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tlab图像识别的海棠花期色彩动态变化规律
1
作者 申轶乾 张往祥 李舒情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7-308,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观赏海棠花期色彩动态的变化规律,实现图像识别技术在监测植物色彩动态变化中的应用。【方法】以70个观赏海棠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图像识别技术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图像中开花区域进行识别与分割,... 【目的】探究不同观赏海棠花期色彩动态的变化规律,实现图像识别技术在监测植物色彩动态变化中的应用。【方法】以70个观赏海棠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图像识别技术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图像中开花区域进行识别与分割,并提取HSL色彩参数值,通过计算和分析色彩参数来揭示海棠花色动态规律。【结果】1)Matlab能对开花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和分割,识别率达91.6%。不同花色的识别率有差异,白色系、粉色系、红色系的识别率分别为95.0%、92.3%、85.9%。形成花色识别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色系与背景色彩的对比度不同。2)基于UAV图像提取的盛花期的色彩参数,将观赏海棠品种群分为了3大色系:白色系(H值在200°~250°)、粉色系(H值在300°~330°)、红色系(H值在330°~360°)。3)在开花进程中,3大色系海棠品种的色彩参数变化具有相似和不同2种趋势,相似的趋势是:3大色系海棠品种群的色相H、亮度L呈现出由集中向分散的趋势,饱和度S呈下降趋势,亮度L呈上升趋势。不同的趋势是3个色系的饱和度S下降节律明显不同:白色系品种在初花期-盛花期迅速下降,而在盛花期-末花期无明显变化;粉色系品种在整个花期阶段呈匀速下降的趋势;红色系品种在初花期-盛花期下降缓慢,在盛花期-末花期下降速度加快,但整体下降幅度低于粉色系品种。【结论】Matlab图像识别技术可便捷、高效分析多品种海棠色彩动态规律,实现花色动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图像识别 UAV图像 HSL色彩空间 色彩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图像识别的Delta并联机械手连续轨迹规划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亚男 张承瑞 +2 位作者 郎需林 仲斐 张聪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54-56,共3页
将Matlab图像处理技术与Delta并联机械手连续轨迹规划结合,并利用C#软件精确计算出连续轨迹中每个点的坐标,将这些坐标导入Pro/E软件中,成功模拟出了Delta并联机器人的连续运动,并采用Pro/E软件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
关键词 matlab图像处理 Delta并联机械手 PRO E运动仿真 轨迹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邓长征 刘明泽 +2 位作者 付添 弓萌庆 骆冰洁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变电设备红外图像目标识别精度不高、识别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识别算法。首先,引入轻量级瓶颈结构GhostNetV2 BottleNeck替换部分CBS模块构建轻量级高效聚合网络L-ELAN(Light... 针对复杂背景下变电设备红外图像目标识别精度不高、识别速度慢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7-Tiny的变电设备红外图像识别算法。首先,引入轻量级瓶颈结构GhostNetV2 BottleNeck替换部分CBS模块构建轻量级高效聚合网络L-ELAN(Lightweight-Efficient Layer Aggregation Network),同时在特征提取阶段嵌入CA(Coordinate 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在降低网络参数量的同时加强网络对目标关键特征的提取,提升检测精度;将网络坐标损失函数替换为SIoU Loss,以提升锚框定位精度和网络收敛速度;在变电设备红外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网络的精确率达到96.28%,检测速率达到26.42 frame/s,模型大小降低至7.82 M。与YOLOv7-Tiny原算法相比较,本文算法在提升识别精度的同时将检测速率提升21.69%,模型大小减少36.89%,可以满足变电站设备的精准实时识别要求,为后续的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设备 红外图像识别 YOLOv7-Tiny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变电站设备红外图像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昕明 李玮 +1 位作者 吉建光 石光磁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71,共9页
