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区激光熔化AlSi10Mg铝合金的拉伸与冲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珞 陈锐敏 +4 位作者 李智勇 王俊 刘奋成 尤启凡 胡晓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3,共5页
AlSi10Mg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以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10Mg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获得了试样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及冲击性能,并讨论其断裂失效方式。结果表明,AlSi10Mg铝合金试样不同方向... AlSi10Mg铝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应用广泛。以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10Mg铝合金为研究对象,获得了试样不同方向的室温拉伸及冲击性能,并讨论其断裂失效方式。结果表明,AlSi10Mg铝合金试样不同方向的强度无明显差异,而横向试样的伸长率比纵向试样高25%,但二者的塑性都较差。拉伸断口特征表明,两种方向的试样未有明显的颈缩现象,都表现为脆性断裂。AlSi10Mg铝合金试样的室温冲击韧性存在较明显的各向异性,横向试样冲击吸收功比纵向试样高约30%;选区激光熔化AlSi10Mg铝合金的冲击性能与其断面收缩率密切相关,延性增加,其冲击性能也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AlSi10mg合金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态增材制造AlSi10Mg合金在极端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权 陈剑斌 +3 位作者 史同亚 汪小锋 南小龙 王永刚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2,共16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AlSi10Mg合金并对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为了解宽应变率和宽温度耦合作用对AlSi10Mg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配有环境温箱的万能试...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AlSi10Mg合金并对其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组织。为了解宽应变率和宽温度耦合作用对AlSi10Mg合金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配有环境温箱的万能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分析了AlSi10Mg合金在极端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Si10Mg合金具有精细的胞状-枝晶微观结构,主要包含α-Al相和Si相,经退火处理后,微观组织由断续的、呈链状分布的共晶Si颗粒构成。AlSi10Mg合金在室温、应变率为0.002~4800 s^(-1)时,呈现出应变率强化效应,且在不同的应变率范围内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在173 K下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流动应力;当温度为173~243 K时,流动应力对温度不敏感;而温度为293~573 K时,温度敏感性显著提高,合金软化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基于实验结果拟合得到修正的J-C本构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验证,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材料在高、低温和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AlSi10mg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行为 修正的J-C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7Si0.5Mg合金喷丸处理微观组织形貌及腐蚀行为研究
3
作者 秦传广 姜博 +5 位作者 刘乃志 王晔 胡茂良 许红雨 吉泽升 尚金翅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148,共7页
本工作探究了不同喷丸速度下的Al7Si0.5Mg铝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将喷丸处理后的合金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和浸没腐蚀,采用XRD、SEM、超深显微镜、EBSD等手段对腐蚀后合金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变形层及腐蚀产... 本工作探究了不同喷丸速度下的Al7Si0.5Mg铝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规律,将喷丸处理后的合金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测试和浸没腐蚀,采用XRD、SEM、超深显微镜、EBSD等手段对腐蚀后合金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变形层及腐蚀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喷丸处理后,合金表面出现明显塑性变形层和亚微米级晶粒。喷丸速度为50 m/s时,变形层厚度最大,为20μm。未处理样品的i_(corr)为64.628μA/cm^(2),电容弧半径最小;喷丸速度为50 m/s时i_(corr)为16.094μA/cm^(2),电容弧半径最大。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浸泡480 h后,喷丸速度为50 m/s时腐蚀坑较浅,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抗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5mg合金 喷丸处理 晶粒细化 腐蚀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刀具磨损研究
