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0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casing deformation in deep shale gas wells in Luzhou block,southern Sichuan Basin,SW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HAN Lingling LI Xizhe +5 位作者 LIU Zhaoyi DUAN Guifu WAN Yujin GUO Xiaolong GUO Wei CUI Yu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4期979-988,共10页
Based on structural distribution and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uzhou block,southern Sichuan Basin,as well as microseismic,well logging and in-situ stress data,the casing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deep shale gas wel... Based on structural distribution and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uzhou block,southern Sichuan Basin,as well as microseismic,well logging and in-situ stress data,the casing deformation behaviors of deep shale gas wells are summarized,and the casing 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identified.Then,the risk assessment chart of casing deformation is plotted,and the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asing deformation are proposed.Fracturing-activated fault slip is a main factor causing the casing deformation in deep shale gas wells in the Luzhou block.In the working area,the approximate fracture angle is primarily 10°-50°,accounting for 65.34%,and the critical pore pressure increment for fault-activation is 6.05-9.71 MPa.The casing deformation caused by geological factors can be prevented/controlled by avoiding the faults at risk and deploying wells in areas with low value of stress factor.The casing deformation caused by engineering factors can be prevented/controlled by:(1)keeping wells avoid faults with risks of activation and slippage,or deploying wells in areas far from the faulting center if such avoidance is impossible;(2)optimizing the wellbore parameters,for example,adjusting the wellbore orientation to reduce the shear force on casing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us mitigate the casing deformation;(3)optimizing the casing program to ensure that the curvature radius of the curved section of horizontal well is greater than 200 m while the drilling rate of high-quality reservoirs is not impaired;(4)optimizing the fracturing parameters,for example,increasing the evasive distance,lowering the single-operation pressure,and increasing the stage length,which can help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casing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huan Basin luzhou block shale gas well casing deformation mechanism fault activation risk assessment prevention meas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控储作用
2
作者 刘勇 刘永旸 +5 位作者 赵圣贤 尹美璇 李博 陈雷 吴帅材 谢圣阳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9,共11页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泸州—渝西地区为“一隆起、一洼陷、两缓坡”的古地貌格局,沉积区可划分为水下隆起区、水下斜坡带和水下低洼区。②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硅质矿物为主,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及黄铁矿次之。可识别出10种页岩岩相类型,主要发育硅质页岩相组合(S)和混合质页岩相组合(M),其中硅质页岩相组合(S)在水下隆起区更为发育,且纵向上更具连续性,是优质岩相组合。③不同地貌单元的页岩岩相的发育程度及储层参数(TOC、孔隙度、含气量)存在明显差异,水下隆起区页岩TOC值为3.03%~5.06%,平均值为4.25%;孔隙度为4.81%~6.30%,平均值为5.46%;含气量为1.70%~7.62%,平均值为5.05%,其页岩储层品质优于水下斜坡带和水下低洼区。