N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基因nag3A,与质粒pQE30T所构建的表达质粒pNAG3A在EscherichiacoliM15中表达良好.从重组E.coliM15中纯化得到的Nag3A以4 MU GlcNAc为底物时,最适作用温度和最适作用pH分别为50℃和7.0;在30℃以下和pH6~9之间该酶活性稳定.对4 MU GlcNAc的Km和Vmax分别为7.9μmol和21.8μmol/(min·mg).Nag3A可以水解几丁寡糖和几丁质,作用方式是从非还原端逐一水解β 1,4 D N 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键,产生N 乙酰氨基葡萄糖,对几丁二糖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基因表达 纯化 几丁质 基因 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05ZYH33菌株具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平 刘冉 +5 位作者 黄萌萌 朱金鲁 谢芳 倪宏波 刘思国 张跃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2-467,共6页
为了研究猪链球菌2型(SS2)05ZYH33菌株是否具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同工酶,本研究通过同源蛋白比对,发现05ZYH33菌株表面蛋白SSU050630 C端Ss GH20结构域与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的NAG Str H的GH20-1结构域具有60%的同源性;... 为了研究猪链球菌2型(SS2)05ZYH33菌株是否具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同工酶,本研究通过同源蛋白比对,发现05ZYH33菌株表面蛋白SSU050630 C端Ss GH20结构域与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的NAG Str H的GH20-1结构域具有60%的同源性;经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及纯化后的酶活性分析表明Ss GH20具有NAG活性,且其活力为371 U/mg蛋白;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 H为5.5;其Km值为0.69。通过构建SS2 ssu050630基因缺失株及全菌酶活性测定,显示SS2 05ZYH33菌株具有NAG活性,而ssu050630基因缺失后的菌株则失去了NAG活性,表明SSU050630是SS2 05ZYH33菌株唯一具有NAG活性的蛋白。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Ss GH20在SS2致病中的作用及SS2逃避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SSU05_0630 基因缺失 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锯缘青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林建成 谢进金 +3 位作者 张继平 杨学敏 王勤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4-267,共4页
研究Gly、Ala、Val、LeuI、le、Pro、Phe、Met、Asn、Cys、Ser、Thr、Asp、Glu、His、Lys、Arg等17种氨基酸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极性氨基酸中Gly、Ala、Leu、Phe对酶... 研究Gly、Ala、Val、LeuI、le、Pro、Phe、Met、Asn、Cys、Ser、Thr、Asp、Glu、His、Lys、Arg等17种氨基酸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极性氨基酸中Gly、Ala、Leu、Phe对酶活力几乎没有作用,而ValI、le对酶略有激活,20 mmol/L的Val可以使酶活力提高7.5%,40 mmol/L的Ile可以使酶活力提高10.5%;Pro、Met对该酶略有抑制作用,当浓度为40 mmol/L时,分别可以使酶活力下降15.2%和9.8%;极性氨基酸Asn、Cys、Ser、Thr对酶的活力没有影响;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Asp和Glu对酶有抑制作用;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His对该酶略有抑制,Lys和Arg对该酶抑制作用较强.研究Lys和Arg对酶催化pNP-NAG水解反应的抑制机理,并测定其抑制常数,结果表明:Lys和Arg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可逆效应,抑制类型均为反竞争性抑制,其KIS分别为5.29mmol/L和3.76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n--Β-D-氨基葡萄糖 氨基 抑制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宝莉 秦臻 赵黎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3-129,共7页
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YX-01)中克隆得到一个新型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BaNagase),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BaNagase编码616个氨基酸,与B.subtilis来源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AIY91451.1)氨基... 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YX-01)中克隆得到一个新型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基因(BaNagase),并成功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BaNagase编码616个氨基酸,与B.subtilis来源的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AIY91451.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76.97%。通过对比分析,BaNagase属于糖苷水解酶3家族。纯化获得的BaNagase比活力为16.42 U/mg,最适温度65℃,最适pH 6.0,且在低于55℃条件下能保持高于70%的酶活力。BaNagase展现出高的热稳定性和严格的底物特异性,为其高效制备N-乙酰氨基葡萄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解淀粉芽孢杆菌 克隆 学性质 水解3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异源表达及甘油糖苷的酶法合成
9
作者 高坤鹏 毛相朝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5,共9页
