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TT比色和响应面法优化侧孢短芽孢杆菌最大活菌数培养条件
1
作者 宋鹏 李理想 +2 位作者 赵彪 王泽乐 孙兴鑫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5,62,共9页
目的:探索获得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最大活菌数的最佳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方法:在建立MTT比色法与平板计数法的相关回归方程基础上,对获得最大活菌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最适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 目的:探索获得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最大活菌数的最佳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方法:在建立MTT比色法与平板计数法的相关回归方程基础上,对获得最大活菌数的侧孢短芽孢杆菌最适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养条件(初始pH、温度、接种量、磷酸二氢钾)进行优化。结果:MTT比色法与平板计数法对活菌数测定结果表现出显著的线性关联(R^(2)>0.999);麦芽糖、氯化钙、初始pH、磷酸二氢钾为显著影响因子,最佳发酵条件为麦芽糖8.75 g/L,氯化钙0.17 g/L,初始pH 7.07、磷酸二氢钾3.73 g/L,此条件下活菌数为8.12×10^(8)CFU/mL,与理论活菌数(8.25×10^(8)CFU/mL)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MTT比色和响应面法优化侧孢短芽孢杆菌最大活菌数培养条件,优化后的活菌数较优化前提高了3.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 响应面法 侧孢短芽孢杆菌 活菌数 培养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比色法用于肿瘤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检测 被引量:35
2
作者 马金霞 潘世扬 +1 位作者 张卫 童明庆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4,共1页
关键词 mtt比色分析法 平滑肌肉瘤细胞株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TT比色法评价不同牛血清促细胞生长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宝红 钟恒禄 +4 位作者 卢惠芳 张为宇 林莹 韩忠燕 黄海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6,共3页
细胞培养过程中血清的选择对细胞的促生长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分别以商品新生牛血清、自制新生牛血清、自制成年牛血清培养成纤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来判断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对血清质量作出评价。结果表... 细胞培养过程中血清的选择对细胞的促生长增殖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分别以商品新生牛血清、自制新生牛血清、自制成年牛血清培养成纤维细胞、骨髓瘤细胞、杂交瘤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来判断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而对血清质量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自制新生牛血清具有良好的促细胞生长作用(相对生长率>0.96),并且3次试验结果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成年牛血清和无血清空白对照组促细胞作用不明显。因此应用MTT比色法能够评价血清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牛血清 mtt比色 相对生长率 血清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TT比色法药敏试验指导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建和 姜乃可 +2 位作者 钱科卿 陈涛 王友良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改良mtt比色 药敏试验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比色法在抗肿瘤香精油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菲 罗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9,共5页
采用从山苍子油、柠檬草油等香精油分离出的柠檬醛为材料,研究MTT比色法用于筛选抗肿瘤香精油的最佳实验条件。比较不同波长选用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设非挥发性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为平行实验组,以细胞形态学变化为依据,分析了不同浓度香... 采用从山苍子油、柠檬草油等香精油分离出的柠檬醛为材料,研究MTT比色法用于筛选抗肿瘤香精油的最佳实验条件。比较不同波长选用对吸光度测定的影响;设非挥发性抗肿瘤药物阿霉素为平行实验组,以细胞形态学变化为依据,分析了不同浓度香精油药物组、对照组在96孔板上分布对MTT法测量结果的影响;此外,还探索药物储藏温度和时间对MTT法结果重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492、570、630nm三个波长对检测结果影响甚微;气态香精油物理性位移不仅使得对照组在96孔培养板上位置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而且使得低浓度组(与高浓度相邻)细胞毒性的MTT法表征值要高于实际值:挥发性香精油于低温下贮存不仅有益于保持药效,而且能确保实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香精油 挥发性物理位移 mtt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比色法测定烟酰胺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普特 杨云海 +5 位作者 王凯博 叶敏 范黎明 付立新 苏发武 查友贵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MTT比色法用于合成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抑菌活性筛选的可行性。【方法】将7个烟酰胺类化合物分别用MTT比色法和平板扩散法对番茄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丁香假单胞杆... 