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接受IVF-ET的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根...目的:比较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接受IVF-ET的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215例)和妊娠失败组(13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建立IVF-ET患者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预测模型,并在是否基于Logistic回归结果条件下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决策树1和决策树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50例患者中,妊娠成功患者占61.43%,妊娠失败者占38.57%。妊娠失败组年龄≥35岁、不孕年限≥5年、周期次数≥1次、有心理精神障碍的患者比例及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妊娠成功组,获卵数≥10枚、受精率≥75%的患者比例及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质胚胎数小于妊娠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优质胚胎数及心理精神障碍均是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年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优质胚胎数为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2,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3%、71.4%、83.5%;决策树1的AUC为0.859,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1%、76.8%、85.6%;决策树2的AUC为0.820,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7%、73.2%、82.4%。决策树1的AUC大于决策树2(P<0.05),但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对于IVF-ET患者妊娠结局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为揭示中国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该文基于Logistic模型对此进行了探索。运用SPSS软件及1978-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数据,采用曲线回归的拟合优度最大估算方法,对中国城镇化水平饱和值进行了估算,并构建了刻画中国城镇化演进的Logistic模...为揭示中国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该文基于Logistic模型对此进行了探索。运用SPSS软件及1978-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数据,采用曲线回归的拟合优度最大估算方法,对中国城镇化水平饱和值进行了估算,并构建了刻画中国城镇化演进的Logistic模型,据此模型对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运用STRI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及1996-201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借助SPSS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揭示了城镇化进程及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因素对耕地变化的边际贡献;依据中国未来城镇化演进趋势及城镇化对耕地边际影响,测算了中国未来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饱和值为83%;2020年、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57.68%、65.73%,2020年前,城镇化年平均增速为0.97个百分点,2020-2030年,年平均增速为0.81个百分点;城镇化对耕地变化的边际弹性系数为-0.007391,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因素对耕地变化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7133、-0.009343、-0.002952;2012-2020年,城镇化演进将导致耕地面积净减少13.81万hm2,年均减少1.53万hm2,2020-2030年,净减少10.87万hm2,年均减少1.09万hm2。基于研究结果,适度把握城镇化发展速度,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科学编制分年度土地供应计划,采取差别化土地供应策略;摒弃土地财政错误理念,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严控房地产及低水平或重复生产项目用地;严肃查处土地利用违规行为,强化土地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层把握城镇化适度发展速度、节奏,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及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也可为省域尺度的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比较决策树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接受IVF-ET的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成功组(215例)和妊娠失败组(13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建立IVF-ET患者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预测模型,并在是否基于Logistic回归结果条件下建立决策树分析模型(决策树1和决策树2),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50例患者中,妊娠成功患者占61.43%,妊娠失败者占38.57%。妊娠失败组年龄≥35岁、不孕年限≥5年、周期次数≥1次、有心理精神障碍的患者比例及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均高于妊娠成功组,获卵数≥10枚、受精率≥75%的患者比例及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优质胚胎数小于妊娠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优质胚胎数及心理精神障碍均是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年龄、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优质胚胎数为IVF-ET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32,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7.3%、71.4%、83.5%;决策树1的AUC为0.859,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5.1%、76.8%、85.6%;决策树2的AUC为0.820,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7%、73.2%、82.4%。决策树1的AUC大于决策树2(P<0.05),但与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对于IVF-ET患者妊娠结局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文摘为揭示中国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该文基于Logistic模型对此进行了探索。运用SPSS软件及1978-2011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数据,采用曲线回归的拟合优度最大估算方法,对中国城镇化水平饱和值进行了估算,并构建了刻画中国城镇化演进的Logistic模型,据此模型对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运用STRIPAT(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模型及1996-2011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借助SPSS软件,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揭示了城镇化进程及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因素对耕地变化的边际贡献;依据中国未来城镇化演进趋势及城镇化对耕地边际影响,测算了中国未来城镇化演进对耕地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水平饱和值为83%;2020年、203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57.68%、65.73%,2020年前,城镇化年平均增速为0.97个百分点,2020-2030年,年平均增速为0.81个百分点;城镇化对耕地变化的边际弹性系数为-0.007391,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因素对耕地变化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007133、-0.009343、-0.002952;2012-2020年,城镇化演进将导致耕地面积净减少13.81万hm2,年均减少1.53万hm2,2020-2030年,净减少10.87万hm2,年均减少1.09万hm2。基于研究结果,适度把握城镇化发展速度,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科学编制分年度土地供应计划,采取差别化土地供应策略;摒弃土地财政错误理念,严格执行国家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严控房地产及低水平或重复生产项目用地;严肃查处土地利用违规行为,强化土地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管理层把握城镇化适度发展速度、节奏,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及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也可为省域尺度的同类研究提供方法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