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修正Johnson-Cook模型的C5191-H磷青铜高速冲裁本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胡道春 王蕾 王红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34-240,共7页
针对高速冲裁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硬化、应变速率强化、热软化效应数据难以获取,无法建立物理仿真动态模型的问题,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拉杆装置对C5191-H磷青铜分别进行应变速率为1、500、1000和1500 s-1、温度... 针对高速冲裁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硬化、应变速率强化、热软化效应数据难以获取,无法建立物理仿真动态模型的问题,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和分离式Hopkinson拉杆装置对C5191-H磷青铜分别进行应变速率为1、500、1000和1500 s-1、温度为20~400℃的拉伸试验,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并修正了经典的Johnson-Cook动态方程,并在高速冲裁数值模拟中验证了修正后的本构方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C5191-H磷青铜拉伸变形时呈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和应变速率敏感性;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并修正应变强化项的Johnson-Cook动态本构模型,此模型具有较高的大应变、高速率、热效应本构关系描述精度,并能较好地描述该材料的高速冲裁物理仿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191-H磷青铜 高速冲裁 动态本构模型 修正johnson-coo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卷烟烟气暴露诱导小鼠COPD模型的促进作用及中药HZSF的干预效果研究
2
作者 严大为 高峄涵 +4 位作者 刘小敏 李翔 李晓楠 郑赛晶 沈轶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目的】探究脂多糖气管滴注对主流烟气诱导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促进作用及中药HZSF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均分到空白对照组(CTL组)、卷烟烟气暴露组(CS组)、卷烟烟气暴露联合LPS气管滴注组(CS-LPS... 【目的】探究脂多糖气管滴注对主流烟气诱导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的促进作用及中药HZSF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C57BL/6J雄性小鼠40只,随机均分到空白对照组(CTL组)、卷烟烟气暴露组(CS组)、卷烟烟气暴露联合LPS气管滴注组(CS-LPS组)、中药HZSF对卷烟烟气暴露联合LPS气管滴注的干预组(HZSF组)。检测小鼠体重、肺脏功能、酚红排泌量、肺脏重量和肺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结果】与CTL组相比,(1)CS组和CS-LPS组小鼠体重明显降低(P<0.05);HZSF组体重显著高于CS-LPS组(P<0.05);(2)CS组和CS-LPS组小鼠肺脏脏器系数显著升高(P<0.05);(3)CS组和CS-LPS组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5),CS-LPS组第90m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呼气容积和呼气峰流量明显降低(P<0.05),HZSF组气道阻力和呼气峰流量则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CS-LPS组(P<0.05);(4)CS组和CS-LPS组的酚红排泌量明显升高(P<0.05),HZSF组的酚红排泌量则显著低于CS-LPS组(P<0.05);(5)出现肺泡腔扩张、肺泡壁断裂、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和肺组织纤维化等病变,且CS-LPS组(10/10)病变比例显著高于CS组(6/10)和HZSF组(4/10)。【结论】LPS气管滴注对卷烟烟气暴露诱导小鼠COPD疾病模型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中药HZSF对小鼠COPD模型中的肺功能障碍和肺组织病变有明显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LPS) 卷烟烟气 c57BL/6j小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 中药HZ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ohnson-Cook模型构建M50NiL齿轮钢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红斌 郑明月 +2 位作者 田伟 徐树成 田亚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37,43,共8页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M50NiL齿轮钢在变形温度为1123.15~1423.15K、应变速率为0.005~10s^-1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并对实测流变曲线进行了摩擦修正;基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金属高温变形的耦合效应,建立了基于Joh... 利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M50NiL齿轮钢在变形温度为1123.15~1423.15K、应变速率为0.005~10s^-1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并对实测流变曲线进行了摩擦修正;基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金属高温变形的耦合效应,建立了基于Johnson-Cook(J—C)模型的耦合流变应力本构方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试验钢流变曲线摩擦修正后,得到的流变应力比实测值小;经变形参数耦合修正后的J—C耦合本构方程计算得到的流变应力与摩擦修正后流变应力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08%,其预测精度高于传统J—C本构方程(平均相对误差为14.31%)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修正 热变形 johnson-cook(j—c)模型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注射乌拉坦诱导的BALB/C及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婷 王双 +3 位作者 张恋 雷晓琴 吴诗诗 练雪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稳定的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比较BALB/C及C57BL/6J小鼠对该肺癌模型的敏感性。