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5Li2MnO3-LiNi0.5Mn0.5O2的电化学行为及结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钟卓洪 叶乃清 +1 位作者 马真 吴保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0-1313,共4页
对低温燃烧法合成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0.5Li2MnO3-LiNi0.5Mn0.5O2的充放电性能、充放电循环过程中Mn离子的价态变化、电化学阻抗变化以及正极材料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头的若干次充放电循环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对低温燃烧法合成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0.5Li2MnO3-LiNi0.5Mn0.5O2的充放电性能、充放电循环过程中Mn离子的价态变化、电化学阻抗变化以及正极材料的结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开头的若干次充放电循环中,富锂锰基正极材料0.5Li2MnO3-LiNi0.5Mn0.5O2的放电比容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经过若干次循环后可以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其循环性能良好。以0.1 C在2.5~4.6 V之间充放电,放电比容量可达244 mAh/g,第50次循环,仍保有233 mAh/g。充放电过程中晶格中的Mn4+离子部分转变为Mn3+并参与电化学反应,这是造成放电比容量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加的原因,而显微结构和晶体结构保持稳定及电化学阻抗的降低是材料具有良好循环性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0 5li2mno3-LiNi0 5Mn0 5O2 低温燃烧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l共掺杂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2MnO3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非 翟欢欢 +2 位作者 王杜丹 李玉鹏 陈康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8-155,共8页
以乙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富锂阴极材料Li2MnO3,选用草酸亚锡(SnC2O4)为锡源,用Sn4+代替Mn4+,获得不同掺杂量的材料.适当含量的Sn4+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在低电流下获得256.3 mAh·g-1的高... 以乙酸盐为原料,柠檬酸为络合剂,通过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富锂阴极材料Li2MnO3,选用草酸亚锡(SnC2O4)为锡源,用Sn4+代替Mn4+,获得不同掺杂量的材料.适当含量的Sn4+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在低电流下获得256.3 mAh·g-1的高放电比容量,但由于Sn4+离子半径过大,不能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在此基础上,选用氯化亚锡(SnCl2)进行掺杂改性,在材料中同时引入Sn4+和Cl-掺杂,获得了层状结构更完整的粉末样品.通过共掺杂改性的阴极材料可以在20 mA·g-1的电流密度,经过80圈的循环仍然保持153mAh·g-1的放电比容量,且此时还未出现衰减现象,库仑效率保持在96%以上;在4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提供的比容量可高达116 mAh·g-1,是未掺杂样品的2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mno3 草酸亚锡 氯化亚锡 Sn-Cl共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2MnO3复合LiNi0.8Co0.1Mn0.1O2材料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凡 王同振 +2 位作者 高强 程凤如 罗惜情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0.8Co0.1Mn0.1(OH)2前驱体,利用固相法研磨混合碳酸锰和碳酸锂,在氧气氛围下煅烧制备得到了Li2Mn O3-Li Ni0.8Co0.1Mn0.1O2复合材料,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所制... 通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0.8Co0.1Mn0.1(OH)2前驱体,利用固相法研磨混合碳酸锰和碳酸锂,在氧气氛围下煅烧制备得到了Li2Mn O3-Li Ni0.8Co0.1Mn0.1O2复合材料,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结构、成分和形貌等。通过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方法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未改性材料进行对比,3%(质量分数)Li2Mn O3复合改性材料0.5C下首次放电容量为183 m A·h/g,经过120次充放电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3.9%;同时,在高倍率下复合改性材料放电容量也得到提高。因此,采用固相法煅烧复合Li2Mn O3-Li Ni0.8Co0.1Mn0.1O2材料,可以制备出电化学性能优异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no3 共沉淀 高镍三元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Li2MnO3的表面改性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王杜丹 王非 +3 位作者 翟欢欢 李玉鹏 杨纳川 陈康华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297,共9页
Li2MnO3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459 m Ah·g^-1),不仅安全无毒还能够大大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较低的首圈库仑效率和较差的循环性能妨碍了其在锂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在此,作者研究了MgF2涂层对Li2MnO... Li2MnO3正极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459 m Ah·g^-1),不仅安全无毒还能够大大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较低的首圈库仑效率和较差的循环性能妨碍了其在锂电池中的实际应用.在此,作者研究了MgF2涂层对Li2MnO3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gF2涂层诱导部分层状Li2MnO3向尖晶石相转化,从而降低了首圈不可逆容量,提高库仑效率.重量比为0.5%、1.0%和2.0%的MgF2涂层电极的初始库仑效率分别为70.1%、77.5%和84.9%,而原始电极仅为57.7%.充放电曲线表明,1.0wt.%MgF2涂层改性的Li2MnO3具有最高的充放电容量和最佳的循环稳定性. 40个循环后1.0wt.%MgF2涂层样品的容量保持率为81%,远高于原始样品的容量保持率(53.6%).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MgF2涂层减少了不利成分的快速沉积,并改善了电极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no3正极材料 氟化镁涂层 循环稳定性 库仑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MnO3的合成及改性
