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tka-Volterra数学模型在草地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慧忠 张新全 《草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介绍了Lotka-Volterra数学模型建立、求解方法,详细讨论了该模型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特点。通过分析认为可以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调控草地生态系统中载畜量与草地牧草产量间的关系,从而准确指导草地畜牧业生产。
关键词 lotka-volterra数学模型 草地管理 捕食与被捕食 草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化流动的数学物理描述及空化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洪方文 袁国辉 +2 位作者 翟树成 郑巢生 刘登成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9,共14页
空化流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它的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长期以来形成了流体力学领域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空化的相变本质进行了阐述,系统地介绍了空化流动的数学物理描述,回顾了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空化模型国内... 空化流动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流体力学现象,它的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长期以来形成了流体力学领域的重要方向。本文对空化的相变本质进行了阐述,系统地介绍了空化流动的数学物理描述,回顾了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的空化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并详细地推演了以输运方程为基础的蒸发冷凝空化模型和泡动力学空化模型,可为空化流动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空化流动数学物理描述 空化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全周期悬浮力数学模型
3
作者 杨艳 吴苏 +1 位作者 刘程子 刘泽远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7-1136,I0027,共11页
现有的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悬浮力数学模型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反映在定转子极不完全重叠区间不同方向绕组电流以及在定转子极完全重叠区间边缘磁通对悬浮力分布的作用,影响电机的悬浮精度。为提高悬浮精度,针对该电机... 现有的单绕组宽转子齿结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悬浮力数学模型存在一定不足,无法反映在定转子极不完全重叠区间不同方向绕组电流以及在定转子极完全重叠区间边缘磁通对悬浮力分布的作用,影响电机的悬浮精度。为提高悬浮精度,针对该电机结构特性建立新的磁导表达式,将等效磁路法与虚位移法结合,建立考虑绕组电流耦合关系及边缘磁通的全角度范围悬浮力数学模型。经有限元分析,验证该数学模型能够准确反映出绕组电流耦合作用以及边缘磁通对悬浮力分布的影响,克服了现有数学模型的不足,能够准确拟合有限元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新型全周期数学模型在实现电机稳定悬浮的同时,能提高悬浮精度,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该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为电机拓扑结构创新、控制方法优化以及容错控制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 单绕组 宽转子齿 数学模型 耦合关系 虚位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理念下“故事数学”的执行路径与课堂模型
4
作者 周智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40-44,共5页
“故事数学”是一种以跨学科理念为引领的新型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重构数学认知路径,帮助学习者在具象认知中逐步建构抽象思维,推动育人方式由单一的学科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实践中,基于情感温度、思维深度、创生广度的目标... “故事数学”是一种以跨学科理念为引领的新型教学思路与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重构数学认知路径,帮助学习者在具象认知中逐步建构抽象思维,推动育人方式由单一的学科导向向素养导向转变。实践中,基于情感温度、思维深度、创生广度的目标指引,确立学材故事化、学堂场景化、学生角色化、学程情节化、学创资源化的执行路径,并构建“起(趣引学)—承(续建构)—转(化应用)—合(融拓展)”的结构化课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常规课 故事数学 结构化 课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农业配水规划数学模型
5
作者 张静文 吴文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4-241,共8页
