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BE2I在KRAS突变型结肠癌中表达及其对KRAS突变型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石婉婷 邹荣军 +3 位作者 刘昭诗 文加玲 任江南 赖人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6-1250,共5页
目的观察小泛素样修饰蛋白-E2连接酶(UBE2I)在KRAS突变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KRAS突变型结肠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TCGA)中86例已知KRAS突变类型的结肠癌样本中UBE2I差异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构建短发夹RNA(... 目的观察小泛素样修饰蛋白-E2连接酶(UBE2I)在KRAS突变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KRAS突变型结肠癌细胞系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析癌症基因组(TCGA)中86例已知KRAS突变类型的结肠癌样本中UBE2I差异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构建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UBE2I基因沉默KRAS突变型结肠癌细胞株。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中UBE2I mRNA与蛋白表达,CCK8增殖实验及细胞克隆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克隆能力变化。结果 UBE2I在KRAS突变型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P <0.01),且其表达水平与KRAS突变型结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病理分级P <0.01;临床分期P=0.02)。KRAS突变型结肠癌细胞HCT116、DLD1的UBE2I基因沉默后,克隆形成能力(P <0.01)及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P <0.01)均明显降低。结论 UBE2I在KRAS突变型结肠癌组织及细胞株中表达上调,沉默UBE2I基因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克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泛素样修饰蛋白-E2连接酶 kras突变型结肠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在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李震 姚弘虞 +3 位作者 王世豪 谷晓明 段小飞 孙伟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17-422,共6页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在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收集206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新鲜组织,采用qRT-PCR方法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将KRAS基因突变的结...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在KRAS基因突变型结直肠癌的作用。方法:收集206例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其新鲜组织,采用qRT-PCR方法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将KRAS基因突变的结直肠癌细胞SW480分为β-catenin siRNA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3组,β-catenin 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转染特异性β-catenin siRNA和si-control,空白对照组细胞只加入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206例结直肠癌标本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37.8%;与野生型标本相比,突变型标本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和Cyclin D1 mRNA的表达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β-catenin siRNA组细胞增殖下降(P<0.05)、凋亡升高(P<0.05)。结论:与野生型相比,β-catenin和Cyclin D1两种蛋白在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样本中的表达水平更高,且抑制β-catenin表达后降低了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促进了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kras基因突变 WNT信号通路 Β-CATENIN Cyclin 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KRAS 、NRAS 和BRAF 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侯悦 李少波 +2 位作者 师晓琴 傅国辉 伍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1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利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标本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热点突变情况,分析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查...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1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利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标本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热点突变情况,分析突变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查阅Pub Med文献数据库及美国模式培养物集存库相关细胞株资料,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株水平分析KRAS和BRAF共突变情况及对下游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结果·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4.0%、6.1%和5.2%;右半结肠KRAS的突变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P=0.000);男性患者NRAS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02)。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位置及神经浸润特征密切相关。203例KRAS基因突变样本中,无BRAF突变。结论·KRAS、NRAS和BRAF突变率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联;KRAS与BRAF基因突变存在互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kras基因 NRAS基因 BRAF基因 基因突变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检测KRAS突变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耿婷 张晓红 南琼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2-126,共5页
