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青稞和彩色小麦籽粒的代谢组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程红娜 秦丹丹 +8 位作者 许甫超 徐晴 彭严春 孙龙清 徐乐 郭英 杨新泉 徐得泽 董静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2-942,共11页
彩色青稞和彩色小麦是一类特殊的、珍贵的种质资源,不同颜色籽粒中的营养物质成分和含量均不同。本研究基于LC-MS对2个彩色青稞品种鄂黑稞720135(EH720135)、广州蓝稞(GZL)和2个彩色小麦品种中科紫麦(ZKZM)、农大4218紫(ND4218)授粉后... 彩色青稞和彩色小麦是一类特殊的、珍贵的种质资源,不同颜色籽粒中的营养物质成分和含量均不同。本研究基于LC-MS对2个彩色青稞品种鄂黑稞720135(EH720135)、广州蓝稞(GZL)和2个彩色小麦品种中科紫麦(ZKZM)、农大4218紫(ND4218)授粉后不同天数的籽粒代谢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在4个材料不同发育时期的籽粒中,共检测到936种代谢物,包含379种已知物质和557种未知物。聚类分析表明,不同发育时期的籽粒中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各种代谢物的动态积累模式也不尽相同。对4个材料成熟籽粒中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在彩色青稞和彩色小麦之间共鉴定出68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206种在2个彩色青稞和2个彩色小麦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还鉴定到308种和277种代谢物分别在2个彩色小麦之间和2个彩色青稞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表明,成熟青稞籽粒中的儿茶素、麦黄酮衍生物、金圣草黄素等黄酮类相关代谢物含量显著高于彩色小麦,它们可能为青稞特异的功能性成分。本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彩色青稞和彩色小麦籽粒代谢物的差异,并为彩色青稞和彩色小麦功能性食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彩色青稞 彩色小麦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代谢组学的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乔宏兴 张立恒 +2 位作者 张晓静 宋予震 边传周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83-3292,共10页
试验旨在利用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并探索其互作发酵机制。分别采取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FT组)和未发酵黄芪固态粉末(CT组),经样本前处理、LC-MS... 试验旨在利用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LC-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并探索其互作发酵机制。分别采取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芪(FT组)和未发酵黄芪固态粉末(CT组),经样本前处理、LC-MS分析、生物学信息分析等探寻差异代谢物并分析代谢通路。结果显示,总离子流图峰图重现性良好,发酵黄芪主要代谢物共鉴定出183种代谢成分,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样品间关系PCA图均能良好区分。火山图分析表明,FT和CT组间的代谢物变化具有差异性,正离子模式上调的1416个代谢物富集到83个代谢途径;下调的935个代谢物富集到83个代谢途径;负离子模式上调的1040个代谢物富集到52个代谢途径,下调的809个代谢物富集到45个代谢途径。发酵黄芪差异代谢产物酸类、脂类、酮类等氨基酸显著增加,烯类等氨基酸显著下调,其中上调代谢物15个,下调代谢物2个,关键代谢产物主要为α-硫酸二乙酯、2-甲基柠檬酸、3-异丙烯基-6-氧代庚酸等,涉及到丙酮酸代谢、丙酸代谢、半乳糖代谢等途径。本研究结果为发酵黄芪的代谢产物、发酵互作机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黄芪 发酵 lc-MS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血清代谢组学的HPLC和LC-MS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杰 徐若诗 +5 位作者 王竞 吴小丽 梁贵伦 李祖琨 康秋梅 徐小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本实验采用HPLC法和LC-MS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和肿瘤患者人血清样品中的代谢产物,鉴定了与肿瘤生长相关的代谢物,以阐明癌症患者血清代谢组学规律。方法 HPLC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75%甲醇(... 目的本实验采用HPLC法和LC-MS技术检测了健康人和肿瘤患者人血清样品中的代谢产物,鉴定了与肿瘤生长相关的代谢物,以阐明癌症患者血清代谢组学规律。方法 HPLC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75%甲醇(0.1%醋酸铵水溶液);检测波长为215nm,进样量为1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检测器(ESI)负离子模式下检测;毛细管电压为2.74kV;锥孔电压为25.52V;离子源温度为100℃;得到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数据经SIMCA-P+软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投影判别分析(OPLS-DA),表达出与肿瘤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利用LC-MS对相关代谢物进行鉴定。结果检测精密度RSD在0.04%~0.61%之间,健康人血清和肿瘤人血清中代谢规律得到明显区分;5种相关代谢组分得到提取和鉴定,分别为苏氨酸,色氨酸,甘油二酯,磷酰胆碱和硬脂酸。结论肿瘤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代谢规律有明显差异,鉴定出的化合物与肿瘤生长代谢密切相关,可为肿瘤疾病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提供相关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代谢组学 相关代谢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小细胞肺癌代谢分子诊断模型的建立和临床应用
4