5
作者 宋丹丹 曾艳红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5-817,870,共4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Li2MnO3,粒子纳米化对Li2MnO3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测试发现样品颗粒大小在100 nm左右,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发现未处理的Li2MnO3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69.4 mAh/g,放电比容量为117.8 mAh/g,... 采用固相法合成Li2MnO3,粒子纳米化对Li2MnO3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测试发现样品颗粒大小在100 nm左右,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发现未处理的Li2MnO3材料的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69.4 mAh/g,放电比容量为117.8 mAh/g,比用普通的固相法合成Li2MnO3的比容量(51 mAh/g)要高很多.用不同浓度的过硫酸铵处理Li2MnO3,通过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SEM测试发现过硫酸铵处理并没有破坏Li2MnO3的结构,过硫酸铵处理后的样品颗粒尺寸比未处理的要小一些,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发现:处理后材料的首次效率、比容量、循环性能、倍率性能都大有改善.处理后的Li2MnO3在2C以下充放电时,30%-Li2MnO3、40%-Li2MnO3的倍率性能明显优于Li2M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mno3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下富锂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0.5)Mn_(0.5)O_2(x=0.1-0.8)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来 陈实 +5 位作者 胡道中 苏岳锋 李维康 王昭 包丽颖 吴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7-475,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5Mn0.5O2(x=0.1-0.8),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组分下富锂材料的结构与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0.5Mn0.5O2(x=0.1-0.8),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不同组分下富锂材料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2MnO3组分含量较高时,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较高,但循环稳定性较差;该组分含量较少时,所得样品中出现尖晶石杂相,且放电容量较低,但循环稳定性较好;综合来看,x=0.5时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优.x=0.4,0.6时材料也表现出了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mno3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能 li2mn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_2MnO_3的富锂类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吴锋 李宁 +4 位作者 安然 苏岳锋 包丽颖 李月姣 陈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基于Li2MnO3的高比容量二元和三元富锂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富锂材料zLi2MnO3.(1-z)LiMO2(0<z<1,M=Mn0.5Ni0.5,MnxNiyCo(1-x-y),0<x,y<0.5)的结构特点和富锂材料的嵌脱锂机理;总结了二... 综述了近几年来基于Li2MnO3的高比容量二元和三元富锂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富锂材料zLi2MnO3.(1-z)LiMO2(0<z<1,M=Mn0.5Ni0.5,MnxNiyCo(1-x-y),0<x,y<0.5)的结构特点和富锂材料的嵌脱锂机理;总结了二元和三元富锂材料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和材料的改性以及材料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这类富锂材料今后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mno3 高比容量 嵌脱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0.5Li_2MnO_3·0.5LiCoO_2的熔盐法合成及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赵煜娟 任文锋 +2 位作者 吴锐 孙玉成 岳影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3-57,59,共6页
