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N'-双(十八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己二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谦定 孟凡宁 +1 位作者 杨添麒 林海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52-1456,1494,共6页
以十八叔胺与1,6-二溴正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八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己二铵盐(C18-6-C18·2Br-)。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通过表面张力法测定了C18-6-C18·... 以十八叔胺与1,6-二溴正己烷为原料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八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己二铵盐(C18-6-C18·2Br-)。产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通过表面张力法测定了C18-6-C18·2Br-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831)的临界胶束浓度,测试结果表明:C18-6-C18·2Br-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13×10-5mol/L,γCMC为39.1 m N/m,C18-6-C18·2Br-的临界胶束浓度较1831低一个数量级。对C18-6-C18·2Br-和水杨酸钠、氯化钾组成的清洁压裂液体系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时可形成稳定耐高温的胶束,具有良好的耐剪切能力,在110℃、170 s-1下连续剪切60min,表观黏度依然保持在60 m Pa·s左右;破胶性能良好,压裂液遇到煤油和盐水后可迅速破胶,残渣几乎为零,可较大程度地减小对地层的伤害;岩心伤害实验说明该压裂液体系对地层的伤害较小。说明该压裂液是一种耐温性能良好、黏弹性较好的低伤害压裂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表面活性剂 n n’-(十八烷基甲基)-1 2-溴化己铵盐 清洁压裂液 耐温性 低伤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十六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乙二铵盐的合成及黏度行为 被引量:6
2
作者 洪玉 沈一丁 +2 位作者 杨晓武 刘观军 张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3-438,共6页
采用溴代十六烷与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六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乙二铵盐(C16-2-C16.2Br-),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确立最佳... 采用溴代十六烷与N,N,N',N'-四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十六烷基二甲基)-1,2-二溴化乙二铵盐(C16-2-C16.2Br-),通过单因素法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目标产物收率的影响,确立最佳合成工艺为:溴代十六烷与N,N,N',N'-四甲基乙二胺摩尔比值为2.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2 h,收率达87.6%。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测试结果表明,C16-2-C16.2Br-具有很高的界面活性,在质量浓度为0.3 g/L时,仅需23 min即可将界面张力降低至2.6×10-3mN/m。对不同条件下产物水溶液黏度进行了测试,考察了溶液质量浓度、温度和剪切速率对C16-2-C16.2Br-水溶液黏度的影响。发现C16-2-C16.2Br-具有良好的溶液增黏性,随温度和剪切速率的升高,产物水溶液黏度呈现急剧下降后平稳的趋势,表现出优异的耐温耐剪切性能;通过Ostwald-de Wale幂律方程,得出流动指数n<0.6,表明产物属于典型的假塑性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表面活性剂 n n'-(十六烷基甲基)-1 2-溴化乙铵盐 Ostwald-deWale幂律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钨钼磷杂多酸-二甲基双十八烷基铵LB膜的制备、结构与成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柳士忠 张贞文 +2 位作者 王俊 杜祖亮 戴树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The LB films of two amphiphilic complexes, DODA/PW 9Mo 3O 40 and DODA/PW 6Mo 6O 40 , were prepared from 12 tungstomolybdophosphheteropolyacid with dimethyldioctadecylammonium and their properties and the structure wer... The LB films of two amphiphilic complexes, DODA/PW 9Mo 3O 40 and DODA/PW 6Mo 6O 40 , were prepared from 12 tungstomolybdophosphheteropolyacid with dimethyldioctadecylammonium and their properties and the structure were characterized by UV Vis absorption spectra, fluorescence spectra, low angle X ray diffraction(LAXD) and π A isotherms curv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lecular areas for each comlex are 0.56 nm 2, and all of them could form an idealized structure with a stability of the Langmuir Blodgetl fil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钨钼磷杂多酸 甲基十八烷基 LB膜 小角X射线衍射 荧光发射光谱 制备 结构 超分子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成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双((3,5-二硝基-1,2,4-三唑-1-基)甲基)硝胺的合成及性能(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南 吴敏杰 +2 位作者 张生勇 刘宁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7-1171,共5页
以3,5-二氨基-1,2,4-三唑(DAT)为原料,经重氮化、硝化、N-烷基化等反应合成了N,N-双((3,5-二硝基-1,2,4-三唑-1-基)甲基)硝胺(BDNTMN)。利用~1H NMR,^(13)C NMR、红外、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SC和TG方法分析了... 以3,5-二氨基-1,2,4-三唑(DAT)为原料,经重氮化、硝化、N-烷基化等反应合成了N,N-双((3,5-二硝基-1,2,4-三唑-1-基)甲基)硝胺(BDNTMN)。利用~1H NMR,^(13)C NMR、红外、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采用DSC和TG方法分析了目标化合物BDNTMN的主要热性能。采用Gaussian 09程序和Kamlat-Jacbos方程预估了BDNTMN的理化性质和爆轰性能。结果表明,BDNTMN在170.4℃和254.1℃分别有两个热分解峰。预估的BDNTMN的密度、爆速和爆压分别为1.95 g·cm^(-3)、9.03 km·s^(-1)和38.7 GPa,性能优于RD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3 5-硝基-1 2 4-三唑-1-基)甲基)硝胺(BDnTMn)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活性物含量的紫外-可见光度法测定
5
