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双向调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田珂 冷秋枫 +5 位作者 吕晶 苗国英 王新慧 谢辉 刘渠 姚春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42-750,共9页
背景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许多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为其药物筛选提供新靶点。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 背景扁平苔藓是一种皮肤-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因其病因不明,许多患者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为其药物筛选提供新靶点。目的探讨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实验时间为2020—2023年。体外实验以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5μg/mL)、二甲双胍组(Met组:10 mmol/L)、LPS与二甲双胍联合组(LPS+Met组:LPS 5μg/mL刺激2 h后,再给予二甲双胍10 mmol/L处理)。体内实验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利用咪喹莫特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了银屑病样皮炎模型,并制备了二甲双胍乳膏进行治疗,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咪喹莫特组(IMQ组)、咪喹莫特与二甲双胍联合组(IMQ+Met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于背部涂抹凡士林,IMQ组小鼠于背部涂抹咪喹莫特软膏,IMQ+Met组小鼠于背部涂抹IMQ软膏12 h后再涂抹二甲双胍乳膏;1次/d,连续7 d。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二甲双胍对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活性实验检测二甲双胍处理HaCaT细胞后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的蛋白表达情况及活性水平;最后采用皮肤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二甲双胍对咪喹莫特诱导银屑病小鼠皮炎的抗炎效果。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LPS组、Met组、LPS+Met组HaCaT细胞48 h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48 h存活率高于LPS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48 h G2/M期细胞、细胞凋亡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48 h G2/M期细胞、细胞凋亡比例低于LPS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Caspase-1 p40、Caspase-1 p20、白介素(IL)-1β、IL-18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Caspase-1 p40、Caspase-1 p20、IL-1β、IL-18蛋白表达低于LPS组(P<0.05)。ELISA实验结果显示:LPS组、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IL-1β、IL-18水平、Caspase-1相对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而LPS+Met组HaCaT细胞NLRP3炎症小体通路IL-1β、IL-18水平、Caspase-1相对活性低于LPS组(P<0.05)。皮肤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IMQ+Met组小鼠二甲双胍涂抹明显改善了咪喹莫特对皮肤的损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Q+Met组小鼠则显著降低了NLRP3、Caspase-1、IL-1β和IL-18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通路双向调节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能够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的皮肤损害,有望为二甲双胍临床上用于治疗扁平苔藓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NLRP3炎症小体 HACAT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扁平苔藓 银屑病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诱导脓毒症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
作者 刘薇 王静怡 +3 位作者 郑爔 韩悦 李文雄 张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332,共9页
目的建立可靠的铜绿假单胞菌诱导脓毒症模型,为该菌致病性、耐药机制以及感染炎症机制的探讨提供良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 27853为实验菌株,将不同浓度的菌液涂抹在小鼠竖脊肌表面,涂抹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建立可靠的铜绿假单胞菌诱导脓毒症模型,为该菌致病性、耐药机制以及感染炎症机制的探讨提供良好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ATCC 27853为实验菌株,将不同浓度的菌液涂抹在小鼠竖脊肌表面,涂抹后24 h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功能。留取心、肺、肾组织标本和血标本,检测血清中肌酐、尿素氮、炎症因子以及肌钙蛋白Ⅰ浓度,观察心、肺、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0^(7)CFU/mL组、10^(8)CFU/mL、10^(9)CFU/mL及10~(10)CFU/mL组感染后24 h生存率分别为100%,93.3%和73.3%和26.7%。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组的白细胞介素-6浓度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0^(8)CFU/mL组及10^(9)CFU/mL组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0^(8)CFU/mL组及10^(9)CFU/mL组左室射血分数较非感染组明显下降,感染组肌钙蛋白Ⅰ浓度较非感染组明显升高。与非感染组相比,仅10^(9)CFU/mL组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他感染组未见明显差异。组织病理学显示,10^(9)CFU/mL组小鼠心、肺、肾组织均受到炎性细胞明显浸润,实质细胞明显水肿,结构排列紊乱,肺泡间隔增厚,肾间质狭窄等。结论实验选取10^(9)CFU/mL细菌浓度成功建立铜绿假单胞菌诱导脓毒症模型,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探讨脓毒症及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疾病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脓毒症 模型 感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oa-Ⅰ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探讨磷脂酰胆碱对高脂血症小鼠的影响