4
作者 李朋哲 金成哲 +1 位作者 张玉璞 宋长远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35,共6页
高进给铣削加工铝硅合金可以改善铣削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受硅含量影响,在铣削加工时刀具易发生磨损从而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仿真和铣削试验,研究切削参数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 高进给铣削加工铝硅合金可以改善铣削质量并提高加工效率。受硅含量影响,在铣削加工时刀具易发生磨损从而影响工件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仿真和铣削试验,研究切削参数对刀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切削参数范围内,每齿进给量对刀具磨损影响最大,其次是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影响最小。最优切削参数组合是每齿进给量为0.5 mm/z,切削速度为160 m/min,切削深度为0.4 mm。通过高进给铣削AlSi10Mg试验发现,刀具出现了崩刃和黏结现象。增大每齿进给量、切削速度以及切削深度均会导致刀具磨损率增大。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高进给铣削AlSi10Mg合金的铣削特性及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进给铣削 AlSi10mg合金 刀具磨损 切削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含量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杨国强 刘志义 +2 位作者 柏松 李苏望 曹靖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6,204,共5页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研究了Cr含量(质量分数)对低Cu/Mg比Al-Cu-Mg-A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Cu/Mg比Al-Cu-Mg-Ag合金中添加Cr,合金中形成了Al-Cr相和Al_(1.6)TiCr_(0.4)相;Cr含量由0.17%提高到0.22%,合金的抗拉强度由463 MPa提高到484 MPa,提升了4.5%;屈服强度由288 MPa提高到319 MPa,提升了10.8%。合金力学性能的提升主要来源于Cr的固溶强化和S′相的析出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Cu/mg 固溶强化 析出强化 Cr AL-CU-mg-AG合金 析出相 欠时效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选区激光熔化AlSi10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李智勇 张珞 +4 位作者 陈锐敏 王俊 刘奋成 尤启凡 胡晓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31-35,共5页
AlSi10Mg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船舶制造等领域。利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AlSi10Mg铝合金,探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lSi10Mg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共晶S... AlSi10Mg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和高耐磨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及船舶制造等领域。利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AlSi10Mg铝合金,探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lSi10Mg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共晶Si组织被破坏并且合金中颗粒状Si相的尺寸不断增加,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呈现下降趋势,但塑性提升明显。热处理改变了合金的断裂方式,沉积态下AlSi10Mg铝合金为脆性断裂,而热处理后则转变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AlSi10mg合金 力学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激光选区熔化AlSi10Mg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温飞娟 杜建钢 +3 位作者 龙樟 黄本生 刘志敏 马明月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9,共7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并进行了不同温度(260,270,280,290,300℃)下的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退火前后AlSi10Mg合金均主要由α-Al、硅和Mg2Si相组...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并进行了不同温度(260,270,280,290,300℃)下的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温度对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退火前后AlSi10Mg合金均主要由α-Al、硅和Mg2Si相组成;相比退火前,退火后晶格畸变减弱,随着退火温度升高,减弱程度增大;退火前AlSi10Mg合金晶粒细小,网状共晶硅均匀分布,二次硅颗粒弥散分布在铝基体内;退火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网状共晶硅发生断裂、粗化和球化,二次硅颗粒数量减少,直至几乎消失;相比退火前,退火后且随着退火温度升高,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减小,断后伸长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AlSi10mg合金 退火温度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Ce微合金化强化的Mg-Li基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
