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线教与学多媒体教育资源(MERLOT)项目评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德群 陈丽亚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1年第5期12-17,共6页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MERLOT项目是将高校教育创新付诸实践,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典范。文章介绍了MERLOT的起源与发展,对其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和学术支持服务机制进行了剖析,并总结了该项目取得成功的经验及其对高校精品...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MERLOT项目是将高校教育创新付诸实践,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典范。文章介绍了MERLOT的起源与发展,对其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和学术支持服务机制进行了剖析,并总结了该项目取得成功的经验及其对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启示,旨在为我国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十二五质量工程"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lot 开放教育资源 共建机制 共享机制 精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不同产地美乐(Merlot)葡萄酒发酵过程中花色苷组成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彦芳 杨学山 +4 位作者 祝霞 李颍 张莉 闫衡 韩舜愈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2-127,共6页
以河西走廊产区不同产地美乐(Merlot)葡萄为原料,采用HPLC检测葡萄果皮及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主要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不同产地美乐葡萄果皮、葡萄酒中均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为主体花色苷,具有产地特征;浸渍及发... 以河西走廊产区不同产地美乐(Merlot)葡萄为原料,采用HPLC检测葡萄果皮及葡萄酒酒精发酵过程中主要花色苷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不同产地美乐葡萄果皮、葡萄酒中均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为主体花色苷,具有产地特征;浸渍及发酵结束后花翠素类、花青素类、甲基花翠素类和甲基花青素类花色苷相对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二甲花翠素类相对含量上升,各产地量变幅度不尽相同;主成分分析结果中香豆酰化类花色苷的比例对各产地差异性贡献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美乐 发酵 河西走廊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汁复配比例和混菌发酵对富士-美乐复合果酒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李嘉欣 徐彬艳 +2 位作者 俞柏含 杨学山 祝霞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为提高富士-美乐复合果酒的香气和感官品质,以筛选富士苹果汁和美乐葡萄汁的复配体积比例为基础,接种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进行混菌发酵,分别测定酒样的理化指标、颜色参数及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并运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计算感官评分。... 为提高富士-美乐复合果酒的香气和感官品质,以筛选富士苹果汁和美乐葡萄汁的复配体积比例为基础,接种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进行混菌发酵,分别测定酒样的理化指标、颜色参数及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并运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计算感官评分。结果表明,葡萄汁添加量对复合果酒的颜色饱和度(C*)和挥发性物质影响较大。其中富士-美乐果汁以50∶50(V/V)复配后发酵的复合果酒色泽明亮(亮度(L*)为76.24、红绿色调(a*)为31.24和C*为32.58),且挥发性化合物中反式-橙花叔醇、β-大马士酮、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苯乙酸乙酯的质量浓度较高。非酿酒酵母对50∶50(V/V)复配发酵的果酒颜色参数影响较小,但Torulaspora delbrueckii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混菌发酵的复合果酒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最多(63种),乙酸异戊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苯乙醇、1-己醇和1-庚醇等挥发性化合物质量浓度显著高于酿酒酵母纯种发酵和其他混菌发酵组酒样,增加了复合果酒花香味和果香味,感官评分达到7.605 5分。综上分析,富士苹果汁-美乐葡萄汁以50∶50(V/V)复配,并进行混菌发酵可有效提高复合果酒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士 美乐 非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乐桃红贵腐葡萄酒的酿造及感官特征分析
4
作者 屈嘉燕 周润宇 +6 位作者 缪成鹏 王群力 张晓红 高邦牢 江理广 惠竹梅 王雪飞 《酿酒科技》 2024年第3期33-39,共7页