作者 黄昕 刘家辉 +3 位作者 叶敬文 钱文莉 许万星 王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09-1016,共8页
目的·基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代谢分子表达谱差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SCLC早期诊断模型。方法·纳入并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9名SCLC患者和67名良性肺部疾... 目的·基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代谢分子表达谱差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建立SCLC早期诊断模型。方法·纳入并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9名SCLC患者和67名良性肺部疾病患者数据为模型训练集,甘肃省肿瘤医院20名SCLC患者和40名良性肺部疾病患者数据为独立外部测试集。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入组患者血清中的69种代谢分子进行绝对定量检测。使用XGBoost Classifer计算输出代谢分子重要性排序,根据顺序前向选择策略结合XGBoost算法筛选出重要代谢分子集合。利用训练集构建AdaBoost、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和轻量的梯度提升机(light 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LGBM)3种常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和比较模型性能,并使用独立外部测试集进一步验证。结果·对训练集靶向代谢组学数据进行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discriminate analysis,OPLS-DA)结果显示,SCLC患者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在代谢组学特征上具有显著区分。根据重要性排序从中筛选出6个重要代谢分子,并利用AdaBoost、RF和LGBM训练诊断模型MTB-6(metabolite-6),结果显示AdaBoost模型在训练集中表现最好,AUC为0.943,诊断SCLC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90.9%。其在外部测试集中,AUC为0.92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87.5%。结论·基于6种代谢物分子和AdaBoost算法的MTB-6模型是一种性能优秀的SCLC诊断模型,具有对SCLC和良性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诊断模型 机器学习 代谢组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饲粮对天祝白牦牛尿液生化指标及代谢的影响
5
作者 安泽 赵芳芳 +3 位作者 胡江 赵志东 石斌刚 李少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4-93,共10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粮精粗比对天祝白牦牛尿液生化指标及尿液代谢的影响。选取2.5岁雄性健康牦牛1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5∶35(HB组)和35∶65(LB组)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102 d。试验结束后屠宰牦牛,采集尿液,...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粮精粗比对天祝白牦牛尿液生化指标及尿液代谢的影响。选取2.5岁雄性健康牦牛10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精粗比为65∶35(HB组)和35∶65(LB组)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102 d。试验结束后屠宰牦牛,采集尿液,测定尿液生化指标,再运用液相色谱-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联用法对尿液代谢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B组尿酸含量极显著低于HB组(P<0.01),LB组三酰甘油含量显著低于HB组(P<0.05);其余指标含量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代谢组学结果显示,HB组和LB组中共筛选出164个差异代谢物,其中60个上调,104个下调。KEGG分析富集的通路包括苯丙氨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多巴胺能突出、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可卡因成瘾,主要参与机体氨基酸代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物质依赖。说明精料水平可显著影响天祝白牦牛其尿液生化指标,可能通过氨基酸、多巴胺、维生素等相关代谢调整,实现机体能量和蛋白质的代谢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白牦牛 精粗比 尿液生化指标 代谢组 液相色谱-质谱(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的不同产地普洱生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晨 戴伟东 +6 位作者 吕美玲 李朋亮 刘栩 田军 万云龙 李继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5-615,共11页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地对普洱生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来自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三大产区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代... 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地对普洱生茶品质与化学成分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来自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三大产区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对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表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的化学成分在含量上具有较大差异,且具有明显的产地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对来自西双版纳自治州(包括勐腊县、勐海县、景洪市)、普洱市、临沧市3个地级行政区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也可以对来自普洱茶产区的东南、西南、西北3个区域的普洱生茶进行有效区分。