8
作者 纪春杰 李姗姗 +1 位作者 谢红波 任玉平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88,共8页
为了开发低成本、高强韧的超轻Mg-Li基合金,利用稀土Ce微合金化制备了超轻Mg-5.5Li-xCe(x=0,0.25,0.5,质量分数,%)三组合金.结果表明:微量Ce的添加可以显著细化合金的晶粒,当Ce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5%时,挤压态合金的再结晶晶粒尺... 为了开发低成本、高强韧的超轻Mg-Li基合金,利用稀土Ce微合金化制备了超轻Mg-5.5Li-xCe(x=0,0.25,0.5,质量分数,%)三组合金.结果表明:微量Ce的添加可以显著细化合金的晶粒,当Ce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5%时,挤压态合金的再结晶晶粒尺寸最小,由初始的3.31μm细化至0.57μm,且继续增大Ce添加量并不会进一步细化合金的晶粒;Ce微合金化形成的双峰结构显著优化了合金的力学性能,Mg-5.5Li-0.5Ce合金的屈服强度比Mg-5.5Li二元合金提高了近2倍,由初始的141 MPa增至242 MPa,最大抗拉强度增至303 MPa,断裂伸长率超过8%;稀土Ce微合金化导致的合金晶粒细化和双峰组织结构,以及晶界处Ce的界面偏聚是合金力学性能提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合金 mg-Li基合金 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铸造压力与冷却速度对AlSi7Mg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文仁兴 谢延敏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44-146,152,共4页
研究了低压压铸保压压力对AlSi7Mg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保压压力(320 kPa)制备的试样组织致密,力学性能优良。与低保压压力90 kPa的合金相比,当保压压力达到320 kPa时,冷却速率1.5℃/s和5℃/s的合金二次枝晶臂... 研究了低压压铸保压压力对AlSi7Mg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保压压力(320 kPa)制备的试样组织致密,力学性能优良。与低保压压力90 kPa的合金相比,当保压压力达到320 kPa时,冷却速率1.5℃/s和5℃/s的合金二次枝晶臂间距分别降低24.2%和8.6%,共晶硅直径分别减小了4.7%和9.7%;共晶硅的长宽比分别降低4.8%和6.0%。高保压压力使得铸造过程充填性能好,冷却速度快,从而提高AlSi7Mg合金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铸造 AlSi7mg合金 保压压力 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含量对Mg-Cu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蒙毅 杨越 +1 位作者 孙健 曹雷刚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6-224,共9页
采用位移和应力测量系统,获得Mg-Cu合金凝固冷却过程中的位移、应力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曲线,探究Mg-Cu合金凝固过程中成分、位移、应力和组织演变间的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u使Mg熔体凝固过程中的膨胀行为由仅存在液相膨胀... 采用位移和应力测量系统,获得Mg-Cu合金凝固冷却过程中的位移、应力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曲线,探究Mg-Cu合金凝固过程中成分、位移、应力和组织演变间的交互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添加Cu使Mg熔体凝固过程中的膨胀行为由仅存在液相膨胀转变为同时存在液相膨胀和两相区膨胀,且两相区膨胀量(Δl)随Cu含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这是CuMg_(2)离异共晶相、ɑ-Mg+CuMg2共晶相以及结晶潜热对残余液相加热共同作用的结果。Mg-2.5Cu合金Δl最小,为7.5×10^(-3)mm。平均凝固收缩速率(v_(shr))随Cu含量的增加先显著增加后逐渐降低,Mg-0.8Cu合金v_(shr)最大,为3.3×10^(-4)mm·s^(-1)。凝固过程膨胀应力的产生受两相区膨胀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合金 CU含量 凝固 膨胀行为 位移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Si比对Al-Mg-Si合金力学与导热导电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张艺 董其鹏 长海博文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2,69,共8页
