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2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微电网集群的分布式大信号稳定性强度评估及反馈控制设计
1
作者 刘宿城 栾李 +2 位作者 李龙 洪涛 刘晓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6266-6282,共17页
直流微电网集群由多个小型直流微电网(子网)互联而成,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弹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分布式能源的高渗透率和间歇性、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以及系统灵活多变的工作特性,导致直流微电网集群面临严峻的大信号稳定... 直流微电网集群由多个小型直流微电网(子网)互联而成,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弹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分布式能源的高渗透率和间歇性、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接入以及系统灵活多变的工作特性,导致直流微电网集群面临严峻的大信号稳定性问题。同时,现有分析方法主要通过模型降阶得到系统整体简化模型,以此借助非线性工具进行大信号稳定性分析,但并未充分考虑互联子网之间的耦合动态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为此,提出针对直流微电网集群的分布式大信号稳定性强度评估及反馈控制设计方法。首先建立直流微电网集群的分布式大信号模型;其次基于向量Lyapunov函数得到系统大信号稳定性判据,并定义稳定性强度和连接性强度,便于评估耦合动态对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导出满足稳定性的反馈控制设计;再次通过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所提方法在保守性方面的优势;最后通过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集群 分布式建模 大信号稳定性 向量lyapunov函数 稳定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性设计同时提高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2
作者 周婕 朱艳冰 +3 位作者 王兴华 李利君 姜泽东 倪辉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1-180,共10页
对黑曲霉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进行理性设计,以期获得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同时提高的突变体。采用FireProt服务器对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进行分析,筛选了4个单点突变体。利用定点突变获得突变体基因,并对突变体进行体外表达和纯化。以刺槐... 对黑曲霉来源的β-甘露聚糖酶进行理性设计,以期获得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同时提高的突变体。采用FireProt服务器对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进行分析,筛选了4个单点突变体。利用定点突变获得突变体基因,并对突变体进行体外表达和纯化。以刺槐豆胶为底物测定突变体的酶学性质,筛选出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同时提高的突变体E325M。相较于野生型酶(WT),突变体E325M的相对酶活力提高了33.8%。在60℃条件下处理1 h,E325M的残余酶活力提高了40.2%;E325M在60℃条件下的半衰期为72.2 min,是WT的1.22倍。表面静电荷分析表明,突变体E325M表面电荷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酶热稳定性的提高。分子对接分析表明,酶与底物氢键作用的增强可能是突变体E325M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同时提高的原因。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表明,突变体E325M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部分α-螺旋区刚性增加和催化重要残基D152、E206的柔韧性增强。本研究可为提高黑曲霉β-甘露聚糖酶热稳定性和酶活性提供一种有效策略,并为促进β-甘露聚糖酶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以及该酶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豆胶 Β-甘露聚糖酶 稳定性 催化活性 理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性设计的碱性蛋白酶AprEbl热稳定性改造及其潜在机制分析
3
作者 罗雅妮 胡刘秀 +4 位作者 刘志钰 高旭丽 陈宇 吴传超 刘艳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09-117,共9页
为获得耐高温、催化活性更好的碱性蛋白酶,本研究以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B66的碱性蛋白酶AprEbl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AprEbl的N183、G186、S265、S267、Y320位点具有较高的柔性。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突变位点,通过定点... 为获得耐高温、催化活性更好的碱性蛋白酶,本研究以来源于地衣芽孢杆菌B66的碱性蛋白酶AprEbl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AprEbl的N183、G186、S265、S267、Y320位点具有较高的柔性。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突变位点,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完成5个单点突变体酶的表达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然后挑选出2个优势突变体进行第二轮的组合突变。结果显示,经过两轮突变获得了1个热稳定性大幅提升且比活力与野生型基本持平的突变体S265H/S267F,该组合突变体在55℃和75℃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6.35倍和4.01倍,其余单点突变体在高温条件下的耐受性也比野生型更好。本研究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法探索了碱性蛋白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构建了稳定性和催化效率更高的碱性蛋白酶突变体,可为利用蛋白质工程技术改善碱性蛋白酶的酶学性质以满足工业需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蛋白酶 理性设计 B因子 定点突变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设计提高Blautia wexlerae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热稳定性
