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emosome ten,Pten)及转化相关蛋白53基因(transformation related ...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emosome ten,Pten)及转化相关蛋白53基因(transformation related protein 53 gene,Trp53)的功能缺失密切相关,二者同时缺失可加速肿瘤恶性进展并诱导治疗抵抗。基于Cre-loxP系统的基因编辑小鼠自发性肿瘤模型是研究癌症机制的关键工具。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启动子前泌蛋白(probasin,Pbsn)的基因驱动的iCre重组酶基因(Pbsn-iCre)可诱导雄性小鼠自发性前列腺癌,但其在雌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跨性别表达特征尚未阐明。本研究构建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转基因小鼠模型,旨在探究其在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中的自发性肿瘤表型,并验证Pbsn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利用Cre-loxP系统,通过杂交及连续回交筛选获得基因型稳定的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子代小鼠(伦理审查批号:FUSCC-IACUC-2025115)。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Pten、Trp53及Pbsn-iCre基因型。通过H-E染色评估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前列腺及乳腺肿瘤组织中Pten、p53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Pbsn在乳腺、前列腺、卵巢、心脏、肝脏及肾脏中的分布。结果: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雄鼠与雌鼠分别自发前列腺癌或乳腺癌。前列腺癌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肿瘤呈侵袭性腺泡腺癌结构,伴腺体结构紊乱及基膜破坏;乳腺癌病理学特征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上皮异型增生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前列腺及乳腺的肿瘤组织中Pten与p53蛋白完全失表达,验证了前列腺和乳腺特异性基因敲除效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也证实了Pbsn蛋白特异性表达于前列腺腺泡上皮、卵泡及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而心脏、肝脏及肾脏中未见表达。结论:Pbsn-iCre在雌性乳腺中存在功能性表达,Pbsn-iCre所诱导的Pten/Trp53同时缺失可驱动雄鼠自发形成前列腺癌、雌鼠自发形成乳腺癌。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DNA提取方法优化后对转基因小鼠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与业内常用试剂盒基因型鉴定结果的差异。方法:在团队前期专利基础上,改进了DNA裂解液的配方和实验流程,并以新型转录因子Musculin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目的:探讨DNA提取方法优化后对转基因小鼠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与业内常用试剂盒基因型鉴定结果的差异。方法:在团队前期专利基础上,改进了DNA裂解液的配方和实验流程,并以新型转录因子Musculin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基因小鼠为例,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验证。结果:DNA提取时现配裂解液配方为100μL 0.025 N NaOH工作液、160μL 0.5 M EDTA工作液和40 mL超纯水;每个样本加入180μL裂解液,100℃30 min。与相关领域常用的基因分型试剂盒相比,该DNA提取优化方案能够在确保鉴定准确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基因分型时间,而且裂解液配置方法简单,反应次数多,步骤更简便,可大幅降低试剂成本和工作量。结论:本研究提供1种适用于转基因小鼠基因分型的经济、简单、可靠的DNA提取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展开更多
5×FAD转基因小鼠(transgenic mice with five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是携带5个家族性基因突变的APP/PS1转基因小鼠,其中与β-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相关的突变为K670N/M671L(Swedish)、1716V(Flo...5×FAD转基因小鼠(transgenic mice with five 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是携带5个家族性基因突变的APP/PS1转基因小鼠,其中与β-淀粉样蛋白前体(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相关的突变为K670N/M671L(Swedish)、1716V(Florida)和V7171(London),与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相关的突变为MI46L和L286V。5×FAD小鼠在1.5月龄时脑内已有大量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2月龄时开始出现神经炎性斑(neuritic plaque,NP)。5×FAD小鼠的病理表型包括淀粉样斑块聚集、神经元丢失、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记忆功能障碍等。5×FAD小鼠的生物学特性可能涉及脑内Aβ斑块的形成变化、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突触功能障碍、神经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血脑屏障损伤、神经元损伤、内质网应激和眼部病变等。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经典动物模型,5×FAD转基因小鼠在早期即可模拟AD患者晚期的神经病理过程及行为学表现,被广泛应用于AD发病机制研究和AD新药开发。本文对5×FAD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模型构建、生物学背景、生物学特性及AD防治药物的研发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5×FAD转基因小鼠在AD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展开更多
