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路由互连网络的粗粒度可重构阵列结构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锐 杨海钢 +2 位作者 王飞 贾瑞 王新刚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51-2257,共7页
互连网络在粗粒度可重构结构(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ray,CGRA)中非常重要,对CGRA的性能、面积和功耗均有较大影响。为了减小互连网络导致的面积开销和功耗并提升CGRA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具有自路由和无阻塞特性的互连网络,... 互连网络在粗粒度可重构结构(Coarse-Grained Reconfigurable Array,CGRA)中非常重要,对CGRA的性能、面积和功耗均有较大影响。为了减小互连网络导致的面积开销和功耗并提升CGRA的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具有自路由和无阻塞特性的互连网络,构建了一种层次型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这种互连网络,任意一对处理单元之间均可以建立连接和交换数据,而且这种连接是自路由和无阻塞的。实验结果显示,与已有结构相比,该结构以至多增加14.1%的面积开销为代价,获得最高可达46.2%的整体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系统(SoC) 粗粒度可重构结构 互连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自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PGA实现互联的多DSP并行系统结构 被引量:4
2
作者 颜露新 张天序 +1 位作者 邹胜 钟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57-1759,1775,共4页
为满足实时图像处理要求,在分析了常见DSP并行系统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互联的DSP并行系统结构。该并行结构通过在FPGA内实现互联网络和特定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三片DSP(TMS320C6713)的有效互联,系统结构可重构、可扩展。对采... 为满足实时图像处理要求,在分析了常见DSP并行系统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互联的DSP并行系统结构。该并行结构通过在FPGA内实现互联网络和特定的数据通信协议,实现三片DSP(TMS320C6713)的有效互联,系统结构可重构、可扩展。对采用该并行结构的原型系统的测试表明,DSP间数据通信既获得了较大的持续带宽又降低了传输延迟,可以满足并行实时处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图像处理 DSP并行系统 互联网络 结构可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WR——带缓冲的虫孔路由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肖晓强 姜玉琴 +1 位作者 金士尧 何鸿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3,共6页
MPP互联网中通常使用虫孔路由 WR(Wormhole Routing)交换技术来提高网络性能 .采用该技术 ,每个结点所需的通信缓冲小 ;并且当消息长度远远大于微片长度时 ,消息的传输延迟时间与传输距离无关 .但 WR技术也具有容易阻塞和产生刹车问题... MPP互联网中通常使用虫孔路由 WR(Wormhole Routing)交换技术来提高网络性能 .采用该技术 ,每个结点所需的通信缓冲小 ;并且当消息长度远远大于微片长度时 ,消息的传输延迟时间与传输距离无关 .但 WR技术也具有容易阻塞和产生刹车问题的缺点 .该文在 WR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带缓冲的虫孔路由 BWR(BufferedWorm hole Routing)交换技术 ,并对采用 BWR技术的 k- ary n- m esh的消息平均传输延迟进行理论分析与模型模拟 .结果均表明 BWR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 WR技术带来的问题 ,可以较好地提高网络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冲虫孔路由 交换技术 BWR 互联网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及其拓扑重构的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文耀 张以谟 王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16,共6页
本文介绍了由Transputer构成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和实现其互连网络结构动态重构的方法。
关键词 大规模 并行计算机 拓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在并行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洪玉 董秀国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9-615,共7页
提出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FCCN)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 FCCN可以由 8个(m - 1) - FCCN递归得到 ,F... 提出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FCCN)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 FCCN可以由 8个(m - 1) - FCCN递归得到 ,FCCN网络的结点度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无关等于常数 4,网络的直径和平均结点距离都与结点数的立方根成正比 .提出 FCCN中的简单路由算法 .并将 FCCN互连网络结构在大规模光电混合处理系统中进行应用 ,通过实际计算结果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并行处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互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的路由算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洪玉 董秀国 顾伟康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8-323,共6页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 FCCN,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FCCN可以由 8个 ( m- 1) - FCCN来递归得到 ,FCC... 一种应用于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的结点度等于常数的递归多级分层互连网络 ,称为全互连立方体网络 ( FCCN,Fully Connected Cubic Network) .FCCN具有可扩展性好、延伸性能好等优点 .一个 m-FCCN可以由 8个 ( m- 1) - FCCN来递归得到 ,FCCN网络的结点度与网络的规模大小无关 ,网络的直径和平均结点距离都与结点数的立方根成正比 .提出了 FCCN中的简单自寻路算法 .并与最短路由算法进行比较研究 ,计算结果表明 ,在 85%以上的情况下 ,自寻路算法可以得到最短距离 ;并证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互连立方体网络(FCCN) 大规模并行处理 分层互联网 递归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控制线性可调OTA的FPAA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斌 李志军 +2 位作者 曾以成 杨峻 张姣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19期49-53,190,共6页
提出了一款基于差分式数字控制线性可调跨导运算放大器(POTA)的低功耗、高性能的现场可编程模拟阵列(FPAA)。可重构模拟单元(CAB)采用差分式POTA电路,提高了电路高频性能和抗共模干扰能力。为了减少通用电容矩阵中寄生电容对电路性能的... 提出了一款基于差分式数字控制线性可调跨导运算放大器(POTA)的低功耗、高性能的现场可编程模拟阵列(FPAA)。可重构模拟单元(CAB)采用差分式POTA电路,提高了电路高频性能和抗共模干扰能力。为了减少通用电容矩阵中寄生电容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款电容倍增器。采用六边形互连网络拓扑结构和开关共享技术,使各CAB之间实现了较好的可编程能力,同时减少了可编程开关数量及开关噪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作为应用,在4′7阵列结构上重构实现了一个可调谐六阶巴特沃斯通用滤波器,通过调节相应开关的控制字可实现电路拓扑结构和参数的改变,从而实现不同的滤波类型和极点频率的调节。电路的性能通过Pspice仿真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可编程模拟阵列 可编程模拟单元 电容倍增器 六边形互连网络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互连通信的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郑世荣 李晓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2-407,447,共7页
