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物馆展陈设计的交互与体验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星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63-467,共5页
目的随着博物馆功能从传统的展示模式转向以观众为中心的体验式设计转变,交互设计的应用愈发重要。本文探讨了博物馆展陈中的交互设计如何有效应对现代观众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并提升观展体验。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际案例研究,提出了“... 目的随着博物馆功能从传统的展示模式转向以观众为中心的体验式设计转变,交互设计的应用愈发重要。本文探讨了博物馆展陈中的交互设计如何有效应对现代观众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并提升观展体验。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际案例研究,提出了“陌生化”体验、情感驱动的沉浸式设计、游戏化互动设计、技术快速迭代的多元互动,以及社交互动与合作体验等核心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博物馆能够更好地细分观众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并通过情感共鸣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互动性。结论交互设计不仅提升了博物馆展览的多样性和互动性,还为未来博物馆展陈设计提供了系统化的参考路径,拓宽了设计思维,为观众与文化之间的深度互动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展陈 交互设计 体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秦绣主题展示空间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惠珺 李晋 谭玉玺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本文依托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分析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特点和需求,明确观众在参观秦绣展示空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观众在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沉浸感和共情感。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 本文依托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分析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特点和需求,明确观众在参观秦绣展示空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优化设计策略,以提升观众在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沉浸感和共情感。通过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对秦绣主题展示空间进行设计转译。结合文献综述法和访谈法深入挖掘观众的情感需求,明确空间影响因素,利用专家咨询问卷确定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确定其权重。研究揭示了直接触动感官的设计元素在塑造观众情感体验中的关键作用。其中,空间色彩和空间材质尤为显著。基于此,设计实践有针对性地优化了秦绣主题展示空间的视觉表现、互动效能和文化表达力,为秦绣艺术的现代化展示与传播提供了创新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化设计 秦绣 展示空间 层次分析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化展示的农村水稻文化展览馆空间设计研究
3
作者 梁海涛 《北方水稻》 2025年第3期41-45,共5页
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尤其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村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研究以农村地区水稻文化为例,探讨分析了农村文化展... 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尤其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农村文化,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研究以农村地区水稻文化为例,探讨分析了农村文化展览馆的空间设计策略。研究采用活动、环境、体验和利益结合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模式,对乡村水稻文化展览馆的空间要素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从水稻文化叙事空间设计、水稻文化空间媒介、水稻文化空间设计原则三个方向对水稻文化展览馆进行设计,可通过现代与传统的融合,展现乡村稻作文化的独特性和时代感。研究为农村文化展览馆的空间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展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展示 水稻 展览馆 空间设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推荐赋能档案策展研究——以展陈背景音乐设计选配切入
4
作者 张艳伟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1,106,共6页
在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档案展陈呈现出多元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背景音乐作为营造展览氛围和情感渲染的重要手段,对提升观众体验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以档案展陈背景音乐设计选配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算法推荐技术优化... 在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档案展陈呈现出多元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背景音乐作为营造展览氛围和情感渲染的重要手段,对提升观众体验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以档案展陈背景音乐设计选配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算法推荐技术优化档案策展过程。通过构建智能推荐模型,实现音乐资源与档案主题、情感的精准匹配,进而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展陈体验。文章首先回顾了算法推荐技术与档案策展理论的相关文献,随后构建了基于用户需求和数据特征的背景音乐设计选配框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效果分析。最后,本文讨论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为智慧展陈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推荐 档案策展 背景音乐设计 智能推荐 数字展陈 智慧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的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研究
5
作者 蔡伟 唐宇婷 张恒杰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89,共6页