高效快速地识别变电站设备是变电站安全状态检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变电站场景复杂且目标设备尺度不同的特点,在YOLOv7的基础上引入PSA模块,实现局部和全局通道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度设备的识别精度。再结合PConv和... 高效快速地识别变电站设备是变电站安全状态检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变电站场景复杂且目标设备尺度不同的特点,在YOLOv7的基础上引入PSA模块,实现局部和全局通道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度设备的识别精度。再结合PConv和GSConv,建立轻量化网络,在确保模型精度的同时提升检测速度。使用Dyhead将3个感知嵌入一个目标检测头中,提升了目标的检测能力。构建变电站设备红外图像数据集,并进行训练、测试和验证,与原来的YOLOv7算法对比,准确率提升了3%,模型减小了10%,满足高效快速识别变电设备的要求,为后续变电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设备 红外图像识别 YOLOv7 PSA模块 轻量化网络 Dy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表面伤损的细粒度图像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宇 姚心弦 +2 位作者 姚凯洲 陆乾晖 张子豪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基于智慧工务对钢轨轨面状态和伤损的精准识别、定量化修理等需求,结合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提出了钢轨轨面伤损细粒度图像识别与量化方法。通过采集轨面状态和伤损图像并实现伤损细粒度标注,建立轨面伤损RD-1094数据集,其中的目标密度... 基于智慧工务对钢轨轨面状态和伤损的精准识别、定量化修理等需求,结合深度学习和机器视觉,提出了钢轨轨面伤损细粒度图像识别与量化方法。通过采集轨面状态和伤损图像并实现伤损细粒度标注,建立轨面伤损RD-1094数据集,其中的目标密度达到了每图22.9个。建立轨面伤损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通过对RD-1094数据集的训练和学习,实现了对0.5~30mm的剥离掉块、波长20~200mm的波磨等轨面伤损及其各自发展阶段特征的识别,达到毫米级细粒度。算法对单双排波磨、细小密集和轻重伤剥离掉块、单支和成片疲劳裂纹等能较好的兼容性,可以实现轨面光带形位、伤损尺寸、轻重伤总数、分布面积、波磨波长等状态和伤损的量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 表面伤损 目标检测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斑玉蕈菌盖斑点表型识别分析系统
6
作者 姜宁 陈静 +5 位作者 余昌霞 苏海辉 董浩然 李巧珍 于海龙 李正鹏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90,共10页
为提高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测能力,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菌盖斑点表型识别分析系统。采用MV-CA013-20GC工业相机采集斑玉蕈菌盖图像,并通过图像颜色校正(标准色块提取、白平衡校正和Lab色域转换与... 为提高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测能力,基于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构建菌盖斑点表型识别分析系统。采用MV-CA013-20GC工业相机采集斑玉蕈菌盖图像,并通过图像颜色校正(标准色块提取、白平衡校正和Lab色域转换与色差优化)消除环境光干扰,确保图像色彩还原准确,采用X-AnyLabeling 2.5.3对500张图像进行边界框标注,构建训练数据集,基于YOLOv5检测模型开展模型训练,训练完成后选用树莓派4B部署平台实现菌盖自动分割与菌盖斑点特征分析,采用OpenCV的findContours算法提取斑点数量、大小、分布状态和颜色。该系统可有效完成菌盖斑点表型识别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深度学习 YOLOv5 图像识别 菌盖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2D-Adaboost的中药材粉末显微图像识别算法
7
作者 王一丁 王泽浩 +2 位作者 李耀利 蔡少青 袁媛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5-1332,共8页
针对中药材粉末的显微图像中含有大量细微特征和背景干扰因素导致的同一类药材的变化过大(类内差异大)和多种药材之间特征过于相似(类间差异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2D-Adaboost算法。首先,构建一个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主干网络架构,... 针对中药材粉末的显微图像中含有大量细微特征和背景干扰因素导致的同一类药材的变化过大(类内差异大)和多种药材之间特征过于相似(类间差异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尺度2D-Adaboost算法。首先,构建一个全局-局部特征融合的主干网络架构,以更好地提取多尺度特征,该架构通过结合Transforme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优势能有效提取并融合各个尺度的全局和局部特征,从而显著提高主干网络的特征捕捉能力;其次,将Adaboost的单尺度输出拓展到多尺度,并构建2D-Adaboost结构的背景抑制模块,该模块将主干网络各个尺度的输出特征图划分为前景和背景,从而有效抑制背景区域的特征值,并增加判别性特征的强度;最后,在2D-Adaboost结构的每个尺度上额外添加一个分类器以构建特征细化模块,该模块通过控制温度参数协调分类器间的协作学习,从而逐步细化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帮助网络学习更合适的特征尺度,并丰富细节特征的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85%,与ConvNeXt-L、ViT-L、Swin-L和Conformer-L模型相比分别上升了7.56、5.26、3.79和2.60个百分点。高准确率和分类效果的稳定性验证了所提算法在中药材粉末显微图像分类任务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中药材 显微图像识别 特征融合 2D-Ada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换热器结霜特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胡开永 李尔康 +3 位作者 靳涛 郑晨潇 孙欢 宁静红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4,共6页
