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的中国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戴小文 何艳秋 钟秋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1-759,共9页
理清影响农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本研究对Kaya恒等式进行扩展,将农业碳排放分解为一般技术、农业低碳技术、农村生活水平、间接城镇化与总人口变动等因素,通过差额分析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以上因素对中国农业... 理清影响农业低碳发展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实现.本研究对Kaya恒等式进行扩展,将农业碳排放分解为一般技术、农业低碳技术、农村生活水平、间接城镇化与总人口变动等因素,通过差额分析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以上因素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的驱动方向与贡献率,发现农村生活水、城镇化以及总人口变动因素正向影响农业碳排放变动,而一般技术与农业低碳技术因素则负向影响农业碳排放变动.从各因素变动引起农业碳排放的无方向贡献看有下列关系:农村生活水平效应>农业低碳技术效应>间接城镇化效应>一般技术效应>总人口变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 kaya恒等式 驱动因素 因素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ya恒等式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及其政策含义的局限性 被引量:49
2
作者 袁路 潘家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0-215,共6页
Kaya恒等式是目前分析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主流分析方法,在解释全球历史排放变化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Kaya恒等式具有数学形式简单、分解无残差、对碳排放变化推动因素解释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Kaya恒等式只能解释碳... Kaya恒等式是目前分析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主流分析方法,在解释全球历史排放变化原因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Kaya恒等式具有数学形式简单、分解无残差、对碳排放变化推动因素解释力强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Kaya恒等式只能解释碳排放量流量变化,无法解释存量变化;第二,Kaya恒等式中的驱动因素多为表象驱动因素,对排放总量的实际影响难以确定;第三,利用Kaya恒等式理论得出的政策建议具有模糊性和非理性,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分析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驱动因素 kaya恒等式 局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ya恒等式的江苏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秦军 唐慕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3-56,共4页
深入探讨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Kaya恒等式,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11年江苏省统计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对碳排放量影响最大的是煤炭消耗量,其关联度接近1;原... 深入探讨碳排放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Kaya恒等式,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11年江苏省统计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对碳排放量影响最大的是煤炭消耗量,其关联度接近1;原油消耗量、GDP以及人均GDP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较大;人口及天然气消耗量对碳排放量的较小。研究结果表明改善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是降低碳排放量的最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影响因素 kaya恒等式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能源消耗碳排放变化驱动因素及其贡献研究——基于Kaya恒等扩展与LMDI指数分解方法 被引量:59
4
作者 戴小文 何艳秋 钟秋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45-1454,共10页
农业低碳化发展方式是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判断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驱动力、驱动方向等对有的放矢地制定低成本、高效率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与措施意义重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探讨常规因素之外还有哪些... 农业低碳化发展方式是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判断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驱动力、驱动方向等对有的放矢地制定低成本、高效率低碳农业发展策略与措施意义重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探讨常规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其他因素对农业碳排放有所影响,本研究以Kaya恒等式为基础,利用Kaya恒等式的数学性质将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一般技术因素、农业低碳技术因素、农村生活水平因素、间接城镇化因素以及人口规模因素等5个因素,并利用LMDI指数分解方法对这些因素进行了驱动强度与贡献率的分析。研究发现: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是促成农业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一般技术因素与农业低碳技术因素都负向地驱动农业碳排放,相比较而言,农业低碳技术变动比一般技术变动的碳排放驱动力更为强劲;总人口变动因素对农业碳排放呈现出正向驱动力,但无论从整个长跨度区间还是细分区间来看,其正向驱动力都不强;由扩展的Kaya恒等式得出的间接城镇化指标与一般城镇化指标之间关于50%的水平在坐标系中对称,经转换与修正发现城镇化水平对农业碳排放表现出温和的正向驱动力。1990—2013年中国总的农业碳排放中一般技术因素贡献为?25.85%,农业低碳技术因素贡献率为?166.55%,农村生活水平因素贡献率为220.65%,城镇化水平贡献率为57.63%,人口规模因素的贡献率则为14.12%。文章建议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发展通用和低碳农业技术,合理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营造低碳发展的社会氛围等方面创造更适宜的环境,以达到农业低碳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排放 驱动因素 kaya恒等式 LMDI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ya公式的中国碳排放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梅林海 杨慧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70,共5页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煤炭能源消费在各影响因素中对中国碳排放的关联度最高,其次为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水电消费以及GDP,最后为核电消费与人口增长。研究表明经...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中国碳排放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煤炭能源消费在各影响因素中对中国碳排放的关联度最高,其次为石油消费、天然气消费、水电消费以及GDP,最后为核电消费与人口增长。研究表明经济活动中能源消费结构的合理选择对于实现碳减排与经济发展共赢的作用是极为显著的。同时,对于如何实现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共赢,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kaya公式 经济增长 灰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昌高新区工业碳排放预测及减排路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芳涛 孙玉恒 +4 位作者 付航 李远航 冯正源 刘广鑫 石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7-204,共8页
