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2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利调控橡胶树胶乳产量和品质的阈值分析
1
作者 刘明洋 杨洪 +4 位作者 樊松乐 郭冰冰 代龙军 WITTAYA Prommee 王立丰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8-545,共8页
分析乙烯利(ETH)、乙烯利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和半胱氨酸(CYS)对橡胶树胶乳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并计算剂量阈值。采用优化的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三因素(ETH,1-MCP,CYS),四水平(3种试剂各4个含量),共14个处理,用于涂施橡胶割面... 分析乙烯利(ETH)、乙烯利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和半胱氨酸(CYS)对橡胶树胶乳产量和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并计算剂量阈值。采用优化的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三因素(ETH,1-MCP,CYS),四水平(3种试剂各4个含量),共14个处理,用于涂施橡胶割面橡胶树割面,分别测定橡胶树胶乳产量、干胶含量(干含)、分子量、塑性初值、塑性保持率和门尼黏度等关键指标,并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4个处理橡胶树后产量、干含等均存在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数均分子量与重均分子量、门尼黏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83,与多分散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1。塑性初值与门尼黏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3。多分散性与门尼黏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分别建立以干含等指标为核心的回归方程,计算出的乙烯利的最高体积分数是0.15%,1-MCP的最高体积分数是1.08%,CYS的质量浓度是0.41 g/L。优化的正交试验方法可有效地计算排胶调节剂的阈值,为后续试验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乙烯利 1-甲基环丙烯 阈值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寒区浮石混凝土分级评价与孔结构响应阈值
2
作者 王萧萧 董培森 +2 位作者 闫长旺 刘曙光 张菊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6-535,共10页
基于浮石混凝土(PAC)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和分形维数计算增益系数(Ygp)、损伤系数(Cgp)。利用阈值指标分类法得到PAC的水化程度、损伤程度各阶段临界点,根据分级评价和宏观性能确定PAC孔结构的增益阈值与损伤阈值。结果表明:0.947gp≤1.... 基于浮石混凝土(PAC)的孔隙率、孔径分布和分形维数计算增益系数(Ygp)、损伤系数(Cgp)。利用阈值指标分类法得到PAC的水化程度、损伤程度各阶段临界点,根据分级评价和宏观性能确定PAC孔结构的增益阈值与损伤阈值。结果表明:0.947gp≤1.000为充分水化、0.927gp≤0.947为一般水化、0.912≤Ygp≤0.927为不良水化;1.00≤Cgp≤1.07为轻微损伤、1.07gp≤1.16为中度损伤、1.16gp≤1.51为严重损伤。该研究为严寒区浮石混凝土水化程度和损伤程度的分级、定量评价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石混凝土 养护阶段 冻融循环 孔隙预测 阈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特征和阈值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洪平 马洪兵 王宏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0-204,共5页
针对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对噪声敏感且伪边缘较多,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阈值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毯覆盖算法计算出图像的分形特征,将图像的灰度分布映射到分形维数空间上,再根据提取的分形特征图进行阈值分析,获... 针对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对噪声敏感且伪边缘较多,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特征和阈值分析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改进的毯覆盖算法计算出图像的分形特征,将图像的灰度分布映射到分形维数空间上,再根据提取的分形特征图进行阈值分析,获得高低两个阈值,将像素值分为非边缘、弱边缘和强边缘3类,再对弱边缘像素进一步加以判断。实验结果与其他算法相比较表明,该算法检测出来的图像边缘伪边缘和噪声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检测 分形特征 毯覆盖法 阈值分析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最优降雨阈值选择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宇飞 范文 +2 位作者 左琛 于宁宇 陶虹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9-544,共16页
