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供热系统研究
1
作者 彭磊 张昌建 +3 位作者 罗景辉 姜钊乐 杨国栋 牛靖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井口防冻应用中存在的低运行效率和供热不稳定等问题,以邢东矿井口供热项目为工程案例,介绍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技术在井口防冻中的应用。通过将冷凝温度降低至30℃以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并减少压缩机... 为了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井口防冻应用中存在的低运行效率和供热不稳定等问题,以邢东矿井口供热项目为工程案例,介绍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技术在井口防冻中的应用。通过将冷凝温度降低至30℃以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并减少压缩机的涡旋行程来提高压缩机效率,设计了双氟制冷剂循环系统,研发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配套的热管供热系统。通过典型工况日测试系统的换热量和COP,结果显示:在环境平均温度-12℃的条件下,井口送风温度保持在2℃以上,每台热管换热器平均换热量达302.9kW,系统的平均COP为4.12。在一个供暖季中,系统总供热量为1302175.8kW,平均COP为4.45,运行稳定,符合设计要求。与原蒸汽供热系统相比,该系统可节约运行费用12.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为推动新型井口供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温度 压缩比 双氟制冷剂 小压比热泵机组 热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糠醛精制装置工艺优化降低抽出油溶剂含量 被引量:1
2
作者 魏川林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8-21,共4页
糠醛精制装置受糠醛结焦温度所限,抽出油回收系统经三效蒸发后,汽提塔底温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在加工高芳烃原料时,因溶剂对芳烃溶解性好,产品抽出油溶剂含量高。采用抽出液二次加热的方法可以提高抽出油汽提塔底温度,对降低抽出油溶剂... 糠醛精制装置受糠醛结焦温度所限,抽出油回收系统经三效蒸发后,汽提塔底温度难以进一步提高。在加工高芳烃原料时,因溶剂对芳烃溶解性好,产品抽出油溶剂含量高。采用抽出液二次加热的方法可以提高抽出油汽提塔底温度,对降低抽出油溶剂含量效果较好。通过模拟计算得出安装抽出液二次加热器的最优位置,推荐设置在三效蒸发塔与闪蒸塔之间,相比无二次加热可以降低抽出油溶剂含量约83.1%。计算得出汽提塔最优汽提蒸汽用量为塔底抽出油量的5%,汽提塔顶温度和汽提塔底抽出油溶剂含量近似成反比关系,但汽提塔顶温度的提高需要注意塔顶气中携带油的影响。小负荷运行或者设计加工量较小的装置,通过设置抽出油循环流程,可提高汽提塔底温度,有利于降低汽提塔底溶剂含量。通过设置抽出油二次加热、抽出油循环流程,优化汽提塔操作压力、塔顶温度、汽提蒸汽量等,实际运行可以将抽出油溶剂质量分数控制在小于150μg/g,降低了装置溶剂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醛精制装置 二次加热 抽出液 抽出油 溶剂含量 汽提塔压力 汽提蒸汽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注入站注聚单耗影响因素分析及节能措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姝祺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2期18-22,共5页
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主力技术,其中注聚系统能耗是注入过程中最主要的能耗点,而注聚单耗是衡量耗电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注聚泵容积效率、不同压力损失、回流比等对注聚单耗的影响,采取注聚泵结构优化、加装变... 聚合物驱油技术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主力技术,其中注聚系统能耗是注入过程中最主要的能耗点,而注聚单耗是衡量耗电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注聚泵容积效率、不同压力损失、回流比等对注聚单耗的影响,采取注聚泵结构优化、加装变频器等技术措施,并通过加强注聚泵日常维护、控制采暖温度等管理措施,实现了注入体系平稳、连续注入,进一步保证了开发效果,优化注聚泵结构后聚合物注入站注聚单耗由原来的2.36 kWh/m3降为1.44 kWh/m3。达到了降低注聚单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站 注聚单耗 耗电量 注聚泵容积效率 压力损失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分体式热管-热泵供暖系统在煤矿井口防冻中的特性研究
4
作者 任贵阳 鲍玲玲 +1 位作者 吕向阳 赵耀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同时更好地满足煤矿井口防冻特殊工艺要求,将空气源热泵与热管技术相耦合,使用小压比热泵机组搭建了空气源分体式热管-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平台。该耦合系统中蒸发器和冷凝器两端均采用相变传热的方式,并对其进行... 为提高空气源热泵的性能,同时更好地满足煤矿井口防冻特殊工艺要求,将空气源热泵与热管技术相耦合,使用小压比热泵机组搭建了空气源分体式热管-热泵供暖系统实验平台。该耦合系统中蒸发器和冷凝器两端均采用相变传热的方式,并对其进行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性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耦合供暖系统即使在0℃左右的室外条件下,耦合机组的系统制热性能仍可达到4.5以上,远远优于传统空气源热泵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式热管 小压比热泵机组 相变传热 新型供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涡轴发动机喘振故障分析
5
作者 林柏生 黄南都 +1 位作者 刘志天 赵黎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5期86-88,共3页
