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6篇文章
< 1 2 1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异常检测模型的异构环境下MapReduce性能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侯佳林 王佳君 聂洪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76-2481,共6页
针对"落伍者"的选择问题,提出利用故障诊断领域内通常使用的异常检测模型来选择"落伍者"的方法。首先,利用异常检测算法来发现集群中的"慢节点";然后改进MapReduce任务分配算法和推测执行算法,不再给&qu... 针对"落伍者"的选择问题,提出利用故障诊断领域内通常使用的异常检测模型来选择"落伍者"的方法。首先,利用异常检测算法来发现集群中的"慢节点";然后改进MapReduce任务分配算法和推测执行算法,不再给"慢节点"分配任务并将"慢节点"中的任务分配至有空闲任务槽的正常节点中。在改进的推测执行算法中,因相同网段内的节点通常物理邻近,可提高数据传输速度,首次将"慢节点"中的任务分配至同网段的正常节点中,以便数据传输。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使用异常检测算法后可迅速检测出异常节点,且与Hadoop-LATE算法相比,处理相同任务量可缩短集群17%的任务处理时间,说明所提算法在集群整体性能优化中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mapreduce性能优化 推测执行 异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平台的MapReduce性能优化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立耀 赵少卡 许华荣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2-758,共7页
设计了基于云平台架构的M印Reduce性能优化策略,全面考虑MapReduce作业过程中的数据传输与数据处理流程,将虚拟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描述成一个优化问题,并构建模型实现了通信代理数量、通信代理的放置位置以及虚拟机与通信代理之间的映... 设计了基于云平台架构的M印Reduce性能优化策略,全面考虑MapReduce作业过程中的数据传输与数据处理流程,将虚拟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描述成一个优化问题,并构建模型实现了通信代理数量、通信代理的放置位置以及虚拟机与通信代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解决目前大多数研究只单方面考虑平台的数据处理或数据传输性能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匹配策略和贪心策略相比,本方案优化了云计算系统的虚拟网络拓扑结构,减少了数据传输与处理的时间总开销,显著地提高了大数据处理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网络 mapreduce 优化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秸秆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优化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世杰 方志辉 +5 位作者 周芸 梁淼 李瑞丽 张嘉辉 陈志燕 张峻松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80,共11页
为明确烟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孔隙结构的影响,选用烟草秸秆为碳源,以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微孔率为考察指标,通过BET比表面积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烟秆基活性炭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 为明确烟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孔隙结构的影响,选用烟草秸秆为碳源,以比表面积、总孔体积、微孔率为考察指标,通过BET比表面积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烟秆基活性炭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活化剂制备出的活性炭表面形貌及孔隙结构有较大差异,官能团的种类基本一致,但是含量与比例有所差异。活化温度对比表面积以及总孔体积有较大影响,而微孔率主要影响因素是活化时间。通过优化得到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KOH为活化剂,物料比(烟秆∶活化剂,质量比)1∶2、浸渍时间12 h、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60 min。所制备出的最优烟秆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980.91 m^(2)/g,总孔体积为1.2151 cm^(3)/g,微孔率为66.66%。最优烟秆基活性炭对β-苯乙醇的吸附率达到101.49%,35 d的脱附率为35.78%。最优条件下制备出的烟草秸秆基活性炭孔隙结构发达,官能团种类丰富,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为烟草秸秆废弃物的多用途利用及高性能烟秆基活性炭的制备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废弃物 烟草秸秆 活性炭 工艺优化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沟槽结构优化的轴流泵水力性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牟童 徐辉 +3 位作者 费照丹 冯建刚 丁哲 王东升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1-331,355,共12页
