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硒对水稻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
1
作者 凌沥 翟辉 +5 位作者 张云舒 邵华伟 唐光木 葛春辉 徐万里 杨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气候条件下水稻主栽品种喷硒肥的吸收转移特征,分析硒肥种类与浓度交互作用对水稻籽粒硒含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富硒水稻的种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主栽水稻品种新稻11号为材料,采用纳... 【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气候条件下水稻主栽品种喷硒肥的吸收转移特征,分析硒肥种类与浓度交互作用对水稻籽粒硒含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富硒水稻的种植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主栽水稻品种新稻11号为材料,采用纳米硒、亚硒酸钠和有机硒类的硒肥,设置2.5、5、10和20 mg/L 4个喷施浓度的组合试验,研究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植株硒吸收和转运的影响。【结果】硒肥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籽粒、精米、叶片和茎部中的硒含量均随硒肥浓度的增加而提高;3种硒肥对稻米的富硒效果为有机硒>亚硒酸钠>纳米硒。喷施纳米硒肥时大部分硒积累在谷壳和米糠中,精米中的硒含量提高较少,而喷施有机硒和亚硒酸钠则使籽粒或精米的硒含量均显著提高。【结论】20 mg/L的有机硒和亚硒酸钠对水稻硒生物强化的效果最佳,使精米硒含量分别提高到0.88和0.72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硒 水稻 吸收 转运 硒生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K^+吸收及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段慧荣 周学辉 +5 位作者 胡静 段潇蓉 田福平 崔光欣 王春梅 杨红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4-191,共18页
K^+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K^+被植物根系吸收后,有效地向地上部转运,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主要由次级K^+转运蛋白和K^+通道介导。KT/HAK/KUP和HKT家族是参与植物体内K+吸收及转运的两类主要K+转运蛋白,其中HKT家族参与K^+转运的成员... K^+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K^+被植物根系吸收后,有效地向地上部转运,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主要由次级K^+转运蛋白和K^+通道介导。KT/HAK/KUP和HKT家族是参与植物体内K+吸收及转运的两类主要K+转运蛋白,其中HKT家族参与K^+转运的成员仅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渗透调节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Shaker家族是K^+通道中最早发现且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类电压门控型通道,是植物K^+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从结构特征、定位和组织表达、功能调控等方面对植物KT/HAK/KUP家族、HKT家族和Shaker通道进行综述,最后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吸收及转运 KT/HAK/KUP HKT SHAK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normal calcium transport ofmyocardial mitochondria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in rats 被引量:1
3
作者 熊业 陈宗荣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6年第4期244-249,共6页
Abnormalcalciumtransportofmyocardialmitochondriaduringtheearlystageofcombinedradiation-burninjuryinrats¥(熊业)... Abnormalcalciumtransportofmyocardialmitochondriaduringtheearlystageofcombinedradiation-burninjuryinrats¥(熊业)(陈宗荣)XiongYe;Ch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radiation-burn INJURY mitochondrion CALCIUM transport CALCIUM uptake CALCIUM release verapamil RA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刘贞 许针针 +2 位作者 相黎黎 崔颖颖 孙轶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20-927,共8页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胚胎13.5 d(embryonic day 0.5,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时期的下颌磨牙牙胚、... 目的:探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对小鼠牙齿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胚胎13.5 d(embryonic day 0.5,E13.5)、E14.5、E16.5、E18.5和出生后1 d(postnatal day 1,P1)时期的下颌磨牙牙胚、上颌切牙牙胚;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 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牙胚中GLUT1、GLUT2、Ki67、糖原水平。