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复杂弹性空腔的边光滑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嘉明 袁丽芸 +2 位作者 陆静 陈莎 文润旭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32,共8页
在弹性空腔结构上敷设被动约束层阻尼(passive constraint layer damping, PCLD)可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针对这类复杂结构建立了二维复合弹性空腔的边光滑有限元耦合动力学模型。其中,PCLD结构采用两节点四自由度的PCLD梁单元,声场采用... 在弹性空腔结构上敷设被动约束层阻尼(passive constraint layer damping, PCLD)可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针对这类复杂结构建立了二维复合弹性空腔的边光滑有限元耦合动力学模型。其中,PCLD结构采用两节点四自由度的PCLD梁单元,声场采用边光滑有限元模型。以二维全敷设复合矩形空腔模型为数值算例,以精细网格下的有限元法结果作为参考解,对比研究了在相同背景网格下,边光滑有限元法和有限元法的频响结果,发现前者更接近参考解,说明同样的计算成本下,边光滑有限元法具有更高的精确性,特别是在中频计算中。最后,分析了PCLD结构对某汽车驾驶舱的降噪效果,以及黏弹层和约束层厚度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黏弹层厚度增大,可一定程度上降低空腔噪声,而约束层厚度增大,并不能在整个频段得到很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光滑有限元法 被动约束层阻尼 二维复合弹性空腔 降噪 声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非静力大气模式的近似黎曼求解器应用研究
2
作者 魏杰姝 陈春刚 +4 位作者 张寅钲 唐杰 沈学顺 肖锋 李兴良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1-384,共14页
基于多矩非静力大气模式,开展了3类垂向近似黎曼求解器应用研究。多矩非静力大气模式具有高精度与数值守恒特性,其垂向采用守恒的有限差分格式进行数值离散,而网格单元边界通量计算是通过求解黎曼问题来实现的,因此采用合适的近似黎曼... 基于多矩非静力大气模式,开展了3类垂向近似黎曼求解器应用研究。多矩非静力大气模式具有高精度与数值守恒特性,其垂向采用守恒的有限差分格式进行数值离散,而网格单元边界通量计算是通过求解黎曼问题来实现的,因此采用合适的近似黎曼求解器对准确模拟非静力大气垂直运动显得十分关键。LLF(Local Lax-Friedrich)、LMARS(Low Mach Approximate Riemann Solver)和HLLC(Harten-Lax-van Leer Contact)为计算流体力学(CFD)中常用的3种近似黎曼求解器,它们的计算代价和复杂程度逐渐增加。一维标准数值试验表明:LLF计算最为经济,但具有较强的耗散;LMARS具有适用于大气流动的假设,对于数值粘性的控制较好且计算量不大;HLLC建立的三波模型可以避免对中间特征场的过度数值耗散。基于LLF近似黎曼求解器计算经济的特点,通过优化LLF近似黎曼求解器各特征波动的粘性系数,能够实现与LMARS、HLLC近似黎曼求解器相同的性能,且计算代价最小。二维非静力数值试验表明,优化的LLF近似黎曼求解器能够规避常规LLF近似黎曼求解器的数值耗散过大问题,正确模拟小尺度非静力垂直运动,达到更复杂的LMARS、HLLC近似黎曼求解器模拟效果且并未增加计算量,这为非静力大气数值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似黎曼求解器 守恒型有限差分方法 多矩约束有限体积方法 非静力大气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阻尼层板的振动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钱振东 陈国平 朱德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约束阻尼层结构是一类利用阻尼层的剪切效应达到减振目的的结构。基于这一原理,本文分析了约束阻尼层板的振动。引入的位移模式中,考虑了附加部分对原结构运动的相对性和阻尼层的横向剪切效应,据此推导了约束阻尼层板的运动方程和边... 约束阻尼层结构是一类利用阻尼层的剪切效应达到减振目的的结构。基于这一原理,本文分析了约束阻尼层板的振动。引入的位移模式中,考虑了附加部分对原结构运动的相对性和阻尼层的横向剪切效应,据此推导了约束阻尼层板的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最后分析了简支矩形板的固有振动,讨论其振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减振 有限元 约束阻尼层 层板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主泵用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耦合模型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康玉茹 孟祥铠 +2 位作者 彭旭东 李纪云 盛颂恩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27,共6页
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核主冷泵用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动、静环组件的非线性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接触状态的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动、静环简化边界约束条件,基于此建立了热弹耦合数值模型,对雷诺方程、能量方程、热传导方程进行... 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核主冷泵用流体静压型机械密封动、静环组件的非线性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接触状态的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动、静环简化边界约束条件,基于此建立了热弹耦合数值模型,对雷诺方程、能量方程、热传导方程进行耦合求解,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并对静环端面尺寸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保证良好的稳态密封性能,计算结果推荐静环端面的锥角在300~350μrad范围内选择,台阶半径Rm在0.120~0.125m范围内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主泵 流体静压 有限元 边界约束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天雄 石银明 +2 位作者 华宏星 陈兆能 史习智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8,共6页