进一步鉴定了普洱生茶中79种主要成分,并对其在12个茶山(自然村)的普洱生茶中的含量分布,以及与不同产地普洱生茶滋味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表明,基于UHPLC-Q-TOF/MS的茶叶非挥发性化学成分轮廓可以作为普洱生茶产地判别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生茶 产地 化学成分 液质联用 代谢组学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MS分析马缨杜鹃花代谢物的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武绍龙 唐明 +1 位作者 张习敏 唐婧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70-1180,共11页
为分析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花开花至凋谢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通路,该文采用LC-MS/MS技术对其花苞期、开裂期、传粉期、盛开期、衰老期和凋谢期的化学成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共鉴定到973种代谢物,主... 为分析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花开花至凋谢过程中的代谢产物差异及其通路,该文采用LC-MS/MS技术对其花苞期、开裂期、传粉期、盛开期、衰老期和凋谢期的化学成分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1)共鉴定到973种代谢物,主要包含黄酮类、有机酸、酚酸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脂类、生物碱等。(2)主成分分析(PCA)表明样本间代谢物存在差异,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t检验的P值和单变量分析的差异倍数(fold-change)筛选差异代谢物(VIP>1,P<0.05,Fc>2或Fc<0.5),涉及591种,在马缨杜鹃花期进入衰老期和凋谢期后差异代谢物数量和表达量显著上升,其中花苞期至开裂期差异代谢物的表达主要呈现下调,而进入衰老期和凋谢期后差异代谢物的表达主要呈现上调。(3)KEGG注释到68条代谢通路,其中差异代谢物极显著富集(P<0.01)通路3条,包括苯丙素类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4)结合苯丙素类、黄酮类等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通路共筛选到10种代谢物包括苯丙氨酸(L-phenylalanine)、反式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查耳酮(chalcone)、柚皮素(naringenin)、对香豆酰基莽草酸(p-coumaroyl shikim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松柏醇(coniferyl alcohol)、芥子酸(sinapic acid)、紫丁香苷(syringin)、槲皮素(quercetin)。此外,有效成分的差异代谢物表明苯丙素类生物合成代谢活动随马缨杜鹃花的发育逐渐增强,而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逐渐减弱,这些关键差异代谢物可能对马缨杜鹃花的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该研究为马缨杜鹃花开花至凋谢进程中的有效成分代谢途径活性物质的研究提供了代谢组学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马缨杜鹃花花期调控的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花期 代谢组 lc-MS/MS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衍生化技术在靶向代谢组学LC-MS中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玺恩 王笛 许风国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37,共7页
体内代谢物轮廓变化与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代谢物的浓度可以直接反映生物体生理或病理状态。LC-MS是内源性代谢物定量测定的主要分析方法,但由于检测偏向性问题,该方法存在分析覆盖面窄、灵敏度较低等不足。近年来,化学衍生化技术与LC-MS... 体内代谢物轮廓变化与外界刺激密切相关,代谢物的浓度可以直接反映生物体生理或病理状态。LC-MS是内源性代谢物定量测定的主要分析方法,但由于检测偏向性问题,该方法存在分析覆盖面窄、灵敏度较低等不足。近年来,化学衍生化技术与LC-MS的整合应用发展迅速,与氨基、羟基、羧基、羰基、巯基等基团靶向反应的各类衍生化试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代谢组学研究。本文根据代谢物基团分类介绍了各种衍生化反应及其在代谢组学分析中的应用,综述了多基团衍生化方法的特点,并对衍生化分析方法的应用前景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生化 lc-MS 代谢组学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技术的海、淡水养殖刀鲚卵巢的代谢组学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淑芳 张金鹏 +2 位作者 施永海 袁新程 刘其根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75,共8页