将下颌磨牙牙胚在无糖DMEM培养基、高糖且含不同浓度的根皮素(0、0.25、0.5 mmol/L)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9 d;并对其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结果:(1)在E13.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高表达,细胞增殖活跃,糖原在牙板和牙囊中大量沉积;在E14.5、E18.5时期,GLUT1在成釉器中表达逐渐降低,细胞增殖减少,糖原在成釉器和牙乳头中大量沉积;在P1时期,GLUT1在中间层和内釉上皮中表达较多,细胞增殖增多,糖原在牙乳头中少量沉积。在整个牙胚发育阶段,GLUT2表达相对较少。(2)GLUT1在前成釉细胞、前成牙本质细胞中高表达,而在分化后的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中表达较少;GLUT2与GLUT1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3)0.5 mmol/L根皮素能够抑制E13.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0.25 mmol/L根皮素不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但能够导致牙胚变小,且具有根皮素浓度依赖性。无糖培养基能够抑制E13.5、E14.5时期外植体牙胚发育。结论:GLUT1、GLUT2在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受到精确的时空调控,由GLUT1、GLUT2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在小鼠牙齿早期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2 葡萄糖摄取 牙齿早期发育 根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枝稷生长、生理和基因差异表达对供磷水平的响应
5
作者 刘威帆 赵匆 +1 位作者 吴娜 刘吉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81-2196,共16页
【目的】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在不同磷水平下的生理代谢及转录水平变化,以解析柳枝稷磷响应特征,挖掘磷高效利用基因。【方法】以‘Pathfinder’品种柳枝稷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方法(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营养液设... 【目的】探究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在不同磷水平下的生理代谢及转录水平变化,以解析柳枝稷磷响应特征,挖掘磷高效利用基因。【方法】以‘Pathfinder’品种柳枝稷为供试材料,采用水培方法(Hoagland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营养液设置4个KH_(2)PO_(4)供应水平:20、100、200、500μmol/L(分别记为P20、P100、P200、P500)。在生长箱中培养45天后,取样测定柳枝稷生长和根系表型指标、抗逆酶活性,并进行叶片和根系转录组测序,分析不同磷水平下柳枝稷叶片和根系的响应差异。最后,从糖酵解和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挑选了部分基因进行qRT-PCR分析,以证实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结果】随着供磷水平的提高,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根系总长度、根系总面积和根系活力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片和根系中酸性磷酸酶活性和磷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供磷浓度下,叶片和根系中各磷处理共同表达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别有1091、1762个。GO富集注释显示,叶片中DEGs富集在离子跨膜转运、氧化还原酶上,根系则富集在特异DNA序列结合、主动跨膜转运和裂合酶上。两器官共同富集的DEGs主要定位于抗氧化酶、转移酶、无机分子跨膜转运蛋白上。KEGG富集分析发现,柳枝稷叶片和根系中共有9个共同代谢通路,其中氨基糖和核苷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苯丙素生物合成、蔗糖和淀粉代谢通路DEGs显著富集,具体为:糖酵解和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各有16个DEGs,涉及磷吸收转运基因共20个。糖酵解途径中关键酶基因(AE、PGM、HK、PFK),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PAL、CCR、CAD、C4H、4CL)和磷吸收转运调控基因(GPT2、PHT2;1、TPT、PPT1、PPT2、PPT3、PiC3、APC2)的差异化表达,引起柳枝稷叶片和根系对磷营养的代谢反应差异。【结论】适当提高供磷水平,可改善柳枝稷根系特征,降低叶片抗逆酶活性,提高叶片和根系中酸性磷酸酶活性,从而提高植株磷含量和干物质量。此外,糖酵解、苯丙素生物合成和磷吸收转运相关的关键基因在叶片和根系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磷水平 柳枝稷 生理指标 转录组 糖酵解 苯丙素生物合成 磷吸收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肥对枇杷幼苗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6
作者 陈铭敏 黄泳 +5 位作者 马巧莉 徐雅欣 林立金 张慧芬 谢静 邓群仙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00-607,共8页