降雨变量的选择对于降雨阈值模型精度至关重要。以秦巴山区2001~2020年2760个降雨型滑坡和日值降雨数据为例,首先对降雨站构建泰森多边形,实现滑坡与致灾降雨相对应,共获得1053例致灾降雨和283,446例非致灾降雨,以此为基础,通过当日降雨... 降雨变量的选择对于降雨阈值模型精度至关重要。以秦巴山区2001~2020年2760个降雨型滑坡和日值降雨数据为例,首先对降雨站构建泰森多边形,实现滑坡与致灾降雨相对应,共获得1053例致灾降雨和283,446例非致灾降雨,以此为基础,通过当日降雨量(R)和前期有效降雨量(EAR)构建降雨阈值模型;其次,为选择恰当的变量EAR,使用5种有效降雨量模型在不同参数k下生成201种待选的EAR,通过构建直方图获得EAR在致灾和非致灾降雨序列中的概率:P(EAR|L),P(EAR|NL),通过贝叶斯公式计算得到降雨致灾的条件概率和先验概率:P(L|EAR),P(L);之后分别使用4种降雨变量选择方法确定最优的EAR,其中:基于散度的和基于信息增益的敏感性分析(DGSA,GGSA)通过计算P(EAR|L)和P(EAR|NL)之间的散度和信息增益进行变量选择,基于条件概率的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P(L|EAR)和P(L)的曲线下面积差进行降雨变量选择,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EAR和P(L|EAR)之间的相关性系数进行降雨变量选择;为验证4种降雨变量选择方式的合理性,同时使用两种线性分类器和两种非线性分类器直接构建R-EAR型降雨阈值,以平均正确率对降雨变量选择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和统计结果表明:(1)研究区92.15%的滑坡由降雨诱发,46.59%的降雨型滑坡由暴雨直接诱发,68.95%的降雨型滑坡由暴雨直接或间接诱发,表明暴雨是降雨型滑坡的主要诱因;(2)通过DGSA和GGSA计算得到的降雨变量重要性系数与阈值模型的性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递增关系,线性相关性在0.98以上,表明可以通过敏感性分析进行降雨变量选择,达到构建最优降雨阈值模型的目的;(3)相较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降雨变量与灾害发生频率呈非线性的情况仍可以使用DGSA和GGSA进行降雨变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降雨阈值 前期有效降雨量 降雨变量 相关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白羊草对盐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其耐盐阈值的界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守舆 刘文静 +4 位作者 李钰莹 向清源 许佳俊 舒蕾淇 李肇中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4-174,共11页
土壤盐渍化是我国北方草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开发抗盐碱能力强的乡土草种质资源,是解决盐碱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为探究苗期白羊草的抗盐机制及其耐盐阈值,本研究以苗期‘太行’白羊草为材料,设置9个NaCl浓度盐胁迫处理,测定... 土壤盐渍化是我国北方草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开发抗盐碱能力强的乡土草种质资源,是解决盐碱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手段。为探究苗期白羊草的抗盐机制及其耐盐阈值,本研究以苗期‘太行’白羊草为材料,设置9个NaCl浓度盐胁迫处理,测定其株高、根长、地上部生物量等13个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其耐盐阈值。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白羊草地上部生长影响更大,但地下部对Na+、K+的响应更为敏感。在胁迫时间和NaCl浓度两个维度上,叶片中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于210 mmol·L^(-1)NaCl处理下的第8和10天分别达到最大值;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呈升高趋势;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取分数集前二的指标(根长和干重)建立回归曲线,经验证后发现地上部干重更适合作为评价耐盐阈值的指标,得出白羊草的耐盐阈值为207.53 mmol·L^(-1)。本试验将为禾本科植物耐盐机制研究和后续探究白羊草抗盐机制研究的试验处理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羊草 耐盐阈值 生理生化变化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典型草地施肥阈值及不确定性分析
6
作者 韩其飞 尹龙 +3 位作者 李超凡 张润钢 王文彪 崔正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共14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区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且非常脆弱的组分之一,显现出一系列生态问题。探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于该区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区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且非常脆弱的组分之一,显现出一系列生态问题。