研究局部附加主动约束层阻尼 (activeconstrainedlayerdamping ,ACLD)结构板的振动控制问题。基于Hamilton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建立主动约束层阻尼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 ,同时给出一种用于确定粘弹材料GHM (Golla Hughes Mctavish)模型参... 研究局部附加主动约束层阻尼 (activeconstrainedlayerdamping ,ACLD)结构板的振动控制问题。基于Hamilton原理 ,提出一种新的建立主动约束层阻尼板动力学模型的方法 ,同时给出一种用于确定粘弹材料GHM (Golla Hughes Mctavish)模型参数的优化问题。采用GHM方法描述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将粘弹性材料的动力特性描述与工程上最常用的有限元分析结合起来 ,推导得到ACLD结构的动力学方程为标准二阶定常线性系统方程。应用LQR控制理论进行结构振动控制仿真 ,结果表明 ,本文给出的新建模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ACLD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结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 有限元 振动控制 粘弹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层阻尼梁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石银明 华宏星 傅志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289-1292,共4页
将粘弹性材料的动力特性描述与工程上最常用的有限元分析结合起来 ,采用 GHM方法描述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进行有限元分析时 ,考虑到粘弹性材料轴向位移的影响 ,并引入耗散自由度 ,导出了标准二阶定常线性系统模型 ,从而避免因粘弹性材... 将粘弹性材料的动力特性描述与工程上最常用的有限元分析结合起来 ,采用 GHM方法描述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 .进行有限元分析时 ,考虑到粘弹性材料轴向位移的影响 ,并引入耗散自由度 ,导出了标准二阶定常线性系统模型 ,从而避免因粘弹性材料导致的高阶非线性方程 .算例的计算结果与相关文献中的计算及试验进行比较 ,吻合良好 .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计算简捷 ,而且可用于主动控制 ,以便开发出既有被动约束层阻尼控制的高鲁棒性、可靠性 ,又有主动控制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层阻尼 有限元 结构振动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敏约束层阻尼减振板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友强 邓兆祥 +1 位作者 王攀 刘会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6,共8页
针对机敏约束层阻尼减振板结构,考虑到粘接层、压电层、阻尼层、基层结构的耦合运动及位移协调关系,结合压电学理论、有限元理论以及粘弹性材料阻尼性能的滞弹性位移场模型,建立了耦合系统的有限元动力模型,该模型可适用于含SCLD结构的... 针对机敏约束层阻尼减振板结构,考虑到粘接层、压电层、阻尼层、基层结构的耦合运动及位移协调关系,结合压电学理论、有限元理论以及粘弹性材料阻尼性能的滞弹性位移场模型,建立了耦合系统的有限元动力模型,该模型可适用于含SCLD结构的任意复杂系统的振动建模研究。以局部覆盖SCLD结构的对边约束钢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结构动力学参数理论计算、ANSYS模态分析与模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及ANSYS分析能较好吻合,充分证明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敏约束层阻尼 滞弹性位移场模型 有限元法 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液压电阻尼圆柱壳的有限元建模 被引量:9
8
作者 章艺 童宗鹏 +1 位作者 张志谊 华宏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基于M ind lin板理论、压电理论、粘弹性理论和理想流体方程,对充液圆柱壳主动约束阻尼结构在流固耦合条件下的建模进行了研究。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得到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HM方法描述粘弹性阻尼的本构关系,结合流体方程建立主动约束... 基于M ind lin板理论、压电理论、粘弹性理论和理想流体方程,对充液圆柱壳主动约束阻尼结构在流固耦合条件下的建模进行了研究。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得到结构的动力学方程,利用GHM方法描述粘弹性阻尼的本构关系,结合流体方程建立主动约束阻尼结构在流固耦合条件下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从压电材料的电压到流固耦合边界下的圆柱壳结构振动的频响函数,利用实验结果对理论计算加以验证,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材料 圆柱壳 流固耦合 有限元 主动约束层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的振动控制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玲 王宜 谢熔炉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共7页