为研究海藻肥对枇杷幼苗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以大五星枇杷幼苗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肥对枇杷幼苗氮、磷和钾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海藻肥均增加了枇杷幼苗根、茎、叶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及全氮、全... 为研究海藻肥对枇杷幼苗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以大五星枇杷幼苗为材料,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海藻肥对枇杷幼苗氮、磷和钾养分吸收及转运的影响。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海藻肥均增加了枇杷幼苗根、茎、叶和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且随海藻肥稀释倍数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喷施海藻肥提高了枇杷幼苗各部位氮、磷、钾的吸收量、转运量、转运效率和转运贡献率,且均以650倍稀释液海藻肥处理效果最佳。不同浓度的海藻肥可增加枇杷幼苗地上部分的氮收获指数和根系的磷收获指数。此外,喷施海藻肥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枇杷幼苗各部分生物量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喷施海藻肥能促进枇杷幼苗对氮、磷和钾的吸收和转运,以650倍稀释倍数为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肥 枇杷幼苗 养分吸收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对林丹的吸收累积与代谢组学研究
7
作者 展梦琪 苏傲雪 +3 位作者 侯倩 张皓宇 姜欣蕊 徐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10-2121,共12页
以有机氯代污染物——林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我国典型农作物——水稻(Oryza sativa L.)体内的迁移转化和代谢情况。结果发现,在林丹胁迫条件下,水稻根和地上部的林丹含量与水培溶液中的林丹浓度具有正相关性,表明水稻具有吸收林丹... 以有机氯代污染物——林丹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我国典型农作物——水稻(Oryza sativa L.)体内的迁移转化和代谢情况。结果发现,在林丹胁迫条件下,水稻根和地上部的林丹含量与水培溶液中的林丹浓度具有正相关性,表明水稻具有吸收林丹的能力。在不同林丹水培浓度下,水稻根内的林丹累积浓度在第二天均达到峰值,第三天后急剧下降。水稻根系内的林丹可以径向运输至茎叶中,但转运因子仅为0.08~0.13。在亚细胞水平上,水稻根中林丹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细胞器>细胞壁>细胞质,表明细胞器和细胞壁是水稻根部林丹累积的主要部位。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林丹胁迫下,脂质类代谢物的变化最显著,有43种上调、42种下调。受林丹胁迫影响,水稻根中的异牡荆苷等代谢物的含量提高,而天冬酰胺等代谢物的含量降低,多条植物代谢通路被改变,其中,鞘脂代谢通路和苯丙氨酸代谢通路受到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丹 水稻 植物代谢 吸收转运 农产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体对硝态氮的吸收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鹏 张然然 都韶婷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2-762,共11页
硝态氮是高等植物重要的氮素营养,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植物根系吸收硝态氮并向地上部转运的机制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的深入研究使得新的现象与结论被揭示,推动了我们对植物体吸收转运硝态氮生理与分子机制的认识。本文... 硝态氮是高等植物重要的氮素营养,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植物根系吸收硝态氮并向地上部转运的机制一直是研究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几年的深入研究使得新的现象与结论被揭示,推动了我们对植物体吸收转运硝态氮生理与分子机制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硝态氮吸收转运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通过整理归类植物硝酸盐吸收相关的生理学数据,介绍了影响植物吸收硝态氮的各种因素。基于膜转运体在植物硝态氮吸收转运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本文还重点介绍参与该过程的四大基因家族的成员及功能,即硝酸盐转运体1(NRT1)、硝酸盐转运体2(NRT2)、氯离子通道(CLC)和s型阴离子通道(SLAC),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态氮 亲和力转运系统 吸收 再分配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氨基酸吸收与转运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9
作者 宋奇超 曹凤秋 +3 位作者 巩元勇 程晓园 毕昕媛 刘来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07-1517,共11页
氨基酸不仅是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必需底物,而且也参与植物体内的氮代谢途径以及碳氮平衡的调节。近年来,氨基酸的转运与吸收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已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特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学术界亦发现某些氨基酸可能作... 氨基酸不仅是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必需底物,而且也参与植物体内的氮代谢途径以及碳氮平衡的调节。近年来,氨基酸的转运与吸收机制及其生物学功能已成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特别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学术界亦发现某些氨基酸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意义。本文就氨基酸吸收与转运的分子生理机理及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功能(如调控生长、适应各种环境胁迫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地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吸收和转运 氮素营养 信号分子 胁迫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供磷可缓解砷对番茄的胁迫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萍 胡江 +1 位作者 冉炜 徐国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3-509,共7页