为解决农业水资源分配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准确分配农业水资源,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为目的,探讨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方法。先建立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该不确定性作物水分... 为解决农业水资源分配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准确分配农业水资源,以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利用为目的,探讨基于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的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方法。先建立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利用该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描述农作物生长不同阶段需水量与农作物产量的关系,再依据该关系和多目标整数规划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农作物生育期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数学模型,并运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求解农作物生育期多目标整数规划配水数学模型后,得到含不确定性农业水资源配水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运用不确定性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描述农作物需水量与产量的关系,并可在不同阶段为不同种类农作物进行水资源配水,有效提升农作物经济效益和品质,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数学模型 不确定性 农业水资源 配水方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磷肥施用量与磷素养分平衡的数学模型构建
6
作者 曹钻 胡艳 刘雪云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了优化棉花磷肥施用量,保证磷素养分平衡,选择Logistic模型分析棉花不同生长期的磷素积累量,之后使用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分析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构建了一种线性加平台数学模型,模拟磷肥施用量和棉... 为了优化棉花磷肥施用量,保证磷素养分平衡,选择Logistic模型分析棉花不同生长期的磷素积累量,之后使用指数模型和线性模型分析施磷量与土壤速效磷含量之间的关系;基于肥料效应函数法,构建了一种线性加平台数学模型,模拟磷肥施用量和棉花产量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养分平衡法确定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当磷肥施用量逐渐增加,棉花的产量也随之提高,当磷肥(P_(2)O_(5))施用量在83.99 kg/hm^(2)时,子棉产量达最高,为6 410.784 kg/hm^(2)。通过优化施肥策略,确定棉花磷素输入量为21.98 mg/kg,对应磷肥(P_(2)O_(5))施用量为82.64 kg/hm^(2),该施肥量既能保证棉花产量,也能确保磷素养分获得和支出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磷肥 施用量 磷素养分平衡 数学模型 肥料效应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个数学模型所计算的乳酸阈值游泳速度与青少年精英运动员中长距离自由泳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吴小彬 邹鑫诺 +3 位作者 戴承铭 赵婧 陆乙锋 沈宇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保持稳定且逐步提高的配速是实现运动目标的关键,常用的数学模型拟合出的乳酸阈值游泳速度参数是否能预测青少年精英运动员中长距离自由泳的比赛表现,可以帮助运动员科学制定运动训练计划以及在比赛中进行合理配速。文章选取91名青少年... 保持稳定且逐步提高的配速是实现运动目标的关键,常用的数学模型拟合出的乳酸阈值游泳速度参数是否能预测青少年精英运动员中长距离自由泳的比赛表现,可以帮助运动员科学制定运动训练计划以及在比赛中进行合理配速。文章选取91名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其中男性运动员51名,女性运动员40名,均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对其进行5*200 m的递增负荷测试实验,测量其200 m自由泳分段成绩、总成绩以及即刻血乳酸值。研究发现,4 mmol/L的乳酸阈值不是评估有氧能力的唯一精准指标,教练员应在中长距离自由泳比赛中根据不同模型计算的个体乳酸阈游速制定合理的配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乳酸阈游速 中长距离自由泳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成绩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复杂产品设计指标分解关联定量分析
8
作者 谷孙权 张海柱 +2 位作者 黎荣 饶坝 汪豪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79-1486,共8页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指标演化过程中关联关系往往会使分解的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被高估或低估的问题,且鉴于设计指标分解与群落生态学类似,提出了一种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设计指标分解关联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复杂产品演化过程,定义... 针对复杂产品设计指标演化过程中关联关系往往会使分解的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被高估或低估的问题,且鉴于设计指标分解与群落生态学类似,提出了一种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设计指标分解关联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复杂产品演化过程,定义了设计指标分解过程中的生态主体和关联关系;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了系统与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之间的分解关联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结合最小二乘法求解了模型系数,定量分析了设计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以高速列车系统指标能耗与子功能结构设计指标关联求解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量化识别复杂产品设计指标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可为正向创新设计优先突破的方向提供定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指标 正向设计 lotka-volterra模型 关联建模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阶白噪声扰动的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的周期解