针对某型涡轴发动机喘振故障,通过稳态测试数据和动态测试数据的详细分析对比,确定了故障时序,准确定位故障原因为燃油加温条件下低压泵腔体结构堆积空气,进而引起燃油压力持续掉压且压力偏低所致。燃油压力不足导致供油偏少,引起发动... 针对某型涡轴发动机喘振故障,通过稳态测试数据和动态测试数据的详细分析对比,确定了故障时序,准确定位故障原因为燃油加温条件下低压泵腔体结构堆积空气,进而引起燃油压力持续掉压且压力偏低所致。燃油压力不足导致供油偏少,引起发动机迅速掉转,电子控制系统为维持发动机动力涡轮恒定的调节逻辑,急剧供油,导致富油燃烧,急剧升高的燃气温度导致燃气涡轮进口形成“热节流”,引起发动机喘振。通过半物理仿真和整机试验进行了故障复现验证,并提出了改进措施。该故障的分析和排除能为其他型号排故和燃油泵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轴发动机 喘振 燃油加温 低压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负荷运行下600MW机组给水泵小机低压调节阀故障检测
6
作者 蔡龙挥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1期54-56,共3页
600MW机组的压差拟合系数在低压缸增益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这一波动会对给水泵小机低压调节阀故障检测造成严重干扰。为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高负荷运行下600MW机组给水泵小机低压调节阀故障检测研究。在600MW机组数学模型中... 600MW机组的压差拟合系数在低压缸增益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这一波动会对给水泵小机低压调节阀故障检测造成严重干扰。为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高负荷运行下600MW机组给水泵小机低压调节阀故障检测研究。在600MW机组数学模型中引入循环水的有效比热容参数,将其转化为以低压调节阀开度为核心的形式,将对应的运行参数代入600MW机组数学模型中,根据模型输出结果与当前低压调节阀开度理论上的模型输出结果之间的偏移量对故障的程度做出判断,并选择已知参数中的值作为验证参数确定具体的故障类型。在测试结果中,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低压调节阀故障的有效检测,实际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负荷运行 600MW机组 给水泵小机 低压调节阀 故障检测 控制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双级压缩循环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伟 金苏敏 +1 位作者 陈建中 武文彬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8-61,共4页
通过综合分析,选择将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双级压缩循环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以适应低温工况。算例计算结果表明,系统排气温度及各压缩机压缩比均优于普通单级循环系统,性能系数较高,系统具备一定的低温适应性。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双级压缩 低温 压缩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应用范围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斌 陈光明 宣永梅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提出了一种复叠热泵机组,以解决常规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寒冷地区冬季使用压缩比高、效率低等问题。计算结果表明,该机组能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较低的室外环境温度下节能运行。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冷热水机组 复叠 压缩比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能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性能实验 被引量:6
9
作者 曹琳 倪龙 +1 位作者 李炳熙 吕永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1-75,共5页
为了探索蓄能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原理及应用的可行性,研制了实验样机,并通过实验测试对机组在各种模式下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在蓄热、蓄热蓄冷、单供热水以及供热水同时供冷水模式下均能实现高效运行,尤其是在蓄热蓄... 为了探索蓄能型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的原理及应用的可行性,研制了实验样机,并通过实验测试对机组在各种模式下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组在蓄热、蓄热蓄冷、单供热水以及供热水同时供冷水模式下均能实现高效运行,尤其是在蓄热蓄冷和供热水同时供冷水模式下机组运行平均能效比更高;在蓄能运行时,蓄冷罐和蓄热罐内水温分布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机组的蓄能能力.增加蓄冷罐的体积以及降低压缩器启动控制点的位置,有助于改善机组的节能效果和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能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能效比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泵用双螺杆压缩机内压力比调节方式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林芬 何永宁 +3 位作者 曹锋 张业强 殷叔靖 李耀全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98,共5页
