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0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烷在钠基蒙脱土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志杰 李博 +4 位作者 宋昌辉 刘美玲 何秋芝 刘翔 莫曼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4,共7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弥补国内少油缺气短板,页岩气的开发成为近期新能源的热点,探索页岩气储存规律是页岩气能源开发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甲烷(CH_(4))在钠基蒙脱土表面和层间的吸附...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为了弥补国内少油缺气短板,页岩气的开发成为近期新能源的热点,探索页岩气储存规律是页岩气能源开发的关键所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甲烷(CH_(4))在钠基蒙脱土表面和层间的吸附能,对比吸附前后的态密度和物理结构以及差分电荷密度.结果表明:钠基蒙脱土表面吸附中,甲烷最佳选择是桥位,吸附能为-0.08eV,被吸附后甲烷的键长和键角变化率均小于0.96%.层间吸附中,伴随着甲烷吸附量增加,纳基蒙脱土体积向c轴方向线性增加,a、b轴方向则变化不大.总态密度随着吸附量的增加,总能级数量也增加,甲烷分子的分波态密度峰向低能级移动.本文的研究成果,从原子角度分析了甲烷在蒙脱石表面以及层间的吸附能力,为解释页岩气在页岩储存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基蒙脱土 第一性原理 甲烷 吸附 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磊 司国东 +3 位作者 王春桃 黄沛杰 肖克辉 杜治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能力,但因其实验原理抽象、知识点多,实验平台复杂等特点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较高的认知负荷。为解决高认知负荷对实验教学造成的负面影响,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对实验进行教学设计,分析学生学习需要因材施教控制学生内部认知负荷,优化实验教材设计及呈现方式降低学生外部认知负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相关认知负荷,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新型教学设计有效降低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认知负荷总量,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创新能力得到较高的提升。此方法也可为其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认知负荷理论 实验教学 成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改《监察法》的原理、原则与建言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建雄 邝山子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与时俱进修改《监察法》,蕴含着具有“发生学”意义的政理、哲理和法理。其政理为“保持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高度自觉”,其哲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其法理为“以良法引领推进腐败治理能力现代化”。修改《监察... 与时俱进修改《监察法》,蕴含着具有“发生学”意义的政理、哲理和法理。其政理为“保持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高度自觉”,其哲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其法理为“以良法引领推进腐败治理能力现代化”。修改《监察法》的基本原则,应坚持以政治为统领、以人民为本位、以问题为导向、以系统为理路。新修《监察法》充分吸收了学术界研究成果和实务部门探索出的成功经验,体现了惩治腐败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的法治原则,增强了监察全覆盖的有效性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效性。其进一步完善可通过未来修改《监察法实施条例》的方式,从党的领导、纪监一体、监司衔接、行贿惩治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监察法 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 思路建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之会计原理新探 被引量:1
4
作者 熊筱燕 张影 周晓宇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F0003,共9页
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会计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基于此,中国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深入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会计原理是会计知... 服务财政会计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持续赋能,建构适时所需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是会计界最为重要的命题之一。基于此,中国会计界自当与时偕行,深入政策制定、理论发展、实践探索等多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工作。会计原理是会计知识的底盘,探索并搭建与现在及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会计原理,是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为此,文章重新审视了与会计原理相关的基本问题,并从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的内涵和要求出发进行扬弃和深化探索,就会计定义与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流等亟待变革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与感悟,以期为建构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 会计原理 会计定义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对M@B_(12)N_(12)(M=Sc-Zn)团簇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5
