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location Methodology of Multiple SVCs Considering Operation Scheme Changing 被引量:6
1
作者 XIONG Haoqing TANG Yong +6 位作者 ZHANG Xiaohua MENG Yuanjing LIU Yuexin FU Hongjun SUN Huadong YI Jun XIONG Chuanpi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I0007-I0007,190,共1页
针对多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varcompensator,SVC)对系统共同影响的问题,提出计及运行方式变化的多SVC布点方法。利用规范形分析,基于摄动方程2阶解析解信息建立拓展静态电压稳定边界的多SVC布点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静态电压稳定分... 针对多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varcompensator,SVC)对系统共同影响的问题,提出计及运行方式变化的多SVC布点方法。利用规范形分析,基于摄动方程2阶解析解信息建立拓展静态电压稳定边界的多SVC布点分析方法。首先根据静态电压稳定分析方法,确定系统危险运行方式(即距离系统电压崩溃最近的运行方式1;然后在该运行方式下,利用规范形方法对系统进行小扰动电压稳定分析,求出所有负荷节点的电压振荡曲线解析解;最后利用2阶解析解所给出的小扰动1阶振荡幅值和2阶振荡幅值信息,以多SVC布点多种方案对系统降低小扰动幅值的贡献为指标,给出多SVC布点结果。所提方法应用于IEEE30节点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不考虑多点共同影响的多SVC布点方式,其静态电压稳定边界的拓展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C 配方法 静止无功补偿器 模态分析 JACOBI 网络拓扑结构 灵敏度分析 电压崩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冬林 曾昭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数智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融资约束负向调节数智化转型与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环境竞争性则正向调节两者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智化转型情境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制造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历程、现实挑战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盖庆恩 高晶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0-94,共15页
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要健全农村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本文在总结中国农村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发展和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未来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必须要健全农村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本文在总结中国农村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发展和改革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未来深化改革、提升农村要素保障水平和优化配置的实现路径。整体来看,中国农村的土地、劳动、资本、数据等主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仍存在土地要素配置体系不够完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有待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数据要素配套体系建设存在明显短板等问题。未来,需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建立要素优化配置长效机制,实现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配置 市场化改革 城乡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民坤 邓小桂 +1 位作者 杜芯铭 任莉莉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72,共19页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 城乡收入差距是制约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而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因此,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但这种效应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尤为显著;而在东部地区,这一作用的显著性并不明显。进一步分析显示,乡村旅游发展通过要素配置效应、非农就业效应和乡村创业效应三大渠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并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特征,即在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这些渠道的影响更为突出。基于此,文章建议坚持走乡村旅游发展道路,进一步提高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不断扩大乡村非农就业规模,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创业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异质性 要素配置效应 非农就业效应 乡村创业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
5
作者 王晓霞 万莉娟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0-584,共5页
针对因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首先,设定资源负载分配的目标函数,计算服务器链路剩余资源与剩余带宽的最佳比例关系,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虚拟网络资源映射;其次,利用计算... 针对因资源分配不均匀导致网络吞吐量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数学建模方法.首先,设定资源负载分配的目标函数,计算服务器链路剩余资源与剩余带宽的最佳比例关系,根据计算结果进行虚拟网络资源映射;其次,利用计算能力率、通信率、路径能力和关联度等网络能力因子参数反映资源的负载均衡情况;最后,基于求得的虚拟网络节点能力指标,设置资源属性调度周期,引入公平因子,更新链路的吞吐量,得到虚拟网络资源负载均衡分配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实现资源负载均衡分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善了资源分配的均衡度,使网络吞吐量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资源 负载均衡分配 能力因子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视图融合矩阵驱动的多视图矩阵分解聚类算法
6
作者 李顺勇 曹利娜 +1 位作者 刘坤 赵兴旺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71-184,共14页
多视图聚类能整合不同视图互补信息,揭示数据潜在结构。其中,基于矩阵分解的方法同时优化矩阵分解和聚类时复杂度较高,分开处理则导致聚类依赖固定的视图融合矩阵,会限制对复杂数据结构的表达。为此,提出了动态视图融合矩阵驱动的多视... 多视图聚类能整合不同视图互补信息,揭示数据潜在结构。其中,基于矩阵分解的方法同时优化矩阵分解和聚类时复杂度较高,分开处理则导致聚类依赖固定的视图融合矩阵,会限制对复杂数据结构的表达。为此,提出了动态视图融合矩阵驱动的多视图矩阵分解聚类算法。该算法将矩阵分解与证据C均值聚类整合到一个框架中,并引入超参数平衡两部分重要性。先利用非负矩阵分解获取原始数据低维表示,随后通过智能权重分配机制对各视图融合。融合矩阵与聚类动态更新得到最终结果,这种动态更新策略能够避免依靠固定的融合矩阵实现聚类任务而导致的局限性。在5个真实数据集上验证了该算法的性能,结果证实了其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图聚类 矩阵分解 智能权重分配机制 C-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内在机理与法治进路
7
作者 冯果 吕佳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7,共12页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协调、保障与促进功能,紧紧抓住交易机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在推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中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协调、保障与促进功能,紧紧抓住交易机制、规制面向、培育环境三大环节,立足中国国情,以整体主义和功能主义为视角,着力打通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扫除制约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的机制障碍,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营造公开、透明、有序的生产要素配置环境,推动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就法治的协调功能而言,亟须完善生产要素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就法治的保障功能而言,要充分重视政府对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规制作用,对市场竞争与要素价格进行有效规制;就法治的促进功能而言,要着力优化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的社会环境,为生产要素配置的创新提供长远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要素市场化配置 要素交易 全国统一大市场 数据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确权与规制:模式创新与影响机制
8