汉画像是“以刀代笔、砖石为地”的刻画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语言。文章针对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了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的施行逻辑;探讨了汉画像艺术数字转化与跨媒介传播、元素提取与设计再创、艺技交融与艺旅融... 汉画像是“以刀代笔、砖石为地”的刻画艺术,是古今对话的艺术语言。文章针对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构建了场域重构与设计转译的施行逻辑;探讨了汉画像艺术数字转化与跨媒介传播、元素提取与设计再创、艺技交融与艺旅融合的理论构思与设计实践;提出了汉画像艺术展陈与传播的多维转向之路:由砖石本体到跨界融合的媒介转向,由古典美术到大众艺术的身份转向,由静态单一到互动沉浸的体验转向,由文艺推介到文旅营销的运营转向。以期更好地促进汉画像艺术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画像艺术 展陈与传播 场域重构 设计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型会展建筑系统设计方法研究——以广交会琶洲展馆创作为例
6
作者 邓心宇 倪阳 原玮 《南方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1,共11页
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以要素关联及类型分析为研究的两个关键步骤,探寻当代大型会展建筑的系统设计方法。深入解析广交会琶洲展馆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从“功能-交通”一体和“空间-生态”协同的要素关联两个维度以及“区域城市↔规划组群↔... 基于建筑类型学理论,以要素关联及类型分析为研究的两个关键步骤,探寻当代大型会展建筑的系统设计方法。深入解析广交会琶洲展馆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从“功能-交通”一体和“空间-生态”协同的要素关联两个维度以及“区域城市↔规划组群↔会展建筑”的类型分析出发,探析会展建筑要素之间的内在运作机制,发掘应对当代大型复杂会展建筑的系统设计方法。广交会琶洲展馆的创作与实践为当代大型会展建筑的研究带来了积极探索,对于当代建筑系统性设计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作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展建筑 要素关联 类型分析 系统设计 广交会琶洲展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耦合机制下红色文化展陈的场景叙事研究
7
作者 魏枢 杨亦能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4-58,共5页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存量建筑的改造更新与文化赋能,受到现状制约,面临许多挑战。研究以上海崇明政协文史馆的展陈实践为例,提出了空间耦合与场景叙事的方法,充分利用既有空间,扬长避短,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首先,研究需要对既有... 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存量建筑的改造更新与文化赋能,受到现状制约,面临许多挑战。研究以上海崇明政协文史馆的展陈实践为例,提出了空间耦合与场景叙事的方法,充分利用既有空间,扬长避短,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首先,研究需要对既有建筑空间进行分析研判,与展陈内容建立起关联耦合的机制;其次,建构独特的场景叙事模型,从叙事内容、表达方式、场景体验三个方面,实现空间激活与文化传播;最后,在展陈实践中验证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展陈实践将中国人民政协和崇明政协的发展历程分为协商建国、同舟共济、历史转折、谱写新篇、再创辉煌五个篇章,与建筑空间的起承转合进行关联耦合,宏大的历史叙事、鲜活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崇明元素与空间场景水乳交融,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产生深度的情感共鸣。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耦合和场景叙事的方法能够让闲置建筑焕发活力和生机,对红色文化传承起到积极作用,为城市更新提供重要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耦合 红色文化 场景叙事 展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IGC的西夏文化元素提炼及混合现实数字人互动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晨雨 祁悦 +3 位作者 郭瀚之 潘怡丹 包仪华 翁冬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57,共9页
目的探索西夏文化元素在当代数字技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构建新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设计创新性的互动展示流程。方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西夏传统视觉元素,借助AIGC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训练出符合西夏文化特征的LoR... 目的探索西夏文化元素在当代数字技术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的互动体验,构建新的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体系,设计创新性的互动展示流程。方法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西夏传统视觉元素,借助AIGC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训练出符合西夏文化特征的LoRA模型,进而生成新素材,融入大佛寺数字人形象设计,搭建基于三维实时渲染的高逼真数字人互动装置。同时,对AIGC应用于传统文化数字IP生产的管线进行整理和完善。结果成功生成包括纹样、服装、配饰等在内的新素材,并将其融入数字人形象设计中,结合DeepFake技术打造出数字人互动装置。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传统文化保留、传播方法,有助于指导传统数字文化IP设计,激起年轻群体的文化共鸣,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有效路径。通过生成新素材和创新互动装置,显著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也证明了AIGC技术在传统文化创新应用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西夏文化 数字IP 互动展示 设计与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动物园沉浸式展区设计探索--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亚洲灵长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钱泓宇 沈志军 +1 位作者 崔中雨 郭苏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48,共8页
沉浸式展区是在动物园展区设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动物展示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动物福利及游客观展体验。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亚洲灵长区为研究案例,从动物生态友好、游客观感体验和园区管理高效3方面入手,深入探讨21世纪现代动物园... 沉浸式展区是在动物园展区设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动物展示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动物福利及游客观展体验。以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亚洲灵长区为研究案例,从动物生态友好、游客观感体验和园区管理高效3方面入手,深入探讨21世纪现代动物园沉浸式展区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在有限的空间中更好地展示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提升科普教育、自然教育效果,为动物园沉浸式展区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动物园 动物园设计 沉浸式展区 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 亚洲灵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户感知下的设计展览动态海报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瞻 李振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3-282,共10页