为了实现换热器“按需除霜”的调控目的,搭建了换热器结霜性能测试实验台,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不同迎面风速条件下的翅片换热器的结霜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动态结霜过程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时间1 h内,在相同空... 为了实现换热器“按需除霜”的调控目的,搭建了换热器结霜性能测试实验台,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不同迎面风速条件下的翅片换热器的结霜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动态结霜过程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时间1 h内,在相同空气入口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风速由0 m/s增加到1,2 m/s时,随着风速的增加,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的结霜量逐渐减少,换热器结霜堵塞率分别为88.99%,74.93%,39.88%,翅片末端结霜厚度分别为1.169,0.729,0.321 mm;风速较大时,换热器结霜堵塞率较小,对换热器换热能力起到强化作用,从而提高系统的制冷量;风速较低时,换热器结霜堵塞率较大,降低了换热器换热能力,导致系统制冷量降低。研究可为实现换热器“按需除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灰度处理 二值化 结霜量 结霜堵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岩心驱油图像识别自动计量方法
9
作者 郭玲玲 胡绍彬 钟会影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8-875,共8页
针对传统试管计量方法应用于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根据驱油时产出的油水在管线中呈油水段塞式流动的特征,提出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的低渗透岩心驱油自动计量方法:以等径透明毛细直管作为出口计量管,用摄像机拍摄其不同时刻的... 针对传统试管计量方法应用于低渗透岩心驱油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根据驱油时产出的油水在管线中呈油水段塞式流动的特征,提出基于计算机图像识别的低渗透岩心驱油自动计量方法:以等径透明毛细直管作为出口计量管,用摄像机拍摄其不同时刻的图像,按照油水的颜色特征从图像识别出油水段塞的长度,结合计量管的内径计算出相应时段驱出的油水体积。基于此方法进一步提出岩心出口管线“死体积”校正、流体计量滞后于压力记录处理、驱替结束条件判断等自动驱油实验关键环节的解决方案,设计了自动驱油实验装置。对相同条件下的驱油实验分别采用图像识别和传统方法进行计量。结果表明,图像识别计量方法得出的累产油量与实际驱出总油量近似相等,计量结果可靠;得出的驱替特征曲线形态与传统计量方法的曲线形态吻合,并且能更好地呈现驱替初期和末期采收率及含水率等参数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低渗透岩心 图像识别 驱油 油水段塞 自动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双注意力机制的野生菌图像识别方法
10
作者 王江晴 马春 +2 位作者 莫海芳 帖军 田娟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76,F0003,共8页
针对目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野生菌识别任务中存在参数量过大导致在移动端部署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双注意力机制的BE—EfficientNet方法。采用轻量化模型EfficientNetB0作为基准模型,将BAM与ECA的融合双注意力模块BE替换Efficient... 针对目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野生菌识别任务中存在参数量过大导致在移动端部署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双注意力机制的BE—EfficientNet方法。采用轻量化模型EfficientNetB0作为基准模型,将BAM与ECA的融合双注意力模块BE替换EfficientNetB0核心模块MBConv中的SENet,使得模型不仅获取通道特征信息,还获取空间特征信息;同时引入Adam优化器,实现学习率自适应调节,提高分类精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E—EfficientNet模型较基准模型EfficientNetB0准确率提高2.9%,参数量为4.40 MiB。此外,将提出的融合双注意力机制BE应用到VGG16、ResNet50、MobileNet V2、GoogLeNet和ShuffleNet V2模型上进行野生菌识别,在准确率上分别提高0.5%、0.8%、0.6%、0.5%和1.0%,表明双注意力机制BE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该方法可为在移动端部署野生菌识别提供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菌 图像识别 深度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Adam优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高速铁路钢轨伸缩调节器变形识别系统设计与应用
11
作者 林超 张世杰 张子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64,72,共7页
