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癌细胞过表达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对自然杀伤细胞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超 石芳琼 +3 位作者 杨丹 王洁 翦新春 蒋灿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细胞过表达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MICA)对自然杀伤细胞(NK)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周期、进行平板集落形成率及裸鼠皮下成瘤等方法对稳定转染并过表达MICA的口腔...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细胞过表达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MICA)对自然杀伤细胞(NK)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周期、进行平板集落形成率及裸鼠皮下成瘤等方法对稳定转染并过表达MICA的口腔鳞癌细胞株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口腔鳞癌细胞过表达MICA对NK与CTL细胞杀伤活性及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受体表达的影响。结果口腔鳞癌细胞转染MICA基因后主要生物学特性未发生改变,但能显著增强NK与CTL细胞杀伤活性并上调其表面NKG2D的表达,与未转染及转染空白载体的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A可作为口腔鳞癌免疫基因治疗的潜在靶标,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 杀伤活性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稳定转染舌鳞癌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超 杨丹 +4 位作者 石芳琼 李跃辉 陈新群 翦新春 蒋灿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7-441,共5页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 目的构建人类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舌鳞癌脑高转移Tca8113-Tb细胞,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口腔鳞癌细胞系。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pCMV-SPORT6-MICA中编码MICA基因的cDNA序列,重组至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最终的表达载体pEGFP-N1-MICA,脂质体法转染Tca8113-Tb细胞,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有限稀释法建立稳定过表达MICA基因的Tca8113-Tb细胞系,RT-PCR、real time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MICA在该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PCR技术获取了MICA基因并成功克隆入载体,测序鉴定该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相同。转染的细胞可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RT-PCR、real 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到目的基因MICA在转染细胞中为过表达。结论 pEGFP-N1-MICA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与稳定转染Tca8113-Tb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相关基因A Tca8113-Tb细胞系 质粒构建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地区白血病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立新 田伟 +1 位作者 罗奇志 王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9-130,133,共3页
目的:探讨MHC-Ⅰ类相关链基因A(MHC class-Ⅰchain related gene A,MICA)与湖南地区白血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扫描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分析,对62例白血病患者和112名正常人群进行MICA基因... 目的:探讨MHC-Ⅰ类相关链基因A(MHC class-Ⅰchain related gene A,MICA)与湖南地区白血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基因扫描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分析,对62例白血病患者和112名正常人群进行MICA基因第5外显子微卫星等位基因分型及MICA基因缺失检测。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组(n=35)的MICA*A5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R=0.635,P=0.0380);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n=13)的MICA*A4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RR=0.120,P=0.0297);而在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n=14),MICA*A5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RR=2.229,P=0.0218)。结论:本文数据显示,MICA-STR多态性与湖南地区白血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同病理类型的白血病相关格局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mhc-相关基因A 微卫星等位基因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超 石芳琼 +3 位作者 杨丹 王洁 翦新春 蒋灿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I-related chain A,sMIC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口腔鳞癌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19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oluble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I-related chain A,sMICA)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用口腔鳞癌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19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分析法检测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sMICA的含量。结果:实验组血清sMICA检出率为98.7%(77/78),其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74.30~93.95 pg/mL,中位数为82.17 pg/mL;对照组血清sMICA检出率为94.7%(18/19),其含量的95%可信区间为29.48~50.30 pg/mL,中位数为37.54 pg/mL,实验组血清sMIC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sMICA含量在不同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是否转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鳞癌患者血清sMICA表达水平增高,且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血清sMICA的含量有助于判断口腔鳞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mhc-I相关蛋白a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通路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超 蒋灿华 翦新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相关蛋白a 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 头颈部 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6
