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野生苹果(Malus sieversii)的总多酚、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志娜 师俊玲 王继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147,152,共6页
以采集于新疆不同地区的20个野生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福林酚法测总多酚,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DPPH、ABTS、还原能力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法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野生苹果的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 以采集于新疆不同地区的20个野生苹果品种为研究对象,福林酚法测总多酚,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黄酮,DPPH、ABTS、还原能力法测定总抗氧化能力,相关系数法分析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野生苹果的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中,HDM-23的总多酚含量最高(4714.33μmol没食子酸/100g鲜果),XY-31的总黄酮含量最高(2452.84mg芦丁/100g鲜果)。总多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总多酚与总黄酮是野生苹果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苹果(malus sieversii) 多酚 黄酮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超低温保存及其植株再生 被引量:14
2
作者 吴传金 陈学森 +3 位作者 曾继吾 易干军 刘崇琪 张大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43-247,共5页
以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bed.)M.Roem.)无菌试管苗为试材,对其离体茎尖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茎尖在含有5%二甲基亚砜(DMSO)的0.4mol/L蔗糖培养基上预培养3 d,60%玻璃化溶液(PVS2)中室温装载... 以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bed.)M.Roem.)无菌试管苗为试材,对其离体茎尖玻璃化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茎尖在含有5%二甲基亚砜(DMSO)的0.4mol/L蔗糖培养基上预培养3 d,60%玻璃化溶液(PVS2)中室温装载30m in,PVS20℃下处理40m in,经液氮保存至少24h后,转入继代培养基上再培养,成活率和再生率分别为93.3%和86.7%。再生植株生长和分化正常;同时对再生植株进行SSR标记检测,未发现超低温保存前后的DNA谱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超低温保存 再生 SSR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db.)Roem.)种群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遗传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飞飞 崔大方 +3 位作者 廖文波 羊海军 许正 陈考科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6-932,共7页
利用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技术,对新疆野苹果的5个主要地理居群(128份材料)进行了种内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5个居群中巩留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2)群体的AMO-VA分子方差分析得出野苹果居群遗传多样性有92%来自于居群内,8%来自... 利用SSR(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技术,对新疆野苹果的5个主要地理居群(128份材料)进行了种内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5个居群中巩留居群遗传多样性最丰富;(2)群体的AMO-VA分子方差分析得出野苹果居群遗传多样性有92%来自于居群内,8%来自于居群间,说明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在居群内;(3)5个居群遗传距离与基因流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地理距离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野苹果地理分布格局是决定其遗传关系的主要因素;(4)5个居群间的基因流结果推断野苹果种群在历史上曾发生过迁移,根据种群遗传关系以及地理分布格局推断野苹果在冰期后迁移方向从中亚平原由西向东,由南向北迁移,从而形成现代的地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地理分布 亲缘关系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Bois.)Chev.)地理分布模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雷宏 杨俊仙 +1 位作者 郑玉红 汤庚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8,共4页
