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一项单中心5年回顾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5 位作者 吴波 蔡小军 黄琴红 王大鹏 胡春晓 陈静瑜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 目的分析单中心近5年肺移植受者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724例肺移植受者,依据医院感染判定原则,回顾性分析肺移植受者医院感染情况及感染部位,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724例肺移植受者中,27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38.0%。感染例次率由2019年的54.2%降低至2023年的22.8%,呈逐年下降趋势(Z=30.98,P<0.001)。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占73.6%。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4位为鲍曼不动杆菌(37.1%)、铜绿假单胞菌(17.3%)、肺炎克雷伯菌(13.7%)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3.4%),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89%、53%、58%和10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3.6%),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67%。结论近5年肺移植受者的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主要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菌 鲍曼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与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病原菌对比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俊 张玲 +3 位作者 顾东伟 郑磊 赵祝香 赵子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9-736,共8页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数量庞大,均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COS)作为一种特殊临床亚型虽常见但易被忽略。感染常是其急性恶化... 背景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及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患者数量庞大,均为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BCOS)作为一种特殊临床亚型虽常见但易被忽略。感染常是其急性恶化的诱因,但相关病原学研究相对匮乏。目的分析单纯性支气管扩张症(BE)与BCOS患者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点,比较两者差异。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3年1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的支扩患者5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慢阻肺将患者分为两组:BE组(未合并慢阻肺,335例)和BCOS组(合并慢阻肺,24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原菌构成、药敏结果及变迁,分析两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差异。结果584例支扩患者共分离299株病原菌,BE组分离病原菌1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株(59.59%),革兰阳性菌3株(2.05%),分枝杆菌9株(6.16%),真菌47株(32.19%);BCOS组分离病原菌15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52.29%),革兰阳性菌1株(0.65%),分枝杆菌2株(1.31%),真菌70株(45.75%);BCOS组患者白色念珠菌构成比高于BE组(χ^(2)=5.274,P=0.022)。两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10.64%、25.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98%、15.91%,环丙沙星12.77%、21.28%,阿米卡星2.13%、2.13%;两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0、1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14.29%,环丙沙星15.38%、35.71%,阿米卡星0、7.14%;BCOS组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低于BE组(P=0.026)。BCOS组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χ^(2)=4.357,P=0.037)及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分离率均高于BE组(χ^(2)=5.593,P=0.018)。2016—2022年支扩患者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株数均最高,呈先降后升趋势;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在2021、2022年明显升高,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2020—2022年分离分枝杆菌株数及2021—2022年分离曲霉菌株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BCOS作为一种特殊表型,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有其自身特点,值得关注。铜绿假单胞菌目前是BE及BCOS患者常见分离致病菌,近年来分离肺炎克雷伯菌株数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分枝杆菌、曲霉菌株数较前亦明显上升,应引起重视,尤其是BE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菌群拮抗原理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陈燕 邓丽英 +4 位作者 韦莹莹 戴佩如 吴晓梅 胡文 陈春林 《中国抗生素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15,共11页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拮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PA)和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8),建立两种菌共培养模型和平板... 目的 探究铜绿假单胞菌拮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4株铜绿假单胞菌(PA)和1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8),建立两种菌共培养模型和平板互作模型,观察两者间的互作关系;收集菌株上清液,盐酸-氯仿、硫酸-蒽酮法对绿脓素和鼠李糖脂进行初步提取和定量,探究PA与MDR-KP8共培养的变化;硅胶吸附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脓素进行纯化和定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绿脓素对MDR-KP8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绿脓素的抗菌活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法探究绿脓素对MDR-KP8作用机理。结果 共培养4 d,4株PA菌落数均多于MDR-KP8菌落数;平板互作实验显示随着4株PA与MDR-KP8距离的增加,MDR-KP8菌落面积也在增加,而PA菌落面积未发生明显变化;定量结果显示4株PA共培养分泌的绿脓素和鼠李糖脂含量均多于单独培养时的含量。绿脓素对MDR-KP8最小抑菌浓度为128μg/mL;经绿脓素处理后,上清液中碱性磷酸酶、核酸、蛋白质等物质含量增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结论 PA与MDR-KP8间存在拮抗关系,PA分泌的绿脓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从而抑制MDR-KP8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拮抗作用 绿脓素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解毒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沈婷婷 李亚 +2 位作者 李素云 李高峰 韩冰洋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机理研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建立MDR-PA(9×10^(8) CFU/mL,0.5 mL)肺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宣肺解毒方低剂量组、宣肺解毒方中剂量组、宣... 目的探究宣肺解毒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机理研究。方法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气管插管的方法建立MDR-PA(9×10^(8) CFU/mL,0.5 mL)肺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宣肺解毒方低剂量组、宣肺解毒方中剂量组、宣肺解毒方高剂量组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每组12只;以上除空白组与模型组外,剩余给药组统称为干预治疗组。