钢轨伸缩调节器作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之一,是高铁养护维修的重难点。高速铁路钢轨伸缩调节器运行状态主要采用人工巡检+轨检车定期检测的方式确定,存在夜间天窗时间短,白天无法实时掌握调节器状态等问题。因此提出高速铁路钢... 钢轨伸缩调节器作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之一,是高铁养护维修的重难点。高速铁路钢轨伸缩调节器运行状态主要采用人工巡检+轨检车定期检测的方式确定,存在夜间天窗时间短,白天无法实时掌握调节器状态等问题。因此提出高速铁路钢轨伸缩调节器变形实时监测方案,应用于有砟和无砟轨道钢轨伸缩调节器的监测工作。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化获取钢轨伸缩调节器尖轨伸缩位移、基本轨伸缩位移、伸缩装置纵向位移以及钢枕间距等变形情况,通过位移识别算法实现钢轨伸缩调节器变形精准识别;采用嵌入式开发实现图像数据流现场处理,保证系统高频数据采集与高效数据处理和传输。成果已经在福厦高铁4座大跨度桥梁钢轨伸缩调节器监测工作中应用,变形识别精度达到了±1 mm,为高铁运营安全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钢轨伸缩调节器 智能监测 图像识别 嵌入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矿用提升钢丝绳表面损伤图像识别
12
作者 毛清华 杨帆 +4 位作者 王超 仝旭耀 童军伟 张旭辉 薛旭升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6,152,共8页
针对矿用提升钢丝绳表面油污覆盖引发背景干扰、绳股间隙较大导致特征混淆及小目标损伤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矿用提升钢丝绳表面损伤图像识别方法。在YOLOv8n主干网络中引入多尺度注意力模块(MSAM),通过增强损... 针对矿用提升钢丝绳表面油污覆盖引发背景干扰、绳股间隙较大导致特征混淆及小目标损伤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矿用提升钢丝绳表面损伤图像识别方法。在YOLOv8n主干网络中引入多尺度注意力模块(MSAM),通过增强损伤特征与油污背景的空间特征区分能力,提升模型抗干扰能力;将YOLOv8n原有的3个检测头替换为4个轻量化小目标检测头,强化对小目标损伤的识别能力;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SConv)替代标准卷积,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识别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8n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AP)、识别精度和推理速度分别达92.6%,89.7%和43.5帧/s,相比YOLOv8n模型分别提高了3.1%,4.9%,34.7%;与Faster-RCNN,YOLOv5s,YOLOv8n,YOLOv10m,TWRD-Net,YOLOv5-TPH等主流模型相比,改进YOLOv8n模型对小目标损伤识别精度最高,同时保证了较高的实时性;在煤矿现场油污覆盖、绳股间隙较大的复杂场景中,改进YOLOv8n模型未出现漏检情况,且误检情况较少,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提升钢丝绳 损伤图像识别 YOLOv8n 多尺度注意力模块 小目标检测 深度可分离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ision Transformer的水稻叶片病害图像识别
13
作者 朱周华 周怡纳 +1 位作者 侯智杰 田成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3-160,共8页
水稻叶片病害智能识别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Vision Transformer网络缺乏归纳偏置,难以有效捕捉图像局部细节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Vision Transformer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内在归纳偏置,增强了对多尺度上下文... 水稻叶片病害智能识别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Vision Transformer网络缺乏归纳偏置,难以有效捕捉图像局部细节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Vision Transformer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内在归纳偏置,增强了对多尺度上下文以及局部与全局依赖关系的建模能力,同时降低了对大规模数据集的需求。此外,Vision Transformer中的多层感知器模块被Kolmogorov-Arnold网络结构取代,从而提升了模型对复杂特征的提取能力和可解释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水稻叶片病害识别任务中取得了优异的性能,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62%,较原始ViT模型提升了6.2%,显著提高了对水稻叶片病害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片病害 图像识别 Vision Transformer网络 归纳偏置 局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V模组和MobileNet V2模型的葡萄图像识别
14
作者 戈秀龙 戴文华 +2 位作者 李积武 赵云 沈佳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59-267,共9页
