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糖基化与心血管疾病
1
作者 李世杰 周露露 +1 位作者 王艺凯 郭利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糖基化是在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GalNAc-T)的催化下将糖供者尿苷二磷酸GalNAc(UDP-GalNAc)的Gal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以α异构键形成Tn抗原,是O连接GalNAc糖基化蛋白质生物合成... 蛋白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糖基化是在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GalNAc-T)的催化下将糖供者尿苷二磷酸GalNAc(UDP-GalNAc)的GalNAc连接到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上,以α异构键形成Tn抗原,是O连接GalNAc糖基化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第一步^([1])。从目前研究可以发现,作为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O连接GalNAc糖基化不仅参与正常细胞的代谢活动,还与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在内的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有望在临床上获得广泛的应用^([2])。我们围绕近年来O连接GalNAc糖基化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总结,旨在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糖基化 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乳糖特异性植物凝素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
2
作者 彭佳 府伟灵 +3 位作者 黄庆 王珏 陈鸣 黄君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采用N-乙酰半乳糖(N-Acetyl-D-galactosamine,GalNAc)包被的玻片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s)。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胎儿脐血中的FNRBCs,然后将其与不同浓度的大豆凝聚素(SBA)混合,所形... 目的采用N-乙酰半乳糖(N-Acetyl-D-galactosamine,GalNAc)包被的玻片分离和富集胎儿有核红细胞(fetalnucleated red blood cells,FNRBCs)。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胎儿脐血中的FNRBCs,然后将其与不同浓度的大豆凝聚素(SBA)混合,所形成的“FNRBCs-SBA”复合物用GalNAc包被的玻片来分离和富集,分析SBA工作浓度对FNRBCs分离和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当GalNAc包被玻片的浓度为100μg/ml时,20μg/ml的SBA浓度是分离和富集FNRBCs的最适浓度;此时WBC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较低(27.7%),而FNRBCs与有核红细胞的比值最高(3.7%)。结论N-乙酰半乳糖特异性植物凝素可用于选择性地分离和富集FNRBCs,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无需特殊仪器与设备,简便快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乳糖 大豆凝聚素 胎儿有核红细胞 无创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下调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4(pp-GalNAc-T14)表达对肾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鑫 郭剑明 +1 位作者 徐凯 王国民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76,292,共5页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下调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4(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transferase 14,pp-GalNAc-T14)表达对人肾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收集20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标本的肾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用RT-PCR法...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下调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4(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transferase 14,pp-GalNAc-T14)表达对人肾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收集20例根治性肾癌切除标本的肾癌组织和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用RT-PCR法检测肾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肾组织中pp-GalNAc-T14mRNA的表达情况;用单四唑(MTT)法观察冬凌草甲素对该细胞系(786-0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系)的抑制杀伤效果,并运用RT-PCR法检测用药前后pp-GalNAc-T1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pp-GalNAc-T-14mRNA均有表达,扫描定量显示pp-GalNAc-T14mRNA的表达在肾癌组织中较正常肾组织高34.91%(P<0.05)。(2)冬凌草甲素作用于786-0细胞后,细胞中pp-GalNAc-T14表达较空白对照组24h下降15.98%、48h下降44.30%、72h下降5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冬凌草甲素可以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随着冬凌草甲素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细胞增殖作用逐渐增强,呈明显的时间剂量依赖性。16μmol/L的冬凌草甲素引起的生长抑制明显高于8μmol/L的抑制率(P<0.05),最高可达90%以上。结论 pp-GalNAc-T14通路与肾癌的发生可能有关;冬凌草甲素可以下调O-糖链的起始糖基化转移酶pp-GalNAc-T14的表达,产生抑制肾癌细胞的作用;冬凌草甲素可能成为RCC治疗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RCC) n-氨基乳糖转移酶14(pp-GalNAc-T14) 冬凌草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基因反义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仇灏 金美芳 +4 位作者 周迎会 孙其昌 刘可人 沈宏杰 吴士良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3-48,共6页