3
作者 张琦 隋国媛 +1 位作者 宋囡 贾连群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目的基于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基因敲除小鼠探究磷脂酰胆碱(phosphotidylcholine,PC)改善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a-I^(-/-)小鼠分为Apoa-I^(-/-)组、Apoa-I^(-/-)+HFD组、Apoa-I^... 目的基于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基因敲除小鼠探究磷脂酰胆碱(phosphotidylcholine,PC)改善胆固醇逆向转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Apoa-I^(-/-)小鼠分为Apoa-I^(-/-)组、Apoa-I^(-/-)+HFD组、Apoa-I^(-/-)+HFD+PC组;30只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分为WT组、WT+HFD组、WT+HFD+PC组,每组10只。Apoa-I^(-/-)组和WT组给予基础饲料饲喂,其余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喂8周建立高脂血症模型。于第9周开始,Apoa-I^(-/-)+HFD+PC组及WT+HFD+PC组给予PC 2.5 g/(kg·d),其余小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4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血脂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COD-PAP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胆固醇水平,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LCAT)水平,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ATP结合盒转运子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子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LCAT、肝酯酶(hepatic lipase,HL)、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WT组比较,WT+HFD组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显著升高(P<0.01),L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脂肪空泡明显,肝脂质沉积显著,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升高(P<0.01),ABCA1、ABCG1、LCAT、SR-B1、HL及LDL-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WT+HFD组比较,WT+HFD+PC组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LCA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脂肪空泡显著减少,肝脂质沉积减轻,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减低(P<0.05),ABCA1、LCAT、SR-B1、HL及LDL-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Apoa-I^(-/-)+HFD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LCAT、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肝细胞发生气球样变,肝脂质沉积显著加重,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升高(P<0.05),ABCA1、LCAT、H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与WT+HFD+PC组比较,Apoa-I^(-/-)+HFD+PC组小鼠血清中血脂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L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脂肪空泡明显,肝脂质沉积显著,肝组织中TC水平显著升高(P<0.05),ABCA1、ABCG1、LCAT、SR-B1及HL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磷脂酰胆碱通过干预Apoa-I进而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 磷脂酰胆碱 胆固醇逆向转运 血脂异常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唐荣志 赖海标 +2 位作者 黄智峰 刘毅豪 吴惠妃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方法清洁级雄性SCID小鼠48只,雄性,采用前列腺腺体背外侧包膜内注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LNCaP)悬液的方法构建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方法清洁级雄性SCID小鼠48只,雄性,采用前列腺腺体背外侧包膜内注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LNCaP)悬液的方法构建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每组12只。于建模2周后,淫羊藿苷组予以10 mg·kg^(-1)淫羊藿苷,朝藿定C予以10 mg·kg^(-1)朝藿定C,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0 d。4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各取6只小鼠肿瘤细胞生长情况评估,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表达水平,FCM检测组织Treg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降低,抑瘤率增加(P<0.05);模型组治疗前后瘤质量、瘤体积、抑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较低,抑瘤率较高(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较高,抑瘤率较低(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瘤质量、瘤体积、抑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血清PSA水平、血液细胞Treg数量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血清PSA、血液细胞Treg数量水平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血清PSA水平、血液细胞Treg数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caspase-3表达水平较高,Bcl-2表达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caspase-3表达较低,Bcl-2表达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caspase-3、Bcl-2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可通过上调caspase-3,下调Bcl-2的表达,加速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下调血中IL-8、Treg、TGF-β、PSA水平,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淫羊藿苷的作用效果优于朝藿定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朝藿定C 前列腺癌裸鼠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的评估在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价值初探
