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xwell滑动模型的压电驱动器非对称迟滞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行刚 杨雪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105,109,共4页
文章主要对压电驱动器的Maxwell滑动模型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Maxwell滑动模型对压电陶瓷驱动器固有的非对称型迟滞现象进行研究。利用传统Maxwell滑动模型在不同方向的速度差异,通过一个可修改的速度阈值参数,建立不同的弹簧滑块结... 文章主要对压电驱动器的Maxwell滑动模型进行改进,并利用改进后的Maxwell滑动模型对压电陶瓷驱动器固有的非对称型迟滞现象进行研究。利用传统Maxwell滑动模型在不同方向的速度差异,通过一个可修改的速度阈值参数,建立不同的弹簧滑块结构来描述对应的曲线,将传统的并联结构简化为串联结构,避免了在求解过程中的参数耦合问题,并且让模型有了可以描述非对称迟滞曲线的能力,同时使用该串联结构将模型参数的求解过程变为一个参数的最优化问题,简化了系统的求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Maxwell滑动模型的输出曲线可以有效模拟压电陶瓷驱动器的响应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迟滞 maxwell滑动模型 压电驱动器 线性递推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同震形变场和震源滑动模型反演
2
作者 杨建文 金明培 +4 位作者 李庆 黎朕灵 叶泵 李见 张迎峰 《地震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82-1395,共14页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是自1992年吉尔吉斯斯坦Suusamyr M_(S)7.3地震以来发生在天山地震带的最大地震,对其震源破裂机理和邻区应力变化特征开展研究,可满足防范地震风险的实际需求。文中基于Sentinel-1A升、降轨卫星影像数...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M_(S)7.1地震是自1992年吉尔吉斯斯坦Suusamyr M_(S)7.3地震以来发生在天山地震带的最大地震,对其震源破裂机理和邻区应力变化特征开展研究,可满足防范地震风险的实际需求。文中基于Sentinel-1A升、降轨卫星影像数据,采用D-InSAR技术获取了乌什地震的同震形变场。以升、降轨同震形变数据为约束,分别独立和联合反演了该地震的震源滑动模型,并进一步计算了同震位错引起的周边断裂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表明:1)InSAR升、降轨同震形变场长轴大致沿NE-SW向展布,均表现出北西盘较强、南东盘较弱的形变特征。升、降轨相同盘的形变量正负相同,结合其成像几何模式,认为乌什地震同震形变结果显示的形变态势以垂直形变为主,符合逆冲型地震形变的主要特征。升轨LOS向最大形变量约为0.77m,降轨LOS向最大形变量约为0.48m。2)分别独立和联合反演的震源滑动模型总体差异不大,均呈现出从初始破裂点开始沿断层面向上破裂的特征,断层错动以左旋逆断为主。发震断层主要破裂区长约45km,最大破裂区偏向于震中西南侧,且主震西南侧的破裂局部区域(沿走向约55km处附近)可能破裂到了地表。升、降轨数据联合反演得到的乌什地震的矩震级约为M_(W)7.1,最大滑动量约为2.1m,位于断层面(41.25°N, 78.59°E)地下约10.3km深度处。3)乌什地震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对震中附近的阔克萨勒断裂东北段、托什干断裂中段和东北段、迈丹-沙依拉姆断裂中段和西南段、温宿北(库齐)断裂中段和西南段具有显著的应力加载作用,地震形势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什M_(S)7.1地震 同震形变场 震源滑动模型 库仑应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岩石蠕变模型及参数识别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楚佳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旭 王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26,共6页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 针对传统蠕变模型难以反映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特征的问题,为了全面提升岩石蠕变3个阶段的准确描述,在传统Maxwell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原有黏壶元件蠕变参数的非定常化的同时,串联一个非线性黏塑性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定常Maxwell蠕变模型,并推导出相应蠕变本构方程。同时运用origin软件引入不同蠕变数据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该蠕变本构模型能够对岩石蠕变试验曲线进行较好拟合及参数辨识,能够较好模拟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蠕变变形特征,准确反应岩石蠕变全过程的非线性蠕变特征,表明新建立的蠕变本构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正确性。为今后的岩土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蠕变本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maxwell模型 非线性 加速蠕变 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混合试验的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欢 王涛 +4 位作者 王贞 孟丽岩 许国山 张佳辉 窦晓亮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3,106,共10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在真实高频响应下的振动特性并识别其Maxwell模型参数,给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Maxwell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物理子结构为黏滞阻尼器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实时混合试验,得到车速在250~400 km/h内黏滞阻尼器真实滞回响应,并根据阻尼器真实响应识别黏滞阻尼器Maxwell模型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车速增大,黏滞阻尼器力与位移峰值响应均增大且位移基频提高,所识别Maxwell模型标准化刚度增大而标准化阻尼减小;所给参数识别方法精度较高,不同车速下黏滞阻尼器识别力与实测力时程的均方根误差不超过20.9%,且列车车速越大,均方根误差越小。