轴流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进流速度较低且存在壁面回流,会导致水力性能劣化,产生严重的机组振动,威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沟槽流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轴流泵水力性能的方法,其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轴流泵在小流量工况下运行时,由于进流速度较低且存在壁面回流,会导致水力性能劣化,产生严重的机组振动,威胁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沟槽流动控制技术是一种有效改善轴流泵水力性能的方法,其结构参数对水力性能的影响关系目前尚不明确。运用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改变重要几何参数对沟槽结构进行了改型设计,研究轴流泵沟槽结构参数单因素及多因素变量对轴流泵深度失速工况下的水力性能影响,并运用响应曲面法对沟槽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沟槽尾部距离、沟槽深度和沟槽宽度3个参数中,沟槽尾部距离对轴流泵水力性能和内部流场的影响最明显,轴流泵沟槽关键几何参数最优参数组合为:沟槽深度h为0.022倍叶轮直径;槽宽W为0.088倍叶轮直径;沟槽尾部距离L2为0.106倍叶轮直径。研究结果可为沟槽流动控制技术在轴流泵装置设计和运行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水力性能 沟槽流动控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生产系统富氧燃烧改造的性能模拟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涛 王玉亭 周月桂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9,共9页
以日产3000t熟料的水泥干法生产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nPlus软件建立了水泥生产系统富氧燃烧改造的工艺流程模型,研究了采用富氧煤粉燃烧方式生产水泥熟料的系统能量效率和CO_(2)捕集成本。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泥熟料生产条件下,当烟... 以日产3000t熟料的水泥干法生产设备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nPlus软件建立了水泥生产系统富氧燃烧改造的工艺流程模型,研究了采用富氧煤粉燃烧方式生产水泥熟料的系统能量效率和CO_(2)捕集成本。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水泥熟料生产条件下,当烟气再循环率为51%时,富氧燃烧气氛下系统沿程温度分布与空气气氛下相匹配,此时富氧燃烧整体氧气体积分数为26.4%。富氧燃烧方式需要配置的空气分离装置和CO_(2)纯化压缩装置将导致系统能量效率比传统生产方式下降18.9%,并且采用该方式生产1t水泥熟料需花费532.1元。但在CO_(2)捕集成本方面,采用富氧煤粉燃烧技术生产水泥熟料的系统CO_(2)捕集成本为227.3元/t,比传统的燃烧后CO_(2)捕集成本降低了58%。因此,对水泥熟料采用富氧燃烧技术生产,可以保证熟料的产量和品质,同时CO_(2)捕集成本也比燃烧后CO_(2)捕集成本更低,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生产 富氧燃烧 热力性能优化 技术经济性分析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优化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叶岩 程睿 +5 位作者 赵德春 祝天宇 蔡晓华 李占成 赵尔迪 李尧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 为了提高土槽试验台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耕作机械性能参数测试土槽试验台。同时,对土槽试验台的车体定位部件、电路保护系统和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优化。试验台采用无级调速45 kW变频电机驱动台车行进,能够实现空载运行速度0.3~12 km/h可调,被测耕作部件和整机横向与深度方向调整,测控软件可对土槽试验台的行进速度、动力输出轴扭矩、转速、功率等试验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结果表明:样机试验所设计的理论速度与实际平均速度有差异,平均速度绝对误差在0.2 km/h以内,平均测速相对误差小于2%,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驱动轮打滑和导向轮摩擦等。试验过程中,土槽试验台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转,各项性能参数能够稳定、快速采集。改进后的土槽试验台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保证了试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测试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能够达到设计优化目标,满足试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机械 土槽 试验台 优化设计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产加速卡的地震模拟计算性能分析与优化
7
作者 周辉 朱虎明 +4 位作者 高天琦 董西淼 张凌云 刘卉杰 陈志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3,共13页
AWP-ODC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来实现大规模三维地震模拟的软件。随着国外对我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我国急需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其软件生态。早期的AWP-ODC加速主要基于NVIDIA GPU软硬件架构来设计优化,近年来,多种异... AWP-ODC是基于有限差分数值方法来实现大规模三维地震模拟的软件。随着国外对我国高性能计算芯片的出口限制,我国急需发展自己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其软件生态。早期的AWP-ODC加速主要基于NVIDIA GPU软硬件架构来设计优化,近年来,多种异构计算平台迅猛发展,如何基于新的异构计算软硬件平台来加速AWP-ODC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此,本文在一种国产加速卡上对AWP-ODC进行移植。针对耗时较多的核函数dstrqc,通过GPU访存优化和网格参数优化等方式缩短了其运行时间。最后分别在国产类GPU单卡和双卡上,利用Fréchet Kernels地震和8·3鲁甸地震数据集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卡计算环境下,两个数据集的FLOPS分别提高了30.51%和25.21%;在双卡计算环境下,两个数据集的FLOPS分别提高了9.42%和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模拟 国产加速卡 AWP-ODC 异构计算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迭代设计
8
作者 姜杰 丁国富 +4 位作者 邹益胜 张海柱 黄海于 黎荣 张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9-687,697,共10页
