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胁迫对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K^+吸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晓琴 袁继超 +2 位作者 柯永培 刘从军 熊庆娥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试验以三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26%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分子量4000)溶液对幼苗进行模拟渗透胁迫,研究了渗透胁迫对3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幼苗根系活力及对K+吸收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 本试验以三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26%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分子量4000)溶液对幼苗进行模拟渗透胁迫,研究了渗透胁迫对3个抗旱性不同的玉米品种幼苗根系活力及对K+吸收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幼苗根系对K+的吸收速度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方程;短期(24h内)的渗透胁迫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增强,NR活力升高,根系与离子的亲和力增加(Km下降),抗旱性强的品种促进程度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较长时间(超过48h)的渗透胁迫则抑制根系的生长,根系活力、NR活性等降低,根系与离子的亲和力下降(Km升高)。抗旱性强的品种受抑程度轻,Km值的升幅小,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受抑程度重,Km值的升幅大。玉米幼苗根系吸收K+的Km与根数、根重、根系活力、吸收面积、NR活力等极显著相关,可作为玉米抗旱性强弱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玉米 根系活力 K^+吸收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植物K^+吸收及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段慧荣 周学辉 +5 位作者 胡静 段潇蓉 田福平 崔光欣 王春梅 杨红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4-191,共18页
K^+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K^+被植物根系吸收后,有效地向地上部转运,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主要由次级K^+转运蛋白和K^+通道介导。KT/HAK/KUP和HKT家族是参与植物体内K+吸收及转运的两类主要K+转运蛋白,其中HKT家族参与K^+转运的成员... K^+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K^+被植物根系吸收后,有效地向地上部转运,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主要由次级K^+转运蛋白和K^+通道介导。KT/HAK/KUP和HKT家族是参与植物体内K+吸收及转运的两类主要K+转运蛋白,其中HKT家族参与K^+转运的成员仅存在于单子叶植物中,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渗透调节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Shaker家族是K^+通道中最早发现且研究最为深入的一类电压门控型通道,是植物K^+吸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从结构特征、定位和组织表达、功能调控等方面对植物KT/HAK/KUP家族、HKT家族和Shaker通道进行综述,最后对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吸收及转运 KT/HAK/KUP HKT SHAK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籼稻品种整株幼苗根系K^+吸收和H^+释放的关系——一种筛选高效K^+吸收水稻品种的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少平 倪晋山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2-22,共1页
在0.2mmol/1 CaSO_4溶液中培养的不同籼稻品种低盐幼苗根系在1.0mmol/1KCl和0.5mmol/1 K_2SO_4介质中的K^+吸收和H^+释放之间均呈非常显著的直线相关性。线性相关的斜率因测定方法而有所变化,但相关性意义不变。水稻在KCl介质的K^+吸收... 在0.2mmol/1 CaSO_4溶液中培养的不同籼稻品种低盐幼苗根系在1.0mmol/1KCl和0.5mmol/1 K_2SO_4介质中的K^+吸收和H^+释放之间均呈非常显著的直线相关性。线性相关的斜率因测定方法而有所变化,但相关性意义不变。水稻在KCl介质的K^+吸收速率比在K_2SO_4介质中的大,但前者对应的H^+释放速率却比后者的小,且K^+吸收速率间没有对应的显著性相关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可以用直接测定吸收介质的酸化程度作为一种简捷的筛选高效K^+吸收水稻品种的方法,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吸收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种 根系 K^+吸收 H^+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营养对甜菜K^+含量及K^+选择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海彬 周芹 +1 位作者 刘娜 阮凤 《中国糖料》 1998年第2期20-23,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亩秋施P2O57.5kg,K2O5.0kg基础上,随施N水平提高,各生育时期块根中的N含量和K+含量均呈正相关,而叶片中呈负相关;幼苗期特别是糖分积累期,随施N水平提高,N对K+选择性向地上部运输比率... 