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hnical and economic feasibility assessment for hybrid energy system electricity and hydrogen generation: A case study
1
作者 Paul C.Okonkwo Samuel Chukwujindu Nwokolo +7 位作者 El Manaa Barhoumi Ibrahim B.Mansir Usman Habu Taura Barun Kumar Das Ahmed Bahgat Radwan Wilfred Emori Ephraim Bonah Agyekum Khalid Al Kaaf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25年第1期62-81,共20页
Hydrogen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fossil fuels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s in five cities in Oman,Duqm,Haima,Sur,Al B... Hydrogen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fossil fuels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s in five cities in Oman,Duqm,Haima,Sur,Al Buraymi,and Salalah,using Hybrid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Electric Renewables(HOMER)software.Three hybrid energy systems,photovoltaic-wind turbine-battery,photovoltaic-battery,and wind turbine-battery were analyzed for each city.Results indicated that Duqm offers the lowest net present cost(NPC),levelized cost of energy,and levelized cost of hydrogen,making it the most cost-effective location.Additionally,Sensitivity analysis showed that as the life of electrolyzer increases during operation,the initial capital expenditure is distributed over a longer operational period,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the NPC.More so,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produced no emissions which supports Oman’s mission target.Thi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confirms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 hydrogen refueling station in Duqm,Oman,and highlights advance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superior capability in designing cost-effective,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IES Economic indicator Hydrogen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SOL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循环视角下的“可持续漂浮城市”解析——以BIG事务所“Oceanix City”方案为例
2
作者 樊东奇 刘长安 《中外建筑》 2024年第4期64-69,共6页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城市正面临着土地短缺、住房紧张、能源枯竭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探索陆地之外的生存空间,进而缓解多种城市问题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愿景。近年来,联合国人居署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漂浮城市概念,并由BIG事务所...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城市正面临着土地短缺、住房紧张、能源枯竭以及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探索陆地之外的生存空间,进而缓解多种城市问题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愿景。近年来,联合国人居署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漂浮城市概念,并由BIG事务所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弹性化和可持续的漂浮城市原型——Oceanix City。该城市通过引入城市农业,配置能量、水分、养分等循环系统实现最大限度自给自足,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从漂浮建筑、漂浮社区到漂浮城市的发展历程,并以“Oceanix City”方案为案例分析对象,从物质循环视角入手解析方案的规划设计与建造、循环系统的运作等方面,总结得出拓展海上空间、引入城市农业并构建物质循环系统是应对上述城市问题的有效方式,以期为未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城市 “Oceanix city”方案 物质循环 可持续发展 城市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Cityride漫游指南--上海城市骑行路线推荐
3
作者 《中国自行车》编辑部(整理) 《中国自行车》 2024年第2期36-43,共8页
骑行是一个感受的过程,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让骑行者和途中遇到的人、事物相互接触,产生联系。感受美好的不仅仅是你的眼睛,也包括你的内心。骑上车,亲身前往,当你用内心去感知你所遇见的城市时,你会发现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有意思。骑行会... 骑行是一个感受的过程,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让骑行者和途中遇到的人、事物相互接触,产生联系。感受美好的不仅仅是你的眼睛,也包括你的内心。骑上车,亲身前往,当你用内心去感知你所遇见的城市时,你会发现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有意思。骑行会带你大开眼界,这一切都会让人“上瘾”。不再依赖于网络,让我们用Cityride去发现和感受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会 city 漫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城市洪涝风险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4