反义封闭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的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有影响.在对几株肿瘤细胞的pp-GalNAc-T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后,以高表达pp... 反义封闭人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的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有影响.在对几株肿瘤细胞的pp-GalNAc-T2基因表达水平进行分析后,以高表达pp-GalNAc-T2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两段不同长度pp-GalNAc-T2基因片段,构建反义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G418筛选,建立一系列旨在封闭胃癌细胞SGC7901ppGalNAc-T2基因表达的亚细胞克隆.通过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RNA表达后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以及TGF-β1、MMP2表达水平的变化.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后,胃癌细胞SGC7901 pp-GalNAc-T2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细胞分裂增殖减慢,表明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增殖有影响.结果还显示,反义封闭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使TGF-β1、MMP2基因在mRNA与蛋白质表达水平均增加,提示pp-GalNAc-T2基因表达可能对胃癌细胞SGC7901浸润转移产生影响.以上结果表明,pp-GalNAc-T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广泛表达,并可能与肿瘤的增殖及浸润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n-氨基乳糖转移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 转化生长因子-Β1 SGC790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肠弯曲菌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CgtB)突变体的设计及活性鉴定
5
作者 邓梦雪 杨秀怡 +3 位作者 龙云峰 刘若兰 刘行辉 苏延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
来自空肠弯曲菌的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CgtB)主要负责蛋白质O-连接糖基化的第二步延伸,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O-GalNAc)修饰后面添加一个半乳糖,目前CgtB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外O-连接糖基化的合成。为了开发O-GalNAc修饰的识别工具,C... 来自空肠弯曲菌的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CgtB)主要负责蛋白质O-连接糖基化的第二步延伸,在O-连接N-乙酰半乳糖胺(O-GalNAc)修饰后面添加一个半乳糖,目前CgtB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外O-连接糖基化的合成。为了开发O-GalNAc修饰的识别工具,CgtB蛋白质用于突变体设计。在基因水平删除N端30个氨基酸及C端的30个氨基酸得到Cgt1,将Cgt1构建在pMal-c5x表达质粒上并通过大肠杆菌进行原核表达。可溶性的Cgt1经过麦芽糖结合蛋白(MBP)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并利用糖结合实验进行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杆菌体系可以成功表达可溶性重组Cgt1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000,重组的Cgt1具备结合O-GalNAc修饰蛋白质的活性;针对不同的标准糖蛋白,Cgt1只识别含有O-GalNAc修饰的黏蛋白(mucin);对于复杂的细胞样品,Cgt1可以特异性识别细胞内的O-GalNAc修饰。该研究开发的识别O-GalNAc修饰工具,为进一步研究O-GalNAc修饰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乳糖基转移酶 n-乙酰半乳糖 原核表达 O-GalNAc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NT3作为潜在肿瘤分子标志物及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高翌轩 张亦弛 +1 位作者 戴鹭俨 马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60-1465,共6页
黏蛋白型O-糖基化是蛋白质中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与生物学功能,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 黏蛋白型O-糖基化是蛋白质中最常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构象与生物学功能,在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黏附、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3,GALNT3)作为黏蛋白型O-糖基化的起始酶,在维持人类细胞和组织的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功能失调已被发现在钙磷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中发挥作用。此外,GALNT3被发现在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较差预后相关,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进一步研究表明,GALNT3既可通过调控糖基化水平,降低肿瘤细胞之间的黏附水平,也可通过激活多条代谢相关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该文就GALNT3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分析了靶向GALNT3开发抗肿瘤药物的前景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3 黏蛋白O-糖基化 肿瘤标志物 血液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贻贝凝集素抗-HIV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伟 熊川男 +6 位作者 王建华 郑永唐 金桥 佟长青 曲敏 刘洪伟 汪秋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分离提取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Crenomytilus grayanus)凝集素,考察其抗HIV活性。