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桑Jacalin类凝集素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宏宏 梁九波 +1 位作者 刁杨洋 何宁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20,共8页
Jacalin类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JRL)是一类具有1个或多个Jacalin结构域的蛋白质,在植物抗病和抗虫等防御相关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川桑基因组数据,通过比对公共蛋白质数据库及对保守氨基酸基序的分析,鉴定到22个含有Jaca... Jacalin类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JRL)是一类具有1个或多个Jacalin结构域的蛋白质,在植物抗病和抗虫等防御相关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川桑基因组数据,通过比对公共蛋白质数据库及对保守氨基酸基序的分析,鉴定到22个含有Jacalin结构域的桑树JRL的编码基因,分别命名为MnJRL1~MnJRL22,其中20个川桑JRL只含有一个Jacalin结构域。川桑JRL基因上游含有多个响应植物激素和胁迫因子的转录调控因子结合位点,推测川桑JRL家族基因能够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刺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22个MnJRL基因在川桑根、皮、茎、花和叶5个组织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桑树JRL基因呈现组织表达特异性。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有10个桑树JRL基因在经过机械创伤和家蚕咬食处理之后的桑树叶片中上调表达,推测其在桑树防御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桑 jacalin类凝集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进展
2
作者 熊圭 John Seymour HESLOP-HARRISON 刘青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20,共14页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 LecRLKs),隶属于植物膜蛋白类受体激酶,LecRLKs主要由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激酶结构域组成,根据胞外结构域的特异性,分为G型、L型和C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调控。该文总结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研究历史、结构和分类,阐述植物LecRLKs的发育调控和胁迫响应功能,对功能明确的LecRLKs基因进行归类。提出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该家族演化历史研究极其缺乏、信号传导途径及其潜在配体亟待开展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基因家族的定向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受体蛋白激酶 生长发育 生物/非生物胁迫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cDNA与基因组DNA序列分析显示特别的转录后加工(英文) 被引量:4
3
作者 查向东 周立志 +2 位作者 黄河胜 刘兢 徐康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3-718,共6页
为研究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快速进化机制和结构功能关系 ,使用PCR技术扩增了若干编码C型凝集素类蛋白 β链的cDNA分子以及agkisasinβ的基因组DNA ,并将这些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 .对测序结果与试验过程中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因果关系... 为研究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快速进化机制和结构功能关系 ,使用PCR技术扩增了若干编码C型凝集素类蛋白 β链的cDNA分子以及agkisasinβ的基因组DNA ,并将这些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 .对测序结果与试验过程中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 ,并且进行点阵图比较和多序列比对 .结果表明 ,可能存在“转录后同源重组”等转录后的事件 ,在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多样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解释基因数目与蛋白质数目的差异这一后基因组时代的重要问题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首次报告蛇毒C型凝集素类蛋白的基因组DNA序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蛋白 内含子 转录后同源重组 快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吻蝮蛇未知C类凝集素蛋白cDNA扩增、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查向东 张华远 +2 位作者 肖亚中 刘兢 徐康森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52-755,共4页
蛇毒中C类凝集素 (C TLs)超家族蛋白 ,是具有抗凝血等功能的一族蛋白质 .根据测得的蛇毒蛋白的N端氨基酸序列 ,设计PCR引物 ;从湖南尖吻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 ,再通过温度降落锚式PCR ,在只使用一个特异性引物和一个通用引物... 蛇毒中C类凝集素 (C TLs)超家族蛋白 ,是具有抗凝血等功能的一族蛋白质 .根据测得的蛇毒蛋白的N端氨基酸序列 ,设计PCR引物 ;从湖南尖吻蝮蛇毒腺中提取总RNA ,经反转录 ,再通过温度降落锚式PCR ,在只使用一个特异性引物和一个通用引物、进行一次循环数不超过 30的非巢式反应的条件下 ,即获得两个较为清晰的扩增条带 ;其中之一带经克隆、测序、比较 ,证明其与已知的蛇毒中C类凝集素超家族蛋白质有较高的同源性 .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融合表达 ,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 2 6 %~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腹蛇 C凝集超家族 温度降落锚式PCR 融合表达 agkisasin 蛇毒蛋白 扩增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1在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琳 安卓 +3 位作者 李常虹 刘蕊 赵金霞 刘湘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4-969,共6页