作者 刘媛媛 李敏 +3 位作者 郝晓丽 刘业森 刘舒 俞茜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2期42-45,52,共5页
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是当前城市洪涝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不同类型城市洪涝风险成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城市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对洪涝风险成因及工程和非工程应... 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保障,是当前城市洪涝风险管理的重要课题。我国地形多样、气候复杂,不同类型城市洪涝风险成因各不相同。针对不同城市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对洪涝风险成因及工程和非工程应对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洪涝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平原城市 山地城市 洪涝风险 极端暴雨 成因分析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河谷型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策略——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
5
作者 程功 吴左宾 《古建园林技术》 2025年第1期43-47,共5页
文化空间是传承城市发展脉络,彰显城市精神内涵的核心载体,更是构建城市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议题之一。以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分析为基础,以晋南河谷型城市临汾市为典型案例,通过文化空间演进特征、发展困境、营建理念的分析与解读,立足于... 文化空间是传承城市发展脉络,彰显城市精神内涵的核心载体,更是构建城市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议题之一。以概念界定与研究进展分析为基础,以晋南河谷型城市临汾市为典型案例,通过文化空间演进特征、发展困境、营建理念的分析与解读,立足于“野、郊、城”三个层次城市文化空间的整体性塑造,提出城市文化空间营建策略,以期借鉴类似区域城市文化空间规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谷型城市 文化空间 营建策略 临汾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知识视阈下寒地城市社区生态智慧现代化应用研究
6
作者 冷红 祁婧昕 袁青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城市诸多问题是目前城乡规划领域学者关注的方向,针对于特定的寒地城市,尊重并理解原住民传统知识并与现代化结合是其焕发新生机的重要举措,尽管寒地民族传统知识和思想错综复杂,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其中不乏值得... 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城市诸多问题是目前城乡规划领域学者关注的方向,针对于特定的寒地城市,尊重并理解原住民传统知识并与现代化结合是其焕发新生机的重要举措,尽管寒地民族传统知识和思想错综复杂,远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思想和技术智慧,具体作用路径也有待深入探究。研究梳理寒地原住民传统知识的生态核心内涵和“本能—理性—知识—智慧”的生态智慧转化路径,从传统知识出发重新看待现代寒地城市社区的生态智慧营造策略,深入总结了寒地生态智慧提升城市社区气候适应性、社会鲁棒性和系统包容性模型框架和现代化应用路径,并提出适合现代寒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治理启示,以期为现代寒地城市社区的韧性发展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创新思路和价值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知识 生态智慧 寒地城市 韧性 原住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世界城市建设的逻辑与实践
7
作者 覃剑 巫细波 《经济研究参考》 2025年第2期20-37,共18页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塑,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城市发展和世界城市网络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将有更多中国城市发展为...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塑,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纵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城市发展和世界城市网络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将有更多中国城市发展为世界城市。在此进程中,面对国际形势动荡、经济下行、贸易碎片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推动城市在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迈向更加确定的未来是中国城市迈向世界城市的重要选择。新质生产力作为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先进生产力,可通过推进城市动力变革、产业变革、要素变革、空间变革、制度变革和功能提升,持续增强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集散和配置能力,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网络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研究
8
作者 赵凡 鲁鑫钥 +3 位作者 肖灿 胡芮 郝建锋 姚雪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7,共11页
为探究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特征,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选取构树-八角枫(A)、构树-黄檀(B)、忍冬-小果蔷薇(C)、构树-小蜡(D)、构树-喀西茄(E)、构树-山槐(F)6种灌木群落,调查分析各群落物种组成特点、物种多样... 为探究三星堆遗址城墙不同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特征,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选取构树-八角枫(A)、构树-黄檀(B)、忍冬-小果蔷薇(C)、构树-小蜡(D)、构树-喀西茄(E)、构树-山槐(F)6种灌木群落,调查分析各群落物种组成特点、物种多样性指数、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生物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6种灌木群落共记录植物50科(划分为6种植物区系分布)107属(划分为12种植物区系分布),科的分布为热带分布大于温带分布,有明显热带性质,但属的分布为温带分布大于热带分布。