探究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于该区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施肥作为促进作物生长的一种方式,合理施肥也可以提高退化草地的NPP。基于此,本研究拟以天山北坡沿海拔梯度分布的4种草地类型:高山草甸(AM)、中山森林草甸(MMFM)、低山干草原(LMDG)和平原荒漠草原(PDG)为研究对象,基于反硝化-分解模型(DNDC)分析该区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对施加不同氮肥的响应,并揭示施肥阈值及最优施肥方式。结果表明:1)适度氮肥添加促进了各个类型草地生态系统NPP的增长,但草地NPP对施肥量的响应存在阈值,且不存在适用于4种草地类型的统一最优施肥方式。LMDG草地生态系统对施氮肥的响应最敏感。2)PDG草地NPP达到最大的施肥方式为一年分两次施加100 kg·hm^(-2)硝酸盐,NPP的最大值为68.72 g C·m^(-2)·a^(-1)。LMDG草地NPP最大的施肥方式为一年分两次施加尿素260 kg·hm^(-2),NPP的最大值为263.28 g C·m^(-2)·a^(-1)。MMFM草地生态系统达到NPP最大的施肥方式为一年一次施尿素80 kg·hm^(-2),NPP的最大值为171.22 g C·m^(-2)·a^(-1)。无水氨作为在AM草地中反应最好的氮肥,以最小的施肥量(60 kg·hm^(-2))达到了NPP的最大值(114.62 g C·m^(-2)·a^(-1))。3)通过蒙特卡洛不确定分析的结果显示,施肥时间对PDG和LMDG的影响更为明显,施肥量波动对LMDG和MMFM的影响较其他两种草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DNDC模型 施肥阈值 净初级生产力 蒙特卡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分析数据和集合预报产品的对流潜势评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婧卓 陈静 +1 位作者 马若赟 梁晨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32,共15页
该文对比2023年7月1日—9月30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CWMF reanalysis version5,ERA5)、中国气象局全球再分析数据(CMA global reanalysis,CRA)、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MA-Glob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C... 该文对比2023年7月1日—9月30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再分析数据(ECWMF reanalysis version5,ERA5)、中国气象局全球再分析数据(CMA global reanalysis,CRA)、中国气象局全球集合预报系统(CMA-Global Ensemble Prediction System,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与无线电探空仪观测数据计算的对流潜势指数,并利用国家雷电探测系统闪电定位数据识别雷暴潜势阈值。结果表明:ERA5数据的对流有效位能误差最小,与观测数据相关系数最高,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次之,而CRA数据的对流有效位能存在正误差,且分布较为离散。复合参数表现与对流有效位能一致。ERA5数据、CRA数据、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与观测数据的垂直风切变相关系数较高,但均存在较小的负平均误差。与0~6 km垂直风切变相比,ERA5数据、CRA数据、CMA-GEPS控制预报产品的0~1 km垂直风切变与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更低,平均误差更高,不宜用于开展对流潜势指数研究。对流有效位能和复合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分雷暴事件和非雷暴事件,但潜势预报阈值会随着数据和区域的不同发生变化,是一种概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数据 模式预报产品 对流潜势指数 雷暴潜势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山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基流区域差异及其阈值研究
8
作者 杨晓亚 于坤霞 +4 位作者 李占斌 李鹏 刘永刚 莫淑红 杨建宏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0-390,共11页
秦岭山区-黄土高原地质地貌连续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河道生态基流及其阈值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十分重要。以秦岭山区-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涵盖气候、植被、地形地貌、土层结构、流域形态及社会经济6个方面特征的22个生态基流影响因... 秦岭山区-黄土高原地质地貌连续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河道生态基流及其阈值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十分重要。以秦岭山区-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构建了涵盖气候、植被、地形地貌、土层结构、流域形态及社会经济6个方面特征的22个生态基流影响因子体系,通过构建自组织映射(SOM)神经网络和K-means聚类分析法,依据上述影响因子将秦岭山区-黄土高原划分为黄土高原中部、秦岭南麓、秦岭北麓和黄土高原西北部4个子区域,利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3个子区域的生态基流影响因素进行了建模与分析。