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酸诱导湖北海棠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计育 渠慎春 +3 位作者 董畅 高志红 乔玉山 章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27-1533,共7页
以湖北海棠为材料,经水杨酸处理后,用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纯化后构建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PGIP基因的克隆.结果表明:(1)提取的总RNA无降解,无污染;mRNA弥散带主要集中在500~2 000 bp左右,没有rRNA残留.(2)ds cDNA弥散带主要分布于... 以湖北海棠为材料,经水杨酸处理后,用改良CTAB法提取总RNA,纯化后构建全长cDNA文库,并进行PGIP基因的克隆.结果表明:(1)提取的总RNA无降解,无污染;mRNA弥散带主要集中在500~2 000 bp左右,没有rRNA残留.(2)ds cDNA弥散带主要分布于300~2 000 bp之间,PCR验证后片段大小分布于200~2 000bp之间,说明合成ds cDNA质量较好,成功地构建了全长cDNA文库.(3)通过PCR从该cDNA文库中克隆了PGIP基因,命名为MhPGIP,GenBank登录号为FJ449708;其核苷酸序列及推导氨基酸序列与苹果的一致性分别为98%和97%,该序列含有两个串联的亮氨酸重复序列.综上所述,构建的全长cDNA文库质量很好,该文库的建成可以用于今后抗病新基因的挖掘、克隆和利用,为苹果抗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水杨酸 CDNA文库 MhPG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腐酸和甜菜碱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生理特性及光合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爱梅 张玲 +5 位作者 张超 赵鹏博 勾薇 陈富彩 高梅 张立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7-314,共8页
该研究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于干旱处理前3d分别连续喷施黄腐酸(FA)、甜菜碱(GB)和复配(FA+GB),并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预处理,比较分析不同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的生理及光... 该研究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Pamp.)Rehd.]2年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于干旱处理前3d分别连续喷施黄腐酸(FA)、甜菜碱(GB)和复配(FA+GB),并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预处理,比较分析不同预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的生理及光合特性变化,探讨FA和GB对平邑甜茶的抗旱生理机制。结果显示:(1)与对照相比,FA、GB和FA+GB预处理均能够显著提高平邑甜茶叶片相对含水量,且FA的保水性效果最佳。(2)3种预处理均可显著促进干旱胁迫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且FA+GB预处理后在干旱胁迫下叶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累积量显著高于单施FA或GB。(3)3种预处理均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幼苗的SOD、POD、CAT活性,并显著降低MDA的积累速度及其累积量,且以FA+GB预处理的MDA含量最低、抗氧化酶活性最高。(4)GB和FA+GB预处理下平邑甜茶的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CK和FA,且FA+GB处理下改善光合特性的效果最佳,GB次之。研究表明,单独喷施黄腐酸和甜菜碱及两者配施预处理均能够增加干旱胁迫下平邑甜茶的渗透调节物质和相对含水量,提高叶片的保水性,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细胞膜稳定性,改善光合性能,进而提高平邑甜茶的抗旱能力,且以复配喷施(FA+GB)预处理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干旱胁迫 黄腐酸 甜菜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类甜蛋白基因MhPR5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计育 渠慎春 +2 位作者 乔玉山 章镇 郭忠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从基因组DNA及经水杨酸处理的全长cDNA文库中分别克隆获得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类甜蛋白基因MhPR5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湖北海棠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 从基因组DNA及经水杨酸处理的全长cDNA文库中分别克隆获得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类甜蛋白基因MhPR5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该基因在湖北海棠各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以及经非生物胁迫(200 mmol.L-1NaCl和4℃低温)和生物胁迫〔苹果轮纹病病原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和苹果蚜虫(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后MhPR5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MhPR5基因全编码区的cDNA序列长度为741 bp,编码246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长度为1 106 bp,包含1个内含子;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25 520,等电点为pI 4.72。MhPR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苹果(M.domestic Borkh.)、梨〔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和桃〔Prunus persica(Linn.)Batsch.〕PR5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95%和82%,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梨和桃PR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94%和52%。MhPR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含有1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5个保守的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在N端还含有1个由2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MhPR5基因在湖北海棠组培苗的根、茎和叶中均能表达,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叶中最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均可诱导MhPR5基因的表达,说明MhPR5基因在湖北海棠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MhPR5基因 克隆 表达特性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种内遗传变异的SRAP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大勇 徐育海 +1 位作者 张靖国 罗正荣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6-890,共5页
