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ained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T-S fuzzy model for nonlinear systems 被引量:7
1
作者 Su Baili Chen Zengqiang Yuan Zhuz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7年第1期95-100,共6页
A constrained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GPC) algorithm based on the T-S fuzzy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nonlinear system. First, a Takagi-Sugeno (T-S) fuzzy model based on the fuzzy cluster algorithm and th... A constrained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GPC) algorithm based on the T-S fuzzy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nonlinear system. First, a Takagi-Sugeno (T-S) fuzzy model based on the fuzzy cluster algorithm and the orthogonalleast square method is constructed to approach the nonlinear system. Since its consequence is linear, it can divide the nonlinear system into a number of linear or nearly linear subsystems. For this T-S fuzzy model, a GPC algorithm with input constraints is presented. This strategy takes into account all the constraints of the control signal and its increment, and does not requir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Diophantine equations. So it needs only a small computer memory and the computational speed is hig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a good performance for the nonlinea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GPC) Nonlinear system T-S fuzzy model Input constraint fuzzy clu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27
2
作者 程启明 程尹曼 +1 位作者 薛阳 胡晓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8-117,共10页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 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线性单变量控制、线性多变量控制、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及智能控制几个发展阶段,其中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强力式、PID+PSS、线性最优等励磁控制方法;非线性多变量控制可分为鲁棒、变结构、自适应、内模、预测、灰色、自抗扰、Lyapunov、反步、无源、Hamilton、反馈线性化等励磁控制;智能控制可分为模糊、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专家、学习、遗传、模糊神经等励磁控制。全面地概括了励磁控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并按控制理论发展规律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分析这些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说明励磁控制与其他控制之间的协调方式,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励磁控制 同步发电机 电力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广义预测控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化光 吕剑虹 陈来九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7,共9页
本文将单变量广义预测控制原理应用到多变量模糊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辨识模糊模型的多变量预测控制方法。仿真研究表明,该模糊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适用于工业过程的动态辨识和控制,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模糊辨识 预测控制 多参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预测控制:理论、算法与应用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伟 杨建军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77-786,共10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广义预测控制基本方法及其近年来提出的改进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对非线性系统广义预测控制、多变量系统广义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的稳定性与鲁棒性分析作了进一步讨论.最后,概述了广义预测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和广义... 本文简要介绍了广义预测控制基本方法及其近年来提出的改进广义预测控制算法,并对非线性系统广义预测控制、多变量系统广义预测控制、广义预测控制的稳定性与鲁棒性分析作了进一步讨论.最后,概述了广义预测控制在工业中的应用和广义预测控制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 预测控制 控制理论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系统的广义预测控制解耦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薛美盛 樊弟 魏衡华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2,共4页
针对在系统关联严重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权矩阵,预测控制可以实现间接解耦控制,但是系统的跟踪性能将大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设定值观测器的多变量广义预测解耦控制算法,结合前馈解耦控制策略与广义预测控制律,将其他通道对当... 针对在系统关联严重的情况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权矩阵,预测控制可以实现间接解耦控制,但是系统的跟踪性能将大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设定值观测器的多变量广义预测解耦控制算法,结合前馈解耦控制策略与广义预测控制律,将其他通道对当前通道的影响作为扰动,从而实现近似解耦。在目标函数中用控制量的增量代替控制量,使控制增量变化不至于过于剧烈。并且增加了一种新的设定值观测器,根据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偏差实时改变误差权矩阵,进一步减弱了耦合。最后,磨煤机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解耦 广义预测控制 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有约束模糊预测解耦控制 被引量:9
6
作者 苏佰丽 陈增强 袁著祉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550,共5页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带约束输入的广义预测解耦控制算法:首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建立T-S模糊模型,然后在每个采样点对系统进行局部动态线性化,将得到的系统线性化模型进行对角解耦,然后对其设计带输入约束的GPC算法.该算法...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带约束输入的广义预测解耦控制算法:首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建立T-S模糊模型,然后在每个采样点对系统进行局部动态线性化,将得到的系统线性化模型进行对角解耦,然后对其设计带输入约束的GPC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控制输入及其增量受约束的情况,而且不必求Dio-phantine方程,减小了计算量,且削弱了变量之间的耦合程度.最后的仿真结果说明了该算法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 T—S模糊模型 多变量解耦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GPC) 约束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两步法预测控制方法 被引量:17
