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能N^+离子注入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怀渝 宋云 +2 位作者 畅志坚 张晓军 任正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剂量(10.8×1016N+cm2)N+注入的诱变频率高于中剂量(7.2×1016N+cm2),其亚基总变异频率分别是13.7%和4.2%。不同位点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以Glu1D最敏感,变异频率由大至小分别是Glu1D>Glu1B>Glu1A。低能N+离子束注入诱导的醇溶蛋白变异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有相似的规律。醇溶蛋白遗传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ω醇溶蛋白最敏感,能产生较多的变异,其次是γ和β醇溶蛋白,最不敏感的是α醇溶蛋白。在M3代植株群体中筛选到一些农艺性状较稳定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注入 醇溶蛋白 谷蛋白 低能N^+离子注入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变异频率 小麦种子 诱导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法选育高产葡萄糖耐量因子(GTF)酵母菌株 被引量:8
2
作者 高艳红 吕加平 +1 位作者 刘鹭 李淑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5-238,共4页
本研究通过铬耐量筛选的方式,从12株供试啤酒酵母中获得1株高耐铬性啤酒酵母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N+注入诱变,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1×2.6×1013、2×2.6×1013、3×2.6×1013、4×2.6×1013、5... 本研究通过铬耐量筛选的方式,从12株供试啤酒酵母中获得1株高耐铬性啤酒酵母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N+注入诱变,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1×2.6×1013、2×2.6×1013、3×2.6×1013、4×2.6×1013、5×2.6×1013和6×2.6×1013ion/cm2。结果表明,最适诱变的注入剂量为4×2.6×1013ion/cm2,得到1株高产GTF的啤酒酵母菌株M11-1A11,其富铬能力较诱变前提高了22.4%。经5次传代发酵培养,突变株的富铬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GTF 富铬酵母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陆地棉花粉对胚珠DNA及M1代cD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岳洁瑜 杨郁文 +3 位作者 于艳杰 倪万潮 吴李君 唐灿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9,共6页
通过对胚珠DNA的SSR标记分析,在DNA水平上检测氮离子束诱变后胚珠的多态性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陆地棉花粉后再授粉雌蕊,会对胚珠的DNA多态性产生影响,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花粉中精细胞的DNA序列;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分离N+离... 通过对胚珠DNA的SSR标记分析,在DNA水平上检测氮离子束诱变后胚珠的多态性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陆地棉花粉后再授粉雌蕊,会对胚珠的DNA多态性产生影响,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花粉中精细胞的DNA序列;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分离N+离子诱变花粉和正常花粉(对照)分别给雌蕊授粉后产生的M1代植株叶片间表达有差异的cDNA片段,建立差异表达cDNA文库。已测序的有50个缩减cDNA克隆,根据BLAST网络服务检索查询EMBL、Gen Bank、DDBJ和PDB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序列联配,结果发现52%序列在数据库中都有同源的棉属来源的EST。38个EST与其他物种已知基因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56%~100%,占总EST的76%;5条EST序列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同源性序列,但其功能(占10%)尚不清楚;9个EST能在数据库中发现为推测蛋白,占18%;4个EST在GenBank中没有查到对应的同源序列,占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 SSR分子标记 N^+离子注入 陆地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技术选育猴头菌优良菌株 被引量:9
4
作者 严涛 李冠 曾宪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9-110,113,共3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得到了常温和高温下生长速度较快的突变株。对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也得到了不...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得到了常温和高温下生长速度较快的突变株。对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离子注入技术可用于猴头菌的诱变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猴头菌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严涛 李冠 曾宪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研究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时间从小到大的变化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生长速度的整体影响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研究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时间从小到大的变化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生长速度的整体影响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马鞍型”曲线。证明在注入剂量相同的前提下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的生长速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猴头菌 生长速度 脉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选育色素产生菌Monascus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洋 姚建铭 +2 位作者 虞龙 余增亮 李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3-446,共4页