方法 10只BALB/C小鼠及1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3周,随后每只小鼠分别被给予每周1次腹腔注射1 g/kg体重乌拉坦,连续注... 目的探讨一种稳定的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比较BALB/C及C57BL/6J小鼠对该肺癌模型的敏感性。方法 10只BALB/C小鼠及1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3周,随后每只小鼠分别被给予每周1次腹腔注射1 g/kg体重乌拉坦,连续注射10周,继续喂养15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由3名不同的检测者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肺组织表面肿瘤数目并以直径记录肿瘤大小;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的BALB/C及C57BL/6J小鼠肺癌发生率均为10/10(100%);BALB/C小鼠荷瘤数明显多于C57BL/6J小鼠(P<0.01),同时,直径也大于C57BL/6J小鼠(P<0.05);HE染色显示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的肺癌有非典型性腺瘤增生及腺瘤两种病变类型。结论 BALB/C和C57BL/6J小鼠均可以作为多次注射乌拉坦诱导性肺癌模型的动物,BALB/C小鼠对该肺癌模型的敏感性高于C57BL/6J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坦 BALB/c c57BL/6j 肺癌动物模型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C57BL/6J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小建 张洁钰 +4 位作者 杨帆 王丽 张真真 唐琳 赵洛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7,共6页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 目的:建立由柯萨奇病毒B3(CVB3)Nancy株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VMC)C57BL/6J小鼠模型。方法:4周龄、6周龄C57BL/6J小鼠各50只,每个年龄组随机选取15只作为对照(腹腔注射PBS),剩余35只腹腔接种含CVB3 Nancy株的病毒悬液(1×10^5PFU/只),于感染后第14天取心脏,行HE染色和CD3、CD45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病理学评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做心肌组织中病毒滴度检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Ik Bα、GSK3β的表达。结果:4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19只(54.3%)死亡;与对照小鼠比较,模型小鼠心肌呈现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和片状心肌细胞变性坏死,CD3、CD45阳性细胞弥漫浸润于心肌间质,血清IL-1β、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磷酸化AKT、Ik Bα、GSK3β表达增高(P〈0.05)。6周龄小鼠造模过程中有3只(8.6%)死亡,模型小鼠心肌组织中炎症反应轻于4周龄模型小鼠(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VMC的C57BL/6J小鼠模型,4周龄C57BL/6J小鼠更适用于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 病毒性心肌炎 c57BL/6j小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耦合双J-C模型中原子纠缠的猝灭和猝生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忠纯 沈法华 刘成林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72,共8页
研究了腔间有耦合的双J-C模型中原子纠缠的动力学,分析了腔间耦合系数A和原子的初态对原子纠缠的猝灭(ESD)和猝生(ESB)的影响。通过对原子间共生纠缠度的数值分析发现,当原子初态为第一类类Bell态时,不会出现ESD和ESB,腔间的耦合可使原... 研究了腔间有耦合的双J-C模型中原子纠缠的动力学,分析了腔间耦合系数A和原子的初态对原子纠缠的猝灭(ESD)和猝生(ESB)的影响。通过对原子间共生纠缠度的数值分析发现,当原子初态为第一类类Bell态时,不会出现ESD和ESB,腔间的耦合可使原子的纠缠加大,并能使初态为分离态的原子产生纠缠。当原子初态为第二类类Bell态时,A的大小可改变出现ESD与ESB的时间间隔,或决定是否出现ESD,但腔间的耦合不能使初态不纠缠的原子产生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耦合谐振腔 j—c模型 共生纠缠度 纠缠的猝灭 纠缠的猝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失谐J-C模型中腔耗散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海军 高云峰 闫丽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2-886,共5页
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存在腔耗散的大失谐Jaynes-Cumming(J-C)模型中量子态保真度,讨论了初始平均光子数一定的情况下腔的耗散系数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以及当腔的耗散一定的情况下初始光场的平均光子数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存在腔耗散的大失谐Jaynes-Cumming(J-C)模型中量子态保真度,讨论了初始平均光子数一定的情况下腔的耗散系数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以及当腔的耗散一定的情况下初始光场的平均光子数对量子态保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腔的耗散和光场的初始平均光子数对原子和原子——光场系统的保真度的影响都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态保真度 耗散常数 j—c模型 大失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J-C模型中频率随时间变化场的压缩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卢道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40-1845,共6页