平面上,优质页岩具有高TOC、高孔隙度和高含气量的特征,呈带状分布于水下隆起区及其周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模法 硅质页岩岩相 储层品质 水下隆起区 水下斜坡带 水下低洼区 沉积古地貌 龙马溪组 志留系 泸州—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及层级浓香型白酒窖泥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风味物质的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王依文 田瑶瑶 +8 位作者 张克粉 张宿义 高洁 唐红杰 宋川 唐羽 孙铭君 左勇 李琦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以浓香型白酒春秋季节不同层级的窖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以及优势微生物属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秋季窖... 以浓香型白酒春秋季节不同层级的窖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以及优势微生物属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秋季窖泥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整体高于春季窖泥。所有样本中,原核微生物共检测出21个门、45个纲、82个目、128个科、241个属,其中优势菌门7个,优势菌属43个;真核微生物共检测出7个门、19个纲、33个目、81个科、134个属,其中优势菌门5个,优势菌属34个。风味物质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季节及层级之间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差异显著,春季中层窖泥中风味物质种类多且相对含量高。相关性结果显示,Caproiciproducens、Aspergillus与多种风味物质的产生具有相关性,且在不同季节及层级的窖泥中与关键风味物质己酸和己酸乙酯呈正相关的微生物存在明显差异。这些结果从时间、空间的维度揭示了窖泥微生物组成以及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为窖泥中产香微生物的挖掘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微生物群落 浓香型白酒 风味物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酿造老车间四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4
作者 康承霞 秦辉 +7 位作者 蔡小波 张宿义 杨平 黄孟阳 廖川 刘怡 杨贵 张轩 《酿酒》 2025年第2期57-63,共7页
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老车间四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其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四季空气中夏季细菌丰富度最低,冬季真菌丰富度最低;物种数量细菌(9093种)显著高于真菌(5228种)。春季酿酒车间空气中的优势菌属... 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老车间四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其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四季空气中夏季细菌丰富度最低,冬季真菌丰富度最低;物种数量细菌(9093种)显著高于真菌(5228种)。春季酿酒车间空气中的优势菌属为高温放线菌属(Thermoactinomyces)、克罗彭施泰特氏菌属(Kroppenstedtia)、嗜热真菌属(Thermomyces)、枝孢霉属(Cladosporium)、曲霉属(Aspergillus)等;夏季优势菌属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嗜热真菌属、曲霉属等;秋季优势菌属为高温放线菌属、嗜热真菌属、曲霉属、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等;冬季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嗜热真菌属、嗜热子囊菌属、曲霉属等。各季节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由春季至冬季逐渐增大,冬季低温对空气中的真菌物种具有较强的选择作用。酿酒车间空气的特异性标志物种中,益于大曲和酿酒发酵的功能菌类主要分布于冬季和春季,且部分功能菌群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明析了浓香型白酒酿造老车间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在四季中的演替规律,从空气微生物的角度为剖析季节对浓香型白酒产质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浓香型白酒 酿酒车间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浓香双曲工艺酒醅发酵的影响
5
作者 杜宣慧 雷蕾 +10 位作者 秦辉 蔡小波 杨峰 黄孟阳 张宿义 杨平 廖川 曾智娟 李河 徐琼 蒲升惠 《酿酒》 2025年第1期57-63,共7页
以浓香双曲工艺为基础,在实验室控制发酵环境温度为10℃、20℃、30℃和40℃,对发酵后理化指标检测,发现在10℃和40℃时,淀粉消耗不完全。为进一步探究环境温度对浓香双曲工艺的影响,控制环境温度为24℃、28℃、32℃和36℃,对发酵过程中... 以浓香双曲工艺为基础,在实验室控制发酵环境温度为10℃、20℃、30℃和40℃,对发酵后理化指标检测,发现在10℃和40℃时,淀粉消耗不完全。为进一步探究环境温度对浓香双曲工艺的影响,控制环境温度为24℃、28℃、32℃和36℃,对发酵过程中糟醅理化指标、酵母菌和细菌的数量进行检测,发现发酵过程中糟醅的理化指标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具体地,不同发酵环境温度下,淀粉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且均在第4天后,消耗速率降低。还原糖先上升后降低,最后趋于稳定。酸度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发酵中后期,随着发酵环境温度的升高,酸度增加明显。不同环境温度下,水分的增加速率不同,但最终水分增加量无明显差异,酒精度在28℃环境温度下最高,36℃环境温度下最低。酵母菌和细菌的数量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发酵环境温度的升高,酵母菌数量下降明显,但不同发酵环境温度下酵母菌数量随发酵期的变化趋势相对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细菌数量级在发酵过程中整体维持在10~4~10~5cfu/g。结合国评委尝评和气相色谱结果可知,环境温度24℃和28℃酒体口感更接近,优于32℃和36℃,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发酵,基酒的风味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异,说明环境温度对浓香双曲工艺产酒生香影响显著,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将浓香双曲工艺发酵环境温度控制在2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温度 浓香双曲工艺 理化指标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装浓香型白酒不同挥发程度下的组分和风味分析