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中部的生态基流主要受降水集中度的影响,秦岭南麓主要受年平均气温的影响,秦岭北麓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2)不同子区域生态基流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黄土高原中部、秦岭南麓、秦岭北麓、黄土高原西北部生态基流占比阈值分别为7.9%、9.5%、7.5%、4.1%。(3)考虑不同子区域生态基流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差异,建立了一个可用于计算和模拟生态基流的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决定性系数均大于0.87。研究结果不仅为生态基流的量化估算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河流健康的维护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基流 聚类分析 流量阈值 结构方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旱地土壤磷淋溶阈值影响因素及其预测
9
作者 黄伊静 王杰 +3 位作者 阳邦戈 熊怡 耿佟佟 蔡崇法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9-168,共10页
为探究丹江口库区旱地土壤磷淋溶流失机制及其淋溶阈值的预测,以丹江和汉江的4个小流域为研究区,共采集研究区内20个典型旱作耕地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与土壤磷吸附特征参数,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获得土壤磷淋溶阈值(Phosphorus leaching t... 为探究丹江口库区旱地土壤磷淋溶流失机制及其淋溶阈值的预测,以丹江和汉江的4个小流域为研究区,共采集研究区内20个典型旱作耕地土壤,测定其理化性质与土壤磷吸附特征参数,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获得土壤磷淋溶阈值(Phosphorus leaching threshold,P_(lth)),通过路径分析探究了不同土壤P_(lth)对土壤性质及磷吸附特性的响应,采用主成分分析探究了P_(lth)的主控因子,并依此对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_(lth)范围在16.34~93.84 mg·kg^(-1)之间,部分样点土壤速效磷(Olsen-P)含量接近甚至高于其P_(lth),具有极大流失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P_(lth)是众多土壤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R^(2)=0.81,P<0.001),与土壤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水溶性磷(Water-soluble phosphorus,P_(d))和Olse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2)>0.62,P<0.01),并受到土壤磷吸附饱和度(DPS)、零点吸持平衡浓度(EPC0)的显著影响(R^(2)>0.51,P<0.05),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胶结物质,如土壤有机质(SOM)和游离态铁铝氧化物(Fe_(d)、Al_(d))的影响。路径分析中,P_(lth)对DPS、pH和Pd的响应更为敏感,总效应系数分别为-0.90、-0.81和0.80,其中,pH影响磷吸附解吸过程的间接效应(-0.49)超过其直接效应(-0.32)。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pH和Olsen-P是影响P_(lth)的最主要因子,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丹江口库区旱地土壤P_(lth)进行有效预测。研究表明:P_(lth)对DPS、pH和Olsen-P含量的响应更为敏感,土壤pH和Olsen-P含量是P_(lth)的主控因素,可依此对其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淋溶阈值 土壤性质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半干旱地区变时滞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的阈值动力学
10
作者 胡静 朱磊 +2 位作者 任杰 吴涵 张启敏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8,共8页
考虑地表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时变时滞的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模型.给出阈值R^(*),并讨论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当R^(*)<1时,系统的无植被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1,植被一致持久.... 考虑地表水的渗透和扩散作用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具有时变时滞的反应扩散植被-水系统模型.给出阈值R^(*),并讨论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当R^(*)<1时,系统的无植被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当R^(*)>1,植被一致持久.此外,通过拉丁方抽样(LHS)及偏秩相关系数(PRCCs)方法对模型阈值进行敏感性分析,给出了参数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并为制定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提出建议.此外,通过分析系统有限时间稳定性,讨论了时滞对植被水模型的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水模型 阈值动力学 反应扩散 敏感性分析 有限时间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小波分析的风力机叶片声发射信号处理与分析
