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论证 被引量:26
1
作者 朱晓琴 马建霞 +2 位作者 姚青菊 郝日明 贺善安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3期9-14,共6页
选择5个具有地理代表性的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种群,分析6种酶系统9个位点上27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鹅掌楸种内保存较高的等位酶变异。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特... 选择5个具有地理代表性的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种群,分析6种酶系统9个位点上27个等位基因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鹅掌楸种内保存较高的等位酶变异。遗传多样性的分布特点与种群地理分布型式一致,鹅掌楸的种内分化主要表现为东、西部种群之间的差异,东部亚区的总的基因丰富程度低于西部亚区。同时,东部亚区内“岛”状隔离分布使其中的种群分化加深,种群间差异大于西部亚区中呈“带”状地理连续分布的种群间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种群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分析北美鹅掌楸与鹅掌楸种间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4
2
作者 罗光佐 施季森 +2 位作者 尹佟明 黄敏仁 王明庥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13,共5页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L .) 2个现存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 (Hemsl.)Sarg.〕和北美鹅掌楸 (LiriodendrontulipiferaLinn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2个种都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但北美鹅掌楸的遗...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L .) 2个现存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 (Hemsl.)Sarg.〕和北美鹅掌楸 (LiriodendrontulipiferaLinn .)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2个种都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但北美鹅掌楸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鹅掌楸 ;鹅掌楸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地理种源内 ,而北美鹅掌楸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地理种源间 ;与美国密苏里和路易斯安娜的北美鹅掌楸相比 ,鹅掌楸的遗传距离更接近于南卡罗来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鹅掌楸 遗传多样性 RAPD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致濒的生态因素研究 被引量:31
3
作者 贺善安 郝日明 汤诗杰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1期1-8,共8页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为古老残遗植物,该属植物在第三纪曾广布于北半球。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压力,现存中国鹅掌楸局限星散分布于被称作“避难所”的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山地,其种群大小和结构,受到与其共...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为古老残遗植物,该属植物在第三纪曾广布于北半球。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压力,现存中国鹅掌楸局限星散分布于被称作“避难所”的长江流域以南亚热带山地,其种群大小和结构,受到与其共存的优势树种的竞争压力及人为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天然分布的鹅掌楸,其种群规模小,在原生境中往往种子饱满率偏低,尤其是位于分布区东部的种群,正处于非适宜的“濒危生境”中。如果物种陷入了因地质历史变化、种间竞争或其他灾难引起的“濒危生境”中,运用迁地保护手段,可有效地保护该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揪 种群 濒危生境 生态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鹅掌楸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45
4
作者 张晓平 方炎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0-15,共6页
从解剖学角度着手,对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L.tulipiferaL.〕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扦插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区,属于诱导生根... 从解剖学角度着手,对杂种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L.tulipiferaL.〕扦插过程中不定根的发生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鹅掌楸插穗内未发现潜伏根原基。扦插后,不定根原基起源于维管形成层区,属于诱导生根类型。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后,在不定根发生的部位附近形成1个明显的多薄壁细胞区域,在此区域不定根较容易发生。愈伤组织内没有发现根原基,愈伤组织在发育的过程中,内部细胞部分分化,并形成不规则的输导组织。大量的愈伤组织对不定根的发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杂种鹅掌楸插穗上不定根的发生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恢复活动,分裂出多层薄壁细胞;(2)维管形成层及附近的薄壁细胞脱分化,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根原基发端细胞不断分裂成具有方向性的根原基,根原基穿过韧皮射线和皮层,向皮孔或下切口方向发展;(4)不定根从皮孔或下切口伸出,其内部的维管系统开始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鹅掌楸 插穗 不定根 发生 发育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花粉败育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4
5
作者 尹增芳 樊汝汶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7年第2期1-7,共7页