虽然内镜能早期诊断结直肠癌,但因其存在有创、侵入等局限性,世界范围内仍有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甚至伴有转移。西妥昔单抗等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丰富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虽然内镜能早期诊断结直肠癌,但因其存在有创、侵入等局限性,世界范围内仍有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甚至伴有转移。西妥昔单抗等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克隆抗体丰富了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然而其治疗效果与KRAS基因是否突变相关,因此使用前检测KRAS基因是否突变十分有必要。对外泌体的大量研究使得我们思考能否通过外泌体检测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KRAS突变。本文重点对依靠外泌体检测KRAS突变指导结直肠癌患者使用EGFR单抗治疗的潜在可能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kras突变 肠癌 靶向药物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耀华 汪润秋 +3 位作者 赵静 李雪莹 杨慧玲 白辰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1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1205例患者中,<40岁88例,40...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NRAS及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根治手术治疗的12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检测KRAS、NRAS、BRAF基因的突变状态。1205例患者中,<40岁88例,40~岁663例,≥60岁454例;男722例,女483例;原发于右半结肠244例,左半结肠300例,直肠661例;普通型腺癌1029例,黏液腺癌176例;低分化132例,高/中分化1073例;肿瘤最大径<4 cm者498例,≥4 cm者707例;区域淋巴结转移510例;pTNM分期Ⅰ期212例,Ⅱ期439例,Ⅲ/Ⅳ期554例。结果:120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共检出KRAS基因突变538例(44.6%),NRAS基因突变33例(2.7%),BRAF基因突变38例(3.2%),不存在交叉突变。KRAS基因突变在黏液腺癌、高/中分化癌组织中的检出率高于普通型腺癌、低分化癌(P<0.0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结直肠癌组织中NRAS基因突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岁的患者中未检出。原发于右半结肠、黏液腺癌、低分化、肿瘤最大径≥4 cm、有淋巴结转移、pTNM分期Ⅲ/Ⅳ期的癌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组织学类型和肿瘤分化程度关系密切,BRAF基因突变与多种不良预后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kras NRAS BRAF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新新 马杰 +2 位作者 任鹏飞 郭晓萱 郭永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KRAS、NRAS和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分析3种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石蜡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 2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和13密码... 目的:探讨KRAS、NRAS和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分析3种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石蜡组织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 2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和13密码子常见的7个突变位点,检测NRAS 2号与3号外显子的12密码子、13密码子与61密码子常见的12个突变位点,检测BRAF 15号外显子的V600E位点的突变,分析KRAS、NRAS和BRAF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率与病理特征、吸烟和饮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KRAS、NRAS和BRAF基因的突变率分别为38.0%(93/242)、5.0%(12/237)和2.1%(5/237)。在147例KRAS野生型病例中NRAS与BRAF的突变频率为6.8%(10/147)和3.4%(5/147)。BRAF与KRAS、NRAS基因突变相互排斥。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于Duke'S分期的C期(P=0.047)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49),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癌结节及AJCC分期等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病理特征无关(P均>0.05)。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吸烟及饮酒史无关(P>0.05)。结论:该研究中KRAS基因突变更倾向发生淋巴结转移和Duke'S C期,说明KRAS基因突变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基因突变 病理特征 kras NRAS BRAF 吸烟 饮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南宁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分析
7
作者 刘佳 谭晓玉 +4 位作者 蔡政民 李科志 利基林 张力图 冯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4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法检测149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2号外显子第12和13位密码子突变情况,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 目的分析广西南宁地区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方法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法检测149例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2号外显子第12和13位密码子突变情况,同时分析其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4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共检出29例患者KRAS基因突变(19.5%)。其中腺癌患者142例,突变率为20.4%(29/142)。女性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24.5%,13/53)与男性患者KRAS基因突变率(16.7%,16/9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60岁患者突变率(22.4%,22/98)与>60岁患者突变率(13.7%,7/51)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汉族患者突变率(17.3%,19/110)与壮族患者突变率(25%,7/28)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突变类型以2号外显子第12位突变为主,其中Gly12Asp突变比例最高(34.5%,10/29)。结论广西南宁地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以2号外显子第12位的突变为主。KRAS基因突变率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kras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与SETDB1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芊杏 段芳蕾 +5 位作者 尹涛 周剑 李霞斌 刘云 胡佳佳 孙兴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与SETDB1(set domain bifurcated 1)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接受诊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病例资料,采用二代测序... 目的:探讨KRAS基因突变与SETDB1(set domain bifurcated 1)蛋白表达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接受诊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及病例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KRAS基因突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ETD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2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1.8%,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肿瘤部位、术前血清CEA水平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大小、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SETDB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32,P=0.008)。