目的:明确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调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T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构建galectin-1低表达的UC-MSCs,即UC-MSCs(... 目的:明确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调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T细胞功能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慢病毒构建galectin-1低表达的UC-MSCs,即UC-MSCs(Gal-1-),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方式分别将UC-MSCs、UC-MSCs(Gal-1-)与RA患者的CD4^+T细胞共培养。设立阴性对照组(CD4^+T)、阳性对照组[CD4^+T培养过程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ytohaemagg lutinin,PHA)2 mg/L]、UC-MSCs-CD4^+T共培养组、UC-MSCs(对照shRNA)-CD4^+T共培养组及UC-MSCs(Gal-1-)-CD4^+T共培养组。MTS法检测CD4^+T细胞增殖,ELISA方法检测共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s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细胞亚型。结果:UC-MSCs和UC-MSCs(对照shRNA)与CD4^+T细胞共培养组可显著抑制PHA诱导的CD4^+T细胞增殖及TNF-α表达,而UC-MSCs(Gal-1-)组对此无明显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8.51%±2.04%)相比,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组可显著抑制Th1细胞分化(分别为4.83%±1.37%和5.13%±0.87%,P值分别为0.012和0.018),而UC-MSCs(Gal-1-)组对此无明显抑制作用(6.41%±0.96%,P=0.1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UC-MSCs及UC-MSCs(对照shRNA)组可上调Th2并下调Th17比例,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UC-MSCs(Gal-1-)组的这一作用不明显。结论:UC-MSCs可抑制RA患者CD4^+T细胞的增殖、活化并可降低Th1细胞比例,但敲低galectin-1分子的表达后该作用减弱,提示galectin-1参与了UC-MSCs抑制RA患者CD4^+T细胞功能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风湿 间质干细胞 半乳糖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Lr45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燕 魏学军 +4 位作者 张娜 郭楠 杨文香 闫红飞 刘大群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6-491,共6页
在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45中,扩增出一条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片段。以该序列为靶序列,进行3'和5'RCAE-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片段为2347 bp,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730个氨基酸,命名为LecRK-LR45。经软件... 在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45中,扩增出一条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片段。以该序列为靶序列,进行3'和5'RCAE-PCR,获得该基因cDNA全长片段为2347 bp,该序列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730个氨基酸,命名为LecRK-LR45。经软件分析,LecRK-LR45具有典型的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结构,属于L类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LecRK-LR45与山羊草和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TcLr34中的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与玉米、拟南芥的亲缘关系较远。该基因的克隆为研究小麦中凝集素类受体蛋白激酶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凝集受体蛋白激酶(LecRKs) TcLr45 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中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CaLecRKs鉴定及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
7
作者 金庆敏 徐小万 +2 位作者 衡周 王恒明 徐晓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30,193,共10页
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Ks)广泛参与植物的先天免疫过程。目前未见在辣椒Capsicum annuum中全基因组鉴定LecRKs的报道。本研究对辣椒中的CaLecRK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在接种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条件下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 L型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RKs)广泛参与植物的先天免疫过程。目前未见在辣椒Capsicum annuum中全基因组鉴定LecRKs的报道。本研究对辣椒中的CaLecRK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并在接种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条件下通过基因表达分析探究其对辣椒疫霉的响应情况,旨在挖掘参与辣椒抗疫病防御反应的CaLecRK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4个CaLecRK,以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可将24个CaLecRK分为7个分支。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CaLecRK基因(CaLecRK 2.2、CaLecRK 3.2、CaLecRK 8.1和CaLecRK 10.1)受辣椒疫霉诱导,和接菌后0 h相比,接菌处理后12 h或36 h基因表达差异显著,推测其在辣椒抗疫病防御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L型凝集受体激酶 辣椒疫霉 基因表达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集素在甲壳类动物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封永辉 郭晓萌 +1 位作者 邱亮 董宣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2年第10期87-99,共13页