该研究可为高频振动下黏滞阻尼器性能评估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混合试验 黏滞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参数识别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改进模型的气动人工肌肉迟滞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业明 金公华 +3 位作者 石岩 虞启辉 孔德民 和双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86-3695,共10页
针对气动人工肌肉非线性程度高、迟滞模型建立困难的问题,研究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移算子的改进Maxwell模型。搭建了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力测试平台,进行了静态力实验和动态力实验,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力曲线... 针对气动人工肌肉非线性程度高、迟滞模型建立困难的问题,研究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移算子的改进Maxwell模型。搭建了气动人工肌肉的收缩力测试平台,进行了静态力实验和动态力实验,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迟滞力曲线,并分别考虑了不同行程、不同充气压力和不同伸缩速率对迟滞环的影响,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各项迟滞特性。针对传统Maxwell模型无法很好地表现气动人工肌肉的非对称迟滞特性,将迟滞力曲线分别从上部和下部收缩,得到的各项算子较好地表现了气动人工肌肉收缩力曲线的非局部记忆性和非对称性,将最大误差控制在了6.8%以内,中段误差控制在了2.0%以内,较好地匹配了实验曲线,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人工肌肉 数据采集 迟滞特性 maxwell模型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盘式永磁阻尼托辊装置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6
作者 毛君 王镝 +2 位作者 谢苗 李思遥 刘亚峰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6,共7页
为解决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在大倾角、高带速条件下极易出现的飞车及断带等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调节永磁体与线圈啮合面积大小来实现制动调节的盘式可调永磁阻尼托辊装置。利用Maxwell软件研究了稳定条件下盘式永磁阻尼装置的瞬态磁密分... 为解决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在大倾角、高带速条件下极易出现的飞车及断带等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调节永磁体与线圈啮合面积大小来实现制动调节的盘式可调永磁阻尼托辊装置。利用Maxwell软件研究了稳定条件下盘式永磁阻尼装置的瞬态磁密分布规律及不同气隙厚度下阻尼力矩的变化规律,并搭建试验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气隙厚度增大,磁密逐渐增大,最大可达2.1 T;气隙厚度由1 mm增至2 mm时阻尼力矩增大,由2 mm增至3.5 mm时阻尼力矩减小。上述结果可为大功率下运带式输送机的改进与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阻尼托辊 maxwell软件 阻尼力矩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方程和R-L分数阶导数的高频激励条件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姬俊安 赵志刚 +3 位作者 张时 杜振斌 翟志强 贾慧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431-5440,I0035,共11页
准确预测高频激励条件下纳米晶材料的磁滞特性,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等高频电力设备磁性元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Maxwell方程和Riemann-Liouville(R-L)分数阶导数,建立高频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首先,根据Maxwel... 准确预测高频激励条件下纳米晶材料的磁滞特性,对电力电子变压器等高频电力设备磁性元件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Maxwell方程和Riemann-Liouville(R-L)分数阶导数,建立高频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首先,根据Maxwell方程,首次推导出计及趋肤效应影响的涡流磁场强度解析式;其次,针对现有静态磁滞特性和异常效应建模方法未考虑趋肤效应影响的问题,依据R-L型分数阶导数理论,建立有效描述带材内部磁通密度分布不均时纳米晶静态磁滞特性与异常效应综合预测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频率效应的阻尼系数ρ和非整数阶n的解析计算方法;最后,基于磁场分离理论,建立高频激励下纳米晶材料磁滞特性预测模型。通过与纳米晶材料1K107B在高频激励下实测磁滞回线进行对比,验证该文所建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相较于经典模型,该文所建模型对磁滞回线的预测精度提升了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well方程 Riemann-Liouville(R-L)分数阶导数 趋肤效应 磁滞回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well模型的压电驱动系统前馈控制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萌 刘玉为 +1 位作者 吴垚 杨培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183,共10页
