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子筛修饰电极中内电子传输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姜艳霞 宋文波 +4 位作者 刘颖 吕男 邹明珠 许宏鼎 张爱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17-721,共5页
用电化学方法聚合分子筛孔道内的苯胺,以聚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为模型研究分子筛修饰电极的内电子传输机理.NaY分子筛的离子交换点位被苯胺修饰后,通过电聚合制得聚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Pan+Y-ZME),该电极通过聚苯胺链... 用电化学方法聚合分子筛孔道内的苯胺,以聚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为模型研究分子筛修饰电极的内电子传输机理.NaY分子筛的离子交换点位被苯胺修饰后,通过电聚合制得聚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Pan+Y-ZME),该电极通过聚苯胺链自身的电子跳跃来实现电子传输,且只有通过阴极富集后对溶液中Cd2+才有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修饰电极 聚苯胺 内电子传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溯奇 谭建平 文学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69,共8页
针对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继线圈位置变化会改变系统传输性能的实际问题,研究了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理;通过建立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输出功率增益和传输效率基本特性公式,分析了系统输出功率增... 针对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继线圈位置变化会改变系统传输性能的实际问题,研究了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理;通过建立三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系统输出功率增益和传输效率基本特性公式,分析了系统输出功率增益、传输效率与特性参数的相互作用机理,得出了系统输出功率增益、传输效率各自的规律;设计开发了无线电能传输实验系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三线圈 中继线圈 耦合机理 输出功率增益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腐蚀机理与防护措施 被引量:3
3
作者 朱维兵 方仁杰 王和顺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是推料式离心分离机上用来传递液压油压力,推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关键部件。因其恶劣的使用环境和特殊的结构,极易形成腐蚀而失效,其中以电化学腐蚀、应力腐蚀、端面磨蚀最为严重。根据现场观察和实物对比,在分析其腐... 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是推料式离心分离机上用来传递液压油压力,推动活塞杆往复运动的关键部件。因其恶劣的使用环境和特殊的结构,极易形成腐蚀而失效,其中以电化学腐蚀、应力腐蚀、端面磨蚀最为严重。根据现场观察和实物对比,在分析其腐蚀机理、条件、特征及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缓解腐蚀发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解决和改善差速浮动式传输密封腐蚀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分离机 传输密封 腐蚀机理 防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热湿传输机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凤志 刘迎曦 +1 位作者 罗钟铉 李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2,共5页
综述了织物的热湿传输机理模型的发展,介绍了服装面料的热湿传输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织物的传输特性,获得了以大气压力、湿分、温度为参数的三参数织物热湿传输模型.与现有的织物热湿传输模型不同,该模型从宏观上考虑了纤维的解吸等温... 综述了织物的热湿传输机理模型的发展,介绍了服装面料的热湿传输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织物的传输特性,获得了以大气压力、湿分、温度为参数的三参数织物热湿传输模型.与现有的织物热湿传输模型不同,该模型从宏观上考虑了纤维的解吸等温特性对织物特性参数的影响,并且考虑到了毛细压力、重力、大气压力、蒸发凝结等作用下的气、液传输,以及气液流动、辐射对温度分布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分析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传输机理模型 多孔介质 织物 解吸等温特性 传热传质 服装面料 吸湿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与传输机理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在琛 江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3-2634,共12页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极化等调控,从而构造智能化的通信环境,为终端高能效无线通信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基于无人机通信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将RIS技术引入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的传输机理,归纳了信道建模关键技术;最后针对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总结和展望了未来的技术挑战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 智能超表面技术 高能效通信 无人机通信 信道传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牙基带数据传输机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孙光民 邵同震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7,共4页
对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基带数据传输机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对蓝牙技术做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在介绍了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蓝牙设备连接、数据传输和安全机制等内容做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蓝牙 数据传输机理 设备连接 通信协议 基带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潮河流水团传输机理及水质模型修正