通过熔盐法合成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O3.0.5LiCoO2,以低熔点盐为原料,低温熔融混合,分别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和锂配比对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O3.0.5LiCoO2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计量比的锂盐,低温200℃预... 通过熔盐法合成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O3.0.5LiCoO2,以低熔点盐为原料,低温熔融混合,分别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方式和锂配比对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O3.0.5LiCoO2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计量比的锂盐,低温200℃预处理后,高温短时间处理,可以得到粒径均一和层状结构良好的材料。为了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通过熔盐法对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O3.0.5LiCoO2进行氟离子掺杂。结果表明:氟离子掺杂后,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得到提高;同时,在大电流下,氟离子掺杂减缓了容量缓升现象,缩短了活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0 5li2mno3·0 5LiCoO2 熔盐合成 氟离子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Li_(1+x)[Ni_(0.36)Mn_(0.64)]_(1-x)O_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钟盛文 梅文捷 +4 位作者 李栋 金柱 刘熙林 陈鹏 胡经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14,共5页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高温固相焙烧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 Li1+x [Ni0.36 Mn0.64]1-x O2(x=0.12,0.15,0.18,0.2)。采用 XRD 表征其结构,SEM 表征其形貌,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其中,XRD 结果表明各样品都具有α-NaF... 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高温固相焙烧法合成了富锂正极材料 Li1+x [Ni0.36 Mn0.64]1-x O2(x=0.12,0.15,0.18,0.2)。采用 XRD 表征其结构,SEM 表征其形貌,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测试其电化学性能。其中,XRD 结果表明各样品都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结果表明:室温下以30 mA/g 的电流密度,在4.6~2.75 V 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x=0.15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7.9 mAh/g,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研究发现,层状富锂镍锰正极材料中的 Li2 MnO3组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逐渐向尖晶石相转变,这是容量衰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 mno3 无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MnO_3的显微组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威 刘昌位 +2 位作者 郭玉忠 吴佳 王剑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5-713,共9页
以MnO2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分别在750和900℃温度下焙烧得到Li2MnO3正极材料,并研究Li2MnO3正极材料晶体缺陷结构和相变对电化学容量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衍射(SAED)进行晶体结构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 以MnO2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分别在750和900℃温度下焙烧得到Li2MnO3正极材料,并研究Li2MnO3正极材料晶体缺陷结构和相变对电化学容量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衍射(SAED)进行晶体结构分析,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材料形貌,并对材料进行充放电测试和微分容量分析。结果表明:在750℃下合成的Li2MnO3具有类球形结构,晶体中出现大量的层错;电化学活化后获得的139.3m A·h/g放电容量和纳米片状特征与晶体结构中存在较高的层错密度有关;在900℃下合成的Li2MnO3晶体结构完整,但电化学过程中难于活化,即使100次循环后,Li2MnO3的超晶格结构依然保持完整;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Li2MnO3会由层状结构逐渐向尖晶石结构转变;随着循环次数增加,电池容量主要来自尖晶石的电化学容量,其余部分来自Li2MnO3的逐渐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no3 堆垛层错 超晶格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3+)掺杂0.5Li_2MnO_3-0.5LiCo_(1/3)Ni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华 何巍 +5 位作者 裴锋 伍发元 毛荣军 艾新平 杨汉西 曹余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1-1264,共4页
采用聚合热解法制备了掺入3%Al3+的富锂锰基Li[Li0.2Co0.13Ni0.13Mn0.51Al0.03]O2材料,经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实验表明,掺入3%Al3+样品仍然保持层状结构,没有观察到杂质相的存在。在2.0~4.8 V范围内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 采用聚合热解法制备了掺入3%Al3+的富锂锰基Li[Li0.2Co0.13Ni0.13Mn0.51Al0.03]O2材料,经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实验表明,掺入3%Al3+样品仍然保持层状结构,没有观察到杂质相的存在。在2.0~4.8 V范围内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掺Al3+样品在30 mA/g的电流密度下,首周充放电比容量可达349.1和303.8 mAh/g(首次库仑效率87%);在100 mA/g的电流密度下,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1.7%,显示出高的循环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掺杂Al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富锂氧化物材料层状结构的稳定性,为发展高容量和高稳定性正极材料提供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2mno3-LiMO2 Al3+掺杂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相Li_2MnO_3薄膜的制备及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杰允 汪锐 李泓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55-1860,共6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纯相Li2MnO3正极材料及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氧气气氛、不同温度下沉积了Li2MnO3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Raman)光谱表征了薄膜的晶体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薄膜形貌及厚度,利用电化学手段... 