为了提高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测量精度,基于Maxwell模型提出了用于消除其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的前馈控制方法.基于经典Maxwell力学模型,建立了描述非凸、非对称迟滞环的静态迟滞模型;根据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关系建立了率相关系数... 为了提高外腔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的测量精度,基于Maxwell模型提出了用于消除其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的前馈控制方法.基于经典Maxwell力学模型,建立了描述非凸、非对称迟滞环的静态迟滞模型;根据频率与位移幅值的关系建立了率相关系数矩阵,与静态迟滞模型耦合得到率相关迟滞模型,实现了不同频率下压电驱动系统迟滞非线性的精准预测;构建了迟滞逆模型,对压电驱动系统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率相关迟滞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1 Hz下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049μm, 50 Hz下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252μm.基于迟滞逆模型的前馈控制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系统输出位移的线性度,增大线性度范围,线性相关系数R2由0.971 58提高到了0.999 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系统 前馈补偿 maxwell模型 率相关 迟滞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泸定M W6.7地震滑动模型及地震风险性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浪 陈强 +2 位作者 吴远昆 杨莹辉 赵晶晶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3-478,共6页
利用D-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卫星升降轨数据,提取2022年泸定M W6.7地震同震形变场,并联合GNSS和强震动数据反演同震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发震断层走向为164.3°、倾角为73.7°、滑动角为-3.2°,以左旋走滑为主... 利用D-InSAR技术处理Sentinel-1卫星升降轨数据,提取2022年泸定M W6.7地震同震形变场,并联合GNSS和强震动数据反演同震断层几何和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发震断层走向为164.3°、倾角为73.7°、滑动角为-3.2°,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少量正断层和逆冲运动,并破裂至地表;断层滑动主要分布在0~18 km深度范围,最大滑动量为1.67 m,位于7 km深度处。利用震间GNSS速度场估计泸定地震前磨西断裂闭锁深度为17.8 km,与同震滑动空间分布较为一致,断层长期构造滑动速率为10.8 mm/a。磨西断裂自1786年来积累的地震矩为9.52×1019 Nm,本次泸定地震释放的能量仅占积累地震矩的12.3%,因此磨西断裂的地震风险性依旧很高。安宁河断裂北段处于应力加载状态,未来发震风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联合反演 滑动模型 库仑应力 地震风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非稳态Maxwell流体在振荡旋转圆盘上的斜驻点滑移流动研究
10
作者 白羽 向俊霖 +1 位作者 张艳 刘春燕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96-1208,共13页
研究了多孔介质中Maxwell流体在具有振荡速度的旋转圆盘上的非稳态斜驻点流动问题.首先,考虑了流体的滑移效应,利用改进的Darcy-Maxwell本构关系和斜驻点流动特征建立了多孔介质中的非稳态流动模型,并通过求解常微分方程对压强项进行了... 研究了多孔介质中Maxwell流体在具有振荡速度的旋转圆盘上的非稳态斜驻点流动问题.首先,考虑了流体的滑移效应,利用改进的Darcy-Maxwell本构关系和斜驻点流动特征建立了多孔介质中的非稳态流动模型,并通过求解常微分方程对压强项进行了修正.接着,利用合理的相似变换将控制方程转化为耦合的无量纲偏微分方程组,用同伦分析方法首次得到了模型的近似解析解.最后,绘制了随圆盘转速变化的二维流线图、在不同倾斜参数下的三维流线图、不同振幅下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图,以及速度随其他参数变化的图形.结果表明:Deborah数的增加使流体受离心力影响加大,流动加速;Darcy参数增大导致了多孔介质的孔隙增多,流速增加;增大滑移参数,一方面会减小圆盘附近流体受到的阻碍,促进流体流动,另一方面会减小离心力对远离圆盘的流体的影响,减缓流体流动.这些结果为旋转涂层、薄膜制备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well流体 多孔介质 振荡旋转圆盘 斜驻点流动 同伦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解的存在性和非存在性
11
作者 孙歆 段誉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类Klein-Gordon-Maxwell系统,其中位势在无穷远处可能是消失的.当非线性项在无穷远处是渐近线性增长时,利用变分方法讨论了系统正解的存在性和非存在性.完善了此系统解存在性的已有结果.
关键词 Klein-Gordon-maxwell系统 变分法 渐近线性 消失位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超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解的存在性和集中性
12
作者 段誉 安育成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1-690,共10页
本文研究一类含有参数的Klein-Gordon-Maxwell系统.当非线性项仅在原点附近满足局部超线性条件时,利用变分法和Moser迭代证明了系统解的存在性、多重性和集中性.完善了此系统解研究的已有结果.