【目的】探究MTT比色法用于合成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抑菌活性筛选的可行性。【方法】将7个烟酰胺类化合物分别用MTT比色法和平板扩散法对番茄疮痂病菌(Xanthomonas vesicatoria)、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和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并测定其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采用平板扩散法进行抑菌活性初筛时,未能筛选出有活性的化合物;采用MTT比色法筛选出N-(3-三氟甲基)-苯基烟酰胺具有抑菌活性,其对番茄疮痂病菌(X. vesicatoria)、烟草青枯病菌(R. solanacearum)和丁香假单胞杆菌(P. syringae)的EC50分别为3.87、2.05、10.33 mg/mL。【结论】MTT比色法能更加准确地评价脂溶性化合物对细菌的抑菌活性,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类化合物 mtt比色 平板扩散法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比色法在晚期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中的应用
7
作者 沈肖方 靳韶华 沈肖俐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 研究晚期恶性肿瘤体外药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MTT法检测了 38例胸腹水标本对几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不同个体之间对药物的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单一药物的抑制率以DDP、ADM、EDR、CP、VP - 16较... 目的 研究晚期恶性肿瘤体外药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MTT法检测了 38例胸腹水标本对几种常用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不同个体之间对药物的敏感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单一药物的抑制率以DDP、ADM、EDR、CP、VP - 16较高。结论 用MTT法快速药敏选药可使化疗个体化 ,提高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法/诊断应用 恶性肿瘤/诊断 化疗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比色法观察加味阳和汤对SD乳鼠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曹端广 杨凤云 +4 位作者 夏汉庭 杨文龙 杨佛 李威 王书豪 《江西中医药》 2019年第9期60-62,共3页
目的:采用MTT(四唑盐)比色法观察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对SD乳鼠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制备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成骨细胞,在第1、3、5、7、9天时采用MTT比色法在A490(酶标仪波长为490nm)处测定OD值(光密度... 目的:采用MTT(四唑盐)比色法观察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对SD乳鼠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使用SD大鼠制备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干预成骨细胞,在第1、3、5、7、9天时采用MTT比色法在A490(酶标仪波长为490nm)处测定OD值(光密度值),绘制细胞增值曲线图。结果:加味阳和汤观察组细胞在第1、3、5、7、9天增殖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具有潜在抗骨质疏松作用,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 加味阳和汤 成骨细胞 增殖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TT法检测肝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13
9
作者 覃理灵 廖维甲 梅铭惠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对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细胞进行7种抗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为奥沙利铂(OXA)92.5%,丝裂霉素(MMC)88.88%,顺铂(DDP)81.48%,吉西他滨... 目的:探讨肝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筛选个体敏感的化疗药物。方法:采用MTT比色法,对2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细胞进行7种抗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率为奥沙利铂(OXA)92.5%,丝裂霉素(MMC)88.88%,顺铂(DDP)81.48%,吉西他滨(GEM)66.66%,表阿霉素(EADM)62.96%,5-氟脲嘧啶(5-FU)51.85%,羟基喜树碱(HCPT)40.74%。结论:MTT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方法,为肝癌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药敏试验 mtt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TT法检测肿瘤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静 吴锋 梅铭惠 《华夏医学》 2005年第1期140-143,共4页
化疗作为全身性治疗手段 ,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肿瘤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各异 ,即使肿瘤组织学类型相同 ,其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也可能不同。现今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而体外肿瘤药敏实验是实现个体化... 化疗作为全身性治疗手段 ,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肿瘤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各异 ,即使肿瘤组织学类型相同 ,其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也可能不同。现今个体化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而体外肿瘤药敏实验是实现个体化治疗的基础和依据。体外肿瘤药敏试验方法很多 ,其中四唑蓝 (即 3- (4,5 -双甲基 - 2 -噻唑 ) - (2 ,5 )——苯基溴化四氮唑蓝 ,MTT)法以其简便、经济、客观等优点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现对 MTT法的历史、原理及作用进行探讨 ,侧重其在确定抗肿瘤新药敏感性试验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敏 吉西他滨 mtt比色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癌细胞体外药敏试验的改良及其指导下胃、肠癌的预见性化疗 被引量:3