6
作者 周娜 黄志瑜 +3 位作者 刘悦 高崎 李宗毅 肖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9-453,共5页
白酒中的酸、酯、醇、醛等风味成分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经过贮存逐渐达到新的平衡。瓶装白酒的瓶口与瓶盖之间受加工的精度限制,会有微小间隙差异。由于酒液有表面张力,在出厂检查时虽然倒置不漏酒,但是由于封口间隙... 白酒中的酸、酯、醇、醛等风味成分在贮存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经过贮存逐渐达到新的平衡。瓶装白酒的瓶口与瓶盖之间受加工的精度限制,会有微小间隙差异。由于酒液有表面张力,在出厂检查时虽然倒置不漏酒,但是由于封口间隙大小不同等原因,会导致酒的某些成分挥发(或与空气发生反应),引起其组分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品味。本文从感官和理化角度分析了同一批次瓶装浓香型白酒不同条件下(静态平衡和非静态平衡状态下)挥发程度的变化规律,低度浓香型白酒水解速度快,醛类与酯类物质挥发水解快,酒的度数不同,挥发的程度也不同。深入研究酒体随时间变化以及因挥发造成的变化,对于酒类的存储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装白酒 浓香型 贮存年份 挥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W模式视角研究白酒文化融入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策略
7
作者 唐莉蓉 罗波 李宾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297,共5页
我国白酒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城市品牌”为白酒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水之源泉,木之根基。以城市品牌提升白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5W经典传播模式,以中国酒城泸州市为例,通过实地... 我国白酒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城市品牌”为白酒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水之源泉,木之根基。以城市品牌提升白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5W经典传播模式,以中国酒城泸州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专访酒博会外籍人士,分析中国白酒文化国际化发展过程的现实困境,探讨了白酒文化融入城市品牌国际化传播的机制与对策,在新发展格局下赋予城市品牌国际传播白酒文化的新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文化 城市品牌 国际传播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馥香风味曲对浓香酒产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刘民万 潘学森 +5 位作者 董伟杰 杨永秦 张宗举 张蕊 杨海清 潘少臣 《酿酒》 2025年第1期80-82,共3页
为了改善我公司浓香酒品质,进行了馥香风味曲的生产试验,将风味曲与包包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使用,综合分析各方案对浓香酒品质和产酒所产生的影响,方案二出酒率略高、理化感官指标也优于对照,更具推广价值,为今后浓香酒生产中曲子使用提... 为了改善我公司浓香酒品质,进行了馥香风味曲的生产试验,将风味曲与包包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使用,综合分析各方案对浓香酒品质和产酒所产生的影响,方案二出酒率略高、理化感官指标也优于对照,更具推广价值,为今后浓香酒生产中曲子使用提供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酒 风味曲 产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9
作者 符恒 赖富兵 《酿酒科技》 202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泸州白酒产业是一个传统性的重点行业,作为泸州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泸州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备受关注。本文概述了泸州白酒产业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就品质提升和如何把握消费者两方面给出了建议,重点... 泸州白酒产业是一个传统性的重点行业,作为泸州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泸州经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备受关注。本文概述了泸州白酒产业发展现状、面临挑战,就品质提升和如何把握消费者两方面给出了建议,重点强调了消费者在泸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旨在探讨如何推动泸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白酒产业 泸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大曲中产吡嗪类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李学思 曹振华 +1 位作者 李军 范馨予 《酿酒》 202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本项目主要以宋河中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优化出高产吡嗪类微生物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发酵液进行分析,确... 本项目主要以宋河中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优化出高产吡嗪类微生物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发酵液进行分析,确定该菌株具有较强的产四甲基吡嗪的能力。对该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制成强化大曲,用于酿酒生产,以增加白酒的健康活性因子,完善酒体风格,提高白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大曲 菌种筛选 菌种鉴定 四甲基吡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忆六十年前在泸州老窖