凝集素属于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模式识别分子蛋白,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按物种来源可分为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原生生物凝集素、细菌凝集素和病毒凝集素。甲壳类动物凝集素可以同时参与多项免疫反应,在维持甲壳类动物机体... 凝集素属于一种糖蛋白或结合糖的模式识别分子蛋白,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按物种来源可分为植物凝集素、动物凝集素、原生生物凝集素、细菌凝集素和病毒凝集素。甲壳类动物凝集素可以同时参与多项免疫反应,在维持甲壳类动物机体稳态、免疫防御以及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凝集素的定义、分类及功能,介绍了甲壳类动物凝集素的两种主要类型——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s,CTLs)和纤维蛋白原样结构域免疫凝集素(fibrinogen-like domain immunolectins,FBGLs),旨在提升对甲壳类动物先天性免疫的认识水平,为甲壳类动物疾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 免疫学 甲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凝集素及其类蛋白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袁清华 马柱文 +9 位作者 张景欣 索海翠 李集勤 李淑玲 何钊杰 黄立飞 张振臣 蒲小明 陈俊标 林壁润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113-116,共4页
烟草凝集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的烟草天然产物。本文从Nictaba及其类蛋白的发现过程、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分析了Nictaba在防治虫害、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真菌病害、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以及... 烟草凝集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对病虫害具有防治作用的烟草天然产物。本文从Nictaba及其类蛋白的发现过程、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分析了Nictaba在防治虫害、病毒病害、细菌病害、真菌病害、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以及Nictaba结构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统一的特征,阐明了该类物质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关系及其应对胁迫的基本原理为今后重要的研究方向,对充分挖掘此类物质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凝集 烟草凝集蛋白 抗虫性 抗病性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抗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小群 邹雅琦 +3 位作者 骆素微 张丽君 谭诗茹 王梦龙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的一个亚族。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可分为L、G和C等3种类型。在植物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被报道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响... 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的一个亚族。根据结构域的不同,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可分为L、G和C等3种类型。在植物中,凝集素类受体激酶被报道参与生物/非生物胁迫响应和植物发育调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由细菌、真菌以及食草性昆虫等所引起的植物抗病反应。本文概述了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并系统阐述了该类激酶在植物抗病方面的作用,旨在增进对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抗病功能的了解,并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激酶 凝集受体激酶 生物胁迫 抗病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梦龙 骆素微 +1 位作者 李晓诗 彭小群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59-2169,共11页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非生物胁迫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胁迫因子作出响应,最终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胁迫因子的影响,非生物胁迫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蛋白,能够快速有效地对胁迫因子作出响应,最终引起一系列生物效应。凝集素类受体激酶(lectin receptor-like kinases,LecRLKs)是RLKs的一个亚族,其具有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激酶结构域三个结构域。根据细胞外凝集素结构域的不同可分为L、G和C三种不同类型。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在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LecRLKs通过识别非生物胁迫相关的信号分子,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如MAPK通路、ROS通路、钙信号通路等,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翻译以增强植物的抗逆性。该文概述了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并系统综述了LecRLKs在盐胁迫、低温胁迫、干旱胁迫、机械损伤和植物激素等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同时也对LecRLKs的未来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该文不仅为深入了解植物凝集素类受体激酶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功能提供了参考,而且为利用LecRLKs进行作物抗逆育种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受体激酶 凝集受体激酶 非生物胁迫 信号响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凝集素基因Fv-mJRL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共表达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仁良 王威 +2 位作者 严俊杰 熊宏民 谢宝贵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329,共7页