7
作者 武俊峰 王世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80,共6页
应用于工业的预测控制系统往往局限于线性系统,而针对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的非线性系统却不能实现输出量跟踪。为了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实际输出值能够跟随期望输出值,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两步法预测控制方法。根据预测控制求解的中间变... 应用于工业的预测控制系统往往局限于线性系统,而针对实际生产中绝大多数的非线性系统却不能实现输出量跟踪。为了实现非线性系统的实际输出值能够跟随期望输出值,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两步法预测控制方法。根据预测控制求解的中间变量ν与为了跟随期望输出实际作用于系统的控制量u之间的对应关系,设计相应的模糊规则,确立模糊输入、输出及相应隶属度函数,从而建立模糊控制器,解决了采用Hammerstein模型时,由于静态非线性环节的难于求解实际控制量的弊端。通过仿真实例与传统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算法对比突出说明了该方法在稳定性与鲁棒性上的控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法预测控制 模糊控制 HAMMERSTEIN模型 非线性系统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有约束模糊预测控制 被引量:6
8
作者 苏佰丽 陈增强 袁著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00-1704,共5页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带约束输入的广义预测控制(GPC)算法.首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建立T-S模糊模型,利用模糊聚类算法和正交最小二乘算法对输入变量的模糊划分及后件部分的参数分别进行辨识,然后在每个采样点对系统进行局部...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带约束输入的广义预测控制(GPC)算法.首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建立T-S模糊模型,利用模糊聚类算法和正交最小二乘算法对输入变量的模糊划分及后件部分的参数分别进行辨识,然后在每个采样点对系统进行局部动态线性化.根据得到的系统线性化模型设计GPC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控制输入及其增量受约束的情况,而且不必求D iophantine方程,大大减小了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保证系统输出有效跟踪设定值,而且控制输入和控制增量均在其约束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非线性系统 T-S模糊模型 广义预测控制(GPC) 约束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位置伺服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礼兵 游有鹏 吴婷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693-1697,共5页
针对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对数控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现行位置伺服控制方法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网格搜索算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思想对伺服控制系统的模型结... 针对高速高精度加工技术对数控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及现行位置伺服控制方法存在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推理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网格搜索算法和递推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思想对伺服控制系统的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进行辨识;然后将广义预测控制方法作为数控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运用模糊逻辑推理对反馈偏差进行非线性在线校正,克服了传统的广义预测控制对CARIMA模型进行线性控制的缺点;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和施耐德十字平台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该方法为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控制 位置跟踪 广义预测控制 模糊推理 数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预测PID控制算法仿真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林欢 苏宏业 褚健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95-498,503,共5页
研究了一类参数未知的多变量系统的广义预测PID参数整定问题。基于广义预测控制(GPC)的思想和gGPC与PID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多变量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其中性能指标包含了稳态误差加权项。PID参数通过gGPC与PID的相互关系递... 研究了一类参数未知的多变量系统的广义预测PID参数整定问题。基于广义预测控制(GPC)的思想和gGPC与PID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多变量系统PID参数整定方法,其中性能指标包含了稳态误差加权项。PID参数通过gGPC与PID的相互关系递推计算得到。仿真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PID参数整定 广义预测控制(GPC) 稳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空间飞行器飞/推一体化模糊自适应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路 姜长生 +1 位作者 文杰 都延丽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7-133,共7页
近空间飞行器(near-space vehicle,NSV)的飞行包络很大,特别在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系统将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和快速时变性。而且,由于机体和发动机高度一体化,气动和推进系统具有很强的耦合特性,这些都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近空间飞行器(near-space vehicle,NSV)的飞行包络很大,特别在高超声速飞行过程中,系统将具有强烈的非线性和快速时变性。而且,由于机体和发动机高度一体化,气动和推进系统具有很强的耦合特性,这些都对控制器的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考虑到NSV爬升和巡航的任务要求,首先分析了近空间飞行器的气动结构和动力配置,提出了NSV在高超声速条件下的气动/发动机一体化纵向运动控制模型,并采用输入-输出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的思想将控制模型转化成仿射形式。结合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面的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方法,同时利用T-S模糊系统的通用逼近性,设计模糊自适应律来消除系统不确定性的影响,并通过Lyapunov方法分析了闭环系统的控制特性。这种方法被用于NSV纵向运动飞/推一体化控制中,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空间飞行器 广义预测控制 T-S模糊系统 自适应控制 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模糊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在碱回收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江 张良军 +2 位作者 李平 郑新彬 廖秀蓉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利用神经 模糊系统建立了碱回收炉的动态模型 ,规则结论部分采用线性ARMA模型 ,并将此神经 模糊系统与广义预测控制算法相结合 ,以此为基础开发了碱回收炉的优化控制系统 。
关键词 碱回收炉 纸浆厂 大型 广义预测控制 模糊系统 算法 模糊预测控制 规则 ARMA模型 优化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IMA模型的锅炉燃烧控制系统设计及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印江 侯鹏飞 白建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104,共5页
