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万工程”美丽生态建设的理论思考——基于马克思新陈代谢生态思想的研究
1
作者 程琦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60-63,共4页
新陈代谢思想是马克思生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的学者也不断基于该思想丰富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宝库和鲜明特征,其中包括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对新陈代谢断裂的思考、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 新陈代谢思想是马克思生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的学者也不断基于该思想丰富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重要宝库和鲜明特征,其中包括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对新陈代谢断裂的思考、对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批判等,对于“千万工程”建设的实施具有引领作用和理论指导意义。结合对浙江相关经典案例的梳理研究,深入挖掘马克思新陈代谢思想与“千万工程”实践之间的密切关联性,并以实践的不断创新来推进思想的更新发展,既利于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又有助于不断形成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生态思想 新陈代谢 千万工程 “两山”理念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轨迹及其阶段特征探论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建华 文晓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5 124,共8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虽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提供了必要前提;十月革命后的两年间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孕育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现实基础;此后,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虽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提供了必要前提;十月革命后的两年间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孕育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现实基础;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大致经历了萌发期、攀升期、形成期、巩固期、推进期、奋进期、曲折期、挫折期、徘徊期、开拓期、丰富期、发展期等12个阶段。从孕育期到发展期的各个阶段分别呈现了自然、应然、使然、必然、阶进、骤进、升进、冒进、负进、求实、夯实、盈实、务实的显著特征,总体上是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转换演绎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大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通史 思想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 被引量:74
3
作者 刘希刚 王永贵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7-31,90,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形成。习近平从人类史高度强调生态文明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意义,阐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凸显其全局性地位,系统强调生态问题的刚性约束,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主题和政府责任,坚持对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逐步形成。习近平从人类史高度强调生态文明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意义,阐述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凸显其全局性地位,系统强调生态问题的刚性约束,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党的执政主题和政府责任,坚持对生态文明的系统性认识,提出了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趋势的自觉顺应,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应用,是对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规律的理性认识以及对党的执政思想的丰富拓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需要把握历史大势,推动理论创新,着力实践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建设 基本观点 理论创新 实践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基础 被引量:30
4
作者 郇庆治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6,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或生态学基础。它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态政治经济学“红绿”分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社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或生态学基础。它不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生态政治经济学“红绿”分析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社会与文化愿景,还借鉴吸纳了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生态批判和对未来绿色社会主义构建的理论观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理论话语和政策话语体系,也是一种政治立场和时代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政治经济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生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思想的生态意蕴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学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劳动则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联的纽带,因此,马克思以劳动作为逻辑起点推演出他的生态思想:劳动既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又是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手段;劳动的这种调整和控制功能...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而劳动则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关联的纽带,因此,马克思以劳动作为逻辑起点推演出他的生态思想:劳动既是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又是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手段;劳动的这种调整和控制功能一旦失效,就会出现物质变换裂缝而导致生态危机。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马克思的绝世超伦之处更在于他透过生态问题的表象揭示出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即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异化,并据此探寻通过劳动解放救治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劳动思想 生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宁宁 陈雪峰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0期100-106,共7页
伴随生态问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在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的双重困扰下,迫切需要走出困境,而寻找前人的智慧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之一。因此,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偏重于研究马克思有无生态思... 伴随生态问题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在自然生态危机和社会生态危机的双重困扰下,迫切需要走出困境,而寻找前人的智慧无疑是解决问题的良方之一。因此,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偏重于研究马克思有无生态思想,或者对马克思生态思想全盘否定,或者正面肯定、借用。国内学者更多的是坚持与继承,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当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然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文本挖掘、纵横向比较、整体性特征以及与中国现实问题的针对性衔接等方面仍然为我们留下了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思想 生态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金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3,共4页
长期以来,受种种原因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长期为人们尤其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忽视,甚至被西方不同立场的学者予以否定。事实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十分丰富。他们... 长期以来,受种种原因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长期为人们尤其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忽视,甚至被西方不同立场的学者予以否定。事实上,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十分丰富。他们充分认识到人和自然界的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关系密切,提出了人要尊重自然,与自然界和睦相处的观点,同时主张既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合理地利用自然界,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都对自然界造成了影响乃至破坏,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在取得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掠夺,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工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对此,马克思恩格斯都作了深刻的讨论和严厉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环境 保护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生态思想与时代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斌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21期134-137,共4页
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关于生态矛盾的观点,在当前生态治理进程中,基于唯物主义深挖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意蕴和理论价值,可从中获得有益的时代启示,对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启示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史观 生态思想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批评生态的当下建设 被引量:1
9
作者 詹艾斌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7,共7页
马克思的学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核心价值指向是和谐,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和谐是当代文化的根本性价值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构建与之... 马克思的学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其核心价值指向是和谐,是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和谐是当代文化的根本性价值诉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高度重视构建与之相协调、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期望解决当前文学批评生态的严重"失衡"问题,需要学界充分借鉴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精神指向,建构具有丰富辩证智慧的在人本性基础之上的和谐批评生态,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真正的先进文化。而在这之中,在唯物史观视野之内,人、人的建设,无疑也就成为了当前文学批评实践与批评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当然,它也是当下和谐批评生态建构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 批评生态 和谐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行动导向与阶段任务 被引量:9
10
作者 庄贵阳 丁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8,共8页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为指导,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向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从2020年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q...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为指导,系统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基本原则和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愿景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向的契合性。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从2020年到2050年生态文明建设新的"两阶段"目标愿景:到2035年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到2050年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美丽中国。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从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五个角度,提出面向205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短期、中期和长期行动导向以及阶段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生态文明体系 低碳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的流派思想解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雪峰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1期114-120,共7页