5
作者 赵小静 张丽 +4 位作者 王璐 王舒 林俊杰 张红杰 马晶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0,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回肠末端病变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历资料、内镜及病理报告等,统计并分析所纳入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及病因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筛选出CD及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初诊时的临床、内镜特征及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共纳入回肠末端病变患者956例,其中93例诊断明确,包括CD、肠结核、良性肿瘤、腺癌等,425例失访,另有438例患者病因诊断不明,诊断不明患者中有293例复查肠镜,其中182例显示病变消失。最终筛选出CD患者22例,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73例。与后者相比,CD患者初诊时腹痛发生率更高,且更易表现为回盲瓣受累的内镜特征。血小板、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于辅助诊断CD有一定价值,5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回肠末端病变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良性病变,且预后较好。对于肠镜下首次发现回肠末端病变尤其是溃疡的患者,需关注其临床症状、内镜下特征,同时结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有助于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病变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6
作者 黄婵 李硕 +7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鹍 张宝宏 霍花 郑孝词 王颜 战颖 张学民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 目的 :探索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案及初步效果,为国内开展此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结合既往研究和国内相关标准,制订并论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案。根据临床应用方案,应用该技术为10例癌症患者置入PICC,观察穿刺置管过程;分析磁导航、心腔内电图和X线检查3种定位方式的定位情况;记录X线定位实际耗时及医疗支出;观察置管后28天内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感染(含穿刺点感染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访谈护士应用该技术的体验。结果 :10例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应用磁导航及时纠正原发性异位2例;心腔内电图均可见P波最大振幅,4例可见双向P波;X线定位确认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中下段或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X线定位实际耗时(20.1±4.8)min,实际医疗支出91.5元/例;导管留置28天内未发生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或感染。置管护士认为该技术可以减少异位发生,愿意应用该技术。结论 :初步提示,磁导航联合心腔内电图定位技术能够即刻纠正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异位,护士接受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探索该技术在国内应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导航 心腔内电图 尖端定位系统 异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7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显微镜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
8
作者 刘双双 刘方玥 +3 位作者 毕超 洪晓黎 方三华 沈逸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33,共4页
为满足清醒小鼠的脑成像需求,研发了一种小鼠脑固定装置,并基于该装置建立了一套双光子显微镜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该方法涵盖小鼠麻醉和固定、颅骨开窗、头部固定器安装等关键步骤。利用此方法制备的小鼠脑样本,在双光子显微镜下... 为满足清醒小鼠的脑成像需求,研发了一种小鼠脑固定装置,并基于该装置建立了一套双光子显微镜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该方法涵盖小鼠麻醉和固定、颅骨开窗、头部固定器安装等关键步骤。利用此方法制备的小鼠脑样本,在双光子显微镜下观测脑内钙信号、血管网络及神经元结构时,可获得高信噪比的清晰图像。该活体小鼠脑样本制备方法为深入探究生理状态下鼠脑结构与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显微镜 清醒小鼠 脑固定装置 活体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治疗区角膜塑形镜与离焦框架眼镜在儿童近视防控中的作用
9
作者 王媛媛 董竟 +1 位作者 张伟 冯月兰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研究并比较小治疗区角膜塑形镜与离焦框架眼镜对8~12岁儿童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视光门诊的8~12岁近视患者120例120眼(均为右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单光眼镜(SVL)... 目的研究并比较小治疗区角膜塑形镜与离焦框架眼镜对8~12岁儿童近视的控制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视光门诊的8~12岁近视患者120例120眼(均为右眼),将患者随机分为单光眼镜(SVL)组、高非球面微透镜框架眼镜(HAL)组、6.2 mm-BOZD角膜塑形镜组(6.2 mm-BOZD组)与5.0 mm-BOZD角膜塑形镜组(5.0 mm-BOZD组),每组各30例(30眼)。随访12个月,比较四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等效球镜度(SE)和眼轴长度(AL)、柱镜度数及其变化量。