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精神生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梅岚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探析提供了可靠的分析视阈。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历史向度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具有了深刻的理论内涵。在马克思精神生产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党的理论研究的精神生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时代优秀精神产品的总和,体现了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蕴含的规律性原则,体现着马克思精神生产活动的历史使命。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首先要对伟大精神生产成果进行谱系化传承,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引导力,在党的自我革命的推进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生命力,在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研究与学习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穿透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中不断增强伟大精神生产成果的凝聚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党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轨迹及其阶段特征探论 被引量:16
2
作者 孙建华 文晓明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5 124,共8页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虽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提供了必要前提;十月革命后的两年间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孕育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现实基础;此后,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虽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得以孕育提供了必要前提;十月革命后的两年间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孕育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萌发奠定了现实基础;此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大致经历了萌发期、攀升期、形成期、巩固期、推进期、奋进期、曲折期、挫折期、徘徊期、开拓期、丰富期、发展期等12个阶段。从孕育期到发展期的各个阶段分别呈现了自然、应然、使然、必然、阶进、骤进、升进、冒进、负进、求实、夯实、盈实、务实的显著特征,总体上是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转换演绎了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大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 通史 思想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6
3
作者 梅宗奇 赵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5-147,共3页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意蕴,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构建以交往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新理念、新思维。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 交往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深入探讨交往的哲学意蕴,不仅对于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而且还有助于构建以交往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新理念、新思维。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的交往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交往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8
4
作者 欧晓彦 陈世润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9-161,共3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核心思想体现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践验证理论的准确性。这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实践发展之路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核心思想体现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践验证理论的准确性。这一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实践发展之路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基本路径、探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思政教育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开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0,共9页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利弊参半、成功与不足并存。在使用权设定方式、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土地使用权人迟延开发土地和改变土地用途的法律后果以及土地使用权人之空间权等问题上,现行立法和《物权法(草案)》的有关规定均...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利弊参半、成功与不足并存。在使用权设定方式、使用权期限届满的法律后果、土地使用权人迟延开发土地和改变土地用途的法律后果以及土地使用权人之空间权等问题上,现行立法和《物权法(草案)》的有关规定均有缺陷,应当从我国城市土地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出发,以党的“三个代表”、“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和马克思的市地级差地租理论为指导,加以改进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所有制 “三个代表” 马克思地租理论 建设用地使用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精髓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永贵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共5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仅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还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仅科学地阐释了意识形态的含义和实质,还深刻地揭示了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认为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系统的理论性、强烈的实践性、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的继承性,这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精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认识和变革社会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全面理解和认识全球化态势下意识形态的内涵和特性,科学把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进一步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意识形态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合“90后”大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安慧玉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63-165,共3页
针对"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借鉴理论教学的分层类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层模式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探求共性,了解差异,设计"三个层次、五个结合"的分层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做法... 针对"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借鉴理论教学的分层类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分层模式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探求共性,了解差异,设计"三个层次、五个结合"的分层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做法,注重个体特质、专业特色、内容整合、层次递进;突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做法,创新思路,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分层教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涵摄社会历史观的进路 被引量:2
8
作者 汤荣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思想史映现着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轨迹。整体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命题加以延展,社会历史观的表达及其进路涵摄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构过程。首先,总体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发展路向,致...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思想史映现着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轨迹。整体探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命题加以延展,社会历史观的表达及其进路涵摄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建构过程。首先,总体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发展路向,致力于探讨马克思主义创立唯物史观所涉猎的命题和范畴。其次,阐明人的问题的科学论断及作用,侧重于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关节点。再次,确证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核心内容。复次,探明社会生活本质及其相关范畴,重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新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的问题 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发展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我发展——Т.И.奥伊则尔曼的“元哲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户晓坤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3,共6页
Т.И.奥伊则尔曼在苏联哲学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体现了从苏联到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连续性。奥伊则尔曼基于哲学史与哲学自身的内在统一及其辩证发展,定向元哲学的研究价值。在比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理... Т.И.奥伊则尔曼在苏联哲学史上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体现了从苏联到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连续性。奥伊则尔曼基于哲学史与哲学自身的内在统一及其辩证发展,定向元哲学的研究价值。在比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往一切哲学体系的积极否定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以及与其他哲学体系在哲学史上的辩证发展关系,奥伊则尔曼拒绝、反思和批判了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倾向,并尝试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面临的意识形态孤立主义困境以及真理性问题。这样一种努力恰恰旨在使苏联哲学经由黑格尔辩证法环节重新回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根基处,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开启自我批判的环节,构成其获得自我发展的具体方式和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辩证法 奥伊则尔曼 马克思主义哲学 意识形态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意识形态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凤琴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41,共8页