SETDB1蛋白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大小及术前血清CEA水平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结论:SETDB1蛋白在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KRAS基因突变可能影响SETDB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kras 突变 SETD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代测序检测结直肠癌K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司马学琴 苏延停 曾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70-2675,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中的K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两者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和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GS)技术检测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咸宁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组织标本中的KRAS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两者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并探讨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为41.7%(25/60),以第2外显子突变为主,BRAF基因突变率为8.3%(5/60),全部为15外显子突变,未见两者共突变。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病理分型及N分期明显相关,BRAF基因突变主要与病理分型及远处转移有关。KRAS基因突变患者疾病控制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患者的病理分型、T分期、N分期、BRAF突变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BRAF突变患者的OS及PFS均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KRAS突变对患者的OS及PFS无影响。结论在结直肠癌中KRAS突变率较高,与患者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BARF突变率较低,与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及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肠癌 kras BRAF 突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分析及KRAS对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桂芳 夏良平 +4 位作者 徐瑞华 陈徐贤 汪芳 何文卓 姜文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7-643,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患者的生存因素及KRAS基因状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 【目的】探讨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患者的生存因素及KRAS基因状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检测45例石蜡标本KRAS基因,比较不同KRAS状态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结果】初诊时有肿瘤相关症状者较无症状者OS短(34.0个月vs 43.5个月,P=0.03);初诊时临床分期高者OS短(Ⅱ、Ⅲ、Ⅳ的OS分别为88.5个月、51.0个月、22.5个月,P<0.01);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达到疾病控制者较疾病进展者OS长(43.5个月vs 28.0个月,P<0.01)。39例可检测标本的KRAS突变率为28.2%(11/39),野生型者的ORR、DCR均高于突变型者(ORR 42.9%vs 9.1%,P=0.049;DCR 71.4%vs 36.4%,P=0.046)。野生型的PFS较突变型长(5.0个月vs 2.5个月,P=0.02),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5个月vs 33.0个月,P=0.80),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42)。【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ACRC,疾病得到控制者预后好,KRAS野生型者ORR、DCR及PFS均优于突变型者,但两者的OS可能无显著差异,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化学疗法 kras 预后 治疗效果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蛋白表达状态对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晶 陈誉 +4 位作者 师怡 朱伟峰 王晓杰 陈玲 郭增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6期1587-1589,共3页
目的探讨EGFR蛋白表达对KRAS野生型晚期肠癌(meRe)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方法:纳入KRAS野生型mCRC患者15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FR蛋白,随访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体能状态(ECOG-PS)、治疗基线情况和生存时间... 目的探讨EGFR蛋白表达对KRAS野生型晚期肠癌(meRe)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方法:纳入KRAS野生型mCRC患者15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GFR蛋白,随访患者年龄、性别、病理分级、体能状态(ECOG-PS)、治疗基线情况和生存时间等资料。结果:158例患者中位OS为16.0个月,EGFR高表达者38.096(60/158)0单因素分析显示,0S与ECOGPS、EGFR蛋白状态、是否使用西妥昔单抗相关(P〈0.05)。亚组分析显示,标准化疗+西妥昔单抗组,EGFR高表达者中位OS明显延长(P=0.002);标准化疗组,EGFR蛋白表达情况对OS无影响(P=0.616)。COX生存模型显示,ECOGPS、是否使用西妥昔单抗、EGFR/使用西妥昔单抗交汇均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体能状态良好、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是KRAS野生型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因素,同时,EGFR蛋白水平高表达可能是KRAs野生型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疗效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肠癌 kras野生型 EGFR蛋白 西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bB-2与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理会 李育庄 李春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7-1481,共5页
目的探讨C-erbB-2与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为判断患者预后及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38例结直肠癌组织蜡块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FISH法检测C-erbB-2扩增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的突变情况... 目的探讨C-erbB-2与KRAS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为判断患者预后及潜在的药物作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38例结直肠癌组织蜡块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FISH法检测C-erbB-2扩增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KRAS的突变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中C-erbB-2总扩增率为1.7%(4/238),KRAS总突变率为32.3%(88/238);C-erbB-2扩增与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浸润深度无关(P> 0.05);KRAS突变与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 <0.05),而与其他病理参数均无关(P> 0.05);C-erbB-2与KRAS二者表达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结直肠癌中发生、发展过程中C-erbB-2扩增与KRAS的突变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为判断患者预后及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C-ERBB-2基因 kras基因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花碱通过ROS/KRAS/AMPK抑制结直肠癌sw480细胞干性特征和糖酵解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璨 刘艾鑫 姜昌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木兰花碱(Mag)对结直肠癌细胞干性、糖酵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以不同浓度的Mag(0、10、20、40μmol/L)预处理。