应用 1 0keV的N+离子注入,对产红色素红曲菌进行了诱变选育。在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后,经过两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选育出 1株高产突变株,红色素色价提高 3 8.1 %,且色调适宜。经传代培养,其高产性状能稳定遗传。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也进行... 应用 1 0keV的N+离子注入,对产红色素红曲菌进行了诱变选育。在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后,经过两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选育出 1株高产突变株,红色素色价提高 3 8.1 %,且色调适宜。经传代培养,其高产性状能稳定遗传。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MONASCUS 红曲色素 诱变育种 菌种选育 发酵特性 天然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注入谷氨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甄卫军 李茜 +3 位作者 张石峰 曾宪贤 高林 李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8-432,共5页
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D1 1 0 和D1 1 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 5.48%和 2 5 %.... 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D1 1 0 和D1 1 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 5.48%和 2 5 %.其一级种子生长曲线比原出发菌有明显变化,高产菌株发酵对数期平均提前 2~ 3h.从发酵曲线显示出高产菌株的代谢活力增强,倍增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N^+离子注入 谷氨酸 诱变选育 发酵生产 味精 发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对小麦不同部位POD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俊杰 黄中文 +2 位作者 姬生栋 赵元增 李友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5-37,共3页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处理后的小麦种子抗白-781萌发时期根、叶片、胚、胚乳中P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引起小麦抗白-781的不同器官中POD酶带与酶活性的不同变化。其中,根中POD同工酶变化最为...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离子注入处理后的小麦种子抗白-781萌发时期根、叶片、胚、胚乳中POD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引起小麦抗白-781的不同器官中POD酶带与酶活性的不同变化。其中,根中POD同工酶变化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小麦 POD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对茶树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朝霞 李叶云 江昌俊 《中国茶叶加工》 2006年第2期36-38,共3页
本文以经N+离子注入诱变后所获得的福鼎系5个茶树新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茶多酚、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水浸出物等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研究表明,N+离子诱变对茶树中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很大,对茶树中水浸出... 本文以经N+离子注入诱变后所获得的福鼎系5个茶树新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其茶多酚、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水浸出物等生化成分进行检测。研究表明,N+离子诱变对茶树中咖啡碱、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茶多酚含量的影响很大,对茶树中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较大。结果证明:N+注入法在茶树育种上是可行的,它能使茶树生物性状发生较大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茶树 生化成分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生物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宪贤 毛拉库尔班 +2 位作者 王燕飞 刘军 刘华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9-30,34,共3页
本试验表明:N+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 本试验表明:N+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在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分析中,发现酶的活性与离子注入的剂量有关,低剂量的离子注入有利于酶的活化,同时产生新的酶带,其生长量和生长势也有明显增加,尤以注入剂量4×1016和60次脉冲处理为佳。本文还探讨了离子注入在诱变育种中辐照损伤及其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种子 N^+离子注入 过氧化物酶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氮离子注入大肠杆菌诱发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明 杨晓志 +3 位作者 苏珍 张静 陈晓琳 余增亮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3-26,共4页
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和导入外源DNA的生物学效应,用低能氮离子注入处理大肠杆菌野生型菌株MC4100A,将含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导入细胞中。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转化子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或折叠受到了影响,一些转化子丧失了分裂后... 研究离子注入的诱变和导入外源DNA的生物学效应,用低能氮离子注入处理大肠杆菌野生型菌株MC4100A,将含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导入细胞中。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些转化子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或折叠受到了影响,一些转化子丧失了分裂后分离能力,且细胞膜有一定程度的损伤,为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细胞分裂和蛋白质折叠机理提供了菌株。故低能氮离子注入对微生物细胞的诱变效应和导入外源DNA效应的有机结合将使离子注入技术在生物学基础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诱变效应 质粒 转化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处理甜菜杂交种当代效应研究