依据苹果属最新的系统分类学成果,重新鉴定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标本馆的标本,选取了243个有价值的分布记录转换成地理坐标数据,用DIVA-GIS绘制了采集标本的地理分布,这种分布式样主要呈西南—华南—华东的横向连续分布和大陆—台... 依据苹果属最新的系统分类学成果,重新鉴定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标本馆的标本,选取了243个有价值的分布记录转换成地理坐标数据,用DIVA-GIS绘制了采集标本的地理分布,这种分布式样主要呈西南—华南—华东的横向连续分布和大陆—台湾的间断性分布。用当前生物气候数据(分辨率30 arc s)采用BIO-CLIM模拟的分布与标本记录分布基本情况是吻合的,并发现了一些潜在分布区域。对落在亚洲地区生物气候变量包络内分布点的19个生物气候变量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雨季降雨量,年温差,最干月降雨量是台湾林檎分布的主导生物气候因子,变种间仅3个主导生物气候因子的生态位有明显间隔,其它因子生态位不规则重叠。比较了用当前气候数据和未来气候数据对台湾林檎模拟的当前、未来分布格局和潜在分布区,结果显示当前和未来的整体分布范围变化较小,只是整个分布区内部各级分布区的范围和分布值有一定变化。依据台湾林檎的生态需求特性和分布区变化的趋势,推测台湾林檎可能起源于云南、广西、老挝和越南交界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林檎 分布记录 潜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 M.Roem.)植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闫鹏 韩立群 +6 位作者 梅闯 刁永强 许正 张学超 马凯 艾沙江.买买提 王继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83-689,共7页
为加强野苹果种质资源利用与研究,促进野苹果研究工作,以3年来调查收集的新疆野苹果(赛威士苹果)的129个单株资源为材料,对单果重、果实纵横经、叶片大小等12个数量性状和叶片颜色、叶尖类型等5个质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为加强野苹果种质资源利用与研究,促进野苹果研究工作,以3年来调查收集的新疆野苹果(赛威士苹果)的129个单株资源为材料,对单果重、果实纵横经、叶片大小等12个数量性状和叶片颜色、叶尖类型等5个质量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颜色、叶尖类型、叶姿、叶缘、叶面状态5个质量性状分布频率较集中;单果重、果实纵横经、叶柄长、叶片长宽、可溶性固形物、干周、树高均存在较大变异,变异系数幅度为16%~51%。各性状多样性指数也较大,均值为1.9264,叶片长的多样性指数最小为1.7359;果梗长的多样性指数最大为2.0525。新疆野苹果资源拥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于果实相关性状的多样性指数高,且变异幅度大,表明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新疆野苹果资源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遗传多样性 性状分析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山定子(Malus baccata(L.) Borkh)野生居群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杨锋 刘志 +3 位作者 伊凯 刘延杰 王强 孙建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0-496,共7页
东北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野生居群集中分布区位于49°11'-50°40'N,119°42'-120°16'E之间,海拔520-670 m,呈带状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南麓与呼伦贝尔平原交接的河床半湿地,面积约230 km^2,处于原始野... 东北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野生居群集中分布区位于49°11'-50°40'N,119°42'-120°16'E之间,海拔520-670 m,呈带状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南麓与呼伦贝尔平原交接的河床半湿地,面积约230 km^2,处于原始野生状态。调查423份自然变异类型表明:树龄最大400年生以上,30-50年生为主体占37%;树姿以直立型与开张型为主,垂枝型占14%;株高与冠径均呈正态分布,矮生型占19.8%;果实颜色由黄经红到紫色变异,浓红型占43.8%,黄色与紫色类型分别占4.5%、3.2%;果实酸、酸甜、甜酸共占总群体的72.9%;自然授粉前提下,平均每花序坐果3个的占47.7%,坐果5个的占26.5%,3.5%的成龄树没有果实;叶形与果形有扁圆、圆、卵圆、长椭圆等,但叶形与果形之间无遗传相关性。群体遗传分析参考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分布区的GPS、河流走向、地貌特征、树龄分布、采访记录等推测:东北山定子是山定子组(Malus baccatus Jiang)的地理亚种,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西南麓的山谷间,海拔800m左右,种子经河水、鸟类等作用,延伊敏河、根河、海拉尔河、雅鲁河等流域自然迁徙扩散至海拉尔的黑羊站、蒙古屯、哈克镇,满洲里黑山头口岸的弘吉拉布等地,在近河的山谷地带逐渐适应繁衍形成二级集中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定子 野生居群 地理分布 群体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无融合生殖型砧木“76—2”(Malus Sp.)的利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继世 董绍珍 +1 位作者 张桂琴 孟素琴 《果树学报》 CAS 1985年第1期14-19,共6页