11
作者 官宇楠 王超 宋博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9-216,共8页
为有效对风力机叶片损伤进行在线监测,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风力机叶片运行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和时频分析。采用多通道高频采集设备搭配声发射传感器,搭建双通道声发射信号在线检测系统,实时采集某型全尺寸叶片带伤运行声发射信号... 为有效对风力机叶片损伤进行在线监测,采用小波分析技术对风力机叶片运行状态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降噪和时频分析。采用多通道高频采集设备搭配声发射传感器,搭建双通道声发射信号在线检测系统,实时采集某型全尺寸叶片带伤运行声发射信号,改进了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并对该方法在真实叶片损伤定位和模态分析中的表现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维纳滤波降噪、谱减法降噪等方法相比,改进的小波阈值降噪方法应用于在线监测系统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的优势:对模拟损伤的声发射信号进行时差定位,精度达到2.2%;同时,采用改进的小波分析也能够从风力机叶片的声发射信号中准确检出叶片的运行模态信息。改进的小波阈值降噪在风力机叶片损伤定位和模态信息检测方面表现良好,具备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叶片 时频分析 小波阈值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洲江下游(广西段)水华暴发影响因子分析
12
作者 刘成真 孙明东 +5 位作者 谢培 孙宁 陈聪聪 王赞春 乔飞 陈立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91,共11页
文章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代码(EFDC)模型构建了九洲江下游(广西段)水体富营养化模型,模拟了2020-2022年九洲江下游(广西段)水华形成以及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的主要影响因子,推测出各影响因子的阈值区间,最后... 文章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代码(EFDC)模型构建了九洲江下游(广西段)水体富营养化模型,模拟了2020-2022年九洲江下游(广西段)水华形成以及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方法分析了叶绿素a的主要影响因子,推测出各影响因子的阈值区间,最后利用贝叶斯公式求出各因子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叶绿素a受TP、TN、温度影响最大,当TP、TN、温度的阈值范围分为0.04~0.18 mg/L、1.5~2.6 mg/L、25~35℃时,水华发生的概率分别达到了98.6%、61%、61%,TP、TN、温度对水华暴发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2、0.2、0.3。可见在控制外源输入的条件下,气候的变化和营养盐的增加是九洲江流域水华爆发的重要因素,通过阈值和权重可对九洲江水华暴发情况进行快速预测,为后续水华治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洲江下游(广西段) EFDC模型 成因分析 阈值 贝叶斯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重分析的再造烟叶热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叶仲力 李茂毅 +8 位作者 梁晖 陈昆焱 顾茜 蔡国华 林艳 苏明亮 刘泽春 马鹏飞 李巧灵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4,共9页
【目的】准确评价批次间再造烟叶的热稳定性,建立一种基于热重分析法判定不同批次再造烟叶热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样品形态、进样量、取样重量及升温速率、环境气氛、气体流速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对参照再造烟叶... 【目的】准确评价批次间再造烟叶的热稳定性,建立一种基于热重分析法判定不同批次再造烟叶热稳定性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样品形态、进样量、取样重量及升温速率、环境气氛、气体流速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对参照再造烟叶样品进行热分析测试,定义DTG曲线的差异度阈值(RTH)及各温度段DTG曲线的差异度阈值。【结果】(1)方法的优化结果为:再造烟叶样品质量大于35 g,研磨成小于60目,进样量为(15±1)mg,升温速率20 K/min,环境气氛为氮气,其流速为40 mL/min。(2)各温度段的差异度阈值可作为再造烟叶热稳定性的评价依据并揭示质量波动原因。【结论】该方法可有效监测不同批次再造烟叶的热稳定性,且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相同规格批次间再造烟叶热稳定性波动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分析 DTG曲线 再造烟叶 热稳定性 差异度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删失纵向数据的复合Tobit分位数亚组分析回归方法