4
作者 冉凯旋 荀明强 +4 位作者 林凯欣 付育 王丽丽 张春晓 仪宏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192-201,共10页
为开发新的热稳定性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本研究对肠道益生菌Blautia wexlerae基因组进行挖掘,对疑似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表达,应用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表达蛋白功能,通过理性设计提高该蛋白热稳定性... 为开发新的热稳定性高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本研究对肠道益生菌Blautia wexlerae基因组进行挖掘,对疑似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进行表达,应用高效液相色谱鉴定表达蛋白功能,通过理性设计提高该蛋白热稳定性。结果表明,B.wexlerae糖磷酸异构酶基因具有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DPE)功能,最适温度60℃,最适pH7.0,转化率27.1%±1.1%;突变体DPE(H283A)最适温度较野生型提高5℃,70℃下半衰期为30 min,较野生型半衰期延长10 min,转化率达30.6%±2.6%,较野生型提高3.5%。本研究挖掘并鉴定了B.wexlerae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理性设计获得了热稳定性和酶活力均提高的突变体DPE(H283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utia wexlerae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阿洛酮糖 稳定性 理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作动器的复合控制设计及其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祁天军 李富荣 +2 位作者 黄绪山 王飞 赵钰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5-123,共9页
针对液压作动器(HA)位置跟踪,设计一种基于奇异扰动理论的复合控制方法。从时间尺度分离的角度,将HA分解为慢速机械子系统和快速液压子系统,并采用奇异扰动理论进行复合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带观测器反推控制器,提... 针对液压作动器(HA)位置跟踪,设计一种基于奇异扰动理论的复合控制方法。从时间尺度分离的角度,将HA分解为慢速机械子系统和快速液压子系统,并采用奇异扰动理论进行复合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带观测器反推控制器,提出一种类似滑模面的误差变量,将二阶机械子系统转化为一阶误差子系统,由此将HA的位置跟踪误差约束分解为一阶误差子系统的输出约束和一阶液压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通过奇异扰动理论的稳定性分析,证明通过合理选择控制参数,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位置跟踪误差约束和所需的稳定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液压作动器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影响,确保位置跟踪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与传统的降阶模型非线性控制器(RNC)和反步设计控制器(BDC)相比,所提方法在位置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作动器 复合控制设计 奇异扰动理论 稳定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稳定性考虑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优化
6
作者 韩玉婷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177-179,共3页
【目的】基于安全稳定性考虑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推进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对高效、精准、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方法】为优化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稳定性,满... 【目的】基于安全稳定性考虑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其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推进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对高效、精准、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方法】为优化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提升农业机械的安全稳定性,满足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控制与应用发展需要,文章研究了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概念、设计原则与设计内容,通过分析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中运用的技术要点,提出具有安全稳定性的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在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中结合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以及电磁兼容性等相关技术,能显著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结果】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农业机械的工作状态和外部环境,为控制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支持,运用优化算法和自适应算法,可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降低机器故障率和维护成本,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结论】设计人员应结合相关技术要点强化设计的实用性,提高农机的作业效率,促进农业领域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稳定性 