针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求解问题,首先,搭建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优化迭代设计框架,提取动力学属性设计参数并建立动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设计参数重要度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缩减设计空间维度,通过多学科领域耦合仿真计算生成... 针对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参数优化求解问题,首先,搭建高速列车动力学性能优化迭代设计框架,提取动力学属性设计参数并建立动力学性能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设计参数重要度分析和自组织映射缩减设计空间维度,通过多学科领域耦合仿真计算生成性能参数试验样本集;最后,构建多工况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贝叶斯优化随机森林的高速列车多工况代理模型,通过改进NSGA-Ⅱ算法找出满意的设计参数集.以某工况为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轮轨垂向力、轮轴横向力、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和倾覆系数性能分别提升1.14%、3.19%、2.86%、2.30%、8.33%、2.77%、8.11%,验证了所提迭代设计方法有效可行,对复杂装备正向创新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动力学性能参数 多领域耦合仿真 优化迭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
9
作者 耿卫国 王晓磊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68,共7页
在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试验工作极为重要,而试验的主要结果是试车中所测量的大量数据,所以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试验费用高且试验危险性大,测点多、精度高、规模大,要求测量量程广频率宽,既要保证稳态参... 在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试验工作极为重要,而试验的主要结果是试车中所测量的大量数据,所以测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恶劣、试验费用高且试验危险性大,测点多、精度高、规模大,要求测量量程广频率宽,既要保证稳态参数测量精度高,又要保证瞬态过程测量不失真,因此对测试系统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为满足火箭发动机试验新要求,提出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性能优化数字滤波器,可在不改变原有设备硬件的基础上,根据需求,优化测试系统动态特性,满足发动机对稳态参数精度高、瞬态参数不失真的测试要求。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发动机 试验 测试 性能优化 数字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砂型重力-旋流分离器结构优化及性能分析
10
作者 李枫 齐琳 刘彩玉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2,共6页
为了进一步解决井下油水分离中采出液含砂对油田开发的不利影响,基于重力沉降原理设计一种井下脱砂型重力-旋流分离器新结构,借助响应曲面设计结合CFD-DEM(数字高程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脱油除砂分离器的除砂腔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为了进一步解决井下油水分离中采出液含砂对油田开发的不利影响,基于重力沉降原理设计一种井下脱砂型重力-旋流分离器新结构,借助响应曲面设计结合CFD-DEM(数字高程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对脱油除砂分离器的除砂腔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系统分析除砂腔的3个结构参数除砂腔高度H、除砂腔宽度w、金属片长度h对固液分离效率E的影响规律,确定除砂腔的最优结构参数H为92.905 mm、w为15.958 mm、h为30.175 mm。针对响应面优化结果与初始结构开展分离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脱砂型重力-旋流分离器的除砂效率为91.83%,较初始结构提高了16%;油相效率为99.52%,较初始结构提高了0.7%。构建除砂腔高度、除砂腔宽度、金属片深度与固液分离效率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采用方差分析法验证公式的精度及可行性。研究可为油田开采井下除砂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分离 重力沉降 水力旋流器 响应面优化 分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激振性能改善研究
11
作者 黄志强 付铭威 +3 位作者 席御僖 李刚 王若豪 蒲伟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4,共10页
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在川渝地区作业过程中,由于平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能量下传率低、激发信号畸变严重。因此,引入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olid Is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模型变密度法,从... 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在川渝地区作业过程中,由于平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能量下传率低、激发信号畸变严重。因此,引入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olid Is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模型变密度法,从降低质量和增加刚度两个方面对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进行优化设计,创新研制了一种“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优化后平板质量减轻了45.29%,平板刚度提升了79.92%,并开展了优化前后平板激振性能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相比,“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的能量下传率提高了15.11%,地表接触中心点位移振幅增大了43.74%,互作用力振幅提升了40.56%。