针对燃煤锅炉实际运行工况,建立了锅炉燃烧系统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CARIMA)模型,并对该模型设计了模糊预测控制器,根据广义预测控制(GPC)的自校正多步预测和反馈校正等特点,将模糊控制作为广义预测控制的校正调节;将锅炉燃烧控制... 针对燃煤锅炉实际运行工况,建立了锅炉燃烧系统的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CARIMA)模型,并对该模型设计了模糊预测控制器,根据广义预测控制(GPC)的自校正多步预测和反馈校正等特点,将模糊控制作为广义预测控制的校正调节;将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划分为燃料量、送风量、炉膛压力3个控制子系统,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对各控制子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燃料量控制系统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基础上,使系统响应较平稳,跟踪速度更快;优化后的送风量和炉膛压力控制系统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和稳态误差均为0,且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燃烧系统 CARIMA模型 模糊预测 多变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新房 徐大平 柳亦兵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7-43,共7页
提出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串级控制。外回路根据机组的运动方程采用自适应最优模糊控制,给出发电机电磁转矩设定值,实现参考转速的渐进跟踪。算法综合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系统辨识作为控制算法的一部分自动执行... 提出定桨距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串级控制。外回路根据机组的运动方程采用自适应最优模糊控制,给出发电机电磁转矩设定值,实现参考转速的渐进跟踪。算法综合考虑风力发电机组的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系统辨识作为控制算法的一部分自动执行。内回路基于双馈发电机的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模型,结合动态线性化和反馈稳态解耦技术,提出发电机有功、无功功率的预测函数控制。采用 PI 控制与本文的控制策略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 定子磁场定向 解耦技术 矢量控制系统 电磁转矩 双馈发电机 控制策略 预测函数控制 PI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线性时变系统的特征模型及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 被引量:14
15
作者 孙多青 吴宏鑫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7-681,692,共6页
对于阶数及参数未知的高阶系统,如何设计一个工程上易于实现的低阶控制器,以实现有效的高性能控制,这是目前航天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将对象特征和控制性能要求相结合的方法,对多输入—多输出高阶线性时变系统和一类非线性时... 对于阶数及参数未知的高阶系统,如何设计一个工程上易于实现的低阶控制器,以实现有效的高性能控制,这是目前航天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将对象特征和控制性能要求相结合的方法,对多输入—多输出高阶线性时变系统和一类非线性时变系统从理论上详细推导出了其特征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特征模型的稳定的自适应模糊广义预测控制方案。由于控制结构中使用了分层模糊系统,从而减少了模糊规则数目。通过对一个挠性航天器控制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特征建模 线性时变系统 分层模糊系统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型的车辆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唐国元 宾鸿赞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2064-2067,共4页
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车辆的模糊模型 ,从而将车辆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模糊化方法分解为若干线性子系统 ,系统的输出是这些线性子系统输出的加权和 ,提出了基于梯度下降法的模糊模型辨识算法。根据所建立的模糊模型推导了广义预测控制... 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建立车辆的模糊模型 ,从而将车辆非线性系统模型通过模糊化方法分解为若干线性子系统 ,系统的输出是这些线性子系统输出的加权和 ,提出了基于梯度下降法的模糊模型辨识算法。根据所建立的模糊模型推导了广义预测控制模型 (CARIMA) ,为车辆的稳定性控制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运用该方法对车辆的制动转向工况进行了仿真研究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模型 系统辨识 广义预测控制 车辆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逻辑推理的DFS预测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由勇 吴澄 +1 位作者 由俊生 韩亚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57-1259,共3页
高载荷飞行仿真中载人离心机本身的转动惯量较大,在飞行高过载状态离心机的延时控制成为控制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基于T-S模糊逻辑推理建立DFS系统高载荷飞行阶段的模糊规则,经对相关操纵输入量的模糊聚类辨识,... 高载荷飞行仿真中载人离心机本身的转动惯量较大,在飞行高过载状态离心机的延时控制成为控制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基于T-S模糊逻辑推理建立DFS系统高载荷飞行阶段的模糊规则,经对相关操纵输入量的模糊聚类辨识,在采样点附近采用广义预测控制方法得到当前控制规律,从而实现对飞行仿真的预测控制。仿真试验表明了该方法的科技较好的调节控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广义预测控制 DFS系统 模糊聚类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角CARIMA模型多变量广义预测近似解耦控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奇安 金鑫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64-1769,1797,共7页
针对多变量系统中存在的强耦合,提出基于对角CARIMA模型的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近似解耦算法.根据对角CARIMA模型中的A和C矩阵为对角形式的特点,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分解为多个多输入单输出系统进行预测和控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量之间的... 针对多变量系统中存在的强耦合,提出基于对角CARIMA模型的多变量广义预测控制近似解耦算法.根据对角CARIMA模型中的A和C矩阵为对角形式的特点,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分解为多个多输入单输出系统进行预测和控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变量之间的耦合性.根据模型预测值与参考轨迹之间的偏差实时调整目标函数中跟踪误差的加权系数,达到进一步降低各个回路之间耦合的目的.加权系数调整的基本原则是,每个输出跟踪误差的加权系数是由其他输出在同时刻偏离参考轨迹的加权误差平方和构成.当某个输出偏离目标值时,其他输出的跟踪误差权值相对增大,以避免输出之间的相互扰动,达到近似解耦的目的.利用单变量GPC、多变量MGPC、基于设定值观测器解耦的MGPC以及提出的近似解耦方法,分别对温室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近似解耦算法控制平稳,输出变量之间的相互扰动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量系统 CARIMA模型 广义预测控制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量模糊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秦勇 张锡第 贾利民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1-134,共4页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iques, are to analyze and deal with complex MIMO dynamic systems. A complex multivariable system features nonlin...