农业机械电气控制系统 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随机时滞影响的广域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刘海波 梁鹏 刘子乾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106,共9页
针对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传输信号延时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随机时滞的广域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时滞的随机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假定时滞发生的概率服从伯努利分布,建立具有时滞概率分布特征和... 针对大规模互联电力系统中存在的传输信号延时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随机时滞的广域电力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首先,考虑实际电力系统中时滞的随机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假定时滞发生的概率服从伯努利分布,建立具有时滞概率分布特征和参数不确定性的系统模型;其次,为了引入更多随机时滞的概率分布信息,构造了包含系统状态信息、时滞信息及它们导数的增广向量和具有多重积分项的Lyapunov-Krasovskii(L-K)泛函,并运用广义自由权矩阵不等式处理泛函导数,得到其更加精确的上界;最后,利用Schur补引理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得到保证系统均方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现有其他方法相比,系统的时滞稳定裕度提高了73%,且存在参数扰动下达到稳定的时间减少了40%,结果的保守性得到了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力系统 随机时滞 稳定性 lyapunov泛函 积分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传输时滞的采样LFC系统稳定性新判据
8
作者 练红海 陈刚 +2 位作者 邓鹏 覃事刚 范春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5-965,共11页
利用Lyapunov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一类具有传输时滞的采样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使用PI控制策略,建立时滞相关变量和时滞无关变量分离的采样LFC系统闭环模型。其次,基于闭环函数方法,构造一... 利用Lyapunov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一类具有传输时滞的采样负荷频率控制(load frequency control,LFC)系统的稳定性问题。首先,使用PI控制策略,建立时滞相关变量和时滞无关变量分离的采样LFC系统闭环模型。其次,基于闭环函数方法,构造一个新的包含更多系统时滞和采样信息的增广闭环型Lyapunov泛函。再次,使用积分不等式估计Lyapunov泛函导数中的二次型积分项,获得一个低保性的时滞和采样周期相关稳定性新判据。最后,基于稳定判据讨论PI控制器参数与传输时滞或采样周期最大允许上界的关系,揭示传输时滞对采样周期最大允许上界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频率控制系统 稳定性 lyapunov泛函 采样周期 传输时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中/小尺度嵌套下大跨柔性光伏支架结构风振响应与稳定性分析
9
作者 何正东 李文杰 +3 位作者 张春伟 张勤 柯世堂 孙圆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28-537,共10页
为探究台风作用下大跨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风振特性和稳定性,基于天气预报模式(WRF)模式开展三维近地面台风高分辨率模拟,采用自定义场函数将中尺度台风作为小尺度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的入口边界条件;再结合某40m跨度柔性光伏支架... 为探究台风作用下大跨柔性光伏支架结构的风振特性和稳定性,基于天气预报模式(WRF)模式开展三维近地面台风高分辨率模拟,采用自定义场函数将中尺度台风作为小尺度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的入口边界条件;再结合某40m跨度柔性光伏支架提出3种结构优化模型,探究台风下阵列风压分布和非线性风振特性,并分析不同优化模型结构失稳全过程,最后建立大跨柔性光伏支架阵列结构失稳判定模型。研究表明,大跨柔性光伏支架阵列最大风压在迎风首排区域,最大风压系数为0.85,最小风压出现在第二排,最小风压系数为0.15;不同结构模型总位移均主要以垂向位移为主,且在迎风面首排边跨局部三角撑杆率先失效,失稳判定模型表明考虑交叉斜杆和横向连杆为大跨度柔性光伏支架阵列的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光伏体系 气动稳定性 风振响应 结构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柠檬汁的稳定性研究及感官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丹丹 欧阳侬非 +5 位作者 刘海燕 雷生姣 李文杰 吴俊倩 黄亿伟 朱骏冬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4-291,共8页