现场实验表明,“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时,检波器近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22.23%,检波器远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39%,规律与可控震源道路激振数值仿真模拟结论一致。“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性能优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有效改善了BV500型可控震源在川渝地区道路激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振动器平板 激振性能 拓扑优化 振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_(2)AgBiBr_(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化及能级调控工程
12
作者 张鑫 段伦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8-667,共10页
为了提升Cs_(2)AgBiBr_(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性能,通过能级调控工程提出了一种具有微偏移能级结构的新型无铅太阳能电池,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一维太阳能电池仿真软件SCAPS-1D研究了其光电特性和能级匹配机制。基于实验设计对SCA... 为了提升Cs_(2)AgBiBr_(6)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性能,通过能级调控工程提出了一种具有微偏移能级结构的新型无铅太阳能电池,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一维太阳能电池仿真软件SCAPS-1D研究了其光电特性和能级匹配机制。基于实验设计对SCAPS-1D初始模型进行验证,使用10种传输层材料调控PSCs的能级结构,并综合分析了内部因素和工作温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_(2)AgBiBr_(6)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子特性。当Cs_(2)AgBiBr_(6)基PSCs的导带偏移量达到0.03 eV、价带偏移量达到-0.23 eV时,构成的IZGO/Cs_(2)AgBiBr_(6)/Cu2O微偏移能级结构使器件的光伏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这是由于微偏移能级结构的构建改善了PSCs的载流子传输机制,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层间的运动。优化的PSCs功率转换效率从最初的1.44%提升至20.89%。研究结果为无铅PSCs的高性能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光电特性 能级调控 微偏移结构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的吸波性能优化设计
13
作者 孙士平 常梦源 胡政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采用泊松比分类六边形蜂窝构型,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蜂窝单胞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变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的吸波性能分析与给定反射率目标的蜂窝构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2~18 GHz电磁波垂直入射工况下,减小蜂窝边长和增大蜂窝高度均能... 采用泊松比分类六边形蜂窝构型,基于均匀化理论建立蜂窝单胞参数化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变泊松比蜂窝夹芯结构的吸波性能分析与给定反射率目标的蜂窝构型优化。计算结果表明:2~18 GHz电磁波垂直入射工况下,减小蜂窝边长和增大蜂窝高度均能有效提高结构吸波性能,使泊松比趋于零的蜂窝角度变化可提高吸波性能,存在与蜂窝几何参数匹配的最佳涂层厚度,能够获得最优吸波性能;与正泊松比常规六边形蜂窝、零泊松比半内凹六边形蜂窝和负泊松比内凹六边形蜂窝的初始方案相比,反射率为-10 dB时,三种优化蜂窝吸收带宽分别增大了56.8%、35.2%、52.5%,而反射率为-20 dB时,三种优化蜂窝吸收带宽分别从零增大为4 GHz、2.3 GHz、0.5 GHz;三种泊松比蜂窝中,正泊松比蜂窝的优化适应潜力最好。研究结果为多功能蜂窝吸波结构的蜂窝构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性能 泊松比 蜂窝构型 优化设计 蜂窝夹芯结构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石墨烯薄膜结构优化及其电容性能研究
14
作者 钟厉 廖声朝 +1 位作者 康俊 韩西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32,共12页
目的解决多孔石墨烯薄膜作为电极时离子传输受阻碍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先将石墨烯前驱体预碳化处理,随后利用多步激光刻蚀方法来优化所制备的多孔石墨烯薄膜结构的方法,对石墨烯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质量、湿润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 目的解决多孔石墨烯薄膜作为电极时离子传输受阻碍的问题。方法提出一种先将石墨烯前驱体预碳化处理,随后利用多步激光刻蚀方法来优化所制备的多孔石墨烯薄膜结构的方法,对石墨烯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质量、湿润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结果将石墨烯前驱体在300℃的温度下预碳化处理2 h后,可以使其在后续的激光刻蚀处理中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石墨烯薄膜材料,这与预碳化导致前驱体中的有机小分子分解,使内部交联程度更高有关,从而在CO_(2)激光的重复作用下保持良好的基底稳定性。拉曼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预碳化处理后的样品在激光重复刻蚀的过程中可以对石墨烯结构优化过程进行直接观测,且在温度300℃下处理后具有更宽的演化范围。SEM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表征结果显示,300℃预碳化后前驱体衍生的石墨烯薄膜具有典型的三维网络多孔结构,形成天然的离子传输通道。此外,电阻行为分析结果表明石墨烯薄膜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缺陷能获得更优异的离子传输能力,促进电化学反应的发生,在1 mol/L的H2SO4电解质中面积比电容为124.6 mF/cm^(2),将其组装成微型电化学储能器件后也保持了优异的储电能力和循环稳定性。结论通过优化多孔石墨烯薄膜的结构来解决离子传输问题,进而获得显著提高的电化学性能,为制备兼具高储电能力和优异稳定性的电极材料提供了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石墨烯薄膜 结构优化 预碳化处理 多步激光刻蚀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混合储能双层优化配置策略