为探究海、淡水养殖环境对刀鲚(Coilia nasus)卵巢发育的影响,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测定了海、淡水环境下刀鲚卵巢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情况,并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出相对应的代谢通路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海... 为探究海、淡水养殖环境对刀鲚(Coilia nasus)卵巢发育的影响,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测定了海、淡水环境下刀鲚卵巢中代谢产物的差异情况,并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比对,找出相对应的代谢通路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海水组和淡水组样品共鉴定出47种差异代谢物(P<0.05、FC>1、VIP>1),与海水组相比,淡水组表达差异倍数最明显的为碳环血氧烷A2(Carbocyclic thromboxane A2)、半乳糖神经酰胺(Galactosyl ceramide),差异倍数分别为10.40、2.78倍;与海水组相比,淡水组卵巢组织内皮质醇升高了1.61倍;对47种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分析发现,变化显著的通路有氨酰-tRNA的生物合成和嘧啶代谢通路(P<0.05),皮质醇、氨酰-tRNA的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和鞘磷脂代谢通路可能与刀鲚生殖洄游过程中卵巢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盐度 卵巢 代谢组学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的不同生长时期毛竹笋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文锋 荣俊冬 +1 位作者 郑郁善 陈礼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3-799,共7页
选取未出土、露土5 cm、生长期3个时期的毛竹笋,取同节笋肉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并作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到428种代谢物,其中,152种代谢物存在标志性差异,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及... 选取未出土、露土5 cm、生长期3个时期的毛竹笋,取同节笋肉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检测并作代谢组学分析,共鉴定到428种代谢物,其中,152种代谢物存在标志性差异,包括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糖苷类、核苷酸、酚类、黄酮类、胺类、生物碱等;在毛竹笋生长过程中大部分代谢物含量逐渐降低,仅3-吲哚乙腈、磷酸二乙酯含量呈上升趋势。利用KEGG Pathway数据库富集分析差异代谢物,得到225条代谢通路,其中,78条差异显著,41条差异极显著;差异极显著且差异代谢产物富集数量多的代谢通路包含ABC转运蛋白、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途径。通过分析差异代谢物与代谢通路筛选到8种代谢物,包括苯丙氨酸、赖氨酸、莽草酸、酪胺、谷氨酸、鸟氨酸、L-哌甲酸酯、柠檬酸,其中,苯丙氨酸的上调表达最为显著。而苯丙氨酸参与的氨基酸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是造成毛竹笋适口性变差、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笋 代谢组 生长时期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的丽豆-大豆差异代谢物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悦 任保青 +2 位作者 陈陆琴 曹建庭 刘兵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45-2255,共11页
丽豆(Calophaca sinica)是我国华北地区特有的一种珍稀野生植物。为探明丽豆的营养价值,该文以大豆(Glycine max)为参照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种子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1)丽豆和大豆中共检测到1 857种... 丽豆(Calophaca sinica)是我国华北地区特有的一种珍稀野生植物。为探明丽豆的营养价值,该文以大豆(Glycine max)为参照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种子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1)丽豆和大豆中共检测到1 857种代谢产物,二者成分相同且含量相似的代谢物有1 698种(>90%),差异代谢物有159种(<10%)。(2)在差异代谢物中,成分差异的有9种,其中有5种为丽豆特有,剩余150种均为含量差异,其中48种(约30%)在丽豆中的含量高于大豆。(3) KEGG注释到8条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P<0.1)的通路,主要包括初生代谢物的各类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和次生代谢物的罗汉松脂素、花生四烯酸以及二萜类等生物合成途径。(4)丽豆比大豆含量低的化学组分主要是初生代谢产物,比大豆含量高的化学组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而这些次生代谢物在调节血糖、骨坏损修复、增强免疫以及消炎抗癌等生理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丽豆与大豆具有相近的营养价值,并且对改善人类亚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此外,该文使我们对丽豆的营养价值和代谢组成分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们对丽豆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豆 大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的冠心病人源菌群小鼠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华 郭亚茜 +3 位作者 杜晓鹏 李卓 苏磊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3-329,共7页
目的使用基于液态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冠心病人源菌群小鼠特征性代谢产物。方法 28只无菌雌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CON)和模型组(CAD),分别接种健康志愿者和冠... 目的使用基于液态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冠心病人源菌群小鼠特征性代谢产物。方法 28只无菌雌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CON)和模型组(CAD),分别接种健康志愿者和冠心病患者的新鲜粪便悬液,移植后6周和10周每组安乐7只动物采集血浆,使用LC-MS技术对小鼠的血浆代谢物进行研究,运用PCA和PLS-DA统计学方法鉴别特征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结果最终通过标准品确认30个在2个时间点均存在的特征性差异代谢物。其中L-肉毒碱、苯丙酮酸、1-萘酚、2-萘酚在模型组显著升高。胆汁酸代谢通路、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途径在建模6周、10周均下调。结论冠心病人源菌群小鼠出现与患者类似的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菌群人源化动物 气相-液相色谱联用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质青稞种子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海皎 李杨 +5 位作者 高小丽 拉巴扎西 田朋佳 尼玛央宗 常子慧 廖文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3,107,共12页