作者 李三希 张明圣 王泰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3,共8页
数据要素确权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制度基础。鉴于数据要素特有的非竞争性、衍生性和强协同性等特征,当前的确权实践面临理论争议与实施困境的双重挑战。为应对挑战,应在“因数确权”之外实施“因行为监管”的... 数据要素确权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释放数据价值的关键制度基础。鉴于数据要素特有的非竞争性、衍生性和强协同性等特征,当前的确权实践面临理论争议与实施困境的双重挑战。为应对挑战,应在“因数确权”之外实施“因行为监管”的数据要素确权与规制模式。同时,构建以实践探索推动确权创新为基本原则、以数字技术创新作为实践基础、以数据利用先行区作为管理机制的支撑体系,为数据要素确权和规制模式创新提供条件保障。该模式将有效推动数据要素确权实践、破解数据流通梗阻、优化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安全治理框架,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要素确权 规制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9
作者 郑军 宁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I0003,共18页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和生产普惠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分散风险和改变农户生产预期,提升劳动力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形成生产普惠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中介机制。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农村现代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自然禀赋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此外,通过对农业保险多维生产普惠效应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劳动力资源配置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难点、误区与思路
10
作者 曾铮 冯翼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6-35,共10页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高质量发展任务都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然而,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仍存在制度体系尚不健全阻碍基础性改革、制度惯性影响传统要素改革进程、...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高质量发展任务都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然而,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仍存在制度体系尚不健全阻碍基础性改革、制度惯性影响传统要素改革进程、新型要素改革面临安全效率两难问题、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协调不够等卡点、堵点和难点。面向“十五五”,需避免机械套用商品市场改革措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手段、割裂各类要素协同关系、过度聚焦供给层面改革等误区。应以行政引导与市场主导相协调、单点突破与系统集成相协同、供给改革与需求培育相平衡、制度创新与实践验证相配合、畅通流动与保障安全相结合为基本路径,推动实现要素配置高效化、提升要素改革整体性、增强要素市场平衡性、保障要素改革科学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市场化配置 高质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新质生产力对畜牧业碳排放的缓解效应分析
11
作者 孙雪丽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188,共5页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绿色生产力,对畜牧业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对畜牧业碳排放的缓解效应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绿色生产力,对畜牧业低碳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新质生产力对畜牧业碳排放的缓解效应及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新质生产力对畜牧业碳排放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该作用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配置在新质生产力抑制畜牧业碳排放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分析说明,与中部、西部地区相比,新质生产力对东部地区畜牧业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对畜牧业碳排放具有明显缓解效应,且对东部地区抑制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畜牧业碳排放 创新要素配置 “双碳”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与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
12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赵青华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91,共26页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化拓展。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构建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与修正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缩小旅游发展差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理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效应,有助于为数字经济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 要素市场化配置 增长效应 分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抑或负能:数字贸易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3
作者 刘红 张陈陈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37,共7页
数字贸易作为传统贸易的拓展和延伸,能否依托数字化优势,以新业态持续释放贸易的绿色发展潜能,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2022年我国275个城市面板数据,将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 数字贸易作为传统贸易的拓展和延伸,能否依托数字化优势,以新业态持续释放贸易的绿色发展潜能,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2011—2022年我国275个城市面板数据,将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分析数字贸易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贸易能够显著赋能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作用路径来实现。同时,该影响效应在市场化水平较高以及数字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城市中尤为显著。进一步地,相较于传统贸易,数字贸易的网络关联性增强了其对邻近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其知识和技术密集性特征使得数字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资源,存在创新型城市与数字贸易之间的联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优化配置 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数而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赋能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
14
作者 王军 胡文杰 王丽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92,共13页
数据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既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先决条件,又为驱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源动力”。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 数据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既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的先决条件,又为驱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源动力”。基于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了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实现了“因数而智”;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市场渠道性交易成本降低效应和绿色创新决策互动强化效应是诱发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因数而智”的内在机制。基于TOE框架的异质性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在数字技术使用广度较高、应用深度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和行业集中度较低的情境下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交易型数据资产化是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绩效“因数而智”的重要触发条件,当企业交易型数据资产化水平处于2.708~2.996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的驱动效应呈现最优状态。因此,政府应系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聚焦数据要素市场化实践应用,发挥“领头羊”企业的示范作用,激发企业绿色创新活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实质性绿色创新 交易成本降低效应 绿色创新决策互动强化效应 交易型数据资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契机”还是“阻力”?——基于要素配置效率视角的再检验