为解决贵腐葡萄原料生产对自然条件的苛刻要求,采用人工接种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方式获得人工贵腐葡萄原料,将桃红葡萄酒和贵腐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相结合,酿造美乐桃红贵腐酒,以无菌水接种为对照酿造美乐甜红葡萄酒。通过理化指标... 为解决贵腐葡萄原料生产对自然条件的苛刻要求,采用人工接种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的方式获得人工贵腐葡萄原料,将桃红葡萄酒和贵腐葡萄酒的酿造工艺相结合,酿造美乐桃红贵腐酒,以无菌水接种为对照酿造美乐甜红葡萄酒。通过理化指标检测、香气成分分析和感官品鉴,比较美乐自然贵腐酒、美乐人工贵腐酒及美乐甜红葡萄酒之间的异同,评价该技术酿造桃红贵腐酒的工艺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理化指标上,美乐人工贵腐酒和美乐自然贵腐酒较为接近,在总糖含量上,美乐甜红葡萄酒达到了半甜葡萄酒的标准,美乐自然贵腐酒与美乐人工贵腐酒均达到了甜型葡萄酒的标准,在香气及感官上,美乐人工贵腐酒接近于美乐自然贵腐酒,具有奶酪、黄油以及杏仁等香气特征,与美乐甜红葡萄酒之间差异显著。因此,使用该方法进行桃红贵腐酒酿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腐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 甜酒 美乐 香气成分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鹿辄葡萄4个营养系果实酚类物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刘政海 李六林 +3 位作者 董志刚 谭伟 李晓梅 唐晓萍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118,共5页
酚类物质对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生理活性功能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梅鹿辄葡萄4个营养系(M-181、M-343、M-346、M-348)为材料评价酚类物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梅鹿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M-348平均粒质量高于其... 酚类物质对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生理活性功能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梅鹿辄葡萄4个营养系(M-181、M-343、M-346、M-348)为材料评价酚类物质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梅鹿辄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M-348平均粒质量高于其他三个营养系,且可滴定酸含量与M-181、M-343无显著差异(P>0.05)。在成熟时,4个营养系果皮和种子总类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M-348果皮中单宁、黄烷醇和原花色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三个营养系;随着果实的发育,4个营养系果皮中花色苷含量逐渐增加,在花后120 d,M-348中花色苷含量为13.48 mg/g。梅鹿辄M-348葡萄果皮酚类物质含量丰富,可作为黄土高原区梅鹿辄种植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鹿辄葡萄 营养系 果实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气象因子对‘美乐’葡萄浆果品质和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毛如志 张国涛 +6 位作者 邵建辉 杜飞 邓维萍 赵新节 朱书生 朱有勇 何霞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6-516,共11页
为明确低海拔(41 m)和高海拔(2 343 m)‘美乐’葡萄产区浆果代谢组和品质的差异和成因,试验采用GPRS-Base系统气象站监测低海拔和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的气象因子,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解析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 为明确低海拔(41 m)和高海拔(2 343 m)‘美乐’葡萄产区浆果代谢组和品质的差异和成因,试验采用GPRS-Base系统气象站监测低海拔和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的气象因子,采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GC/TOF-MS)技术解析低海拔和高海拔产区‘美乐’浆果代谢组的差异,并测定了不同海拔‘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 H、总酸含量、还原糖、花青素、总酚、单宁、黄酮、类黄酮和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海拔‘美乐’葡萄产区平均日照时数、生育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日均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等气象因子均高于低海拔‘美乐’葡萄产区;与低海拔产区相比,高海拔产区的‘美乐’葡萄浆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单宁和还原糖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含量减少。代谢通路分析表明:高海拔产区的葡萄浆果积累更多的氨基酸、有机酸、醇、多酚、糖类等物质。代谢通路富集表明:高海拔产区改变了葡萄浆果8条氨基酸代谢、4条碳水化合物、3条脂质代谢和3条氮代谢通路。去趋势化对应分析表明:‘美乐’葡萄园中的气象因子如日均日照时数、生长时期总辐射、日均辐射、温差、日均温度、生长时期有效积温是驱动‘美乐’浆果代谢物积累的主要因子。