14
作者 王占锋 王静瑶 +1 位作者 吴耀华 明瑞星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2-918,共17页
临床试验中受试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治疗效果通常具有异质性,如何识别出对特定治疗敏感的人群成为精准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另外,由于测量方式或仪器往往受到上、下限的限制,导致实际观测数据值被限制在一个区间内,从而形成... 临床试验中受试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治疗效果通常具有异质性,如何识别出对特定治疗敏感的人群成为精准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另外,由于测量方式或仪器往往受到上、下限的限制,导致实际观测数据值被限制在一个区间内,从而形成双删失数据.文章构建阈值纵向Tobit复合分位数回归模型来研究治疗敏感亚组识别问题,以增强治疗敏感亚组的识别效果.对于模型的参数,借鉴交替乘子算法的思想,建立计算参数估计量的方法;并使用随机加权方法计算估计量的方差.在一些正则条件下,证明了参数估计量是相合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文章的方法相较于单分位数回归方法更加有效,并且验证了随机加权方法估计参数估计量方差的可行性.最后,分析了直肠癌症试验组CO.17数据,识别出根据年龄划分的治疗敏感亚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删失数据 纵向数据 随机加权 Tobit模型 阈值回归 复合分位数回归 亚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天气雷达多观测模式切换策略和阈值分析——以广元市为例
15
作者 康丁元 胡丹丹 +1 位作者 张鑫宇 王璐思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323-325,共3页
利用广元市地面观测、雷达资料和多观测模式运行日志文件,分析了广元市2023年5—9月多观测模式运行切换现状,优化了切换阈值和判定条件,探索了运行切换机制。结果显示:(1)切换正确率、正确样本率和预报员参与度均较低,超时次数较多。(2... 利用广元市地面观测、雷达资料和多观测模式运行日志文件,分析了广元市2023年5—9月多观测模式运行切换现状,优化了切换阈值和判定条件,探索了运行切换机制。结果显示:(1)切换正确率、正确样本率和预报员参与度均较低,超时次数较多。(2)触发切换的关键因子中,VIL是最主要影响因素,A_(2)和A_(3)次之,A_(1)、topArea和vilArea一次均未出现,开展切换阈值合理性研究形成A_(2)≥90 km^(2),且topArea≥14 km^(2);CR≥48 dBz,且ET≥10.4 km;风暴VIL值≥9.5 kg/m^(2)三个判定条件。(3)建立由预报员主导的“天气形势研判+手动切换”和“智能提醒+人工判定”多观测模式切换机制,既能增加提前量,又能避免出现漏报或发布不及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多观测模式 阈值分析 智能提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城市树木降温效率阈值效应和气候响应
16
作者 李思恒 余兆武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78-1889,共12页
城市树木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单位树木覆盖率(Fraction tree cover,FTC)增加对地表温度的减弱程度,即降温效率(Cooling Efficiency,CE)对树木覆盖率的响应特征尚不清楚。此外,气温(Air temperature,AT)、土壤湿度(Soil ... 城市树木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单位树木覆盖率(Fraction tree cover,FTC)增加对地表温度的减弱程度,即降温效率(Cooling Efficiency,CE)对树木覆盖率的响应特征尚不清楚。此外,气温(Air temperature,AT)、土壤湿度(Soil moisture,SM)和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eficit,VPD)的相互作用阻碍对其如何影响CE的理解。选取全球229座城市,构建2100 m×2100 m单元格,利用分段回归确定不同气候带CE随FTC变化的拐点(阈值效应),结合偏最小二乘路径分析探究上述气象变量对CE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在干旱带白天和半干旱带夜间,CE随FTC的增加不存在显著拐点,在半干旱带白天和干旱带夜间,FTC阈值为19%,半湿润带昼夜FTC阈值分别为45%和30%,湿润带为55%和23%。(2)AT和SM普遍促进CE,VPD在白天直接抑制CE,夜间则促进CE。在(半)干旱带,AT和SM主要通过控制VPD间接影响CE,而在(半)湿润带,AT和SM主要直接影响CE。(3)在半干旱带,白天AT和VPD在FTC阈值前后对CE的影响方向相反,主导因素由AT变成VPD;夜间湿润带AT对CE的路径系数在FTC阈值处由负转正,其余气候带的主导因素保持不变。本研究得到的FTC阈值能指导不同气候带城市绿化规划,通过分析气候条件在FTC阈值前后对CE的差异性影响,为构建气候韧性城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降温效率 阈值效应 分段回归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小波阈值法的气液两相流特征提取及流型识别
17
作者 陈立 杜燕连 +3 位作者 彭甫森 韩振华 阮荣倩 沈义俊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共9页