9
作者 李江弟 余阿丽 祖力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考虑了具有高阶白噪声扰动的随机非自治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应用Has minskii周期解理论并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得到了存在非平凡T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 周期解 高阶扰动 白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中放射性核素电迁移实验的多重耦合数学模型
10
作者 李小杰 谭凯旋 +4 位作者 刘龙成 李咏梅 李春光 邹智 柳琪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7-275,共9页
花岗岩是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首选介质屏障,获取花岗岩中核素迁移参数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基础。本工作旨在以电迁移实验获取的完整花岗岩中核素迁移的数据为基础,并以此建立动力学吸附-对流-弥散的多重耦合数学模型。以拉普拉斯变换求... 花岗岩是高放射性废物处置库的首选介质屏障,获取花岗岩中核素迁移参数是处置库安全评价的基础。本工作旨在以电迁移实验获取的完整花岗岩中核素迁移的数据为基础,并以此建立动力学吸附-对流-弥散的多重耦合数学模型。以拉普拉斯变换求解得到核素在完整花岗岩多孔隙介质当中标准化浓度的解析解,并应用MATLAB中的最小二乘法汇编数据拟合程序,模型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本模型相比其他模型更具普适性,不论是中强吸附核素还是弱吸附核素,都能更好地解释核素离子在完整花岗岩岩芯中的迁移机理。应用该模型分析I−和Sr^(2+)的电迁移实验数据,得到I−在无电场条件下的D_(m)^(e)值为(2.25±0.35)×10^(−14) m^(2)/s,Sr^(2+)在无电场条件下的D_(m)^(e)值为(4.80±0.31)×10^(−13) m^(2)/s。此外,该模型还可以估算一级吸附速率系数β,进而解释核素离子在完整花岗岩中的吸附阻滞机制。同时,通过分析突破曲线的斜率和弯曲度,能够深入理解非线性吸附的迁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吸附-对流-弥散模型 非线性吸附 阻滞 数学模型 放射性核素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学模型建构与应用为主线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建良 莫沁茹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0,共5页
模型思想(模型观念)是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中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依据。模型建构过程包括模型化和结构化,也包括建模之后的模型应用。基于模型内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模型的建构和应用等过程对“面积”单元教学... 模型思想(模型观念)是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中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依据。模型建构过程包括模型化和结构化,也包括建模之后的模型应用。基于模型内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模型的建构和应用等过程对“面积”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分析,调整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路径,设计教学活动,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建构 单元整体教学 乘法模型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土条件下土渠渗漏数值模拟及其多因子数学模型
12
作者 苏佩东 徐阳 +5 位作者 张彦杰 韩旭东 陈爱萍 朱焱 王修贵 刘金生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2,60,共10页
准确计算土渠渗漏量对灌区的输水效率测算和灌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准确高效的渠道渗漏评估方法,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建立土渠二维入渗的数值模型,采用渠道渗漏试验数据对其率定验证,进一步探究渠道水深h、底宽b、边坡系... 准确计算土渠渗漏量对灌区的输水效率测算和灌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出准确高效的渠道渗漏评估方法,以河套灌区义长灌域为研究区,建立土渠二维入渗的数值模型,采用渠道渗漏试验数据对其率定验证,进一步探究渠道水深h、底宽b、边坡系数m、分层土壤饱和水力传导度k_(s1)、k_(s2)、k_(s3)对渠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以Kostiakov-Lewis模型为基础模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基于入渗参数的多因子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数值模型模拟R^(2)均在0.928以上、RMAE、RMSE分别小于14.57%、0.048 cm^(3)/(cm·s),模型可以用于模拟渠道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各因素对渠道稳渗速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k_(s1)>h>k_(s2)>k_(s3)>b(m不显著)。建立的土渠二维入渗多因子数学模型R^(2)在0.87以上,均值为0.96,RMSE、RMAE、ME均值分别为0.05 cm^(3)/(cm·s)、14.13%、0.027 cm^(3)/(cm·s),评价指标结果较好,模拟值与预测值较吻合,模型可行。研究量化了各影响因素对渠道稳渗速率的影响,发现紧邻渠床土层和水深对渠道渗漏影响显著,所建立的土渠渗漏实用公式能够准确高效地用于分层土壤条件下各级渠道渗漏量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渠 渠道渗漏 层状土壤 入渗参数 数值模拟 多因子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用纸起皱数学模型系列研究——纸张纹路与刮刀磨损时间的关系