Jacalin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s,JRLs)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JRL结构域的蛋白质,参与生物或非生物环境刺激应答.本研究基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基因组数据,注释筛选到其中一个JRL基因Fv-mJRL1,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性... Jacalin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s,JRLs)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JRL结构域的蛋白质,参与生物或非生物环境刺激应答.本研究基于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基因组数据,注释筛选到其中一个JRL基因Fv-mJRL1,对其基因结构、蛋白质性质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其上游调控序列进一步预测到该基因潜在的转录因子Fv-Mbp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得知,无论是在不同栽培基质培养的金针菇菌丝还是在金针菇各发育时期的组织中,Fv-mJRL1基因与潜在的转录因子基因Fv-Mbp1之间都存在极强的共表达规律.生物信息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为筛选挖掘基因潜在的转录因子提供便利,后期仍需利用下游分子实验进行更为精确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calin凝集 子实体形成 潜在转录因子 皮尔森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营养不良、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凝集素标记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兴俊 高志田 +1 位作者 曹嫒 常德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 :探讨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硬化苔藓型表皮细胞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等细胞膜结构与凝集素受体结合表达特征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表皮增生型、苔藓硬化型及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 3种状态下的细胞进行了 8... 目的 :探讨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硬化苔藓型表皮细胞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等细胞膜结构与凝集素受体结合表达特征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慢性外阴营养不良表皮增生型、苔藓硬化型及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 3种状态下的细胞进行了 8种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分析、比较。结果 :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刀豆凝集素 (ConA)、扁豆凝集素 (LCA)、花生凝集素 (PNA)、蓖麻凝集素 (RCA 1)和大豆凝集素 (SBA)结合强度弱 ,其表皮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PNA和麦胚凝集素 (WGA)有中等强度结合。外阴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表皮各层细胞细胞膜与ConA、RCA 1、SBA和WGA结合强度弱 ,而与LCA不结合 ,其 12例中的 8例与荆豆凝集素 (UEA 1)发生较弱的结合。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癌细胞与 8种凝集素均结合 ,其 12例中的 7例其癌细胞膜与双花扁豆凝集素 (DBA)弱结合 ,癌细胞膜与UEA 1强结合 ,但癌巢中央细胞团不与UEA 1结合 ,癌细胞细胞核膜与ConA、LCA、RCA 1呈强结合。结论 :凝集素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作为诊断、鉴别诊断外阴营养不良增生型、硬化苔藓型和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新的指标。具有恶变潜能的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与外阴鳞状上皮细胞癌 ,两者细胞核膜凝集素标记有相似之处 ,提示在外阴组织的癌变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凝集 外阴疾病 外阴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外阴营养不良 鳞状上皮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常虹 孙琳 +5 位作者 张颖健 赵金霞 姚中强 徐宁 刘蕊 刘湘源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2-457,共6页
目的:研究人Wharton’s jelly组织来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s)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的胎儿脐带,分离Whar-ton’s jelly,组织块法原... 目的:研究人Wharton’s jelly组织来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中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s)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无菌条件下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的胎儿脐带,分离Whar-ton’s jelly,组织块法原代培养UC-MSCs。光镜观察获得UC-MSCs形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免疫学特性,茜素红钙结节染色及油红O染色鉴定其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能力。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UC-MSCs中Galectins家族分子的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UC-MSCs培养上清液中Galectin-3的含量。结果: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能获得贴壁生长的UC-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其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及CD105表面标记,低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记CD14、CD34及CD45和免疫排斥相关分子HLA-DR。