高温工业热泵运行时热源温度波动较大,压缩机外压比变化导致内外压比不相等,压缩机功耗上升,热泵能效下降。本文提出了采用经济器补气过程调节双螺杆压缩机内压力比的调节方式。通过向压缩腔中补充制冷剂气体,调节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内... 高温工业热泵运行时热源温度波动较大,压缩机外压比变化导致内外压比不相等,压缩机功耗上升,热泵能效下降。本文提出了采用经济器补气过程调节双螺杆压缩机内压力比的调节方式。通过向压缩腔中补充制冷剂气体,调节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内压缩最终压力,使其与排气管道中压力相同,消除欠压缩过程,使压缩机实际压缩过程接近多变过程,降低运行附加功耗,增大热泵能效比。实验得到冷凝器90℃出水工况下不同补气压力时热泵的性能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优补气压力下,压缩机绝热效率与热泵制热能效比同时达到最大,可实现通过调节补气压力调节压缩机内压力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髙温热栗 双螺杆压缩机 内压力比调节 补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拟合的螺杆热泵机组变工况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光勤 卢军 +1 位作者 王亮 陈鹏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6,共5页
建立了反映额定工况下机组COP随负荷率变化的基础性能系数函数。考虑冷凝器进水温度及水量、蒸发器出水温度及水量的变化对机组COP的影响,拟合得到蒸发器、冷凝器的水温和水量修正系数的多项式函数,对基础性能系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机... 建立了反映额定工况下机组COP随负荷率变化的基础性能系数函数。考虑冷凝器进水温度及水量、蒸发器出水温度及水量的变化对机组COP的影响,拟合得到蒸发器、冷凝器的水温和水量修正系数的多项式函数,对基础性能系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机组在变工况时的能效模型。经验证可知,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制冷和制热工况下的误差分别为-7.66%~5.41%和-5.71%~1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热泵机组 基础性能系数 COP 负荷率 变工况 水温 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机干燥部低压蒸汽热泵供热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晓弟 罗正芳 +3 位作者 阎尔平 纪敏 黄生 隋建设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0,共5页
通过设计、研究和生产运行实例,分析了低压蒸汽热泵的技术要点及推广价值。研究发现,为了提高热电厂的发电量,背压排汽压力一般确定为0.5MPa。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工作蒸汽小于0.5MPa的低压蒸汽热泵供热系统是目前的工作要点。
关键词 热电合供 低压蒸汽热泵 供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燃气机驱动压缩式热泵冷热水机组运行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侯根富 段常贵 马最良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8,共4页
对采用国产制冷机及部件设计研制的热泵冷热水机组进行了调试、试运行及运行特性测试 ,结果表明 ,机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提高供水温度的措施是可行的。在不计燃气机缸体冷却热的条件下 ,一次能源利用系数仅供热时达 0 .97,同时供热... 对采用国产制冷机及部件设计研制的热泵冷热水机组进行了调试、试运行及运行特性测试 ,结果表明 ,机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提高供水温度的措施是可行的。在不计燃气机缸体冷却热的条件下 ,一次能源利用系数仅供热时达 0 .97,同时供热供冷时可达 1 .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燃气机 冷热水机组 运行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变工况热泵机组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京胜 岳丰田 +3 位作者 杜晓丽 刘存玉 高涛 吴学慧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0,共5页
根据多功能制冷供热系统特点及要求,结合制冷热力学原理及计算分析结论,对多功能机组制冷系统循环形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选用两台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作为机组的压缩机。该机组较好地实现了压缩比变化较大时工况转换,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能... 根据多功能制冷供热系统特点及要求,结合制冷热力学原理及计算分析结论,对多功能机组制冷系统循环形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选用两台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作为机组的压缩机。该机组较好地实现了压缩比变化较大时工况转换,具有良好的负荷调节能力和适应性。经现场实施及运行结果表明,多功能机组及其系统满足了多功能需要、达到了设计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降温 余热利用 多功能热泵机组 制冷供热系数 压缩比 中间冷却多级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单体泵燃油系统低速供油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若 刘福水 +3 位作者 王沛 孙柏刚 张峥 高永利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0-75,共6页
在电控单体泵试验台上进行了低速供油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喷油持续期、凸轮轴转速条件下的喷油压力和针阀升程变化情况,并研究了低速时电控单体泵的喷油量循环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控单体泵低速工况时,电控单体泵喷油压力与针... 在电控单体泵试验台上进行了低速供油特性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喷油持续期、凸轮轴转速条件下的喷油压力和针阀升程变化情况,并研究了低速时电控单体泵的喷油量循环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电控单体泵低速工况时,电控单体泵喷油压力与针阀升程曲线存在明显波动,并随凸轮转速增加,波动变化减弱;在不同喷油持续期内,大持续期喷油压力与针阀升程曲线波动规律与小喷油持续期一致;低转速下小喷油持续期喷油量循环波动小于大持续期工况,且随凸轮转速增加,喷油量循环波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电控单体泵 低速 供油特性 喷油压力 针阀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空气源热泵热回收机组的比较 被引量:10