环境和食品中砷标准提高后,砷污染及其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磷对植物吸收和累积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仍有很大争论。本文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0.025~1.0mmol L^-1范围内7个供磷水平下50μmol L^-1 AsO4^3-胁迫对... 环境和食品中砷标准提高后,砷污染及其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受到广泛的关注。磷对植物吸收和累积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仍有很大争论。本文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0.025~1.0mmol L^-1范围内7个供磷水平下50μmol L^-1 AsO4^3-胁迫对微型番茄生长、砷和磷的吸收及两个磷酸盐转运体基因(LePTl和LePT2)表达的影响。在0.025~0.4mmol L^-1的缺磷条件下,砷对番茄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缺磷状态下,增加磷供应能显著减少番茄体内砷的浓度。约58%的砷累积在番茄根部,根部砷的浓度较地上部高10倍以上。砷抑制番茄对磷的吸收只出现在严重缺磷(0.025~0.05mmol L^-1)条件下。此外,外界砷的存在对LePT1、LePT2基因的表达影响不显著。从本文的结果来看,番茄吸收过程中的磷砷相互作用在缺磷条件下更明显,提高供磷水平可降低番茄体内砷含量,缓解砷对番茄的胁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磷转运体基因 砷酸盐 吸收 胁迫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钾吸收的分子水平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化党领 介晓磊 +2 位作者 韩锦锋 谭金芳 郭天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7-383,共7页
本文从钾离子通道、高亲和力K+ 转运体和H+ -ATP酶等 3方面综述了K+ 营养的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等的研究结果。植物钾吸收与这 3类转运蛋白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论述K+ 转运体和K+ 通道及其介导高低亲和力钾吸收方面的作用 ,以及 3类... 本文从钾离子通道、高亲和力K+ 转运体和H+ -ATP酶等 3方面综述了K+ 营养的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等的研究结果。植物钾吸收与这 3类转运蛋白的关系极为密切。主要论述K+ 转运体和K+ 通道及其介导高低亲和力钾吸收方面的作用 ,以及 3类转运蛋白的调节 ,蛋白的表达 ,调节影响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钾吸收 分子水平研究 钾离子通道 高亲和力转运体 H^+-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锌吸收运输及积累的生理与分子机制 被引量:44
12
作者 汪洪 金继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5-235,共11页
锌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植物体内与锌吸收运输有关转运蛋白的研究。目前发现,锌铁控制运转相关蛋白(ZIP)、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重金属ATPase酶、阳离子扩散协... 锌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重金属污染元素之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植物体内与锌吸收运输有关转运蛋白的研究。目前发现,锌铁控制运转相关蛋白(ZIP)、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NRAMP、重金属ATPase酶、阳离子扩散协助蛋白CDF、Mg^(2+)/H^+的反向交换转运蛋白MHX等运输蛋白参与细胞内Zn^(2+)离子的跨膜运输,调节植物细胞内Zn^(2+)平衡与分配。利用数量遗传学手段在在水稻上已找到与缺锌植株死亡率和叶片青铜病发生率有关QTL位点。而在Thlaspi caerulescens和Arabidopsis halleri植物上鉴定出控制锌含量的QTLs,为寻找控制植物高效积累Zn的遗传基础规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运输 超积累植物 运输蛋白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重金属转运蛋白及其在植物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鲁家米 刘延盛 周晓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95-200,共6页
植物修复技术已成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绿色环保方法。利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鉴定出一系列与重金属转运相关的蛋白及基因,包括ZIP家族、ABC载体、有机汞裂解酶基因merB、Hg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和金属S蛋白基因MT等。... 植物修复技术已成为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个绿色环保方法。利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鉴定出一系列与重金属转运相关的蛋白及基因,包括ZIP家族、ABC载体、有机汞裂解酶基因merB、Hg离子还原酶基因merA和金属S蛋白基因MT等。