应用12对引物对33份湖北海棠样本进行了SRAP分析,每对引物产生4~13条谱带,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91.225%;33个基因型的相似系数在0.5104~0.9271,表明湖北海棠种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用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在L=0.69时,33份供... 应用12对引物对33份湖北海棠样本进行了SRAP分析,每对引物产生4~13条谱带,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91.225%;33个基因型的相似系数在0.5104~0.9271,表明湖北海棠种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用UPGMA法聚类分析表明,在L=0.69时,33份供试材料分为5个组,在L=0.63时,分为3个组。主坐标分析显示,33种供试材料分为5个组,除一份材料外,其余材料分组与聚类分析L=0.69时分组情况相同。在聚类的同一组里,有不同来源地的湖北海棠样品,而在同一来源地的湖北海棠又有的不能聚在同一组,主坐标分析亦获得基本相同的结果,表明湖北海棠的遗传多样性与分布地域间没有对应关系,平邑甜茶或起源于神农架地区。部分材料相似系数较大,有几对甚至难以区分,而兴山35号却与其他类型差别明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SRAP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邑甜茶MhWRKY15基因cDNA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孙晓莉 冉昆 +2 位作者 杨洪强 李强 姜倩倩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952,共4页
以平邑甜茶为材料,通过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平邑甜茶WRKY15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Mh-WRKY15(GenBank登陆号:GU57687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091 bp,包含810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269个氨基酸,属于WRKY类转录因子的第II... 以平邑甜茶为材料,通过RT-PCR和RACE技术,获得平邑甜茶WRKY15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Mh-WRKY15(GenBank登陆号:GU57687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1 091 bp,包含810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编码269个氨基酸,属于WRKY类转录因子的第II组,为WRKY15家族成员;其编码蛋白为可溶性蛋白,分子式为C1263H1941N365O425S12,相对分子量为29 423.2 ku,理论等电点为5.30;含有一个WRKY保守结构域,定位于细胞核,存在磷酸化、N糖基化和O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WRKY15 CDNA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阶段转变的生理基础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才喜 李载龙 陈大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59,共3页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evidences for the mechanism of phasic change 4-year old (mature phase) apomictic seedlings of crabapple 〔Malus hupehensis (Panlp.) Rehd.〕 were selected as trial material, and 1-year-old seed... 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evidences for the mechanism of phasic change 4-year old (mature phase) apomictic seedlings of crabapple 〔Malus hupehensis (Panlp.) Rehd.〕 were selected as trial material, and 1-year-old seedling and 4-year-old grafted plant developed from the adult-phase bud were used as contrasts of juvenile zone and adult zone of perennial seedlings respectively. The height-associated characteristics of leaf physiological index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based on the fresh weight of leaves, the amounts per unit of total soluble sugar, reducing sugar, soluble protein, total nucleic acid and RNA increased with leaf position height rising in mature seedling, on the contrary, the content of DNA decreased. Their contents at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above the lowest flowering point remained at the same levels. The content of non\|reducing sugar of leaves did not vary with different leaf positions in mature seedling and grafted plant. Total nucleic acid content per unit of fresh leaf weight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leaf position height of seedling, it is due to the increasing of RNA content. The amounts per unit of total soluble sugar, reducing sugar, soluble protein, total nucleic acid and RNA could serve as markers to assess characterization of phasic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实生苗 阶段转变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MhPR1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计育 乔玉山 +3 位作者 渠慎春 高志红 郭忠仁 章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以水杨酸诱导的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全长cDNA文库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其PR1a基因(MhPR1a)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湖北海棠根、茎和叶中该基因的表达... 