利用多光子J-C模型,考虑场频率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形式作小量变化,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通过多光子跃迁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压缩效应.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场频率变化的幅值和角频率、以及光场强度对场压缩效应的影... 利用多光子J-C模型,考虑场频率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形式作小量变化,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通过多光子跃迁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压缩效应.利用数值计算方法讨论了场频率变化的幅值和角频率、以及光场强度对场压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场频率变化的幅值增大,场压缩效应增强;随光场初始平均光子数的增加,场压缩效应减弱.场正交分量的均方涨落随时间的演化受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的调制,场频率变化的幅值越大调制作用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 j—c模型 频率变化场 压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57/BL6J小鼠的动物移植性肺癌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小华 李清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1-283,共3页
目的:建立皮下荷瘤移植的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已培养传代好的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于C57/BL6J品系小鼠腋腹部皮下,3周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肿瘤,用套管针将肿瘤小块平均注射至小鼠腋腹部皮下,约为8mm3/只。2周... 目的:建立皮下荷瘤移植的C57/BL6J小鼠肺癌模型。方法: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已培养传代好的Lewis肺癌细胞株接种于C57/BL6J品系小鼠腋腹部皮下,3周后无菌条件下取出肿瘤,用套管针将肿瘤小块平均注射至小鼠腋腹部皮下,约为8mm3/只。2周后进行实验研究,测量小鼠体质量、血细胞、淋巴细胞和脾重。结果:与无瘤对照组比较,荷瘤组的体质量增长较快,白细胞数升高,红细胞数减少,相应的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CD3、CD4、CD8细胞含量均有上升,CD4/CD8比值降低,NK细胞(CD49阳性)含量下降,荷瘤组的平均脾重是无瘤组的4倍多。结论:利用Lewis肺癌细胞株可以建立皮下种瘤移植的荷瘤小鼠肺癌模型,为移植性肺癌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LEWIS肺癌细胞 荷瘤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变化场J-C模型中的量子态保真度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道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9-334,共6页
利用Jaynes-Cummings模型,考虑场频率受微扰的情况,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态保真度的演化.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量子态保真度随时间的演化曲线.研究了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对系统、光场... 利用Jaynes-Cummings模型,考虑场频率受微扰的情况,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态保真度的演化.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量子态保真度随时间的演化曲线.研究了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对系统、光场和原子的量子态保真度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对系统和光场的量子态保真度的演化的影响很小,但对原子的量子态保真度的演化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 j—c模型 频率变化场 量子态保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光子J-C模型中频率随时间变化场的反聚束效应(英文)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道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03-2408,共6页
利用多光子J-C模型,考虑场频率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形式作小量变化,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通过多光子跃迁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反聚束效应.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反映场反聚束效应的二阶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曲线.研究结... 利用多光子J-C模型,考虑场频率随时间以正弦函数形式作小量变化,在旋波近似下,研究了二能级原子通过多光子跃迁与单模辐射场相互作用系统中场的反聚束效应.利用数值计算方法给出反映场反聚束效应的二阶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场二阶关联函数的演化受场频率随时间正弦函数形式变化的调制,场频率振荡的幅值u越大调制作用越强,在场频率振荡的幅值u大于一定值后,场二阶关联函数随时间的演化呈现出周期性振荡特性,其振荡周期与场频率变化的周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能级原子 j—c模型 频率变化场 反聚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能级原子J—C模型中的反聚束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宏 刘堂昆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9-20,共2页