11
作者 李大和 《酿酒》 2025年第1期3-7,共5页
一甲子年前在泸州老窖开展轻工部下达项目的研究,对制曲、酿酒工艺的查定和多方面的试验,总结出在生产中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新老窖池窖泥成分检测和微生物分离选育,成功地创造了“人工培窖,新窖老熟”,并全国推广应用。
关键词 制曲酿酒工艺查定 窖池成分及微生物选育 泸州老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洪林 王怀厂 李晓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寻找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在开展流体包裹体检测、页岩微观孔隙观测、气泡变孔模拟等研究基础上,查明了泸州地区构造埋藏过程和生烃热演化过程,总结了泸州地区页岩气成藏特征和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泸州... 为寻找四川盆地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在开展流体包裹体检测、页岩微观孔隙观测、气泡变孔模拟等研究基础上,查明了泸州地区构造埋藏过程和生烃热演化过程,总结了泸州地区页岩气成藏特征和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大,在二叠纪—早三叠世生油,经历了中三叠世和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2次构造抬升,中三叠世抬升幅度有限,未导致大规模烃散失,燕山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期构造抬升晚于川东南且幅度小,利于页岩气保存;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孔发育,是由于中三叠世隆升时间短,强度小,未发生大规模排烃,大量液态烃保留在储集层中,有利于后期有机孔的大量形成,同时在晚三叠世—中白垩世,地层深埋发生液态烃裂解产气,地层广泛超压,有利于有机孔的后期保存;泸州地区三叠纪隆升虽然时间短、强度小,但是从模拟实验结果来看,可以导致原油稠化和气孔形成,对页岩气富集成藏有利。因此,发生在印支运动期的泸州地区的隆升造成原油稠化,有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泸州地区地层抬升时间晚,页岩气散失时间短,低角度层理缝发育,而纵向裂缝少,均有利于形成超压页岩气富集区。提出的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富集成藏规律,对于指导其他同类型油气勘探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地区 五峰组 龙马溪组 页岩储集层 页岩气 孔隙成因 隆升 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孔隙结构差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四川盆地泸州地区深层页岩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洪明 刘贤 +5 位作者 陈洋 于魏铭 赵宁 石学文 王猛 廖纪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8,共13页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储层品质、含气性差异明显,构造改造作用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控制作用,但关于深层页岩气的构造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相关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为此,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多尺度观察、... 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储层品质、含气性差异明显,构造改造作用对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控制作用,但关于深层页岩气的构造控制作用机理研究较少,相关认识尚不明确,制约了深层页岩气的勘探开发。为此,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多尺度观察、全岩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比分析了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地区不同构造单元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深层页岩孔隙结构和储层特征的差异,探讨了不同构造单元页岩孔隙结构差异与储层品质的耦合关系,明确了页岩气产量差异的内在地质原因,落实了构造改造作用下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向斜区页岩主要以有机质孔隙、非构造裂缝为主,孔径大;背斜区页岩孔隙结构被强烈改造,以矿物粒间孔、构造裂缝为主,矿物粒间孔狭长且定向排列,孔径小。②向斜区构造相对稳定,有机质孔隙、矿物粒间孔以及成岩裂缝保存较好,宏孔占比高,储集性能好,含气量和产量高;背斜区页岩储层发育大量构造裂缝与断层,孔隙和成岩裂缝被压实,孔径减小,储集性能变差,含气量和产量低。③距盆缘剥蚀区越远,构造越稳定的单元,保存条件越好,该类构造单元页岩储层越发育,含气量和产量越高,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越大。结论认为,构造运动对于压力系统的影响是形成不同构造单元深层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差异的重要因素,并控制了页岩储层的含气性与产量;向斜区深层保存条件好,远离剥蚀区,为勘探开发的最有利区,该认识可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泸州地区 构造单元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 孔隙结构 含气性 构造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期浓香型青稞酒糟醅理化指标及基酒香气组分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荣坤 冉茂芳 +6 位作者 张兵 范相巍 许涛 张立强 王松涛 沈才洪 杨平 《酿酒》 CAS 2024年第1期36-43,共8页