从杆菌状链霉菌中克隆了一个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ase)的编码基因sbnag2550,并将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异源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得到纯酶后对SbNag2550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该酶的最适温度... 从杆菌状链霉菌中克隆了一个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glucosaminidase,NAGase)的编码基因sbnag2550,并将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了异源表达。利用镍离子亲和层析得到纯酶后对SbNag2550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该酶的最适温度为50℃,在45~60℃均表现出90%以上的酶活力。SbNag2550还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在55℃孵育60 h仍能保留将近90%的酶活力。利用SbNag2550催化N-乙酰氨基葡萄糖(N-acetyl-glucosamine,NAG)和甘油发生逆水解反应,合成了甘油-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glyceryl N-acetyl-glucosamine,GNAG)。在最适条件下,反应24 h时转化率达到28.20%,反应72 h时转化率为34.82%。本研究中首次通过酶法合成了GNAG,为其功能研究和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异源表达 学性质 逆水解反应 甘油-n-氨基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剂对日本鳗鲡肠道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林建城 陈伟豪 +1 位作者 曾水琴 林娟娟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6-1374,共9页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是几丁质酶系主要成员之一,为了探讨消毒剂对养殖鱼体消化道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NAGase酶制剂,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抑制作用动力学方法研究10种...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是几丁质酶系主要成员之一,为了探讨消毒剂对养殖鱼体消化道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从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NAGase酶制剂,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抑制作用动力学方法研究10种消毒剂[甲基蓝、高锰酸钾、硫酸铜、氧化钙、甲醛、戊二醛、乙醇、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TCCA)]对日本鳗鲡NAGase活性的影响;通过对酶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研究消毒剂对NAGase蛋白质空间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特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甲基蓝和硫酸铜对NAGase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高锰酸钾对NAGase有较强的抑制效应,而40.0 mg/L氧化钙可使NAGase活性下降11.79个百分点;甲醛、戊二醛、乙醇、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等对NAGase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甲醛对NAGase活性的抑制是可逆的,属于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抑制常数为1.43 mol/L;而TCCA对NAGase的抑制是不可逆的。此外,甲醛可使NAGase蛋白质内源荧光发射强度明显下降,荧光发射峰出现红移。说明甲醛可引起NAGase空间构象变化,也改变了酶中心微环境,导致酶的失活。而小于100μmol/L浓度的TCCA对NAGase蛋白质内源荧光发射光谱没有明显影响,即TCCA对NAGase空间构象影响很小,可能是通过对酶蛋白质巯基的氧化或与蛋白质氨基的共价结合引起NAGase的不可逆失活。本研究结果证实了10种消毒剂对日本鳗鲡肠道NAGase活性具有较大的调控作用,对水体消毒剂在鱼类养殖中的科学使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日本鳗鲡 n--Β-D-氨基葡萄糖 抑制作用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对日本鳗鲡肠道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影响
11
作者 林建城 陈伟豪 +1 位作者 曾水琴 林娟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共8页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对日本鳗鲡肠道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的影响,探讨抗菌药物与酶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方法,探讨17种抗菌药物对日本鳗鲡肠道NAGase...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对日本鳗鲡肠道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2.1.52)的影响,探讨抗菌药物与酶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利用酶促反应动力学和酶抑制作用动力学研究方法,探讨17种抗菌药物对日本鳗鲡肠道NAGase的影响;从酶蛋白荧光发射光谱变化规律,分析抗菌药物与NAGase酶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磺胺、羧苄青霉素、盐酸金霉素和甲砜霉素对NAGase没有明显影响,磺胺喹噁啉、青霉素钠、盐酸强力霉素、氯霉素以及0.5 mg/mL磺胺甲基异噁唑对NAGase有激活效应,而磺胺嘧啶、恩诺沙星、盐酸四环素、土霉素、硫酸庆大霉素(GEN)、妥布霉素(TOB)、硫酸卡那霉素(KAN)和硫酸新霉素(NEO)对NAGase则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4.0 mg/mL的TOB、KAN和NEO可分别使NAGase活力下降88.22%、84.00%和46.47%,这三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NAGase有较强的抑制效应。KAN和NEO对NAGase的抑制均呈可逆的竞争性抑制作用,KAN、NEO各自与NAGase作用后,NAGase内源荧光发射强度均明显下降,说明NAGase空间构象发生了改变;但是,NAGase荧光发射峰没有发生位移,即酶蛋白内核的疏水性不变。【结论】不同抗菌药物对日本鳗鲡肠道NAGase的调控作用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日本鳗鲡 n--Β-D-氨基葡萄糖 抑制作用 构象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D-氨基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蒋海云 陈静龙 +1 位作者 崔小燕 施寿荣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64-3572,共9页