通过测定蛋白质、淀粉、β-葡聚糖和γ-氨基丁酸等品质指标含量,从81个西藏青稞种质资源中挑选出3种不同品质级别的青稞:品质较好的为比如青稞,品质中等的为曲水青稞,品质较差的为巴日白青稞,利用LC-MS/MS对不同品质的青稞种子中代谢物... 通过测定蛋白质、淀粉、β-葡聚糖和γ-氨基丁酸等品质指标含量,从81个西藏青稞种质资源中挑选出3种不同品质级别的青稞:品质较好的为比如青稞,品质中等的为曲水青稞,品质较差的为巴日白青稞,利用LC-MS/MS对不同品质的青稞种子中代谢物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比如青稞和巴日白青稞(56个代谢物上调,206个下调)、比如青稞和曲水青稞(179个上调,82个下调)、曲水青稞和巴日白青稞(58个上调,240个下调)差异表达显著的代谢物总数分别为262、261、298。差异倍数分析发现,和巴日白青稞相比,比如青稞上调的代谢物主要是酚酸类物质;和曲水青稞相比,比如青稞上调的代谢物主要是花青素类物质;和巴日白青稞相比,曲水青稞上调的代谢物主要是黄酮碳糖苷类物质。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和品质较差的青稞相比,品质较好青稞的差异代谢物共富集在65条代谢通路上,主要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酰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通路富集显著。和品质中等的青稞相比,品质较好青稞上调的差异代谢物共富集在65条代谢通路上,主要是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氨酰生物合成和2-氧代环戊烷羧酸甲酯代谢等通路显著富集;和品质较差的青稞相比,品质中等青稞的差异代谢物共富集在61条代谢通路上,主要是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嘌呤代谢、嘧啶代谢、氨酰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品质 代谢组学 lc-MS/MS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链氯化石蜡对人体正常肝细胞的代谢干扰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云 耿柠波 +3 位作者 陈双双 程琳 张海军 陈吉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4,共9页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基质和人体样本中。SCCPs具有环境持久性以及远距离迁移能力,能够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毒性效应,威胁着人类健康。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估了低剂量组(1μ...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类新兴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基质和人体样本中。SCCPs具有环境持久性以及远距离迁移能力,能够在生物体内积累并具有广泛的生物毒性效应,威胁着人类健康。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估了低剂量组(1μg/L)、中剂量组(10μg/L)以及高剂量组(100μg/L)的SCCPs暴露对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的代谢干扰。主成分分析(PCA)与代谢扰乱水平指数(MELI)计算结果表明3个剂量组的SCCPs均能够引起L02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在3个暴露组中,72个差异代谢物经二级质谱图信息定性或标准品验证。其中,1μg/L SCCPs暴露组与10μg/L SCCPs暴露组、100μg/L SCCPs暴露组分别有33个、36个相同的差异代谢物。10μg/L SCCPs暴露组与100μg/L SCCPs暴露组有46个相同的差异代谢物。3个暴露组有33个相同的差异代谢物。在72个经二级质谱图信息定性或标准品验证的差异代谢物中,参与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脂质代谢通路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9、9以及45个。富集通路分析结果表明:SCCPs对L02细胞的代谢干扰主要表现在脂质代谢、脂肪酸β氧化以及核苷酸代谢通路上,且中、高剂量的SCCPs暴露引起更广泛的代谢通路的紊乱。SCCPs暴露干扰了甘油磷脂以及鞘脂类的代谢通路,其中,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以及鞘磷脂丰度的显著变化表明SCCPs暴露对细胞的生物膜有一定的损伤。同时,SCCPs暴露通过降低短链和中链酰基肉碱的含量抑制L02细胞中脂肪酸β氧化,提示细胞通过氧化脂肪酸供能减少。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剂量和低剂量SCCPs相比,高剂量的SCCPs暴露对脂肪酸β氧化的抑制作用更强。此外,SCCPs暴露诱导了核苷酸代谢通路的紊乱。次黄嘌呤水平显著升高提示SCCPs暴露可能诱导了L02细胞的缺氧、活性氧增多或者致癌等相关不良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质谱 短链氯化石蜡 肝细胞 代谢组学 脂质代谢 核苷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肉鸽胸肌代谢差异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晓晖 高瑞圆 +5 位作者 侯浩宾 李欣 丁卫星 杨长锁 赵维民 姚俊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4期67-73,共7页