作者 佟瑞莹 蒙继清 +3 位作者 武婷 武洲英 尹云昊 俞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反应性;采用全转录组测序筛得MICB基因,在过表达DPP3细胞中敲低MICB验证细胞行为变化。在C57小鼠验证敲除DPP3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及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敲除DPP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降低MICB表达,对NK细胞杀伤效应不敏感;小鼠成瘤能力升高且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降低。过表达DPP3的胃癌细胞则呈现相反结果。敲减MICB后能逆转DPP3高表达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结论DPP3通过下调MICB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3(DPP3) 胃癌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基因B(MICB)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抗体对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于立新 张新科 +4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徐健 杜传福 刘如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相关基因A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带非A5.1型MHC-Ⅰ类相关分子A穿膜区等位基因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对NK细胞免疫治疗的敏感性高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智锋 王玲 +4 位作者 林万松 陈淑萍 李洁羽 叶韵斌 郑庆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9-644,共6页
目的:探讨非A5.1型MHC-Ⅰ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Ⅰ-related molecules A,MICA)穿膜区等位基因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中晚期(TNMⅢ-Ⅳa期)食管... 目的:探讨非A5.1型MHC-Ⅰ类相关分子A(MHC classⅠ-related molecules A,MICA)穿膜区等位基因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中晚期(TNMⅢ-Ⅳa期)食管癌患者152例,均在姑息性手术后行全身化疗,根据患者MICA穿膜区等位基因是否为A5.1分为4组:(1)A5.1化疗+NK细胞治疗(A5.1+NK)组;(2)A5.1单纯化疗(A5.1)组;(3)非A5.1化疗+NK细胞治疗(no A5.1+NK)组;(4)非A5.1单纯化疗(no A5.1)组,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构建食管癌组织标本MICA等位基因A5.1的真核表达载体p TE-1A5.1,转染食管癌TE-1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检测p TE-1A5.1转染对TE-1细胞MICA蛋白表达的影响,LDH法检测TE-1细胞转染p TE-1A5.1前后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ELISA法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可溶性MICA及转染p TE-1A5.1前后TE-1细胞上清中可溶性MICA含量。结果:经过3年的随防,A5.1+NK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medium overall survival,m OS)为15.0个月,A5.1组为16.0个月,no A5.1+NK组为22.4个月,no A5.1组为16.0个月,no A5.1+NK组m OS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性别、ECOG评分及基因型与预后均无明显相关(P>0.05),将基因类型与是否NK细胞治疗进行交叉分析,no A5.1+NK组m OS明显长于其他3组(P<0.01)。转染p TE-1A5.1后TE-1细胞内MICA表达显著升高,培养液上清可溶性MICA分泌明显增加[(256.2±45.3)vs(45.3±11.5)pg/ml,P<0.01];与转染前相比,NK细胞对过表达MICA的TE-1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降低[(29.5±7.2)%vs(42.5±7.1)%,P<0.05]。结论:相对中晚期食管癌MICA穿膜区A5.1等位基因患者,非A5.1基因患者手术后化疗联合NK细胞的疗效较好,其机制与其不容易产生可溶性MICA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A5.1型mhc-相关分子A MICA等位基因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小杰 刘美晓 +3 位作者 谢云鹏 毛晓霞 孙一婵 陈志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697-1701,共5页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 目的探讨丝胶蛋白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胰岛细胞株INS-1凋亡相关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的影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3月,将大鼠胰岛细胞株INS-1分为3组:正常组胰岛细胞株INS-1不作任何处理,STZ组以STZ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丝胶蛋白组以STZ和丝胶蛋白作用胰岛细胞株INS-1。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 mRNA表达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正常组降低,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存活率较STZ组升高(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正常组升高,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细胞凋亡率较STZ组降低(P<0.05)。STZ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 mRNA/Bax mRNA、Bcl-2/Bax较正常组降低,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升高(P<0.05);丝胶蛋白组胰岛细胞株INS-1 Bcl-2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Bcl-2mRNA/Bax mRNA、Bcl-2/Bax较STZ组升高,Bax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STZ组降低(P<0.05)。结论丝胶蛋白可抑制STZ诱导的胰岛细胞株INS-1的凋亡,提高Bcl-2/Bax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脲菌素 凋亡诱导因子 基因 BCL-2 BCL-2相关X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抑素样蛋白1与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阮庆蓉 吴晓昀 +2 位作者 王晓青 段靳岚 杨天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治疗的患者107例,根据Lown氏分级法分为对照组40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istatin-like protein 1,FSTL1)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治疗的患者107例,根据Lown氏分级法分为对照组40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组35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20例和室性心动过速组1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浆FSTL1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FSTL1 mRNA表达水平。比较4组心电图指标、血浆FSTL1、FSTL1 mRNA表达水平。结果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FST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62±14.29)ng/L,(50.66±21.37)ng/L vs(24.58±10.15)ng/L,P<0.0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FSTL1水平显著高于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62±14.29)ng/L,(50.66±21.37)ng/L vs(31.83±9.54)ng/L,P<0.05];室性心动过速组FSTL1水平显著高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66±21.37)ng/L vs(39.62±14.29)ng/L,P<0.05]。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和室性心动过速组FSTL1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性心动过速组FSTL1 mRNA表达显著高于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患者血液中FSTL1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疾病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有望成为疾病预警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卵泡抑素相关蛋白 聚合酶反应 数据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相关性