基于弹性、粘弹性和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结合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采用自感电压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对主动约束层阻尼板进行了闭环振动控制,研究了不同控制增益条件下,主... 基于弹性、粘弹性和压电材料的本构关系,利用Hamilton原理,推导了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有限元动力学模型。结合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特性,采用自感电压的位移和速度反馈,对主动约束层阻尼板进行了闭环振动控制,研究了不同控制增益条件下,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自感电压的比例、微分反馈控制,能有效控制约束层阻尼板的振动,增大振动能量耗散,尤其对频率共振峰有明显抑制作用。由于该方法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层阻尼 粘弹性材料 比例微分控制 振动控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结构动力学建模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天雄 华宏星 +2 位作者 张志谊 石银明 陈兆能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2-46,共5页
将有限元法和GHM法相结合 ,给出了建立主动约束层阻尼 (ACLD)板结构动力学模型的新方法。建模时 ,考虑到粘弹材料 (VEM )的纵向位移影响 ,采用GHM方法描述VEM的本构关系 ,解决了VEM的力学特性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难点 ,避免因VEM的复杂... 将有限元法和GHM法相结合 ,给出了建立主动约束层阻尼 (ACLD)板结构动力学模型的新方法。建模时 ,考虑到粘弹材料 (VEM )的纵向位移影响 ,采用GHM方法描述VEM的本构关系 ,解决了VEM的力学特性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难点 ,避免因VEM的复杂本构关系而产生的微分积分方程。算例表明本文给出的建模方法是准确的 ,A CLD结构能够有效控制结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建模 主动约束层阻尼板结构 振动控制 有限元法 粘弹材料 模型 AC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悬臂梁的有限元建模 被引量:4
11
作者 石银明 华宏星 +1 位作者 李中付 傅志方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6-429,共4页
为了对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建立精确完善的数学模型 ,以便进一步进行控制研究 ,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离散方法 ,用有限元建模 ,并考虑到压电片的机电耦合效应和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将有限元法与粘弹性材料... 为了对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建立精确完善的数学模型 ,以便进一步进行控制研究 ,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离散方法 ,用有限元建模 ,并考虑到压电片的机电耦合效应和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将有限元法与粘弹性材料的 GHM模型相结合 ,使由于粘弹性材料导致的非线性微分方程转化为一般的二阶定常数性系统 ,从而避免繁琐的迭代求解 ,以便直接求解模态频率、模态阻尼及结构响应。为进一步设计控制器 ,形成闭环控制作准备。算例中两种离散法计算所得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吻合较好 ,单位阶跃电压下悬臂梁自由端的横向位移响应曲线相当一致。这表明两种离散法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 ,所采用的算法简单、有效、尤其适用于质量轻、柔度大、低频刻集的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阻尼 有限元 粘弹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梁的有限元建模及模型简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石银明 张洪渊 +2 位作者 华宏星 李中付 傅志方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9-31,共3页
将有限元方法与粘弹性材料的GHM模型相结合 ,从而避免因粘弹性材料导致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为进一步设计控制器 ,先在物理空间通过迭代进行动力缩聚 ,将系统降至适当的维数 ,然后在状态空间用鲁棒降阶的方法进一步降阶。这样能使降阶后... 将有限元方法与粘弹性材料的GHM模型相结合 ,从而避免因粘弹性材料导致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为进一步设计控制器 ,先在物理空间通过迭代进行动力缩聚 ,将系统降至适当的维数 ,然后在状态空间用鲁棒降阶的方法进一步降阶。这样能使降阶后的系统既可观性 ,又可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层阻尼 鲁棒降价方法 粘弹性材料 模型降价 主动约束层阻尼梁 压电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约束层阻尼梁的数值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石银明 华宏星 +1 位作者 李中付 傅志方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04,共6页