作者 陈鑫琪 黄超 周桃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79,共3页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法,通过实验获得了甲基橙(MO)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相互作用、在415 nm附近产生的一个新的强吸收峰。运用该结果对作为表面活性剂、水处理杀菌剂的DDAC样品进行了活性物含量的无有机溶剂萃取、...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法,通过实验获得了甲基橙(MO)与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DDAC)相互作用、在415 nm附近产生的一个新的强吸收峰。运用该结果对作为表面活性剂、水处理杀菌剂的DDAC样品进行了活性物含量的无有机溶剂萃取、水相直接可见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回归的相关性好、区间宽,实验操作简便、快速,实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测定均值相对误差均显著好于四苯硼钠化学滴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 紫外-可见光度法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双-O-苯甲酰基-2-脱氧-2,2-二氟-1-氧代-D-呋喃核糖的合成与表征
6
作者 周勇 刘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804-1805,1807,共3页
以N,N-二甲基-4-氨基吡啶为催化剂,用3R,3S-2-脱氧-2,2-二氟-1-氧代-D-呋喃核糖和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了药物Gemcitabine的关键中间体3,5-双-O-苯甲酰基-2-脱氧-2,2-二氟-1-氧代-D-呋喃核糖,用元素分析、IR与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N,N-二甲基-4-氨基吡啶为催化剂,用3R,3S-2-脱氧-2,2-二氟-1-氧代-D-呋喃核糖和苯甲酰氯反应,合成了药物Gemcitabine的关键中间体3,5-双-O-苯甲酰基-2-脱氧-2,2-二氟-1-氧代-D-呋喃核糖,用元素分析、IR与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异丙醇作溶剂进行重结晶,分离出非对映异构体产物。讨论了不同催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比对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O-苯甲酰基-2-脱氧-2 2--1-氧代-D-呋喃核糖 n n-甲基-4-氨基吡啶 合成 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长链烷基Dawson结构钼磷酸复合薄膜的制备、结构及光致变色性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铁锐 冯威 +4 位作者 卢然 包春燕 赵英英 李铁津 姚建年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7-299,共3页
A multicomposite P 2Mo 18 /DODA self assembled multilayer film was fabricated by casting the chloroform solutions of ionic complex between a dimethyldidecylammomium and a phosphomolybdate anion onto the borosilicate g... A multicomposite P 2Mo 18 /DODA self assembled multilayer film was fabricated by casting the chloroform solutions of ionic complex between a dimethyldidecylammomium and a phosphomolybdate anion onto the borosilicate glass and calcium fluoride substrates. Infrared spectra revealed that the Dawson strc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 2Mo 18 O 6- 62 anion was presented in the composite film. A well ordered superlattice structure, d spacing 3.59 nm, was identified by X 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site film shows good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Under the irradiation with UV light, the transparent film changed from yellow to blue. Then, bleaching occurred when the film was in contact with ambient air or O 2 in the dark. If the UV irradiated films were stored in nitrogen, helium, argon or vacuum conditions, it could retain blue coloration for a long time. It suggests that oxyg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bleaching process. The photochromic mechanism of the composite film was studied by UV Vis spectra, FTIR spectra and ESR. The appearance of IVCT bands shows that electron transfer occurs between the organic substrate and heteropolyanion, converting heteropolyanions to heteropolyblues with simultaneous oxidation of the organic substrate. Observation of UV induced ESR signal suggests that electron transfer takes place in the lattice and P 2Mo 18 O 6- 62 acting as an acceptor gets electrons during UV irradiation. The changes of IR spectra for the composite film after UV irradiation are another powerful proof to identify the DODA was oxidized and P 2Mo 18 O 6- 62 was reduced in the photochronic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钼磷酸 甲基十八烷基 光致变色 电荷转移 复合薄膜 制备 结构 超分子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8-3(OH)-C_8型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微波合成工艺
8
作者 李苑麟 熊德元 +2 位作者 丁世磊 梁星原 梁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42-1250,共9页
为了高效制备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以N,N-二甲基辛胺、环氧氯丙烷、盐酸为原料,采用微波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辛烷基二甲基)-2-羟基-1,3-氯化丙二铵盐(C_8-3(OH)-C_8·2Cl^-),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为了高效制备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以N,N-二甲基辛胺、环氧氯丙烷、盐酸为原料,采用微波合成了双子表面活性剂N,N'-双(辛烷基二甲基)-2-羟基-1,3-氯化丙二铵盐(C_8-3(OH)-C_8·2Cl^-),通过正交实验对其合成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异丙醇作溶剂,反应时间140 min,溶剂体积15 mL,微波功率64 W,N,N-二甲基辛胺与环氧氯丙烷摩尔比2.1∶1,双子表面活性剂产率为75.1%,反应时间比传统给热工艺缩短78.8%,产率提高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辛烷基甲基)-2-羟基-1 3-氯化丙铵盐 微波合成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有机结构导向剂合成高硅MCM-22分子筛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闯 王振东 杨为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66,共7页