造模1 d后,宣肺解毒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宣肺解毒方(Xuanfei Jiedu Formula,XFJDF)灌胃,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imipenem,IPM)腹腔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每天2次,持续7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变化、肺湿重/肺干重(W/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于光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TGF-β、IL-6炎症因子水平,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中GSH含量与MPO活性,采用TB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DA含量,试剂盒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p65蛋白进行定位与半定量观察,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反应迟缓,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杂音增多且出现不同程度寒颤,饮食饮水减少,体重下降;肺W/D(P<0.01)显著升高,肺组织的肺泡腔以及肺支气管周围存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肺泡壁出现断裂融合形成气腔并伴有炎性渗出,肺间质增厚,局部可见肺纤维形成等;血清中IL-1β、TNF-α、TGF-β、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增加、MPO活性增强、GSH含量与T-AOC能力降低(P<0.01),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p65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治疗组均不同程度改善上述指标变化(P<0.05,P<0.01),以宣肺解毒方高剂量组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组最为显著(P<0.05,P<0.01)。结论宣肺解毒方能够显著改善MDR-PA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肺W/D以及肺病理,降低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宣肺解毒方抑制肺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宣肺解毒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不同时间点老年肺炎大鼠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亚杰 徐红日 +6 位作者 马洁 刘国星 曹鸿云 刘通 郝丹丹 刘凤仪 杨丽娟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老年大鼠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的态影响。方法:将实验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 目的:探讨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老年大鼠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的态影响。方法:将实验老年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中药组、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动态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老年大鼠炎症指标的变化及淋巴细胞增殖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药提前给药组及中西医结合观察组疗效显著,中药组对感染早期的炎症水平改善明显;中西医结合观察组可使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趋于正常;中药提前给药组、中西医结合观察组能抑制感染后B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使其趋于正常。结论: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能够调节感染早期老年大鼠机体过度的免疫炎症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纠正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紊乱的免疫状态,中药提前给药能够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后的炎症反应及免疫紊乱起到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透邪解毒化瘀方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 老年 大鼠 炎症指标 淋巴细胞增值 免疫 体内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在肺移植受者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3 位作者 黄琴红 龚裕卿 吴波 陈静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8,共6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的肺移植受者,从2020年1月开始成立MDT专家组,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分析2020年至2022年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 目的 探讨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在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防控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至2022年的肺移植受者,从2020年1月开始成立MDT专家组,开展一系列防控措施,分析2020年至2022年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以及2019年至2022年肺移植受者MDRO检出率。结果 医护人员总体MDRO防控措施落实率由2020年的64.9%上升至2022年的91.6%,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监测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从2020年的28%下降到2022年的9%,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肺移植受者MDRO检出率从2019年的66.7%降低至2022年的44.3%,呈逐年降低趋势(P<0.001)。结论 通过MDT模式管理,提高了医务人员MDRO防控措施的执行力,有效降低了肺移植受者术后MDRO感染率和环境物表MDRO检出率,值得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多重耐药菌 多学科综合诊疗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丽 杨永弘 +9 位作者 陆权 王艺 陈沅 邓力 邓秋莲 张泓 王传清 刘岚 徐樨巍 沈叙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00—2006年5所医院送检标本中分离细菌进行耐药监测,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及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大肠埃希...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儿童医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总体耐药及流行情况。方法对2000—2006年5所医院送检标本中分离细菌进行耐药监测,K-B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及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较高,大肠埃希菌与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及头孢吡肟耐药率成正相关,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2种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药物耐药性呈波动趋势。上述细菌耐药性存在地区差异,北京和重庆地区耐药性偏高而上海地区耐药性较低。结论掌握各地耐药流行特点,严格用药适应证,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某医院周边鼠形动物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钟雪珊 葛婧 +5 位作者 陈少威 熊益权 郑雪燕 邱旻 霍舒婷 陈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8-692,共5页
目的:了解鼠形动物粪便标本中携带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方法2015年3月~10月,利用笼捕法于广州市某医院及其周边居民区捕获鼠形动物,分离其粪便中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按照2014年CLSI标准进行药敏试验... 目的:了解鼠形动物粪便标本中携带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方法2015年3月~10月,利用笼捕法于广州市某医院及其周边居民区捕获鼠形动物,分离其粪便中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菌株,按照2014年CLSI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利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29只(包括205只臭鼩鼱、111只褐家鼠、5只黄胸鼠和8只小家鼠)。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在鼠形动物体内检出率分别为78.4%和34.7%。臭鼩鼱携带的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呋喃妥因、哌拉西林和头孢噻肟耐药性高(耐药率分别为100%、51.2%、44.2%、37.2%和23.3%);家鼠携带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与鼩鼱相似。肺炎克雷伯菌的多重耐药率为40.9%,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10.7%。鼩鼱与家鼠携带的铜绿假单胞菌均对氨曲南耐药情况最严重(耐药率为12.4%和16.0%),其次为广谱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对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低(耐药率均〈5%)。结论鼠形动物携带的肺炎克雷伯菌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与目前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相似,提示这两种细菌可能在鼠形动物与人之间有传播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鼠 鼩鼱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抗生素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09年安徽省痰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1