11
作者 尹湘丽 朱权 +2 位作者 李吉 邹义洲 罗奇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9-330,共12页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 目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本研究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的关系,旨在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84例玫瑰痤疮患者(玫瑰痤疮组)外周血DNA样本,另收集22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DNA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测序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ing-based typing,PCR-SBT)和二代测序(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分析MICA基因多态性分型,并比较2种分型方法的准确性。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MIC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对所有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氨基酸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确定相关连锁SNP位点,并对MICA多态性分子进行分类。比较玫瑰痤疮组与对照组不同分类MICA多态性分子的分布频率差异。结果:玫瑰痤疮患者血生化检测结果以中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为主要特征,淋巴细胞计数无显著变化。PCR-SBT和NGS均能准确地鉴定MICA等位基因分型,其中MICA*010:01、MICA*008:04和MICA*019:01是玫瑰痤疮组最常见的等位基因;玫瑰痤疮组等位基因MICA*002:01、MICA*027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6.55%vs 18.16%、 1.19%vs 5.38%), MICA*009:01、 MICA*010:01分布频率均高于对照组(7.74%vs 3.36%、 31.55%vs18.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检测到5种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等位基因,其中玫瑰痤疮组MICA-A4、MICA-A9分布频率均低于对照组(16.07%vs 23.32%、7.74%vs 17.26%),MICA-A6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10.12%vs 4.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氨基酸序列聚类分析和SNP位点分析发现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并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Ⅰ型(C36+M129+K173+G206+W210+S215)和Ⅱ型(Y36+V129+E173+S206+R210+T215)。玫瑰痤疮患者I型MICA多态性分子与玫瑰痤疮易感性密切相关。结论:MICA基因多态性与玫瑰痤疮易感性相关。MICA基因存在6个连锁SNP位点,可据此将MICA多态性分子分为I型和II型,其中I型与玫瑰痤疮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基因A 白细胞抗原 玫瑰痤疮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反应-直接测序法 二代测序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MICA、MMP-9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3 位作者 肖萍 李扬 曹清华 乔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A,MICA)、MMP-9和NF-κB的表达及相互间的关系,为研究骨肉瘤组织中MICA蛋白表达和脱落机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骨肉瘤、11例骨母细胞...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A,MICA)、MMP-9和NF-κB的表达及相互间的关系,为研究骨肉瘤组织中MICA蛋白表达和脱落机制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骨肉瘤、11例骨母细胞瘤,8例骨化性纤维瘤和6例正常骨组织中MIC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MP-9和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MICA蛋白在骨肉瘤组织、骨母细胞瘤、骨化性纤维瘤和正常骨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6%(34/66)、9%(1/11)、0(0/8)、0(0/6),骨肉瘤组织中MICA表达与骨母细胞瘤(P=0.01)、骨化性纤维瘤(P<0.01)和正常骨组织(P<0.05的差异有显著性。(2)骨肉瘤组织中MMP-9和NF-κB表达率分别为55%(36/66)和73%(48/66);NF-κB与MICA(r=0.373,P<0.01)和MMP-9(r=0.536,P<0.0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MICA蛋白可作为骨肉瘤诊断的分子标志物;NF-κB可能参与MICA蛋白表达和脱落的分子机制,NF-κB可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HC相关蛋白a MICA MMP-9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 mRNA的表达
13
作者 余琳 陈敦金 叶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099-2101,共3页
目的:观察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braindamage,HIBD)新生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2,MAP-2)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钳夹右侧子宫内动脉造成胎鼠HIBD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观察宫内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braindamage,HIBD)新生鼠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2,MAP-2)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钳夹右侧子宫内动脉造成胎鼠HIBD动物模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动态观察脑组织中MAP-2mRNA水平变化。结果:各实验组MAP-2mRNA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减弱,其中缺血20min(A3组)、25min(A4组)以及30min(A5组)的MAP-2mRNA灰度扫描值较对照组(B3、B4、B5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IBD可造成新生鼠脑组织中MAP-2转录水平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缺血缺氧 逆转录聚合酶反应 微管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562和K562/AO2细胞HLA I类分子与MICA/B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梅家转 牛新清 +2 位作者 郭坤元 周健 魏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88-291,共4页