为了提高葡萄种植棚内葡萄自动采摘的准确度和效率,在葡萄的图像识别中必须依靠性能优越的嵌入式计算机和轻量级低延迟的神经网络模型。为此,基于OpenMV4 H7 Plus和OpenMV IDE开发环境,在葡萄种植棚中现场采集葡萄图片,利用PyCharm的Pyt... 为了提高葡萄种植棚内葡萄自动采摘的准确度和效率,在葡萄的图像识别中必须依靠性能优越的嵌入式计算机和轻量级低延迟的神经网络模型。为此,基于OpenMV4 H7 Plus和OpenMV IDE开发环境,在葡萄种植棚中现场采集葡萄图片,利用PyCharm的Python编程,经过旋转、平移、缩放和噪声添加等操作后形成扩展的深度学习葡萄图像数据集;应用Edge Impulse搭建模型规模小、检测速度快的MobileNet V2神经网络,以像素96×96作为输入并采用迁移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反映模型质量的Epoch Loss、Train Loss、Recall和F 1 Score等指标,显示在经过一定的学习循环后Epoch Loss、Train Loss均收敛到较小值且Recall和F 1 Score逐步趋于稳定,其验证集准确度为92.4%;同时,搭建了一个试验装置,将所得模型部署到OpenMV4 H7 Plus模块,模拟试验摄像头相对葡萄横向移动时的识别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配置了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OpenMV4 H7 Plus模块对葡萄识别准确度较高且识别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图像识别 机器视觉 神经网络 OpenMV4 H7 Plus MobileNet 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多方向Transformer的图像识别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育婷 李玲玲 +3 位作者 刘旭 焦李成 刘芳 马文萍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65,共17页
有效的特征表示对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表征能力和图像识别性能至关重要。例如,多尺度特征表示方法能够捕捉不同尺度的丰富信息,有助于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图像识别性能。然而,当前的多尺度深度学习方法仍存在对图像方向特征建模不明确的局... 有效的特征表示对提升深度学习模型的表征能力和图像识别性能至关重要。例如,多尺度特征表示方法能够捕捉不同尺度的丰富信息,有助于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图像识别性能。然而,当前的多尺度深度学习方法仍存在对图像方向特征建模不明确的局限,导致对具有方向性目标的误识别。为了更好地表示图像中蕴含的多方向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多方向Transformer的网络框架(MSMDFormer)。首先,该框架中设计了一种能够捕获并增强多个方向特征的多方向特征编码器。在此基础上,本文联合了不同尺度的Gabor表征与多头注意力机制,设计了一种多尺度多方向Transformer编码器,以有效地聚合图像的多尺度和多方向特征。最后,该框架对卷积特征和多尺度-多方向特征进行融合,然后将融合特征用于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MSMDFormer在CIFAR10、CIFAR100和SVHN数据集上分别取得了95.65%、77.46%和96.87%的整体准确率,在与19种基准方法的对比中显示出具有竞争力的图像分类性能。与11种图像分割基准方法相比,MSMDFormer在ADE20K数据集上展现出0.33%至6.58%mIoU的性能增益。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MSMDFormer在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任务中展现了卓越的特征表示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探索更有效的方向特征表示方法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FORMER 多尺度 多方向 特征表示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不平衡数据的木薯叶部病害图像识别方法
16
作者 王丹阳 梁伟红 +1 位作者 李玉萍 黄贵修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7,123,共8页
为提高产地环境下木薯叶部病害自动识别的准确性,解决病害图像低对比度和数据长尾分布问题,建立一种深度学习模型SwinTFCC用于木薯叶部病害识别。该模型采用Swin Transformer作为骨干网络,借助Swin 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和层级结... 为提高产地环境下木薯叶部病害自动识别的准确性,解决病害图像低对比度和数据长尾分布问题,建立一种深度学习模型SwinTFCC用于木薯叶部病害识别。该模型采用Swin Transformer作为骨干网络,借助Swin 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和层级结构关注局部与全局特征,使其对复杂背景病害识别具有鲁棒性;将最后一层特征输入特征簇压缩模块,以映射稀疏特征簇为稠密特征簇,减少长尾分布中样本少的类别稀疏特征簇跨越决策边界导致分类错误情况;并采用迁移学习在木薯叶部病害图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以提升木薯叶部病害识别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模型的F 1值达到90.74%,较其他主流模型提升8.04%~19.3%。所采用的方法在小规模不平衡数据集上取得较好效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木薯叶部病害自动精准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叶部 病害识别 图像识别 迁移学习 不平衡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横向振动倾斜矩形拟合图像识别研究
17
作者 任一男 彭玉兴 +1 位作者 常向东 卢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10,共5页
为了改善传统钢丝绳横向振动图像识别算法的检测效果,提高检测准确率与实时性,降低拍摄中残影现象和背景干扰带来的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倾斜矩形拟合的钢丝绳横向振动图像识别算法,并结合Visual Studio编程平台与OpenCV软件库使用C++语言... 为了改善传统钢丝绳横向振动图像识别算法的检测效果,提高检测准确率与实时性,降低拍摄中残影现象和背景干扰带来的误差,提出一种基于倾斜矩形拟合的钢丝绳横向振动图像识别算法,并结合Visual Studio编程平台与OpenCV软件库使用C++语言进行算法设计。经过对比验证,在较低的输入图像分辨率(640×480)和帧率(30fps)下,本算法能准确识别钢丝绳横向振动幅值与振动频率,提高了钢丝绳横向振动的检测精度:振幅误差小于0.8%、频率检测误差小于0.15%,降低了由昂贵的高速相机带来的检测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振动 图像识别 特征提取 轮廓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n的猪肉新鲜度图像识别算法