本文综述了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研究工作的概况,指出其研究热点和关键技术是实现高效的互连通信。文中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结点结构、网络接口、切换技术、拓扑结构、路由算法、通信机制、通信协议。
关键词 大规模 并行处理 互连网络 并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Transputer网络拓扑可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9
作者 管惠维 孙永强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7期488-496,共9页
本文论述多Transputer网络拓扑可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多Trans-puter网络拓扑可重构的技术途径、基本配置和重构软件的设计。着重论述重构软件中模块设置,通信协议,重构互连配置命令的格式,网络信息通信及有关重构命令各进程的... 本文论述多Transputer网络拓扑可重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多Trans-puter网络拓扑可重构的技术途径、基本配置和重构软件的设计。着重论述重构软件中模块设置,通信协议,重构互连配置命令的格式,网络信息通信及有关重构命令各进程的CSP形式化描述。该重构软件能根据用户需求,快速重构所需的拓扑,并且直接支持Transputer上配置的各种语言编制的并行计算应用程序。最后给出一个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Transputer网络 可重构 拓扑 并行处理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主流大规模并行计算机实现技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寿标 李晓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69-472,共4页
本文主要分析了CM-5E、KSR2、ParagonXP/S和曙光1000这几种当前国内外典型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MPC)的系统结构、互连网络等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关键词 大规模 并行计算机 系统结构 互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rmhole Routing──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1
作者 程代杰 《计算机应用》 CSCD 1994年第2期5-8,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直接网络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WormholeRouting的原理。Wormhole寻径算法以及其它与通信性能有关的技术问题。
关键词 并行计算机 并行处理 网络互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并行处理机的互连网络初探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文兵 裴伟东 马燕 《天津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1-54,共4页
介绍了互连网络在大规模并行处理机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特点 ,分析了各种互连网络的性能 ,最后提出了互连网络有待开发的问题 .
关键词 大规模并行处理 互连网络 拓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归对角环网及其技术特性
13
作者 王颖 程晓荣 +1 位作者 王翠茹 陈基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9-82,共4页
递归对角环网(RDT,Recursive Diagonal Torns)是一种适用于节点数大于216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互联网络。RDT充分利用了递归结构的对角环网连接,其直径及每节点的链接数远小于具有同样节点的超立方体。先给出了一些RDT及其相关定义,... 递归对角环网(RDT,Recursive Diagonal Torns)是一种适用于节点数大于216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互联网络。RDT充分利用了递归结构的对角环网连接,其直径及每节点的链接数远小于具有同样节点的超立方体。先给出了一些RDT及其相关定义,介绍了RDT的环网分配策略。在将RDT与其它网络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描述了RDT的技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对角环网 技术特性 互联网 大规模并行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三分层互连网络及其路由算法设计
14
作者 乔保军 石峰 计卫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390-4393,共4页
从降低节点度、减少网络链路数和缩短网络直径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型的互连网络结构——基三分层互连网络,深入地研究了该网络的静态度量并和2-DMesh做了相应的比较。针对基三分层互连网络提出了一种使消息沿两节点间确定路径传递的... 从降低节点度、减少网络链路数和缩短网络直径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新型的互连网络结构——基三分层互连网络,深入地研究了该网络的静态度量并和2-DMesh做了相应的比较。针对基三分层互连网络提出了一种使消息沿两节点间确定路径传递的分布式确定路由算法DDRA。该算法充分利用基三分层互连网络的层次特性,不需要构建路由表,且算法实现简单,路由效率高,且易于硬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计算 基三分层互连网络 网络拓扑 二维网格 路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多处理机系统中的光纤互连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15
作者 何晓清 周革 +1 位作者 张以谟 华锋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8期703-706,共4页
在并行多处理机系统中应用光纤互连网络完成处理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中数据通信的速率、带宽、抗干扰性和准确可靠性.本文详细阐述了并行多处理机系统的体系结构、实现方法、性能分析和实验结果.
关键词 并行 多处理机系统 光纤互连网络 可编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心光互连网络拓扑可重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雯 郭秉礼 +4 位作者 杨鸿珍 王彦波 范超 孟泠宇 黄善国 《光通信研究》 2022年第1期12-17,57,共7页
针对传统数据中心电互连网络在应对业务动态流量时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文章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以根据网络流量波动进行网络拓扑自优化重构的机制。文章所提机制通过网络仿真系统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迭代交互,实现了对拓扑结构与业务流... 针对传统数据中心电互连网络在应对业务动态流量时存在适应性差的问题,文章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以根据网络流量波动进行网络拓扑自优化重构的机制。文章所提机制通过网络仿真系统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的迭代交互,实现了对拓扑结构与业务流量分布关系的持续训练,进而在实际系统中,深度强化学习模型,根据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实时收集的业务流量分布信息,实现了网络拓扑的自动优化重构,进而提升了网络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给定的流量强度,采用深度强化学习进行训练后的模型可以一步输出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降低了平均网络延迟和丢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互联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网络拓扑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