试验结果表明,在亩秋施P2O57.5kg,K2O5.0kg基础上,随施N水平提高,各生育时期块根中的N含量和K+含量均呈正相关,而叶片中呈负相关;幼苗期特别是糖分积累期,随施N水平提高,N对K+选择性向地上部运输比率SRK.N值有提高趋势,而在叶丛快速生长期和块根糖分增长期,则呈降低趋势;随生育进程,块根糖分增长期和糖分积累期较苗期和叶丛快速生长期,SRK.N值高出1倍以上;从苗期至块根糖分增长期,SRK.N值与叶片中K+含量呈正相关,与块根中K+含量呈负相关;在块根糖分增长期,SRK.N值与块根和叶片中N含量,与叶丛快速生长期叶片中N含量均呈负相关。各生育时期,块根和叶片的生长量与其中的K+含量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氮营养 K^+含量 K^+选择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泥负载K^+基吸收剂CO_2再生反应特性
5
作者 邰晓燕 刁永发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4-649,共6页
介绍了底泥负载K+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热重分析试验研究了其再生反应特性.苏州河底泥添加KHCO_3和黏结剂制备得到CO_2干式吸收剂模拟待再生剂;从KHCO_3负载量、升温速率和加入分析纯K_2CO_3共3方面对模拟待再生剂进行热重分析,求取... 介绍了底泥负载K+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并通过热重分析试验研究了其再生反应特性.苏州河底泥添加KHCO_3和黏结剂制备得到CO_2干式吸收剂模拟待再生剂;从KHCO_3负载量、升温速率和加入分析纯K_2CO_3共3方面对模拟待再生剂进行热重分析,求取再生反应动力学参数,研究其再生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反应表观活化能在90~120 kJ/mol之间;KHCO_3负载量为40%时分解反应更容易发生,再生性能好;升温速率的变化对再生反应影响不大,当升温速率达到5℃/min以上时,再生转化率均超过90%;加入分析纯K_2CO_3后,再生反应发生的难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二氧化碳 K^+基吸收 再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燕麦幼苗Na^+、K^+吸收和离子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海霞 刘景辉 +3 位作者 杨彦明 赵洲 陈晓晶 贾硕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3-620,共8页
为了解盐胁迫下燕麦幼苗Na^+、K^+吸收和离子积累规律,以燕麦品种中耐盐性较强的Vao-9和耐盐性较弱的白燕5号为试验材料,用离子流检测技术研究了70mmol·L^-1盐(NaCl和Na2SO4摩尔比1∶1混合)胁迫0、24、48和72h后,幼苗根系Na^+、K^... 为了解盐胁迫下燕麦幼苗Na^+、K^+吸收和离子积累规律,以燕麦品种中耐盐性较强的Vao-9和耐盐性较弱的白燕5号为试验材料,用离子流检测技术研究了70mmol·L^-1盐(NaCl和Na2SO4摩尔比1∶1混合)胁迫0、24、48和72h后,幼苗根系Na^+、K^+流速、流向,并测定根、茎、叶中Na^+、K^+、Ca^2+、Mg^2+积累量。结果表明,盐胁迫48h后,根系Na^+外排速率显著增加(P<0.05),且Vao-9的Na^+外排速率显著高于白燕5号;K^+外排速率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Vao-9的K^+外排速率显著低于白燕5号;燕麦在盐胁迫下体内Na^+增加,K^+下降,Ca^2+、Mg^2+变化不明显,但各器官中4种离子分配有差别;盐胁迫72h时,Vao-9叶中Na^+分配较白燕5号少5.2%,茎中多7.4%;Vao-9叶和茎中K^+分配较白燕5号分别多4.4%和2.5%,Ca^2+分配分别多3.5%和3.8%;叶片Ca^2+积累量增加且Vao-9始终大于白燕5号,两品种茎中Ca^2+、Mg^2+积累量在胁迫72h时差异显著,Vao-9叶中Na^+/K^+、Na^+/Ca^2+、Na^+/Mg^2+值均较白燕5号低。这说明较强的Na^+外排能力和K^+保持能力以及离子在植株各器官的合理分配是耐盐品种适应盐胁迫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盐胁迫 苗期 Na^+、K^+吸收 离子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弗吉尼亚栎生长和生理生化变化 被引量:29
7
作者 王树凤 陈益泰 +1 位作者 孙海菁 胡韵雪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47-750,共4页