为了解不同品种肉鸽胸肌组织的代谢差异及其对肉品质和风味产生的影响,选取28日龄银王鸽和申王肉鸽1号乳鸽各16只,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胸肌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检测,并运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进行代谢模式差异分析、差... 为了解不同品种肉鸽胸肌组织的代谢差异及其对肉品质和风味产生的影响,选取28日龄银王鸽和申王肉鸽1号乳鸽各16只,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胸肌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检测,并运用代谢组学分析技术进行代谢模式差异分析、差异代谢物筛选和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银王鸽和申王肉鸽1号胸肌中分别检测出80种和47种代谢物,筛选出13种差异代谢物。与银王鸽相比,申王肉鸽1号中有8种代谢物丰度显著上调(P<0.05),5种显著下调(P<0.05)。KEGG分析表明:这13种差异代谢物在23条代谢通路上富集,主要为氨基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磷酸盐代谢等通路。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不同鸽品种中胸肌风味物质的调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肌 代谢组学 风味 液相色谱-质谱法(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诗娟 雷振宏 +5 位作者 郭旭 王圆圆 燕翔 牛景萍 赵成萍 梁建萍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3-54,共12页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 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一种传统的道地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不同产地黄芪的药材品质和疗效相差甚远,次生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是决定药材品质的物质基础。为了研究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差异,为解析黄芪品质形成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优质黄芪的选育奠定基础,试验对来自山西浑源(S2-7)、山西五台(S2-9)、甘肃和政药园(S2-10)的3种蒙古黄芪根进行基于LC-MS/MS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进行差异代谢物筛选,并通过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鉴定出674种代谢产物,分为29类,主要包括萜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苯丙素类物质和生物碱类物质。依据P<0.05、变量投影重要度(VIP)>1筛选差异代谢物,甘肃黄芪(S2-10)与山西黄芪组(S2-7、S2-9)间筛选出81种差异代谢物;山西五台(S2-9)和浑源(S2-7)2个产地黄芪间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在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对通路进行富集分析可知,甘肃黄芪与山西黄芪组富集到3条差异显著的代谢通路: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以及烟酸盐和烟酰胺代谢通路。综上可见,不同产地黄芪次级代谢物的类型和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黄芪 不同产地 lc-MS/MS PCA OPLS-DA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障碍的代谢组学病例对照研究
17
作者 吴一山 方媛媛 +2 位作者 王凌 曾昭楠 郑富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2-598,共7页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伴与不伴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代谢组学测序分析,寻找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障碍的代谢标志物。方法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通过...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伴与不伴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代谢组学测序分析,寻找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障碍的代谢标志物。方法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60例,通过《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与利博维茨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 social anxiety scale,LSAS)得分将患者分为伴社交焦虑障碍组(n=64)和不伴社交焦虑障碍组(n=96)。收集两组患者的外周血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测序,并对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代谢物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寻找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焦虑障碍的代谢标志物。结果两组患者间12种代谢物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较大的3种代谢产物分别为3-O-反式-对香豆酰-阿尔菲托酸(AUC=0.637)、3-巯基丙酸(AUC=0.602)、壬-2-酰基肉碱(AUC=0.600)。结论3-O-反式-对香豆酰-阿尔菲托酸、3-巯基丙酸、壬-2-酰基肉碱作为诊断代谢标志物可以有效地区分精神分裂症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与精神分裂症非社交焦虑障碍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焦虑障碍 精神分裂症 lc-MS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ROC曲线 诊断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生队列的代谢组学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胎便代谢物之间的关系
18
作者 陈遇洁 卢忠华 +1 位作者 梁诗佳 张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4-1031,共8页