CCK8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球体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球体形成的数量及大小;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木兰花碱(Mag)对结直肠癌细胞干性、糖酵解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以不同浓度的Mag(0、10、20、40μmol/L)预处理。CCK8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球体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球体形成的数量及大小;免疫荧光检测CD133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细胞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KRAS/AMPK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ag组sw480细胞活性、球体形成能力、CD133蛋白表达、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Mag组细胞内ROS水平、KRAS及磷酸化AMPK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Mag组相比,Mag与活性氧诱导剂(RA)联合用药组细胞内KRAS及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Mag可能通过ROS/KRAS/AMPK抑制sw480细胞干性和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花碱 肠癌 干性 糖酵解 ROS/kras/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金丸联合西妥昔单抗诱导KRAS突变肠癌细胞铁死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卫真真 隋华 +3 位作者 姜宇朗 孙明瑜 闫化茹 王子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的:探讨左金丸(ZJW)对KRAS突变的人结肠癌细胞西妥昔单抗(CET)抵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SW620、Lovo、HCT116、HT29和Caco2细胞KRAS基因突变状态;采用CCK-8法检测ZJW、CET、ZJW联合CET以及联合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 目的:探讨左金丸(ZJW)对KRAS突变的人结肠癌细胞西妥昔单抗(CET)抵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SW620、Lovo、HCT116、HT29和Caco2细胞KRAS基因突变状态;采用CCK-8法检测ZJW、CET、ZJW联合CET以及联合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对上述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观察ZJW联合CET对KRAS突变型细胞(SW620、Lovo及HCT116)耐药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比色法和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和观察ZJW、CET以及它们联合作用对KRAS突变型细胞内ROS、GSH及Fe^(2+)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ZJW联合CET对铁死亡相关通路蛋白和mRNA的调控作用。结果:KRAS突变型细胞为HCT116(KRAS^(G13D)),Lovo(KRAS^(G13D)),SW620(KRAS^(G12V)),KRAS野生型细胞为HT29和Caco2;与125μg/mL CET处理组比较,相同浓度CET明显降低KRAS野生型细胞Caco2和HT29的存活率,分别为34.03%和40.68%(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ZJW(50μg/mL)联合CET(125μg/mL)后,HCT116、Lovo和SW620细胞存活率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59.97%,59.47%,52.58%(P<0.05);ZJW能够增强KRAS突变细胞内ROS和Fe^(2+)水平,降低GSH水平;当ZJW联合CET后,效果更加显著(P<0.05,P<0.01)。ZJW联合CET抑制SW620细胞SLC7A11、GPX4、Nrf2、MDM2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p53 mRNA的水平。结论:ZJW能够调控KRAS突变细胞Nrf2和p53途径从而抑制SLC7A11和GPX4促进铁死亡,可能是逆转CET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西妥昔单抗 kras突变 铁死亡 左金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的BRAF基因突变 被引量:13
15
作者 关剑 唐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约15%结直肠癌患者有BRAF基因突变。BRAF通过激活MAPK通路和抑制促凋亡因子BIM,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结直肠癌的"锯齿状"成瘤途径,即"畸形隐窝灶-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途径。BRAF基因突变参与这条途径并与... 约15%结直肠癌患者有BRAF基因突变。BRAF通过激活MAPK通路和抑制促凋亡因子BIM,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结直肠癌的"锯齿状"成瘤途径,即"畸形隐窝灶-增生性息肉-锯齿状腺瘤-癌"途径。BRAF基因突变参与这条途径并与CpG岛甲基化和微卫星不稳定性均有密切关系。KRAS基因状态为预测抑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临床疗效的分子标记物,有研究发现一部分KRAS未发现突变而存在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患者对爱必妥等药物也无效,故野生型BRAF基因对爱必妥等药物的有效性也是必需的。近年来也出现针对突变型KRAS和BRAF的分子靶向抑制剂,除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分子靶向药物使有BRAF/KRAS突变的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BRAF kras 锯齿状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小鼠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特点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建华 柳向军 +7 位作者 黄宇君 屠思雨 徐璐 徐珍妮 雷旭丹 黄灵潇 阴骏 刘登群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目的 建立炎症诱导和基因突变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并比较其特点。方法 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建立炎症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使用KPC小鼠建立携带Kras基因突变和Apc条件... 目的 建立炎症诱导和基因突变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并比较其特点。方法 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建立炎症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使用KPC小鼠建立携带Kras基因突变和Apc条件敲除的转基因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和便血等大体状况,根据建模时间点取材小鼠结直肠标本并观察其成瘤情况。HE染色及Ki67免疫组化评估病理变化。使用tdTomato标记CDX2阳性上皮细胞。培养并比较两种结直肠癌类器官与正常结肠类器官的差异。结果 AOM/DSS建模周期约50 d,其结直肠癌主要位于远段近肛门处和结肠中段;KPC模型形成结直肠癌约需8 d,肿瘤主要位于结肠近段。AOM/DSS模型中远段肿瘤部位组织结构紊乱,KPC模型中近段结肠黏膜层增厚且组织紊乱,存在大量未分化上皮细胞。