本文采用Jaynes—Cummings模型,在相互作用表象中,研究了能级结构为共基极型的三能级原子与双模相干场相互作用过程的非经典特性。 (1)从共基极三能级原子与双模相干场相互作用J—C模型的哈密顿量(h=1)
关键词 反聚束效应 三能级原子 j—c模型 平均光子数 jaynes—cummings模型 相干场 相互作用表象 非经典特性 哈密顿量 模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J—C模型的亚泊松光子统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纪岳 杨志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10-11,共2页
本文利用量子电动力学理论和缀饰原子方法来研究单模激光双光子J—C模型的光子统计性质。在考虑热库影响和腔模损耗的条件下,建立了普遍形式的场密度算符矩阵元的主方程:
关键词 亚泊松光子统计 j—c模型 双光子 Mandel因子 光子统计性质 单模激光 激光上能级 动力学理论 主方程 时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旋波近似下双光子J-C模型中的热态纠缠现象
14
作者 赖振讲 刘宝平 +1 位作者 贺树芳 张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51,共4页
利用共生纠缠度(Concurrence)研究了非旋波近似下,双光子J-C模型中原子和光场间的热态纠缠现象.结果表明:考虑虚光子跃迁时,该耦合系统可以形成纠缠且存在产生纠缠的临界温度Tc.当环境温度低于Tc时,原子和场之间存在纠缠,而且随着温度... 利用共生纠缠度(Concurrence)研究了非旋波近似下,双光子J-C模型中原子和光场间的热态纠缠现象.结果表明:考虑虚光子跃迁时,该耦合系统可以形成纠缠且存在产生纠缠的临界温度Tc.当环境温度低于Tc时,原子和场之间存在纠缠,而且随着温度升高纠缠程度减弱.当环境温度高于Tc时,系统纠缠消失.并发现系统在一定温度下的纠缠特性与原子-实光场和原子-虚光场间的耦合系数(λ、ε)之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纠缠度 双光子j—c模型 热纠缠态 非旋波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态J—C模型中原子能级布居数反转的演化
15
作者 刘世炳 冯郁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7-8,共2页
通常人们研究辐射场与一个二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都假定初始时原子处于基态或激发态。在存在热扰动的腔内原子系统,一般很难达到这种纯态模型。本文假定初始时原子处于一种统计混合态,在原子能级的初始统计混合布居几率中引入反... 通常人们研究辐射场与一个二能级原子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都假定初始时原子处于基态或激发态。在存在热扰动的腔内原子系统,一般很难达到这种纯态模型。本文假定初始时原子处于一种统计混合态,在原子能级的初始统计混合布居几率中引入反映二能级系统态的特征量—赝自旋算符S,在原子处于各种统计混合初态下,借助于数值计算,研究了热腔原子系统能级布居数反转的时间演化规律。 这里仍假定初始激发场态为Glauber相干态,按照通常的方法可计算出在共振条件下任意时刻系统的态矢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能级 j—c模型 布居数 布居几率 原子反转 数值计算 Glauber相干态 二能级原子 原子系统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波近似和非旋波近似下J—C模型中光场位相涨落
16
作者 李高翔 彭金生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本文讨论了在旋波近似和非旋波近似下J—C模型中光场位相随时间的演化。 描述二能级原子与共振光场相互作用的J—C模型的Hamiltonian在旋波近似下可写为:
关键词 非旋波近似 光场位相 j—c模型 二能级原子 涨落 HAMILTONIAN 辐射场 量子噪声 相互作用系统 华中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态J—C模型中场模光子的量子统计特性
17
作者 刘世炳 冯郁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S1期6-7,共2页
关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常都采用理想的纯态模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我们很难精确地知道原子在t<sub>0</sub>时刻的有关态的信息,而只能获取其某些统计性质,因此,研究统计混合态的原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将具... 关于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中,通常都采用理想的纯态模型。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我们很难精确地知道原子在t<sub>0</sub>时刻的有关态的信息,而只能获取其某些统计性质,因此,研究统计混合态的原子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将具有更普遍的意义。本文在原子能级的初始统计混合布居几率中引入赝自旋矢量算符以反映二能级系统初始态的特征,在各种混合初态下,通过数值方法,讨论了在这种模型中场模光予的量子统计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统计 j—c模型 统计混合态 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亚泊松光子统计 布居几率 场模 数值方法 二能级系统 矢量算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J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孟星君 李孝东 +5 位作者 刘俊 周康熙 崔庆亚 胡仁萍 闫荣 戴克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C57BL/6 J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接种方式、细胞接种数量和成瘤周期。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1)取6~8周龄,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三组,每组6只,分别采取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建立C57BL/6 J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接种方式、细胞接种数量和成瘤周期。