新生儿出生体重是反映新生儿在宫内生长和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其对儿童发育及成人健康状况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胎便是新生儿在母体分娩后排出的最初粪便,被认为是研究母婴健康状况的理想生物样本。本研究依托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出... 新生儿出生体重是反映新生儿在宫内生长和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其对儿童发育及成人健康状况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胎便是新生儿在母体分娩后排出的最初粪便,被认为是研究母婴健康状况的理想生物样本。本研究依托孝感市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出生队列,采用基于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采集了484例新生儿胎便的代谢组数据,筛选出不同出生体重组间的差异代谢物,并探究了相关分子机理。在该出生队列中,低出生体重儿(<2500 g)和巨大儿(>4000 g)的发病率分别为3.3%和7.2%,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体重组相比,无论是低出生体重组还是巨大儿组,其胎便代谢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还发现,低出生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之间以及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存在明显区别,分别指向不同的生物学途径。低出生体重儿胎便中的谷氨酸和脯氨酸等关键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这可能与胎盘功能障碍和母体营养不足有关;与正常体重组相比,巨大儿胎便中的雌酮等激素代谢物水平显著升高(P<0.05),说明母体可能存在代谢性疾病或处于胎盘激素水平过高相关的生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胎便代谢物谱的差异可能是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的反映,该发现有望为胎儿发育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潜在代谢标志物和研究方向。但是,本研究仅是基于孝感市出生队列开展,局限于特定的地区和人群,而建立多中心、多种族、多地区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验证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出生队列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新生儿体重 胎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表观遗传调控对老鼠簕内生真菌抗卵巢癌代谢物的影响
19
作者 麻晓琳 蔡来燕 +4 位作者 刘妍颖 幸尚平 康亮 韦霞 朱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5-1023,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表观遗传修饰策略对老鼠簕内生真菌Diaporthe goulteri产生抗卵巢癌代谢物的影响。研究以抗卵巢癌活性为指标,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方法筛选粗提物的活性,控制发酵时间、修饰剂种类和浓度等变量,进而采用超高... 本研究旨在探究表观遗传修饰策略对老鼠簕内生真菌Diaporthe goulteri产生抗卵巢癌代谢物的影响。研究以抗卵巢癌活性为指标,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方法筛选粗提物的活性,控制发酵时间、修饰剂种类和浓度等变量,进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构建了多变量统计分析模型,结合模型和变量重要性投影(VIP),使用Massbank数据库进行定性,筛选并鉴定出15种在控制组与修饰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代谢物(VIP≥1,P<0.05),主要包括聚酮类、氨基酸及衍生物类、生物碱类与有机酸类化合物等,其中10种物质含量上调,5种物质含量下调。研究结合了抗卵巢癌活性筛选与代谢组学分析,旨在发现潜在的活性代谢物,为红树植物老鼠簕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活性化合物的靶向分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质谱 内生真菌 抗卵巢癌活性 表观遗传修饰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技术的黄芩治疗2型糖尿病的粪便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元 张沐新 +3 位作者 张亚楠 刘志强 宋凤瑞 赵春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9-686,共8页
采用粪便代谢组学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研究了黄芩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OPLS-DA)对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黄芩治疗组... 采用粪便代谢组学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研究了黄芩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OPLS-DA)对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黄芩治疗组的大鼠粪便中内源性代谢物进行分析,寻找黄芩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表明,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和黄芩治疗组的大鼠粪便代谢图谱有显著的区分;发现并鉴定了11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黄芩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鞘脂类代谢和脂肪酸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对三羟基三甲基吲哚酮、白三烯E4、亮氨酰脯氨酸和雌二醇的含量具有调节作用;同时,大鼠体重和空腹血糖的变化趋势表明,黄芩具有改善糖尿病症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粪便 黄芩 2型糖尿病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