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纯相Li2MnO3正极材料及靶材,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氧气气氛、不同温度下沉积了Li2MnO3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Raman)光谱表征了薄膜的晶体结构,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薄膜形貌及厚度,利用电化学手段测试了Li2MnO3薄膜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结果表明,PLD方法制备的纯相Li2MnO3薄膜随着沉积温度升高薄膜结晶性变好.25℃沉积的薄膜难以可逆充放电,400℃沉积的薄膜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和循环稳定性.相对于粉末材料,400与600℃制备的Li2MnO3薄膜电极平均放电电位随着循环次数的衰减速率明显低于相应的粉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no3薄膜 正极材料 脉冲激光沉积 电位衰减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Li_2MnO_3-0.5LiMn_(1/3)Ni_(1/3)Co_(1/3)O_2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力臻 席菲 +1 位作者 谷书华 高海丽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6-209,共4页
采用球磨流变相辅助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0.5Li2MnO3-0.5LiMn1/3Ni1/3Co1/3O2材料,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材料属于R-3m空间群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颗粒结晶完整,95%的颗粒粒径在18.39... 采用球磨流变相辅助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0.5Li2MnO3-0.5LiMn1/3Ni1/3Co1/3O2材料,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材料属于R-3m空间群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颗粒结晶完整,95%的颗粒粒径在18.39μm以内。在4.8-2.0 V充放电,材料的0.05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50.9 mAh/g,库仑效率为70.1%,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完成结构重整;0.20 C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14.4 mAh/g,2.00 C放电比容量为136.2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 5li2mno3-0 5LiMn1 3Ni1 3Co1 3O2 流变相 倍率性能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Al-O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义兵 陈白珍 +3 位作者 胡拥军 李改变 陈亚 金基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3-918,共6页
以Mn2O3,Al(NO3)3.9H2O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掺铝锰酸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掺铝样品是一种复相,物相组成为尖晶石LiMn2O4和单斜型Li2MnO3;掺铝后材料颗粒粒度变小,晶体形状为类球形;该材料性能介于层状LiMnO2和尖晶石Li... 以Mn2O3,Al(NO3)3.9H2O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掺铝锰酸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掺铝样品是一种复相,物相组成为尖晶石LiMn2O4和单斜型Li2MnO3;掺铝后材料颗粒粒度变小,晶体形状为类球形;该材料性能介于层状LiMnO2和尖晶石LiMn2O4性能之间,当掺铝量为0.1时,最高容量可达197mA.h.g-1,循环20次后,容量还高于在190 mA.h.g-1;掺铝可提高材料的电导率,促进锂离子在电极中的迁移,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铝 单斜 li2mno3 复相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_2MnO_3的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秀芹 马建峰 陈汝芬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Li2CO3、MnCO3为原料,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Mn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TEM等表征,并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650。C以上生成Li2MnO... 以Li2CO3、MnCO3为原料,用柠檬酸盐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i2MnO3超微粉.对合成的材料进行了DTA、TG、XRD和TEM等表征,并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电导率.结果表明,650。C以上生成Li2MnO3纯相超微粉,粒径在50nm以下.在18~400。C温度范围内,产物烧结体的离子导电率为10-6~10-3S·cm-1,其电导活化能为44.87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no3 超微粉 柠檬酸盐 溶胶-凝胶法 离子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草酸硼酸锂电解液在富锂锰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宇宙 李世友 +2 位作者 崔孝玲 黄远征 吴凯卓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32-234,共3页