作者 张颂 程露 吴学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共7页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M@B_(12)N_(12)(M=Sc-Zn)团簇的几何、电子结构,电偶极性和红外吸收光谱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当B_(12)N_(12)团簇内嵌过渡金属原子后,虽然结构稳定性稍稍降低,但其化学活性得到提高,摩尔体积明...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M@B_(12)N_(12)(M=Sc-Zn)团簇的几何、电子结构,电偶极性和红外吸收光谱进行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当B_(12)N_(12)团簇内嵌过渡金属原子后,虽然结构稳定性稍稍降低,但其化学活性得到提高,摩尔体积明显增大.过渡金属原子与B_(12)N_(12)结合的过程中,除Cu和B原子外,剩余金属与N原子的Mulliken电荷出现负值.另外,金属原子的加入,不仅增加电偶极矩和极化率的值,还促使其红外吸收光谱发生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结构 性质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通平台的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何莹 《现代农机》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为案例,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通过整合课程线上资源、改革课程授课模式、优化课程考核机制等,构建包含课前前导学习、课中师生有效互动、课后线上强化拓展三个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效果证明,这种教... 以“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为案例,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通过整合课程线上资源、改革课程授课模式、优化课程考核机制等,构建包含课前前导学习、课中师生有效互动、课后线上强化拓展三个环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实践效果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自动控制原理 超星学习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掺杂对LiCoO_(2)电子结构及Li+迁移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7
作者 张旭昀 于馥瑶 +1 位作者 王勇 谭秀娟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6-1112,共7页
LiCoO_(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体积能量密度。但其在高电压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差,这会导致LiCoO_(2)的性能下降。稀土元素掺杂是改良LiCoO_(2)性能的有效手段,但掺杂改性机理目前在原子与电子尺度层面尚需进一步明确。采... LiCoO_(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优异的体积能量密度。但其在高电压条件下的结构稳定性差,这会导致LiCoO_(2)的性能下降。稀土元素掺杂是改良LiCoO_(2)性能的有效手段,但掺杂改性机理目前在原子与电子尺度层面尚需进一步明确。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e掺杂对LiCoO_(2)电子结构及Li+迁移性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Ce掺杂显著扩大了晶胞体积,降低了晶胞内的电荷密度,减少相互作用的强度,使晶胞更加稳定。LiCoO_(2)在Ce掺杂后由半导体特性转变为金属性,增加了载流子密度,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能。经过Ce掺杂后,Li+的迁移势垒相比未掺杂时降低了93.12%。这主要是因为Ce掺杂导致Li层厚度增加,使得锂离子更容易发生迁移,从而提升电池的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掺杂 锂离子电池 电子结构 Li+迁移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探求古代诗歌创作原理的思考
8
作者 葛晓音 《文史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2,168,共5页
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原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研究实验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创作原理的发掘也是对古代文学研究范式的新探索:第一阶段以唐前诗歌体式的生成与发展为中心,从诗歌的节奏入手解释其艺术表现及创作传统,加深对“辩体”的理... 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原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通过研究实验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创作原理的发掘也是对古代文学研究范式的新探索:第一阶段以唐前诗歌体式的生成与发展为中心,从诗歌的节奏入手解释其艺术表现及创作传统,加深对“辩体”的理解。第二阶段以杜诗艺术及体式创新为中心,重新审视了杜诗“创体”的历史贡献。第三阶段以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为中心,重点从艺术想象与构思原理的角度,结合“贞苦士”的“补元化”理想与“笔补造化”理念,阐发中唐奇险诗的创作源头与形成原因。三个阶段的研究说明应针对不同对象不断变化思路,才能对古代诗歌创作实践做出学理性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创作原理 体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工程原理”PDCA循环教学模式探索
9
作者 石玉刚 王怡然 +4 位作者 邱小敏 房升 陈跃文 郦萍 顾青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探讨了基于“学习产出”(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工程原理”循环教学模式,并分析了传统高等教育授课模式下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应用PDCA循环教学,持续优化与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增... 探讨了基于“学习产出”(OBE)教育理念的“食品工程原理”循环教学模式,并分析了传统高等教育授课模式下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应用PDCA循环教学,持续优化与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策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且富有创造性,不仅提高了其综合素质,也更符合现代社会对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产出 PDCA循环 食品工程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节点余能原理基面力元法单元模型性能研究
10
作者 王耀 胥民尧 +1 位作者 纵岗 侯长超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70,共18页
为了解决疏密单元网格交界面节点位移不协调、求解方程构造复杂及空间可扩展性能差的问题,基于余能原理基面力元法提出了一种可变节点数量及位置的单元模型,并针对任意单元类型建立了一种具有统一形式的显式求解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二... 为了解决疏密单元网格交界面节点位移不协调、求解方程构造复杂及空间可扩展性能差的问题,基于余能原理基面力元法提出了一种可变节点数量及位置的单元模型,并针对任意单元类型建立了一种具有统一形式的显式求解方法.首先,建立了一种二维可变边中节点单元模型,介绍了边中节点的柔度贡献矩阵及节点位移显式表达式;随后,将该模型扩展到三维层次,建立了一种可变面中节点单元模型,并将节点柔度贡献矩阵及节点位移表达式扩展到三维单元.基于上述模型,建立了平面及空间问题的疏密网格悬挂单元模型,并通过端部承受弯矩荷载、集中荷载及拉伸荷载的悬臂梁算例,论证了平面及空间可变节点单元模型、疏密网格悬挂单元模型的数值精度和适用性.研究表明,基于余能原理基面力元法建立的平面及空间可变节点单元模型具有较高的数值精度;此外,疏密网格之间的交界面无需进行任何处理措施,也无需构造插值函数或约束函数,仅依靠疏密网格交界面共用的边中节点(2D)及面中节点(3D)即可确保疏密网格交界面的节点位移协调;同时,模型和方法独立于单元类型、单元维度、节点数量及分布等因素,具有优异的空间可扩展性能及易于程序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面力元法 变节点单元 余能原理 悬挂单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双层二维材料ReTe_(2)滑移铁电性质研究实验设计
11
作者 郭建新 崔皓桢 +2 位作者 杨保柱 王富 闫小兵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5,共6页