为充分利用不同品种柠檬之间的品质差异和风味特异性,该研究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混料设计研究各柠檬汁配比,确定感官评价最优的复配方案。柠檬汁的全果榨汁工艺因果胶、纤维、精油类物质的混入,会导致柠檬汁贮藏稳定性改变,... 为充分利用不同品种柠檬之间的品质差异和风味特异性,该研究以模糊数学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混料设计研究各柠檬汁配比,确定感官评价最优的复配方案。柠檬汁的全果榨汁工艺因果胶、纤维、精油类物质的混入,会导致柠檬汁贮藏稳定性改变,该研究在最优配方的基础上,以柠檬汁的离心沉淀率、粒径分布和稳定系数为响应值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化稳定剂及乳化剂配比,提高混合柠檬汁的稳定性。研究表明,青尤力克柠檬汁40.0%、香水柠檬汁27.8%、塔西提柠檬汁25.0%、小青柠汁7.2%,混合柠檬汁感官评分最高;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0.100%、黄原胶0.075%、大豆卵磷脂0.820%、蔗糖酯0.600%,柠檬汁离心沉淀率为1.195%,稳定性最优。同时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稳定剂、乳化剂的混合柠檬汁粒径分布在0.3~134.5μm,原混合柠檬汁的粒径分布在3.9~406.9μm,添加稳定剂、乳化剂的混合柠檬汁较原混合柠檬汁粒径变小、状态均一、色泽均匀,感官评分高。该研究为柠檬汁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能有效指导柠檬汁的生产,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汁 稳定性 粒径分布 模糊数学模型 混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足多趾机器人曲面攀附稳定性分析
11
作者 罗艺 江励 +2 位作者 谷世超 翟雪倩 郑昊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37,共6页
针对现有爬壁机器人在复杂曲面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足多趾攀附机器人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以提升机器人在变曲率表面的作业能力。设计具有独立自由度的多趾攀附模块(每趾含2个主动关节)和多自由度串联机械臂构成的复合... 针对现有爬壁机器人在复杂曲面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双足多趾攀附机器人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以提升机器人在变曲率表面的作业能力。设计具有独立自由度的多趾攀附模块(每趾含2个主动关节)和多自由度串联机械臂构成的复合机构。基于三点成面原理建立三维稳定性分析模型,通过以接触支点为原点构建局部坐标系,推导包含防滑落条件和防倾覆条件的稳定性判据。最后,结合运动学模型量化分析重心位置对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样机能够在平面、球面以及变曲率表面上稳定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足爬壁机器人 多趾攀附模块 稳定性 曲面攀附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中立型BAM神经网络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12
作者 张紫悦 李子阳 龙志文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7,共11页
本文研究时滞中立型BAM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问题,该模型扩展了传统的BAM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借助不等式技巧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等现代数学方法,建立了所研究模型与时滞参数无关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的新判据,所获... 本文研究时滞中立型BAM神经网络的稳定性问题,该模型扩展了传统的BAM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构造Lyapunov-Krasovskii泛函,借助不等式技巧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等现代数学方法,建立了所研究模型与时滞参数无关的全局渐近稳定性的新判据,所获理论结果推广并改进了已有文献中的相应结果.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型BAM神经网络 lyapunov稳定性理论 全局渐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势函数法的并网型直流微电网大扰动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武颖 徐永海 +1 位作者 王莹鑫 陈林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5,共12页
“双高”背景下的直流微电网呈现出非线性强、抗扰性差等特征,导致微电网在遭受大扰动时易产生电压大范围波动、失稳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针对并网型直流微电网模型,提出基于混合势函数法的系统大扰动稳定性判据,并从... “双高”背景下的直流微电网呈现出非线性强、抗扰性差等特征,导致微电网在遭受大扰动时易产生电压大范围波动、失稳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安全稳定运行。为此,针对并网型直流微电网模型,提出基于混合势函数法的系统大扰动稳定性判据,并从推导过程、基本原理的角度分析其稳定性判据保守性产生的机理;针对大、小扰动稳定性的关联,对比基于混合势函数法的大扰动稳定性判据与基于Lyapunov间接法的小扰动稳定性判据,并对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然后,分析系统参数、线路故障等因素对系统大扰动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设计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控制参数与主电路参数、确定系统稳定运行区域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验证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大扰动稳定性 混合势函数法 lyapunov间接法 V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缓冲装置参数对武器站射击稳定性影响分析
14
作者 刘万川 欧天界 +2 位作者 贾陆阳 景春温 刘跃东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基于某武器站摇架及其缓冲装置结构特点,分析该类型缓冲装置刚度、预压力以及阻尼等参数对零部件间撞击的影响规律,通过协调因素间关系,降低零部件间撞击,提高射击稳定性。建立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单个因素对射击稳... 基于某武器站摇架及其缓冲装置结构特点,分析该类型缓冲装置刚度、预压力以及阻尼等参数对零部件间撞击的影响规律,通过协调因素间关系,降低零部件间撞击,提高射击稳定性。建立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单个因素对射击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进行试验设计分析,对多个影响因素同时进行分析并得到设计区间内的最优解;为该类型的武器站缓冲装置设计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器站 缓冲装置 射击稳定性 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柔性气囊抛光工具的稳定性评价方法