AOM/DSS模型肿瘤组织内Ki67阳性细胞较癌旁组织中明显增多,KPC模型内近段结肠癌中存在大量Ki67阳性肿瘤细胞,远段结肠增殖水平正常。表达CDX2的tdTomato阳性上皮细胞主要位于结肠近段。两种模型均能培养得到增殖旺盛的肿瘤类器官。结论 AOM/DSS结肠癌模型具有慢性炎症所致结直肠癌特点,适用于慢性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研究;KPC模型产生肿瘤的肠段及细胞增殖活性可能与CDX2高表达密切相关,适合K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研究,两种结直肠癌模型可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动物模型 氧化偶氮甲烷 葡聚糖硫酸钠 kras 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组织中存活素、PTEN、p53基因表达检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倪居 徐宏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8-901,共4页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PTEN和p53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19例正常结肠组织中Survivin、PTEN和p53基因的表达,并结... 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PTEN和p53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19例正常结肠组织中Survivin、PTEN和p53基因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PTEN、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54.2%、66.1%,Survivin和突变型p53在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腺瘤组织中不表达,PTEN基因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组织中几乎全部呈阳性表达。3项指标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结肠腺瘤以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随结肠癌组织学类型的变化、淋巴结的转移,Duck's分期的增加,突变型p53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PTEN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Survivin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在结肠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8135,P<0.05),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7735,P<0.05),PTEN蛋白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9350,P<0.05)。结论:Survivin、PTEN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学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活素 PTEN 突变型P53 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转移性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进展回顾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云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06-408,共3页
含草酸铂或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使得患者总生存期超过20个月,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疗效。2008年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进展是确定KRAS基因状态与抗EGFR抗体疗效的相关性。CRY... 含草酸铂或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作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使得患者总生存期超过20个月,靶向治疗药物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疗效。2008年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进展是确定KRAS基因状态与抗EGFR抗体疗效的相关性。CRYSTAL、OPUS和CELIM等随机研究显示,通过K-ras检测可筛选出能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中获益的人群,西妥昔单抗无论是联合以奥沙利铂为基础、还是联合以伊立替康为基础的一线化疗方案,都能使KRAS野生型患者疗效显著提高,显示出西妥昔单抗在mCRC一线治疗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西妥昔单抗 kras 草酸铂 伊立替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近年来,靶向药物的出现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预期,其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化疗的疗效,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随着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相关研究的深入,靶向药物已成为结直肠癌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的新选择。
关键词 肠癌 单克隆抗体 PFS 靶向药物 帕尼单抗 贝伐珠单抗 西妥昔单抗 FOLFOX kr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GR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对肿瘤转移和不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聂文静 刘超 +4 位作者 李东风 巩波 卢艳娴 陈瑜 李子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201,208,共8页
【目的】探讨RASGR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以及下调结肠癌细胞株RASGRF1表达,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结直肠癌组织、35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3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RASGRF1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RASGR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以及下调结肠癌细胞株RASGRF1表达,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迁移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结直肠癌组织、35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3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RASGRF1表达水平,并分析RASGRF1表达与结直肠癌病人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RNAi技术下调结肠癌细胞株HCT116中RASGRF1表达,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RASGRF1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结直肠腺瘤组织;RASGRF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病人性别(P=0.021)、组织分型(P=0.009)、有无远处转移(P=0.019)及Dukes分期(P=0.001)相关。女性病人RASGRF1表达水平高于男性病人;RASGRF1在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腺癌;伴有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远处转移;Dukes C、D期高于Dukes A、B期;与年龄、肿瘤部位、肿瘤最大径、分化不相关(P>0.05)。下调HCT116细胞中RASGRF1表达可抑制其增殖、迁移及影响细胞周期。【结论】RASGRF1可能作为促癌因子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有望将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分子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kras RASGRF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