Al-Mg-S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散热及电力传输等领域,但受限于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能之间矛盾关系,往往难以实现同步提升。立足于高力学性能合金成分设计,研究了不同Mg/Si比对合金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 Al-Mg-Si系合金因其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散热及电力传输等领域,但受限于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能之间矛盾关系,往往难以实现同步提升。立足于高力学性能合金成分设计,研究了不同Mg/Si比对合金力学性能与导电/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DSC曲线分析与JMatPro模拟计算,对试验所得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Mg含量一定时,硬度和强度随Mg/Si比的增加而降低,电导/热导率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合金性能的变化与主要强化相β''的析出行为有关,在时效过程中,低Mg/Si比合金的β''析出速率远大于高Mg/Si比合金,其中Mg/Si比为1.02时,Mg、Si原子比接近β''形核时的Mg/Si比,析出更为充分,从而在相同时效条件下具备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合金 mg/Si比 强度 热导率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重熔对选区激光熔化成形AlSi10Mg合金的缺陷控制及组织性能研究
12
作者 于天硕 韩永全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目的通过激光重熔解决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过程中因AlSi10Mg合金激光反射率高、密度小而造成试样成形质量差的问题。方法基于重熔扫描在SLM过程中的独特优势,系统研究激光重熔前后试样成形质量、组织性能的异同。结合未熔粉末、气孔... 目的通过激光重熔解决选区激光熔化(SLM)成形过程中因AlSi10Mg合金激光反射率高、密度小而造成试样成形质量差的问题。方法基于重熔扫描在SLM过程中的独特优势,系统研究激光重熔前后试样成形质量、组织性能的异同。结合未熔粉末、气孔等缺陷数量,对SLM成形试样进行内部缺陷分析;结合物相、晶粒形态及织构等微观结构,分析激光重熔前后内部组织的异同;结合拉伸性能、显微硬度等力学性能,分析重熔扫描对SLM成形试样的强化机制。结果在缺陷控制方面,激光重熔消除了样品中的未熔粉末,降低了气孔的数量密度,提高了相对密度;在微观组织方面,激光重熔后临界形核过冷度的减小促进了形核,导致熔池内部分柱状晶转化为等轴晶,使晶粒尺寸大大降低,同时重熔过程中的二次熔化使热流累积效应增强,晶粒织构增强;在力学性能方面,通过霍尔佩奇效应、晶粒细化显著提高了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最终得到了内部缺陷较少、晶粒细小且性能较为优异的AlSi10Mg合金SLM试样。结论激光重熔技术可以有效解决SLM成形AlSi10Mg合金试样质量差的问题,重熔后的试样晶粒细小,各项性能较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选区激光熔化 AlSi10mg合金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超超 何昊 +4 位作者 周建文 赵文芬 李宇飞 康明 冯志军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31,共9页
目的探究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富铁相组织形貌的演变规律,得到最适宜的Mn元素添加量,消除Fe元素对Al7Si0.3Mg0.4Fe合金的负面影响,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方法在Al7Si0.3Mg0.4Fe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Mn,通过金相显微镜(OM)、... 目的探究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富铁相组织形貌的演变规律,得到最适宜的Mn元素添加量,消除Fe元素对Al7Si0.3Mg0.4Fe合金的负面影响,提高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方法在Al7Si0.3Mg0.4Fe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Mn,通过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EDS)等表征方法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结合JMatPro相图模拟计算,探讨了Mn含量对Al7Si0.3Mg0.4Fe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n含量较低时,富铁相以针状β-Al_(5)FeSi相为主,随着Mn含量的增加,β-Al_(5)FeSi相向汉字状α-Al_(15)(FeMn)_(3)Si_(2)相转变,当Mn的质量分数为0.32%时,β-Al_(5)FeSi相基本消除,继续增加Mn元素含量,α-Al_(15)(FeMn)_(3)Si_(2)相形貌由汉字状变为粗大的块状。结论Al7Si0.3Mg0.4Fe合金的力学性能随Mn元素的添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添加0.32%(质量分数)的Mn时,Al7Si0.3Mg0.4Fe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分别达到262 MPa、345 MPa、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7Si0.3mg0.4Fe合金 MN元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富铁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变形对Al⁃4.0Cu⁃0.9Li⁃0.2Mg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魏少青 李石勇 +1 位作者 伍翠兰 陈江华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0-169,共10页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工艺对时效Al⁃4.0Cu⁃0.9Li⁃0.2Mg(wt.%)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引入预变形的T8工艺能显著加快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并提高合金的峰值...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力学性能测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预变形工艺对时效Al⁃4.0Cu⁃0.9Li⁃0.2Mg(wt.