N-乙酰-D-氨基葡萄糖(GlcNAc)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糖,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中,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在我国实行禁抗的背景下,GlcNAc作为无毒性、... N-乙酰-D-氨基葡萄糖(GlcNAc)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单糖,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中,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和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添加剂和化妆品等领域。在我国实行禁抗的背景下,GlcNAc作为无毒性、低成本且副作用少的天然产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综述了GlcNAc的生理功能,介绍了GlcNAc近年来在畜牧生产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GlcNAc在畜禽养殖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氨基葡萄糖 生理功能 抗炎 抗氧化 畜牧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内切酶的功能与机制
13
作者 芦鑫荣 童永亮 +9 位作者 孔维溧 邹琳 沈旦枫 吕绍衔 刘瑞杰 张绍兴 张瑜芯 侯琳琳 孙桂芹 陈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5-999,共15页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内切酶(endo-beta-N-acetylglucosaminidase,ENGase)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中,主要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糖蛋白,参与细胞和生命的调控。ENGase也是糖链编辑的有效工具酶,可专一性水解游离寡糖链及糖肽或糖蛋白上核心五糖... 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内切酶(endo-beta-N-acetylglucosaminidase,ENGase)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中,主要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糖蛋白,参与细胞和生命的调控。ENGase也是糖链编辑的有效工具酶,可专一性水解游离寡糖链及糖肽或糖蛋白上核心五糖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之间的β-14糖苷键。其水解产物是寡糖链和一个GlcNAc,或带有一个GlcNAc的糖肽或糖蛋白。本文对ENGase的发现、分布、蛋白质结构、酶学反应及生物学功能进行阐述,为ENGase的生物学研究提供思路,为糖生物学与糖组学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基葡萄糖内切 n-糖基化 游离寡糖 糖链编辑 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激素对家蚕不同组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杨大平 范永慧 +3 位作者 胡昌雄 唐芬芬 王永生 杨伟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83-1887,共5页
【目的】研究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ucosaminidase,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为深入解析家蚕GlcNAcase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射蜕皮激素20E和保... 【目的】研究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处理对家蚕5龄幼虫不同组织β-N-乙酰葡萄糖苷酶(β-N-acetylgucosaminidase,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为深入解析家蚕GlcNAcases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微量注射器注射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分别测定6、12、18、24和48 h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中肠、表皮和丝腺中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结果】在JH处理组,家蚕幼虫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在12 h便开始显著增高,在18、24和48 h持续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0E处理组,血淋巴GlcNAcases活性仅在24和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20E处理组和JH处理组,脂肪体组织GlcNAcases的活性变化情况相似,在6、12和18 h酶活性无显著变化,在24和48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经20E或JH处理后,中肠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6和12 h均略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在18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随后在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20E处理后,表皮GlcNAcases活性在12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在18和24 h持续显著高于对照组,48 h酶活性降低至对照组水平。JH处理后,表皮组织GlcNAcases活性在12、18和24 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在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丝腺组织中的GlcNAcases活性在20E处理12 h开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随后酶活性持续增强,在18和24 h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在48 h有所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JH处理12 h GlcNAcases活性开始降低,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18 h开始显著低于对照组,24和48 h持续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蜕皮激素20E和保幼激素JH对家蚕幼虫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中GlcNAcases活性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在表皮和丝腺组织中,20E能促进并激活GlcNAcases的活性,而JH则抑制其的活性。这提示GlcNAcases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发挥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并且不同激素对GlcNAcases活性的影响效果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蜕皮激素 保幼激素 家蚕 β-n-葡萄糖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NPV侵染对家蚕β-N-乙酰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15