花粉败育是限制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生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败育多数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之前,少数发生在小孢子形成以后,是由于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异常现象造成的。异常现... 花粉败育是限制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生殖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败育多数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之前,少数发生在小孢子形成以后,是由于花粉发育过程中存在异常现象造成的。异常现象有7个方面:(1)造孢组织解体;(2)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胼胝质的积累与降解异常;(3)绒毡层发育异常;(4)小孢子母细胞胞质分裂异常;(5)小孢子解体;(6)生殖细胞败育;(7)药隔维管束韧皮部的伴胞解体。这些原因可引起花粉产量和质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花粉 败育 生殖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天然群体与人工群体的生育力 被引量:32
6
作者 方炎明 尤录祥 樊汝汶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4年第3期9-13,共5页
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5个地点的群体与个体的生育力3年(1991~1993)研究结果表明:饱满翅果率为0.45~12.77%,饱满种子率为0.45~14.76... 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5个地点的群体与个体的生育力3年(1991~1993)研究结果表明:饱满翅果率为0.45~12.77%,饱满种子率为0.45~14.76%。不同群体间生育率有显著差异,同一群体不同年份间可塑性极大,在一个群体中个体间、聚合果间以及聚合果内不同部位间饱满翅果数的方差份量分别是49.46%、32.96%和17.58%;种于数的方差份量分别为44.52%、34.40%和21.08%。饱满翅果数与总翅果数之间不存在负相关,说明生育力不受资源限制,生育力低的原因可能是花粉限制,通过交配系统的进化与选择以及环境压力而起作用,结果限制了其生殖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楸 生育力 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混合芽的发生和形态建成 被引量:5
7
作者 樊汝汶 尹增芳 尤录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65-69,T002,共6页
本文继中国鹅掌楸花芽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的研究之后,我们又系统观察了混合芽从发生至花器官建成的形态变化、芽的类型和分布以及芽端生长点的细胞形态学,试图为鹅掌楸属的系统学研究、植物性分化的生理学研究和种子品质的遗传学研究提... 本文继中国鹅掌楸花芽分化细胞形态学观察的研究之后,我们又系统观察了混合芽从发生至花器官建成的形态变化、芽的类型和分布以及芽端生长点的细胞形态学,试图为鹅掌楸属的系统学研究、植物性分化的生理学研究和种子品质的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揪 混合芽 系统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惠利省 徐立安 王章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22-3224,3233,共4页
[目的]研究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为马褂木种源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个种源马褂木1年生幼苗为试材,研究其光合特性种源差异。[结果]马褂木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在种源... [目的]研究马褂木不同种源苗期光合特性,为马褂木种源选择、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3个种源马褂木1年生幼苗为试材,研究其光合特性种源差异。[结果]马褂木幼苗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在种源间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最高种源为最低种源的2.36倍;大部分种源光饱和点在800~1 200μmol photons/(m2.s);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三者均与光补偿点呈显著正相关;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马褂木种源苗木光合特性种源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变异,气孔导度可能是导致马褂木净光合速率差异的重要因素,马褂木苗木的良好生长需要较高的光强和较充足的水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鹅掌楸抗寒性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陆畅 李斌 郑勇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1,共7页
对4℃和-30℃低温条件下引种自安徽大别山的1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植株顶芽总RNA进行了数字基因表达谱构建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抗寒性相关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总... 对4℃和-30℃低温条件下引种自安徽大别山的1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Hemsl.)Sarg.〕植株顶芽总RNA进行了数字基因表达谱构建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并对筛选出的抗寒性相关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总RNA样品质量符合实验要求。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样品的质量控制后序列的总长度均在0.5 Gbp以上,碱基错误率为0.01%,Q20值超过99%,Q30值为96.99%~97.23%,GC含量为44.97%~47.06%,并且每个样品比对成功的序列条数占质量控制后序列总数的百分率均在90%以上。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显示:共发现9个与鹅掌楸抗寒性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HSP、MYB、NAC、AP2、Zinc finger、WRKY、FAD、Phospholipase和β-amylas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这9个基因共有3种表达模式,其中,HSP和FAD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少,表现为基因下调表达;AP2、NAC和Zinc finge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多,表现为基因上调表达;而β-amylase、WRKY、Phospholipase和MY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表现为4℃时增加、-30℃时减少。