11
作者 谢晓东 蒋芹 +1 位作者 李小民 刘淑华 《淮海医药》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研究 MTT法体外药敏试验的改良方法及其指导下胃肠癌的预见性化疗。方法 取 2 7例新鲜胃肠癌标本经梯度离心后行体外 MTT法药物敏感试验 ,设为 MTT试验组 ;2 7例同期胃肠癌患者作经验对照组。试验组按药敏试验结果化疗 ,耐药者... 目的 研究 MTT法体外药敏试验的改良方法及其指导下胃肠癌的预见性化疗。方法 取 2 7例新鲜胃肠癌标本经梯度离心后行体外 MTT法药物敏感试验 ,设为 MTT试验组 ;2 7例同期胃肠癌患者作经验对照组。试验组按药敏试验结果化疗 ,耐药者按临床经验化疗 ;对照组按临床经验化疗。结果  2 7例药敏试验完成实验 ,药敏阳性者胃癌 8例 ,肠癌 5例 ;阴性者胃癌 7例 ,肠癌 7例。临床化疗结果 :试验组中对药物敏感者化疗有效率76 .9% ,耐药者中有效率 14 .3%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10 .7,P<0 .0 1)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4 4 .4 % ,经验对照组化疗后有效率为 2 5 .9% ,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χ2 =9.5 ,P<0 .0 1)。 MTT实验结果与临床化疗结果的符合率 :81.4 8%。结论 改良 MTT法癌细胞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可以预见胃、肠癌的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mtt比色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药物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TT法检测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钟英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建立MTT比色法;用MTT法观察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GPIF)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功能。方法:以正交实验设计四个因素三个水平来筛选MTT实验最佳条件,用3批次GPIF重复实验来证明MTT法的重复性;以MTT比色法为检测手段,通过体外实验及动物实... 目的:建立MTT比色法;用MTT法观察羊胎盘免疫调节因子(GPIF)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功能。方法:以正交实验设计四个因素三个水平来筛选MTT实验最佳条件,用3批次GPIF重复实验来证明MTT法的重复性;以MTT比色法为检测手段,通过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来观察GPIF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MTT法的最佳实验条件为细胞浓度10 6个/孔、刀豆蛋白浓度5 μg/ml、培养结束前4h加入MTT继续孵育,整个细胞培养过程为4 8h ;GPIF可以促进正常T淋巴细胞的增值活力(P <0 .0 1) ,显著恢复T淋巴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P <0 .0 5 )。结论:MTT法可作为检测GPIF活性的稳定方法;GPIF可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增强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 免疫调节因子 mtt 羊胎盘 活力 mtt比色 T淋巴细胞 GPIF 正交实验设计 最佳实验条件 细胞免疫功能 调节功能 最佳条件 重复实验 检测手段 动物实验 体外实验 细胞浓度 蛋白浓度 培养过程 稳定方法 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细胞毒性研究
13
作者 王国强 曹静 +2 位作者 董平轩 张娟娟 张琦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3期45-48,共4页
目的采用MTT比色法进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以评价HPMC作为药用辅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L9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只加细胞培养液)、HPMC组(K4M、K100M两种规格,浓度分别为10.0、5.0、1.0、0.5、0.1 mg/ml)。置于... 目的采用MTT比色法进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体外细胞毒性试验,以评价HPMC作为药用辅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将L929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只加细胞培养液)、HPMC组(K4M、K100M两种规格,浓度分别为10.0、5.0、1.0、0.5、0.1 mg/ml)。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4、48 h,用MTT方法测定490 nm处的吸光度值,计算细胞毒性试验中细胞相对增殖率(RGR)。结果不同规格(K4M、K100M)、不同浓度(10.0、5.0、1.0、0.5、0.1 mg/ml)HPMC的平均细胞RGR>85%,属于无细胞毒性。结论研究结果证实HPMC对L929细胞无细胞毒性,这说明HPMC的细胞毒性达到国家标准对生物材料细胞毒性所限定的要求,为安全的药用辅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L929细胞 相对增殖率 mtt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比较 被引量:17
14
作者 熊玲 蒋学华 +2 位作者 陈亮 汤京龙 奚廷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0-604,共5页