对垂直管道气力提升实验中采集的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信号进行小波分析,通过改善信噪比确定最佳小波基函数。根据小波细节系数能量变化确定分解层数范围,采用熵权法结合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以及平滑度确定最佳分解层数。对小波阈值去噪后的... 对垂直管道气力提升实验中采集的气液两相流的压力信号进行小波分析,通过改善信噪比确定最佳小波基函数。根据小波细节系数能量变化确定分解层数范围,采用熵权法结合信噪比、均方根误差以及平滑度确定最佳分解层数。对小波阈值去噪后的信号进行小波包分解,以分解后的第1、2频带能量占比以及熵值作为特征向量对气液两相流进行流型识别。389组压力信号的流型识别结果表明,提取特征向量结合随机子空间决策树模型可以对气液两相流流型进行高效识别分类,采用改进小波阈值法处理后的流型整体平均识别率达98.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气力提升 气液两相流 小波分析 熵权法 阈值去噪 流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小波阈值函数及其在振动信号去噪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6
18
作者 唐进元 陈维涛 +1 位作者 陈思雨 周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研究一种新的小波收缩阈值函数用于信号的去噪分析,对比分析了硬阈值、软阈值和新收缩阈值函数的优缺点,给出了收缩阈值函数法中的阈值计算详细过程,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构建检测齿轮箱系统的振动与噪音检测系统,在MATLAB平台上利用收... 研究一种新的小波收缩阈值函数用于信号的去噪分析,对比分析了硬阈值、软阈值和新收缩阈值函数的优缺点,给出了收缩阈值函数法中的阈值计算详细过程,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构建检测齿轮箱系统的振动与噪音检测系统,在MATLAB平台上利用收缩阈值方法开发了对齿轮箱振动和噪声信号进行去噪处理的软件,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基于新的小波阈值函数的信号降噪分析方法去噪效果明显,且保留了原始信号的细节特征,是一种较传统经典去噪手段更为优越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去噪 阈值函数 阈值 虚拟仪器 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阈值去噪函数的改进方法分析 被引量:67
19
作者 刘卫东 刘尚合 +1 位作者 胡小锋 王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63,共5页
小波阈值去噪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去噪方法,传统阈值去噪法包括软、硬阈值法,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为此,介绍了3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小波阈值函数改进方法,并在传统阈值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 小波阈值去噪是一种简洁有效的去噪方法,传统阈值去噪法包括软、硬阈值法,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为此,介绍了3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小波阈值函数改进方法,并在传统阈值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变量阈值函数。对局部放电仿真信号进行的去噪分析结果显示,改进阈值函数在信噪比增益和最小均方误差意义上要优于传统的软、硬阈值函数,其中新的双变量阈值函数在4种改进阈值函数中具有最优的去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阈值去噪 阈值函数 信噪比 均方误差 局部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9~2009年宁夏极端温度阈值变化及其与AO指数相关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薛红喜 孟丹 +2 位作者 吴东丽 王连喜 李琪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0-385,共6页
以1959-2009年宁夏10个测站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运用百分位法定义不同测站的逐年极端高、低温阈值,研究了宁夏近51 a来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检验得出宁夏各气象站点温度发生突变的年份;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以1959-2009年宁夏10个测站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运用百分位法定义不同测站的逐年极端高、低温阈值,研究了宁夏近51 a来极端温度的变化特征;通过Mann-Kendall检验得出宁夏各气象站点温度发生突变的年份;并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极端温度阈值与AO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①宁夏极端高温、低温阈值均呈极显著上升趋势,但极端低温阈值上升趋势更显著;②极端高温阈值北高南低,极端低温阈值南高北低;③宁夏极端低温阈值发生突变的时间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极端高温阈值的突变时间相对较晚;④极端高温阈值与夏季AO指数相关性不显著,极端低温阈值与冬季AO指数呈显著正相关性,北极涛动对宁夏冬季低温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高温阈值 极端低温阈值 北极涛动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