“76—2”苹果砧木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染色体数量为2n=4x=68。乔木,寿命长,根系发达,侧根及须根量尤多。固地性好,无根蘖,管理方便。耐旱、耐涝、耐瘠薄,并可忍耐-45℃的低温。能在pH8.3—8.6的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经六年的嫁接鉴定,... “76—2”苹果砧木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染色体数量为2n=4x=68。乔木,寿命长,根系发达,侧根及须根量尤多。固地性好,无根蘖,管理方便。耐旱、耐涝、耐瘠薄,并可忍耐-45℃的低温。能在pH8.3—8.6的土壤条件下正常生长。经六年的嫁接鉴定,它对故道地区普遍潜带褪绿叶斑病毒(CLSV)、茎痘病毒SPV)、及茎沟槽病毒(SGV)的金冠品种不发生敏感,嫁接部位愈合良好,平整光滑,无大、小脚现象。植株直立生长,半矮化。其矮化程度、提早结果作用及丰产能力均与M7相近。果实风味浓厚,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都显著高于八楞海棠或M7为砧的金冠品种,是有望的实生系半矮化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融合生殖 无配生殖 苹果砧木 变叶海棠 大白石枣 malus Sp 金冠 苹果 研究初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db.)Roem花粉形态及其起源演化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晓红 李育农 +1 位作者 林培均 许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1期45-50,共6页
本文研究了29个新疆野苹果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的花粉为3孔沟、圆球形、近球形、长球形。外壁呈条纹状纹饰,带有穴状穿孔,可分成5类:条大穴纹饰、条小穴纹饰,条穴纹饰、条穴—附属物纹饰及穴短条纹饰。花粉的P/E 值用于探... 本文研究了29个新疆野苹果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新疆野苹果的花粉为3孔沟、圆球形、近球形、长球形。外壁呈条纹状纹饰,带有穴状穿孔,可分成5类:条大穴纹饰、条小穴纹饰,条穴纹饰、条穴—附属物纹饰及穴短条纹饰。花粉的P/E 值用于探讨苹果属植物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野苹果以新源县为起源点,向西发展,经巩留、伊宁到达霍城。在苹果属植物中,新疆野苹果可能是苹果亚组中较原始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花粉 起源 苹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威氏苹果Malus sieversii (Ldb.) Roem花粉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元明 阎国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0-383,T001-T003,共7页
对采自 75个不同居群的塞威氏苹果 (Malussieversii (Ldb .)Roem)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塞威氏苹果花粉萌发孔为三孔沟类型 ,外壁具条纹状纹饰 ,条纹间常具小穴或穿孔。根据外壁纹饰的差异将塞威氏苹果花粉划分为六个类型。... 对采自 75个不同居群的塞威氏苹果 (Malussieversii (Ldb .)Roem)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塞威氏苹果花粉萌发孔为三孔沟类型 ,外壁具条纹状纹饰 ,条纹间常具小穴或穿孔。根据外壁纹饰的差异将塞威氏苹果花粉划分为六个类型。同时根据花粉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威氏苹果 居群 花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芳 邹妍 +3 位作者 刘彬 张云秀 龙鸿 阎国荣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新疆野苹果茎中分离纯化了内生菌纯菌株,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内生菌进行了种属鉴定,扩增了真菌ITS序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新疆野苹果中分离得到了11株内生菌,分属于2个属3个种,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新疆野苹果茎中分离纯化了内生菌纯菌株,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内生菌进行了种属鉴定,扩增了真菌ITS序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新疆野苹果中分离得到了11株内生菌,分属于2个属3个种,分别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和镰刀菌属(Fusarium sp.),新疆野苹果与枣树、棕榈树和甘蔗等有相同种类的内生菌,结合MS培养基启动培养、PDA法分离可快速得到纯菌株,比PDA多次纯化分离法更简便高效。本文可为抑制新疆野苹果组织培养时产生的内生菌的生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内生菌 组织分离法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两新变种 被引量:7
11
作者 钱关泽 邵文豪 +1 位作者 刘莲芬 汤庚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1-524,共4页
记载了分布于山东省的两个湖北海棠的地理变种,泰山海棠与原变种区别于叶缘锯齿较钝较小,果实紫红色,直径约0.6 cm,花较小,直径不足2 cm;平邑甜茶与原变种区别于叶片较大,平展,锯齿大而钝,叶脉较多,较直行,花萼齿披针形,长于萼筒。
关键词 苹果属 湖北海棠 新变种 山东 平邑甜茶 泰山海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Rehd.)Hughes)无孢子生殖的胚胎学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飞雄 李育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2期98-104,共7页