为对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建立精确完善的数学模型 ,采用有限元建模 ,并考虑到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效应和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将有限元方法与粘弹性材料的 GHM模型相结合 ,从而避免因粘弹性材料导致的非... 为对主动约束层阻尼结构建立精确完善的数学模型 ,采用有限元建模 ,并考虑到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效应和粘弹性材料的本构关系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将有限元方法与粘弹性材料的 GHM模型相结合 ,从而避免因粘弹性材料导致的非线性微分方程 ,能直接求解模态频率、模态阻尼及结构响应。为进一步设计控制器 ,先在物理空间进行动力缩聚 ,将系统降至适当的维数 ,然后在状态空间用鲁棒降阶的方法进一步降阶。这样既能大大降低系统维数 ,又能保证降阶后系统稳定、可控、可观。这对于重量轻、柔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约束层阻尼 有限元 粘弹性材料 混合控制 压电材料 非线性微分方程 鲁棒降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重型矿用自卸车驾驶室的模态分析和结构优化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谭永青 唐华平 +3 位作者 吕斌 黄小青 李平 申爱玲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1-753,共3页
为改善驾驶室的振动情况,提高舒适性,结合某重型矿用自卸车建立了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取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了各部件厚度特征对1阶弹性模态和质量的灵敏度情况,根据结果确定变量并对模型机型... 为改善驾驶室的振动情况,提高舒适性,结合某重型矿用自卸车建立了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获取前10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了各部件厚度特征对1阶弹性模态和质量的灵敏度情况,根据结果确定变量并对模型机型优化。结果表明:驾驶室在质量没有增加的前提下,1阶弹性模态由35.3 Hz变到45.2 Hz,有效地改善了驾驶室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分析 灵敏度 结构优化 有限元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强度理论的轮盘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章胜 赵明 +2 位作者 陆山 张国乾 陈养惠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2-1326,共5页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高的推重比,各个零部件的质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轮盘作为发动机中的转子部件,对其结构设计也相当重要。首先基于等强度盘理论,了解了等强度盘存在的可能性及其设计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法掌握了结构设计和优化的理论...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高的推重比,各个零部件的质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轮盘作为发动机中的转子部件,对其结构设计也相当重要。首先基于等强度盘理论,了解了等强度盘存在的可能性及其设计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法掌握了结构设计和优化的理论知识。再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轮盘结构优化设计模型,选取了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变量。然后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轮盘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满足同样的应力约束条件下,优化后轮盘的质量比传统方法优化结果减轻了1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盘 结构设计 有限元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面投影成型室基底微观特征对透光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权岱 梁民 +3 位作者 程林凯 杨明顺 李鹏阳 李言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为了探明约束成型室基底微观孔隙特征对固化光源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而对光固化成型精度进行分析和预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软件对成型室约束基底引入微孔特征条件下的透光性及在固化区光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对模拟... 为了探明约束成型室基底微观孔隙特征对固化光源传播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而对光固化成型精度进行分析和预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软件对成型室约束基底引入微孔特征条件下的透光性及在固化区光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约束基底引入微孔的形状、尺寸以及周期等微观几何特征影响基底的透光性及其透过基底在成型区的光强分布;相对于基底微孔形状,其尺寸和周期的影响更显著,减小微孔尺寸和周期有利于透光性以及光强在成型区分布的均匀性;微孔直径小于半波长、微孔边缘间距与微孔直径的比值小于1∶1时可以显著减小微孔的负面影响;微孔直径远大于半波长时,基底上的微孔将在成型零件表面形成不期望的附加特征,从而影响成型精度.研究结果可以为基底制备提供工艺改进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光性 光强分布 时域有限差分法 基底微观特征 约束面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阻尼复合板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施磊 郑玲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6期194-198,共5页