以水杨酸诱导的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全长cDNA文库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其PR1a基因(MhPR1a)的全编码区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湖北海棠根、茎和叶中该基因的表达特性及经过10μmol.L-1ABA、4℃低温处理及苹果蚜虫(Aphis citricola vander Goot)侵染后叶中该基因的表达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MhPR1a基因全长518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为492 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编码的蛋白质为酸性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 960,等电点pI 5.46;其基因组DNA序列与cDNA序列完全一致,说明MhPR1a基因内部没有内含子。湖北海棠MhPR1a基因与苹果(M.domestic Borkh.)和沙梨〔Pyrus pyrifolia(Burm.f.)Nakai〕PR1基因的cDNA序列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较高,其中cDNA序列的同源性均为97%,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和97%;系统树也显示MhPR1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苹果和沙梨的亲缘关系最近,聚为一类。MhPR1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SCP保守结构域,含有1个信号肽和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在湖北海棠的叶、茎和根中MhPR1a基因均能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10μmol.L-1ABA和4℃低温处理48 h后均可诱导MhPR1a基因的表达,且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0 h);苹果蚜虫也可诱导MhPR1a基因的表达,说明MhPR1a基因在湖北海棠抵抗植食昆虫和低温胁迫的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 MhPR1a 克隆 序列 表达特性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海棠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魏要武 向俊 +1 位作者 匡仁亮 罗兴武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8期37-40,共4页
从形态特征及化学成分方面介绍了湖北海棠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关于湖北海棠黄酮类化学物质的研究,从民间应用、产品开发及临床应用方面论述了湖北海棠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湖北海棠 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PCR体系对湖北海棠DNA扩增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琳琳 吴瑞姣 +2 位作者 罗思谦 刘连芬 钱关泽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771-773,共3页
用4种PCR体系(2×Taq MasterMix,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Template DNA,RNase-free Water;2×PCR buffer,2 mmol/L dNTPs,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KOD FX,Template DNA,RNase-free Water;10×Bufferfor Blend... 用4种PCR体系(2×Taq MasterMix,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Template DNA,RNase-free Water;2×PCR buffer,2 mmol/L dNTPs,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KOD FX,Template DNA,RNase-free Water;10×Bufferfor Blend Taq,Blend Taq,Template,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dNTPs,RNase-free Water;10×Taq PCR Buffer,dNTP Mix,Forward Primer,Reverse Primer,MgCl2,Template DNA,Taq DNA Polymerase,RNase-free Water),分别对不同含量和质量的湖北海棠DNA进行PCR实验。结果表明,DNA稀释几倍后对4种PCR体系的影响不大,扩增的条带清晰;但不同质量DNA对4种PCR体系影响很大,低质量DNA只能在混合酶体系下才可以扩增出清晰、明亮的条带,而其他3个体系下的扩增产物均不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体系 湖北海棠 DNA含量 DNA质量 混合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两种海棠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罗玉婕 邹旭 +1 位作者 彭冶 张往祥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1-210,共10页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两种海棠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情况,为筛选耐盐性海棠品种及耐盐苹果砧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海棠与山荆子为材料,研究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其生长指标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生长指标与内源激素... 【目的】探究盐胁迫对两种海棠生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情况,为筛选耐盐性海棠品种及耐盐苹果砧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湖北海棠与山荆子为材料,研究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其生长指标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对其生长指标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盐胁迫下,两种海棠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与相对含水量均受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盐浓度越高其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大,其根冠比显著增加;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海棠叶片内的ABA含量都呈现出升高的趋势,而其IAA含量均呈持续下降趋势,其GA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山荆子叶片中的ZR含量缓慢下降,而湖北海棠叶片中的ZR含量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种海棠叶片的(IAA+GA+ZR)/ABA比值均呈下降趋势;两种海棠的生长指标与内源激素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AA+GA+ZR)/ABA比值与苗高、地径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根冠比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表明了盐胁迫使两种海棠的生长均受到抑制,且山荆子受抑制的程度大于湖北海棠。