15
作者 严干贵 沙千理 +3 位作者 李军徽 詹朔 李永越 乔馨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3-53,共11页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BESS)辅助火电机组调频容量配置中存在调频需求设定不合理、电池储能寿命低和经济性差等问题,设计了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需求确定方法,提出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混合储能系统(HESS)双层优化配置策略。... 针对电池储能系统(BESS)辅助火电机组调频容量配置中存在调频需求设定不合理、电池储能寿命低和经济性差等问题,设计了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需求确定方法,提出调节性能导向的火-储联合调频混合储能系统(HESS)双层优化配置策略。在运行内层,基于经济外层给定的HESS配置,以BESS寿命损耗最小和综合调频性能指标最大为目标,优化调节性能导向的HESS调频响应需求,权衡BESS寿命损耗和调频性能;在经济外层,基于运行内层优化后的调节性能导向的HESS调频响应需求及HESS响应成效,以年均净收益最大为目标,优化HESS容量配置,实现综合效益最优。采用优化算法求解该双层模型,以获得兼顾调频性能和经济效益的优化配置方案。最后,以某电厂330 MW机组1个月实际运行数据为例,验证所提配置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能 调频 混合储能系统 火电机组 优化配置 电池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和多目标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预测研究
16
作者 李鹏远 牛豪爽 刘毅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4-210,共17页
【目的】混凝土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石,其抗压强度的精确预测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并提出RF-NSGA-II算法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实现抗压强度和成本的双重优化。【方法】构建... 【目的】混凝土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石,其抗压强度的精确预测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并提出RF-NSGA-II算法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实现抗压强度和成本的双重优化。【方法】构建了包含不同隐藏层和神经元数量的15种DNN模型架构,评估其性能并选取最佳模型,采用超参数优化策略和贝叶斯优化策略,提升DNN模型的预测性能,比较DNN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SVR)和随机森林(RF)模型的性能。基于RF-NSGA-II算法,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以满足强度要求和成本控制。【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最优模型为3个隐藏层和64个隐藏单元(3L-64u)的DNN模型,经过优化DNN模型在MAE和MSE上分别降低了18%和27%,优化后的DNN模型相比SVR和RF模型在MAE和MSE上分别减少了4%和12%、11%和15%。【结论】通过案例验证,DNN3-L64u-BOP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RF-NSGA-II算法优化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有效降低成本,满足工程强度要求。基于贝叶斯优化的DNN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RF-NSGA-II算法在多目标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方面展示出优异的性能,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DNN 抗压强度 预测 优化 力学性能 影响因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水力性能多目标优化
17
作者 郑水华 赵学燕 +2 位作者 章程 李奕良 柴敏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3-360,共8页
针对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水力性能偏低问题,以CDL1型多级冲压离心泵叶轮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方法,对首级叶轮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由于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叶轮水力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使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首级叶轮各... 针对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水力性能偏低问题,以CDL1型多级冲压离心泵叶轮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值模拟和试验测试方法,对首级叶轮的水力性能进行分析。由于低比转数冲压离心泵叶轮水力性能受多个因素影响,本文使用拉丁超立方方法对首级叶轮各设计变量进行抽样形成样本空间并获得相应性能参数,进而建立Kriging代理模型分析各参数对叶轮水力性能的敏感性,选定叶轮关键影响参数为粒子群算法(PSO)输入,对多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探究叶轮的水力性能和内流机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叶轮水力性能优于原始设计,最高效率点效率提升2.8个百分点,单级扬程提高0.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转数冲压泵 水力性能优化 粒子群算法 数值模拟 试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熄火工况下动力总成悬置隔振性能的优化方法