高海拔和低海拔区域气象因子的差异是‘美乐’葡萄浆果代谢物差异的重要驱动力,高海拔区‘美乐’葡萄浆果通过代谢物和代谢通路的多样性策略来适应高海拔环境,提高浆果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乐’葡萄浆果 海拔梯度 代谢物 代谢组学 气象因子 代谢通路 通路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梅鹿辄”葡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倪志婧 马文平 +3 位作者 宋长冰 马海军 王薇 魏兆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2-1425,1434,共5页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梅鹿辄”为研究对象,在葡萄果实软化期到成熟期,采用不同遮光率(40%、50%、60%)的遮光网(以露地自然光照栽培为对照)进行遮光处理,研究光照条件对酿酒葡萄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成熟期内,葡萄果实...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梅鹿辄”为研究对象,在葡萄果实软化期到成熟期,采用不同遮光率(40%、50%、60%)的遮光网(以露地自然光照栽培为对照)进行遮光处理,研究光照条件对酿酒葡萄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成熟期内,葡萄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还原糖持续上升,酸度逐渐降低;不同遮光处理下,花色素苷变化受光照影响最大,其次为总酚和单宁;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花色素苷的量均下降,40%遮光相比对照分别下降了7.54%、4.46%和19.33%,而酸度增高,增幅为8.7%;遮光对葡萄总酚和单宁也有显著影响,其中40%遮光总酚和单宁的质量比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对照上升9.74%和8.8%;遮光栽培能显著影响“梅鹿辄”果实品质,在宁夏贺兰山东麓适度地降低光照强度可提升葡萄果实的酿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鹿辄 葡萄品质 光照强度 遮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乐葡萄汁和发酵醪中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张顺花 蒋玉梅 +2 位作者 韩舜愈 祝霞 周学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3-96,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富集美乐葡萄汁和发酵醪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定性,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组分相对含量。葡萄汁和发酵醪中共分离出66种物质,初步定性的有58种,二者共有组分有28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富集美乐葡萄汁和发酵醪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定性,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组分相对含量。葡萄汁和发酵醪中共分离出66种物质,初步定性的有58种,二者共有组分有28种。葡萄汁中初步定性组分占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4.58%,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包括己二醇(13.24%)、正己醇(12.82%)、正戊烷(12.39%)、(E)-2-己烯-1-醇(9.39%)、丙酮(8.75%);发酵醪中初步定性组分占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6.72%,相对含量较高的组分有异戊醇(64.17%)、异丁醇(5.62%)、氯仿(4.56%)、乙酸乙酯(4.30%)、癸酸乙酯(2.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乐葡萄汁 发酵醪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尔诺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华 张莉 +1 位作者 李华 刘拉平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梅尔诺干红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分离出37个峰,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14%。其中主要为苯乙醇、1-戊醇、丁二酸二乙酯、5-乙基二氢化-2(3H)-呋喃酮、1H-吲哚-3-乙醇、N-苯基-2-萘胺、4-羟... 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梅尔诺干红中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分离出37个峰,鉴定出2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14%。其中主要为苯乙醇、1-戊醇、丁二酸二乙酯、5-乙基二氢化-2(3H)-呋喃酮、1H-吲哚-3-乙醇、N-苯基-2-萘胺、4-羟基-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对-羟基肉桂酸乙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梅尔诺葡萄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酿酒酵母发酵梅鹿辄干红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雪平 郑海武 +3 位作者 雷蕾 李婷 张美枝 李正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5-110,共6页