关键词 Klein-Gordon-maxwell系统 变分法 Moser迭代 非平凡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组合非线性项Klein-Gordon-Maxwell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13
作者 孙歆 段誉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研究Klein-Gordon-Maxwell系统{-Δu+V(x)u-(2ω+Φ)Φu=f(x,u)+K(x)|u|^(s-2)u,x∈R^(3),ΔΦ=(ω+Φ)u^(2),x∈R^(3)其中ω> 0是一个常数, 1 <s <2.当非线性项f关于u在无穷远处是线性有界时,利用变分方法获得了系统解的存在... 研究Klein-Gordon-Maxwell系统{-Δu+V(x)u-(2ω+Φ)Φu=f(x,u)+K(x)|u|^(s-2)u,x∈R^(3),ΔΦ=(ω+Φ)u^(2),x∈R^(3)其中ω> 0是一个常数, 1 <s <2.当非线性项f关于u在无穷远处是线性有界时,利用变分方法获得了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结果,完善了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ein-Gordon-maxwell系统 变分法 线性有界项 多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Klein-Gordon-Maxwell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14
作者 段誉 孙歆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6-766,共11页
研究如下Klein-Gordon-Maxwell系统{−Δu+V(x)u−(2ω+ϕ)ϕu=f(x,u)+K(x)|u|^(s−2)u,Δϕ=(ω+ϕ)u^(2),x∈R^(3),x∈R^(3),其中ω>0是一个常数,1<s<2.当f仅在原点附近满足局部条件时,利用变分法和Moser迭代证明了系统解的存在性... 研究如下Klein-Gordon-Maxwell系统{−Δu+V(x)u−(2ω+ϕ)ϕu=f(x,u)+K(x)|u|^(s−2)u,Δϕ=(ω+ϕ)u^(2),x∈R^(3),x∈R^(3),其中ω>0是一个常数,1<s<2.当f仅在原点附近满足局部条件时,利用变分法和Moser迭代证明了系统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完善了此系统解研究的已有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ein-Gordon-maxwell系统 变分法 Moser迭代 非平凡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支撑广义Maxwell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风振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创第 杨雪峰 +2 位作者 李宇翔 葛新广 王昌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8-436,共9页
工程中粘弹性阻尼器的安装通过支撑与结构进行连接,但在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结构随机响应分析中,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将支撑的刚度看作无穷大或者忽略支撑刚度的影响。实际上,对支撑刚度的影响加以考虑更能符合工程实际。针对考虑支撑... 工程中粘弹性阻尼器的安装通过支撑与结构进行连接,但在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耗能结构随机响应分析中,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将支撑的刚度看作无穷大或者忽略支撑刚度的影响。实际上,对支撑刚度的影响加以考虑更能符合工程实际。针对考虑支撑刚度影响的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风振响应分析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求解考虑支撑影响的广义Maxwell粘弹性阻尼耗能结构基于Davenport谱风振响应的简明解析解法。在广义Maxwell粘弹性阻尼器微分型本构模型基础上,给出了考虑支撑刚度的粘弹性阻尼器等效本构关系。将粘弹性阻尼器等效本构关系与结构运动方程联立,采用复模态法将其解耦,获得结构风振响应的统一表达式。将耗能结构在Davenport风速谱下的系列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分解为频域响应函数与Davenport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乘积形式,基于随机振动理论中谱矩的定义,对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积分后获得无积分项的系列响应谱矩表达式。在算例中通过与虚拟激励法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所提解法的准确性,并分析了支撑刚度在耗能系统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 广义maxwell模型 粘弹性阻尼器 Davenport风速谱 风振响应 谱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黏弹性材料的广义Maxwell模型 被引量:29
16
作者 帅词俊 段吉安 王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569,共5页
采用流变力学分析黏弹性材料的流变特性时,常要用到广义Maxwell模型表达的应力松弛模量.而从试验中获得的应力松弛模量,其表达式常为Kohlrausch—William—Watts function(KWW函数)形式.通过把 KWW函数和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问题转... 采用流变力学分析黏弹性材料的流变特性时,常要用到广义Maxwell模型表达的应力松弛模量.而从试验中获得的应力松弛模量,其表达式常为Kohlrausch—William—Watts function(KWW函数)形式.通过把 KWW函数和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问题转化为两矩阵相等的求解问题后,又把两矩阵的相等等价于两矩阵差值向量的一阶范数为无穷小的问题,并通过引入广义逆矩阵,求得两矩阵差值向量的一阶范数的最小值,最后以一阶范数的最小值为目标函数,松弛时间为约束条件,利用单纯形法对两矩阵差值向量的一阶范数的最小值优化,从而提出了一种针对黏弹材料的KWW函数与广义Maxwell模型转换的计算方法.借助于 MATLAB软件,实现了对黏弹材料的广义Maxwell模型的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弹材料 松弛模量 maxwell模型 参数拟合 KWW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Maxwell模型的非球面光学镜片成型模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小兵 尹韶辉 +2 位作者 朱科军 余剑武 陈逢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48-152,共5页