在生态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颇具影响的派别。他们关于生态危机的剖析、对生态问题的根源的探索、对生态问题解决路径的阐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与马克思生态思想既有承继与发展,也有异议... 在生态问题备受关注的当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中颇具影响的派别。他们关于生态危机的剖析、对生态问题的根源的探索、对生态问题解决路径的阐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与马克思生态思想既有承继与发展,也有异议与分歧。进一步厘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清晰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认识,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生态思想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生态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的“系统”生态观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0-184,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散见于两人的著作中,用以思考"自然—人—社会"的一系列思想主张。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按照"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完成了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态演进的思考,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系统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其他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的系统结构。对马克思恩格斯"系统"生态观的深入思考,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视角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也能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寻求更为充实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思想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的生态学意义及其我国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建毅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化的自然就是使自然界成为真正的属人的自然界;人的需要的实现总是以自然尺度为基础的社会尺度与自然尺度的统一;人创造环...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化的自然就是使自然界成为真正的属人的自然界;人的需要的实现总是以自然尺度为基础的社会尺度与自然尺度的统一;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依据马克思的这些思想,社会发展应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这不仅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必然选择,也是社会文明的现实体现。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迈向更高形态的必经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更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因此,认真总结和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人本思想,而且也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人本思想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理论的生态反思
14
作者 韩克勇 李繁荣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共7页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如何实现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生态维度对其进行反思会发现,资源的耗竭、生态环境的破坏,恰恰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结果。马克思是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如何实现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生态维度对其进行反思会发现,资源的耗竭、生态环境的破坏,恰恰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结果。马克思是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研究经济增长的,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迫切要求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生态反思。以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选择绿色发展,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生态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15
作者 裴艳丽 倪素香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7-51,共5页
自然、经济、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可回避的主题,这三大要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互相交织,互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然维度肯定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通过阐释"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辩... 自然、经济、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不可回避的主题,这三大要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互相交织,互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从自然维度肯定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通过阐释"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辩证运动来论述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从经济维度强调了自然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指出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辩证关系;从社会维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反生态性,指出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理想社会形态,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文明思想 自然 经济 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自然是生命之母”的生态哲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世南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2,共9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论述,是表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十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论述,是表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论述,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意味深长,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深刻阐述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揭示了人的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内在关联性,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的深邃理性,指明了生态文明的实践路径,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建成美丽中国以及建设地球美好家园指明了方向,充分表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涵的丰富而高超的生态哲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关系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生态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内涵与逻辑理路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巍 崔赞梅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6,共5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立足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秉承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所向,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着力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从国家与民族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立足于"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秉承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所向,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基本动力,着力于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从国家与民族视角,将生态文明作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旨在实现美丽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从人类与全球视角,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旨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职《园林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枫 章芸 楼大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7期126-131,共6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一科学思想也为园林生态学的理论探索、治理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新路径、新视野,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园林人才的根本遵循。在园林生态学教学中自觉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这一科学思想也为园林生态学的理论探索、治理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思想、新路径、新视野,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园林人才的根本遵循。在园林生态学教学中自觉融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应该是高职园林专业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通过以下途径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充分整合教材内在联系,深刻诠释新思想指导和引领价值,如自然生态演替原理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关系等;其次,运用文献阅读法开展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再次,运用案例教学法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的伟大成就;最后,运用实践教学法促进知行信合一,践行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同时注重发挥考核在促进价值教育内化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园林生态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国家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思路和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恩林 吴照柏 +2 位作者 但新球 程鹏 唐琪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3期5-8,41,共5页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十五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还不能很好地为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国家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贯... 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十五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还不能很好地为森林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国家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国家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国家森林城市监测评估工作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城市 监测评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创新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