采用半乳糖-Sepharose 6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层析分离提取贻贝凝集素(Crenomytilus grayanus lectin,CGL),以光镜检查合胞体抑制试验,以ELSA测定HIV... 分离提取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Crenomytilus grayanus)凝集素,考察其抗HIV活性。采用半乳糖-Sepharose 6B亲和层析和Sephacryl S-200层析分离提取贻贝凝集素(Crenomytilus grayanus lectin,CGL),以光镜检查合胞体抑制试验,以ELSA测定HIVp24抗原表达水平。从海洋无脊椎动物贻贝中分离出的凝集素(CGL),为N-乙酰半乳糖胺/半乳糖(GalNAc/Gal)特异性的凝集素。CGL在27.88mg.L-1浓度时,对HIV诱导细胞病变的抑制达50%;在45.70mg.L-1时,对HIV-1复制的抑制达50%;同时在35.12mg.L-1浓度时,对HIV感染细胞融合的阻断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抗-HIV活性 贻贝 n-乙酰半乳糖 乳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及其在药物肝靶向递送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渊余 梁子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1-510,共10页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肝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且是一种高效的内吞型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半乳糖、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等糖分子对其有高亲和性.该综述回顾了ASGPR的发现历程、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表达模式、胞吞特点....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是肝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受体,且是一种高效的内吞型受体,去唾液酸糖蛋白、半乳糖、半乳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等糖分子对其有高亲和性.该综述回顾了ASGPR的发现历程、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表达模式、胞吞特点.总结了影响ASGPR与其配体亲和、介导胞吞的影响因素(包括配体类型、触角数量、空间距离与颗粒粒径).概述了早期ASGPR与其特异性配体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最近利用N-乙酰半乳糖胺的缀合或修饰来实现肝靶向核酸药物递送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n-乙酰半乳糖 药物递送 肝靶向 小干扰RNA 反义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型O-聚糖在人类肿瘤中的结构异常及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春亮 吴士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83,共9页
黏蛋白是细胞表面的或分泌的、具有高度O-糖基化修饰的糖蛋白.在黏蛋白中,O-聚糖(O-glycan)是通过N-乙酰氨基半乳糖与丝氨酸或苏氨酸之间形成α连接,该结构即被称为黏蛋白型O-聚糖.黏蛋白型O-聚糖是由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 黏蛋白是细胞表面的或分泌的、具有高度O-糖基化修饰的糖蛋白.在黏蛋白中,O-聚糖(O-glycan)是通过N-乙酰氨基半乳糖与丝氨酸或苏氨酸之间形成α连接,该结构即被称为黏蛋白型O-聚糖.黏蛋白型O-聚糖是由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家族催化起始合成的,近年来,该酶的催化机制及结构特点已成为糖基转移酶研究的热点.在肿瘤中常常伴随着黏蛋白型O-聚糖结构上和数量上的改变,形成肿瘤特异聚糖结构(cancer-associated glycans),如肿瘤Tn和T抗原等.肿瘤特异聚糖使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和黏附能力发生改变,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增生与转移.而这些肿瘤特异聚糖结构,也为肿瘤的诊断与抗肿瘤药物或疫苗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组学 O-聚糖 多肽∶n-氨基乳糖转移酶 肿瘤特异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致病基因GALNS突变谱和骨骼表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文彬 胡静 +7 位作者 赵笛辰 孙磊 周冰娜 姜艳 王鸥 夏维波 邢小平 李梅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4-125,共12页
目的分析罕见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ⅣA,MPSⅣ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探讨MPSⅣA患者骨骼表型与基因突变谱的特点。方法纳入以步态异常、骨骼畸形为主要表现的3个家系4例患者,评估患者临床表... 目的分析罕见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ⅣA,MPSⅣA)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探讨MPSⅣA患者骨骼表型与基因突变谱的特点。方法纳入以步态异常、骨骼畸形为主要表现的3个家系4例患者,评估患者临床表现、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骨影像学及MPS相关酶学指标。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致病基因突变。复习文献,总结我国大样本MPSⅣA患者表型及基因型特点。结果MPSⅣA型主要表型包括身材矮小(74.0%)、关节松弛(53.0%)、鸡胸(39.0%)、漏斗胸(36.0%)、膝内翻/外翻畸形(17.0%)。影像学以椎体扁平及前端鸟嘴样突出(51.0%)、脊柱后凸(30.0%)、脊柱侧弯(29.0%)、肋骨飘带征(28.0%)、股骨头变形(10.0%)为主要特点。75.5%患者有尿黏多糖定性阳性,90.7%患者血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N acetylgalactosamine-6-sulfatase,GALNS)活性降低。本研究首次检出GALNS基因的5种新突变(p.Y190C、p.E192G、p.R259Y、p.A400P、c.898+2T>A),影响GALNS蛋白的折叠、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合成,致GALNS合成减少,使得多组织中糖胺聚糖堆积。我国大样本MPSⅣA患者GALNS基因以错义及无义突变最常见,其中c.953T>G、c.706C>G、c.374C>T、c.1097T>C为高频突变。结论MPSⅣA是GALNS突变引起的罕见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溶酶体病。中国MPSⅣA患者以身材矮小、多部位骨骼畸形为主要表型,GALNS基因以错义及无义突变最常见,本研究首次发现GALNS的5种新突变,扩展了对MPSⅣA表型和致病基因突变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多糖贮积症ⅣA型 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酯酶 新突变 表型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NT14与肿瘤