15
作者 李路骋 王振忠 +1 位作者 黄雪鹏 刘祖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2-640,共9页
随着光学元件口径增大,抛光时间急剧增长,对加工过程特别是工具稳定性的评价将直接影响抛光收敛效率及精度。根据高效柔性气囊抛光工具在实际抛光生产工艺中的工况要求,文中开展了气囊工具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实验研究。对球冠半径为160 m... 随着光学元件口径增大,抛光时间急剧增长,对加工过程特别是工具稳定性的评价将直接影响抛光收敛效率及精度。根据高效柔性气囊抛光工具在实际抛光生产工艺中的工况要求,文中开展了气囊工具稳定性分析评价的实验研究。对球冠半径为160 mm气囊工具头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分析和开展主动磨损实验,提出并验证了在设计和生产中的性能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当抛光力幅值陡然增高后,对抛光斑进行检测,其表面粗糙度小于500 nm并且去除深度小于1.5μm时,证明气囊工具头已达到其使用寿命。采用该评价标准可以准确判断气囊工具头在使用时的磨损程度和稳定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抛光 气囊工具 稳定性评价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与微观结构调控研究进展
16
作者 梁艳 冶维财 +1 位作者 闫旺 陈雪飞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26-533,共8页
高熵合金作为一类突破传统合金设计理念的多组元金属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类合金由五种或更多元素以等物质的量比或接近等物质的量比混合而成,独特的相稳定性和复杂的微观结构赋予了它们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本... 高熵合金作为一类突破传统合金设计理念的多组元金属材料,在材料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这类合金由五种或更多元素以等物质的量比或接近等物质的量比混合而成,独特的相稳定性和复杂的微观结构赋予了它们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高熵合金相稳定性的定义与分类,包括单相固溶体合金、多相复合合金以及非晶态合金,并分析了影响相稳定性的因素,如元素种类、含量、比例以及制备工艺等。研究表明,通过元素选择、工艺优化和外场应用可有效调控高熵合金的相稳定性和微观结构,从而提升其性能。未来研究将聚焦于新型合金体系开发、理论模拟和实验研究结合以及探索新工艺。通过深入理解高熵合金的基本特性,有望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拓展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稳定性 微观结构 材料设计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扩帮增跨围岩稳定性研究及支护参数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亮 杜君武 王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4,共9页
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有时面临原有巷道断面尺寸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而需要扩帮的情况,针对扩帮增跨存在巷道围岩稳定性降低、扩帮施工工艺及支护设计等问题,以汇兴煤矿5-2煤层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赋存情况和现有支护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 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有时面临原有巷道断面尺寸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而需要扩帮的情况,针对扩帮增跨存在巷道围岩稳定性降低、扩帮施工工艺及支护设计等问题,以汇兴煤矿5-2煤层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赋存情况和现有支护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扩帮段围岩安全稳定性和顶板极限跨距,论证了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扩帮增跨可行性;对比分析了扩帮前后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塑性区发育特征和护巷煤柱安全稳定性,并结合巷道支护极限自稳平衡拱理论得出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扩帮前后两帮破坏深度基本不变,扩帮后顶板破坏高度和极限平衡拱高度分别增加了13.1%和10.9%。基于此,确定了扩帮段支护参数,提出了“扩帮前顶板补打锚索、扩帮时及时支护新掘顶板及扩帮侧帮部”的施工工艺。最后,进行了扩帮施工及支护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扩帮段围岩内部未见明显裂隙,围岩表面未出现明显片帮和移动变形,巷道整体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巷道 扩帮增跨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支护设计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的氧析出催化剂:催化机制、电极设计和稳定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往 刘宇澄 陈胜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4,共33页