9
作者 费君 李家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48-951,共4页
目的分析2007—2009年安徽省临床分离痰标本中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采用2009年美国CLSI推荐的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计算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敏感率和中介率,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目的分析2007—2009年安徽省临床分离痰标本中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采用2009年美国CLSI推荐的琼脂对倍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实验,计算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敏感率和中介率,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从临床送检的痰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492株。来自ICU的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的敏感率分别为70.0%和61.3%,其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菌株。来自ICU与非ICU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均在50%以上。来自ICU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非ICU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在30%以下,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大于50%。结论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有助于了解我省细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 药物敏感试验 细菌耐药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流行病学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范鹏飞 王清平 +1 位作者 王洪海 张玮晔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5-231,共7页
目的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5例潜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行气道分泌物、尿液和血液培养。总结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来源和构成比,并进行主... 目的分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65例潜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的临床资料。所有供者均行气道分泌物、尿液和血液培养。总结供者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来源和构成比,并进行主要革兰阴性和阳性菌耐药性分析。结果465例供者中330例存在感染,感染率为71.0%。供者阳性培养标本中,下呼吸道标本占63.8%(292/458)、血液标本占18.6%(85/458)、尿液标本占17.7%(81/458)。共分离51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384/512),革兰阳性菌占18.2%(93/512),真菌占6.8%(35/512)。革兰阴性菌中占比前3位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较高,对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较差;铜绿假单胞菌对抗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氨基苷类敏感性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对其余各类抗生素普遍耐药。革兰阳性菌中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分离最多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钠耐药率分别为36%和87%,对青霉素和红霉素普遍耐药;屎肠球菌对喹诺酮类及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90%及以上,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达55%。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者感染率较高,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革兰阴性菌是最主要的分离菌株,部分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供者来源性感染 病原菌 定植 耐药性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屎肠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感染途径致大鼠肺炎模型制备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丁军颖 高翔 +8 位作者 洪燕英 桂红 韦志友 丁雪霏 卢幼然 安世栋 崔煦然 郭玉红 刘清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探索铜绿假单胞菌致大鼠肺炎模型的制备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B气管注射组、C气管插管感染组和D滴鼻感染组。适应饲喂3 d后,分别给予不同造模干预,分别于干预后5、10... 目的探索铜绿假单胞菌致大鼠肺炎模型的制备方法,为后续研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A对照组、B气管注射组、C气管插管感染组和D滴鼻感染组。适应饲喂3 d后,分别给予不同造模干预,分别于干预后5、10和15 d动态监测各亚组大鼠体重、体温、白细胞数、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等。结果各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表现、体重、体温、白细胞、肺组织炎症病理学表现均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各模型组均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对照组则阴性。结论经滴鼻途径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可得到合格大鼠肺炎模型;此感染途径可避免手术创口带来的炎症反应干扰,简便易行,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菌 肺炎 炎症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大鼠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4
12
作者 安然 刘奉云 +8 位作者 赵启亮 蔡文欣 孙宏源 陈明虎 常力 尹延重 刘凯 张慧琪 刘旻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5期1128-1134,共7页
目的:构建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感染大鼠肺炎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低菌量组、中菌量组、高菌量组。空白组经气管滴注0.1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低、中、高菌量组分别滴注0.1毫升的菌悬液(菌浓度依次为7.5×... 目的:构建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感染大鼠肺炎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低菌量组、中菌量组、高菌量组。空白组经气管滴注0.1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低、中、高菌量组分别滴注0.1毫升的菌悬液(菌浓度依次为7.5×10^(9)、3×10^(10)、6×10^(10) CFU/mL)。造模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毛发、呼吸、活动、进食、体重等一般情况并绘制生存曲线;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特征及炎细胞浸润表现;通过肺组织匀浆细菌培养法对各组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空白组一般状态均正常,其他各组大鼠造模后出现精神萎靡,竖毛,呼吸急促,甚至口鼻出血,进食及活动减少,体重明显减轻,48 h内有不同程度的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肺泡结构完整,肺泡腔清晰无渗出;低、中菌量组肺组织均出现明显炎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肺泡间隔增厚,间质水肿,但中菌量组病理损伤更重,死亡率高达50%,低菌量组死亡率17%;高菌量组肺泡腔内可见红细胞、炎细胞及大量纤维素样渗出,有急性呼吸衰竭的病理学特征,死亡率高达67%。肺组织匀浆细菌培养结果显示空白组无菌落生长;低、中、高菌量组均可见PA菌落生长。结论:气管内滴注低菌量(0.1 mL 7.5×10^(9) CFU/mL)XDR-PA菌悬液,可成功构建XDR-PA感染大鼠肺炎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动物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耐药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煦然 丁军颖 +3 位作者 赵京霞 郭玉红 崔晓兰 刘清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5-111,共7页