11
作者 吕依侣 张红飞 张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许多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其中包括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ppGALNAc-T,简称GALNT)家族中的多个成员。GALNT家族是催化黏蛋白O-糖基化修饰的起始酶,其能够影响黏蛋...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许多肿瘤标志物被发现,其中包括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polypeptide N-acetylgalactosaminyltransferase,ppGALNAc-T,简称GALNT)家族中的多个成员。GALNT家族是催化黏蛋白O-糖基化修饰的起始酶,其能够影响黏蛋白的O-糖基化,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发生、预后、增殖与迁移等。GALNT14是该家族中最新发现的成员之一,近年的研究发现,GALNT14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并与肿瘤细胞的发生、侵袭、转移和凋亡等有关。本文主要对GALNT14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GALNT14与肿瘤发病机制的关系以及作为潜在的药物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14 肿瘤 黏蛋白型O-糖基化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GALNT2基因对高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天洋 格日勒图 +4 位作者 张玉凤 李春宇 金琳 包岭君 王佳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6-853,共8页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 目的探讨敲低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GALNT2)对高糖环境中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s)增生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GALNT2基因为模板构建小发夹RNA(sh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将HRCECs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分别于含5.5 mmol/L葡萄糖、25 mmol/L葡萄糖、shGALNT2阴性对照病毒+25 mmol/L葡萄糖和shGALNT2敲低病毒+25 mmol/L葡萄糖培养基中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GALNT2、表皮生长因子(EGF)、EGF受体(EGFR)、磷酸化EGFR(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生值;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模型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GALNT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细胞增生值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shGALNT2组中细胞增生值较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C-shGALNT2组和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3±0.26)%、(8.66±0.25)%、(9.26±1.12)%和(5.47±0.18)%,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921,P<0.001),其中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hGALNT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NC-shGALNT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中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hGALNT2组中p-EGFR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敲低GALNT2可以提高高糖培养下HRCECs的增生能力,减少HRCECs凋亡,其可能与EGFR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肽n-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2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pGalNAc-T2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蓖麻蛋白样结构域的结构预测
13
作者 金美芳 丁向明 +4 位作者 仇灏 吴士良 周嘉梁 郭向红 潘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6-481,共6页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是催化O糖基化的起始酶,在O聚糖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该家族酶的结构与功能,采用PCR技术从pDONR201T2得到ppGalNAcT2全长编码序列,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 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ppGalNAcT)是催化O糖基化的起始酶,在O聚糖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更好地研究该家族酶的结构与功能,采用PCR技术从pDONR201T2得到ppGalNAcT2全长编码序列,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转化大肠杆菌BL21,获得相应表达产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并进行了Western印迹检测和初步的酶活测定.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还在结构研究上利用网络结构模拟SWISSMODEL服务器对ppGalNAcT2的蓖麻蛋白样结构域进行结构模拟.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T2,获得有效表达和纯化,并初步鉴定了其活性,同时预测了其可能的三维结构和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n-氨基乳糖转移酶 融合表达 谷胱甘肽S-转移酶亲和柱 蛋白印迹 蓖麻蛋白样结构域 结构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NS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体外生物学功能