作者 杨伟克 张露斯 +2 位作者 范永慧 刘增虎 唐芬芬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156,共7页
为了深入解析β-N-乙酰葡萄糖苷酶(GlcNAcases)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经口感染5龄起家蚕,在感染后3、6、9、12、24 h提取家蚕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lcNAcases基因的表达水平... 为了深入解析β-N-乙酰葡萄糖苷酶(GlcNAcases)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经口感染5龄起家蚕,在感染后3、6、9、12、24 h提取家蚕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lcNAcases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时利用GlcNAcases测试盒测定GlcNAcases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经口感染BmNPV后,家蚕血淋巴、脂肪体和中肠组织中GlcNAcases活性整体呈现先逐渐升高后急剧降低的趋势;而家蚕机体4个GlcNAcases编码基因的转录水平在不同组织中存在一定差异。在感染BmNPV后3~12 h,血淋巴中BmGlcNAcase1和BmGlcNAcase2的表达量均明显上调,BmGlcNAcase3和BmGlcNAcase4表达量与对照组(未感染)无差异;在感染后24 h,血淋巴中4个GlcNAcases基因表达量均开始下调,且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脂肪体组织中BmGlcNAcase2和BmGlcNAcase3在感染BmNPV后其表达量呈现先上调后下调的趋势,其中BmGlcNAcase2的表达量在感染BmNPV后3 h就开始上调,BmGlcNAcase3的表达量在9 h才开始上调,BmGlcNAcase1和BmGlcNAcase4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感染BmNPV后,中肠BmGlcNAcase2和BmGlcNAcase4的表达量整体先逐渐上调,增高至一个峰值,随后急剧减弱,表达受到明显抑制;而BmGlcNAcase1和BmGlcNAcase3在感染BmNPV后其表达量呈现下调趋势,表达量逐渐降低。综上,BmGlcNAcase2编码的GlcNAcases在家蚕抵御BmNPV的侵染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免疫防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 β-n-葡萄糖 家蚕 活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
16
作者 李恒 田厚军 +3 位作者 林硕 陈艺欣 魏辉 陈勇 《生物安全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2,共8页
【目的】克隆小菜蛾几丁质合成酶基因PxUAP并阐明其功能。【方法】基于小菜蛾基因组信息,利用RT-PCR克隆小菜蛾PxUAP基因的cDNA序列,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和RNA干扰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功能。【结果】PxUAP(GenBank登录号:OR659549... 【目的】克隆小菜蛾几丁质合成酶基因PxUAP并阐明其功能。【方法】基于小菜蛾基因组信息,利用RT-PCR克隆小菜蛾PxUAP基因的cDNA序列,并应用荧光定量PCR和RNA干扰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功能。【结果】PxUAP(GenBank登录号:OR659549)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467 bp,预测编码488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54.985 ku,理论等电点为6.12;与金凤蝶UAP(KPJ20218.1)同源蛋白亲缘关系较近,氨基酸同源性为80.33%。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PxUAP在小菜蛾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雄成虫期的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PxUAP在雌成虫足和翅膀的表达量最高。RNAi结果表明,与注射ds GFP对照组相比,注射ds PxUAP显著降低了靶标基因和几丁质合成酶PxCHSA基因的表达量,且PxCHSB基因在24和48 h的表达量也显著下降;注射ds PxUAP的小菜蛾大部分无法化蛹,蛹壳出现皱缩等畸形现象,并在注射后168 h全部死亡。【结论】PxUAP是小菜蛾几丁质合成酶通路中的关键调控基因,对小菜蛾生长发育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RNA干扰 几丁质 UDP-n-氨基葡萄糖焦磷酸化 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85-5p靶向氧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
17
作者 胡东来 赵梓岐 +3 位作者 李元 杨丽 雷艳丽 楚元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8,共11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前列腺癌有效,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进展为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因此,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前列腺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关...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采用雄激素剥夺疗法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治疗前列腺癌有效,但大多数患者最终会进展为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因此,寻找新的更加有效的前列腺癌治疗靶点就显得尤为关键。多项研究表明,微RNA(microRNAs,miRNAs)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相关。已有报道显示,miRNA-485-5p(miR-485-5p)在多种肿瘤中发挥抑癌作用,但其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在较大程度上仍未可知。本研究旨在探究miR-485-5p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作用与机制。