基于前期优化的浓香型青稞酒发酵工艺,探究不同发酵期(40 d,50 d和60 d)对浓香型青稞酒糟醅理化指标和基酒挥发性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期浓香型青稞酒出窖糟醅的水分、酸度、还原糖和淀粉差异显著(p<0.05)。随着发酵期... 基于前期优化的浓香型青稞酒发酵工艺,探究不同发酵期(40 d,50 d和60 d)对浓香型青稞酒糟醅理化指标和基酒挥发性香气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期浓香型青稞酒出窖糟醅的水分、酸度、还原糖和淀粉差异显著(p<0.05)。随着发酵期的增加,出窖糟醅的水分增加,还原糖、酸度和淀粉呈现下降趋势。延长发酵期有利于延长微生物分解代谢,提高淀粉的利用率,提升出酒率。不同发酵期青稞酒的挥发性香气组分含量差异较大。随着发酵期增加,挥发性香气组分的种类及总含量呈现增加趋势。酸类、醇类和酯类为主要的挥发性香气组分,酸类和醇类组分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可能与醇酸酯化合成酯类有关,与酯类组分的含量增加趋势相一致。长发酵期有利于提高青稞酒中酯类组分的含量,进而增加青稞酒的香气浓郁度和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发酵期 浓香型青稞酒 理化指标 香气组分 主组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双曲酿造工艺与酒醅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小波 杜宣慧 +5 位作者 曾智娟 秦辉 杨峰 胡玉 黄孟阳 林杨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7-13,21,共8页
本研究按照浓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利用不锈钢发酵容器,以混合均匀后的浓香产酒大曲和浓香生香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粉碎高粱为原料,采用清蒸混入、续糟发酵的生产方式,形成浓香双曲酿造工艺。通过常规理化分析技术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 本研究按照浓香型白酒工艺特点,利用不锈钢发酵容器,以混合均匀后的浓香产酒大曲和浓香生香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粉碎高粱为原料,采用清蒸混入、续糟发酵的生产方式,形成浓香双曲酿造工艺。通过常规理化分析技术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双曲酿造工艺酒醅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菌群进行测定和分析,以进一步探究其发酵机理。结果表明,整个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具有较明显的规律性,酒精度前期迅速增加,后期趋于平缓,并在第9 d时达到最大值。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317个属,其中真菌225个、细菌92个,酒醅中主要优势真菌属有2种,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在发酵过程中占绝对优势;主要优势细菌属有3种,发酵前期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占绝对优势,发酵后期unclassified-Lactobacillales占绝对优势。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理化因子有显著关系,对真菌而言,还原糖含量与双足囊菌属(Dipodascus)、嗜热子真菌属(Thermomyces)的相对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对细菌而言,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水分含量和酒精度与unclassified-Lactobacillales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酒醅发酵过程中温度、酒精度和酸度推动了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双曲酿造工艺 微生物群落 理化指标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水平井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精细开发的启示——以川南泸州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学锋 夏自强 +3 位作者 赵圣贤 何沅翰 高瑞琪 曹埒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5-747,共13页
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分析是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的重要环节,对储层品质综合评价、压裂差异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以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泸州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分析化验、水平井成像测井和地震... 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分析是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的重要环节,对储层品质综合评价、压裂差异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以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泸州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深层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岩心分析化验、水平井成像测井和地震等资料,从岩心天然裂缝描述、水平井成像测井发育特征、水平井天然裂缝与地震预测裂缝带之间的匹配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成像测井可准确识别3种天然裂缝类型,即高导缝、高阻缝和微断层;水平井识别裂缝走向与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一致,裂缝倾角分布规律与处于相同构造部位的评价井直井段总体相似;地震预测裂缝带控制成像测井岩心尺度天然裂缝发育,中强度曲率体裂缝带、低强度曲率体裂缝带、蚂蚁体裂缝带对岩心尺度天然裂缝的影响距离分别为110、80、30~50 m。