为满足计算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前沿性需求,设计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一种双层二维材料ReTe_(2)滑移铁电性质研究实验项目。实验包括滑移铁电基本概念和前沿进展、模型构建方法、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内容。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二维滑... 为满足计算材料学实验课程的前沿性需求,设计了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一种双层二维材料ReTe_(2)滑移铁电性质研究实验项目。实验包括滑移铁电基本概念和前沿进展、模型构建方法、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内容。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二维滑移铁电材料ReTe_(2)的铁电性质计算方法,通过计算ReTe_(2)结构声子谱和分子动力学、滑移路径与势垒、差分电荷密度、铁电极化强度和静电势等,对其结构稳定性、电学和铁电性质等进行了机理分析,系统介绍了二维滑移铁电材料ReTe_(2)的计算设计过程。该实验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新型铁电材料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锻炼其科研能力,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计算 滑移铁电 二维材料 铁电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为基准原理的航空舵面类部件销轴自动化压装方法
12
作者 高航 霍璇龙 +1 位作者 李明 刘玮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0,共7页
航空装备产品中存在一类外表面为自由公差尺寸,但局部或内部有精准装配要求的零部件,由于缺乏合适的外表面用于定位精基准,导致其自动化装配制造面临挑战,长期以来只能采用低效的手工装配作业方式。针对这一难题,本文以某舵体中的销轴... 航空装备产品中存在一类外表面为自由公差尺寸,但局部或内部有精准装配要求的零部件,由于缺乏合适的外表面用于定位精基准,导致其自动化装配制造面临挑战,长期以来只能采用低效的手工装配作业方式。针对这一难题,本文以某舵体中的销轴自动化过盈压装需求为例,开展了自动化压装定位方法的研究,在对传统的一面两销定位误差分析和定位偏心对压装质量影响的有限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被装配特征本身作为精确定位基准的自动化装配新技术,并进行了销轴自动化压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实现销轴的精准定位。研究工作为顺利完成某舵面类部件销轴自动化高质高效装配生产线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压装 自为基准原理 定位误差 销轴 自动化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机械原理”高效课堂的建设研究
13
作者 张华瑾 郭山国 +2 位作者 杜海彬 李刚峰 相磊 《南方农机》 2025年第7期172-175,179,共5页
【目的】挖掘产教融合的深层意义,分析应用型本科“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困境与需求,提出适合应用型本科机械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方法】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课程标准以及装备制造行业岗位需求,确定了三维课程目标,以应... 【目的】挖掘产教融合的深层意义,分析应用型本科“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困境与需求,提出适合应用型本科机械课程的教学改革模式。【方法】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课程标准以及装备制造行业岗位需求,确定了三维课程目标,以应用能力为主线,重构课程内容,开发教学案例,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内容向学习任务的转化;有效利用线上教学平台与实习实训基地,构建工程教学环境,创新提出了基于PDCA的三阶段四环节循环改进教学模式,将课程理论知识细化为多个典型任务情境,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课堂转变为任务探究型课堂,构建了多元多维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了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科学评价与学习成果的循环改进。【结果】通过高效课堂的建设实施,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加牢固,各项能力与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并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师的工程实践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工程环境下的科研工作提供了保证。【结论】应用型本科“机械原理”高效课堂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推动了产教融合的实施进程,有助于高校培养更多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卓越、创新创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原理 课程目标 课程重构 PDCA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轻工化工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初探
14
作者 李运 殷国俊 +3 位作者 张晓龙 张文博 杨冬 曹珊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197,共7页
在新工科与“双碳”目标指引及化工、轻工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以“贯彻课程思政、加强立德树人、紧跟学生需求”为指导思想,本文介绍了针对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及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采用“学-研-创-用”... 在新工科与“双碳”目标指引及化工、轻工行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下,以“贯彻课程思政、加强立德树人、紧跟学生需求”为指导思想,本文介绍了针对化工原理教学改革及对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采用“学-研-创-用”逐级递进式教学法,构建“虚拟与现实联动、线上与线下一体、课内与课外互补”多元并举的育人平台,突出绿色低碳理念及可持续生物质资源利用,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工程能力培养新思路,以期通过更加开放的教学理念、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全面的评价体系,提升轻工、化工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原理 生物质资源 绿色工程理念 课程改革 轻工化工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scher保费原理的风险最优分配决策
15
作者 温利民 崔梦琪 孙淑芳 《系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6-511,共16页