目的为增强设计展览动态海报可读性,提升用户对设计作品的感知效果,本研究融合AHP与TOPSIS构建动态海报设计路径。方法针对展览类动态海报设计重点及评估模糊问题,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展览类动态海报设计要素进行权重运算及排序;... 目的为增强设计展览动态海报可读性,提升用户对设计作品的感知效果,本研究融合AHP与TOPSIS构建动态海报设计路径。方法针对展览类动态海报设计重点及评估模糊问题,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展览类动态海报设计要素进行权重运算及排序;其次根据运算结果明确重点设计要素,并基于此构思6种设计方案;最后采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进行设计评估,以明确最佳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风格新颖性、视觉美观性、画面吸引力、内容熟悉性、主题趣味性和信息层级逻辑是影响设计展览动态海报用户感知的要素。结论用户感知角度下融合AHP和TOPSIS的设计展览动态海报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及科学性,其研究路径可为同类设计研究或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感知 动态海报 层次分析法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设计展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叙事的中国油脂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枳润 何科方 王丽英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4,共7页
中国油脂博物馆是我国油脂领域唯一的大型专业科普教育场馆,不仅向公众展示我国悠久的油脂历史文化,还充分展示现代辉煌的油脂科技成果,其展陈设计独具匠心。基于空间叙事理论,以中国油脂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 中国油脂博物馆是我国油脂领域唯一的大型专业科普教育场馆,不仅向公众展示我国悠久的油脂历史文化,还充分展示现代辉煌的油脂科技成果,其展陈设计独具匠心。基于空间叙事理论,以中国油脂博物馆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空间叙事的结构建造与氛围营造两个维度分析中国油脂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原理,挖掘油脂博物馆建设背后的感人故事,并深入了解现代油脂科技,总结提炼油脂科普场馆空间设计模式与现实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油脂博物馆 油脂科普 空间叙事 展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博物馆国际交流展览体验式设计路径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管晓锐 刘薇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0,138,139,共10页
中国博物馆对外国际展览的展示形式,已从较为单一的文物本体展示,转向更加多元的“文物+辅助展项”综合展示。推动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国际展览复杂性、博物馆学界新兴议题和办展目的更加多元等挑战与机遇。在文明交流互鉴视角下,中... 中国博物馆对外国际展览的展示形式,已从较为单一的文物本体展示,转向更加多元的“文物+辅助展项”综合展示。推动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国际展览复杂性、博物馆学界新兴议题和办展目的更加多元等挑战与机遇。在文明交流互鉴视角下,中国博物馆试图形成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化语言并构建阐释逻辑体系,形成具有可视化、交互式和光影艺术化设计特征的体验式设计,为博物馆遵循“体验经济”市场规律,满足观众体验消费需求,创新对外国际展览阐释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国际交流展览 体验式设计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展厅设计创新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丹丹 高礼华 +2 位作者 沈悦 胡张斌 孟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00-512,517,共1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当代展厅发展的数字化设计创新路径。方法通过对多种数字媒体技术的内涵、应用现状、传播优势及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本文总结了在材料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展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综合运用虚拟... 目的探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当代展厅发展的数字化设计创新路径。方法通过对多种数字媒体技术的内涵、应用现状、传播优势及设计方法等问题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本文总结了在材料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展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力触觉反馈系统、交互式数字平台、全息3D展示、球幕投影及互动滑轨等数字化设计方式,增强参观者与展示内容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探究数字化设计的多维表达方式。结论最终,从学科交叉的角度为数字展厅发展提供了一种融媒体、跨感官的交互式数智化设计创新方法,推动未来数智化设计创新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数字展厅 数字媒体技术 设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视野下传统造园手法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秀娟 《园林》 2024年第8期120-125,共6页
园林与博物馆都是文化与精神的物质空间载体。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建成,为博物馆学与风景园林学这两个学科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范例。向中国园林借智慧,将造园艺术手法引入到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对展陈空间营造、参观者游览线路及其心理和... 园林与博物馆都是文化与精神的物质空间载体。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建成,为博物馆学与风景园林学这两个学科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新的范例。向中国园林借智慧,将造园艺术手法引入到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对展陈空间营造、参观者游览线路及其心理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引导,不仅有利于博物馆的展览叙事功能和文物内涵的挖掘,同时也是园林设计在新领域中的一个有益尝试。以2023年入选北京十大优秀展览的中国园林博物馆《物上山水》展为例,从展览布局、空间设计、场景营造等角度进行解析,创新博物馆展览设计思维,增加观览者的现场体验感,为中国优秀传统园林文化和技艺向更多的新领域拓展做出积极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学科交叉 博物馆 造园艺术 展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题材类展览设计的创新探索——以“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为例
15