【结论】盐胁迫下,两种海棠叶片中的ABA含量持续增加,而其IAA、GA、ZR含量和(IAA+GA+ZR)/ABA比值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两种海棠的生长指标和内源激素对盐胁迫信号的响应特征存在差异,且湖北海棠对盐胁迫的耐受力高于山荆子;在接收到外源盐胁迫信号后,两种海棠植株各内源激素间通过相互协作或拮抗作用来调控其生长,从而增强其对盐胁迫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荆子 湖北海棠 盐胁迫 生长指标 内源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对平邑甜茶幼苗氮素吸收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璐璐 王小非 +2 位作者 康慧 张婷婷 郝玉金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47-1654,共8页
【目的】探究钙素施用量对平邑甜茶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及最适宜施钙量。【方法】以正常浓度氮(3.0 mmol·L^-1 NO3^-)处理当年生平邑甜茶幼苗,在此基础上设0(CK)、0.1、1.0、3.0 mmol·L^-1 Ca^2+4种钙浓度梯度,以根部灌施... 【目的】探究钙素施用量对平邑甜茶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及最适宜施钙量。【方法】以正常浓度氮(3.0 mmol·L^-1 NO3^-)处理当年生平邑甜茶幼苗,在此基础上设0(CK)、0.1、1.0、3.0 mmol·L^-1 Ca^2+4种钙浓度梯度,以根部灌施的方式施入。研究钙素施用量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氮相关表观指标和氮同化以及氮积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施钙素增加了平邑甜茶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总叶面积以及株高,并在1.0 mmol·L^-1 Ca^2+处理时达到最高水平。同时外施钙素提高了平邑甜茶幼苗的根系指标和根系活力,并在0.1 mmol·L^-1 Ca^2+处理时达到最高水平。外施钙素促进了植株对硝态氮的吸收;降低了植物体内氨离子的含量;提高了氮同化通路中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并促进了氮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在1.0 mmol·L^-1 Ca^2+处理下达到最高水平。此外发现不同浓度钙处理导致了植株体内多种元素含量发生改变。【结论】外源钙促进了幼苗氮素的吸收以及利用,正常氮素处理下1.0 mmol·L^-1 Ca^2+可能是平邑甜茶幼苗氮素吸收以及利用的最佳钙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幼苗 钙素 氮素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两种海棠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潘璐 邹旭 +1 位作者 张往祥 彭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1,共7页
采用温室盆栽法对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和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两种海棠幼苗进行盐胁迫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处理(0、0.1%、0.3%、0.5%)35d对两种苗木的叶片形态、叶绿素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 采用温室盆栽法对山荆子(Malus baccata(L.)Borkh.)和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两种海棠幼苗进行盐胁迫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处理(0、0.1%、0.3%、0.5%)35d对两种苗木的叶片形态、叶绿素质量分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盐质量分数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两种海棠叶片出现失绿、焦枯甚至整株死亡,山荆子开始失绿的时间较湖北海棠早,且焦枯症状更为严重。(2)两种海棠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但湖北海棠下降幅度远小于山荆子且含量始终高于山荆子。(3)随着盐胁迫时间延长,两种海棠MDA质量摩尔浓度呈上升趋势,胁迫结束时山荆子MDA质量摩尔浓度远高于湖北海棠。(4)两种海棠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胁迫前期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胁迫后期随盐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整个胁迫期间,湖北海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均高于山荆子。(5)两种海棠SOD、POD和CAT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湖北海棠的各酶活性峰值滞后山荆子一周,且活性始终高于山荆子,说明湖北海棠耐盐性高于山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山荆子 湖北海棠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木屑腐熟物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和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牟立同 荀咪 +6 位作者 曹辉 杨洪强 王利 范伟国 陈金旭 冯丰 李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探究利用果树枝碎屑与菌渣及禽畜粪等有机物自制果木屑腐熟物对土壤有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平邑甜茶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果树枝条等果园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以及拓展果园有机肥源提供参考。结... 以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方法,探究利用果树枝碎屑与菌渣及禽畜粪等有机物自制果木屑腐熟物对土壤有效养分、酶活性以及平邑甜茶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果树枝条等果园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以及拓展果园有机肥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果木屑腐熟物均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脲酶、磷酸酶以及蔗糖酶活性。RJ(鸡粪与果木屑共发酵腐熟物)对提高土壤TOC(总有机碳)、碱解氮和有效钾含量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高12.24、1.31和1.92倍。各处理中,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均以RJ为最高,与对照相比,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分别提高了33.13%、12.24%和93.07%。果木屑腐熟物还可以改善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构型,促进平邑甜茶幼苗生长。RP(腐熟果木屑)可促进平邑甜茶幼苗根系总长度、平均直径以及根尖数量增加;RJ对根系表面积、体积以及分形维数的增加更为显著。并且RP和RJ的根系活力相对较高。施入RJ、RN及RP后平邑甜茶幼苗生长状况基本一致。RJ和RP对平邑甜茶幼苗株高和径粗的生长,促进分支的粗度和长度的增长效果明显,RN效果稍差。试验显示,RJ和RP均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根系构型,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平邑甜茶幼苗新梢和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果木屑腐熟物 根系构型 养分含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条件对平邑甜茶种子萌发的影响