16
作者 唐毅 杨仕超 林昌元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6,共5页
介绍了部分热回收、传统全热回收和两级串联的全热回收机组的特点及节能效果,重点介绍了两级串联的全热回收机组,该机组具有部分热回收机组和传统的全热回收机组的优点,为解决热水温度、热水产量与机组制冷效率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 介绍了部分热回收、传统全热回收和两级串联的全热回收机组的特点及节能效果,重点介绍了两级串联的全热回收机组,该机组具有部分热回收机组和传统的全热回收机组的优点,为解决热水温度、热水产量与机组制冷效率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比分析了3种机组在工程中应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机组 冷凝热 部分热回收 全热回收 两级串联全热回收机组能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V空调新风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洪欣 戎卫国 张晨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2-74,57,共4页
介绍了VRV空调常见的新风处理方式。结合h-d图,分析了不同的新风处理方式对应的气流组织形式,指出选择新风处理设备时应使新风处理过程的热湿比与实际要求一致。
关键词 VRV空调 全热交换器 高静压新风机组 热湿比 空调新风 VRV 系统设计 新风处理 气流组织形式 处理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驾岭煤矿双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昌建 王景刚 +1 位作者 梁界武 袁常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3-46,共4页
该热泵系统以云驾岭煤矿电厂冷却水、矿井排水作为双水源,热源温度变化范围在7~50℃之间;采用高温热泵机组和低温热泵机组优化匹配,可以同时输出70~80℃高温热水和40~55℃中温热水及7~12℃空调冷水,回收电厂冷却水和矿井排水中的废... 该热泵系统以云驾岭煤矿电厂冷却水、矿井排水作为双水源,热源温度变化范围在7~50℃之间;采用高温热泵机组和低温热泵机组优化匹配,可以同时输出70~80℃高温热水和40~55℃中温热水及7~12℃空调冷水,回收电厂冷却水和矿井排水中的废热用于云驾岭煤矿工业区建筑供暖、空调和制取生活热水及井筒防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源 热泵系统 优化匹配 高温热泵机组 低温热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低温热回收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集热侧设计计算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晓磊 王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103,74,共6页
基于传统太阳能热泵系统,提出了新型的太阳能-低温热回收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构建方式。针对系统集热侧的设计,建立了太阳能保证率、单位面积流量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居住、商业、办公3类建筑为研究对象,得到了这3类建筑的推荐... 基于传统太阳能热泵系统,提出了新型的太阳能-低温热回收空气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构建方式。针对系统集热侧的设计,建立了太阳能保证率、单位面积流量等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以居住、商业、办公3类建筑为研究对象,得到了这3类建筑的推荐太阳能保证率。以实验为基础,测试得到了集热器单位面积流量的最优值。计算与测试表明太阳能保证率的大小与建筑热负荷特性、热泵机组制热性能、室外气象条件等因素相关,不同类型建筑的太阳能保证率差异显著,其数值大小主要与蓄热水箱所需的最高蓄热水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低温热回收空气源热泵 热负荷特性 太阳能保证率 集热器 单位面积流量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规定下对机组IPLV的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一太 田华 李敏霞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0,共6页
介绍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的原理和分析,并根据我国规定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制定IPLV标准的建议。由于在IPLV原始定义和测量方法方面都来自美国,我国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并且IPLV与SEER的定义和测... 介绍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的原理和分析,并根据我国规定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实际情况,提出对制定IPLV标准的建议。由于在IPLV原始定义和测量方法方面都来自美国,我国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并且IPLV与SEER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上可能会产生交叉的碰撞,这里提出一些新的理解和建议,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冷水(热泵)机组 能效比EER 空调26℃ 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