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dehydrogenase,ETFDH)基因变异致晚发型戊二酸血症Ⅱ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Ⅱ,GAⅡ)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目的探讨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dehydrogenase,ETFDH)基因变异致晚发型戊二酸血症Ⅱ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Ⅱ,GAⅡ)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晚发型GAⅡ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检测结果,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19—2024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关键词包括“glutaric acidemia typeⅡ”“ETFDH gene”及“戊二酸血症Ⅱ型”“ETFDH基因”,检索策略结合MeSH词汇及自由词进行筛选。总结临床表现。结果患儿男,4月龄,表现为竖头不稳,嗜睡8 d。生后母乳喂养,发育落后,家长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患儿对治疗反应差,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呼吸衰竭。遗传学检测结果提示该患儿ETFDH基因(NM_004453.2)存在Ex.1-Ex.6del以及c.1531G>C(p.D511H)复合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判断该患者变异位点为疑似致病性变异。文献回顾共检索到11篇文献,共25例18岁以内起病的患者,其中早发型患者6例,4例(66.7%)表现为低血糖或代谢性酸中毒;晚发型患者19例,加上本文报道病例共20例,其中13例(65.0%)表现为肌痛、运动耐力下降或恶心呕吐等症状,5例(25.0%)仅表现为代谢筛查异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包括本例在内的14例中国患者中,共检测到16个ETFDH基因变异位点,c.250G>A为最常见的变异位点,本例患者c.1531G>C突变为首次报道。结论GAⅡ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患儿出现不明原因发育迟滞、肌痛、运动障碍、恶心呕吐、代谢异常时,需考虑GAⅡ,遗传学检测可明确诊断。展开更多
为探讨中药复方多糖(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olysaccharides,cCHMPS)对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采用PCR-SSCP方法将200羽白羽肉鸡按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分组,采集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的外周血淋...为探讨中药复方多糖(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olysaccharides,cCHMPS)对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采用PCR-SSCP方法将200羽白羽肉鸡按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分组,采集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别加入终剂量为100、75、50、0μg/mL的cCHMPS,共培养24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CHMPS对鸡淋巴细胞NF-κB、TNF-α、IL-6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CHMPS能显著增强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淋巴细胞NF-κB、TNF-α、IL-6mRNA的表达量(P<0.05)。并且同一基因型鸡中,当cCHMPS剂量为50μg/mL时,AB、AA基因型鸡淋巴细胞NF-κB、TNF-α、IL-6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AC基因型鸡淋巴细胞NF-κB、IL-6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AC基因型鸡淋巴细胞TNF-αmRNA的表达量在cCHMPS为100μg/mL时显著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综上所述,cCHMPS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各MHC B-LβⅡ基因型鸡NF-κB、TNF-α、IL-6mRNA的表达,且不同MHC B-LβⅡ基因型鸡淋巴细胞最适中药复方多糖免疫调节剂量不同。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dehydrogenase,ETFDH)基因变异致晚发型戊二酸血症Ⅱ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Ⅱ,GAⅡ)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例晚发型GAⅡ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检测结果,在PubMed、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2019—2024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关键词包括“glutaric acidemia typeⅡ”“ETFDH gene”及“戊二酸血症Ⅱ型”“ETFDH基因”,检索策略结合MeSH词汇及自由词进行筛选。总结临床表现。结果患儿男,4月龄,表现为竖头不稳,嗜睡8 d。生后母乳喂养,发育落后,家长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及传染病史。患儿对治疗反应差,出现脏器功能障碍、呼吸衰竭。遗传学检测结果提示该患儿ETFDH基因(NM_004453.2)存在Ex.1-Ex.6del以及c.1531G>C(p.D511H)复合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ACMG)指南判断该患者变异位点为疑似致病性变异。文献回顾共检索到11篇文献,共25例18岁以内起病的患者,其中早发型患者6例,4例(66.7%)表现为低血糖或代谢性酸中毒;晚发型患者19例,加上本文报道病例共20例,其中13例(65.0%)表现为肌痛、运动耐力下降或恶心呕吐等症状,5例(25.0%)仅表现为代谢筛查异常,无明显临床表现。包括本例在内的14例中国患者中,共检测到16个ETFDH基因变异位点,c.250G>A为最常见的变异位点,本例患者c.1531G>C突变为首次报道。结论GAⅡ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患儿出现不明原因发育迟滞、肌痛、运动障碍、恶心呕吐、代谢异常时,需考虑GAⅡ,遗传学检测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