14
作者 王彦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年第6期7-9,共3页
为了提高平邑甜茶种子萌发率,探讨在恒温、变温、赤霉素变温条件处理下对平邑甜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诱导21 d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解除休眠的种子,100 mg/L赤霉素在变温培养(5℃处理21 d后30℃)下能够省时和最大限度的提... 为了提高平邑甜茶种子萌发率,探讨在恒温、变温、赤霉素变温条件处理下对平邑甜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低温诱导21 d的情况下能最大程度解除休眠的种子,100 mg/L赤霉素在变温培养(5℃处理21 d后30℃)下能够省时和最大限度的提高平邑甜茶萌发率,30 d后萌发率达到65%,这是一种非层积的短期得到平邑甜茶种子根尖的方法,对平邑甜茶有丝分裂等观察性实验意义重大,为平邑甜茶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邑甜茶 种子 萌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力处理对平邑甜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文 段国锋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772-1776,共5页
选用平邑甜茶种子为试验材料,以5000、10000、15000 r/min 3个转速的超重力对其分别处理1、3、5 h,研究超重力处理对平邑甜茶种子的萌芽情况、幼苗形态、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等... 选用平邑甜茶种子为试验材料,以5000、10000、15000 r/min 3个转速的超重力对其分别处理1、3、5 h,研究超重力处理对平邑甜茶种子的萌芽情况、幼苗形态、叶绿素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平邑甜茶种子发芽指标随着超重力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10000 r/min条件下处理3 h各发芽指标均达到最大;超重力处理会抑制幼苗的生长;与对照相比,超重力处理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在15000 r/min条件下处理5 h的叶绿素各含量最大,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重力处理条件下,POD活性均明显增强,SOD活性低于对照,但在一定的处理时间下,SOD活性随着超重力的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处理组的CAT活性与对照相比,有增强也有降低,10000 r/min处理3 h的CAT活性最大,而在15000 r/min条件下处理5 h后活性最低。通过适当的超重力处理可以改善植物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并对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 平邑甜茶 生理指标 叶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湖北海棠果实多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乔会 黄晶晶 +1 位作者 熊坤 罗兴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14期117-121,共5页
以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果实为原料,采取醇提法提取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响应面模型R2=0.990 4,P<0.001,模型对试验实际情况拟合较好,显著性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 以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果实为原料,采取醇提法提取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响应面模型R2=0.990 4,P<0.001,模型对试验实际情况拟合较好,显著性高。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61%,提取时间3.0 h,液料比21∶1,提取温度85℃,并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湖北海棠果实提取液中多酚含量平均值为11.8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pamp.)rehd) 多酚 提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对平邑甜茶幼苗叶片光系统Ⅱ、活性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毅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以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材,探讨连作对叶片光系统功能的伤害机制及对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减少,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PSⅡ受到损伤,其响应机制是:PSⅡ供体侧放氧... 以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材,探讨连作对叶片光系统功能的伤害机制及对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减少,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PSⅡ受到损伤,其响应机制是: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受到损伤,QA被过度还原,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QA-大量积累,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均受到显著性伤害,受体侧由QA向QB的传递受阻,电子传递链受到损害,大量能量积累导致光能过剩及活性氧浓度上升,对光系统造成氧化破坏,抑制光合作用。同时,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降低,实际光化学效率减弱,PSⅡ激发能分配方式发生改变,植株叶片通过增加热耗散等消耗过多激发能来适应连作带来的胁迫环境。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与活性氧之间动态平衡被打破,加剧了脂膜过氧化程度,加重了对叶片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平邑甜茶 幼苗 光系统Ⅱ 活性氧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