本文着重从细胞、亚细胞水平上综述了一系列重金属转运蛋白的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修复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植物修复 重金属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后二肽载体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小辰 王广基 +1 位作者 孙炳伟 吴晓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Caco 2细胞缺氧复氧 (anoxia/reoxygenation ,A/R)损伤后二肽载体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Caco 2细胞A/R方法 ,模拟临床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I/R)。Caco 2细胞正常培养和A/R后 (缺氧 90min ,... 目的 :探讨Caco 2细胞缺氧复氧 (anoxia/reoxygenation ,A/R)损伤后二肽载体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Caco 2细胞A/R方法 ,模拟临床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 ,I/R)。Caco 2细胞正常培养和A/R后 (缺氧 90min ,复氧 3 0min)后 ,测定二肽载体对头孢氨苄的摄取功能 ;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损伤后Caco 2细胞的凋亡情况 ;同时比较两种培养情况下二肽载体的mRNA水平。结果 :A/R后二肽载体对头孢氨苄的摄取能力下降 ;损伤后Caco 2细胞凋亡水平较正常细胞明显提高 ;Northernblotting显示损伤后二肽载体mRNA水平下调。结论 :A/R后Caco 2细胞二肽载体mRNA下降从基因水平下调了二肽载体对头孢氨苄的摄取功能。提示Ca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二肽载体 生物学功能 头孢氨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对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态氮的吸收与运转特性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周碧青 陈成榕 +2 位作者 杨文浩 张黎明 邢世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9-195,共7页
【目的】揭示亚热带茶树能否直接吸收利用分子态可溶性有机氮,探讨茶树吸收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氮后的运转特性差异。【方法】采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15)N标记硫酸铵和^(15)N标记硝酸钾为同位素示踪剂,采用茶树(黄金桂)幼苗为... 【目的】揭示亚热带茶树能否直接吸收利用分子态可溶性有机氮,探讨茶树吸收可溶性有机和无机氮后的运转特性差异。【方法】采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15)N标记硫酸铵和^(15)N标记硝酸钾为同位素示踪剂,采用茶树(黄金桂)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同位素示踪盆栽试验,用同位素质谱仪测定茶树植株地上和地下部的^(13)C、^(15)N丰度。【结果】供试土壤施用^(13)C、^(15)N双标记甘氨酸态有机氮后,2 h和6 h茶苗地下部和整株中的^(13)C增量/^(15)N增量比值均接近于1∶1的理论值;2 h和6 h茶苗地上部未检出^(13)C增量,而72 h地上部^(13)C增量达0.284μmol/(g,DW);施用铵态氮2 h、6 h和72 h茶苗地下部、地上部和整株中的^(15)N增量均极显著高于施用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施用铵态氮6 h茶苗地上部^(15)N增量/地下部^(15)N增量比率分别比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的比率高34.7%和65.0%,72 h茶苗地上部^(15)N增量/地下^(15)N增量比率分别比硝态氮和甘氨酸态有机氮的比率高88.6%和133.0%,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黄金桂茶苗具有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利用甘氨酸分子态有机氮的能力,但吸收量不及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的可溶性分子态有机氮可以从茶树根系运转至地上部;不同形态氮素在茶树植株体内的迁移能力高低表现为:铵态氮>硝态氮>甘氨酸态氮,该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可溶性有机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法 茶树 13C、15N标记甘氨酸 吸收 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Caco-2细胞模型中的吸收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蒲晓辉 孙进 +2 位作者 张鹏 王永军 何仲贵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小肠内潜在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的细胞摄取与跨膜转运。结果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Caco-2细胞模型上显示出很好的吸收特性,且细胞摄取量随着制... 目的研究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小肠内潜在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的细胞摄取与跨膜转运。结果羟基喜树碱纳米混悬剂在Caco-2细胞模型上显示出很好的吸收特性,且细胞摄取量随着制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如:50、100和200 mg.L-13个试验质量浓度制剂的细胞蛋白摄取量分别为11.684 6、26.452 4和30.903 9 mg.g-1,试验质量浓度为100 mg.L-1制剂的细胞转运渗透系数Papp,AP→BL为(27.8±1.37×10-7)cm.s-1。结论试验结果证明,纳米混悬剂能有效地增加羟基喜树碱的细胞摄取量和跨膜转运速率。