12
作者 王燕飞 李茜 +6 位作者 武宝山 刘军 刘华君 高卫时 凌海秋 张石峰 曾宪贤 《中国糖料》 2000年第4期28-30,共3页
培育和改良具有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是品种选育和资源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甜菜杂交种为处理材料,用N+离子作为诱变源,用35kev的能量,分别以40次、60次脉冲,注入剂量4×1016/cm2、6×1016/cm2进行激发诱变,... 培育和改良具有优质、高产的作物新品种是品种选育和资源利用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以甜菜杂交种为处理材料,用N+离子作为诱变源,用35kev的能量,分别以40次、60次脉冲,注入剂量4×1016/cm2、6×1016/cm2进行激发诱变,甜菜杂交种的产量、含糖率均有明显的提高,为甜菜杂交种处理获得当代效应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N^+离子注入 诱变源 杂交种 当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蔬菜、药材等种子M_1生物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吐尔逊.伊不拉音 李茜 +6 位作者 武宝山 王军 张石峰 曾宪贤 葛菊芬 郝微丽 刘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共2页
N^+ 离子注入莴笋、蕃茄、辣椒、茄子、麻黄草等蔬菜和药材种子后 ,通过对比试种 ,分析了用离子束诱变育种中出现的各种有用变异 ,包括 M1 种子的出苗率、株型、植株性状、单果重、果实性状、以及早熟和增产效应。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生物效应 M1代 蔬菜 药材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sp.HA-1菌株的选育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雁萍 陈林海 +5 位作者 李宗伟 秦广雍 李宗义 谈重芳 段宇珩 霍裕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应用N+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筛选到产酶水平是出发菌株1.6倍的菌株B.sp.HA-1,该菌株于5m3生产罐上发酵24h产酶能力达到6800IU/ml。酶转化25%木薯淀粉生成β-环糊精,12h转化率达到85%。... 应用N+离子注入诱变技术对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生菌进行诱变选育高产菌株。筛选到产酶水平是出发菌株1.6倍的菌株B.sp.HA-1,该菌株于5m3生产罐上发酵24h产酶能力达到6800IU/ml。酶转化25%木薯淀粉生成β-环糊精,12h转化率达到85%。该菌株产酶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F2~20代产酶水平是F1代的98.11%~102.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Β-环糊精 选育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益生菌对断奶仔猪生长及日粮养分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茂基 计峰 +3 位作者 夏伦志 吴承章 陈宝生 仰永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13,19,共4页
选取28和35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研究日粮添加黑曲霉出发菌或变异菌对仔猪生长及日粮养分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变异菌株(ANO2)可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P<0.05),降低其料肉比(P<0.05);黑曲霉出发菌和变异菌均可以显... 选取28和35日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研究日粮添加黑曲霉出发菌或变异菌对仔猪生长及日粮养分消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变异菌株(ANO2)可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采食量(P<0.05),降低其料肉比(P<0.05);黑曲霉出发菌和变异菌均可以显著提高饲料中干物质和粗纤维的消化率(P<0.05),但对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和粗脂肪的消化率无显著影响;黑曲霉还可提高断奶仔猪肠道内纤维酶活性(P<0.05)。变异菌株的促生长效应要明显好于出发菌;变异菌可以显著提高仔猪肠道内总蛋白酶活性(P<0.05),但出发菌对仔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肠道总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利用N+离子注入诱变选育益生菌是可行的,其实际饲喂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消化 仔猪生长 黑曲霉 益生菌 N^+离子注入 蛋白酶活性 变异菌株 无氮浸出物 促生长效应 断奶仔猪 日粮添加 粗蛋白质 诱变选育 饲喂效果 采食量 日增重 消化率 猪肠道 发菌 杜长大 粗纤维 干物质 料肉比 粗脂肪 纤维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Monacolin K红曲菌种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玲 陈凯 +4 位作者 王贻莲 张薇 杨玉忠 扈进冬 李纪顺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3,共5页
为了提高Monacolin K的产量,应用30keV的N+离子注入,对紫红曲霉M2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剂量分别为1×10^(15),5×10^(15),1×1016,5×1016,1×1017 N+/cm2,通过构巢曲霉对峙培养、洛伐他汀抗性筛选、高效液相色谱HPL... 为了提高Monacolin K的产量,应用30keV的N+离子注入,对紫红曲霉M2进行诱变育种。诱变剂量分别为1×10^(15),5×10^(15),1×1016,5×1016,1×1017 N+/cm2,通过构巢曲霉对峙培养、洛伐他汀抗性筛选、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筛选高产Monacolin K的优秀突变菌株,并且通过液态发酵试验优化部分培养条件。结果显示:相对原菌株M2,最佳诱变菌株11-13产Monacolin K的能力是原菌株M2的2.3倍,连续传代5次,其高产遗传形状稳定。其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30℃,接种量10%,转速200r/min,发酵时间1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霉 Monacolin K N^+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