保费分配策略是指精算师通过分析保单组合的风险特征,将总保费进行分配使得风险与保费尽可能匹配的决策方案.根据Esscher保费原理与指数加权损失函数相对应的性质,提出了Esscher保费原理下保费的最优分配策略,得到了该保费原理中单个风... 保费分配策略是指精算师通过分析保单组合的风险特征,将总保费进行分配使得风险与保费尽可能匹配的决策方案.根据Esscher保费原理与指数加权损失函数相对应的性质,提出了Esscher保费原理下保费的最优分配策略,得到了该保费原理中单个风险的最优保费分配方案.进而,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保费分配的条件,得到了风险分布未知时最优分配方案的统计估计.研究表明,Esscher保费原理中风险的最优保费分配值能表达为单个风险的保费与保费差额的加权平均,能更加客观地反映风险和保费的贴近程度,且得到的估计能一致收敛到真实的分配方案.同时,数值结果表明,Esscher参数的变化对最优分配方案的影响较小,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分配 Esscher保费原理 优化 二次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据侦查的基本原理
16
作者 陈亮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3,共12页
数据侦查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警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侦查方法,其兴起是应对数字经济社会和未来“元宇宙”时代发展变化中已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各类犯罪问题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切人类行为包括与犯罪有关的行... 数据侦查是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警务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侦查方法,其兴起是应对数字经济社会和未来“元宇宙”时代发展变化中已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各类犯罪问题的必然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切人类行为包括与犯罪有关的行为都可以使用数据来表征,这是侦查工作得以数字化发展和进化的现实基础。探索归纳能揭示数字时代侦查活动的根本性、全局性规律的数字印记原理、相关性原理和要素化原理,对于推动侦查学科发展和指导数据侦查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侦查 侦查原理 数字印记 相关性 要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勒原理视域下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课程建设研究
17
作者 李昕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03-112,共10页
通过梳理我国高校非学历课程现状发现,非学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顶层目标与现实距离难以衔接,课程内容导向市场关注多且疏于关注学习者学习经验,教学组织形式离散、内容难以达到专业建设水平,教学评估程序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促进... 通过梳理我国高校非学历课程现状发现,非学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顶层目标与现实距离难以衔接,课程内容导向市场关注多且疏于关注学习者学习经验,教学组织形式离散、内容难以达到专业建设水平,教学评估程序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完善难以促进成效。依据泰勒原理提出的四原则确定非学历教育课程范式,以大教学观构建课程整体框架,确定以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办学导向,满足社会需求发展和分层分类组织课程内容,实施同步同态同构推进非学历课程体系建设,以理念重塑推动教学目标透过表象带动学科课程建设,以学科融合促进教学内容跨界博兴发展研究,以科学方法提升成人教育教学的张力与适应力,以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合理的评估程序,推进非学历教育高质量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泰勒原理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工程原理”多维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18
作者 刘天植 张佰清 +4 位作者 李斌 高凝轩 陶冬冰 孙希云 司旭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7期128-131,共4页
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学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通过理论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创新、多维考核体系构建、立体虚实实践融合,构建以单元操作为“主线”、案例教学... 针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有待提升的教学问题,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定的理念标准,通过理论课程内容重构、教学设计优化创新、多维考核体系构建、立体虚实实践融合,构建以单元操作为“主线”、案例教学为“核心”、科教融合为“特色”、虚拟仿真为“亮点”的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创新适应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工程能力 虚实结合 科教融合 案例教学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道路”视野下的教育管理理论体系构建——评《教育管理学原理》
19
作者 朱飞晔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I0004-I0004,共1页
在全球教育治理变革背景下,中国教育管理学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克服西方理论对中国本土经验的解释局限,又要构建适应教育现代化需求的本土话语体系。作为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建设须兼顾教育规律的本质属性与中国特... 在全球教育治理变革背景下,中国教育管理学面临双重挑战:既要克服西方理论对中国本土经验的解释局限,又要构建适应教育现代化需求的本土话语体系。作为教育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建设须兼顾教育规律的本质属性与中国特色的治理逻辑。王世忠教授的《教育管理学原理》正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理论体系 教育管理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协同原理的燃气主机箱体散热分析及优化
20
作者 黄志强 张国旭 +4 位作者 王智勇 王硕 王程 李涛 游正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9-147,共9页
为保证燃气透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掌握主机箱体通风系统的换热机制,开展了燃气透平机组主机箱体通风散热研究。基于场协同原理,对主机箱体内部流场、温度场和关键设备的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加装导流装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主机... 为保证燃气透平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掌握主机箱体通风系统的换热机制,开展了燃气透平机组主机箱体通风散热研究。基于场协同原理,对主机箱体内部流场、温度场和关键设备的散热性能进行分析,并提出加装导流装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主机箱体内高温区域体积占比达到7.6%,主要集中在燃气轮机轴部件附近,该部件为主机箱体内主要热源,外表面平均温度高达86.94℃;加装50°导流装置后,主机箱体高温区域体积占比减至5.1%,燃气轮机轴外表面平均温度降至81.98℃,散热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透平机组 通风散热 数值模拟 场协同原理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