将约束层阻尼板中的阻尼层设计成具有周期方孔胞元的多孔阻尼结构,采用均匀化理论,计算多孔阻尼层的等效弹性张量。建立均匀化的约束层阻尼板有限元模型,计算多孔阻尼复合板的损耗因子。以多孔阻尼层等效剪切模量为设计变量,以结构模态... 将约束层阻尼板中的阻尼层设计成具有周期方孔胞元的多孔阻尼结构,采用均匀化理论,计算多孔阻尼层的等效弹性张量。建立均匀化的约束层阻尼板有限元模型,计算多孔阻尼复合板的损耗因子。以多孔阻尼层等效剪切模量为设计变量,以结构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对多孔阻尼复合板中的阻尼胞元进行尺寸优化。给出数值算例,并与商业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均匀化理论,对多孔阻尼复合板中的阻尼胞元尺寸进行优化是可行的,采用优化后等效剪切模量设计的阻尼胞元尺寸,不仅阻尼材料用量大为减少,减振效果也有所增强,该方法对约束阻尼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约束层阻尼 均匀化 有限元法 损耗因子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横隔板弧形切口疲劳性能及构造优化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何志刚 蔺鹏臻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7-43,共7页
为评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寿命,给维修和设计提供参考,以某连续钢箱梁桥(设置高1.8m的横隔板与净高0.9m的横肋)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ANSYS子模型技术建立了钢箱梁节段模型,基于热点应力法对横隔板与横肋弧形切口起始处和弧形切口自... 为评估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疲劳寿命,给维修和设计提供参考,以某连续钢箱梁桥(设置高1.8m的横隔板与净高0.9m的横肋)为背景进行研究。采用ANSYS子模型技术建立了钢箱梁节段模型,基于热点应力法对横隔板与横肋弧形切口起始处和弧形切口自由边两处疲劳细节进行了寿命预测,并就两处细节疲劳性能对弧形切口型式和板厚变化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横肋高度增加,弧形切口两处细节的疲劳性能对于板厚变化的敏感性增强;随弧形切口曲率比增大,弧形切口起始处的计算寿命增加,而弧形切口自由边的计算寿命减小;优化后横隔板与横肋的弧形切口的曲率比分别取3.33和4.29、板厚分别取12mm和8mm,较原设计切口型式,优化后可将横隔板与横肋的弧形切口的计算疲劳寿命分别延长7.8年和9.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横隔板弧形切口 热点应力 疲劳寿命 曲率比 多目标约束优化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有限元的自由阻尼梁结构损耗因子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帮辉 王敏庆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3-148,共6页
使用谱有限元分析了自由阻尼梁中扩散波类型及其损耗因子,通过对其特征波形的分析探讨了各个频率下每种波的激励条件,然后使用有限元对自由阻尼长梁做谐响应分析得到各个单元的应变能,根据应变能法计算得到该长梁分别在垂直和水平激励... 使用谱有限元分析了自由阻尼梁中扩散波类型及其损耗因子,通过对其特征波形的分析探讨了各个频率下每种波的激励条件,然后使用有限元对自由阻尼长梁做谐响应分析得到各个单元的应变能,根据应变能法计算得到该长梁分别在垂直和水平激励下的结构损耗因子,对结构损耗因子同激励起的波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最后分析了边界反射对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垂直激励主要激励起最高阶弯曲波或者某些低阶纵波,水平激励主要激励起最高阶纵波;边界反射对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随着梁长增大以及激励点远离边界而变小;不同边界条件的结构损耗因子一般情况下比较接近,但在一些频率点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自由阻尼梁的结构损耗因子主要由激励所能激励起的波类型所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边界反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阻尼梁 结构损耗因子 谱有限元法 应变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塑性材料约束胀形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红 齐恬 +1 位作者 连建设 胡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采用大变形刚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超塑性材料轴对称锥形模约束胀形过程。分析了应变速率敏感性(m值)和模具侧壁倾角(α值)对胀形件厚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从而为应用塑性有限元法指导超塑性材料约束胀形的工艺设计... 采用大变形刚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超塑性材料轴对称锥形模约束胀形过程。分析了应变速率敏感性(m值)和模具侧壁倾角(α值)对胀形件厚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从而为应用塑性有限元法指导超塑性材料约束胀形的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塑性有限元法 超塑性 约束胀形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