14
作者 刘泽宇 罗袁登 +2 位作者 李勋 谢传明 张雷达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514-2521,共8页
目的 探讨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盐硫酸酯酶(N-acetylgalactosamine-6-sulfatase, GALNS)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临床意义及体外生物学功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陆军军医大学... 目的 探讨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盐硫酸酯酶(N-acetylgalactosamine-6-sulfatase, GALNS)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中的临床意义及体外生物学功能。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肝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IHC)结果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GALNS在肝细胞癌中的临床意义;通过细胞迁移及增殖实验检测GALNS在肝癌细胞中的体外生物学功能。观察指标:(1)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GALNS表达情况以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GALNS对肝癌患者生存分析及危险因素分析;(3)下调GALNS对肝癌细胞增殖与迁移的影响。结果 (1)肝癌组织中GALNS蛋白高表达和低表达分别为32例和40例,GALNS高表达与肿瘤长径、TNM分期、肝内转移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649,14.849,5.667,P<0.05);(2)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至2014年间的72例患者,GALNS蛋白低表达和高表达肝癌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0%、42.50%、40.00%和37.50%、12.50%、3.13%。GALNS低表达组的生存率优于高表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68,P<0.05);(3)GALNS(HR=2.502,95%CI:1.369~4.572,P=0.003)、远处转移(HR=1.908,95%CI:1.018~3.573,P=0.044)、血管侵犯(HR=2.361,95%CI:1.267~4.398,P=0.007)和病理分期(HR=2.223,95%CI:1.185~4.171,P=0.013)是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4)下调GALNS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与转移(P<0.05)。结论 GALNS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下调GALNS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乳糖胺-6-硫酸盐硫酸酯酶 肝细胞癌 生物学功能 预后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NT14与MT2A相互作用验证
15
作者 左涛 刘学敏 +2 位作者 单金帅 汤静珍 吴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1,共7页
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和蛋白沉降实验(GST pull-down),分别从体内外对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GALNT14)与金属硫蛋白2A(MT2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验证.将MT2A全长c DNA片段克隆到p ET-Dsb A和p CMV-Myc载体上.表达并纯化了His-Dsba-M... 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和蛋白沉降实验(GST pull-down),分别从体内外对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GALNT14)与金属硫蛋白2A(MT2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验证.将MT2A全长c DNA片段克隆到p ET-Dsb A和p CMV-Myc载体上.表达并纯化了His-Dsba-MT2A和GST-GALNT14蛋白,在体外通过GST pulldown技术分析,显示MT2A能与GALNT14结合,证实了二者在体外的直接相互作用.继而,共转染p CMVMyc-MT2A和p CDNA3.1-Flag-GALNT14到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抗Myc抗体可以将GALNT14从细胞裂解液中沉淀下来,证实了它们在胞内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了GALNT14和MT2A在体内外条件下能够发生直接相互作用,这为进一步明确GALNT14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氨基乳糖转移酶14(GALNT14) 金属硫蛋白2A(MT2A) 蛋白沉降实验(GSTpull-down) 免疫共沉淀(Co-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pp-GalNac-T10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16
作者 姜浩元 潘星华 高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26-929,共4页
目的研究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0(pp-GalNac-T1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20例ESCC患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GalNac-T10在ES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 目的研究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10(pp-GalNac-T10)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对120例ESCC患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GalNac-T10在ES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ESCC组织中pp-GalNac-T10表达与癌旁组织类似,但pp-GalNac-T10表达的阳性率与ESCC淋巴结受累、TNM分期情况相关,pp-GalNac-T10在发生转移患者的癌组织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患者的癌组织。结论 pp-GalNac-T10的表达与ESC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多肽n-氨基乳糖转移酶10(pp-GalNac-T10)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