7
作者 丁训静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0-54,共5页
根据随机扩散理论和感潮河流水团传输机理,应用瞬时虚源与概率和相结合的方法,将感潮河流水团传输的往返回荡运动简化为单向流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感潮河流水质浓度回荡的计算和预测问题,并通过黄浦江的断面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感潮河流 水团 瞬时虚源 水质 传输机理 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报纸印刷中油墨传输机理分析“鬼影”现象的产生
8
作者 柯成恩 《印刷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1期56-57,共2页
"鬼影"现象虽然在报纸印刷中不常见,但也时有发生,其中大多数属于"缺墨鬼影".缺墨鬼影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设计版面时,文章区域隔离线条或装饰线条等安排使用不妥;二是印刷设备的各墨辊之间及其与橡皮滚... "鬼影"现象虽然在报纸印刷中不常见,但也时有发生,其中大多数属于"缺墨鬼影".缺墨鬼影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设计版面时,文章区域隔离线条或装饰线条等安排使用不妥;二是印刷设备的各墨辊之间及其与橡皮滚筒之间的压力调试不正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印刷 油墨 传输机理 “鬼影”现象 质量控制 供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中锂离子传输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丙凯 杨卢奕 +1 位作者 李舜宁 潘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9-277,共9页
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表现出非凡的离子导电性,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发新的高性能固态电解质需要对锂离子传输机理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论述了近期研究中锂离子传输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传输理论基础的概述... 固态电解质在室温下表现出非凡的离子导电性,使其有潜力应用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开发新的高性能固态电解质需要对锂离子传输机理及其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论述了近期研究中锂离子传输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离子传输理论基础的概述;总结Li_(10)GeP_(2)S_(12)、Li_(7)La_(3)Zr_(2)O_(12)和Li_(1+x)Al_(x)Ti_(2-x)(PO_(4))_(3)固态电解质材料中晶体结构、离子传输和研究进展;阐述锂离子传输中结构特征、传输机理(单离子跳跃传输和多离子协同传输)以及构效关系;总结(反)Meyer-Neldel规则的关键问题和相关电解质材料。最后,展望了给出电解质材料的设计策略和未来机理研究的重点,为无机固态电解质材料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离子传输机理 协同传输 构效关系 Meyer-Neldel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受限机理及SDH光传输网再生段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北望 徐其桓 《有线电视技术》 2005年第7期14-16,11,共4页
本文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传输距离受限的相关理论,并介绍了SDH光传输网再生段的最差值设计法。希望设计者在设计SDH光传输网时对衰耗受限、色度色散受限和偏振模色散受限等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能够合理地解决。
关键词 光纤通信系统 传输 传输距离 SDH 再生 机理 偏振模色散 相关理论 色度色散 设计法 设计者 衰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自组装分子结中电荷隧穿与跳跃传输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宾 于曦 胡文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8-305,共8页
采用硫醇自组装单层膜结合悬浮纳米线技术制备了分子结器件,对比研究了非电活性的1-十一烷基硫醇(C11)和电活性的二茂铁己硫醇(FHT)分子结的电荷传输特性.结合两种传输机理,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拟合了分子结的电流-电压特性,发现了氧化还... 采用硫醇自组装单层膜结合悬浮纳米线技术制备了分子结器件,对比研究了非电活性的1-十一烷基硫醇(C11)和电活性的二茂铁己硫醇(FHT)分子结的电荷传输特性.结合两种传输机理,提出一种新的模型拟合了分子结的电流-电压特性,发现了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二茂铁(Ferrocene,Fc)可以使电荷传输机理由隧穿变成隧穿与跳跃共存.结合变温实验验证了这一机理,并对这种混合机理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电子学 分子结 电荷传输 隧穿与跳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奔驰W220胎压报警控制系统部件组成及信号传输机理
12
作者 伍胡平 吴君 《汽车维修》 2011年第3期5-7,共3页
奔驰W220底盘车型通常安装有轮胎压力报警控制系统,该系统又称为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温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报警,是驾车者和乘车人... 奔驰W220底盘车型通常安装有轮胎压力报警控制系统,该系统又称为TPMS(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控制系统,主要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温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报警,是驾车者和乘车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预警系统。在轮胎压力报警控制功能被激活后,轮胎压力报警控制模块N88将轮胎压力信号传送至仪表板A1,仪表板A1的多功能显示器(部件代号为A1P13)显示轮胎压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警控制系统 轮胎压力 系统部件 信号传送 传输机理 奔驰 多功能显示器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冰生成过程的晶体形态及气体分子传输机理研究
13