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工业活动重要的载体,是中国工业部门实现低碳减排和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该文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园区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对园区2016-2022年工业及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现状进... 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工业活动重要的载体,是中国工业部门实现低碳减排和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抓手。该文以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高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园区工业终端能源消费数据,对园区2016-2022年工业及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构建Kaya扩展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法预测园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和达峰状态;最后根据预测结果和园区发展特点提出合理的低碳发展建议。结果表明:(1)从碳排放特征来看,南昌高新区工业碳排放总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在逐年下降,电力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且份额在逐年增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碳排放量在各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从情景预测分析来看,多要素优化情景下的减排效果最理想,可在2025年达到峰值,经济水平情景、能源强度情景和碳排放因子情景可在2030年达到峰值,其中经济水平对南昌高新区未来碳达峰状态的影响最大,基准情景和能源结构情景在2030年前未出现峰值;(3)从减排路径分析来看,未来园区减排路径主要从电力部门脱碳、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入手。该研究可为中国工业园区减排策略的制定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排放预测 kaya扩展模型 情景分析 减排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傅俊越 周启刚 卢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核算了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经济产出效应、城市化率和常驻人口规模对垃圾处理碳... 核算了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运用LMDI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7—2021年重庆市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经济产出效应、城市化率和常驻人口规模对垃圾处理碳排放始终起正向驱动作用,经济产出效应的驱动作用最大,贡献率达86.6%;生活垃圾处理结构强度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贡献率达-24.8%。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出2022—2030年重庆市的垃圾清运量和垃圾处理碳排放量将持续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kaya恒等式 LMDI分解法 生活垃圾处理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ya模型的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庚欣 胡纯 +1 位作者 梅运军 胡文云 《绿色科技》 2020年第4期217-220,共4页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碳排放源,测算了湖北省2008~2017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近年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湖北省在低碳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碳排放量的构成来看,农用化肥...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碳排放源,测算了湖北省2008~2017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近年来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趋势,湖北省在低碳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碳排放量的构成来看,农用化肥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次是农药。进一步采用Kaya模型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有较大的驱动作用,而农业结构、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劳动力等因素也会抑制农业碳排放。据此提出了湖北省贯彻实施农业低碳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 kaya模型 湖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56
9
作者 韦沁 曲建升 +3 位作者 白静 李恒吉 刘莉娜 徐丽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8-325,共8页
为探究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的差异性,根据1999—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基于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农药、化肥、农膜、农业灌溉、农业机械等主要农业投入碳源,对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31个省、自治... 为探究我国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和南北区域的差异性,根据1999—2014年中国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基于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农药、化肥、农膜、农业灌溉、农业机械等主要农业投入碳源,对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农业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利用卡雅(Kaya)恒等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利用泰尔(Theil)指数分析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人口整体减少等因素会抑制农业碳排放量增长,而农业经济发展会增加农业碳排放量。(2)从空间分布来看,总体上北方农业碳排放量大于南方地区,单位面积碳排放呈总体上升趋势,单位产值碳排放呈总体下降趋势。从区域内部来看,Theil指数显示我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其中南方农业碳排放强度差异高于北方。在南北区域中沿海地区内差异逐渐减小,西北和西南地区内差异逐渐增大。最后,跟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强度 THEIL指数 kaya恒等式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 被引量:1000
10
作者 李波 张俊飚 李海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86,共7页
农业生产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业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态势,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增长期... 农业生产所导致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基于农业生产中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业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业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态势,总体上可分为快速增长期、缓慢增长期、增速反弹回升期、增速明显放缓期等四个变化阶段。其中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08%、2.38%。农业碳排放总量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农业大省,农业碳排放强度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和中部农业大省。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变形对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效率因素、结构因素、劳动力规模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994-2008年与基期相比分别累计实现12.95%、26.62%、33.29%的碳减排,而农业经济发展则对农业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累计产生154.94%的碳增量。最后,据此提出促进农业减排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 时空特征 因素分解 kaya恒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144