灌木层中构树为群落A、B、D、E、F的绝对优势种,忍冬为群落C的绝对优势种;草本层中优势种差异明显。灌木层中群落F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均显著大于其他群落(P<0.05);草本层中群落F的各项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最大,群落C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H′)均小于其他群落,群落B的物种丰富度指数(D)小于其他群落。灌木层中群落B生物量最高,草本层中群落D生物量最高。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HL-D)和灌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L-H)、物种丰富度指数(SL-D),分别与灌木层生物量和草本层生物量整体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城墙保护展示需求,建议选取群落B、F作为目标灌木群落,辅以相对低矮的具有固氮作用和观赏效果的推荐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城墙 灌木群落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城市生态空间弹性管控与现代化治理路径探索——基于生态梯度理论
9
作者 林小如 徐铭晖 +2 位作者 文超祥 王诗御 占宇俊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空间不仅是城市复杂系统的安全保障,也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公共产品。目前,普遍认为生态空间的自然服务属性远大于其社会服务属性... 在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议题。生态空间不仅是城市复杂系统的安全保障,也是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公共产品。目前,普遍认为生态空间的自然服务属性远大于其社会服务属性。然而,城市生态资源的冻结式保护,可能影响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联系,降低全域生态环境品质,忽略城市动态发展的弹性支撑需求。本文重新思考生态空间的功能与内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背景,基于生态梯度理论构建“弹性体系+柔性边界+动态适应”的大城市生态空间现代化治理理论框架。以厦门市海沧区生态空间为例,构建生态空间开发利用潜力评估模型,将生态空间分为强制保护区、战略预留区和潜力发展区三类。通过全域生态的格局构建、柔性边界的功能融合、动态转化的管理模式探索刚弹结合的精细化管控路径,实现大城市生态空间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现代化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现代化治理 弹性 国土空间规划 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客运枢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研究
10
作者 夏海山 任钰涵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32,共10页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 铁路与城市发展相生相伴,特别是在我国,从普速铁路时代到高速铁路时代,铁路枢纽和城市空间关系产生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的规律和内在动因对认识站城空间关系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从国际经验到我国特色,从时间与空间2条轴线阐述站城空间关系普遍规律,从时间上看,站城空间关系经历了交通价值和城市价值走向平衡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市发展需求推动站城空间关系不断演化。基于这一规律从实践和理论层面,梳理我国站城空间关系演化历程,剖析站城空间关系理论研究特点与未来发展趋势,总结出国内研究存在从站到站城兼顾,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潜力与价值评估,从综合开发到对空间更新改造关注的研究趋势变化,通过梳理站城空间关系演化规律旨在为当前我国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及城市更新发展提供理论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 站城空间关系 城市化 演化历程 站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如何成为家园:中国都市节会传承与市民日常生活的重建
11
作者 萧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5,共9页
都市生活陌生化与都市日常时序碎片化,常导致都市人特别是新移民缺少家园感,甚至被“现代城市病”困扰。人心的安定,是都市生命体的根本保障。就都市生活传统看,都市节会是最能有效沟通阶层、团结市民、凝聚共识,促进都市文化认同的时... 都市生活陌生化与都市日常时序碎片化,常导致都市人特别是新移民缺少家园感,甚至被“现代城市病”困扰。人心的安定,是都市生命体的根本保障。就都市生活传统看,都市节会是最能有效沟通阶层、团结市民、凝聚共识,促进都市文化认同的时空平台。都市节会传统的复兴与创造性转化,可以使都市居民在新旧生活转换过程中获得平顺,体会家园感,强化都市文化认同与日常生活的意义。因此,应从都市安定祥和乃至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重视都市生活世界的重建,在考虑公共市政设施、公共福利政策之外,更为重视对公众尤其是基层市民所共享的日常时空的保留、扩展与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节会 日常生活 民俗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12
作者 陈淼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5年第4期74-78,共5页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在智慧城市的场景应用中存在巨大潜能。基于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探讨区块链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为...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区块链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在智慧城市的场景应用中存在巨大潜能。基于常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探讨区块链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挑战。为确保区块链技术在政府主导下有序发展,需优先制定区块链赋能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完善区块链应用监管框架,重点发展“区块链+”特色产业,同时还需构建区块链人才体系引领创新,为区块链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动力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新型智慧城市 数字化转型 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水调蓄设施优化设计与运行调度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杨柳 李小英 +4 位作者 王莹 王兵 朱记伟 荆小龙 宁倩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 聚焦雨水调蓄设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从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雨水调蓄设施的分类。