结果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四组患者SE、A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6个月,四组患者SE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组患者A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SVL组相比,5.0 mm-BOZD组患者A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A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四组患者SE、AL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SVL组相比,HAL组、6.2 mm-BOZD组、5.0 mm-BOZD组患者SE均升高、AL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HAL组、6.2 mm-BOZD组、5.0 mm-BOZD组患者间SE、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四组患者SE、AL变化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AL组、6.2 mm-BOZD组、5.0 mm-BOZD组患者SE、AL变化量均小于与SV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0 mm-BOZD组患者SE、AL变化量均小于HAL组、6.2 mm-BOZ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AL组与6.2 mm-BOZD组SE、AL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四组患者柱镜度数组间整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治疗前相比,SVL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柱镜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L组、6.2 mm-BOZD组、5.0 mm-BOZD组患者柱镜度数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HAL、6.2 mm-BOZD角膜塑形镜、5.0 mm-BOZD角膜塑形镜均可以有效控制8~12岁儿童近视进展。其中,HAL和6.2 mm-BOZD角膜塑形镜具有相似的近视防控效果,5.0 mm-BOZD角膜塑形镜的防控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离焦眼镜 小治疗区 角膜塑形镜 眼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韦苇 康巍 +2 位作者 赵阳 杜杏芬 阳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对睾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62例(64侧)睾丸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等特征,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睾丸恶性肿瘤及慢性炎症均可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强化不均匀、瘤内坏死、精索静脉曲张等;但慢性炎症的静脉期CT值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慢性炎症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显著高于精原细胞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同时慢性炎症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低于精原细胞瘤,预后营养指数(PNI)低于精原细胞瘤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结论:CT联合肿瘤标志物、外周炎症指数有助于提高睾丸病变的诊断水平,为临床个性化及标准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病变 睾丸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外周炎症指数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支气管镜应用进展
11
作者 陈淑娟 方申存 侯志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9-706,共8页
随着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广泛应用,肺外周病变(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PPL)的检出率正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明确PPL的性质,需对PPL进行组织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PPL远离中央气道且靠近胸膜,常规支气管镜难以到达,诊断率和灵敏度... 随着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广泛应用,肺外周病变(peripheral pulmonary lesion,PPL)的检出率正逐年提高。为进一步明确PPL的性质,需对PPL进行组织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PPL远离中央气道且靠近胸膜,常规支气管镜难以到达,诊断率和灵敏度都不理想。虽然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率有所提高,但具有较高的并发症。机器人支气管镜(robotic⁃assisted bronchoscopy,RAB)是用于诊断肺部病变的新技术,提高了导航的精确度,扩大了镜头的可达范围,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稳定性、灵活性等优势,较传统支气管镜诊断率更高、安全性更大。RAB还可作为介入平台与现有消融治疗方式结合,对肺部肿瘤进行消融治疗。随着科技的不断完善,RAB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是未来支气管镜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支气管镜 肺外周病变 经支气管肺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12
作者 缪伏荣 林平冬 +5 位作者 岳稳 陈鑫珠 李忠荣 邱华玲 林勤 刘景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1-200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SFE)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 本试验旨在探究互花米草黄酮提取物(SFE)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选取180只健康的昆明(KM)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5%(SFE1组)、1.0%(SFE2组)、1.5%(SFE3组)和2.0%SFE(SFE4组)的饲粮。预试期2 d,正试期21 d。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终末体重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SFE3组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黏膜层厚度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CON组相比,SFE3组小鼠肠道封闭蛋白(occludin)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5)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间小鼠肠道菌群物种丰度度和均匀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beta多样性分析显示,SFE1组、SFE2组和SFE3组肠道菌群构成与CON组有明显差异,SFE4组肠道菌群与CON组相似。各组共有操作分类单元(OTU)和特有OTU数目无明显差异。在门水平上,与CON组相比,SFE2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以及SFE4组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均有所降低,SFE3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有所提高。