意识形态对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实现政治认同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马克思那里,是从多重意义上来阐述意识形态的,即: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意识形态对于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实现政治认同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马克思那里,是从多重意义上来阐述意识形态的,即:作为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作为"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作为虚假意识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而本文所探讨的意识形态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即"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个意义上来进行的。科学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意义,深入分析我国意识形态的现实状况,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观 现实意义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现代文明发展新道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浩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7,107,共8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意义在全球化条件下显得十分重要而弥足珍贵。它为我们揭示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东方社会主义文明、世界历史的整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供了强大的...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意义在全球化条件下显得十分重要而弥足珍贵。它为我们揭示世界历史的形成发展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东方社会主义文明、世界历史的整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理论 工业文明 马克思主义 中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理论的生态反思
12
作者 韩克勇 李繁荣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共7页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如何实现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生态维度对其进行反思会发现,资源的耗竭、生态环境的破坏,恰恰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结果。马克思是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在如何实现经济总量增长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从生态维度对其进行反思会发现,资源的耗竭、生态环境的破坏,恰恰是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指导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的结果。马克思是在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研究经济增长的,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状况,迫切要求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生态反思。以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为指导,选择绿色发展,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 生态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理论若干问题辨析
13
作者 李俊霖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2,112,共6页
从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源泉、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与剩余价值的分配五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存在的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主张在统一主观价值论和客观价值论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论 客观价值 主观价值 交换价值 剩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科学抽象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鲜明特色
14
作者 王明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出发,就当前中国经济理论界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高度科学抽象性,以及怎样科学地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论述。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科学抽象 市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视域下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实现
15
作者 荆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8-50,共3页
思想道德教育是上层建筑建设的精神保障与政治基础,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直接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指导下,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可... 思想道德教育是上层建筑建设的精神保障与政治基础,是马克思人的本质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人的本质论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立足点和直接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指导下,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可通过以下路径实现: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各层级思想道德育人观念;引导个人价值实现,指导思想道德生命教育;推进人与社会和谐,建设思想道德和谐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的本质论 思想道德教育 “以人为本” 价值实现 人与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与存在样式
16
作者 赵青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72-78,共7页
澄清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阐发其哲学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非哲学"的态度摒弃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但与此同时创造另一种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把哲学变... 澄清马克思哲学特殊的理论存在样式,是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理论的哲学维度,阐发其哲学性质、内容和功能的关键点。马克思以一种"非哲学"的态度摒弃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但与此同时创造另一种新的理论存在样式,那就是把哲学变成"哲学实践",即变成一种干涉、介入和变革现实生活的方式,并使哲学表现出与传统哲学有着重大不同的理论性质、言说方式和话语方式。自觉地认识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理论存在样式的转换,可以进一步认识到:不能以传统哲学的理论存在样式来衡量和评价马克思的哲学性质,更不能用传统思辨哲学的话语方式和言说方式来理解和阐发马克思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存在样式 马克思理论 哲学维度 哲学实践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价值——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
17
作者 周树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4期5-9,共5页
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为中国人民的伟大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邓小平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他晚年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国人思想大解放,开创了... 邓小平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为中国人民的伟大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邓小平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他晚年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国人思想大解放,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大奋斗目标"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思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发展的好时期,中国人民从此脱离贫穷,生活开始富裕起来了;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战略构想,使港、澳回归祖国,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大方向。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丰碑,是照亮中国人民过去、现在和今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道路上的光辉灯塔,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长久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解放思想 市场经济 一国两制 历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惟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18
作者 王颖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79-82,共4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惟一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回顾中国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进程,深入总结其中的理论和经验,对于我国今... 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惟一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回顾中国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进程,深入总结其中的理论和经验,对于我国今后继续稳妥、正确地处理并解决民族问题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中国民族问题 指导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玉兰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69,共9页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精神实质。列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精神实质。他通过批判各种错误思潮捍卫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的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并用这一科学历史观阐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而彻底推翻了认为马克思只有批判性而没有建构性意识形态理论的错误认识。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贡献。在新时代条件下正确阐释和重申列宁这一重要贡献,对于我们全面认识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更自觉地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 批判性 建构性 辩证唯物主义一元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抑或“边缘”:异化学说在马克思思想谱系中的坐标——兼与段忠桥教授商榷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学荣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6期35-39,共5页
段忠桥教授主张"异化"仅仅是青年马克思的用语,在成熟时期逐渐被抛弃了,并且认为异化(异化劳动)概念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因而在马克思的思想谱系中无足轻重,甚至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qu... 段忠桥教授主张"异化"仅仅是青年马克思的用语,在成熟时期逐渐被抛弃了,并且认为异化(异化劳动)概念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因而在马克思的思想谱系中无足轻重,甚至连"象征性的""、边缘性的"地位都谈不上。段忠桥教授的这一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事实上,马克思的学说是延续的、连贯性的,根本不存在"青年马克思"与"老年马克思"的"断裂"。所谓的"断裂"无非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代表性人物阿尔都塞杜撰出来的"神话"。段忠桥教授将"青年马克思"与"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割裂开来,本质上不过是"阿尔都塞断裂说"在当代的"复活"与"变种"。其实,马克思的异化说是通往共产主义理论的"桥梁"和"中介",在共产主义学说史上——甚至在整个马克思思想谱系中——都占居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理论 马克思 思想谱系 共产主义 阿尔都塞 “断裂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