为得到优良的本土酿酒酵母,对已筛选得到的优良耐性及发酵特性的酵母进行了葡萄酒发酵品质研究。以梅鹿辄为原料,测定其发酵过程及终点的总酸、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发酵结束后进行感官评价。对照商业酵母,本土酿酒酵... 为得到优良的本土酿酒酵母,对已筛选得到的优良耐性及发酵特性的酵母进行了葡萄酒发酵品质研究。以梅鹿辄为原料,测定其发酵过程及终点的总酸、残糖、酒精度、花色苷、单宁和总酚含量,发酵结束后进行感官评价。对照商业酵母,本土酿酒酵母WJ1发酵液总酸和酒精度含量与商业酵母差异不显著,还原糖、单宁、花色苷、总酚均介于商业酿酒酵母CECA、CEC01及XR发酵液之间;Q12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略高于商业酿酒酵母发酵液,花色苷含量低且与商业酿酒酵母差异显著,其他指标与商业酿酒酵母发酵液差异不显著。本土酿酒酵母WJ1发酵液具典型果香、但酒香略微不足,酸涩味略重,不柔和,酒体结构一般,但澄清度、色泽、香气优于商业酿酒酵母CECA发酵液。本土酿酒酵母Q12色泽与典型梅鹿辄葡萄酒色泽不符,略失光泽,果香不足,回味较短,酒体寡淡,酒体欠平衡、粗糙,澄清度、香气、滋味和典型性都不及商业酿酒酵母。经过与商业菌株的对比研究得出2株本土酵母Q12、WJ1经过后期驯化有望为我国葡萄酒酿造提供新的本土菌种,同时为本土酿酒酵母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酿酒酵母 梅鹿辄 单宁 花色苷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梅鹿辄和黑比诺葡萄中的花色素苷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贞强 韩富亮 +2 位作者 赵仁邦 桑亚新 刘卫华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9-101,共3页
利用甲醇和超声波提取酿酒葡萄梅鹿辄和黑比诺中的花色素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葡萄中的花色素苷。在梅鹿辄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到9种花色素苷,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 利用甲醇和超声波提取酿酒葡萄梅鹿辄和黑比诺中的花色素苷,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该葡萄中的花色素苷。在梅鹿辄葡萄果实中共检测到9种花色素苷,以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二甲花翠素3-O-(6-O-乙酰)葡萄糖苷和二甲花翠素3-O-(6-O-对香豆酰)葡萄糖苷为主,这三者占总成分的79.69%,构成了梅鹿辄葡萄果实的主要呈色成分。在黑比诺果实中只检测到5种花色素苷,其中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和甲基花青素3-O-葡萄糖苷构成了黑比诺葡萄果实的主要呈色物质,占总成分的9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葡萄酒 梅鹿辄 黑比诺 花色素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浆果香味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胡博然 李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9-92,共4页
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不同酿酒葡萄浆果的化学成分,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赤霞珠、梅尔诺、蛇龙珠和霞多丽葡萄浆果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TIC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 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不同酿酒葡萄浆果的化学成分,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赤霞珠、梅尔诺、蛇龙珠和霞多丽葡萄浆果中的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TIC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分别分离出43、47、51和81个峰,鉴定出42、44、48和78个香气化学成分,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9.05%、97.09%、94.78%和100.23%。对不同品种浆果香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霞珠 梅尔诺 蛇龙珠 霞多丽 浆果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河西地区酿酒葡萄梅鹿辄的品质评价 被引量:4
13
作者 戴文渊 张芮 +4 位作者 成自勇 宋众艳 刘静霞 陈娜娜 马奇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59-1663,共5页
研究河西地区酿酒葡萄梅鹿辄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为提高葡萄育种和优选工作,促进河西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河西地区9个指标组成的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葡萄品质的最主... 研究河西地区酿酒葡萄梅鹿辄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可为提高葡萄育种和优选工作,促进河西地区酿酒葡萄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文章基于模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河西地区9个指标组成的葡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得出影响葡萄品质的最主要影响因子,并对其品质进行分级。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品质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为:可滴定酸、总酚、单宁、花色苷、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同时对9个指标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根据评价向量对葡萄品质进行分级,得出河西地区梅鹿辄葡萄品质90%以上均处于二级区以上。因而,可滴定酸、总酚、单宁、花色苷、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这6个指标可作为河西地区酿酒葡萄品质评价的简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系统分析 梅鹿辄葡萄 河西地区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源营养液及叶幕整形方式对梅鹿辄叶幕环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雯 王敏 +6 位作者 韩守安 钟海霞 谢辉 雍菲 张付春 周晓明 潘明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8-816,共9页