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SFE1组和SFE2组阿克曼氏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均有所提高;SFE3组鼠杆菌科未分类属(Muribaculaceae_unclassified)相对丰度有所提高,毛螺菌科NK4A136群(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和阿克曼氏菌属相对丰度有所降低;SFE4组阿克曼氏菌属相对丰度有所提高,毛螺菌科NK4A136群相对丰度有所降低。综上所述,饲粮添加1.5%SFE可提高小鼠抗氧化能力和体液免疫功能,并对肠黏膜机械屏障和生物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和维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黄酮提取物 小鼠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肠黏膜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评价及序贯分析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
13
作者 岳圆圆 石岩硕 +1 位作者 岳月红 孙颖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7-1311,共1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等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s),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对糖尿病及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Embase、PubMed等数据库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s),检索时限自建库至2023年12月。采用Rev Man 5.3软件、Stata 15.0进行Meta分析,采用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序贯分析。结果总共纳入33篇文献,共计26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联合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提高糖尿病肾病及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提高血管内皮功能{ET-1[MD=-82.46,95%CI(-122.25,-42.67),P<0.05]、NO[MD=11.50,95%CI(7.22,15.78),P<0.05]}、降低氧化应激反应{SOD[MD=13.18,95%CI(10.26,16.11),P<0.05]、MDA[SMD=-1.43,95%CI(-1.94,-0.92),P<0.05]、Hcy[MD=-6.85,95%CI(-10.58,-3.12),P<0.05]}及炎性因子{hs-CRP[MD=-3.77,95%CI(-4.90,-2.64),P<0.05]、sICAM-1[MD=-212.59,95%CI(-289.48,-135.70),P<0.05]、IL-6[MD=-14.14,95%CI(-17.73,-10.54),P<0.05]}、改善肾功能{Scr[MD=-18.69,95%CI(-28.34,-9.03),P<0.05]、BUN[MD=-1.30,95%CI(-1.92,-0.67),P<0.05]、UAER[MD=-37.75,95%CI(-49.40,-26.10),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序贯分析表明丹参多酚酸盐对患者血清ET-1、SOD、IL-6、Scr、BUN指标具有有利影响。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及微血管并发症对于临床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考虑纳入的文献存在一些局限性,仍需要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洋甘菊精油对咪喹莫特诱导的BALB/c小鼠皮肤银屑病样损害的作用研究
14
作者 吕曹华 廖国艳 +4 位作者 葛维维 吕荫宜 吴双 杜云婷 陈光 《临床皮肤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9-275,共7页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精油(MCEO)预处理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6~8周体重约为20 g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IMQ模型组(n=12)和MCEO预处理+IMQ组(n=8)... 目的:研究德国洋甘菊精油(MCEO)预处理对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诱导的BALB/c小鼠银屑病样皮肤炎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28只6~8周体重约为20 g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8)、IMQ模型组(n=12)和MCEO预处理+IMQ组(n=8)。正常对照组小鼠予橄榄油外涂背部皮肤,每日2次,连续7日;IMQ模型组小鼠予IMQ外涂背部皮肤,每日1次,连续7日;MCEO预处理+IMQ组小鼠予MCEO外涂背部皮肤预处理,每日2次,连续7日,随后予IMQ(每日1次)+MCEO(每日2次)连续外涂背部7日。每日观察小鼠皮损情况,根据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评分,HE染色观察皮肤损伤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IL-10和IL-17A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小鼠皮肤组织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 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MQ模型组小鼠背部出现明显的红斑、鳞屑和银屑病样皮损,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炎性细胞浸润。与IMQ模型组相比,MCEO预处理+IMQ组中MCEO预处理明显改善了小鼠皮损情况,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明显减轻,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小鼠皮肤组织中IL-6和IL-1βmRNA以及外周血中IL-1β、TNF-α和IFN-γ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小鼠皮肤组织中p-PI3K/PI3K、pm TOR/mTOR和p-p38/p38 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MCEO预处理可明显改善IMQ诱导的小鼠皮肤银屑病样损害及皮肤炎性细胞浸润,其保护性作用机制与MCEO预处理抑制PI3K/mTOR和p38 MAPK信号通路活性、下调皮肤组织和外周血中IL-6、IL-1β、TNF-α和IFN-γ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洋甘菊精油 预处理 银屑病 咪喹莫特 BALB/C小鼠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的现况调查
15
