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陈锡培 周正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该治法对患者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收治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该治法对患者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1月—2023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收治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二陈汤加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血脂水平以及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5.00%(30/40),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0%(37/4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in serum,TBIL)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给药前两组患者的受控衰减参数(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值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CAP值和BMI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给药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完成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显著下调,而HDL-C水平则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给药前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完成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4/40),观察组有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不仅能够提高NAFLD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还可以延缓肝脏纤维化进程,抑制机体炎症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病情,且无不良反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汤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功能 血脂 炎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苏二陈汤加味干预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苏奎国 姜良铎 +1 位作者 郭勇英 张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950-1953,共4页
目的:运用"桑苏二陈汤加味"治疗哮喘发作期Wistar大鼠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生活状态、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桑苏二陈汤加味对哮喘发作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桑苏二陈汤加味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 目的:运用"桑苏二陈汤加味"治疗哮喘发作期Wistar大鼠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生活状态、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变化,探讨桑苏二陈汤加味对哮喘发作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桑苏二陈汤加味治疗哮喘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空白组,桑苏二陈汤加味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定喘汤组,模型组,每组15只。大鼠哮喘模型参照吕国平[1]等介绍的方法复制。观察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生活状态变化;测定大鼠血清中的ET-1、IL-1、IL-6、TNF-α、NO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ET-1?IL-1?IL-6?TNF-α、NO含量显著升高,提示哮喘炎症存在。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炎症有减轻,ET-1、IL-1、IL-6、TNF-α、NO含量下降。与定喘汤组比较,桑苏二陈汤加味高、中剂量组ET-1、IL-1、IL-6、TNF-α、NO含量升高(P<0.01),桑苏二陈汤加味低剂量组无统计学意义。桑苏二陈汤加味高中低剂量组比较,低剂量组较高、中剂量ET-1、IL-1、IL-6、TNF-α、NO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桑苏二陈汤加味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哮喘大鼠血清中TNF-α、ET-1、IL-1、IL-6、NO含量,有效控制气道炎症,从而改善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苏二陈汤加味 支气管哮喘 大鼠 动物模型 细胞因子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二陈汤对ApoE^(-/-)小鼠脂质代谢及肝细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谢雪姣 徐佳 +4 位作者 李亚梅 吴若霞 廖端芳 陈聪伶 尹栋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7,I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对Apo E-/-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44只Apo E-/-小鼠以高脂饲喂养4周构建AS小鼠模型,分别用辛伐他汀、加味二陈汤对小鼠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酶法检测血清血脂;每周称取并记录小鼠体重;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对Apo E-/-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44只Apo E-/-小鼠以高脂饲喂养4周构建AS小鼠模型,分别用辛伐他汀、加味二陈汤对小鼠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小鼠,酶法检测血清血脂;每周称取并记录小鼠体重;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沉积及肝细胞形态。结果加味二陈汤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TCHOL、LDL-C水平(P<0.01);各组小鼠体重均有所增加,但模型组小鼠体重略高于空白对照组和加味二陈汤组;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加味二陈汤可显著减少Apo E-/-小鼠主动脉管腔内粥样斑块的面积;小鼠主动脉HE染色示加味二陈汤组小鼠主动脉内有脂质沉积斑块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肝细胞切片HE染色发现加味二陈汤组小鼠肝细胞的病变程度较轻,肝小叶结构较清晰。结论加味二陈汤能有效降低Apo E-/-小鼠血清中有关脂质的含量,调节小鼠脂质代谢,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二陈汤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HE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陈汤加味辨证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贾绍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0-681,共2页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辨证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感冒后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以二陈汤加味临证加减,水煎服中药汤剂,1剂/d;对照组52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及复方甘草片3片/次,3次/d。疗程7 d,比较两... 目的探讨二陈汤加味辨证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感冒后咳嗽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8例以二陈汤加味临证加减,水煎服中药汤剂,1剂/d;对照组52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次,1次/d,及复方甘草片3片/次,3次/d。疗程7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氯雷他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 咳嗽 二陈汤加味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陈改良汤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的优化
5
作者 周妍 黄优生 +4 位作者 黄丽琼 李碧琳 董欢欢 管咏梅 朱卫丰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7-205,共9页
该研究以4种药食同源中药材(陈皮、橘红、茯苓、甘草)组成的二陈改良汤为原料,以乳酸菌为发酵剂,旨在开发一款新型具有乳酸菌风味的镇咳祛痰饮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乳酸菌发酵的二陈改良汤的理化指标和活性成分含量进行综合品质评... 该研究以4种药食同源中药材(陈皮、橘红、茯苓、甘草)组成的二陈改良汤为原料,以乳酸菌为发酵剂,旨在开发一款新型具有乳酸菌风味的镇咳祛痰饮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乳酸菌发酵的二陈改良汤的理化指标和活性成分含量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筛选出最适发酵菌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TOPSIS法优化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副干酪乳酪杆菌HCS17-040为最适菌种。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g∶mL),接种量8%,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7℃,在此优化条件下,副干酪乳杆菌HCS17-040发酵二陈改良汤中桔皮素、柚皮素、橙皮素含量与未发酵组相比分别增加了29.87%、12.77%、23.93%。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乳酸菌发酵改良二陈汤可显著增加其桔皮素、柚皮素和橙皮素等活性成分的含量,可能有助于提高其镇咳祛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陈改良汤 发酵工艺 主成分分析 层次分析法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