15
作者 陈丽 吴国瑞 张建勋 《农业展望》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数字经济是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数据生产力,也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关注和布局的重点产业。本研究以2015—2020年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分析数字经济对城... 数字经济是经济绿色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是促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数据生产力,也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关注和布局的重点产业。本研究以2015—2020年31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探讨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经济发展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劳动力错配等途径提升要素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门槛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促进效应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效应,并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4)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体现在:东部地区体现出促进作用但不明显,中部地区明显体现出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体现出显著抑制作用。基于此,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缩小数字经济地区差异、优化城乡数字经济环境、提升人才培养和就业机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要素配置效率 城乡收入差距 区域异质性 可持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千万工程”背景下数字商务赋能现代乡村服务业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清远市为例
16
作者 李丽红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4期1-5,共5页
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深入探讨数字商务如何赋能现代乡村服务业的发展路径。通过以清远为例,结合清远一、二、三产融合,以文化、旅游、农村特色产业新... 在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基于要素禀赋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深入探讨数字商务如何赋能现代乡村服务业的发展路径。通过以清远为例,结合清远一、二、三产融合,以文化、旅游、农村特色产业新要素为资源,通过数字商务驱动的乡村服务业发展路径,提出发挥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形成“一地一景,一村一品”等一系列具体的数字商务应用策略,旨在促进乡村服务业的效率提升、质量的改善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有望通过现代乡村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千万工程 数字商务 要素禀赋 现代乡村服务业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作物保险的收入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千峰 王可山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5,共10页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实证分析了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大规模经营及非平原地区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实证分析了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购买粮食作物保险对大规模经营及非平原地区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并且随着分位点的提升,粮食作物保险的增收效应呈下降趋势。机制分析表明,购买粮食作物保险通过强化规模化经营和促进机械化作业的机制影响农户收入水平。因此,应提升保险服务效率,提高粮食作物保险的保障水平;发挥保险的要素配置作用,充分释放粮食作物保险的收入效应;提高农户投保意识,满足农户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从而保障农户收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保险 农业保险 要素配置 收入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玉 蔡艳艳 刘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0-35,共6页
文章采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在资源错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表明,... 文章采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在资源错配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源配置优化效应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优化配置金融、人才、技术三类资源正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表明,企业内部治理、企业生命周期以及外部基础设施能够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资源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农业要素配置效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自中国1572个县域的证据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玉静 涂圣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业资本深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利用2016—2022年中国157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农业资本深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利用2016—2022年中国1572个县域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及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从异质性影响看,相对于非数字试点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较好的试点村在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政策扭曲,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果。从结构性影响看,受数字鸿沟影响,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促进收入差距收敛效果较小。这些发现表明,在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异质性、结构性特征对促进城乡收入居民差距有效收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业要素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城市营商环境何以打好政策工具“组合拳”——基于46个城市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聪 高进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17,共14页
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地方提升城市生产力、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案例政策分析,厘清影响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重要因素,运用共存分析方法探析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因果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地方提升城市生产力、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案例政策分析,厘清影响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重要因素,运用共存分析方法探析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因果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需要供给、环境、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有机组合与协同发力;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政务服务、金融支持、要素配置、税费优惠、市场塑造、法治建设、组织保障等要素的助力加持,各要素及组态形塑的3条单因果链条和4条双因果链条揭示和解释了优化营商环境的逻辑机理。由此,政府需要持续扩张市场规模,不断完善要素配置,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力度,从而助推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实践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 政策工具组合 要素配置 共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