目的 检测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影响,探索左氧氟沙星耐药产生的方法。方法 采用PA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各实验中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以不同的菌液浓度、感染次数、给药方法,以小鼠体重变化规律、小鼠肺... 目的 检测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小鼠肺炎模型的影响,探索左氧氟沙星耐药产生的方法。方法 采用PA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各实验中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以不同的菌液浓度、感染次数、给药方法,以小鼠体重变化规律、小鼠肺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探讨模型建立的可行性。结果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1×10^9 cfu/mL)单次感染小鼠,模型组1、模型组2肺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氧氟沙星组2与模型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1×10^10 cfu/mL)单次感染小鼠,模型组1和模型组2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氧氟沙星组3与模型组2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左氧氟沙星组1、2均能显著性降低模型组肺指数;PA重复感染小鼠实验中,模型组1和模型组2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氧氟沙星组2与模型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实验中,小鼠感染后第二天,体重较正常组降低,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实验条件下,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1×10^10 cfu/mL)单次感染小鼠、低浓度左氧氟沙星对PA重复感染小鼠中,动物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临床中耐药产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动物模型 耐药性 肺炎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肺移植受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仇桑桑 许琴芬 +4 位作者 陈静瑜 刘峰 黄琴红 李小杉 吴波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8-584,共7页
目的总结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感染MDRO分为MDRO感染组(122例)和非MDRO感染组(199例)。总结肺移植受者感染MDRO情况,应用logistic回... 目的总结肺移植受者术后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现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肺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感染MDRO分为MDRO感染组(122例)和非MDRO感染组(199例)。总结肺移植受者感染MDRO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移植受者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结合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MDRO感染与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321例肺移植受者中,122例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38.0%。MDRO感染组检出229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92.6%),排名前3的分别为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46.3%)、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22.3%)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14.8%)。MDRO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61.5%),其次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6.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单肺移植手术方式、术后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时间长、手术时间长、尿管插管时间长、中心静脉置管时间长、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单肺移植手术方式、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呼吸机20 d内,随着呼吸机使用时间的增加,感染风险持续增加;20 d后,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不增加感染发生的风险,呈现平台效应。结论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用单肺移植方式、呼吸机使用时间长是肺移植受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多重耐药菌 危险因素 机械通气 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貂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明亮 张淼丹 +4 位作者 闫新武 孙长江 顾敬敏 崔子寅 韩文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129,共8页
为了解貂源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基本特性,对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血清型鉴定、 ToxA 基因检测、强毒株筛选及绝对致死量(LD 100 )测定。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 为了解貂源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基本特性,对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血清型鉴定、 ToxA 基因检测、强毒株筛选及绝对致死量(LD 100 )测定。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和四环素不敏感,对妥布霉素敏感率为95%;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的血清型为G型和B型,分别占85%和15%;20株铜绿假单胞菌均能检测出毒素基因 ToxA;小鼠致死性试验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之间毒力差异很大,少数菌株如ZHDL9、ZHDL6等均表现出较强的毒力。以菌株ZHDL9为代表株建立小鼠鼻腔感染模型,采用建立的感染模型测定得菌株ZHDL9对小鼠的LD 100 为5×10 7 cfu。由此可见,分离的2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对妥布霉素的敏感率为95%,提示该种抗生素可用于临床治疗水貂出血性肺炎,而菌株ZHDL9可作为生物制品研发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铜绿假单胞菌 出血性肺炎 耐药性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感染思路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池婕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结果泛耐药铜... 目的探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以临床药师参与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抗感染方案为例,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探讨抗菌药物雾化吸入在治疗泛耐药细菌导致的肺部感染中的应用。结果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肺部感染通常选择联合治疗,抗菌药物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联合或补充治疗,可以提高肺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但使用时仍需慎重选择临床适应症。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部感染 雾化吸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