采用六亚甲基亚胺(HMI)和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为双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通过对晶化时间、OSDA用量和投料硅铝比等参数的考察,优化了高硅铝比、高结晶度MCM-22分子筛的合成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 采用六亚甲基亚胺(HMI)和N,N,N-三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TMAdaOH)为双有机结构导向剂(OSDA),通过对晶化时间、OSDA用量和投料硅铝比等参数的考察,优化了高硅铝比、高结晶度MCM-22分子筛的合成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氮气物理吸附-脱附、氨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热重分析(TGA)等手段表征其物化性质,同时考察其催化三异丙苯(TiPB)裂解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双有机结构导向剂的作用下,以宽投料硅铝比合成的MCM-22分子筛具有晶相纯、固体收率高、酸性质可调的优点;投料n(SiO_(2))n(Al_(2)O_(3))为60~100的高硅MCM-22分子筛催化三异丙苯裂解的性能比投料n(SiO_(2))n(Al_(2)O_(3))=30的常规MCM-22分子筛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22分子筛 高硅 n n n-甲基-1-金刚烷基氢氧化铵 有机结构导向剂 三异丙苯 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子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素俊 孙玉海 +2 位作者 冯茜 马天态 杨景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82-986,共5页
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进行了界面活性对比;考察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烷基长度和联结基长... 用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的注入水配制不同含量的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进行了界面活性对比;考察了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疏水烷基长度和联结基长度、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含量和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双子表面活性剂与不同原油间的界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三亚甲基-1,3-双(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明显优于TTAB;当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一定时,其溶液与临盘原油间存在最低界面张力;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在较低含量下将其与临盘原油间的界面张力降至10^(-3)mN/m数量级;14-3-14双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临盘原油,二亚甲基-1,2-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双子表面活性剂适用于孤岛原油,并为下一步现场应用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表面活性剂 原油 三亚甲基-1 3-(十四烷基甲基溴化铵) 十四烷基甲基溴化铵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硒杂环红光聚芴电解质的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罗潺 黄飞 +2 位作者 杨伟 彭俊彪 曹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 利用新型的聚[9,9-二辛基芴-9,9-(双(3′-(N,N-二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7-二噻吩-2-基-2,1,3-苯并硒二唑](PFNBr—DBse)共扼聚电解质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这类共扼聚电解质可用乙醇等溶剂成膜,不仅可代替传统的甲苯等芳香性非极性溶剂,而且有利于制备溶液型的多层显示器件。文章研究了这类新型聚电解质的光致发光特性及发光二极管器件的电荧光特性。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或电激发下,窄带系的DBse链段通过俘获激子能够实现有效的能量转移。聚电解质中DBSe的含量在5%以上,其器件具有电致发光峰值为700-740nm的饱和红光发射。所制聚电解质器件在用铝作电极时的电致发光效率比用钡作电极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发光极管 聚[9 9-辛基芴-9 9-((3′-(n n-甲基)-n-乙基铵^+溴-)丙基)芴-4 7-噻吩-2--2 1 3-苯并硒唑] 共扼聚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配体修饰纳米Al_2O_3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江滨 杨红 +1 位作者 李富友 黄春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96-1798,共3页
合成了以β-二酮配体 3 -甲基 -1 -苯基 -4-(十八烷基酰基 )吡唑啉酮 -5 ( PMOP)修饰的 Al2 O3纳米粒子 ,并用 IR、 UV光谱、 NMR和荧光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修饰后的 Al2 O3纳米粒子能溶于氯仿、乙醇和甲苯等常见有机溶剂 ,并有较强... 合成了以β-二酮配体 3 -甲基 -1 -苯基 -4-(十八烷基酰基 )吡唑啉酮 -5 ( PMOP)修饰的 Al2 O3纳米粒子 ,并用 IR、 UV光谱、 NMR和荧光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 .修饰后的 Al2 O3纳米粒子能溶于氯仿、乙醇和甲苯等常见有机溶剂 ,并有较强的蓝色荧光 .表明在一些无机纳米粒子的表面键合上有机配体后 ,可以产生新的光物理性质 .修饰后的 A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配体修饰 纳米三氧化 合成 有机相溶性 光物理性质 β-酮配体3-甲基-1-苯基-4-(十八烷基酰基)吡唑啉酮-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TiO_2复合溶胶防紫外线/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娟 王潮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8-40,47,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前驱物,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添加剂,制备了不同配比和浓度的Gemini型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浸轧、烘干、焙烘等工序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抗紫外线、抗菌、强力和白度... 以正硅酸乙酯和钛酸丁酯为前驱物,乙撑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为添加剂,制备了不同配比和浓度的Gemini型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浸轧、烘干、焙烘等工序对纯棉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前后织物的抗紫外线、抗菌、强力和白度等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溶胶中硅、钛配比为1:4,浓度为0.3mol/L时,整理效果较好,此时织物在230-280nm波段的透光率都低于2.0%,抑菌率达到91.7%,且整理前后织物的强力和白度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TiO2复合溶胶 乙撑基-(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 抗菌性能 防紫外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