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是美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文章采用Hoagland溶液水培方法,研究了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简称弗栎)在3.0g·L-1、5.0g·L-1和7.0g·L-1NaCl胁迫下的生长状况以及叶... 弗吉尼亚栎(Quercus virginiana)是美国沿海地区重要的绿化树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文章采用Hoagland溶液水培方法,研究了美国引进树种-弗吉尼亚栎(简称弗栎)在3.0g·L-1、5.0g·L-1和7.0g·L-1NaCl胁迫下的生长状况以及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对Na+、K+选择性吸收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经过不同质量质量浓度NaCl处理21d后,随着NaCl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弗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其中茎叶生物量减少的幅度较根系大,表明弗栎地上部生长比地下部对盐胁迫更加敏感,从而导致根冠比增加。同时发现,盐胁迫处理不同时期对叶片脯氨酸含量和Na+、K+含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处理7d和21d时,叶片对Na+和K+的吸收量均有增加,使K+/Na+维持相对稳定的比值,而脯氨酸含量随NaCl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减少;在处理第14d时,对Na+吸收增加的同时,抑制了对K+的吸收,导致K+/Na+比值随NaCl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下降,而此时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盐质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表明在盐胁迫早期和晚期,弗栎可能通过增加对K+的吸收以减轻Na+离子毒害效应,而在盐胁迫中期,叶片积累脯氨酸是适应盐胁迫的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古尼亚栎 盐胁迫 脯氨酸 NA^+ K^+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对盐碱胁迫的反应和适应性 被引量:97
8
作者 王波 宋凤斌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25-629,共5页
研究了自然盐碱胁迫对燕麦植株生长、水势、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以及对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碱胁迫的增强燕麦植株生长受抑,叶片和根系的水势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其中裸燕麦较皮燕麦水势下降幅度大,表明裸燕麦比... 研究了自然盐碱胁迫对燕麦植株生长、水势、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以及对K+、Na+选择性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碱胁迫的增强燕麦植株生长受抑,叶片和根系的水势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其中裸燕麦较皮燕麦水势下降幅度大,表明裸燕麦比皮燕麦对盐碱胁迫更敏感。燕麦叶片内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累积。随着土壤盐碱胁迫的增强植株对Na+的吸收增加,对K+的吸收受到抑制,从而使w(Na+)/w(K+)和SNa+K+值升高。在盐碱胁迫下,燕麦是以合成和积累有机溶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以及吸收和积累无机离子(Na+)来进行渗透调节,以适应盐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盐碱胁迫 反应 渗透调节 K^+、Na^+的选择性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植物钾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工程途径研究——以过表达ZmK2.1拟南芥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家瑾 杨顺瑛 苏彦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96-904,共9页
本文通过对13种植物(拟南芥、水稻、玉米、大豆、甜瓜、胡萝卜、葡萄、马铃薯、沙冬青、苜蓿、小花碱茅、黄瓜及杨树)中的Shaker型K^(+)通道进行生物信息学聚类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选定C端区域反映C4植物特征的玉米气孔开放型K^(+)吸... 本文通过对13种植物(拟南芥、水稻、玉米、大豆、甜瓜、胡萝卜、葡萄、马铃薯、沙冬青、苜蓿、小花碱茅、黄瓜及杨树)中的Shaker型K^(+)通道进行生物信息学聚类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选定C端区域反映C4植物特征的玉米气孔开放型K^(+)吸收通道ZmK2.1,构建了过表达ZmK2.1的拟南芥株系(OE#3、OE#5、OE#11),同时以野生型Col-0为对照试验材料,研究过表达ZmK2.1拟南芥植株的钾素利用特征。试验采用固体培养基和水培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低钾(0.1 mmol/L KCl)、中钾(1 mmol/L KCl)及高钾(10 mmol/L KCl)3个不同供钾水平,测定植株生物量、根长、钾含量、钾积累量、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在钾充足条件下,与对照相比,过表达ZmK2.1拟南芥的根长、生物量、钾含量、钾积累量均显著增加;同时,过表达ZmK2.1基因的拟南芥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显著提高。由此说明,在供钾充足的条件下,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过表达ZmK2.1基因可显著促进拟南芥植物的生长,并显著提高其钾素利用效率,这与ZmK2.1可显著增加植株的气孔导度,进而提高其光合效率和蒸腾速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气孔开放型K^(+)吸收通道ZmK2.1 拟南芥 生物量 钾素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