基于实践调查分析,提出了雨水调蓄设施的不同应用场景及流程。重点针对雨水调蓄设施的优化配置与运行调度,识别出设计标准确定、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运行调度管理4个关键的应用环节,并归纳总结了设计降水量计算、设施配置优化、调蓄容积计算方法及设施运行方式与调度管理现状。未来研究应关注降雨的空间变化特征、差异以及场次降雨对雨水径流控制目标的影响,研发能够集成雨洪模型与优化算法耦合、嵌套应用的技术平台,支持设施配置的全过程模拟、在线评价与优化应用,探索雨水调蓄设施之间梯级滞渗、多级调蓄、联动运行的水量调控增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调蓄设施 设计降水量 优化配置 调蓄容积 运行调度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线改建市域铁路客流量低迷原因及对策
14
作者 徐行方 王皓月 +1 位作者 黄洁 洪世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2,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由既有线改建而成的市域铁路普遍存在的客流量低迷问题,有必要系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运营效益,便利市郊旅客出行。[方法]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3条既有线改建的市域铁路进行调研,特别是对上海金山铁路全年... [目的]针对目前由既有线改建而成的市域铁路普遍存在的客流量低迷问题,有必要系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升运营效益,便利市郊旅客出行。[方法]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3条既有线改建的市域铁路进行调研,特别是对上海金山铁路全年客流量进行多维度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总结客流分布特点。基于定量分析,归纳市域铁路客流构成及时空波动特征;结合线路工作人员长期观察,定性分析客流需求及市域铁路对沿线居民的影响。综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针对3条市域铁路的具体客流现状,重点分析影响市域铁路客流量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市域铁路客流量的措施。[结果及结论]我国市域铁路客流量低迷的主要原因包括:市域客流自身特征因素,线路条件的局限性,列车开行方案的局限性,出行便捷性不足,以及市场竞争力不强等。提高市域铁路客流量的措施包括:完善线网规划与建设,提升线路通过能力,优化列车开行方案,完善线路间的衔接换乘,坚持公益性票价政策,推进公交引导发展综合改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改建线路 客流量低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站城一体化空间消防研究
15
作者 彭敏 吴振坤 +1 位作者 朱国庆 袁狄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49,共8页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 本文以TOD发展模式为背景,讨论了TOD模式在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性,研究了TOD模式下各组成部分及其火灾危险性,并详细讲述了TOD模式与消防工程的紧密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TOD消防建设经验和目前的消防工作进展,初步总结了TOD模式下的消防策略,展望未来站城一体化空间的消防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站城一体化 火灾研究 消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瑜亮相生:双子城市竞合如何成就彼此发展?
16
作者 尹虹潘 付文骏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双子城市间竞合并存的“瑜亮”关系最为特殊。基于全国8对典型双子城市和14对非双子对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子城市关系下城际合作通过优势共享增加外部发展资源、城际竞争通过赛势... 城际关系对城市发展有重要影响,双子城市间竞合并存的“瑜亮”关系最为特殊。基于全国8对典型双子城市和14对非双子对照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双子城市关系下城际合作通过优势共享增加外部发展资源、城际竞争通过赛势争先激发内在发展动力,竞合都能显著提高彼此的发展水平。双子城市“强强”“近距”双重特征叠加有助于释放竞合的经济促进效应,其特殊优势背后也蕴含着城际竞合的普遍规律,揭示出中心城市“远交(合作)近攻(竞争)”的空间博弈特征。在新阶段,应妥善协调双子城市关系充分释放其独特动力,逐步优化单核省份空间经济格局,积极引导各中心城市形成良性城际竞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城市 城际关系 合作竞争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水市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17
作者 蒲建霞 王耀辉 陈建军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天水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桃产区之一,桃产业是当地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为促进天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天水市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咨询,结合工作实践详细阐述了天水市桃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桃产业的高质... 天水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桃产区之一,桃产业是当地农业支柱性产业之一。为促进天水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天水市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实地调查、咨询,结合工作实践详细阐述了天水市桃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桃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提出了丰富和优化品种结构;加大新模式、新技术的普及应用;重视品牌建设;培养技术型人才,提升果园管理机械化水平;加强对桃产业的科技支撑与创新等发展建议,以期为天水市桃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产业 现状 发展建议 天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韧性评价——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