目的 比较纳米银粉末与微米银粉末体外细胞毒性的差异,并初步探讨毒性机制与粒径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四种不同粒径银粒子通过扫描电镜确定其粒径分布后,制备成不同浓度的含银培养液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 目的 比较纳米银粉末与微米银粉末体外细胞毒性的差异,并初步探讨毒性机制与粒径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四种不同粒径银粒子通过扫描电镜确定其粒径分布后,制备成不同浓度的含银培养液与L929细胞接触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采取MTT(四唑盐)比色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值率(RGR),并进行毒性评价.结果 当银浓度在一定范围内(2.5~25)μg//mL,纳米银粒子呈现轻微细胞毒性(0~1)级,RGR与含银量呈量-效关系;随着浓度增高到大于50μg/mL时,与之共培养的细胞,形态上发生较大改变,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量-效相关性也随之消失.粒径较小的微米银在银浓度达到250μg/mL时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而粒径较大的两组微米银粒子在所有试验浓度下,共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 粒径不同的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有较大差异.同等剂量下,纳米级的银粒子和粒径较小的微米级银粒子,比粒径较大的微米级银粒子的体外细胞毒性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微米银 细胞毒性 mtt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多元组合对HepG2人肝癌细胞的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桂玲 陈晨 +3 位作者 王彦华 马朦朦 王天彩 钱永忠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3-460,共8页
多种农药残留经膳食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后,其联合毒性的潜在风险通常超过单一农药。为探明农药多残留的联合暴露毒性,采用经典MTT (噻唑蓝)比色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啶虫脒、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咪酰胺和三唑磷8种农... 多种农药残留经膳食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后,其联合毒性的潜在风险通常超过单一农药。为探明农药多残留的联合暴露毒性,采用经典MTT (噻唑蓝)比色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啶虫脒、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咪酰胺和三唑磷8种农药多种组合方式联合暴露下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联合暴露24 h后,不同种类农药组合对Hep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组合农药质量浓度升高,部分组合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分别呈现S型变化和线性变化。例如,二元组合(多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在0~10.00 mg/L、三元组合(多菌灵+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在0~24.12 mg/L、四元组合(三唑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多菌灵+阿维菌素)在0~47.46 mg/L以及五元组合(毒死蜱+阿维菌素+啶虫咪+高效氯氟氰菊酯+三唑磷)在0~62.80 mg/L暴露条件下其抑制效应表现为S型变化,即随着组合农药质量浓度增大,细胞存活率先迅速降低,之后则缓慢降低;二元组合(多菌灵+百菌清)在0~8.46 mg/L、三元组合(毒死蜱+啶虫脒+多菌灵)在0~39.97 mg/L、四元组合(多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百菌清+阿维菌素)在0~25.92 mg/L以及六元组合(啶虫脒+毒死蜱+三唑磷+多菌灵+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在0~57.48 mg/L暴露条件下其抑制效应表现为线性变化,即随着组合农药质量浓度升高,细胞存活率呈线性降低。本研究对农产品中农药多残留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估,明确了不同农药多残留组合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剂量-效应关系,可为进一步探索农药多残留的细胞毒性机制和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多残留 联合暴露 毒性 多菌灵 阿维菌素 mtt比色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杆菌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艾黎 马冬雪 +1 位作者 孟祥晨 王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53-256,共4页
目的:体外评估7种乳杆菌的免疫作用,探讨小鼠离体脾脏淋巴细胞在筛选免疫活性乳酸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MTT法观察不同种属、不同剂量的活性和热致死乳杆菌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活性和热致死乳杆菌单独作用都能... 目的:体外评估7种乳杆菌的免疫作用,探讨小鼠离体脾脏淋巴细胞在筛选免疫活性乳酸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MTT法观察不同种属、不同剂量的活性和热致死乳杆菌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活性和热致死乳杆菌单独作用都能促进体外淋巴细胞增殖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关系,当活性和热致死乳杆菌剂量为107CFU/mL时(即细菌与细胞的比例为10:1)的效果最为明显(P<0.05),且活菌制剂的免疫调节作用优于热致死菌体(P<0.05),其中活性罗伊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PI值)明显较ConA诱导组高(P<0.05)。结论:正常离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可用于体外初步筛选具有潜在免疫活性的乳杆菌,从而缩小用于动物实验的目标菌株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 淋巴细胞增殖 筛选模型 免疫活性 mtt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山龙粗提物抗肿瘤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江涛 陈信义 王玉芝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6-207,共2页