【目的】研究叶面施用植物源营养液配合叶幕形整形方式,对梅鹿辄葡萄叶幕微气候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a生梅鹿辄葡萄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篱壁式叶幕、V形叶幕配合使用植物源发... 【目的】研究叶面施用植物源营养液配合叶幕形整形方式,对梅鹿辄葡萄叶幕微气候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a生梅鹿辄葡萄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篱壁式叶幕、V形叶幕配合使用植物源发酵叶面肥及不使用4个试验处理;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测定果际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果实转色期测定叶幕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PAR)日变化规律及叶片质量和光合指标进行测定,果实成熟期测定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果穗松散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结论】V形叶幕型提高了梅鹿辄葡萄叶幕群体受光指数,提高浆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果际日温差;改善了叶片质量和光合能力;果穗更为松散,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喷施植物源营养液能提高梅鹿辄葡萄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改善了叶片的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鹿辄葡萄 叶幕型 植物源营养液 叶幕微环境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美乐’自然发酵干红葡萄酒品质特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伟 张众 +4 位作者 王礼 孙丽君 郑永丽 夏鸿川 张军翔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4-212,共9页
为明确贺兰山东麓自然干红葡萄酒的品质特性,以3个子产区‘美乐’葡萄为试材,对自然发酵干红葡萄酒(自然葡萄酒)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子产区的‘美乐’自然葡萄酒的乙醇体积分数、残糖、干浸出物... 为明确贺兰山东麓自然干红葡萄酒的品质特性,以3个子产区‘美乐’葡萄为试材,对自然发酵干红葡萄酒(自然葡萄酒)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和感官品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子产区的‘美乐’自然葡萄酒的乙醇体积分数、残糖、干浸出物、总酸、pH值等常规理化指标与传统工艺葡萄酒无显著差异,甘油和苹果酸含量较低,挥发酸和乳酸含量较高;自然葡萄酒总酚、单宁、花色苷含量均低于传统工艺葡萄酒,色度和红色色调较弱,而黄色色调和色调角与传统工艺葡萄酒无显著差异;自然葡萄酒的香气物质总量和中、短链脂肪酸酯含量低于传统工艺葡萄酒,但醇类物质比例、C_(10)以上长链脂肪酸酯和酚类物质含量更高,香气物质的聚类分析能够将自然葡萄酒与传统工艺葡萄酒明显区分。在感官上,自然葡萄酒颜色色度略弱,口感与传统工艺葡萄酒无显著差异,果香略弱于传统工艺葡萄酒,但有杏仁、胡椒、香草等更复杂的香气特征,整体评分略高于传统工艺葡萄酒。贺兰山东麓美乐自然干红葡萄酒品质较为突出,具有独特的风格,本研究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葡萄酒 贺兰山东麓 美乐 品质特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法测定不同遮光处理下梅鹿辄葡萄发酵醪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倪志婧 马海军 +3 位作者 王薇 马文平 宋长冰 魏兆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6-272,共7页
文章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梅鹿辄"进行遮阳处理,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葡萄酒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 文章采用不同遮光率的遮阳网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梅鹿辄"进行遮阳处理,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葡萄酒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应用TIC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分析研究了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梅鹿辄"葡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对照组)、40%遮阳、50%遮阳及60%遮阳处理后的葡萄酒样品中,分别分离出62、47、58和49个峰,鉴定出50、46、52和51个香气化学成分,共占其色谱流出组分总量的97.29%、95.08%、104.25%和95.53%;梅鹿辄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酯类、酸类、烃类,不同光照强度处理的葡萄酒中香气成分质量分数差别明显,因此光照强度对"梅鹿辄"葡萄的香气成分与比例及感官质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鹿辄 遮光处理 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珠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帅 金玉红 +2 位作者 郭萌萌 王忠一 鞠中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3-77,共5页