作者 郑微言 谢荣华 +1 位作者 卢义玉 钟栋梁 《上海节能》 201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可燃冰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种新能源。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对缓解能源危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降低CO_2排放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对微观尺度的研究较少。通过... 可燃冰是国际公认的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一种新能源。开采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对缓解能源危机、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降低CO_2排放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对微观尺度的研究较少。通过实验手段从微观尺度研究可燃冰生成过程的晶体形态特征及分子传输机理。研究发现可燃冰在纯水体系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结晶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在形成过程中甲烷分子先进入水合物的小孔穴,再进入水合物大孔穴,可燃冰在表面活性剂溶液和纯水中形成的均为结构I型气体水合物。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深入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分解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冰 气体分子 晶体生长 拉曼光谱 传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现状
14
作者 王耀武 王彬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230,共11页
近年来,反式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制备工艺简单、可低温成膜、迟滞效应低、适合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结合制备叠层器件等优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从3.9%提升到25.37%。其中电... 近年来,反式结构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制备工艺简单、可低温成膜、迟滞效应低、适合与传统太阳能电池结合制备叠层器件等优点,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已从3.9%提升到25.37%。其中电子传输层作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取和运输载流子、阻挡空穴、调节界面能级结构和抑制电荷复合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些有机材料(富勒烯及其衍生物、苝二酰亚胺、萘二酰亚胺等)凭借容易合成和纯化、能级可调、电子迁移率高、溶解性好、化学/热稳定性良好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有机电子传输材料在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现状,还介绍了电子传输层掺杂和界面修饰两种提升器件性能的改性手段,旨在为开发全新的有机电子传输材料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工作机理 有机电子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e双掺LaCoO_(3)热敏陶瓷材料低温离子传输机制研究
15
作者 丁宇宁 张惠敏 +2 位作者 潘叶 谢俊涛 荣景豪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为了开发电学性能优异的深低温材料,采用传统高温固态法制备了Ba/Fe双掺杂的LaCoO_(3)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材料,结合XRD、SEM、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离子价态分布等,并在22—80 K和80—290 K范围内进行了低温... 为了开发电学性能优异的深低温材料,采用传统高温固态法制备了Ba/Fe双掺杂的LaCoO_(3)负温度系数热敏陶瓷材料,结合XRD、SEM、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离子价态分布等,并在22—80 K和80—290 K范围内进行了低温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双掺杂改性降低了LaCoO_(3)材料的应用温区,ρ(22 K)在1.85×10^(5)—6.94×10^(6)Ω·cm范围内变化,材料常数B(22—100 K)在146.09—162.75 K范围内变化;在深低温环境下,材料的导电机理由80 K以上时的小极化子跳跃导电转变为80 K以下时的双交换导电,导致了材料常数B发生突变。由此证明,该双掺杂热敏陶瓷材料在极低温测试中具有可开发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热敏电阻 NTC陶瓷 电学性能 La_(1-x)Ba_(x)Co_(1-y)Fe_(y)O_(3) 传输机制 高温固态法 导电机理 低温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丛式井电磁随钻测量信号传输
16
作者 徐林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6期98-105,共8页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正逐步向深部扩展,但泥浆脉冲随钻测量信号传输受钻井液性质限制,无法应用于空气、泡沫和漏失地层钻井。而电磁随钻测量由于信号衰减不能满足深部开采的需求,亟待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增大电磁随钻测量的应用深度。针对丛式... 中国油气资源开发正逐步向深部扩展,但泥浆脉冲随钻测量信号传输受钻井液性质限制,无法应用于空气、泡沫和漏失地层钻井。而电磁随钻测量由于信号衰减不能满足深部开采的需求,亟待提出新的技术方案增大电磁随钻测量的应用深度。针对丛式井,提出井间收-发电磁随钻测量信号传输技术方案。为探明该方案的信号传输机理及其相比传统方案的优势,建立了考虑丛式井、地层分层、钻井液和侵入带的信号传输数值模型。采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接收短节位置、信号频率、钻杆电导率、钻井液电导率、井眼直径、侵入深度、侵入类型对井间收-发电磁随钻测量传输信号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钻头穿出储层的传输信号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接收短节安装在接收套管水平段上靠近造斜段位置可以获得较大的传输信号强度;传输信号强度随接收套管和钻杆水平段之间夹角减小而增大;较低信号频率、较低钻井液电导率、较高钻杆电导率和钻井液高侵类型有利于增大传输信号强度;钻头穿出储层时传输信号强度会发生突变。此外,对比了相同条件下井间收-发方案和传统方案的传输信号强度,结果显示,井间收-发方案可以显著增大电磁随钻测量传输信号强度,且适用的信号频率范围更大,能够增大电磁随钻测量应用深度和数据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随钻测量 信号传输机理 传输信号强度 井间收-发 丛式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束型光纤连接器损耗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苏美开 高稚允 +2 位作者 孙海东 左昉 刘秉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0-442,共3页