从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来看,最大相对表达量超过5的基因有NAC和WRKY,介于2~5之间的基因有AP2、Zinc finger、β-amylase和MYB,低于2的基因有Phospholipase、HSP和FAD。结果显示NAC和WRKY基因可能在鹅掌楸的抗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低温胁迫 抗寒性相关基因 数字基因表达谱 差异表达基因 相对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属树种种源试验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火根 陈龙 +1 位作者 梁呈元 黄敏仁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以木兰科鹅掌楸属的2个种,即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17个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分析了各种源12a生时的生长量。结果表明:生长量在两个种间差异明显,北美鹅掌楸明显优于中国鹅掌楸;同时,生长量在种内不同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内个... 以木兰科鹅掌楸属的2个种,即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的17个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分析了各种源12a生时的生长量。结果表明:生长量在两个种间差异明显,北美鹅掌楸明显优于中国鹅掌楸;同时,生长量在种内不同种源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内个体间差异不显著。对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的生长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鹅掌楸的生长量有从南至北逐渐增加的趋势,呈现出渐变群的地理变异模式;而生长量与气候因子相关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中国鹅掌楸12个种源分为两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 种源 地理变异 鹅掌楸属树种 试验研究 气候因子 生长量 个体间差异 种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雌配子体败育对生殖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秦慧贞 李碧媛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3期1-5,共5页
胚珠和雌配子体败育是限制鹅掌楸生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种群在雌配子体发育的各阶段上的败育程度有差异,以西部种群的发育较好。西部分布区较合适的生境促进了胚囊的发育,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可以活化珠心细... 胚珠和雌配子体败育是限制鹅掌楸生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种群在雌配子体发育的各阶段上的败育程度有差异,以西部种群的发育较好。西部分布区较合适的生境促进了胚囊的发育,一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可以活化珠心细胞输送营养物质供给雌配子体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 败育 雌配子体 鹅掌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养分含量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志凯 任旭琴 潘国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2-46,共5页
根据不同样地杂交马褂木的生长状况,分别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养分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速效钾含量外,不同样地间的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马褂木的树高、胸径和... 根据不同样地杂交马褂木的生长状况,分别对其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壤养分对杂交马褂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速效钾含量外,不同样地间的全氮、有效氮、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杂交马褂木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等生长指标在样地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杂交马褂木生长的主要养分因子,它们与杂交马褂木的生长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在杂交马褂木生产管理中要倍加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学 森林培育学 杂交马褂木 树木生长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繁殖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秀芹 张国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06-2707,共2页
在分析马褂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苗木繁育、栽培方法、抚育管理等栽培技术。
关键词 马褂木 栽培技术 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 苗木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马褂木叶片发育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格局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往祥 李群 曹福亮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9-14,共6页