目的对所获的PS1/APP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 d isease,AD)模型小鼠进行基因鉴定,进一步对其进行组织学分析,检测老年斑(sen ile p laque,SP)的形成情况。方法设计特定的引物,PCR扩增转入基因组DNA中的APP基因,对转入PS1/AP...目的对所获的PS1/APP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 d isease,AD)模型小鼠进行基因鉴定,进一步对其进行组织学分析,检测老年斑(sen ile p laque,SP)的形成情况。方法设计特定的引物,PCR扩增转入基因组DNA中的APP基因,对转入PS1/APP的小鼠应用刚果红染色结合免疫组化观察Aβ沉积、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结果与未转入的阴性对照相比,在PS1/APP双转基因的AD小鼠皮质和海马内可见Aβ斑块形成,围绕在Aβ斑块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形成典型的SP结构。结论我们获得的PS1/APP双转基因小鼠能够模拟AD患者脑内的主要病理过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作为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抑癌基因10号染色体上缺失的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emosome ten,Pten)及转化相关蛋白53基因(transformation related protein 53 gene,Trp53)的功能缺失密切相关,二者同时缺失可加速肿瘤恶性进展并诱导治疗抵抗。基于Cre-loxP系统的基因编辑小鼠自发性肿瘤模型是研究癌症机制的关键工具。研究表明,前列腺特异性启动子前泌蛋白(probasin,Pbsn)的基因驱动的iCre重组酶基因(Pbsn-iCre)可诱导雄性小鼠自发性前列腺癌,但其在雌性乳腺癌中的作用及跨性别表达特征尚未阐明。本研究构建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转基因小鼠模型,旨在探究其在前列腺癌与乳腺癌中的自发性肿瘤表型,并验证Pbsn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方法:利用Cre-loxP系统,通过杂交及连续回交筛选获得基因型稳定的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子代小鼠(伦理审查批号:FUSCC-IACUC-2025115)。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Pten、Trp53及Pbsn-iCre基因型。通过H-E染色评估肿瘤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前列腺及乳腺肿瘤组织中Pten、p53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Pbsn在乳腺、前列腺、卵巢、心脏、肝脏及肾脏中的分布。结果:Pten^(fl/fl);Trp53^(fl/fl);Pbsn-iCre^(+)雄鼠与雌鼠分别自发前列腺癌或乳腺癌。前列腺癌病理学特征表现为肿瘤呈侵袭性腺泡腺癌结构,伴腺体结构紊乱及基膜破坏;乳腺癌病理学特征表现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导管上皮异型增生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证实前列腺及乳腺的肿瘤组织中Pten与p53蛋白完全失表达,验证了前列腺和乳腺特异性基因敲除效应。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也证实了Pbsn蛋白特异性表达于前列腺腺泡上皮、卵泡及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而心脏、肝脏及肾脏中未见表达。结论:Pbsn-iCre在雌性乳腺中存在功能性表达,Pbsn-iCre所诱导的Pten/Trp53同时缺失可驱动雄鼠自发形成前列腺癌、雌鼠自发形成乳腺癌。
文摘目的:探讨DNA提取方法优化后对转基因小鼠基因分型结果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与业内常用试剂盒基因型鉴定结果的差异。方法:在团队前期专利基础上,改进了DNA裂解液的配方和实验流程,并以新型转录因子Musculin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转基因小鼠为例,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和验证。结果:DNA提取时现配裂解液配方为100μL 0.025 N NaOH工作液、160μL 0.5 M EDTA工作液和40 mL超纯水;每个样本加入180μL裂解液,100℃30 min。与相关领域常用的基因分型试剂盒相比,该DNA提取优化方案能够在确保鉴定准确的前提下有效缩短基因分型时间,而且裂解液配置方法简单,反应次数多,步骤更简便,可大幅降低试剂成本和工作量。结论:本研究提供1种适用于转基因小鼠基因分型的经济、简单、可靠的DNA提取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文摘目的对所获的PS1/APP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 lzhe im er d isease,AD)模型小鼠进行基因鉴定,进一步对其进行组织学分析,检测老年斑(sen ile p laque,SP)的形成情况。方法设计特定的引物,PCR扩增转入基因组DNA中的APP基因,对转入PS1/APP的小鼠应用刚果红染色结合免疫组化观察Aβ沉积、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结果与未转入的阴性对照相比,在PS1/APP双转基因的AD小鼠皮质和海马内可见Aβ斑块形成,围绕在Aβ斑块周围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形成典型的SP结构。结论我们获得的PS1/APP双转基因小鼠能够模拟AD患者脑内的主要病理过程,提供有效的实验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