18
作者 殷智宏 林烁 上官利坚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0-61,共12页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会频繁地出现点熄火工况,提高点熄火工况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是改善汽车NVH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建立了某动力总成的十三自由度模型,在点熄火工况下,计算了悬置主动端的加速度,测试了各个悬置的主...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会频繁地出现点熄火工况,提高点熄火工况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是改善汽车NVH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文中建立了某动力总成的十三自由度模型,在点熄火工况下,计算了悬置主动端的加速度,测试了各个悬置的主、被动端和座椅导轨上振动加速度,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以动力总成纵向加速度的振动剂量值为优化目标,悬置参数为优化变量,提出了悬置系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2种优化方法均可有效提高悬置系统的振动性能,其中不确定性优化方法可以使悬置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健性,可有效应对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点熄火工况 瞬态振动性能 优化设计 区间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耦合有机闪蒸循环的性能分析及优化
19
作者 余廷芳 张艮离 +1 位作者 周嘉鹏 汤一村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为了提高超临界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SCRBC)的热效率,在SCRBC余热端耦合有机闪蒸循环(OFC)作为低温余热利用的底循环,建立基于太阳能塔的SCRBC/OFC联合循环.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联合循环的主要参数(如分流比、顶循环透平入口压力和温... 为了提高超临界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SCRBC)的热效率,在SCRBC余热端耦合有机闪蒸循环(OFC)作为低温余热利用的底循环,建立基于太阳能塔的SCRBC/OFC联合循环.在设定条件下,进行联合循环的主要参数(如分流比、顶循环透平入口压力和温度、透平效率、闪蒸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影响的参数分析和㶲分析.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顶循环透平入口压力和温度下存在最佳分流比,该分流比随透平入口压力的提高而上升;系统热效率随着冷凝温度增加而降低,随闪蒸温度的增加先增后降.㶲损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条件下,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CHE)㶲损失最大,之后依次为SCRBC透平、预冷器、回热器.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兼顾系统热力性能和单位投资成本的Pareto解集,为工程设计方案提供了最优折中解作为参考.相比优化前的SCRBC,优化后SCRBC/OFC使联合循环的热效率提高了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循环 超临界CO_(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 有机闪蒸循环 热力性能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doop MapReduce短作业执行性能优化 被引量:28
20
作者 顾荣 严金双 +2 位作者 杨晓亮 袁春风 黄宜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70-1280,共11页
Hadoop MapReduce并行计算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近年来,由于其能较好地处理大规模数据,Hadoop MapReduce也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查询应用中.为了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Hadoop的基本设计更多地强调了数据的高吞吐率.然而在... Hadoop MapReduce并行计算框架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近年来,由于其能较好地处理大规模数据,Hadoop MapReduce也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查询应用中.为了能够处理大规模数据集,Hadoop的基本设计更多地强调了数据的高吞吐率.然而在处理对短作业响应性能有较高要求的查询应用时,Hadoop MapReduce并行计算框架存在明显不足.为了提升Hadoop对于短作业的执行效率,对原有的Hadoop MapReduce作出以下3点优化:1)通过优化原有的setup和cleanup任务的执行方式,成功地缩短了作业初始化环境准备和作业结束环境清理的时间;2)将首次任务分配从"拉"模式转变为"推"模式;3)将作业执行过程中JobTracker和TaskTrackers之间的控制消息通信从现有的周期性心跳机制中分离出来,采用即时传递机制.最后,采用一种典型的基于MapReduce并行化的查询应用BLAST,对优化工作进行了评估.各种不同类型BLAST作业的测试实验表明,与现有的标准Hadoop相比,优化后的Hadoop平均执行性能提升约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preduce 并行计算 短作业 性能优化 大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