用 Ehrlichs苏木精整体染色石腊切片法观察了苹果属变叶海棠( Malustoringodes ( Rehd.) Hughes)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学过程 ,发现其无融合生殖方式是体细胞无孢子生殖 ;大孢子母细胞早期或在行减数分裂前后发生退化 ,从大孢子母细胞到成... 用 Ehrlichs苏木精整体染色石腊切片法观察了苹果属变叶海棠( Malustoringodes ( Rehd.) Hughes)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学过程 ,发现其无融合生殖方式是体细胞无孢子生殖 ;大孢子母细胞早期或在行减数分裂前后发生退化 ,从大孢子母细胞到成熟胚囊期珠心体细胞均可特异化发育为无孢子生殖胚囊 ;无孢子胚囊发育极不规则 ,通常单个发生或两个以上发生而形成复合胚囊 ,复合胚囊通常只有 1个发育分化为未减数 8核胚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 变叶海棠 无融全生殖 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苹果属(Malus Miller)植物两新变种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关泽 汤庚国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发现苹果属西蜀海棠的一个新变种—光果西蜀海棠,以全株尤其果实光滑无毛区别于原变种;及苹果属另一新变种—裸柱丽江山荆子,以花柱下部合生处光滑无毛区别于原变种。
关键词 苹果属 新变种 中国 植物 丽江山荆子 原变种 海棠 无毛 光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nus-Malus模型在银行贷款机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冯立超 王雷 +1 位作者 李清华 张小磊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08年第2期32-36,共5页
将Bonus-Malus模型应用到银行贷款业务,通过调整银行的Bonus-Malus贷款利率来减少贷款欺诈行为。主要是建立借款人的银行个人信用体系,通过借款人上阶段的还款利率和表现决定其下阶段还款利率,这样就提供了一种与完全审计机制不同的奖... 将Bonus-Malus模型应用到银行贷款业务,通过调整银行的Bonus-Malus贷款利率来减少贷款欺诈行为。主要是建立借款人的银行个人信用体系,通过借款人上阶段的还款利率和表现决定其下阶段还款利率,这样就提供了一种与完全审计机制不同的奖惩机制。在一些简单假设下可证明Bonus-Malus利率将会消除所有欺诈行为,而非仅仅减少欺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贷款欺诈 Bonus—malus模型 银行信用体系 还款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一新异名
15
作者 张云霞 朱长山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7-367,共1页
将伏牛海棠Malus komarovii Rehd.var.funiushanensis S.Y.Wang作为异名归并入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Batal.)Schneid.。
关键词 苹果属 伏牛海棠 陇东海棠 新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根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
16
作者 李丽杰 苏宏 +1 位作者 马怀宇 吕德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2-537,共6页
为开展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当年生15片真叶的山定子实生苗白色幼嫩根系为试材,采用TCA-丙酮沉淀法、酚抽提法和Trizol抽提法3种方法提取其总蛋白质,并对样品上样量、IPG胶条的pH值范围和等电聚焦参数... 为开展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根系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当年生15片真叶的山定子实生苗白色幼嫩根系为试材,采用TCA-丙酮沉淀法、酚抽提法和Trizol抽提法3种方法提取其总蛋白质,并对样品上样量、IPG胶条的pH值范围和等电聚焦参数进行优化,建立适用于山定子根系的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采用Trizol抽提法提取的蛋白质产率最高,可达3.15mg·g^-1 FW,且其SDS-PAGE图谱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 ;选用800μg的上样量,17 cm pH值4~7的IPG胶条和改进后的等电聚焦程序所得到的二维电泳图谱蛋白点最多,最清晰,分辨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定子 根系 蛋白质 提取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转换对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效应
17
作者 吕德国 束怀瑞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利用一年生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Rehd)盆栽苗进行介质转换试验,研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粘土转入沙壤土的,植株生长量有所下降,但器官发育质量提高,尤以叶绿素含量提高显著;沙壤土转入粘... 利用一年生平邑甜茶(MalushupehensisRehd)盆栽苗进行介质转换试验,研究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由粘土转入沙壤土的,植株生长量有所下降,但器官发育质量提高,尤以叶绿素含量提高显著;沙壤土转入粘土的则相反。不论何种转换,根系生长量均不及对照,但由沙壤土转入粘土的,根系比对照减少更明显,说明粘土中建造起来的根系适应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 平邑甜茶 介质转换 生长发育 甜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肉苹果(Malus pumila var.niedzwetzkyana)MpMYB3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18