%)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时效前引入预变形的T8工艺能显著加快合金的时效响应速率并提高合金的峰值时效强度,但合金的延伸率却明显降低。未变形合金在160℃下峰值时效时主要析出相为δ′/θ′/δ′共生相和T_(1)相,引入预变形的合金中主要析出相均为T_(1)相,而δ′/θ′/δ′共生相的析出则明显受到抑制,并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合金中δ′/θ′/δ′共生相的数量也越来越少,而T_(1)相也逐渐变得更加细小。T8工艺促进了形变强化和析出强化,使得合金强度提高,但预变形的引入使得合金在后续变形过程中更容易产生位错塞积,因此合金塑性明显下降。引入变形后合金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给T_(1)相的形核析出提供了大量的异质形核点,又由于合金中的溶质原子数量有限,因此δ′/θ′/δ′共生相的析出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g合金 形变时效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Mg-Zr-Er-Zn合金的力学性能和阻尼行为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楚明 邱从章 +3 位作者 常亚喆 李慧中 王孟君 王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02-1606,共5页
通过电子显微镜、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Mg-0.6Zr-0.6Er-1Zn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行为。结果表明:加入0.6%Er+1%Zn后,在晶界附近存在含Er和Zn的质点减缓了枝晶生长,起到细化Mg-0.6Zr合金组织的作用,使得其晶粒尺寸减小至60μm左右... 通过电子显微镜、阻尼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等研究Mg-0.6Zr-0.6Er-1Zn合金力学性能和阻尼行为。结果表明:加入0.6%Er+1%Zn后,在晶界附近存在含Er和Zn的质点减缓了枝晶生长,起到细化Mg-0.6Zr合金组织的作用,使得其晶粒尺寸减小至60μm左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198.8MPa、83.0MPa和24.5%,较Mg-0.6Zr合金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比阻尼为48.1%,仍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zr-er-zn合金 晶粒细化 阻尼行为: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造增压压力对汽车用AlSi9Mg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平 张宏 +1 位作者 李春芾 文金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通过改变低压铸造过程中不同增压压力来研究其对AlSi9Mg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增压压力制备的AlSi9Mg合金样品具有更加致密的显微组织及更接近球形的共晶Si颗粒。同时,由于具有更好的填充能力,高增压压力下合金... 通过改变低压铸造过程中不同增压压力来研究其对AlSi9Mg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增压压力制备的AlSi9Mg合金样品具有更加致密的显微组织及更接近球形的共晶Si颗粒。同时,由于具有更好的填充能力,高增压压力下合金的气孔缺陷大大减少,合金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在90、150、210 kPa3种不同级别的增压压力下,晶粒尺寸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对应的合金晶粒尺寸和二次枝晶臂间距分别为246、197、149μm,44.9、37.3、31.1μm;3种增压压力对应的密度和孔隙率分别为2.656、2.659、2.674 g/cm^(3),0.96%、0.79%、0.38%;AlSi9Mg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238.76、174.68 MPa和3.14%;252.43、177.47 MPa和4.61%;256.10、178.81 MPa和6.85%,分别提高了7.26%、2.36%、11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9mg合金 低压铸造 增压压力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Al-10Si-4Cu-0.7Mg合金热处理工艺研究
17
作者 曹义 张莉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2-104,108,共4页
对Al-10Si-4Cu-0.7Mg合金进行了500℃×5 h固溶+不同时间深冷+170℃×8 h时效处理。采用SEM、拉伸试验、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l-10Si-4Cu-0.7M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10 h深冷+... 对Al-10Si-4Cu-0.7Mg合金进行了500℃×5 h固溶+不同时间深冷+170℃×8 h时效处理。采用SEM、拉伸试验、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Al-10Si-4Cu-0.7Mg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10 h深冷+时效态的Al-10Si-4Cu-0.7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为358 MPa和158 HV,比T6态合金的分别提高了17.4%和27.4%,另外高、低载荷下耐摩擦磨损性能也比T6态合金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T6态Al-10Si-4Cu-0.7Mg合金相比,固溶+10 h深冷+时效态的合金组织中Si相数量明显增多,更为细小均匀,未溶的第二相也明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0Si-4Cu-0.7mg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铸造参数对汽车用AlSi9Mg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王磊 吕欣蕊 +1 位作者 李莎莎 于丽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55-158,共4页