在特定诱导条件下UC-MSCs具有成骨和成脂分化的能力。UC-MSCs可在mRNA水平表达Galectin-1,3,4,8,9,且能够以细胞数目依赖的方式外分泌Galectin-3,不同密度接种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901,P=0.002),但Galectin-3的分泌不具备时间依赖性。结论:应用组织块法可以从Wharton’jelly组织中成功培养出UC-MSCs,且UC-MSCs可表达分泌型Galectin-3,为进一步研究UC-MSCs的免疫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与复发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正坤 顾圆圆 +7 位作者 刘光陵 王艾丽 付元凤 熊华 高远赋 张连丰 伏洁 樊忠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9期1595-1598,共4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与复发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63例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和32例中国汉族健康儿童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法(SSP-PCR)和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分别检测MB...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多态性与复发的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63例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和32例中国汉族健康儿童用序列特异性引物-多聚酶链反应法(SSP-PCR)和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分别检测MBL启动子和外显子1第54号密码子的基因多态性位点,同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BL浓度。结果复发的儿童肾病综合征MBL基因单倍型与突变单倍型LYB呈正相关〔OR=3.66,95%CI:(1.49~9.01),P<0.05〕。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和健康对照儿中高表达MBL基因型者血清MBL浓度均高于低表达MBL基因型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MBL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表达MBL基因型的肾病综合征患儿复发时有前驱感染史者多于高表达MBL基因型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MBL基因突变引起血清MBL浓度降低,从而导致易感染,是儿童肾病综合征复发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凝集 基因多态性 肾病综合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中筛选豌豆凝集素的结合肽
16
作者 周翔 詹金彪 +1 位作者 毛献荣 王克夷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12-416,共5页
目的:从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中筛选能与豌豆凝集素(PSA)特异结合的短肽。方法:①用豌豆凝集素(PSA)作为靶蛋白,对噬菌体展示的随机六肽库进行亲和筛选;②α-甲基-D-甘露糖苷对筛选出的噬菌体和PSA结合的影响实验(点印迹法);③选择性地合... 目的:从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中筛选能与豌豆凝集素(PSA)特异结合的短肽。方法:①用豌豆凝集素(PSA)作为靶蛋白,对噬菌体展示的随机六肽库进行亲和筛选;②α-甲基-D-甘露糖苷对筛选出的噬菌体和PSA结合的影响实验(点印迹法);③选择性地合成了3条6肽ARMWSF、RYDYSY、LRLRQL,用不同浓度的6肽对PSA、ConA与HRP的结合进行竞争抑制实验。结果:经过三轮筛选后,这些噬菌体展示肽有明显的富集,从第三轮挑选的22个克隆的插入氨基酸序列可分为三大类;点印迹结果表明,这些噬菌体展示肽能与PSA特异结合,而α-甲基-D-甘露糖苷不同程度地抑制这种结合;LRLRQL不溶于水,ARMWSF和RYDYSY对PSA和HRP的结合有抑制,而对ConA和HRP的结合没有明显抑制。结论:人工合成的2条6肽和PSA的结合部位与α-甲基-D-甘露糖苷和PSA结合的部位并非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肽库 /分离提纯 模拟肽 外源凝集/遗传学 植物 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 豌豆凝集 亲和筛选 结合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NA-122和紫藤多花凝集素阳性Mac-2结合蛋白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敏 刘蓉 张庆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64-76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22和紫藤多花凝集素阳性Mac-2结合蛋白(WFA^+-M2BP)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CHB组)、慢性... 目的探讨血清miRNA-122和紫藤多花凝集素阳性Mac-2结合蛋白(WFA^+-M2BP)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8例(CHB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4例(CHC组)和健康对照者56例(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3组血清miRNA-122水平。HISCL M2BPGi检测系统检测血清WFA^+-M2BP水平。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miRNA-122和WFA^+-M2BP在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中的预测价值,多因素联合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预测概率。结果 CHB组和CHC组血清miRNA-122(t值分别为39.437、11.460,P值分别为<0.001和0.005)和WFA^+-M2BP(t值分别为12.885、18.500,P值分别为0.004、0.002)显著高于对照组。CHB组肝纤维化分期S1~2患者血清miRNA-122显著高于S3~4患者(t=11.795,P=0.006)。CHB组和CHC组肝纤维化分期S1~2患者和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G1~2患者血清WFA^+-M2BP均显著低于对应组S3~4患者(t值分别为8.584、3.565,P值分别为0.016、0.031)和G3~4患者(t值分别为5.568、3.354,P值分别为0.022、0.048)。ROC曲线分析发现miRNA-122和WFA^+-M2BP预测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能效较好;WFA^+-M2BP预测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能效较好(P<0.05),miRNA-122和WFA^+-M2BP联合预测CHB和CHC肝纤维化程度能效好(AUC均>0.9,P值均为0.001)。