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intelligent techniques, are to analyze and deal with complex MIMO dynamic systems. A complex multivariable system features nonlinearity, uncertainty, multiple variables and couple action. It is difficult or even impossible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is kind of system with the existing conventional system and control theories based on classical logic. The theory of fuzzy sets and fuzzy systems open a new alternative way to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such systems. But most developments are limited during the dealing with SISO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the study on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is of significance in respects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 and becomes one of the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the fuzzy logic techniques. In this dissertation, several conclusions about the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theory have been achieved. The whole thesis includes two parts, and the main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art, the theory about modeling,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s is studied, including 1 The study on generalized fuzzy basis function based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 model B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modeling methods of multivariable fuzzy systems, enlightened by the fuzzy cell to cell mapping model proposed by L.M.Jia, a new analy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MIMO fuzzy rules generalized fuzzy basis function (GFBF) is put forwards under the deterministic definition of the fuzzy cellization. It cannot only simultaneously the numerical data and linguistic knowledge of the complex systems, but also contains many kinds of fuzzy basis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GFBF. Consequently, generalized fuzzy basis function series (GFBFS), an efficient and concise modeling method for MIMO fuzzy systems, is proposed through 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logic used in the fuzzy inference mechanism, which can be proved to approximate arbitrary nonlinear functions to any degree of accuracy. Based on this model, an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utilizing numerical data is provided and its convergence property is detailed studied.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a fast technique based on ρ cut equivalent system is put forwar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bout typical system and practical industrial plant demonstrate its effectiveness. 2 The study on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the MIMO fuzzy systems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analyzing method of fuzzy systems, and based on the idea that the dynamics of any complex system is the aggregation of its implicit stable sub dynamics and unstable sub dynamics, system decompos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make the system properties easier to be recognized. Furthermore, the filtering operation is used to reasonable eliminate the less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make the dominant dynamics emerge. Then, the system behavior can be evaluated directly from the α cut equivalent system structu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ell to cell mapping. This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asymptotic response of the complex dynamic system. 3 The study on fuzzy sliding-mode based self learning multivariable fuzzy controller (FSM MFC) Af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tate of arts of the researches on multivariable fuzzy controller (MFC), the limitation of indirect MFC based on the controlled system model is summariz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of direct MFC and the general purposed model free MFC becomes the focus on the researches on fuzzy logic control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VSC) dealing with SISO and n the order systems, the concept of fuzzy sliding mode (FSM) is defined in the state spac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losed loop system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to another control input. Meantime, b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系统 多变量模糊系统 广义模糊基函数 模糊滑模 自学习多变量模糊控制器 工业智能自动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Hammerstein模型的多变量非线性预测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道平 朱学峰 周其节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19,共7页
将单输入单输出的Hammerstein模型推广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提出了广义Hammerstein模型,并给出了其辨识建模方法.进一步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多变量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了线性预测控制的成果... 将单输入单输出的Hammerstein模型推广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提出了广义Hammerstein模型,并给出了其辨识建模方法.进一步以此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多变量非线性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利用了线性预测控制的成果,避免了通常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所需的在线数值寻优计算,大大节约了在线计算时间、提高了算法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非线性系统 H模型 工业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