11
作者 田云 李波 张俊飚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于农地利用的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地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趋势。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的合理变形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对碳排放... 基于农地利用的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我国1993—2008年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发现自1993年以来我国农地碳排放处于阶段性的上升趋势。进一步通过Kaya恒等式的合理变形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效率因素和结构因素对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够显著且波动性较强。与1993年相比,效率、结构因素分别实现了6.11%和26.62%的碳减排,而规模因素则对农地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产生了121.65%的碳增量。最后,据此提出促进农地利用减排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利用 排放 因素分解 kaya恒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地利用碳排放时空差异及驱动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苏洋 马惠兰 颜璐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2-1169,共8页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灌溉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新疆1993-2010年及各地州201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新疆农地利用碳排量总体呈"快速-缓慢-快速"的三阶段增长特征,其碳排放强度变化轨迹与... 基于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翻耕、灌溉6个主要方面的碳源,测算了新疆1993-2010年及各地州2010年的农地利用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新疆农地利用碳排量总体呈"快速-缓慢-快速"的三阶段增长特征,其碳排放强度变化轨迹与此基本一致;(2)各地州区域差异明显,昌吉回族州属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双高"型地区;乌鲁木齐等3地区属低碳排放量、高碳排放强度地区;塔城等四地区属高碳排放量、低碳排放强度地区;哈密等六地属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双低"型地区。同时,利用kaya恒等式对其驱动机理进行分解,得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是农地碳排放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效率对农地碳排放具有较强抑制作用;而农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规模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农地碳排放,进而提出促进新疆农地碳减排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排放 时空差异 驱动机理 kaya恒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农业碳排放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曹俊文 曹玲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68,167,共4页
基于1995--2013年江西省农业主要碳排放源诸如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江西省近20年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其变化,并探讨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测算结果显示,近20年来江西省农业碳排... 基于1995--2013年江西省农业主要碳排放源诸如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业机械动力等方面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江西省近20年来农业碳排放量及其变化,并探讨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根据测算结果显示,近20年来江西省农业碳排放在总量上逐年增加,而在碳排放量的构成中,化肥为最主要来源,其他构成依次为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等。在对影响农业碳排放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后,得知农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抑制农业碳排放增长方面,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劳动力规模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农业生产效率发挥的作用最大,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而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劳动力规模也达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效果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排放 影响因素 kaya恒等式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李小康 王晓鸣 华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及机理,文章首先分析了2002--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及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各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是否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再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净碳排放...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及机理,文章首先分析了2002--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及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各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是否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再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地类,最后通过扩展的Kaya模型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净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方向及边际贡献。结果表明:(1)农用地、建设用地总量与净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而耕地等8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2)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是影响净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建设用地总量对净碳排放量的边际贡献为3.99,表明建设用地总量每增加1%会引起净碳排放量增加3.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排放 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 kaya扩展模型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中、西地区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崔维军 李宗锴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8,共8页