对一年生杂交马褂木 (LiriodendronchinenseSarg .×L .tulipiferaL .)叶片展开过程中光能转换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碳同化的变化规律及栽植密度对中下部叶片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叶片展开过程中 ,净光... 对一年生杂交马褂木 (LiriodendronchinenseSarg .×L .tulipiferaL .)叶片展开过程中光能转换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碳同化的变化规律及栽植密度对中下部叶片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叶片展开过程中 ,净光合速率 (Pn)、气孔导度 (Gs)、蒸腾速率 (E)、气孔限制值 (Ls)、总光合速率 (Pm)、净光合比率 (Pn P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 (Fv Fm)和PSⅡ的光量子产率 (φPSⅡ )、羧化效率 (CE)和水分利用效率 (WUE)显著上升 ,而胞间CO2 浓度 (Ci)和呼吸速率 (R)显著下降 ;(2 )叶片展开过程中 ,光合碳同化“暗系统”的完善远远慢于能量转换的“光系统” ;(3)叶片展开过程中 ,影响净光合速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不是气孔导度 ,而是“暗系统”完善程度 ,“光系统”的影响远小于“暗系统”的影响 ;(4)郁闭的高密度群体中 ,中下部叶片的Pn、Gs、E、Ls、Pm、Fv Fm、φPSⅡ、CE和WUE显著低于上部完全展开叶 ,Ci显著高于上部完全展开叶 ,Pn Pm和上部完全展开叶没有显著差异 ,而未郁闭的低密度群体中 ,中下部叶片的上述所有参数与上部完全展开叶无显著差异 ;(5 )导致高密度群体叶片Pn大幅度下降的主导因素是CE的大幅下降 ,而不是“光系统”和气孔导度 ;(6 )密度过大加速了中下部叶片光合功能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马褂木 叶片发育过程 资源利用效率 密度 光能转换效率 光合碳同化 水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实生苗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琰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对河南大别山引种鹅掌楸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研究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5月14日以前)、... 对河南大别山引种鹅掌楸1年生播种苗苗高、地径的年生长变化研究表明,苗高、地径的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来拟合;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划分苗木的生长时期,把生长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5月14日以前)、生长初期(5月15日-7月14日)、生长盛期(7月15日-9月12日)和生长后期(9月13日-11月11日);其中,生长盛期的生长量占年生长量的68.28%。并拟合了苗高、地径生长的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LOGISTIC方程 生长发育规律 苗高 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鹅掌楸)地理种源试验研究报告 被引量:18
16
作者 董纯 谭德仁 +6 位作者 汪长江 严明学 王德坤 苏国清 胡功强 李贤举 江国祥 《湖北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3-10,共8页
对木兰科鹅掌楸属的2个种即鹅掌楸(马褂木)、北美鹅掌楸共17个种源进行了育苗试验,20个种源进行了造林试验。经过6年的生长对比及方差分析,表明各种源间的生长存在着极显著的遗传差异。
关键词 马褂木 鹅掌楸 地理种源 育苗 造林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等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宁 刘家辉 +3 位作者 陈旭辉 陈丽 朱傲然 许清萍 《湖北林业科技》 2011年第2期22-25,共4页
马褂木等各5个优良地理种源在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建设中推广应用造林。通过对造林地土壤监测表明:采用桤木、马褂木等阔叶树种造林后,林地的土壤改良效果明显,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
关键词 桤木 马褂木 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鹅掌楸网袋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裴会明 杜坤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95,105,共5页
选用泥炭、炭化稻壳、蛭石、珍珠岩混合配制成9种育苗轻基质,通过对中国鹅掌楸容器育苗试验,进行基质配方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不同配方的轻基质培育的中国鹅掌楸苗木在苗高、地径、根系、单株干生物量上差异显著,M9配方轻基质(泥... 选用泥炭、炭化稻壳、蛭石、珍珠岩混合配制成9种育苗轻基质,通过对中国鹅掌楸容器育苗试验,进行基质配方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不同配方的轻基质培育的中国鹅掌楸苗木在苗高、地径、根系、单株干生物量上差异显著,M9配方轻基质(泥炭50%+炭化稻壳50%)育苗效果最好,当年苗木(4月龄)高8.10cm,地径3.43 mm;移植原基质中继续培育1年的苗高达到38.7 cm,地径7.9-10.0 mm,苗木粗壮,根系发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鹅掌楸 容器育苗 基质配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叶蜂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汉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9-52,共4页
鹅掌楸叶蜂MegabelesesliriodendrovoraxXiao是对马褂木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林造成严重危害的食叶害虫,本文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迸行报道。
关键词 鹅掌楸叶蜂 马褂木 生物学 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掌楸种源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虹 管兰华 +4 位作者 陈红林 曹健 宋开秀 欧阳绍湘 刘晓武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第2期9-12,共4页
笔者以湖北省京山县鹅掌楸属种源试验林2个树种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共20个种源为对象,进行了14 a时的生长和主要木材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北美鹅掌楸的生长优于鹅掌楸,而木材性状则不及鹅掌楸。在胸径、树高、材积、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 笔者以湖北省京山县鹅掌楸属种源试验林2个树种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共20个种源为对象,进行了14 a时的生长和主要木材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北美鹅掌楸的生长优于鹅掌楸,而木材性状则不及鹅掌楸。在胸径、树高、材积、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5个测试性状中,各种源之间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差异,为优良种源的选择奠定了基础。相同试验材料不同试验点的结果存在较大分歧表明:鹅掌楸受到较强的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在进行种源选择时必须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 种源试验 基本密度 纤维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