13
作者 梁福根 俞晗 +9 位作者 肖鹏 张勇 陈汉秋 来雷 陈文杰 姚胜 钱进 丁帅 陈世通 谢占豪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89,共7页
本研究介绍了纸张起皱纹路与刮刀磨损时间之间的演变关系。基于对刮刀使用周期内烘缸涂层的观察和分析,涂层演变即其材料不同形变速率下的弹性模量演变,通过引入因刮刀压力而产生涂层形变面积的概念,再利用3个假设简化物理模型,对撞击... 本研究介绍了纸张起皱纹路与刮刀磨损时间之间的演变关系。基于对刮刀使用周期内烘缸涂层的观察和分析,涂层演变即其材料不同形变速率下的弹性模量演变,通过引入因刮刀压力而产生涂层形变面积的概念,再利用3个假设简化物理模型,对撞击点前后受力区进行了力学分析,理论推导了纸张平均纹路几何长度与刮刀磨损时间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并以纸机稳定运行为条件来简化模型,经纸机实际生产验证,该模型可靠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用纸 纹路 起皱 数学模型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精梳纤维卷投料比数学模型构建与应用
14
作者 杨天琪 任家智 +1 位作者 王旭真 陈宇恒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2-68,共7页
混纺精梳纱线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影响纱线的品质、风格及纺纱成本。为提高多纤维混合精梳纱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根据精梳过程中纤维层喂入量、梳理过程中的落纤量及纤维网输出量的平衡关系,建立精梳机喂入纤维卷投料比的数... 混纺精梳纱线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影响纱线的品质、风格及纺纱成本。为提高多纤维混合精梳纱中各种纤维混纺比的准确性,根据精梳过程中纤维层喂入量、梳理过程中的落纤量及纤维网输出量的平衡关系,建立精梳机喂入纤维卷投料比的数学模型,可根据纤维设计混纺比及精梳过程中的落纤率计算纤维的投料比。为验证纤维卷中各种纤维投料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设计涤纶/棉/粘胶混纺比为40∶30∶30,实测3种纤维单独精梳的落纤率,计算得到3种纤维的投料比,纺制3种纤维混合的精梳纱。提出“纱线截面纤维根数统计法”测定实际混纺比,利用显微镜对纱线截面内涤纶、棉、粘胶3种纤维的种类进行辨别,并统计、计算了3种纤维的实际混纺比。结果表明:混纺精梳纱线中涤纶、棉、粘胶3种纤维的实际混纺比与设计混纺比的差异率均小于5%,符合GB/T 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的控制范围;纱线截面纤维根数统计法检测实际混纺比的效率较传统物理检测方法提高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精梳卷 混纺比 投料比数学模型 精梳纱质量 纱线混纺比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学模型的污水处理pH智能控制系统
15
作者 颜斌 段建峰 +5 位作者 孙钧 周文 郭荣华 颜峰 魏卓 杨晓林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6-202,共7页
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滞后、易受多重干扰等特性,传统PID控制方法效果不佳。构建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型预测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历史数据建模,采用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借助门控循环单元(GRU)和全连接层(FC)等结构,将... 污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具有强非线性、时变滞后、易受多重干扰等特性,传统PID控制方法效果不佳。构建基于机器学习与模型预测的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整合历史数据建模,采用前馈补偿控制方法,借助门控循环单元(GRU)和全连接层(FC)等结构,将进水流量波动作为扰动变量,通过数学模型动态预测补偿值,并结合PID反馈调节形成复合控制系统,提升了pH控制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同时,采用以智能计量阀为核心的精密流量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RS485通讯方式实现各组件的协同和与上位机的连接,依据前馈补偿控制方法精准计算出的氢氧化钠投加量进行全量程范围(100∶1)内的精确调节,可将pH控制精度提升至±0.15以内,系统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氢氧化钠投加量大幅降低22%,具备超宽量程、低噪声、低功耗、高可靠性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精度 数学模型 智能控制 前馈补偿 精密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水流功率原理的稳定河湾数学模型在塔里木河的应用
16
作者 陈沛东 李晓庆 艾尼瓦尔·牙生 《泥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24,共8页
塔里木河天然河岸状态造成了每年防洪抢险的巨大投入,如何依据河流演变规律形成有效的防洪抢险防护方案亟待研究。基于最小水流功率原理,建立适用于塔里木河的稳定河湾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沙条件下的稳定河湾形... 塔里木河天然河岸状态造成了每年防洪抢险的巨大投入,如何依据河流演变规律形成有效的防洪抢险防护方案亟待研究。基于最小水流功率原理,建立适用于塔里木河的稳定河湾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塔里木河下游不同水沙条件下的稳定河湾形态。塔里木河下游恰拉河段单位河长水流功率最小时,河湾曲率为4.02,此时河湾蠕动速率较小,河道相对稳定。河湾形态主要受来水输沙率与泥沙粒径的影响,随着泥沙粒径与输沙率的增加,河湾曲率增大,弯道平衡比降增大,河道趋向窄深。提出了有利于塔里木河河道整治的建议,在现水沙条件下,当恰拉段河湾曲率在3.8~4.1时,河道岸坡受水流冲击小,此时防护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河流 最小水流功率 塔里木河 河道整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作业质量、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多元多重中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玉环 李甜 +1 位作者 董若瑜 王立东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以河南省某市1414名七、八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多元多重中介模型,探究初中生数学作业质量、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学作业动机、...