近几十年来,氧析出反应因其在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中的关键作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它需要高效的催化剂例如IrO2和RuO2,来加速其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在所开发的低成本材料中,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较为有前景,其在碱性电解质... 近几十年来,氧析出反应因其在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中的关键作用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它需要高效的催化剂例如IrO2和RuO2,来加速其缓慢的反应动力学。在所开发的低成本材料中,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NiFe LDH)较为有前景,其在碱性电解质中表现出出色的氧析出性能,过电位很低,在10 mA·cm^(-2)处仅需200-300 mV。虽然人们在开发基于NiFe LDH的高效电催化剂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要进一步降低其过电位具有相当的挑战性。为了克服这个瓶颈,就需要明确识别其活性位点和催化机理,从根本出发来探究新的解决方案,以获得具有超低过电位的催化剂。本综述首先回顾了NiFe LDH的结构、组成和发展历史。虽然人们在研究催化活性位点和机制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但其真正的催化位点和机制仍然是模棱两可并存在争议的。我们对催化位点研究的代表性工作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对催化机理和活性位点能提供一些深入认识和理解。此外,我们还就增强其催化活性的各种策略,如杂原子掺杂和引入空位等,进行了总结并基于电子和几何结构对其活性提高原理进行了分类,为开发高性能的NiFe LDH基催化剂提供新的见解和方向。此外,催化剂的稳定性,尤其是在高电流密度等技术条件下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但常常被人们忽视。最新的研究表明,NiFe LDH基催化剂在高电流密度下运行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活性衰减。因此,本综述强调了稳定性问题的重要性,以引起更多研究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并分析了NiFe LDH基催化剂的衰减机理,总结和讨论了基于这些衰减机理开发的改善稳定性问题的最新策略。最后,本综述讨论了制备兼具优异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NiFe LDH基的高效催化剂的可能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层状双氢氧化物 氧析出反应 催化机制 电极设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设计的GH11家族木聚糖酶CDBFV的热稳定性改造及潜在机制研究
19
作者 韩雪 张阿娜 +3 位作者 王海燕 辛凤姣 谷天一 王钰璐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5-314,共10页
【目的】瘤胃真菌Neocallimastix patriciarum GH11家族木聚糖酶CDBFV在饲料、食品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提高其热稳定性对其生产应用十分重要。【方法】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机器学习等策略设计潜在CDBFV热稳定性突变体,在大肠杆菌... 【目的】瘤胃真菌Neocallimastix patriciarum GH11家族木聚糖酶CDBFV在饲料、食品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提高其热稳定性对其生产应用十分重要。【方法】使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机器学习等策略设计潜在CDBFV热稳定性突变体,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纯化,测定最适反应条件、比酶活和85℃孵育3 min后相对剩余活力,通过结构分析明确热稳定性提高机制。【结果】位于CDBFV N端基序~(36)GNNS~(39)具有较高柔性,对其改造设计的单突变体N37P和N38V在85℃孵育3 min后,相对活力分别降低至70.3%和55.1%,较野生型(48.7%)提升了21.6%和6.5%;进而,在相对活力提升显著的N37P基础上叠加已报道优势突变体N88G,构建双突变体N37P/N88G,其相对活力达到了73.4%,较野生型提高了24.7%;此外,将N37P/N88G在毕赤酵母中进行了分泌表达,在85℃处理3 min后,相对活力达到了88.8%;结构分析表明,N37P突变的引入使得CDBFV形成了新的氢键相互作用,降低活性位点附近柔性,并干预了糖基化形成,进而提高了热稳定性。【结论】成功得到了高耐热双突变体N37P/N88G,为提高GH11家族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动CDBFV在饲料工业等高温环境下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酶 柔性区域 稳定性 毕赤酵母 理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梁志强 郑民总 +1 位作者 李剑 朱尚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不确定性是岩石工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对岩石工程的稳定分析、设计与安全施工具有重要影响,而传统的确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不能考虑岩石工程的不确定性。针对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将可靠性理论、实验设计、数值模拟与响应面等方法有... 不确定性是岩石工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对岩石工程的稳定分析、设计与安全施工具有重要影响,而传统的确定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不能考虑岩石工程的不确定性。针对隧道工程中的不确定性,将可靠性理论、实验设计、数值模拟与响应面等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一种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与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稳定性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可靠性优化设计,建立了考虑不确定性的隧道工程优化设计方法,并将提出的方法结合隧道工程算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隧道工程设计、稳定性分析以及风险分析具有显著指导意义,为隧道工程的不确定性分析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不确定性 稳定性分析 可靠性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