泸州区块岩心尺度天然裂缝具“双高”特征(倾角高、方解石充填程度高),揭示的水平井岩心尺度天然裂缝发育特征与直井段、地震预测裂缝带之间的对应匹配关系,可为川南地区海相页岩天然裂缝精细表征、储层分类评价和差异化压裂工艺试验攻关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天然裂缝 深层页岩气 五峰组 龙马溪组 泸州区块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江城市降雨特性及雨洪关系分析——以四川泸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1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62-65,共4页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 沿江城市气候多变,外洪和内涝之间关系复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洪涝统筹是沿江城市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掌握沿江城市的暴雨、洪水特征,可提前预测不同降雨条件下河道洪水的特性及其对城区排涝的影响,对于城市防洪系统和排涝系统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洪涝预报预警,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泸州市为例,对暴雨时空分布特征、洪水特征规律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新形势下沿江城市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江城市 暴雨时空分布 雨洪特征 防洪排涝 四川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州区块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套变预防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雍锐 吴建发 +5 位作者 曾波 黄浩勇 崔帅 苟其勇 徐尔斯 赵圣贤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2,共10页
川南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占整个川南页岩气资源量的80%以上,其中泸州区块又是当前川南深层页岩气上产的重点区域。尽管深层百亿方产能建设已全面启动,但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川南深层页岩气开发仍面临构造特征复杂、断裂系统复杂、地应... 川南深层页岩气资源丰富,占整个川南页岩气资源量的80%以上,其中泸州区块又是当前川南深层页岩气上产的重点区域。尽管深层百亿方产能建设已全面启动,但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川南深层页岩气开发仍面临构造特征复杂、断裂系统复杂、地应力复杂等诸多挑战,套变问题尤为突出。泸州区块页岩气井套变率高达53%,导致平台井EUR低,严重制约规模效益开发。针对以上问题,文章通过持续技术攻关与试验,在多级断裂和地应力精细刻画、应力场失稳评价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性突破,形成了基于地质工程一体化工作模式的套变预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综合应用地质工程一体化套变预防技术,实现了从地质评价到钻井、压裂的全流程优化。科学优化了井眼轨迹,钻井过程中成功避开了主要的缝洞异常体和压力复杂带,压裂井套变率降至30%以下,成功实现了零丢段,平台井折算千米EUR提升超30%。泸州区块应用效果充分证明了地质工程一体化套变预防技术在预防套变和提升页岩气产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国内外深层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州区块 深层页岩 套变 地质工程一体化 井位部署 轨迹优化 精细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形学习算法的降雨数据时空分布特征提取及重构
19
作者 刘媛媛 刘业森 +4 位作者 刘方华 李梦阳 刘舒 李匡 任汉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98,共14页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 【目的】掌握精细化的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对于城市洪涝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十几年降雨监测站网密集且数据精细程度高,但时间序列较短;历史降雨资料时间序列长,但是精细程度低。【方法】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历史降雨资料,将流形学习算法引入到历史降雨资料重构中,从高分辨率降雨资料中,提取降雨的时空分别特征,基于该特征,将历史逐6 h的降雨空间数据重构为逐1 h的降雨数据,以满足城市洪涝风险分析的要求。【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重构数据高值区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在15%以内,低值区在20%以内,比传统插值处理的数据高值区误差降低了45%~85%,低值区降低了10%~40%。【结论】利用流形学习算法重构的历史空间降雨数据符合各地区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可提高降雨空间数据颗粒度,实现降雨时空分布精细化特征的有效、合理的提取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形学习 机器学习 暴雨时空分布 特征提取 低分辨率重构 泸州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粮和多粮酿造浓香型白酒对比研究
20
作者 罗杰 张宿义 +4 位作者 许德富 秦辉 蔡小波 杨艳 李德林 《酿酒》 CAS 2024年第6期83-89,共7页
研究分别采用单粮(高粱)和多粮(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和小麦)进行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对比研究单粮与多粮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粮产酒己酸乙酯含量高于多粮,乳酸乙酯含量低于多粮;单粮产酒窖香好;多粮... 研究分别采用单粮(高粱)和多粮(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和小麦)进行浓香型白酒的酿造,对比研究单粮与多粮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粮产酒己酸乙酯含量高于多粮,乳酸乙酯含量低于多粮;单粮产酒窖香好;多粮产酒粮香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粮发酵 多粮发酵 浓香型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