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1)取6~8周龄,雄性小鼠18只,随机分三组,每组6只,分别采取尾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方式,每只小鼠注射100μL(3×10~6个细胞)B16F10细胞悬液,2周后,解剖小鼠并观察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2)分3组,同上,经尾静脉分别注射3×10~6个细胞、1×10~6个细胞、3×10~5个细胞,2周后,解剖小鼠并观察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3)分3组,同上,尾静脉注射1×10~6个细胞,分别于1周、2周、3周解剖小鼠,观察黑色素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 1)尾静脉注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小鼠发生肺转移的成功率为100%,而腹腔注射和皮下注射未发生肺转移。2)接种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数量为1×10~6时,发生肺部转移的黑色素瘤细胞数量适中;接种细胞数量为3×10~6时,发生肺部转移的黑色素瘤细胞数量过多;接种细胞数量为3×10~5时,发生肺部转移的黑色素瘤细胞数量较少。3)尾静脉注射1×10~6个小鼠黑色素瘤细胞,饲养2周后,可以观察到黑色素瘤细胞明显的肺部转移,且不会导致小鼠死亡;饲养3周,黑色素瘤细胞肺部转移数量过多,且小鼠死亡过半;饲养1周,黑色素瘤细胞肺部转移数量较少。结论经尾静脉注射1×10~6个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生长2周时间,为构建C57BL/6 J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推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 j小鼠 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肺转移 肿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J小鼠慢性鼻-鼻窦炎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鑫 李辉 +6 位作者 朱天民 李源 温权 胡守亮 李璐 付译节 刘冰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肺炎链球菌是慢性鼻-鼻窦炎(CRS)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向C57BL/6J小鼠上颌窦腔接种3型荚膜肺炎链球菌,探索其是否能成功诱导CRS模型。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3组,每组10只。模型... 目的肺炎链球菌是慢性鼻-鼻窦炎(CRS)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向C57BL/6J小鼠上颌窦腔接种3型荚膜肺炎链球菌,探索其是否能成功诱导CRS模型。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正常组3组,每组10只。模型组开放上颌窦后接种3型荚膜型肺炎链球菌,假手术组开放上颌窦后直接缝合,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后2个月,处死3组小鼠,取鼻窦黏膜,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鼻窦黏膜上皮细胞增生,纤毛及上皮细胞排列紊乱,部分区域变性、坏死、脱落,并形成多个小溃疡,上皮细胞之间杯状细胞增生,黏膜下层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假手术组及正常组无明显炎症表现。模型组鼻窦黏膜组织病理指数评分[(14.800±5.200)分]明显高于正常组[(1.800±2.098)分]和假手术组[(2.000±2.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和假手术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小鼠CRS模型,为今后CRS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方法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c57BL/6j小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J小鼠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的建立及指标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韬 王春霞 +2 位作者 李东海 赵谊 曾婷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进行模型指标评价。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采用角叉菜胶法诱导模型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小鼠发病建立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正常组小... 目的: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进行模型指标评价。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采用角叉菜胶法诱导模型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小鼠发病建立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正常组小鼠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注射角叉菜胶后1、2、3、4、5、6 h测量足趾厚度,随后处死小鼠取血清标本进行炎性因子检测,取足部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致炎1 h后模型组小鼠足部开始肿胀,2 h后肿胀明显,5 h后达到肿胀高峰。与模型组相比,吲哚美辛对照组则在2 h明显抑制肿胀(P=0.004),抑制作用持续到6 h(P=0.000)。正常组小鼠无明显变化;模型组较吲哚美辛对照组和正常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都明显升高(P=0.000);模型组小鼠足趾病理切片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吲哚美辛对照组小鼠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正常组小鼠足部病理未见明显异常。结论:C57BL/6J小鼠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方法可靠、可重复性较高以及阳性对照药物吲哚美辛抗足肿胀效果明显,可适用于抗炎药物的常规筛选及评价。足趾厚度改变、血清炎性因子TNF-α和IL-1β升高以及炎症部位病理改变是评价急性足肿胀炎症模型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模型 c57BL/6j小鼠 足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