目的 观察穿山龙粗提物是否具有抗癌活性,为穿山龙有效组方或单体成分抗肿瘤应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育技术,以Mosmann法略加改进的MTT实验检测药物细胞毒效应。结果 穿山龙粗提物对人口腔上皮鳞癌KB细胞株有明显... 目的 观察穿山龙粗提物是否具有抗癌活性,为穿山龙有效组方或单体成分抗肿瘤应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细胞体外培育技术,以Mosmann法略加改进的MTT实验检测药物细胞毒效应。结果 穿山龙粗提物对人口腔上皮鳞癌KB细胞株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IC50为(4.13±0.40)μg/mL,对其相应的多药耐药株KBV200细胞也很敏感,IC50为(4.20±0.63)μg/mL,且不表现交叉耐药。结论 穿山龙粗提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山龙 粗提物 肿瘤细胞 体外实验 mtt比色 中医药疗法 癥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顺启 陈力 +3 位作者 倪虹 穆亚丽 刘玮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40-243,共4页
目的: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及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利用以肝癌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的肝癌相关基因微阵列,检测莪术油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36h后基因... 目的: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及肝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检测莪术油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影响;利用以肝癌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构建的肝癌相关基因微阵列,检测莪术油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36h后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莪术油作用肝癌细胞SMMC-772136h后,细胞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并观察到有23个基因表达下调,3个基因表达上调。结论:莪术油对肝癌肿瘤细胞的作用是通过影响多基因的表达改变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肝癌细胞SMMC-7721 mtt比色 微阵列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仙桃氯仿萃取物活性部位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周期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光辉 郭晓宇 +3 位作者 王乃利 黄明辉 杨梦甦 姚新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0-243,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云南石仙桃氯仿萃取物活性部位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测定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对HepG2细胞的...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云南石仙桃氯仿萃取物活性部位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测定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蛋白质电泳技术检测对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及相应的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云南石仙桃氯仿层活性部位通过下调周期蛋白Cyclin B1及其蛋白激酶p34cdc2的表达将HepG2细胞阻滞在G2/M期。结论云南石仙桃氯仿层活性部位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周期具有阻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石仙桃 mtt比色 细胞周期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性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聚磷酸酯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智星 毛靖 +2 位作者 冯祥礼 肖建中 邱进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研究控释性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聚磷酸酯交联物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细胞培养液浸提聚磷酸酯24h,配置不同浓度的聚磷酸酯浸提液(0.1-100mg/mL),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不同浓度的聚磷酸酯浸提液中分别培养24h,通过MT... 目的:研究控释性可注射牙槽骨修复材料聚磷酸酯交联物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用细胞培养液浸提聚磷酸酯24h,配置不同浓度的聚磷酸酯浸提液(0.1-100mg/mL),将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不同浓度的聚磷酸酯浸提液中分别培养24h,通过MTT比色法和Alamar Blue比色法,检测聚磷酸酯对L-929细胞相对增值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两种测定方法均呈现高的细胞增值率,各浓度聚磷酸酯交联物浸提液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高分子交联聚合物聚磷酸酯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酸酯 细胞毒性 mtt比色 Alamar Blue比色 L-9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