介绍了玻璃材料模压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玻璃模压仿真过程中所表现粘弹性力学特性,提出了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来模拟,分析了模压过程中的热传递形式及其模型。采用MSC.MARC软件对玻璃L-BAL42圆柱模压实验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广义Maxw... 介绍了玻璃材料模压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针对玻璃模压仿真过程中所表现粘弹性力学特性,提出了采用广义Maxwell模型来模拟,分析了模压过程中的热传递形式及其模型。采用MSC.MARC软件对玻璃L-BAL42圆柱模压实验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广义Maxwell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实际模压中的粘弹性力学特性,在600℃时利用此模型得到的松弛曲线与理论上的松弛曲线十分吻合。通过对非球面光学镜片的模压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发现玻璃的最大应力出现在与上下模接触处的侧边,随着温度的降低,最大应力变大、模压力逐渐升高,在上下模闭合时,模压力快速上升,通过分析得到了透镜边缘处最易破碎失效的结论,实际透镜模压结果证实了结论。最后对非球面的形状偏差进行了预测,表明随着中心距离的增加,偏差变大,偏差最大值超过了5μm。研究的结果对玻璃模压建模及非球面透镜的实际加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玻璃模压成型 广义maxwe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两相邻结构地震动响应的Maxwell模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朱宏平 翁顺 陈晓强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6-300,共5页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 运用被动连接单元减小相邻结构的振动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将两相邻结构简化为两单自由度体系,用Maxwell模型模拟连接两相邻结构的流体阻尼器,分别导出了在地面白噪声激励下主结构平均振动能量最小或两相邻结构总平均振动能量最小这两个控制目标下流体阻尼器优化参数的一般表达式,该优化参数仅与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有关,也讨论了两相邻结构的相对自振频率和相对质量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最后,运用具有不同相对参数的三类相邻结构在El Centro 1940 NS地震波作用下时域响应的数值结果说明了这种被动优化流体阻尼器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小在地震作用下两相邻结构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优化控制 流体阻尼器 maxwell模型 地震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数Maxwell模型应用于PTFE松弛模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艳 陈宏善 康永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60-2163,共4页
用分数M axwell模型对聚合物PTFE(Polytetrafluoethylene)的应力松弛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数M axwell模型的渐近行为是确定其参数的基本依据,但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的松弛时间与渐近解成立的条件并不自恰.通过适当选定松弛时间,利用起始时段... 用分数M axwell模型对聚合物PTFE(Polytetrafluoethylene)的应力松弛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数M axwell模型的渐近行为是确定其参数的基本依据,但根据实验数据确定的松弛时间与渐近解成立的条件并不自恰.通过适当选定松弛时间,利用起始时段的实验数据确定初始松弛指数和松弛模量,并适当优化末端松弛指数,分数M axwell模型可以对粘弹性应力松弛过程给出非常好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 粘弹性 应力松弛模量 分数maxwel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接Maxwell模型的两相邻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巧云 朱宏平 陈楚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62-169,共8页
对连接Maxwell模型的两相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二维模型,考虑了梁柱单元及阻尼器单元在大震作用下的非线性行为,通过大量的增量动力分析(IDA),研究了Maxwell阻尼器优化参数理论表达式在结构经历初始弹性、屈服直至倒塌全过程的适用... 对连接Maxwell模型的两相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立二维模型,考虑了梁柱单元及阻尼器单元在大震作用下的非线性行为,通过大量的增量动力分析(IDA),研究了Maxwell阻尼器优化参数理论表达式在结构经历初始弹性、屈服直至倒塌全过程的适用性,并基于IDA分析的结果,对结构未控和控制情况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进行了比较分析,从性能评估的角度研究了Maxwell阻尼器对相邻结构在不同地震波及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下的控制效果。通过相邻结构在不同地震动强度水平下的顶层位移时程发现,Maxwell阻尼器在小震作用下对两结构顶层位移控制效果均较好,但是在大震作用下,仅对结构2有明显的控制效果;由控制和未控时的相邻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亦可看出,Maxwell阻尼器对结构2在各性能水平下的控制效果均优于结构1。最后,通过大量的参数化分析,基于相邻结构地震易损性最小原则提出了合适的阻尼器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结构 地震易损性 maxwell阻尼器 增量动力分析 性能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