18
作者 朱颖 周昕宇 +2 位作者 冯育青 汪辉 李欣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3,共12页
【目的】提取苏州中心城区各类湿地空间要素,构建湿地生态网络,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以期为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测度及空间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基于“MSPA-Conefor-MCR-GM”模型构建水网... 【目的】提取苏州中心城区各类湿地空间要素,构建湿地生态网络,定量评价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以期为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测度及空间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基于“MSPA-Conefor-MCR-GM”模型构建水网城市湿地生态网络,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从结构、功能、组分3个维度选取能够反映湿地生态网络韧性特征及水平的指标,定量测度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结果】1)苏州中心城区提取出19处生态源地、171条潜在生态廊道和28条重要生态廊道,判别出137个生态节点,形成典型的网络状多组团多节点结构特征。其中,生态源地呈现“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分布特征,潜在生态廊道呈现“东北-中部密集网状、其他片区少或无”的空间分布特征,重要生态廊道呈现“东北-西南走向,局部网格状”的空间分布特点,生态节点形成“总体分散、局部紧密”的空间分布特征。2)结构韧性方面,中心城区湿地生态网络平均聚类系数为0.04,网络平均度为3.12,无标度特征明显,聚集性较弱、连通性一般,结构韧性不足。3)功能韧性方面,平均路径长度、网络效率值、节点结构孔平均值和k核指数平均值分别为5.47、0.19、0.41和2.02,节点之间独立路径平均数量尚可,网络多样性较高,但受城市建设影响,斑块间生态廊道较长,传递性、稳定性不足,协作性较弱。4)组分韧性方面,节点介数中心性值为0~2837.17,平均值为365.17,边介数中心性值为1~2618.76,平均值为1469.43,斑块、廊道重要性差异较大,空间异质性较强,组分韧性水平差异显著。【结论】苏州中心城区湿地生态网络韧性水平一般,结构韧性、功能韧性及组分韧性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与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该区域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本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湿地生态网络 复杂网络分析法 韧性评价 水网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会缓解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吗?
19
作者 王庭东 尹丽丽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1,70,共15页
以创新型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出口与内需结构背离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会显著缓解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机制分析发现: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共享效应、... 以创新型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出口与内需结构背离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会显著缓解出口与内需的结构背离。机制分析发现:降低“牛鞭效应”的信息共享效应、缓解劳动要素错配的要素配置效应、要素与效率协同驱动的创新效应是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用于企业结构背离的渠道机制,而对资本要素错配的抑制作用尚未凸显。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处于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城市、非劳动密集型行业、一般贸易企业以及前沿技术企业而言,试点政策对企业结构背离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存续企业本土市场份额再分配的集约边际、企业进入退出出口市场的扩展边际是该试点政策作用于企业出口与内需背离的企业间关联的动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试点政策 出口与内需背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公园全龄友好度评价
20
作者 刘晓芳 王怡然 +1 位作者 肖琛宸 杨思声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目的】推进全龄友好城市的建设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评价城市综合公园的全龄友好度,为城市综合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利于推动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的有效落实。【方法】从人群活动、物质空间2个维度切入... 【目的】推进全龄友好城市的建设是践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科学评价城市综合公园的全龄友好度,为城市综合公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有利于推动全龄友好城市建设的有效落实。【方法】从人群活动、物质空间2个维度切入,构建城市综合公园全龄友好度的量化评价体系:1)构建包括活动人群年龄结构友好度、人群活动类型友好度、人群活动空间分布友好度、人群活动质量友好度指标在内的人群活动全龄友好度评价体系;2)建立包括7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及47个三级指标在内的物质空间全龄友好度评价体系,并以厦门市4个类型的综合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不同类型公园的全龄友好度不同:海湾公园全龄友好度最高但老年友好度不足;中山公园对老年、儿童群体友好,但中青年群体友好度欠佳;南湖公园活动比例失衡影响空间使用;金榜公园因地形复杂全龄友好度最低。不同公园对各年龄层群体的友好度也存在差异:对老年群体友好度最高,对儿童、中年、青年群体的友好度依次降低。【结论】综合人群活动评价及物质空间评价的研究方法为城市综合公园全龄友好度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可以从功能布局、通行系统、空间布局、多元景感、评价机制方面优化城市综合公园规划,以建设高质量的全龄友好城市综合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公园 全龄友好 人群活动 物质空间 厦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