Al Si9Mg合金是一种常见的挤压铸造合金,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选取10、30和50 MPa三种不同的挤压压力对Al Si9Mg合金进行挤压铸造,并与传统的重力铸造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挤压铸造压力对Al Si9M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Al Si9Mg合金是一种常见的挤压铸造合金,在汽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选取10、30和50 MPa三种不同的挤压压力对Al Si9Mg合金进行挤压铸造,并与传统的重力铸造进行了对比,研究了挤压铸造压力对Al Si9Mg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挤压压力的增加,Al Si9Mg合金的微观组织发生了显著变化。挤压铸造试样的二次枝晶臂间距明显缩小,从10 MPa下的10.1μm逐渐减小至50 MPa下的4.2μm,而重力铸造试样的二次枝晶臂间距则较大,为13.8μm。同时,晶粒细化,组织也更加均匀致密。随着挤压压力的增加,试样的孔隙率显著降低,密度逐渐升高,说明挤压铸造过程有效减少了铸造缺陷,改善了铸件的致密度。挤压铸造能够显著提高Al Si9Mg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在50 MPa挤压压力下,试样的抗拉强度达到234.3 MPa,比重力铸造试样提高了近40%,伸长率也从重力铸造的1.1%提升至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铸造 AlSi9mg合金 重力铸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镁比对Al-Zn-Mg-Cu-Er-Sc-Zr合金显微组织与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少华 武晓辉 +3 位作者 梁爽 邢清源 孟令刚 张兴国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6,121,共6页
通过调整Al-Zn-Mg-Cu-Er-Sc-Zr合金中的Mg元素含量,研究了Zn/Mg比的变化对合金相演变以及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_(8)Cu_(4)Er相、Al_(3)(Er,Sc)相与含Fe相存在明显的伴生关系,二者依附于含Fe相生长。Zn/Mg比的变化可显著改变... 通过调整Al-Zn-Mg-Cu-Er-Sc-Zr合金中的Mg元素含量,研究了Zn/Mg比的变化对合金相演变以及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l_(8)Cu_(4)Er相、Al_(3)(Er,Sc)相与含Fe相存在明显的伴生关系,二者依附于含Fe相生长。Zn/Mg比的变化可显著改变三者间的交互形式,高的Zn/Mg比例有利于稀土相独立生长,且在比值为4.18的条件下,Al_(8)Cu_(4)Er相与含Fe相均得到了显著细化。细化的晶界第二相使腐蚀坑深度仅为82μm,而连续的伴生混合相、粗大稀土相等均会不同程度降低合金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Er-Sc-Zr铝合金 Zn/mg 稀土相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oNiCrCu高熵合金涂层对复合铸造Al/Mg双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远财 蒋文明 +3 位作者 李庆晴 牛言清 余令辉 樊自田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FeCoNiCrCu高熵合金涂层对Al/Mg双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在A356嵌体表面喷涂不同厚度的FeCoNiCrCu高熵合金涂层,采用消失模复合铸造工艺制备Al/Mg双金属,利用扫描电镜、EDS能谱及XRD... 目的研究不同厚度的FeCoNiCrCu高熵合金涂层对Al/Mg双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超音速火焰喷涂工艺在A356嵌体表面喷涂不同厚度的FeCoNiCrCu高熵合金涂层,采用消失模复合铸造工艺制备Al/Mg双金属,利用扫描电镜、EDS能谱及XRD衍射仪、维氏硬度测试仪和万能试验机对Al/Mg双金属界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未喷涂高熵合金涂层的Al/Mg双金属界面由共晶层和金属间化合物层组成,断裂位置主要位于金属间化合物层,裂纹从Al_(3)Mg_(2)扩展至共晶层结束,具有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剪切强度仅为30.37MPa。当高熵合金涂层厚度为5μm时,Al/Mg双金属形成了Al_(3)Mg_(2)+Mg_(2)Si/AlxFeCoNiCrCu+FeCoNiCrCu+Al-Mg-Co-Ni混合相/δ-Mg+Al_(12)Mg_(17)共晶组织的复杂界面,断裂发生在高熵合金层与δ-Mg+Al_(12)Mg_(17)共晶组织的交界处,断裂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剪切强度为48.46MPa,相对于无涂层的Al/Mg双金属提高了59.56%。当高熵合金涂层厚度为20μm时,铝侧生成了AlxFeCoNiCrCu高熵合金,镁侧则只生成了少量Mg-Ni-Cu混合相,断裂发生在高熵合金涂层与镁基体交界处,剪切强度为39.69 MPa。结论高熵合金涂层可以有效阻碍Al、Mg元素之间的扩散,从而显著抑制或完全阻止Al-Mg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大幅度降低界面层厚度。金属间化合物的减少和混合相对裂纹扩展的阻碍作用显著提高了Al/Mg双金属界面的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oNiCrCu高熵合金涂层 Al/mg双金属 超音速火焰喷涂 复合铸造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