因此,纳米混悬剂可能有助于提高羟基喜树碱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纳米混悬剂 CACO-2细胞 摄取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钠胁迫对2个中山杉无性系生长及离子吸收运输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海燕 林松明 +2 位作者 徐迎春 李永荣 陈永辉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9-323,共5页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研究了氯化钠胁迫对2个中山杉(Taxodium distichum×T.mucronatum)×T.mucronatum‘Zhongshansha’无性系146号(耐盐性较强)和24号(耐盐性较弱)生长及离子吸收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氯化钠胁迫下2...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研究了氯化钠胁迫对2个中山杉(Taxodium distichum×T.mucronatum)×T.mucronatum‘Zhongshansha’无性系146号(耐盐性较强)和24号(耐盐性较弱)生长及离子吸收运输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氯化钠胁迫下2个中山杉无性系总干质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显著降低,24号根部干质量显著降低,而146号仅在较高质量浓度(4.0,4.5 g.L-1)处理时才显著降低;146号根冠比在低质量浓度(3.5 g.L-1)氯化钠处理时,增加幅度远远大于24号。146号苗高相对生长量在氯化钠低质量浓度(3.0,3.5 g.L-1)时随盐质量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很大,但当氯化钠高质量浓度时却下降缓慢;而24号与之相反。氯化钠处理下,146号与24号相比,根部对K+的选择性较强,且叶片积累较少的Na+以及叶片维持较低的Na+/K+比率,是146号具有较强耐盐力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氯化钠胁迫 中山杉 生长 离子吸收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高亲和性钾离子转运系统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益 蔺万煌 马立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6646-6648,共3页
钾是植物生存的必需元素,而K+必须从细胞外摄取以满足植物自身的生理需要。植物K+吸收可分为高亲和吸收与低亲和吸收,其中植物高亲和性K+转运体包括HAKs和HKTs。在普遍缺钾的陆生环境中,HAKs和HKTs在转运K+时发挥了主要作用。主要综述了... 钾是植物生存的必需元素,而K+必须从细胞外摄取以满足植物自身的生理需要。植物K+吸收可分为高亲和吸收与低亲和吸收,其中植物高亲和性K+转运体包括HAKs和HKTs。在普遍缺钾的陆生环境中,HAKs和HKTs在转运K+时发挥了主要作用。主要综述了这2个转运体的功能、转运机制和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吸收 高亲和性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氮对油菜养分吸收及钾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子先 韩配配 +6 位作者 李银水 廖祥生 胡小加 谢立华 余常兵 廖星 秦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缺氮对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设置正常供氮和缺氮两个处理,培养14d后收获,分析缺氮对油菜植株表型、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氮严重... 为进一步了解缺氮对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设置正常供氮和缺氮两个处理,培养14d后收获,分析缺氮对油菜植株表型、生物量、植株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氮严重抑制油菜植株生长,地上部生物量显著减少,叶片瘦小、黄化,茎秆呈紫红色。缺氮促进油菜根系生长,植株根冠比增加。缺氮处理对油菜叶、茎、根中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有所不同,缺氮油菜叶、茎、根的氮浓度及氮含量都显著降低;油菜叶、茎的磷浓度在缺氮胁迫时显著增加,根的磷浓度显著降低,而茎和根的磷含量在缺氮胁迫时都显著降低,但叶片磷含量不受影响;油菜不同部位钾浓度和钾含量在缺氮胁迫时都显著降低,并且缺氮处理14d显著抑制油菜大部分钾通道蛋白基因以及3个根部特异钾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说明缺氮对油菜钾吸收运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导致油菜植株钾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缺氮 养分吸收 钾通道蛋白 钾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明霞 陈晓飞 徐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15,共3页
在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和根系分布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了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与田间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均方差在0.029~0.038 cm3/cm3... 在控制性交替灌溉土壤水分动态和根系分布试验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模拟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确定了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通过与田间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模型的均方差在0.029~0.038 cm3/cm3范围内,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在5.26%~7.85%范围。因此,认为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夏玉米控制性交替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交替灌溉 土壤水分动态 根系吸水 夏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