生物信息学预测和qRT-PCR检测发现,miR-485-5p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下调。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证明,转染miR-485-5p模拟物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生物信息学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法、Western印迹和qRT-PCR检测证实,氧连接的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 transferase,OGT)是miR-485-5p的一个下游直接靶标。进一步的分析和检测显示,OGT在前列腺癌中呈高表达,转染OGT的siRNA能够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同时有效逆转转染miR-485-5p抑制物所发挥的促癌作用。综上所述,miR-485-5p可以通过负向调控OGT进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释miR-485-5p在前列腺癌中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可为寻找前列腺癌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85-5p 前列腺癌 氧连接的n-氨基葡萄糖转移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整合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α-2,6-唾液酸转移酶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的CHO工程细胞株构建
18
作者 李仙红 贾润清 +4 位作者 王友亮 漫未玲 朱天昊 阎新龙 林艳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585,共10页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 对哺乳动物细胞CHO进行糖基化改造,用于生产蛋白质类药物。首先测定CHO细胞Rosa26位点的基因组序列,设计gRNA序列,利用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Cas9)技术,将着陆架整合到CHO细胞的Rosa26位点处。通过重叠PCR及无缝连接技术构建3个糖基转移酶共同表达的打靶载体,分别是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B4GALT1)、α-2,6-唾液酸转移酶1(ST6GAL1)和N-乙酰氨基糖基转移酶Ⅲ(GnTⅢ),并利用重组酶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recombinase-mediated cassette exchange,RMCE)将3个糖基转基因酶基因定点整合到CHO Rosa26位点中。PCR证实了3个糖基转移酶成功定点整合Rosa26位点,qRT-PCR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mRNA表达水平均在50000倍以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证实3个糖基转移酶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在4倍以上(P<0.001)。成功构建了Rosa26位点定点整合3个糖基转移酶的CHO工程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4半乳糖基转移 α-2 6-唾液酸转移1 n-氨基糖基转移 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技术 重组介导的盒式交换技术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剂对南美白对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林建城 谢晓兰 +2 位作者 龚敏 王悦 陈清西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研究了几种有机溶剂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和丙三醇对NAGase的作用均表现为低浓度时对酶有激活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激活作用减弱... 研究了几种有机溶剂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乙二醇和丙三醇对NAGase的作用均表现为低浓度时对酶有激活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激活作用减弱并速转为抑制作用;二甲亚砜和二氧六环对酶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效应,随浓度增大酶活力迅速下降.进一步研究二甲亚砜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二甲亚砜对酶的抑制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抑制机理表现为混合型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I=0.27 mol/L,KIS=2.05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n--Β-D-氨基葡萄糖 有机溶剂 活力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凡纳对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林建城 王悦 +2 位作者 谢晓兰 龚敏 陈清西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2,共5页
本文报道了金属离子对凡纳对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EC3. 2. 1. 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i+、Na+和K+等对该酶活力没有任何效应.Ca2+、Mg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而Ba2+、Al3+、Fe3+、Zn2+、Co2+、Cd2+、Hg2+、Pb2+和Cu2+对... 本文报道了金属离子对凡纳对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EC3. 2. 1. 52)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Li+、Na+和K+等对该酶活力没有任何效应.Ca2+、Mg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而Ba2+、Al3+、Fe3+、Zn2+、Co2+、Cd2+、Hg2+、Pb2+和Cu2+对该酶活力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Hg2+的抑制作用最显著,Hg2+含量为 1. 5mmol/dm3 时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进一步研究Zn2+的抑制作用动力学,结果表明:Zn2+对该酶的抑制作用属可逆的非竞争性类型,抑制常数为11. 95mmol/d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 n--Β-D-氨基葡萄糖 实验研究 凡纳对虾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