结论血清miRNA-122和WFA^+-M2BP联合可用于预测CHB和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 丙型 慢性 肝硬化 微RNAs 植物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和回族儿童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红 华春珍 尚世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汉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儿童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1区+223、+230和+239位点、5′端非翻译区+4位点和启动子区-22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单体基因型。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体检的105例汉族和69例回族儿... 目的分析浙江省汉族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儿童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外显子1区+223、+230和+239位点、5′端非翻译区+4位点和启动子区-22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其单体基因型。方法研究对象为参加体检的105例汉族和69例回族儿童,体检时抽取静脉血1.5ml,以EDTA抗凝。MBL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序列分析法,遗传学分析采用SHEsis软件。结果汉族和回族儿童MBL基因启动子区-221位点的变异频率分别为0.095和0.123,两组人群该位点的变异频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684,P=0.408);所有个体外显子1区+223和+239位点均无突变发现;汉族儿童外显子1区+230位点(+54密码子)的变异频率为0.167,低于回族儿童(0.268,χ2=5.223,P=0.022);基因单倍型以YA最为多见,回族儿童中其频率(0.669)低于汉族儿童(0.770,χ2=4.312,P=0.038)。结论汉族、回族儿童MBL基因-221位点的变异频率无明显差异,回族儿童+230位点的变异频率高于汉族儿童,两组人群最常见基因单倍型为YA,但在汉族人群YA频率高于回族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凝集 单元型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诱导剂对人单核样白血病J6-2细胞凝集素结合及[^(125)I]UdR掺入的影响
19
作者 张新波 汤乃梅 +3 位作者 夏泉 齐俊明 朱正美 崔肇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82-586,共5页
将J6-2细胞分别用分化诱导剂GM_3(50μmol/L)、DMSO(1.2%)处理6天、TPA(10ng/ml)处理3天,观察它们对11种凝集素结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M_3处理后,J6-2细胞对凝集素结合反... 将J6-2细胞分别用分化诱导剂GM_3(50μmol/L)、DMSO(1.2%)处理6天、TPA(10ng/ml)处理3天,观察它们对11种凝集素结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经GM_3处理后,J6-2细胞对凝集素结合反应增强的只有UEA(-至+),变弱的只有BSA(++至-),其余的都无变化。经DMSO处理后,结合反应变强的有UEA(-至+)及PNA(-至++),变弱的有BSA(++至-)及PSA(++至+)。经TPA处理后,结合反应变弱的有BSA(++至+)、WGA(++至-)及RCA(++至+),变强的有UEA(-至+)、SBA(-至+)及SJA(-至++)。对3种分化诱导剂处理后都无变化的有DBA(-)、LCA(++)及ConA(++)。本文还观察到3种分化诱导剂都能抑制[ ̄125I]UdR向J6-2细胞的掺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凝集 神经节甙脂 亚砜 脱氧尿苷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对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张影 李雪峰 +3 位作者 王琳 徐娇 张书杰 张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699-1702,共4页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对人外周血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CD11c+m 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CD11c+m DC和CD4+T淋巴细胞。在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BL(5、10、20μg/ml)刺激,以不加MB... 目的探讨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对人外周血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CD11c+m 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磁珠分选技术获得健康志愿者CD11c+m DC和CD4+T淋巴细胞。在CD11c+髓样树突状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MBL(5、10、20μg/ml)刺激,以不加MBL的细胞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IL)12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40、CD80、CD86及HLA-DR的表达。用MTT法测定CD11c+m DC刺激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IL-4和干扰素(IFN)γ水平。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与未加MBL刺激组相比,3种浓度MBL均显著增强CD11c+m DC表面分子CD40、CD80、CD86、HLA-DR表达及IL-12分泌(F值分别为44.34、27.35、15.57、48.38、38.27,P值均<0.001),其中IL-12分泌呈MBL浓度依赖性;MBL刺激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未刺激组(F=23.43,P<0.001);MBL刺激组细胞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未刺激组(F=28.25,P<0.001);而MBL刺激组细胞的IL-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未刺激组(F=40.03,P<0.001)。结论 MBL能够有效刺激CD11c+m DC的活化,诱导CD4+T淋巴细胞向辅助性T淋巴细胞1分化,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CD11c+m DC的表型和功能参与HBV的控制和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外源凝集 树突细胞 肝炎病毒 乙型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