富锂锰(Li2MnO3)材料由四氧化三锰(Mn3O4)和碳酸锂(Li2CO3)按化学计量比经固相法制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反应产物检测。结果表明:Li2MnO3产物不含杂质,其结晶度良好,是片状球形材料。Li2MnO3在锂离子电池中... 富锂锰(Li2MnO3)材料由四氧化三锰(Mn3O4)和碳酸锂(Li2CO3)按化学计量比经固相法制备。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反应产物检测。结果表明:Li2MnO3产物不含杂质,其结晶度良好,是片状球形材料。Li2MnO3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时,以双草酸硼酸锂(LiBOB)为锂盐的电解液比常规的磷酸铁锂(LiPF6)电解液表现出更稳定的循环性能和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mno3 LIBOB LIPF6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MnO_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昌位 郭玉忠 +1 位作者 邵威 王剑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28-131,共4页
Li2MnO3在稳定富锂锰正极材料结构及贡献容量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Li2MnO3的晶体结构和充放电机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尤其关注堆垛层错等晶体缺陷对电化学活性的作用,以及愈来愈受到重视的高活性Li2MnO3材料的制备。
关键词 li2mno3 富锂锰正极材料 晶体结构 高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球形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1/3)Co_(1/3)Mn_(1/3))O_2(x=0.2、0.4、0.6)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越 徐盛明 +2 位作者 翁雅青 黄国勇 李林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878-2881,2887,共5页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以氨水作为络合剂,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合成了球形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3Co1/3Mn1/3)O2(x=0.2、0.4和0.6),并对合成的不同组分样品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材料的化学组分与其理论含量相同,随着x的增大,材料的粒度变小,在电压范围为2.5~4.6V条件下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时,材料的首次充放电容量随着x值减小而增加,且当x=0.2时,材料在不同倍率条件下具有最大的放电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 正极材料xli2mno3·(1-x)Li(Ni1 3Co1 3Mn1 3)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基于乙醇体系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制备层状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英文) 被引量:5
19
作者 寇建文 王昭 +8 位作者 包丽颖 苏岳锋 胡宇 陈来 徐少禹 陈芬 陈人杰 孙逢春 吴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7-722,共6页
首次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乙醇溶液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包括锂元素在内的所有元素均能在共沉淀反应步骤发生沉淀反应,以此实现更为均匀的元素混合。此外,相比传统的草酸铵共沉淀法,该法省略了... 首次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基于乙醇溶液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合成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包括锂元素在内的所有元素均能在共沉淀反应步骤发生沉淀反应,以此实现更为均匀的元素混合。此外,相比传统的草酸铵共沉淀法,该法省略了前驱体初烧的步骤,节约了合成的时间和成本。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检测手段表征了所得样品的晶体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了两种方法所制备的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一步草酸共沉淀法合成的富锂材料,拥有更好的结晶性、更大的层间距;材料的颗粒更为均匀和细小。这些晶体结构与形貌上的优势,使得该法制备的富锂材料展现出了更高的放电比容量、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这些结果均展示了我们所提出的一步草酸共沉淀法的可行性与优势。这种新颖而简便的共沉淀法,可推广于其他层状材料的合成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2mno3 乙醇 草酸共沉淀法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正极材料0.5Li_2MnO_3·0.5Li(Ni_(1/3)Co_(1/3)Mn_(1/3))O_2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磊 王志兴 +2 位作者 贺振江 李新海 郭华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分别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碳酸盐共沉淀、喷雾干燥的方法合成了层状α-Na Fe O2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合成方法所得的样品... 分别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碳酸盐共沉淀、喷雾干燥的方法合成了层状α-Na Fe O2结构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Ni1/3Co1/3Mn1/3)O2,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不同合成方法所得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物共沉淀合成的前驱体所制备的正极材料0.5Li2Mn O3·0.5Li(Ni1/3Co1/3Mn1/3)O2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0.05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47.1 m A·h/g,0.2C倍率条件下经过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0.5li2mno3·0.5Li(Ni1/3Co1/3Mn1/3)O2 共沉淀 电化学性能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