本研究探讨K562亲本细胞株及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O2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和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A/B)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K562/AO2细胞株HLAI类分子和MICA/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健康人NK... 本研究探讨K562亲本细胞株及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O2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和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A/B)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K562/AO2细胞株HLAI类分子和MICA/B的表达情况;LDH释放法测定3例健康人NK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K562和K562/AO2细胞的杀伤活性;效靶比10∶1时,用抗HLAI类分子单克隆抗体(W6/32)和抗MICA/B单克隆抗体(BAMO-1)分别封闭MHCⅠ类分子和MICA/B,观察NK细胞杀伤K562及K562/AO2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K562和K562/AO2细胞均不表达HLAI类分子,K562细胞的MICA/B表达较K562/AO2明显增高(P<0.01)。效靶比5∶1、10∶1、20∶1、30∶1时NK细胞杀伤K562和K562/AO2细胞的活性分别为(29.32±0.12)%、(45.33±0.78)%、(58.37±0.87)%、(72.37±0.96)和(12.47±0.91)%、(24.36±1.11)%、(33.29±1.03)%、(53.87±1.27)%,各效靶比时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较K562/AO2细胞明显增强(P=0.000);效靶比10∶1时W6/32不抑制NK细胞杀伤K562和K562/AO2细胞的活性,BAMO-1能明显抑制NK细胞杀伤K562和K562/AO2细胞的活性。结论:MICA/B在K562和K562/AO2细胞表达的差异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有关;NK细胞对K562/AO2细胞杀伤活性降低与HLAI类分子无关;MICA/B在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的低表达导致耐药肿瘤细胞对NK细胞杀伤敏感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MHC 相关分子A/B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MICA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3 位作者 肖萍 李扬 车丽洪 乔慧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中MHCI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A,MICA)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为探讨骨肉瘤的肿瘤免疫机制提供信息。【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MICA mRNA在11例新鲜骨肉瘤组织和5个骨肉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目的】检测骨肉瘤组织中MHCI类链相关蛋白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A,MICA)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为探讨骨肉瘤的肿瘤免疫机制提供信息。【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MICA mRNA在11例新鲜骨肉瘤组织和5个骨肉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66例石蜡包埋骨肉瘤组织、6例石蜡包埋正常人骨组织、9例新鲜骨肉瘤组织和5个骨肉瘤细胞株中MIC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骨肉瘤组织中MICA mRNA表达率为81.8%(9/11),5个骨肉瘤细胞株均表达MICA mRNA;MICA蛋白在骨肉瘤组织和正常骨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6%(34/66)和0%(0/6);骨肉瘤细胞株Saos-2、MG63和HOS阳性表达膜表面MICA蛋白,而细胞株U2OS和OS732只有少量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MICA mRNA和蛋白广泛表达于骨肉瘤组织和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HC I相关蛋白a MICA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邓汪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41-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s 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为骨肉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脂质体法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到骨肉瘤细胞U2OS,应用RT-PCR、明胶酶谱法和ELISA检测转染寡核苷酸后U2OS细胞MMP-9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骨肉瘤细胞可溶性MICA(s MICA)蛋白形成的影响,为骨肉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脂质体法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到骨肉瘤细胞U2OS,应用RT-PCR、明胶酶谱法和ELISA检测转染寡核苷酸后U2OS细胞MMP-9 m RNA表达,以及培养上清液中MMP-9的酶活性和s MICA蛋白浓度变化。结果:U2OS细胞转染MMP-9反义寡核苷酸后,MMP-9 m RNA表达及酶活性受到抑制;培养上清液中s MICA蛋白浓度下降(P=0.011)。结论:MMP-9可能参与骨肉瘤细胞s MICA蛋白形成,MMP-9可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侯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MHC I相关蛋白a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可溶性M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肺癌细胞MICA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梅花 周向东 +1 位作者 陈贵华 蒋幼凡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79-683,共5页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作为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对肺癌A549细胞人类MHCⅠ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human 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A,MICA)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VPA刺激处于对数...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作为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对肺癌A549细胞人类MHCⅠ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human 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A,MICA)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VPA刺激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肺癌A549细胞,培养24h后使用RT-PCR法检测肺癌A549细胞MICA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ICA蛋白水平,得出最佳VPA刺激浓度。分别以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的3条主要通路抑制剂即ERK1/2抑制剂(PD98059)、p38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JNK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A549细胞,再将VPA依照预定最适浓度分别加入培养24h。使用RTPCR法检测A549细胞MICA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ICA蛋白水平。使用ELISA法检测上述各组A549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泌型MICA(sMICA)蛋白水平。结果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加入VPA后A549细胞中MICA mRNA转录水平、MICA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使用p38蛋白激酶抑制剂SB203580、ERK1/2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均能显著减弱VPA诱导的A549细胞MICA mRNA及蛋白水平的提高(P<0.05);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sMICA浓度无差异。结论 VPA能增强肺癌A549细胞MICA蛋白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ERK、p38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肺癌 MHCI分子相关基因A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体外扩增的技术及其抗肿瘤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晨文 王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2-1357,共6页