作者 展蔷 张计育 +3 位作者 佟兆国 董畅 章镇 渠慎春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3-489,共7页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在转录调节中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利用RACE技术从野生红肉苹果(Malus pumila var.niedzwetzkyana Schneid.)中获得了MpMYB30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蛋白进行了分析和预...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转录因子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在转录调节中起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验利用RACE技术从野生红肉苹果(Malus pumila var.niedzwetzkyana Schneid.)中获得了MpMYB30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蛋白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将其连接到pCAMBIA-S1300+植物表达载体中。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661bp,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经系统发育分析与葡萄MYB30及蓖麻MYB基因相似性最高,命名为MpMYB30,其N端含有2个约55个氨基酸组成的MYB特征结构域。该基因推导的MpMYB30蛋白的分子式为C1790H2794N538O584S12,相对分子质量为41579.8ku,等电点为6.30,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域,蛋白质结构以α螺旋为主。利用XbalⅠ和SacⅠ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并将其连接到pCAMBIA-S1300+载体上,通过抗性筛选和PCR酶切检测,证实了MpMYB30基因已经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S1300+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肉苹果 MpMYB30 生物信息学 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x陇东海棠(M.kansuensis)研究
19
作者 王玫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对兼性无融合生殖种变叶海棠(3x)和陇东海棠(2x)的杂种实生苗进行了鉴别和矮化效应预测。结果表明,4x 杂种苗占65.2%,3x 母体苗占34.8%。杂种苗的酶谱可分为偏母型、互补型和突变型。互补型酶谱杂种苗的平均根皮率和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 对兼性无融合生殖种变叶海棠(3x)和陇东海棠(2x)的杂种实生苗进行了鉴别和矮化效应预测。结果表明,4x 杂种苗占65.2%,3x 母体苗占34.8%。杂种苗的酶谱可分为偏母型、互补型和突变型。互补型酶谱杂种苗的平均根皮率和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偏母型酶谱杂种苗。选出的7株杂种单株,酶谱均属于互补型或突变型,表明陇东海棠的特征酶带20和21与其矮化效应有关。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可对该组合杂种苗的矮化效应作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陇东海棠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棠(Malus hupehensis)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成分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静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5期60-61,74,共3页
首次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以及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试验法对海棠(Malus hupehensis)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棠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对0.4mg/mL DPPH... 首次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以及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试验法对海棠(Malus hupehensis)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和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棠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对0.4mg/mL 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为0.53mg叶/mL甲醇。薄层实验表明海棠叶的甲醇提取物组成较单一。DPPH实验表明提取物中有一极性较低的弱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物质存在。HPLC-DAD-MS分析表明海棠叶甲醇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可能为:C7H12O6、C6H14O6、C21H24O11、C21H24O10和C21H20O11,其中C21H24O11、C21H24O10和C21H2O O11三个化合物都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棠叶 成分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 液质联用分析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