介绍了扩束型光纤连接器的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了它的损耗机理 ,即包括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可变损耗主要是由于系统各单元之间的对准误差引起的 ,包括径向偏移损耗、纵向偏移损耗以及轴向倾角损耗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径向偏移损耗 ;其次... 介绍了扩束型光纤连接器的基本原理 ,定量分析了它的损耗机理 ,即包括可变损耗和固定损耗。可变损耗主要是由于系统各单元之间的对准误差引起的 ,包括径向偏移损耗、纵向偏移损耗以及轴向倾角损耗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径向偏移损耗 ;其次是轴向倾角损耗、固定损耗、纵向偏移损耗。固定损耗是由系统自身所用材料、表面处理决定的 ,包括菲涅耳损耗、球差损耗、衍射损耗、色散损耗、吸收损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输 扩束型光纤连接器 损耗机理 可变损耗 固定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发芽过程重金属镉中毒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薛洪宝 张晖 +2 位作者 梁丽丽 焦艳娜 李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6-364,共9页
为了深入探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重金属代谢过程及机理,采用有一定重金属镉耐受能力的农作物玉米为试验材料,综合研究了不同镉浓度(5~100μmol.L 1)及不同处理时间下玉米幼苗发芽、不同组织部位镉含量及分布、镉中毒前后液相色谱质谱联... 为了深入探讨重金属胁迫下植物重金属代谢过程及机理,采用有一定重金属镉耐受能力的农作物玉米为试验材料,综合研究了不同镉浓度(5~100μmol.L 1)及不同处理时间下玉米幼苗发芽、不同组织部位镉含量及分布、镉中毒前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谱图(HPLC-MS)、核磁共振氢谱图(1H NMR)和总蛋白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低于50μmol.L 1的镉浓度能促进玉米发芽,高于此浓度可明显抑制发芽。镉在胚乳、根、茎、芽等新鲜组织部位的分布不均,其分布情况为:胚乳〉根〉茎〉芽。HPLC-MS和1H NMR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中镉以金属螯合剂(PC)形式络合。总蛋白氨基酸含量分析说明镉胁迫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合成。重金属镉在整个玉米幼苗中传输积累过程为:大量镉吸附在胚乳中,部分直接吸附在根表面;部分镉以游离形式存在,部分以植物金属螯合剂螯合形式存在;镉在细胞中与各种蛋白作用,在胞液、液泡、胞间连丝等细胞器间传递;镉经根、茎传输到芽,此过程主要受浓度梯度影响;镉的传输过程很可能遵循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过程,试验证明了此过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中毒 镉胁迫 玉米 金属螯合剂 传输积累过程 解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阳极焊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喻萍 孟庆森 +2 位作者 张丽娜 潘川 薛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通过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阳极焊试验,初步研究了在阳极焊过程中离子的传输和结合机理,即在外加电场和温度的作用下使焊接材料中发生离子的迁移,从而使阳极焊得以实现.通过K4玻璃与铝片焊接的对比试验,说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焊接过程产... 通过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阳极焊试验,初步研究了在阳极焊过程中离子的传输和结合机理,即在外加电场和温度的作用下使焊接材料中发生离子的迁移,从而使阳极焊得以实现.通过K4玻璃与铝片焊接的对比试验,说明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对焊接过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界面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在K4玻璃与可伐合金的结合面处形成了以FeSiO3和Fe7SiO10以及一些非晶态物质为主的过渡层,将K4玻璃与可伐合金连接在一起,并发现被焊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对阳极焊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焊 可伐合金 K4玻璃 结合机理 离子传输机理 界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驱剂传输运移能力技术指标评价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云宝 卢祥国 +3 位作者 刘义刚 李彦阅 曹伟佳 鲍文博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3期96-103,共8页
近年来,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规模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但一些矿场试验效果却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就包括调驱剂与储层孔隙适应性问题。针对矿场生产和理论实际需求,开展了化学调驱剂传输运移能力技术指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近年来,化学驱油技术应用规模呈现逐年增加态势,但一些矿场试验效果却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许多,其中就包括调驱剂与储层孔隙适应性问题。针对矿场生产和理论实际需求,开展了化学调驱剂传输运移能力技术指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调驱剂在多孔介质中传输运移是实现深部液流转向作用的必要条件,传输运移能力可采用调驱剂注入结束时岩心前部与后部压差之比β值来评价,推荐技术指标范围:①β=1~3,优良;②β=4~8,中等;③β=9~15,较差;④β≥16,差。调驱剂滞留和传输运移能力与其自身材料分子结构形态即聚集体尺寸和岩心渗透率密切相关,二者的目的相互矛盾,实际应用时需要合理兼顾。黏度是流体内摩擦大小的评价指标,聚合物溶液内摩擦力大小与聚合物浓度、分子聚集体形态和溶剂水矿化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分子间物理缔合和化学交联反应可以改变聚合物分子聚集体形态(尺寸),进而达到增大聚合物溶液内摩擦力即增加黏度目的,但这将导致聚合物溶液传输运移能力变差,进而削弱聚合物溶液深部滞留和液流转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驱剂 传输运移 技术指标 物理模拟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