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总离差和平均差测度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差异,然后基于地区分解和kaya恒等式的总离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差异的来... 碳排放空间差异测度研究对于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总离差和平均差测度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的空间差异,然后基于地区分解和kaya恒等式的总离差因素分解模型分析了差异的来源和成因。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三大地区人均碳排放量空间差异呈扩大态势,碳排放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部,主要成因是人均GDP,其次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其中西部人均GDP的贡献率初期较小但增长迅速。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在推进节能减排进程中,除了要优化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外,针对不同地区应制定不同的节能减排政策,体现节能减排政策的差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排放空间差异kaya恒等式 离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T公式的省际间碳排放驱动因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忠民 孙耀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2,共4页
现阶段深入研究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对有的放矢地制定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IPAT公式,对1999—2008年我国各省区碳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各省区碳排放... 现阶段深入研究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对有的放矢地制定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IPAT公式,对1999—2008年我国各省区碳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来各省区碳排放量均有增加,不同省区驱动因素的作用不同,多数省区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都出现下降的趋势,表明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单位能源的碳强度出现增长趋势,加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具有对能源和碳排放的需求刚性,因此我国未来的减排工作依然充满挑战,藉此提出了开展碳减排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驱动因素 kaya恒等式 IPAT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旅游业CO_2排放态势及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模式 被引量:12
17
作者 汪清蓉 谢飞龙 《旅游学刊》 CSSCI 2014年第8期98-109,共12页
城市是旅游活动CO2排放的主要集中地。基于旅游者消费视角,文章以深圳市为例,对其2001~2011年旅游业碳足迹态势进行分析。结合脱钩理论和Kaya恒等式,以2011年为基期,模拟深圳市未来旅游业CO2排放量。研究表明:(1)深圳市近11年... 城市是旅游活动CO2排放的主要集中地。基于旅游者消费视角,文章以深圳市为例,对其2001~2011年旅游业碳足迹态势进行分析。结合脱钩理论和Kaya恒等式,以2011年为基期,模拟深圳市未来旅游业CO2排放量。研究表明:(1)深圳市近11年旅游业能源消费及CO2排放量呈逐步上升趋势;(2)旅游业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的变化规律与旅游业GDP、游客接待总量有着密切关系;(3)A模式惯性情景下2020年CO2排放将达到1578万t,为基期的1.92倍,与国家的承诺及旅游局的目标背道而驰;(4)B模式绝对脱钩情景下CO2排放增长为零,这是非常理想的模式,但“反增长计划”和“能源生产效率改进”两条道路都走不通;(5)C模式相对脱钩情景下CO2排放是基期的1.38倍,旅游业在维持适宜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和CO2排放状况得到明显改善,C模式是既考虑发展权益又承担大国责任的适宜发展模式。文章最后指出,C模式的实现需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由供给导向向需要导向转型,并采取能源替代、效率改进、技术研发、规制治理和社会创新等综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理论 kaya恒等式 城市旅游业 CO2排放 景分析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碳排放现状及森林碳汇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冠龙 张小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4-27,共4页
文章基于kaya恒等式,计算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放量。然后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1-2010年森林碳汇的固碳量进行了核算,得出森林碳汇的固碳量在碳排放量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情况。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 文章基于kaya恒等式,计算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放量。然后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对内蒙古自治区2001-2010年森林碳汇的固碳量进行了核算,得出森林碳汇的固碳量在碳排放量中所占的比重变化情况。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1-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碳排量进行预测。最后分析了现有碳减排措施中森林碳汇的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ya恒等式 森林蓄积量扩展法 灰色预测模型 森林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仓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牛冬杰 李杨 +1 位作者 高燕 朱志良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2-266,271,共6页
研究依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方法对2003—2008年江苏太仓市一次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利用Kaya恒等式进行了分解分析,同时计算了2003—2008年当地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量(来自一次能源消耗);... 研究依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方法对2003—2008年江苏太仓市一次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利用Kaya恒等式进行了分解分析,同时计算了2003—2008年当地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量(来自一次能源消耗);结果表明2003—2008年当地一次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而单位GDP CO2排放量呈现倒U型曲线;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效率是影响排放量的主要因素,而发展清洁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则是未来当地降低由能源消耗产生的CO2排放量、实现低碳生态发展模式的重要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排放 kaya恒等式 Laspeyres分解 能源 太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于洋 孔秋月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59,80,共5页
引入城镇化和老龄化指标对KAYA恒等式做出修正后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结合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均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变量对碳排放影响的... 引入城镇化和老龄化指标对KAYA恒等式做出修正后建立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结合京津冀地区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人均GDP、人口规模、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及第二产业比重均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且各变量对碳排放影响的弹性系数大小依次为0.99、0.53、0.42、0.26和0.20。老龄化与碳排放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初期人口老龄化会因人口红利的存在对碳排放产生促进作用,但长远来看老龄人口比例的增加会使社会的生活模式向低碳方向转变;城镇化对碳排放也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碳排放对环境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即上一期碳排放与当期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其影响系数为0.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人口老龄化 排放 kay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