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MAIT)细胞是参与抗菌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MAI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和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激活其他免疫效应细胞间接发挥抗... 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associated invariant T cell,MAIT)细胞是参与抗菌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治疗方面,MAI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和免疫监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还能激活其他免疫效应细胞间接发挥抗肿瘤效应,因此它拥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然而这些细胞的稀缺性和低效率的扩增阻碍了对其详细的分析和应用。研究MAIT细胞活化扩增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效应细胞,也为临床上应用MAIT细胞治疗肿瘤打下基础。该文就MAIT细胞体外扩增研究进展及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机制、作用与应用潜力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 体外扩增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相关蛋白 肿瘤 肿瘤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可溶性MICA蛋白负调控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19
作者 杨新蔚 张连生 +6 位作者 柴晔 曾鹏云 吴重阳 岳玲玲 李莉娟 郝正栋 李亮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重组可溶性MHCⅠ类分子相关A(soluble 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gene A,sMICA)蛋白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的表达、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和分... 目的:体外研究重组可溶性MHCⅠ类分子相关A(soluble 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gene A,sMICA)蛋白对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natural killer group 2 member D)的表达、杀伤白血病细胞的活性和分泌IFN-γ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选健康人外周血NK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重组sMICA组(200、500、800μg/L三亚组),相互作用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NKG2D表达水平,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K562的杀伤活性,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结果:200、500、800μg/L sMICA作用组与对照组相比,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均下调[(68.79±6.87)%,(55.75±9.31)%、(45.14±5.70)%vs(92.75±6.91)%,P<0.05或P<0.01],均抑制NK细胞杀伤白血病细胞K562的活性[(18.67±2.35)%、(15.01±2.25)%、(7.33±2.52)%vs(36.33±2.51)%,P<0.05或P<0.01],均抑制IFN-γ的分泌[(164.48±22.48)、(112.71±10.89)、(70.23±9.64)vs(313.72±16.06)pg/ml,P<0.05,P<0.01]。结论:急性白血病细胞表面脱落的sMICA可下调NK细胞NKG2D的表达和IFN-γ的分泌,抑制了N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可溶性MHC分子相关A蛋白 NK细胞 NKG2D 杀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b介导NKG2D调节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岗 巨虎 +3 位作者 肖宗宇 李文辉 曹立新 惠超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7-512,共6页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 目的:观察微小核糖核酸-10b(miR-10b)对脑胶质瘤细胞免疫效应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培养和传代,获得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按照1.0×105个/ml浓度制备细胞悬液,并设置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空白组,每组6个复孔。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分别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阴性对照、miR-10b模拟物、miR-10b抑制剂,空白组予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分离和培养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NK细胞表面NK细胞激活受体(NKG2D)表达,并检测各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链相关基因A(MICA)、UL16结合蛋白2(ULBP2)、UL16结合蛋白3(ULBP3)表达。结果:对照组、过表达组、低表达组转染效率分别为(93.55±2.05)%、(95.67±3.14)%、(94.18±3.26)%;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miR-10b表达升高,低表达组miR-10b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和空白组miR-10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降低、NKG2D表达降低,低表达组NK细胞不同效靶比杀伤活性均增高、NKG2D表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NK细胞杀伤活性均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相同效靶比NK细胞杀伤活性、NKG2D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过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降低,低表达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与空白组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miR-10b表达能够增加NK细胞表面NKG2D和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表面MICA、ULBP2、ULBP3表达,增强NK细胞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的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10b 脑胶质瘤 NK细胞激活受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相关基因A UL16结合蛋白2 UL16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