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以河南省某市1414名七、八年级学生为样本,采用多元多重中介模型,探究初中生数学作业质量、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学作业动机、数学作业努力分别在数学作业质量、数学教师作业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2)数学作业动机和数学作业努力在数学作业质量、数学教师作业反馈质量及父母作业内容支持与学业成绩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外作业 作业质量 学业成绩 多重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光纤通信网络攻击辨识数学模型
18
作者 温新苗 黄红芳 董晓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67,共7页
面对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演变和升级,传统识别方法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经常出现错误辨识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光纤通信网络攻击辨识数学模型。对光纤通信信号实施去噪处理,分离噪声和源信... 面对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演变和升级,传统识别方法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导致经常出现错误辨识的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光纤通信网络攻击辨识数学模型。对光纤通信信号实施去噪处理,分离噪声和源信号。从源信号中提取占空比特征、频率中心特征和能量占比特征。以特征来描述训练样本,通过训练样本训练模糊支持向量机,构建光纤通信网络攻击辨识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后,不同类别的类内密度更高,均达到0.8以上,说明模型更容易将样本正确分类,从而减少了类内误分类的可能性,且该模型得到的辨识结果与真实值的一致性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支持向量机 光纤通信网络 攻击类型 特征提取 辨识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厌氧生物转化甲烷数学模型与进展
19
作者 林梓晴 李惠平 +1 位作者 王曦 谢丽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2-1048,共7页
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可以利用H_(2)实现CO_(2)转化为甲烷,从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转型。综合了各类基于生物化学动力学、传质动力学等机理的CO_(2)耗氢产甲烷数学模型,并按照序批式和连续流或半连续流式分类阐述。Gompertz模型和Logi... 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可以利用H_(2)实现CO_(2)转化为甲烷,从而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和能源转型。综合了各类基于生物化学动力学、传质动力学等机理的CO_(2)耗氢产甲烷数学模型,并按照序批式和连续流或半连续流式分类阐述。Gompertz模型和Logistics模型主要应用于序批反应,BioModel和ADM1模型主要应用于连续流或半连续流式。由于不同反应条件的生化反应过程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明晰,仅靠数学模型描述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具有局限性。结合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解析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有望赋能数值模拟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生物转化 耗氢产甲烷 数学模型 BioModel AD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群检测+精准清除”法在已感染非洲猪瘟病毒猪群中清除病毒的离散-连续混合数学模型推导和应用
20
作者 闫之春 李鹏 李孝文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7-133,共7页
“全群检测+精准清除”法在我国非洲猪瘟(ASF)田间净化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其科学化应用仍缺乏系统性理论支撑。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群体检测场景下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动力学混合模型,量化分析了不同病毒特性和检测参数对净化效果的... “全群检测+精准清除”法在我国非洲猪瘟(ASF)田间净化中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其科学化应用仍缺乏系统性理论支撑。本研究首次构建了群体检测场景下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传播动力学混合模型,量化分析了不同病毒特性和检测参数对净化效果的影响。模型构建结果显示,当首次检出ASFV阳性猪只后,病毒传播动态受易感猪只头数S、隐性感染期猪只头数E、传染期猪只头数I三类群体比例的连续动态变化支配,而间隔T天的“全群检测+精准清除”操作则引入离散干预节点,形成独特的离散-连续混合数学模型。本研究推导出的数学模型结果显示,净化成功的核心条件需满足连续2次“全群检测+精准清除”间隔天数T<隐性感染期天数D,且首次检测时的传染期猪只头数I0和检测方法的诊断敏感性p是最关键的决策参数。进一步推导得出的净化所需检测轮次数的公式,证明不同毒株存在最优的检测频次阈值。本研究为“早发现、准采样”的防控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ASF净化策略的精准化提供了可量化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ASF) “全群检测+精准清除”法 离散-连续混合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