18
作者 王炼 柳军 +1 位作者 皮杰 王道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4,共7页
[目的]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规模化冷鲜肉产业链中对猪肉新鲜度的准确、快速和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猪肉新鲜度图像识别算法。利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相结合加强对图像中猪肉特征的提取,采用迁移学习的试验方法并... [目的]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规模化冷鲜肉产业链中对猪肉新鲜度的准确、快速和无损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猪肉新鲜度图像识别算法。利用多种数据增强方法相结合加强对图像中猪肉特征的提取,采用迁移学习的试验方法并选择适配的优化器,改善模型的训练权重,从而提高最终的识别准确率。以YOLOv8n图像识别算法为基础,通过对算法进行数据增强、改善优化器后,构成改进方法后的YOLOv8n-cls模型。[结果]迁移学习并改善优化器后的猪肉新鲜度图像识别准确率平均值为99.4%,召回率为83.8%,图像识别的平均计算精度(mAP)为91.4%,图像识别帧率为149 Hz,体现出了良好的试验效果。模型在通过归一化训练和消融试验后的猪肉新鲜度图像识别准确率为99.9%,提高了0.5%。[结论]改进方法后的YOLOv8n-cls在保证应有的识别速度的同时提升了图像识别精度,可满足实际生产中猪肉新鲜度实时检测识别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新鲜度 无损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8n网络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机篦条故障在线监测的图像识别方法
19
作者 罗柏文 史天宠 +1 位作者 李宗平 廖婷婷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0-846,共7页
为了实现钢铁厂烧结机篦条故障智能化在线监测,提出了基于OpenCV图像处理技术的篦条故障图像识别方法,即通过采取篦条结构特征识别算法检测篦条的根数、间隙宽度、斜率和间隙糊堵占比等参数来表征篦条的倾斜、断裂和间隙糊堵等故障类型... 为了实现钢铁厂烧结机篦条故障智能化在线监测,提出了基于OpenCV图像处理技术的篦条故障图像识别方法,即通过采取篦条结构特征识别算法检测篦条的根数、间隙宽度、斜率和间隙糊堵占比等参数来表征篦条的倾斜、断裂和间隙糊堵等故障类型。该文以湘钢烧结一厂的篦条故障作为在线监测实验对象,首先对篦条图像进行拼接和自适应二值化处理,然后在篦条图像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篦条轮廓并统计根数和间隙宽度;再用霍夫变换方法对图像行直线拟合,筛选出篦条所在的线段,用两个端点计算斜率得到篦条倾斜程度;再对原二值图像和开操作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按位与运算,得到糊堵物位置并求出其占比;最后使用多次开操作提取到篦条断裂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所述算法检测的篦条间隙宽度误差在4 mm内,倾率误差在±1°范围内,并能快速、有效地监测到篦条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条 故障 监测 OPENCV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病害防治中图像识别技术的融合应用及策略探讨
20
作者 王俊琦 马继召 +5 位作者 史磊 董佳 张伟强 崔利刚 马龙 杨丽梅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针对草莓病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前景。草莓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其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传统防治方法存在诊断准确性低、防治滞后等局限性。基于此,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在草莓病害防治中的快速准确诊断、实... 针对草莓病害防治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与前景。草莓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其病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传统防治方法存在诊断准确性低、防治滞后等局限性。基于此,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在草莓病害防治中的快速准确诊断、实时监测预警及个性化防治方案制定等优势,并详细介绍了图像采集与处理、病害识别算法与模型等具体应用。同时,指出了技术、数据和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持续改进技术、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等解决策略。研究总结指出,图像识别技术在草莓病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不断完善。未来,随着技术的智能化、集成化发展,图像识别技术有望为草莓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图像识别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