作者 李旭英 王童语 +2 位作者 袁忠 胡永红 林琴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5年1月使用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24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34家(13.... 目的:对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况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5年1月使用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及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246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结果:34家(13.82%)医院开展了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其中2019年之后开展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的医院占82.35%(28/34),采用该技术进行置管的主要为置管困难、危重症以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患者。16家(47.06%)医院设置了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操作标准流程,24家(70.59%)医院对实施该技术的人员开展过培训。66.04%(140/212)的医院未来有开展该技术的计划。结论:湖南省隧道式PICC置入技术开展率较低,开展意向较高,在制定操作标准流程、并发症管理以及专科护士再培训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皮下隧道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菁多糖对黄羽鹌鹑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朱建军 柳婷婷 +3 位作者 王政力 马艳 申红 王俊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4-124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芜菁多糖对黄羽鹌鹑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经过粉碎机粉碎的芜菁块根,通过热水浸提、大孔树脂吸附和DEAE-52纤维素柱纯化,获得纯度为99.85%、分子质量为118 ku的芜菁多糖。静脉采血收集黄羽鹌鹑的静... 本试验旨在探究芜菁多糖对黄羽鹌鹑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将经过粉碎机粉碎的芜菁块根,通过热水浸提、大孔树脂吸附和DEAE-52纤维素柱纯化,获得纯度为99.85%、分子质量为118 ku的芜菁多糖。静脉采血收集黄羽鹌鹑的静脉血液样品,通过PBLs提取试剂盒收集黄羽鹌鹑淋巴细胞,悬于RPMI-1640培养基(含10%胎牛血清+1%双抗)中,然后使用台盼蓝染色计数,调整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浮液中细胞浓度为1×10^(7)个/mL,用于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试验。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试验中设置5个芜菁多糖浓度(0、25、50、100和200μg/mL),每个浓度设6个重复孔,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液,测定免疫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与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测定免疫相关基因IL-1β、IL-8、IL-10、TNF-α、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与抗氧化相关基因GSH-Px、CAT、SOD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在免疫功能方面,与空白对照组(0μg/mL芜菁多糖)相比,50、100和200μg/mL芜菁多糖可极显著提高上清液中IgA、IgM含量(P<0.01),极显著降低上清液中IL-1β、IL-8、TNF-α含量(P<0.01);此外,50和100μg/mL芜菁多糖还可显著提高上清液中IgG含量(P<0.05)。2)在抗氧化功能方面,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0、100和200μg/mL芜菁多糖可极显著提高上清液中CAT活性(P<0.01);同时,上清液中TLR4、NF-κB、IL-8、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芜菁多糖浓度为100和200μg/mL时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Px和CAT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芜菁多糖浓度为100和200μg/mL时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MyD88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芜菁多糖浓度为25和50μg/mL时极显著升高(P<0.01)。综上所述,芜菁多糖可通过调节淋巴细胞响应,提高黄羽鹌鹑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作用浓度为1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多糖 黄羽鹌鹑 外周血淋巴细胞 免疫 抗氧化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动静态压力参数比较及相关因素分析
17
作者 王静 王晖 +1 位作者 苗宇宽 倪英群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2-528,共7页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底动态和静态压力参数,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单纯T2DM组47例及T2DM合并DPN组57例。记录两组足底动静态压力参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合并DPN组年龄、体质量指...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足底动态和静态压力参数,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单纯T2DM组47例及T2DM合并DPN组57例。记录两组足底动静态压力参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合并DPN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胆固醇、甘油三酯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P<0.05)。合并DPN组左右足平均压强、左足部轴角、左足前足负荷比、后足负荷比、负荷比内侧及外侧均大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足底动静态最大压强、平均压强、足底受压总面积均与BMI、甘油三酯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动态压力左足足部轴角大小与甘油三酯水平有关(P<0.05);左足前后负荷比与糖尿病病程有关(P<0.05);静态压力中双足面积、最大压强、平均压强均与BMI有关。