选取烟台地区的赤霞珠、梅鹿辄和蛇龙珠葡萄为原料,采用相同的工艺酿造干红葡萄酒,对酒的品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酒中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己醇、β-苯乙醇、4-羟基-苯乙醇、甘油、丁二酸单乙酯、1,4丁内酯和丁二酸二... 选取烟台地区的赤霞珠、梅鹿辄和蛇龙珠葡萄为原料,采用相同的工艺酿造干红葡萄酒,对酒的品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酒中3-甲基-1-丁醇、2-甲基-1-丁醇、1-己醇、β-苯乙醇、4-羟基-苯乙醇、甘油、丁二酸单乙酯、1,4丁内酯和丁二酸二乙酯的含量为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赤霞珠、梅鹿辄葡萄酒中2-甲基-1-丙醇的含量均高于蛇龙珠葡萄酒。蛇龙珠葡萄酒中丙醇、1-丁醇、丁二醇的含量较高。蛇龙珠葡萄酒中乳酸含量最高,而梅鹿辄葡萄酒中酒石酸含量最高。梅鹿辄、赤霞珠葡萄酒中杨梅素、槲皮素含量分别为蛇龙珠葡萄酒的5.0倍、6.4倍和19.6倍、44.5倍。蛇龙珠葡萄酒中除对香豆酸外,其余酚类物质的含量较少。梅鹿辄和赤霞珠葡萄酒的感官得分高于蛇龙珠葡萄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赤霞珠 梅鹿辄 蛇龙珠 品质 感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株系梅鹿辄葡萄果皮酵母菌的分离鉴定与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俊杰 杨旭 +3 位作者 郭晨 李明阳 张文叶 刘崇怀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0期22-26,共5页
研究比较和分析不同梅鹿辄葡萄株系果实表皮所蕴含的酵母菌种群的组成差异。实验选取郑州果树研究所4个梅鹿辄不同株系的葡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果实表皮酵母菌群的富集培养、YEPD培养基的分离与纯化,一共分离得到56个菌株;经过WL鉴别培... 研究比较和分析不同梅鹿辄葡萄株系果实表皮所蕴含的酵母菌种群的组成差异。实验选取郑州果树研究所4个梅鹿辄不同株系的葡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果实表皮酵母菌群的富集培养、YEPD培养基的分离与纯化,一共分离得到56个菌株;经过WL鉴别培养基的培养与菌落和显微形态观察对获得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得到9个具有显著差异的酵母形态群;然后对各形态群的代表菌株进行DNA提取及26S r DNA D1/D2区段的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将供试菌株归入6个酵母菌种群;最后,对葡萄株系与相关酵母菌种群进行组成差异的分析,结果发现,4个梅鹿辄株系果皮上都含有的酵母菌种群为Filobasidium floriforme,而Sporidiobolus ruineniae和Hanseniaspora vineae仅为1个株系所独有,而Rhodotorula graminis(Rhodosporidium babjevae)则为2个株系所共有。由结果可以推断,由于4个株系都来自同一个品种且种植的客观环境一致,它们果皮都含有酵母菌种群Filobasidium floriforme,但是由于株系本身的不同,又分别含有不同于其他株系的特殊的酵母菌种群。研究表明,在今后的葡萄相关酵母菌研究中,要重视葡萄种群内株系间的差异,而不能只关注种群水平的组成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鹿辄 果皮 酵母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澄清剂对美乐葡萄酒澄清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于洋 杨艳彬 塔依尔 《酿酒》 CAS 2000年第5期67-69,共3页
通过研究不同温度、澄清剂对美乐葡萄酒的澄清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温能够提高葡萄酒的澄清效果和速度 ,而且随着温度的降低 ,单宁、色度和干浸出物有减少的趋势。
关键词 美乐 温度 澄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酿酒葡萄美乐优质生态区划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红英 张晓煜 +2 位作者 王静 张磊 袁海燕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4年第5期22-26,共5页
为明确国内酿酒葡萄主栽品种之一的美乐在我国北方的发展趋势,本文综合运用模糊数学、集优法和逐步分区法,借助GIS小网格推算技术、空间分析和图层运算等功能,完成中国北方美乐生态区划。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大部分省份均可以种植酿酒葡萄... 为明确国内酿酒葡萄主栽品种之一的美乐在我国北方的发展趋势,本文综合运用模糊数学、集优法和逐步分区法,借助GIS小网格推算技术、空间分析和图层运算等功能,完成中国北方美乐生态区划。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大部分省份均可以种植酿酒葡萄,而美乐生态最适宜以及适宜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几大山系和水系区域。包括,大兴安岭南麓余脉的内蒙古部分地区、贺兰山东西两麓宁夏部分县市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部地区,沿太行山、天山山脉的部分地区,以及西北地区沿黄河流域的宁夏中北部和内蒙古中部部分地区。根据区划结果建议美乐种植应从传统的环渤海湾产区和黄河故道产区向西北产区转移,同时注意与其它品种的搭配种植,以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中国北方 美乐 GIS 生态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