作者 侯苏洋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历史类主题展览的叙事设计,要建立在明确的叙事主题和完整的叙事结构上。“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改变以往以时间为序的内容叙事逻辑,在充分解读秦汉文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性的采用平行式逻辑架构和多线索并行的... 历史类主题展览的叙事设计,要建立在明确的叙事主题和完整的叙事结构上。“天下同一——秦汉文明主题展”改变以往以时间为序的内容叙事逻辑,在充分解读秦汉文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性的采用平行式逻辑架构和多线索并行的叙事方式,配以原创多媒体装置和多媒体交互触摸屏,为观众立体呈现了秦汉文明的突出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览叙事 叙事设计 叙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伊甸园热带雨林温室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16
作者 卢小松 王俊 程晓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193-200,237,共9页
青岛东方伊甸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型主题公园,其中风暴森林热带雨林展览温室是伊甸园标志形象,以“水生万象”为营建主题,展示水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展览温室的营建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展基于自然生态的艺术... 青岛东方伊甸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型主题公园,其中风暴森林热带雨林展览温室是伊甸园标志形象,以“水生万象”为营建主题,展示水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展览温室的营建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展基于自然生态的艺术化设计,通过艺术的手法,融合热带雨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技术,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水与热带雨林的关系,体现“恢复”与“重塑”的生态价值观念,为将来更多展览温室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提供案例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伊甸园 展览温室 热带雨林 景观设计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馆展品及其展示形式设计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李春富 李丹熠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2-65,69,共5页
从我国科技馆的发展现状出发,简要论述了科技馆这一科普形式的变化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科技馆展示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科技馆展品的4大特点: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理性,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科技馆展品展示形式的种... 从我国科技馆的发展现状出发,简要论述了科技馆这一科普形式的变化及对公众的影响,分析了目前科技馆展示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科技馆展品的4大特点: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理性,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科技馆展品展示形式的种类和设计方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未来设想,表明要充分考虑展品设计因素,灵活应用并创新展示形式,才能丰富展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馆 展品 展示形式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场景展示系统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吴亚东 蔡勇 韩永国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517-1519,共3页
基于软件平台MultiGen Creator 和 Vega, 开发出了集漫游、设计与一体的虚拟场景展示系统。文中分析了该系统实现的整体结构及开发过程,论述了仿真模型的获得、纹理的处理、模型的转换和简化等技术的实现,以及Vega中有关自由度控制、碰... 基于软件平台MultiGen Creator 和 Vega, 开发出了集漫游、设计与一体的虚拟场景展示系统。文中分析了该系统实现的整体结构及开发过程,论述了仿真模型的获得、纹理的处理、模型的转换和简化等技术的实现,以及Vega中有关自由度控制、碰撞检测、输入控制、文字声音提示信息、地图提示功能、物体的拾取等编程设计。结果表明,开发的虚拟场景展示系统,可广泛用于建筑布局规划、房地产效果展示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漫游 虚拟设计 虚拟场景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下的交互展示平台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春富 柴晶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35-138,共4页
目的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对交互展示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现代展示设计平台提供新的发展途径。方法从交互展示平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分别从实体展示的发展及其形式演变、虚拟展示形式的发展样态、交互展示的平台建设、未来实... 目的针对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对交互展示平台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现代展示设计平台提供新的发展途径。方法从交互展示平台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出发,分别从实体展示的发展及其形式演变、虚拟展示形式的发展样态、交互展示的平台建设、未来实体与虚拟交互展示结合的发展方向这4方面对交互展示平台的建设、发展及未来趋势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结论通过交互展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把握现代展会经济以互动展示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形成宏观的发展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 实体展示 虚拟展示 网络 平台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虚拟会展产品信息知识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严波 薛澄岐 姚干勤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了使虚拟会展产品信息知识中的工程设计和工业设计2个不同设计领域知识具有统一的设计认知描述,在传统FES和FBS设计认知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全面和统一的UEFBS设计认知模型.通过引入本体理论和技术,对虚拟会展领域产品信息知... 为了使虚拟会展产品信息知识中的工程设计和工业设计2个不同设计领域知识具有统一的设计认知描述,在传统FES和FBS设计认知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建立了全面和统一的UEFBS设计认知模型.通过引入本体理论和技术,对虚拟会展领域产品信息知识中的概念、术语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提取和规范化描述,建立了虚拟会展领域产品信息知识本体模型,并结合加湿器实例进行具体表述.结果表明,建立在2种领域知识统一设计认知模型基础上的虚拟会展领域产品信息更加符合人的设计认知习惯,形式化的加湿器产品信息本体模型概念明确、组织清晰、表达规范,有利于虚拟会展用户全面、准确地了解和共享加湿器产品的设计信息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虚拟会展 工程设计 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