结论合并DPN组动态足底压力平均压强和左足轴角、负荷比相较单纯T2DM组对足部功能更有影响;且无论是否合并DPN,均需重视患者的足底压力测定;及早干预与足底动静态压力相关联指标如BMI、甘油三酯,为预防糖尿病足发生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动态压力 足底静态压力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fDNA联合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张媛 王莉华 +3 位作者 郭燕 吕国庆 吴隼 张景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游离DNA(cf DNA)联合白介素10(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N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NSI将患者分为CNSI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游离DNA(cf DNA)联合白介素10(IL-10)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枢神经系统浸润(CNS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63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CNSI将患者分为CNSI组(15例)和non-CNSI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IPI风险、CNS-IPI风险、累及的结外站点数量、骨髓受累、肥大性疾病、B症状、来源细胞、葡萄糖定量、潘氏试验、脑脊液氯、脑脊液有核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外周血cf NDA、IL-10的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cf DNA、IL-10与脑脊液蛋白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f DNA、IL-10对DLBCL患者继发CNSI的预测价值。末次随访时间为2023年11月30日,Kaplan-Meier法计算non-CNSI组患者继发CNSI的时间。结果:CNSI组的IPI风险、CNS-IPI风险、累及的结外站点数量、脑脊液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non-CNSI组(均P<0.05)。CNSI组患者外周血cf DNA、IL-10水平均明显高于non-CNSI组(均P<0.01)。外周血cf DNA、IL-10与脑脊液蛋白均呈正相关(r=0.4024,0.315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f DNA、IL-10对CNSI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0.742,二者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10,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93.70%,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测。中位随访时间20(6-31)个月,以外周血cf DNA联合IL-10阳性或阴性对non-CNSI患者分组,阳性组患者继发CNSI的时间明显短于阴性组的患者(P<0.05)。结论:DLBCL合并CNSI患者外周血cf DNA、IL-10的水平显著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CNSI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循环游离DNA 白介素1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边村”的比较优势——以昆明市龙洞村为例
19
作者 马翀炜 黄赫男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0,共8页
位于城乡连续体中,但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地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都处于边缘位置的乡村可被称为“边村”。数量巨大的边村如何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亟须破解的难题。作为边村,昆明市龙洞村通过挖掘其在红色文化、生态文... 位于城乡连续体中,但与城市有一定距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地理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都处于边缘位置的乡村可被称为“边村”。数量巨大的边村如何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亟须破解的难题。作为边村,昆明市龙洞村通过挖掘其在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谋求发展,这是在城乡流动性日益增强背景下,推动边村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举措。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趋势,因多重边缘而存在多重差异的边村,努力超越以资源禀赋为核心的技术经济逻辑,在社会关系和文化脉络中把非经济因素创造性地转化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以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连续体 “边村” 比较优势 乡村振兴 龙洞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BNIP3通路介导的糖酵解与氧诱导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生成的关系
20
作者 易燕 陈斐斐 +1 位作者 谭赟 杜恒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3,共8页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通路的糖酵解探讨氧诱导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常氧组、缺氧+si-NC组、缺氧+si-HIF-1α组和缺氧+si-HIF-1α+BNIP3组... 目的基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通路的糖酵解探讨氧诱导新生小鼠视网膜血管生成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为常氧组、缺氧+si-NC组、缺氧+si-HIF-1α组和缺氧+si-HIF-1α+BNIP3组。常氧组HUVECs暴露于常氧(21%O_(2))下培养。缺氧+si-NC组、缺氧+si-HIF-1α组和缺氧+si-HIF-1α+BNIP3组用si-NC、si-HIF-1α或si-HIF-1α联合BNIP3质粒处理HUVECs 36 h,然后暴露于缺氧(1%O_(2))下培养。通过免疫荧光、代谢测量、细胞活力、划痕实验、管形成实验考察细胞线粒体自噬、糖酵解以及增殖、迁移和管形成情况。出生后第7天的C57BL/6J幼鼠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对照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组、OIR+si-HIF-1α组和OIR+si-BNIP3组,测量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闭塞情况。结果与常氧组比较,缺氧+si-NC组HUVECs中LC3+MitoTracker+斑点数、葡萄糖摄取和乳酸释放的速率增加(P<0.001)。与缺氧+si-NC组比较,缺氧+si-HIF-1α组HUVECs中LC3+MitoTracker+斑点数、葡萄糖摄取和乳酸释放的速率降低(P<0.01)。与常氧组比较,缺氧+si-NC组HUVECs在培养第72 h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并且伤口愈合面积和管形成数量增加(P<0.01)。与缺氧+si-NC组比较,缺氧+si-HIF-1α组HUVECs在培养第24、48、72小时的增殖活性降低(P<0.05),伤口愈合面积、管形成数量降低(P<0.001)。BNIP3的过表达逆转了HIF-1α敲低对线粒体自噬、糖酵解以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与OIR组比较,OIR+si-HIF-1α组和OIR+si-BNIP3组小鼠的视网膜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闭塞区域减少(P<0.05)。结论HIF-1α/BNIP3信号通路在低氧条件下促进了HUVECs中线粒体自噬激活,其对于内皮功能和血管生成的调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新生小鼠 视网膜血管 糖酵解 线粒体自噬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